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张秉荣)12章

工程力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张秉荣)12章
工程力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张秉荣)12章

工程力学第四版课后答案(张秉荣)12章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20200124234341)

《工程力学》复习资料 1.画出(各部分)的受力图 (1)(2) (3) 2.力F作用在边长为L正立方体的对角线上。设Oxy平面与立方体的底面ABCD 相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h,试求力F对O点的矩的矢量表达式。

解:依题意可得: cos cos F F x sin cos F F y sin F F z 其中3 3sin 3 6cos 45 点坐标为: h l l ,,则 3 ) ()(33 33 33 3j i h l F k F j F i F F M 3.如图所示力系由 F 1,F 2,F 3,F 4和F 5组成,其作 用线分别沿六面体棱边。已知:的F 1=F 3=F 4=F 5=5kN, F 2=10 kN ,OA=OC/2=1.2m 。试求力 系的简化结果。 解:各力向O 点简化 0.0.0 .523143C O F A O F M C B F A O F M C O F C O F M Z Y X 即主矩的三个分量 kN F F Rx 55 kN F F Ry 102kN F F F F RZ 54 3 1 即主矢量为: k j i 5105合力的作用线方程 Z y X 24.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 ,L=2m 。试求A 、B 、D 处的约束力。

取CD 段0 ci M 0 212 ql l F D 解得 kN F D 5取整体来研究,0iy F 0 2D B Ay F l q F F 0ix F 0 Ax F 0 iA M 0 32l F l ql l F D B 联合以上各式,解得 kN F F Ay A 10kN F B 255.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 ,L=2m ,ψ=30°。试求A 、C 处的约束力。(5+5=10分) 取BC 段0iy F 0 cos 2C B F l q F 0ix F 0 sin C Bx F F 0 ic M 0 22l l q l F By

工程力学第12章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简述答案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 (第12 章) 范钦珊唐静静 2006-12-18

σ 2 第 12 章 动载荷与疲劳强度简述 12-1 图示的 No.20a 普通热轧槽钢以等减速度下降,若在 0.2s 时间内速度由 1.8m/s 降至 0.6m/s ,已知 l =6m ,b =1m 。试求槽钢中最大的弯曲正应力。 q 习题 12-1 图 B A B M C 解:No.20a 槽钢的线密度 ρ = 22.63 kg/m 习题 12-1 解图 加速度 a = 0.6 ?1.8 = ?6 m/s 2 0.2 由自重引起的均布载荷集度: q 1 = ρg (↓) 由惯性力引起的均布载荷集度: q 2 = ρa (↓) (加速度↑) 总的均布载荷集度: q = q 1 + q 2 = ρ( g + a ) 弯矩: M C = M max = ?q × 4 × 2 + q × 8 ×3 = q × 4 = 4ρ( g + a ) 2 =4×22.63(9.8+6)=1430 N ·m 槽钢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d max = M C W min = 1430 24.2 ×10?6 = 59.1 MPa 12-2 钢制圆轴 AB 上装有一开孔的匀质圆盘如图 所示。圆盘厚度为 δ ,孔直径 D =300mm 。圆盘和轴一起 以匀角速度ω 转动。若已知: δ =30mm ,a =1000mm , e =300mm ;轴直径 d =120mm ,ω =40rad/s ;圆盘材料密 度 ρ = 7.8 ×103 kg m 3 。试求由于开孔引起的轴内最大弯曲 正应力(提示:可以将圆盘上的孔作为一负质量(-m ), 计算由这一负质量引起的惯性力)。 解:因开孔引起的惯性力: 习题 12-2 图 F I = me ω = ρ × π × D 4 2 ×δ ×e ω2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学院试卷纸 20 - 2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 名称 工程力学 试卷 类别 A □ B ■ C □ 印 数 考试 班级 命题 教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成绩 核分人 得 分 阅卷教师 考试 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 和2F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 【 C 】 A 、12F F -u u r u u r B 、21F F -u u r u u r C 、12F F +u u r u u r 2、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B 】 A 、代数量 B 、矢量 C 、标量 3、一重W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因数为f ,且tg α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主编佘斌

