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分清古代的单音节和多音节词。即要注意 区别词和词组。区分的标准为:如果两个字 组合在一起它们的意义只是这两个字意义的 简单相加,仍然各自具有独立的意义,那么 这两个字是词组;如果两个字组合后与各自 单用时意义不同,有了改变,产生了新的意 义,那么这两个字就是词。 • (1)应当有历史观念。 • (2)连绵词不能分别解释。 • (3)对结构相似的词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词的本义要有文献资料的参证
• 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 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 符合的时候,这就是造字时候的本义。 所谓实际语言,就是古代的文献语言, 也即“比较原始”。探求本义,必须要 有语言资料证实,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 靠的重要依据,离开语言资料,作单纯 的形体分析,很容易主观臆测。
• 2、词义的概括性是一词多义的基础。 词所概括的是对象的全部,或若干特 征,而不是一个特征;同时,在一个概 念所包含的特征里,往往有若干特征跟 其他概念的某些特征相通,这就构成了 词的多义性的基础,即词义沿着这些相 通的特征方向滋生。如“头”除了“脑 袋”义外,还有“首领”“端绪”等意 义。
• 3、词的多义性并不防碍人们的交际。 一个词有数义,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 在每一次言语的使用中,实际上得到实 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意义,其余的意义 则处于潜在的、或被抑制的状态中。
(一)词义变化的形式
1、旧义消失,新义产生,新义代替了旧义。 如“牺牲”词义的发展演变。 2、新旧义互存。一个词新表达的义项的数 量增加了。如“被”词义的发展演变。 3、旧义消亡,没有产生新义。如“坟”词 义的消亡。 4、旧义仍然保存,但有了细微的变化。如 “夺”词义的变化。
• 在古今词义演变的情况中,要把主要精 力放在古今汉语不同的地方上,在不同 的地方中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有细微变 化的地方。这种词义的差异还包括词义 感情色彩的差异,如“爪牙”“诽谤” 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还有轻重程度的 区别,如“感激”轻重程度古今的不同。
担东西
• 词义的引申有两个结果 一是产生依托于同一词形的多个意义 二是产生了同根的派生词——同源词 改变了词形 读音的变化 字形的变化
字形的变化
A、代表本义的字形变化了 B、新造了派生词
三、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 词义引申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基本过 程是: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本义的某 一个特点所决定的方向,依据本民族的 固有的习惯所产生的联想或推衍,不断 产生新义或派生新词。
四、词义的系统性
• 引申义不论怎么多,都是在本义的基础 上通过不同的途径逐渐地、不断地发展 演化出来的,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成体 系的。
(一)词义引申的多重性
• 词义的引申并不是一次即止,往往是在 引申义的基础上再往新的引申,即间接 引申、多重引申、多层引申。这种子孙 相衍的引申现象,称为词义引申的多重 性,或称为“链条式引申”。
基本词汇
• 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决定了古今 词汇的异,词汇的沿用,则决定古今词 汇的同。词汇中继承、沿用下来的最稳 定、最主要的是基本词汇。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性
• 稳定性:词义没有发生变化。 • 普遍性:全民共用。 • 滋生性:构词能力特别强。
二、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趋势
• 数量 少 • 形式 单 • 功能 粗疏 多 双 精密
(二)词义变化的结果
• 1、词义的扩大:词表示的概念内涵变了, 使词的外延扩大了。如“好”词义的扩 大。 • 2、词义的缩小:如“子”“瓦”词义的 缩小。 • 3、词义的转移:如“穷”“汤”词义的 转移。
• 扩大、缩小、转移只是着眼于词汇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静态分析,其实词义的发 展演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三种情况 可以在一个词上交替出现。这种理论并 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2、引申义
• 引申义是一个词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衍 化出来的其他意义,是与本义相对而言 的,引申义是词义的流。 • 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衍化而来,引申义 和本义之间总是有某种意义的关联。
引申义的类别
• 从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上看,可分为两类 (1)直接引申义 直接引申义是从本义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 跟本义之间的关系很近,产生的时间比较早, 也比较容易辨认。 (2)间接引申义 间接引申义是在直接引申义上再引申出的意 义,在许多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 系,而是间接关系。
来自百度文库
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 (一)概念的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 的相互转换。 一般为从具体向抽象转换 如“末”“横”“及” 有时也有抽象向具体的转换 如“阴”“阳”
• (二)修辞手段的经常运用。 主要是比喻、借代这些修辞手法,所 以这种意义也称为比喻义。 “枝”“果”
• 词义引申的方式可细分为 同状、同位、同性、因果、时空、动静、 礼俗、正反、虚实……
• 3、在复合双音节词中,要注意偏义复词。
四、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 词义的变化,是古今汉语词汇异同的一 个重要方面,对我们阅读古书来说,显 得更为重要。阅读其实就是翻译,同声 翻译,首先注重的是词义,而不是词汇 数量的增多、减少和形式的变化。 • 古今词义的异同变化,可以从变化的形 式和变化的结果两方面考察。
词汇
词汇
• • • • • 绪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 古代汉语的同源关系
绪言
• 学习词汇的重要性 • 古今词汇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如何考察古今词汇的异与同
学习词汇的重要性
• 1、从词在语言中的地位看,词是语言中 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造句的基本材 料。 • 2、词是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中最敏感的部分。
如何全面解决、掌握古今词义 的异同情况
• 1、借助工具书,如辞源、汉语大词典等。 • 2、看前人注解。 • 3、积累资料,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
