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措施2.云南国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650001摘要: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大量的高原湖泊,并且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保护,这些高原湖泊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其中以滇池、杞麓湖等最为严重。

本文在概述云南地区高原湖泊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点源治理、面源控制、内源治理、预防保护等方面,对污染问题的科学治理和有效保护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原湖泊;点源治理;工业污染;清污分流一、云南地区湖泊概况及湖泊水环境现状在建国之初,云南省水面面积超过1km2的约有50个,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满足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粮食问题,围湖造田侵占了部分湖面,使得湖泊的面积缩小,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截止改革开放前高原湖泊锐减至30多个。

目前云南省湖区总面积约1066km2,总库容达到300亿m3。

其中,云南省内知名度较高的共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别为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

其中滇池、杞麓湖、异龙湖三个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

这3湖还分别是昆明市、通海县、石屏县的主要纳污水体,虽然近年来政府截污、治污的成效显著,但是还有雨季降水,以及偷偷排放的工业废水进入湖泊,造成了氮、磷超标。

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所受污染较轻,水质相对较好,但有污染加重的趋势。

泸沽湖、程海基本未受到工业污染,周围人口分布较少,水质较为清洁。

二、湖泊的治理与保护高原湖泊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云南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污染治理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污效果。

特别是滇池,既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同时也是知名的风景区,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目前滇池的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并且也为其他高原湖泊的污染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做好事后的污染治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好事前预防关。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

云南省高原湖泊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研究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众多高原湖泊。

这些湖泊在云南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水污染的影响。

因此,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和污染治理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对于科学管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主要分布在滇池、洱海和泸沽湖等地,这些湖泊形成于燕山隆起期后的漫长沉积过程中。

根据前人的研究,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湖泊的水位变化。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位变化与降水和蒸散发量密切相关。

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云南省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导致了湖泊水位的差异。

例如,滇池的水位受季风降水的影响较大,而洱海则受到雨季和旱季的交替影响。

其次是湖泊的水质特征。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质常受到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的影响。

特别是湖泊周边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以及养殖场和旅游业对水体的直接排放,导致湖泊水质发生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第三是湖泊的水量特征。

云南高原湖泊的水量主要来自于降水和进水河流的补给。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的水量出现了变化。

例如,近年来,滇池的水量逐渐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水源供给减少。

针对云南高原湖泊的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的收集,全面了解湖泊的水污染情况和演变趋势。

其次,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对湖泊周边的农田、养殖场和旅游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督,防止污染物直接排入湖泊。

同时,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和生态农业方法,减少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防止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湖泊。

此外,加强湖泊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恢复湿地和林地,建立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机制,提高湖泊的自我净化能力。

总之,云南省高原湖泊的水文特征与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且紧迫的课题。

保护云南高原湖泊的水环境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农田和养殖场主以及旅游企业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2024年洱海保护工作方案范文

2024年洱海保护工作方案范文

2024年洱海保护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洱海保护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洱海是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的一片高原湖泊,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

洱海曾经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洱海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湖水水质下降,湖岸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具体的保护工作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恢复洱海水质,保护湖岸生态,增强洱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洱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分类施策、依法依规、公众参与。

三、工作内容1.改善水质(1)加强河流入湖污染物治理:对洱海流域的河流进行综合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减少污水直排,提升水质。

(2)加强湖泊生态修复:修复湖底泥层,降低污染物的释放;增加湖区湿地面积,提升自净能力。

2.保护湖岸生态(1)严禁湖岸建设:禁止在湖岸区域内开展任何建设活动,确保湖岸带的完整性。

(2)加强湿地保护: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增加湿地保护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

3.加强生态监测(1)建设监测站点:在洱海周边建设监测站点,对湖水质量、水位、水温等进行实时监测。

(2)完善监测体系:建设洱海生态监测中心,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及时获取洱海生态变化的数据。

4.宣传教育(1)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加大对洱海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社区等单位开展洱海保护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

5.加强法治保障(1)制定相关法规:制定洱海保护相关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保护措施。

(2)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湖岸建设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者,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6.加强国际合作(1)加强与邻国的合作:与缅甸等邻国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

(2)寻求国际援助:寻求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洱海保护工作的实施。

云南滇池和洱海治理措施

云南滇池和洱海治理措施

云南滇池和洱海治理措施1.引言云南是我国拥有众多湖泊的省份之一,其中滇池和洱海作为两大重要淡水湖泊,亦是云南省的骄傲。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这两个湖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保护它们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云南滇池和洱海的治理措施。