4-1 试求题4-1图所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力。设力的单位为kN ,力偶矩的单位为kN ?m ,长度单位为m ,分布载荷集度为kN/m 。(提示:计算非均布载荷的投影和与力矩和时需应用积分)。 解: (b):(1) 整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0: 0.40 0.4 kN x Ax Ax F F F =-+==∑ ()0: 20.80.5 1.60.40.720 0.26 kN A B B M F F F =-?+?+?+?==∑ 0: 20.50 1.24 kN y Ay B Ay F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c):(1) 研究AB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2 ()0: 3320 0.33 kN B Ay Ay M F F dx x F =-?-+??==∑? A B C D 0.8 0.8 0.4 0.5 0.4 0.7 2 (b) A B C 1 2 q =2 (c) M=3 30o A B C D 0.8 0.8 0.8 20 0.8 M =8 q =20 (e) A B C 1 2 q =2 M=3 30o F B F Ax F A y y x dx 2?dx x A B C D 0.8 0.8 0.4 0.5 0.4 0.7 2 F B F Ax F A y y x

2 0: 2cos300 4.24 kN o y Ay B B F F dx F F =-?+==∑? 0: sin300 2.12 kN o x Ax B Ax F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e):(1) 研究CABD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任意力系);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0: 0 x Ax F F ==∑ 0.8 ()0: 208 1.620 2.40 21 kN A B B M F dx x F F =??++?-?==∑? 0.8 0: 20200 15 kN y Ay B Ay F dx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4-16 由AC 和CD 构成的复合梁通过铰链C 连接,它的支承和受力如题4-16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集度q=10 kN/m ,力偶M=40 kN ?m ,a=2 m ,不计梁重,试求支座A 、B 、D 的约束力和铰链C 所受的力。 解:(1) 研究CD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平行力系); (2) 选坐标系Cxy ,列出平衡方程; 0()0: -20 5 kN a C D D M F q dx x M F a F =??+-?==∑? 0: 0 25 kN a y C D C F F q dx F F =-?-==∑? (3) 研究ABC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平行力系); A B C D 0.8 0.8 0.8 20 0.8 M =8 q =20 F B F Ax F A y y x 20?dx x dx A B C D a M q a a a C D M q a a F C F D x dx qdx y x y x A B C a q a F ’C F A F B x dx qdx

8cq工程力学第12章答案

习题12-3图 习题12-2图 习题12-4图 第12章 杆类构件的静载强度设计 12-1 关于弯曲问题中根据][max σσ≤进行强度计算时怎样判断危险点,有如下论述,试分析哪一种论述正确。 (A )画弯矩图确定M max 作用面。 (B )综合考虑弯矩的大小与截面形状; (C )综合考虑弯矩的大小、截面形状和尺寸以及材料性能; (D )综合考虑梁长、载荷、截面尺寸等。 正确答案是 C 。 12-2 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截面可能有图示四种形式,中空部分的面积A 都相等,试分析哪一种形式截面梁的强度最高。 正确答案是 A 。 12-3 铸铁T 字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其中力F P 作用线沿铅垂方向。若保证各种情况下都无扭转发生,即只产生弯曲,试判断图示四种放置方式中哪一种使梁有最高的强度。 正确答案是 B 。 12-4 图示四梁中q 、l 、W 、][σ均相同。试判断下面关于其强度高低的结论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强度:图a >图b >图c >图d ; (B )强度:图b >图d >图a >图c ; (C )强度:图d >图b >图a >图c ; (D )强度:图b >图a >图d >图c 。 正确答案是 B 。 解: 2amax 81ql M = 2 bmax 401ql M = 2 cmax 21 ql M = 2 dmax 1007 ql M = 12-5 图示四梁中F P 、l 、W 、][σ均相同,不考虑轴力影响。试判断关于它们强度高低的下述结论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强度:图a =图b =图c =图d ; (B )强度:图a >图b >图d >图c ; (C )强度:图b >图a >图c >图d ; (D )强度:图b >图a >图d >图c 。 l q P F =