• 这一节主要讲词的多义性、词的本义和 引申义、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词义的 系统性
一、词的多义性
• 1、一词多义是语言反映社会的需要。 客观世界、客观事物的无限,语言词 汇的有限,使一词多义成为必要。
第一节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
• • • • • 字与词 一、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途径 二、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趋势 三、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性质 四、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途径
• 主要靠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 原因主要为社会生活的改变、社会制度 的改变。
新词产生的手段
1、利用语言里已有的构词材料按照即定的 规则构词 2、赋予旧词(就词的外部形式说)新义
• 所担的东西(担子、行李) 《孟子·滕文公上》:“门人治任将归。” 《礼记·王制》:“轻任举,重任分,颁白 者不提携。” • 责任、任务 《孟子·梁惠王上》:“以为能胜其任矣。” 《 孟子 ·告 子下》 :“故 天将大 任于斯 人 也。” • 委任、任用:《尚书·大禹谟》:“任贤勿 贰。” • 听凭:《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 生。”
• 担当: 《左传·僖15》:“重怒难任。”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是 时武王君病,不任行。” • 担保:《周礼·秋官》:“使州 · 里任之,则宥而赦之。” • 信任:《诗经·邶风·燕燕》: “仲氏任之,其心塞渊。
“任”的引申系列
所担的东西(担子、行李) 责任、任务 委任、任用 听凭 担当 担保 信任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本义
• 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的众多词义中 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参证明 的比较原始的意义,是与引申义相对而 言的,本义是词义的源。 • 比较原始:汉语历史悠久,而记录汉 语的汉字才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 产生以前,一个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 很难确切地考证清楚,我们所谈的只能 是有语言文字材料能证明的本义。
古今词汇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在继承发展中,它是渐进的,但渐进又 不是匀速的。从“进”来说,它是不断 发展的,从“渐”来说,它又是相对稳 定的。
如何考察古今词汇的异与同
• 1、形式 词是怎样构成的 这个词与别的词是怎样的搭配关系 • 2、内容 词汇的意义
基本概念
• • • • • 词汇 基本词汇 一般词汇 词 语素
•
任 本义是动词,担、抱
大雅·生民: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大雅 生民: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生民
• • • • • • • • • • • • • • • • •
《生民》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锍,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履帝武敏锍,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囗食。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囗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褏,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实方实苞,实种实褏,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穈芑,是获是亩;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穈芑,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萧以脂,载谋载烈。以兴嗣岁。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萧以脂,载谋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锍。胡臭亶时。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锍。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 4、要注意区分多义词、同音词、文字 通假等现象。 使两个不同的词寄于一个汉字,叫 同音词、同形词。如“万”的本义是蝎 子,与数字“万”虽然是共用一个形体, 但实际上是彼此意义无关的两个词。文 字通假,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中的“归”是“馈”的借用。
• 5、引申是一词多义的途径。 一词多义是通过词义的引申形成的
探求本义的作用
• 探求这种本义,可以精确地掌握词义, 了解词义的演变,对阅读古书很有帮助 A、解释词义有根据——可信性 B、使纷繁的词义有头绪可寻——条理性 C、理解词义更透彻——深刻性
通过汉字形体分析可以寻求词 的本义
• 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体结构和意义密切相关, 特别是甲、金、篆,比楷书离造字时代近,象 形特点要明显一些、多一些,为我们分析词的 本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 从造字方法看,象形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 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本义与意符有密切关系, 通过意符推求本义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连绵词的特征
1、组成连绵词的字只有表音作用。 2、组成连绵词的字的字形不固定。 3、连绵词内部的两个音节间多有特殊 语音联系。 4、这种语音联系是指古音有联系。
学习古今汉语词汇异同应该注意的问题 • 1、古单今双,即有区别,又有明显的继 承的关系,即: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在 成为多音节词的构词因素以后仍保持原 有的意义,或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发展 出新的意义。了解这一点,为我们翻译 文言文提供了一个方法:即用一个含有 原来单音节词的多音节词来帮助翻译和 理解。
三、古今词汇演变发展的性质
• 古今词汇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 数量上,逐渐补充新词充实。功能上, 逐渐精密。形式上,由单到双,不是突 变。
双音节词可以分为两大类
• 复合词:由两个语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法 组合而成,产生新义。 • 单纯词:有重音(迭音)和连绵词。 连绵词是一种双音节的单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