2.滇池治理措施2.1水污染治理滇池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的覆盖率。

同时,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提高污染源减排能力。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提倡有机农业,保护滇池周边的农田环境。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2.2生态修复滇池的湖泊生态系统长期受到破坏,为了恢复和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湿地保护:加强滇池周边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湖泊水质和水量调控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水生态补偿:政府实施了水生态补偿机制,对滇池上游水库的水库建设和用水进行合理规划,并向下游湖泊提供生态补偿金,以保障滇池的水量和水质。

-水生态系统的重建:通过湿地增补、湖泊清淤、水生植物种植等手段,重建滇池的水生态系统。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还能够为湖泊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3.洱海治理措施3.1河流治理洱海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位于滇池以南。

由于受到入湖河流的农田面源污染等影响,洱海的水质一度严重下降。

为了改善洱海的水质,政府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河道整治:对入湖河流进行河道整治,加大隔离带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湖泊。

-水质监测:加强洱海周边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控制污染源。

大理洱海环保治理措施

大理洱海环保治理措施

大理洱海环保治理措施概述大理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洱海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包括水质恶化、水位下降、湖岸线侵蚀等。

为了保护和治理洱海的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治理措施。

1. 水污染治理洱海的水质恶化是其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 管控污染源:严厉打击洱海周边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违规排污行为进行严惩。

- 水处理工程:建设洱海周边的水处理设施,通过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

- 水生态修复:开展湖泊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湖泊水生态修复,提高洱海水质。

2.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洱海周边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 围湖绿化:通过种植湿地植物、栽培水生植物等方式,加强湖岸带绿化修复,增加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 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湖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保护湖泊中的珍稀濒危物种,加强物种保护管理与监测,禁止非法捕捞和捕杀珍稀鱼类。

- 湿地保护: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建立湿地保护区,禁止采矿、捕捞等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

3. 水位调控与防洪洱海水位的下降和洪涝灾害是洱海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 - 水库建设:新建水库和提升洱海周边的水库容量,实行人工水位调节,增加水源供应,稳定湖泊水位。

- 防洪工程:建设洱海周边的防洪工程,包括堤防、泵站等设施的建设,提高洱海周边地区的防洪能力。

4. 宣传与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与教育措施: - 环保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环保宣传,加强对洱海环境问题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环保教育: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加强对公众、学生等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结论大理洱海环保治理措施的实施,对于保护和恢复洱海的环境至关重要。

保护洱海的措施

保护洱海的措施

保护洱海的措施引言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洱海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长期以来,洱海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水位下降和湖区生态系统破坏等。

为了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1. 水质监测和治理洱海的水质是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洱海的水质,对洱海湖区进行了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

针对洱海水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如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等,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建立了一系列的水质监测站,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并进行必要的污水处理和控制工程。

此外,还开展了水源地保护工程,控制和减少了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从源头上保护洱海水质。

2. 生态保护和恢复洱海湖区的生态系统对维持洱海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护和恢复洱海的生态系统,实施了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首先,建立了洱海湿地保护区,划定了保护区域的范围,并提供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禁止非法捕捞、固定河口、恢复湿地植被等。

其次,通过植被恢复工程和湿地修复项目,努力复原湿地生态系统,并促进湖区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此外,还加强了湖区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农田和湿地的布局,减少人类活动对洱海湖区的影响。

3. 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洱海的水资源是洱海湖区生态系统和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护洱海的水资源,采取了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措施。

首先,建立了洱海水资源的调查监测体系,对洱海的水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其次,制定了洱海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管理办法,合理分配和利用洱海的水资源。

此外,开展了一系列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研究,如水资源循环利用、节水灌溉和水生态补给等,提高了洱海湖区的水资源利用率。

4.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为了提高公众对保护洱海的意识和参与度,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1. 背景介绍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长时间以来,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恶化、蓝藻暴发、湖泊富营养化等。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恢复水质,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

2. 湖泊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需要综合考虑减少污染源、治理湖泊内源污染和清除富营养化物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湖泊水质改善措施:2.1 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滇池周边城市的污水进行全面处理,减少污水对湖泊水质的直接污染。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2.2 治理湖泊内源污染•清除水生植物:对滇池中水生植物进行清除,防止水生植物富集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

