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王开何铮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高校校园安全事故会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针对高校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构建合理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稳定可靠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管防安全管理体系,以促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
【关键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097-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stract: Campus safety acci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teaching order and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ow to build a reasonable colleg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llege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urgent probl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olv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ble and reliable safety management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rom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equip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and safe campu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安全、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办学育人的必备条件,是构建和谐校园、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校园发生巨大的变化,校园面积大而宽、人口多而复杂、仪器设备精而贵重,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学生自杀、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屡有发生[1],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针对高校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构建合理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是当前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1.1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目前,由于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各高校对安全工作有所注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学校的安全工作,但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并没有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管理的日程上,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是停留于保卫部门的业务工作,维护校园的秩序、处理学生矛盾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没有把组织领导、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中的安全内容全部纳入了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完善安全防控体系,管理、责任部门职能模糊,对于危机信息的收集掌控不足,发生事故时多处于被动地位。
1.2安全教育相对滞后,流于形式
据统计,当前相当部分高校都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有些高校即使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但课时也只有4节到6节,且安全教育内容只停留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层面,自下而上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层面的内容相对缺失,内容选择与组织比较零散,针对性不强。同时,在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常常是上级文件发布工作要求和方针,学校领导提出工件任务和方向,职能部门布置工作目标和策略,辅导员等具体执行人员贯彻落实,也就是提一提、抓一抓、做一做,工作常常落后于现象[2]。这种游离于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以外的常规性管理工作方式,容易形成游玩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1.3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注重教学科研[3],而忽视了安保方面必要的经费投入开支,较旧的建筑物没有按消防要求设置相关消防设备,而较新的建筑物虽然安装了消防设备,但检查维护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严重老化,消防设备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保护作用。在技术防范方面,设施水平更低,校园监控系统覆盖率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8
【作者简介】王开(1967-),男,广东电白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控制科学与技术。
- 97 -
低,没有达到日常安全管理规范标准。
1.4安保人员素质偏低,预警能力低
目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有些高校校园安保人员多是校园周边的居民,这些居民一是年龄偏大,二是文化水平都不高。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缺乏危机处理理论及实践经验[4],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应急处理能力差。
1.5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缺乏监管
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和住处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已成为高校现代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和日常使用的工具,在高校管理和教学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但由于网络系统信息的开放性,很多不良信息严重泛滥,如网络游戏层出不穷、色情网站横行,而大多数大学生生活阅历有限,缺乏甄别及防范能力,从而迷失方向。纵观大学校园,低头一族、拇指一族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于手机游戏或者频繁刷新手机信息中不能自拨[5],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参与色情暴力之中,行为失范,导致犯罪。
2 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现代安全管理事故致因理论提出,引发事故的4个基本要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6]。按事故致因理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就是要对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的各要素、各环节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和构建,从人防、物防、技防、管防四个方面构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2.1人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核心
首先,加强保安队伍的建设,增强安保人员的防范能力,构建高校校园的“铜墙铁壁”。高校校园由于开放的特殊性,学校与社会之间有着极大的内在联系,社会信息在校园内的传播速度快,且敏感反应的影响极高,一旦社会有重大事件的信息流入高校内,会迅速传播发酵。此时,校内的安全保卫部门就要保持较强的敏感性与责任感,对那些极可能危及到学校的重大突发事件,要做到提前预防与及时有效的应对。因此,对高校校园安保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保队伍,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要建立健全安保组织,打造和加强专职保卫人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培训机制,使培训常态化,培训内容的多样化,能够做到安保、消防、应急避险样样精通。要与地方派出所、消防大队建立密切联系,并聘请相关专家作专题讲座、指导实践,提高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培训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既可能是安全事故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为了避免学生发生事故,不断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学生自防自救能力,这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可行的。学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并通过教务处制订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可根据专业特点分为公共和选修两部分,学生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在培训方式上应灵活多样,通过班会、讲座、活动课等方式系统地进行防火、防盗、防震、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并通过聘请消防干警进行消防安全授课、演练,聘请卫生防疫部门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授课,给学生在讲授遇到危险情况下的求救、逃生、保护生命的技能,减少损失。
再次,注重特殊人群的关注,构建最后防线。这类人群主要是曾经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心理障碍学生、贫困学生、外来流动人口等。学校要按部门由专人负责指导,对后进生可采取集中办班学习、辅导员个别谈话、学生先进后进搭对子,实行一帮一办法进行转化与感化教育等。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机构,安排专职老师承担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减少事故发生。对贫困学生要倾注关爱,建立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并把资助工作和思想常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克服经济困难、解决思想负担,顺利完成学业。对外来流动人口,要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对流动人口管理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证件齐全,不使用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三无”人员,减少安全事故风险的发生。
2.2物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基础
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中,一定要有传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如高校围墙、学生宿舍窗户外安装防盗网、路灯应急灯、道路标识、减速带等要完善。还有学生宿舍要根据需要安装电源插座,在出现不符合规范的私拉乱接电线行为或电线的容量不满足当前学生用电电器增多的情况时,必须进行线路整改,避免学生使用大负荷用电设备造成短路发生火灾。同时,还要加强防雷设备的检修维护,保证设备完好。
其次,加强对全校消防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目前,很多高校对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消防设备形同虚设。如在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学生宿舍、中高层建筑物内都装有相应的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这些设施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防御火灾的能力,但这些系统、设施如果没有得到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维护,不但不能发挥防御火灾能力,反而会增加建筑物的安全隐患。高校有必要完善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最后,要发挥宣传板画作用,警醒师生。高校后勤部门应在重点安全位置悬挂安全标识,在醒目的公共场所设立专门的安全指引宣传板报等安全文化阵地,张贴宣传图片、用电指引、消防指引、逃生指引、安全事件典型案例等,时刻提醒师生注意身边的安全问题,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2.3技防体系的构建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手段
首先,应用新技术,增强防控手段。新时代,犯罪分子的手段更加先进、行为更加隐蔽,传统的防控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安保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安防经费的投入,配备先进的技术防范设施,构建视频监控体系,在办公楼、图书馆、
- 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