工程力学A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1 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适用专业/年级本卷共 6 页,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实际挤压应力在挤压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2.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

3. 横截面面积相等,实心轴的承载能力大于空心轴。 ( ) 4.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恒等于零。 ( ) 5. 梁发生弯曲变形,挠度越大的截面,其转角也越大。 ( ) 6.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均要跳跃。 ( ) 7. 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 p σσ<时,试件将产生局部颈缩。 ( ) 8. 圆轴扭转时其切应力的最大值仅可能出现在横截面的外边缘。 ( ) 9.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 ) 10. 临界应力越小的受压杆,其稳定性越好。 (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下右图中杆AB 的变形类型是 。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弯组合变形 C .弯扭组合变形 D .拉(压)扭组合变形 2. 下图矩形截面梁受F 和Me 作用,Me =Fl 。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A σ= B .0B σ= C .0 D σ= D .0 E σ= 3. 力偶对物体的运动效应为 。 A .只能使物体平动 B .只能使物体转动 A B F

C .既能使物体平动又能使物体转动 D .它与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4. 关于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p σ B .屈服极限s σ C .强度极限b σ D .许用应力[σ] 5.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能力。 A .螺栓的抗拉伸 B .螺栓的抗剪切 C .螺栓的抗挤压 D .平板的抗挤压 6. 若实心圆轴①和空心圆轴②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所受扭矩均相同,则两轴的最大扭转角之间的关系为 。 A .φ1<φ2 B .φ1=φ2 C .φ1>φ2 D .无法比较 7. 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形式是 。 A .沿横截面拉断 B .沿横截面剪断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下列习题中,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1 试画出下列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的受力图。 解:如图 (g) (j) P (a) (e) (f) W W F F A B F D F B F A F A T F B A 1.2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不包括销钉与支座)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如图 F B B (b)

(c) C (d) C F D (e) A F D (f) F D (g) (h) EO B O E F O (i)

(j) B Y F B X B F X E (k) 1.3铰链支架由两根杆AB、CD和滑轮、绳索等组成,如题1.3图所示。在定滑轮上吊有重为W的物体H。试分别画出定滑轮、杆CD、杆AB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如图 ' D 1.4题1.4图示齿轮传动系统,O1为主动轮,旋转 方向如图所示。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 1 o x F 2o x F 2o y F o y F F F' 1.5结构如题1.5图所示,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解: 第二章 汇交力系 2.1 在刚体的A 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其中F 1=2kN ,F 2=3kN ,F 3=lkN , F 4=2.5kN ,方向如题2.1图所示。用解析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 0 00 1 42 3c o s 30c o s 45c o s 60 c o s 45 1.29 Rx F X F F F F KN = =+- -=∑ 00001423sin30cos45sin60cos45 2.54Ry F Y F F F F KN ==-+-=∑ 2.85R F KN == 0(,)tan 63.07Ry R Rx F F X arc F ∠== 2.2 题2.2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已知F 1=1kN ,F 2=2kN ,F 3=l.5kN 。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2.2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23cos60 2.75Rx F X F F KN ==+=∑ 013sin600.3Ry F Y F F KN ==-=-∑ 2.77R F KN == 0(,)tan 6.2Ry R Rx F F X arc F ∠==- 2.3 力系如题2.3图所示。已知:F 1=100N ,F 2=50N ,F 3=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2.3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080 arctan 5360 BAC θ∠=== 32cos 80Rx F X F F KN θ==-=∑ 12sin 140Ry F Y F F KN θ==+=∑ 161.25R F KN == ( ,)tan 60.25Ry R Rx F F X arc F ∠= = 2.4 球重为W =100N ,悬挂于绳上,并与光滑墙相接触,如题2.4 图所示。已知30α=,

