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揭秘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导学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标
1.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2. 对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测量。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长度的估测。
难点:对特殊物体的长度的测量。
考点精讲:
1. 长度估测:
累积法:若要测一张纸的厚度,可将100张纸叠起来测量,除以100算出平均数;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可将细铜线密绕在铅笔上,用总宽度除以匝数算出铜
线的直径。
替代法:要测量地图上北京至郑州的铁路线长度,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与地图上北京至郑州的铁路线重合,并在棉线上标出北京和郑州的位置,然后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个标记点的距离即可。
辅助法: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
滚轮法: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例题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 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
C. 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 学生用笔直径约4cm
思路分析: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80cm接近,故A项正确;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5cm左右,达不到50cm,故B项错误;学校教室的长度在10m左右,远远大于20cm,故C项错误;学生用笔的直径接近1cm,达不到4cm,故D项错误。
答案:A
例题2 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
A. 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B. 将硬币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
C. 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
D. 用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
思路分析:因硬币是圆形的,直径不好直接测量,因此可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找出它的直径,如图所示,再通过两块直角三角板在刻度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用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的刻度值求出硬币的直径,故D项正确。
答案:D
【知识脉络】
【综合拓展】
人体身上的尺
1. 目测法
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1m,1dm,1cm等长度单位有了较深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此法快捷方便,但误差较大。
2. 手测法
古代人们常用“拃”和“指”来作长度单位,目前在农村,这种测量方法还在使用。“拃”: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指”:一个食指的宽度。人们常常有意识地测出自己一拃或一指的长度,以此在生活实践中迅速方便地估测物体的长度。
3. 步测法
“步”:古代指人们步行时两足尖的距离。步测法在我国古代十分流行,从常见成语中可寻到其踪迹,如“百步穿杨”、“五十步笑百步”、“步步为营”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测出自己正常行走时步子的长度,从而估测出从家到学校或从宿舍到办公室的距离。
【积累·活用】一拃的长度约20cm;一指的长度约1.5cm;一步的长度约0.4m。这些值因人而异,大家一定要测出自己各项的值,看看各是多少,这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哦!
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0分钟)
1. 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
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 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C. 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 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
同的
2.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 偏大
B. 偏小
C. 正常
D. 无法比较
3. 人体的哪一部位最接近50mm()
A. 肩的宽度
B. 一拃的长度
C. 拇指的长度
D. 齿的厚度
4.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A. 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B. 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5. 如图是测量圆锥体高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刻度尺放颠倒了
B. 直角三角板没有刻度
C. 刻度尺的准确程度太低
D. 圆锥体未移到桌边,刻度尺没有将零刻度线与桌面对齐
6. 下面哪个长度最接近18厘米()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径
C.学生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长度
7. 如图中圆的直径是______cm。
8. 把细铜线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用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宽度为7.05cm,那么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细铜线的半径是 mm。
9. 小刚同学利用柔软的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 6.95 cm。经查书,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 km,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北京至郑州的实际铁路线长为。
答案:
1. D 解析: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
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122.8cm,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都是1cm,故D项正确;两人的准确程度是一样的,故A、B两项错误;两人的结果不一样,只是估读的数字可能不同,都是正确的,故C项错误。
2. A 解析: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刻度尺遇冷收缩,刻度小于标准刻度,用它来测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大,故A项正确。
3. C 解析:换算成我们熟悉的长度单位进行比较50mm=5cm。
4. D 解析:本题考查“累积微小量,测多算少”的特殊测量方法。
5. D 解析:刻度尺没有放颠倒,故A错;用直尺测量圆柱体的高度,三角板只起到夹卡的作用,不需要刻度,B错;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的选择取决于实际的需要,并不是越精确越好,C错。
6. D 解析:一般墨水瓶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圆珠笔芯的直径在0.1厘米左右;学生课桌桌面的宽度为60厘米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在18厘米左右。
7. 1.0 解析:要注意起始位置不是0刻度,且不要忘记估数。
8. 1mm 0.705mm 解析:求解的是细铜线的半径,而非直径。
9. 1:107 695km 解析:此地图的比例尺等于长江实际长度与利用柔软的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的比值;北京至郑州的实际铁路线长等于地图上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乘以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