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

2、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3、学习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以及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过程与方法:1、通过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1、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二、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学习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朗诵、鉴赏、“自主、合作、探究”、引导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师:1、《荷塘月色》动画歌曲视频。

2、用多媒体准备大片碧绿的荷塘图片、作者相关资料等。

3、彩色粉笔等。

学生:1、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朱自清的了解,2、阅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边欣赏动画歌曲《荷塘月色》边切换幅荷塘月色的图片(多媒体展示)。

导语: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动人的图画。

作者将这幅图画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板书课题)2、学生简述有关朱自清的情况,教师补充并推荐观看《二十一世纪文化名人朱自清》视频。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要求: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8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8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8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通用8篇〕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清全文构造及行文线索,把握情景交融式散文的框架特点,培养学生的赏析才能和创作才能。

2、欣赏散文的优美,体悟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进步学生的文学审美才能。

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写作线索和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2、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和“通感”的修辞特点与作用。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课文。

一开始便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和理解的有关朱自清的一些情况,再对学生的答复进展总结,并概述作者朱自清的相关情况。

由此扩展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展现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由此,将学生引入到本篇课文之中。

板书课题及荷塘月色——朱自清2、读课文,初步感知。

任意抽选学生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自己跟随默读。

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语言。

3、作品的构造分析^p 。

读完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对每部分加以概括。

(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构造,锻炼学生独立分析^p 课文的才能)总结学生的分析^p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参考分析^p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2)、文章是怎样的一个构造,是如何将三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p 文章的行文线索)《荷塘月色》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其行文线索很有特色,有两条如同经纬线交织在一起的线索,一是从作者出门经小路到荷塘又回来的空间顺序来惊醒景物的描绘;二是以作者的心情变化作为线索。

从文章总体来看,写景是位抒情效劳的,因此其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板书:两条线索一、空间:出门——小路——荷塘——门口二、心情:不静——求静——得静——出静4、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_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_教案

精选word版文档下载可直接编辑《荷塘月色》教案发布时间:2019-10-06【教学目标】1.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创作特色;2.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4.学习欣赏和鉴赏散文。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共同回忆《匆匆》引出朱自清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1.介绍朱自清。

(结合图片和音视频资料。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XX年入高等小学,19XX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

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 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美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

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xx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

3.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2024年XX月XX日●授课时长:45分钟/节●授课班级:高一XX班●学科领域:语文●课程类型:新课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品味其典雅清丽、准确生动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诵读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本分析能力。

2.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训练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本解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情感。

2.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心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品味语言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 理解荷塘月色象征的作者独处时自由的精神世界。

2. 理解作者在动荡时代背景下“颇不宁静”的心情及其原因。

四、教学准备●教材及参考资料1.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2. 朱自清《荷塘月色》相关赏析文章●教学用具1. 多媒体设备2. 荷塘月色相关图片和视频●预习任务布置1. 学生课前阅读《荷塘月色》全文,查阅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五、教学课程(一)导入环节1. 教师播放一段《荷塘月色》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夜晚散步的经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夜晚独自散步的经历?有没有在月光下欣赏过荷塘的美景?”引出课题《荷塘月色》。

(二)新课讲授1. 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段落划分和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结构,全文共11段,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半夜去荷塘赏月色的原因。

●第二部分(2-3):在去荷塘的路上的所观所想。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优秀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⒈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⒉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⒈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⒉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㈠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

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⒈“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

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三篇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三篇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二、品读课文(一)讲读第一自然段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性的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情节、主题及主要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意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2.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理解古典诗意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营造月夜的意境,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好奇和兴趣。

2. 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荷塘月色》,通过讨论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3. 诗词赏析:结合《荷塘月色》中的诗意意境,学生学习相关的古典诗词,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4. 表达与写作: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撰写关于月夜的感想或诗歌,培养文学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月夜的宁静和美好,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式
1. 合作探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解读,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音频,提升课堂氛围。

3. 朗诵演绎:鼓励学生进行情感表达,通过朗诵等形式展示文学创作。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荷塘月色》并撰写读后感。

2. 创作关于月夜的诗歌或散文。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荷塘月色》的情感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诗意表达的方式,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情感,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升综合素养。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高一语文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教案(精选篇1)一、说教材:《荷塘月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这篇*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抒情散文。

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荷塘互相映衬的美丽图景。

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的美文,也是历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

