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黄点病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瓜黄点病简介

一、黄瓜黄点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该病已遍

及全国各地,温室、露地都有发生,且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有取代霜霉病而成为黄瓜第一大病害的趋势。

二、黄瓜黄点病(靶斑病)症状的特点:

病菌以为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并可造成果实流胶。

叶片症状多样,可分为小型斑、大型斑、角状斑3种。

小型斑:低温低湿时多表现在发病初期的黄瓜新叶上。病斑直径

0.1-0.5cm,呈黄褐色小点。病斑扩展后,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

或稍不规则,病健交界处明显,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黄白色。

大型斑:高温高湿、植株生长势旺盛时多产生大斑型病斑。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cm,灰白色,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湿度大时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为病原菌菌丝体,但该情况下病部不易产生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角状斑:多与小斑型、大斑型病斑及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黄白色,多角形,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斑0.5-1.0cm,该症状易于黄瓜霜霉病混淆,被菜农成为小霜霉。与霜霉病的主要区别是该症状病斑颜色明亮,黄白色,边缘明显,叶片背面无霉层,阳光下病斑透明;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健交界处不清晰,病斑多交集成片,湿度大时叶片背面有灰色霉层。

以上3中症状均可不断蔓延发展,后期病斑在叶片大量散生或连成片,造成叶片穿孔、枯死、脱落。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可侵染黄瓜果实,造成果实开裂,流胶,黏状物黄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三、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黄瓜黄点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异名,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棒孢属真菌。病菌在10-35摄氏度下均能生长,以30度左右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度,以25-30度最适;同时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流行和蔓延,叶面结露、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大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气候温暖湿润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有

利的大环境。

四、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有效途径。

2、加强栽培管理:温室应加强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换气,控水排湿。合理

密植,及时清理病老株叶。发病的温室收获后应集中烧毁病株,消除残存病菌。适时追肥,充足而不过量的氮肥可以提高植株抗病性。灌水、施肥均在膜下暗灌沟内进行,能有效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3、药剂防治:由于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若超过3%的植株叶片发病后施

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所以早期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施药是关键。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彻底,连续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

前期发病轻时可采用:阿米西达(阿米妙收)+喹啉铜

中期发病重时可采用:戊唑醇+可杀得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