•排除沉积物:定期清理滇池的沉积物,防止沉积物释放有机负荷,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2.3 清除富营养化物质•增加湖水流动性:通过相关工程措施增加滇池湖水的流动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施加硅酸盐:适量施加硅酸盐,增加湖水中的硅酸盐浓度,抑制蓝藻的生长。

•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处理:采取特定的处理方法对滇池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进行清除,如高效沉淀等。

3. 生态系统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恢复也是重要的治理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恢复措施:3.1 湿地保护与恢复•建立湿地保护区:划定滇池周边的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通过湿地恢复工程,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自净能力。

3.2 鱼类放流•种植富营养化耐受的鱼类:选择适应滇池特殊环境的鱼类,进行定期放流,增加生物多样性。

4. 监测与治理效果评估为了有效治理滇池污染,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并定期进行治理效果评估。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持续监测水质变化: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滇池的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分析水质数据:对监测到的水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污染治理效果,指导后续治理工作的调整和优化。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现状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环境现状
区无过境河流。
杞麓湖景观
(七)异龙湖
位于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是云南省八 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异龙湖及湖畔,风 景名胜极多。岛上遍植花木,环境清幽,, 湖四周良田绵延,荷池飘香。大水城上的 海潮寺,小水城上的后乐亭以及来鹤亭、 白浪水月寺、龙港广胤寺、五爪山罗色庙, 湖北边的乾阳山等都是佳景,其中以来鹤 亭为最。一年四季,异龙湖上游人不绝, 全凭小船飞渡。这里有"第二西湖"之称,为 滇南的游览胜地之一。
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景观
(二)洱海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部,湖体主要 在大理市,古称叶榆泽,又名昆明池,白语称 “耳稿”,意为下边的海子,因湖形似人洱海耳, 汉语遂称为洱海。海拔1966米,湖身北起洱源江 尾村,南到下关团山,古城大理如一只巨型蝴蝶 匍匐在海边至山脚的平坝上。湖水面积250多平 方公里,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虽没有 滇池大,但洱海平均水深11米,最大深度达21米, 蓄水量约30亿立方,相当于滇池的两倍,且湖水 透明度约4米,湖水呈绿色,也胜于遭受污染之苦 的滇池。
成了133公顷的沼泽地。
被称为“公共厕所”的滇池
一阵西南风扑来,几 百米以外就能闻到 臭味。滇池水呈墨 绿色,水面散发着 一股恶臭。大量暴 发的蓝藻随着湖水 翻滚着,水葫芦在 阳光下随湖水上下 跳荡,绿油油的一 大片——这就是现 在的滇池——一个 举世闻名却又被称 作“公共厕所”的 高原湖泊。
在一家省级印刷单位工作的孙师傅,1964年参加工作。 他告诉记者说,那时的滇池水非常清澈,可以直接饮用,当 时在通往滇池的大观河上有许多打鱼的渔民,煮饭时就用水 桶直接取水用。孙师傅那时酷爱到滇池钓鱼,他常用铝制饭 盒带上一盒冷饭,饿了就着滇池水吃饭,也不会闹肚子。对 滇池有着深厚感情的孙师傅说:“我们这代人可能看不到滇

高原湖泊专项整治方案

高原湖泊专项整治方案

高原湖泊专项整治方案一、高原湖泊的整治意义高原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原湖泊整治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和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水量,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湖区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高原湖泊整治还可以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加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高原湖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高原湖泊整治的目标与任务1.目标(1)改善水质:提高高原湖泊的水质,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2)增加水量:增加高原湖泊的水量,保持湖泊水位平衡;(3)保护水生生物:保护高原湖泊水生生物资源,提高湖泊的生态环境品质;(4)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2.任务(1)通过治理湖泊周边的农田、养殖场或者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减少对湖泊的污染;(2)修复湖泊周边的植被,保护湖泊的水源涵养功能;(3)加强对湖泊河道的管理,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4)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三、高原湖泊整治的方法和措施1.改善水质(1)建立专门的水质监测系统,加强对高原湖泊水质的实时监测;(2)修建污水处理厂,对湖泊周边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3)加强对湖泊周边工矿企业和农田的监管,减少对湖泊的污染;(4)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对湖泊的农业污染。