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这篇*,我紧紧扣住单元学习重点,即“整体感知,揣摩语言”,设计了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第二课时是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美;第三课时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

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构思巧妙。

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

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一大特色,学习*体会*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比喻的妙处所在。

三、说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4-5段赏析,欣赏荷塘月色的幽美,品味*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教学难点:(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说教法:*属于散文鉴赏单元,侧重教会学生鉴赏的方法。

所谓鉴赏,马克思曾解释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

”教师应用恰当的教法挖掘、唤醒、鼓舞学生领悟*的美,引导学生进入*的心中景、意中画,使鉴赏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

*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荷塘月色(人教版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人教版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人教版教案设计)第一章:荷塘月色的意境1.1 教学目标了解荷塘月色的美景,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意境。

学习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和技巧。

1.2 教学内容荷塘月色的美景描述。

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意境分析。

描绘自然景色的方法和技巧讲解。

1.3 教学活动观看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美景。

分析作者的文字表达,解读意境。

学生练习描绘自然景色,分享作品。

第二章:荷塘月色中的荷花2.1 教学目标学习荷花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环境。

培养对荷花的审美情趣。

2.2 教学内容荷花的形态特征介绍。

荷花生长环境的描述。

荷花的审美价值探讨。

2.3 教学活动观察荷花的图片,了解其形态特征。

学生实地观察荷花,感受荷花的美丽。

讨论荷花的审美价值,培养审美情趣。

第三章:荷塘月色中的青蛙3.1 教学目标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意义。

培养对青蛙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青蛙的生活习性介绍。

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青蛙的保护意义探讨。

3.3 教学活动观察青蛙的图片,了解其生活习性。

学生实地观察青蛙,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讨论青蛙的保护意义,培养保护意识。

第四章:荷塘月色中的渔舟4.1 教学目标了解渔舟的用途和特点。

学习渔舟的文化内涵。

4.2 教学内容渔舟的用途和特点介绍。

渔舟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渔舟的文化内涵讲解。

4.3 教学活动观察渔舟的图片,了解其用途和特点。

学生实地观察渔舟,了解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讨论渔舟的文化内涵,学习传统文化。

第五章:荷塘月色的诗意5.1 教学目标学习荷塘月色的诗意表达。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荷塘月色的诗意表达讲解。

文学作品的分析与欣赏。

学生创作练习与分享。

5.3 教学活动分析荷塘月色的诗意表达,引导学生感受诗意。

欣赏相关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分享自己的诗意表达作品。

第六章:荷塘月色的生态6.1 教学目标了解荷塘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培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高中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荷塘月色》中的重点语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

2.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深入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夜晚的荷塘?能否用语言描述一下夜晚荷塘的景色?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理解文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讨论: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描绘了什么内容?3.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1)提问: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4.精讲课文(1)讲解课文第一段,分析作者对荷塘夜景的描绘。

(2)讲解课文第二段,分析作者对月光的描绘。

(3)讲解课文第三段,分析作者对荷塘周边环境的描绘。

5.课堂讨论(1)提问:课文中的荷塘月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讨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夜晚荷塘的散文。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夜晚荷塘的散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荷塘月色》的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受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魅力,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讲解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时,可能部分同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作者情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结合具体语句,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如何服务于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晚上散步时,特别注意过周围的环境?比如,我们学校的荷塘在晚上是什么样子?生1:晚上荷塘边的灯光很暗,荷叶和荷花都看不太清楚。

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及教案《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路暗淡之时,悄然蛰居清华园里,为抒谴心中郁闷惆怅而写成的。

我为大家预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高一下册语文第1课《荷塘月色》课文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慢慢地上升了,墙外公路上孩子们的欢乐,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模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静静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孤独。

荷塘四周,长着很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

这一片天地似乎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喧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肯定要做的事,肯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怯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抖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仿佛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悄悄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6篇)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篇一一单元课文特点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

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荷塘月色课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教学方法:分析、鉴赏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三、写作背景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2.分析《荷塘月色》的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审美意蕴。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自读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

3.分析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主题。

讲解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第一段:描绘荷塘的月色,奠定全文基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内心的不安。

“今晚在荷塘上”,引出文章的主题。

(2)第二段:描绘荷塘的景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荷塘的宁静。

(3)第三段:描绘月下的荷塘。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描绘出荷塘的层次美。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微妙的区别”,表现作者对细节的观察。

