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调研点基本情况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长调研点基本情况简介

xx县恒发优质肉用种羊场

xx县恒发优质肉用种羊场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从2007年8月开始实施,计划总投资42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2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82万元,租用土地50亩,修建羊舍2栋,饲草库1座,完成了办公用房及消毒室等设施建设,购进无角陶赛特等优质品种羊420只。目前有6栋羊舍,2座青贮窖,1个药浴池在建。预计今年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公司实行“专家+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新品种、群体化养殖和工厂化经营的生产方式。以改良当地羊只品种、带动群众增收、促进畜牧业发展为目标。采取投母还羔方式,带动群众养羊增收。即公司给农户投1只基础母羊,农户还2只羊羔,母羊归农户饲养。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在现有的饲养基础上,计划新增小尾寒羊1000只,细毛羊700只,饲养量达到2000只,到2010年饲养量达到4000只,收入达640万元。按照现有的发展规模,公司计划每年带动发展养羊户200户,户均养羊20只,年收入达到2万元。公司为农户提供饲料配方、管理技术等各项服务。同时,公司计划5年后新上屠宰羊加工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金龙工业集中区

近年来,镇原县围绕建设绿色食品工业大县的思路,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突出创办“五强十特百户企业”,发展工业集中区。一方面立足开发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引导和鼓励兴办各类企业,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现有企业的改制、改造和扩建,多方筹资为企业构建发展平台,全县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短期内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目前,以特色食品、啤酒、饮料加工为主体,以药材、建材、包装等产业为补充的独具特色的县域工业体系已具雏形。建办金龙工业集中区是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以此为龙头,带动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

金龙工业集中区位于县城城郊向南的城关镇金龙行政村,规划总面积575亩。从2006年6月开始筹建,目前开发建设面积424亩,政府争取项目等投资880万元,配套完成了区内的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亮化等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了“一纵三横”基本框架。通过招商引资,现入驻庆阳市澳恺食品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已建成3户。入驻企业具有发展潜力,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生产工艺和管理先进。企业连接千家万户与国内国际市场“两头”,涉及杏产品、蔬菜脱水、玉米淀粉制品、羊绒及中药等以当地农畜产品为主的加工,产销两旺,经营势头良好,龙头带动效应明显。目前,企业已完成投资4040万元。

屯字镇岔道小学灾后重建

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49所,其中完中13所(含私立7所)、职中2所、初中25所、小学309所、幼儿园87所(含私立79所),在校学生106763人,教职工25753人。校舍建筑总面积470410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128874平方米,占27.4%;危房面积121242平方米,占25.8%。

5月12日汶川县8.0级地震,对我县校舍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截止5月底,全县受灾面较大的学校达279所,占79.9%,其中受灾严重学校233所,占33.2%。震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238.38万元。灾后,县上采取有效应急措施,积极组织学校重建。采取挤占村部、租用民房、合班上课等办法恢复了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目前,临时搭建帐篷209顶,租用民房56间,跨校分流学校21所,撤并危校22所。同时,迅速启动灾后重建一期工程,由民营企业垫资修建16所学校,总投资1282.624万元,目前工程均已完成一半以上任务,下学期开学可交付使用。

屯字镇岔道小学始建于1954年,现有7个教学班、280名学生、14名教职工。由于该校建校时间早,所有校舍均为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房屋,多年经受风雨浸蚀,防震性能弱化,未能经受住这次强震的冲击,大面积校舍倒塌或濒临倒塌,被列入灾后重建一期工程项目学校。总投资84万元,修建砖混

结构教室宿舍36间756平方米,厕所8间120平方米,围墙400米,大门一座。工程于5月22日动工修建,目前已完成12间主体,计划7月底竣工交付使用。

上肖乡姜曹生态文明小康村

近年来,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和“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基础带动、产业支撑、整体推进”的思路,以培育产业和村级阵地、班子建设为抓手,整合项目,倾斜资金,狠抓了“果、畜、菜、劳务”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同时,完成了2个试点乡镇和21个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示范带动效应初显。

上肖乡姜曹村共辖12个小组845户3888人,总耕地9682亩,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860元。该村是2006年10月确定的省级生态文明小康试点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总投资1049万元。项目分3年度实施,主要建设内容有产业开发、农宅建设,水利、农田、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村部、学校、卫生所、科技培训等事业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850万元。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实施了三项工程:一是产业培育工程。1、把苹果产业作为中长期发展的重点产业来培育,新建苹果示范园3308亩。目前,主要通过地膜覆盖,实施间作带状种植,推广“果豆”、“果菜”套种模式,实现既建园又增收的目的,预计人均增收400元。2、

发展规模养殖,新建暖棚200座,全村养牛1014头,预计人均增收200元。建办丰庆养殖公司1处,计划养猪2000头,已投入生产。3、壮大劳务产业,输转劳务人员1280人,户均1.5人,预计人均增收1660元。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完成2260元,比上年增长400元。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依托省发改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搬迁山区群众54户,完成了村部、学校、文化广场、五保家园、村卫生所、幼儿园等配套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基本达到“四通五有六化”标准要求。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修农田700亩;新修、拓宽、铺砂村组道路4条13.5公里,实现了村组道路的联网贯通。新打、维修机井2眼,自来水入户168户。新建沼气池35座,农电改造及有线电视入户预计7月底全面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