2.增加水量(1)修建湖泊水源涵养工程,增加湖泊的水量;(2)加强对湖泊周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湖泊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修缮湖泊周边的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4)加强对湖泊水量的监测和控制。

3.保护水生生物(1)修复和保护湖泊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2)建立湖泊周边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湖泊的水生生物资源;(3)限制捕捞,保护湖泊的水生生物资源;(4)加强对湖泊周边水生生物的监测和保护。

4.促进经济发展(1)建设高原湖泊旅游景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发展高原湖泊的水产养殖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3)推广高原湖泊的农业产业,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4)加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22〕25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22〕25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九大高原湖泊“三区”管控的指导意见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丽江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指导九大高原湖泊涉湖州、市(以下简称涉湖州、市)从严制定湖泊“三区”具体管控措施,实现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两线”、“三区”名称及功能定位(一)“两线”、“三区”名称“两线”分别是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

“三区”分别是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

生态保护核心区是湖泊岸线与湖滨生态红线之间区域,生态保护缓冲区是湖滨生态红线与湖泊生态黄线之间区域,绿色发展区是湖泊生态黄线与湖泊流域分水线之间区域。

(二)“两线”、“三区”功能定位湖滨生态红线是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林地、草地、耕地、荒地(未利用地)等湖滨空间的管控边界线,是维系湖泊生态安全的生命线。

湖泊生态黄线是实现湖泊生态扩容增量、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缓冲空间管控边界线,是严禁开发建设的控制线。

生态保护核心区是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体系的核心区域,是湖泊生态空间管控最严格的主导功能区,禁止开展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实现清零留白,还复自然生态。

生态保护缓冲区是湖泊的重要保护区域,是严禁开发建设的区域,以生态修复为重点,提高湖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绿色发展区是控制开发利用强度、调整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流域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区域,以提升生态涵养功能、促进富民就业为重点,完善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建设生态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洱海保护工作方案

洱海保护工作方案

洱海保护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洱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湖泊之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于世。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洱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质恶化、湿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为了保护洱海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制定一套有效的保护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洱海保护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洱海水质持续改善,湿地恢复与保护,生态平衡维持与增强。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洱海保护策略和工作措施;(2) 综合性原则:以综合性的观点看待洱海保护,将水环境、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视为一个整体,并统筹解决;(3) 可持续性原则:在洱海保护工作中,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4) 参与性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高公众对洱海保护的参与度和责任感;(5) 管理性原则: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具体措施1. 水质改善(1) 强化污水处理:加大对周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改造与建设力度,确保排放达标;(2) 禁止城镇、农田和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洱海,建立污染源监测和执法机制;(3) 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4) 加强洱海周边生活垃圾处理,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2. 湿地恢复与保护(1) 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划定湿地保护区边界,并加强执法力度;(2) 定期开展湿地生态监测,确保湿地恢复与保护的实施效果;(3) 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例如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水生动物的保护;(4) 加大湿地公众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生物多样性保护(1)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加强对关键保护物种的保护与监测;(2) 加强保护区管理,打击盗猎、非法采伐和其他违法行为;(3) 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和保护,推广保护区域的生态修复和恢复;(4) 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提高对洱海生物多样性演变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认知。

滇池的治理措施

滇池的治理措施

滇池的治理措施引言滇池,又称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滇池长期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滇池的治理措施,包括水质改善、湖岸带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

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了滇池周边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对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整治,加强了排污管控,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

其次,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

此外,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滇池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湖岸带管理滇池湖岸带是滇池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滇池的生态屏障。

为了保护湖岸带的生态环境,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湖岸带管理的措施。

首先,严禁在湖岸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控制了新建的旅游设施和居民区的规模和数量。

其次,加强了湖岸带的规划管理工作,保护了湖岸带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另外,加强了湖岸带的巡查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湖岸带的违法违规行为。

生态修复滇池的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湖泊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湿地恢复、鱼类放流、水生植物修复等。

首先,通过恢复湿地环境,增加湿地的面积和功能,提高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鱼类放流工作,增加了滇池的鱼类资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通过修复湖泊周围的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植物,改善水质。

结论通过多年的努力,滇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水质得到了改善,湖岸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滇池的治理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等。