(4)第四段:描绘月下的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荷叶的美。

“那碧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表现荷叶的色彩美。

(5)第五段:描绘月下的荷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荷花的美。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荷花的美。

4.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审美意蕴。

5.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文章,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散文。

收集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6.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板书设计1.荷塘月色2.篇章结构3.语言特色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荷塘月色》,使学生了解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基础。

只有反复研读教材,才能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材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知识与知识优先的关系,准确突出重点,合理分类,掌握规律,加强实践。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1《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课型诵读鉴赏课:教学流程:引人无限的遐思。

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

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

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

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知识积累1.作者作品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

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

”(毛泽东评)2.创作背景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

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分析: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一、阅读第一段,思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 教案

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 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荷塘月色》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艺术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4. 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荷塘月色》全文阅读。

2. 文中关键段落的深入解读。

3. 作者朱自清生平简介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4. 相关文学作品比较分析。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等,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塘的图片或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一个宁静的荷塘月夜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朱自清先生和他的散文特色。

文本解读分段讲解《荷塘月色》,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开头的描绘手法和所营造的氛围。

- 作者如何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 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 结尾部分的情感升华和哲理思考。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就文章中的某一段落或某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拓展延伸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如《春》、《匆匆》等,让学生发现不同作品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以“我心中的荷塘月色”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个夜晚的场景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以便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4.2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14.2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19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荷塘月色》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及文学特点。

2.熟练掌握小说中涉及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应用。

2.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
1.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荷塘月色的视频,带领学生感受月光下荷塘的美景,并引入今天的主题:荷塘月色。

2. 讲解与讨论
1.安排5-10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列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的目的和方法。

3.某些文学技巧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示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3. 总结与评价
1.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内容汇总讨论的结果,总结小说的特点和独特之处。

2.针对小说中的文学技巧,学生可以尝试模仿并写出自己的篇章。

四、教学评价
1.在阅读和讨论中,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荷塘月色》的内容和要点。

2.学生理解小说中的文学技巧,例如比喻、拟人等,能够进行更为深入详细的解析。

3.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写成比较完整的段落。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荷塘月色》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2. 体会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

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荷塘美景。

(2)简介作者朱自清及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 总结提高:(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内容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讨论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方面的进步。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4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4篇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篇10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所使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通过赏析重点语句,掌握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受作者当时心境,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语句的分析,学会文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理解当时所处背景。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手段图片教学法、问答法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PPT课件展示荷塘景色。

请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出来。

“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了荷塘月色的美好画面。

在若干年前,有位作家在观赏了月色的下的荷塘后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景色,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

”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然后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展示。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明: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三)再次朗读,深入体会1.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去找出文中每种景物所用的修辞,并在小组间讨论这些修辞的表达效果。

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将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讲解。

2.结合学生回答,学生分小组一起赏析以下重点句子。

(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教案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荷塘月色》高中语文教案设计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对文章第四段的赏析,构造出荷塘月色风景的画面。

2.通过重点词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作者运用语
言的技巧。

【过程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课堂导入,使学生了解《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

学生反复品读第四段文字,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提高学生赏析散文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对散文鉴赏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赏析文章第四段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揣摩重点词句,了
解这些文字的意境和情感,感悟情景合一的妙处。

3.对这段文字中的修辞方法进行赏析,体会作者创设的
意境之美。

三、媒体使用
通过PPT幻灯片的使用,以及品读文章是的背景音乐,让学生置身那溶溶月色之中,更加真实的了解作者当时的情
感。

四、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作者介绍:朱自清,生于光绪年间,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江苏扬州人。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作者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朱自清其他作品欣赏:《匆匆》中这是叹流光易逝,惜
时如金的朱自清。

《春》中这是热爱自然,珍惜青春的朱自清。

以上是一代文学大师,用饱蘸深情而又富有灵性的笔,
为我们描绘出的优美画卷,抒发了对热爱自然,热爱青春,
热爱生命的感情。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又一美文《荷塘
月色》,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宁静,淡雅,柔
和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之中。

【精讲教学】
通过课前的预习以及上节课的讲解,我们可以找出这篇
散文的文眼(位于散文首尾,形散神聚)--"这几天心里
颇不宁静",就是在这样"不宁静"的心理状态下,作者朱
自清帐这篇散文写得非常传神,写出了月下荷塘的精彩,写
出了塘上月光的动人,最后又把荷塘四周写得连我们读者都
产生了共鸣。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来欣赏那精彩的月下荷塘一段:
赏析揣摩
师读生思:大家可以闭上眼,在脑海中构想一幅月下荷
塘的景象,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