保护滇池的措施

保护滇池的措施

保护滇池的措施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座重要淡水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滇池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采取一系列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加强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滇池的关键。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滇池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护滇池的生态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滇池周边的湿地和森林是滇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滇池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划定湿地保护区和森林保护区,加强对这些区域的保护和管理。

此外,限制滇池周边的开发活动,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加强滇池的水资源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滇池是云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补给地之一,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滇池水位、水质和水量的监测和调控。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意识,减少浪费也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也是保护滇池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滇池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推动跨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保护滇池的措施包括加强水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确保滇池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政府、公众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滇池的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方案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方案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方案1. 洱海概况洱海,又称陈湖,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第二大高原湖泊,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

洱海水面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和旅游景点。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洱海的生态状况日益严重。

水质恶化、水位下降、湖滩退缩、湿地消失等问题严重威胁到洱海的生存状况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面对洱海的保护与治理,云南省政府和当地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洱海的生态环境,促进洱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洱海保护治理措施2.1 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和完善洱海水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洱海水质、水位以及湿地面积变化等数据,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于存在污染问题的区域要及时进行整治和修复,减少对洱海生态环境的破坏。

2.2 加强保护区域规划与管理制定洱海保护区规划,明确保护区域的范围和管理要求,严禁违法开发取水、围填湖等行为。

加强对洱海周边的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用地规模,划定保护区和开放区的界限。

2.3 河流入湖水质治理加强对入湖河流的治理,控制农田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

推广农田科学施肥和有机耕作,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的有效运行。

此外,加大对非法采砂、挖掘河床的打击力度,减少土壤流失和泥沙淤积对洱海湖泊水质的影响。

2.4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湿地是洱海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水文、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

加强湿地的保护,禁止填湖造地,恢复生态湿地的自然功能,保护湿地内的植物和动物种群,维护湿地的自然景观。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定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带,加强管理和巡护力度。

2.5 加强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加强洱海保护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洱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市民和游客积极参与洱海保护的行动。

举办洱海保护的宣传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社会对洱海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洱海治理方案

洱海治理方案

洱海治理方案1. 引言洱海是中国云南省大理市著名的淡水湖泊,素有“苏州夜景的洱海”之誉。

然而,长期以来,洱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恶化,湖区生态系统受损,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就洱海治理的背景、目标、措施和效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2. 治理背景洱海位于云南高原的盆地中部,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

由于长期的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洱海在水质、水量和湖区生态等方面面临严重问题。

主要治理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恶化:洱海水体受到工农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污染,水质指标严重超标,无法满足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需求。

•湖区生态退化: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湖区采矿等行为导致湖区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湖岸带植被减少,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量不足:洱海多年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湖泊的水位下降严重,影响了湖周和下游地区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

3. 治理目标为了解决洱海面临的问题,制定了如下治理目标:1.提高水质:通过改善污染物排放情况、建设湖泊生态工程等手段,稳定和改善洱海的水质,使其达到国家的相应水质标准。

2.恢复湖区生态:采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恢复湖岸带植被,保护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湖生生物,提高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

3.增加水源供给:通过水资源调度和节约措施,增加洱海的水源供给,提高湖泊的水位和水量,解决下游地区的用水问题。

4. 治理措施为了实现上述治理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治理措施:4.1 污染源控制•加强废水处理厂建设:对于周边城镇和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推广科学施肥和农田防渗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洱海的影响。

4.2 湖区生态修复•湖岸带植被恢复:采取植树造林、湖边湿地建设等措施,恢复湖岸带植被覆盖,提高湖泊的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湖泊保护区,并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保护湖泊中的鱼类和其他湖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湖泊生物多样性水平。

洱海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洱海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洱海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

洱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为开发和环境污染,洱海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措施,恢复洱海生态环境,保护洱海水质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原则,依法保护、科学规划、全民参与、综合治理。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a.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b. 加强湖岸带保护,禁止乱搭乱建,建立湖岸带生态修复制度。

c.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湖泊周边湿地,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2. 促进可持续发展。

a. 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农民种植生态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b. 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

c. 支持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监督和管理。

a. 建立健全洱海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各项保护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b.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洱海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氛围。

c.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争取国际合作项目资金支持。

四、保护工作的意义。

洱海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洱海,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责任。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洱海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五、展望。

我们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洱海的生态环境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洱海将成为一个更加美丽、清洁、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六、结语。

洱海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专业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保护滇池手抄报内容

保护滇池手抄报内容

保护滇池手抄报内容
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座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意义。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以下是一些保护滇池的建议:
1. 坚决打击滇池周边的违法建设和采砂行为,加强对滇池周边的保护力度,维护滇池的地质完整性和生态平衡。

2. 加强滇池水体的监测和治理,建立严格的水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确保滇池的水质清洁和健康。

3. 强化滇池湿地的保护,湿地是滇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滇池的水质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需要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

4. 提高滇池的旅游管理水平,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控制游客量,防止因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而给滇池带来的生态破坏。

5.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滇池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鼓励公众主动参与到滇池的保护工作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维护滇池的生态平衡和地理完整性,使滇池成为中国的绿色明珠。

滇池水资源保护措施

滇池水资源保护措施

滇池水资源保护措施
滇池是云南省的一片淡水湖泊,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保护滇池的水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水污染治理:建设湖泊污染治理设施,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进行治理,同时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2. 禁止湖区内的工业、矿产开采等活动:通过限制湖区开发,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保障水质安全。

3. 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等对湖泊的污染。

4.加强湿地保护:滇池周边是大量湖泊湿地,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5.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体质量和水量变化情况。

6. 推广节水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推广节水意识,减少人类对滇池的水资源需求,降低压力。

7. 保护湖岸带:加强湖岸带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滨湖建设对湖
泊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保护滇池水资源需要从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加强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保护洱海的资料

保护洱海的资料

保护洱海的资料洱海,是我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一片淡水湖泊,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洱海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休闲、娱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洱海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面临着严峻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洱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洱海的水质直接影响着湖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治理。

政府应加大对水质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

同时,应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减少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的影响。

2.控制旅游开发规模洱海的旅游业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对湖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政府应通过控制旅游开发规模,限制游客数量,保持洱海的生态平衡和自然风貌。

3.加强湿地保护湿地是洱海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也是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

政府应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非法开荒和挖掘,保护湿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是保护洱海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引导旅游企业发展环保、文化、健康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的品质和价值。

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保护洱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应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湖区的环境秩序。

保护洱海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实现湖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洱海这一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让后人也能欣赏到它的美丽和神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摘要: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大量的高原湖泊,并且在防洪
抗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
价值。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保护,这些高原湖泊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
染问题,其中以滇池、杞麓湖等最为严重。

本文在概述云南地区高原湖泊水环境
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点源治理、面源控制、内源治理、预防保护等方面,对污
染问题的科学治理和有效保护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原湖泊;点源治理;工业污染;清污分流
一、云南地区湖泊概况及湖泊水环境现状
在建国之初,云南省水面面积超过1km2的约有50个,之后的一段时间里,
为了满足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粮食问题,围湖造田侵占了部分湖面,使得湖泊的
面积缩小,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截止改革开放前高原湖泊锐减至30多个。

目前
云南省湖区总面积约1066km2,总库容达到300亿m3。

其中,云南省内知名度
较高的共有九大高原湖泊,分别为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

其中滇池、杞麓湖、异龙湖三个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

这3湖还分别是昆明市、通海县、石屏县的主要纳污水体,虽然近年来政府截污、治污的成效显著,但是还有雨季降水,以及偷偷排放的工业废水进入湖泊,造
成了氮、磷超标。

洱海、抚仙湖、星云湖、阳宗海所受污染较轻,水质相对较好,
但有污染加重的趋势。

泸沽湖、程海基本未受到工业污染,周围人口分布较少,水
质较为清洁。

二、湖泊的治理与保护
高原湖泊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云南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
污染治理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金和技术,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污效果。

特别是滇池,既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同时也是知名的风景区,作为重点
整治对象,目前滇池的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并且也为其他高原湖泊的污染治理提
供了经验借鉴。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仅仅做好事后的污染治理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把好事前预防关。

只有构建预防保护为主、科学治理为辅的工作理念,才能让高原湖泊始终保持美丽景色。

1、点源治理
(1)工业污染源治理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环保厅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整治工业排污问题方面颁
布了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采取了更加严密的监管措施,仅2019年全省高原湖
泊周边的1330家重点企业中,达标企业有983家,初检达标率73.9%。

其中试运行的有77家,在建的有53家,责令整改的有184家,责令停产治理的27家,
关停6家。

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措施上,云南省形成了以源头治理为核心,以严格
的排污标准和严厉的处罚措施为手段,倒逼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的治理理念,
引进先进净化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2016年开始,云南省还通过推行
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实现污染物的内部消化,实现零排放。