(配乐朗诵)
问:大家觉得美不美?又美在哪里呢?
学生带着问题品读:这一段是景物描写,作者依次写了
什么?又是怎样将它写美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又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
传来的荷香,写叶子与花的一丝颤动(起波痕,是菏波),
最后写脉脉的流水。

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有近
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

本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静态,叶子像“舞女的裙”(芭蕾舞女演员裙子旋转起来的样子?)写出了叶子高而大,舒展。

并且写叶子,运用了三个叠词
(田田、亭亭、层层)。

花“袅娜”“羞涩”
像人一样的娇美,写出了形态美,像“明珠”“星
星”“美人”,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

花香“缕缕”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突出隐约、细微、不易察觉
的感觉,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

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
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而且“像闪电一般”形容很快,最后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形容在视觉形象上
颜色很深。

最后写“脉脉的流水”,体现了一丝丝的深情。

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

(分出静、动态美)动
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这段文字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的结合起来。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这段没
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

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向远
处传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优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
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重点修辞
这段文字之所以美,也源于运用了许多的修辞方法,其
中一种修辞,是我们高中以来认识的一种新的修辞。

你看林
黛玉在《游海棠》中有一句好诗“见得梅花一缕魂”,可见
花的魂在于一缕香,荷香该怎么描绘呢?用“香喷喷”行不行?用“很香”好不好?那我们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

清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初看这个句子有些
诧异,香味(嗅觉)怎会像歌声(听觉)呢?然而细加揣摩
就会明白:零星、点缀(花少),微风(不是大风),空气
中飘来的荷香想必不是很浓,是淡淡的,而且随着微风的方
向回旋,似有若无,感觉上像远处传来的渺茫的歌声,“渺茫”在这里给我们指示一个想象的方向,时断时续,依稀可辨。

通常的比喻都是用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比抽象的事物,但这里却是用歌声比香味,两个都是无色无形,难以捕捉的。

但它给人以新奇感,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这种感觉上的
互通在修辞学上叫做通感。

(联觉)“通感”指“一种感觉
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

实例:这姑娘说话声音真甜!
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本段的其他修辞方法:
拟人: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
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比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本体:叶子喻体:裙相似点:舒展
链接高考:散文阅读题、作文。

五、教学小结
我们把这篇散文对月下荷塘的经典描写做了赏析和串讲,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刚刚所讲的内容:
这段文字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朦胧而又
优美的意境。

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画面清晰的映现在我
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
溶溶。

这里有诗,这里有画,这里更有情。

荷塘景物是作者
感情的借代物,散文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的手法,仅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也可见
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忘情于这迷人的月色之中了。

只不过,
这种喜悦是淡淡的,短暂的(联系文眼,后文深入研究)。

在语言上,作者更是一位语言大师。

首先用字遣词准确,给人以细腻美。

其次,比喻新颖奇特,尤其是通感的运用,
给人以形象美。

最后,叠词柔婉舒徐,给人以韵律美。

通过
本段的学习,我们要了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

升华拓展:朱自清描写的荷花荷塘是美的,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还有许多优秀的散文家也赋予了荷花很多的灵性:描写荷花色彩形象的有“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荷花动态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还有一句大家最熟悉,是描写荷花品格的一句“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些都是作者饱含深情地流露。

清华大学的荷花池,因为有一位散文家写过一篇关于它
的文章,使看过文章的人都忍不住跑去实地看,可有些人是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因为在他们眼中的荷花池不过是一汪
死水,几树垂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

为什们会存在这样
巨大的反差呢?这还要与作者那时那地那景心里的那种“颇
不宁静”有关!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更注重的是文章
的赏析和揣摩。

为了方便大家对文段总体有一个感官上的印象,我改编
了一首《天净沙秋思》:
孤人老树蝉蛙
曲径荷塘人家
愁道月光瘦人
夕阳已下
断肠人在清华
六、布置作业
一代学人王国维曾讲“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时值冬季,雪一下,外面就成了银白色的世界,今天我们的
作业就是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加以自己的情感色彩,来写一段情景交融的关于“冬”的小散文。

七、板书设计
荷叶田田
亭亭
层层
荷花袅娜羞涩
素淡、朦胧、优美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缕缕歌声
荷波闪电凝碧
流水脉脉王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