以动态监督
为保障,加强对各工业企业的监督,一旦发现有违规排污问题,按照“谁排放,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其责任,并监督其进行污染治理。

(2)城镇生活污染源治理
受城镇化的影响,近几年云南高原湖泊周边的城镇规模扩张明显,排放的污
染物也明显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在本世纪初,滇池生活废水对湖泊内总氮、总
磷的贡献率分别为52%和46%;而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两项数值已经上
升到了76%和68%,由此可见城镇生活排污对于云南各大高原湖泊造成的严重影响。

根据云南省近几年的治理经验,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的可行性治理措施主要
有两种,分别是:(1)清污分流。

继续完善高原湖泊周边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和
截污工程,确保污水通过密封管道集中排放、统一收集和处理,避免对河流和地
下水产生污染。

(2)废水处理。

对于收集起来的污水,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无害
环保处理,将污水转化为中水,重新用于工业生产、城市绿化使用。

2、面源污染的控制
(1)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对于已经出现的污染,云南省采取了“控治”两步走策略,第一步是要将污染
控制住,避免污染物随着水体流动造成扩散、蔓延;第二步是采取治污措施,逐
渐消除污染影响。

对于污染源的治理,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治理体系:其一,林业部门负责加强高原湖泊径流区的造林工作,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泥沙
入河,减轻水土流失。

其二,农业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
农药,减少农业污染,倡导和推广农业有机肥的使用及普及;其三,各级政府政
部门推进垃圾的科学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杜绝垃圾顺水流入河道和湖泊。

(2)径流控制措施
现阶段国外及国内部分省市,针对湖泊污染的径流处理方法主要有自然沉淀、过滤,生物吸附、降解等物理和生态修复的方法。

但是考虑到云南省高原湖泊在
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这些常规的径流处理措施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高原湖泊适宜生活的生物种类较少,微生物降解速率较慢,所以不适宜
生物吸附、降解法。

因此,在径流处理时,应注意结合云南省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才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成径流处理。

云南省还以源头预防和治理为主,同
时统筹做好河流两侧工厂、农田以及生活区的排污控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汇
入高原湖泊的污染物。

另外,云南省的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定期进行径流河道、
沟渠清淤处理,既可以提高径流的输水能力,防止河道堵塞,又可以消除污染。

3、内源治理
滇池的草海、杞麓湖、异龙湖因河道流水打来的泥沙沉积在沿岸,长此下去,湖泊有出现沼泽化甚至消亡的危险。

并且底泥中的污染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水体
产生交换、释放,对水体造成再次污染,即使在外源负荷已削减的条件下,内源造成
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必须进行治理。

目前,云南省对湖泊内环境治理较为成熟
的方法是采取疏挖清淤方式,清除的淤泥在化验检测及论证后可用于垫田或用作建
筑材料。

4、预防保护措施
高原湖泊由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一旦遭受污染,修复难度较大,并且会对
水体、生太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树立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

对于高原
湖泊周边的项目应当遵照保护区划定界限及相关保护条例进行科学规划和严格审批。

另外,高原湖泊污染问题的成因复杂,要想提高防控成效,必须要多措并举、多方合力。

高原湖泊所属城市的多个行政部门,包括环保、水利、农业等,共同
联动做好高原湖泊生态保护,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问题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应当
树立创新思维,利用现代技术做好水质检测及分析,长期做好水质变化动态分析,及时切断污染传播途径,巩固、守好湖泊治理的成果。

结论:云南高原湖泊兼具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是部分湖泊
因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综合价值大打折扣。

通过深入剖析污染问题成因,采取源头治理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治理措施上,也要坚持多措并举、坚
持防治结合的理念,在积极应对污染问题的基础上,预防工作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监督、严格惩罚、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让人人更好的
保护我们共同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董云仙,吴学灿,盛世兰,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实
践路径[J].生态经济,2014(11):151-155.
[2]孔燕,苏斌,李建平.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资金保障机制研究[J].人民长
江,2016(08):12-17.
[3]杨逢乐,宁平,杜劲松,等.高原湖泊治理——河塘库湿地集成技术及工程应用[J].中
国科技成果,2019(14):141-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