工程力学 第十二章 压杆的稳定性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压杆的稳定性 12-1 图示细长压杆,两端为球形铰支,弹性模量200E GPa =,对下面三种截面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压力。(1)圆截面,25, 1.0d mm l m ==;(2)矩形截面,240h b mm ==, 1.0;l m =(3)16号工字钢, 2.0l m =。 解:结构为两端铰支,则有22 1,0,lj EI P l πμ== (1)圆截面杆,4 34 932(0.025),2001037.61037.664 (1.0)64 lj d I P kN ππ?== ??=?=? (2)矩形截面杆, 323123493 2 2020401040,20010531053121212(1.0) lj bh I mm P N kN π-???==?=??=?=? (3)16号工字查型钢表知 284 932 113010200 1130,1046110461(2.0) lj I cm P N kN π-???== ?=?= 题12-1图 题12-2图 12-2 图示为下端固定,上端自由并在自由端受轴向力作用的等直压杆。杆长为l ,在临界力lj p 作用下杆失稳时有可能在xy 平面内维持微弯曲状态下的平衡。杆横截面积对z 轴的惯性矩为I ,试推导其临界压力lj p 的欧拉公式,并求出压杆的挠曲线方程。

解:()()M x v ρδ=-,结合 ()EIv M x ''=设2 k EI ρ = ,则有微分方程: 2 2 V k v k δ''+= 通解为sin cos v A kx B kx δ=++ 边界条件:0,0,x v ==则0B δ+=,解出B δ=- 0,0x v '==(转角为零),0A k ?=,解出0A = 解得挠曲线方程为:(1cos )v kx δ=- 因为v 在x l =处为δ,则cos 0kl δ?=,由于0δ≠,可得:cos 0,2 kl kl π == (最小值) 而2 k EI ρ = ,得22 (2)lj EI P l π= 注:由cos 0kl =,本有02 kl n π π=+ >,计算可见0n =(2 kl π = 时),对应的P 值 是最小的,这一点与临界力的力学背景是相符的。 12-3 某钢材,230,274p s MPa MPa σσ==,200E GPa =,338 1.22lj σλ=-,试计算p λ和s λ值,并绘制临界应力总图(0150λ≤≤)。 解:92.6,52.5,s P s a b σλλ-=== =式中338, 1.22a b == s σσs p 50 题12-3图 12-4图示压杆的横截面为矩形,80,40,h mm b mm ==杆长2l m =,材料为优质碳钢, 210E GPa =。两端约束示意图为:在正视图(a )的平面内相当于铰支;在俯视图(b ) 的平面内为弹性固定,并采用0.6μ=。试求此杆的临界应力lj P 。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_A#精选

《工程力学Ⅱ》期末考试试卷 ( A 卷) (本试卷共4 页) 2分,共12分) 1、强度计算问题有三种:强度校核, ,确定许用载荷。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3、由等值、反向、作用线不重合的二平行力所组成的特殊力系称为 ,它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 4、确定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 5、若钢梁和铝梁的尺寸、约束、截面、受力均相同,则它们的内力 。 6、矩形截面梁的横截面高度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 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实心圆轴直径为d,所受扭矩为T ,轴内最大剪应力多大?( ) A. 16T/πd 3 B. 32T/πd 3 C. 8T/πd 3 D. 64T/πd 3 2、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 ) A. 两杆的轴向变形都相同 B. 长杆的正应变较短杆的大 C. 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D. 长杆的正应力较短杆的大 3、梁的弯曲正应力( )。 A 、与弯矩成正比 B 、与极惯性矩成反比 C 、与扭矩成正比 D 、与轴力正比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得到主失和主矩。( ) 2、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不一定等于零。( ) 3、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都是表征材料弹性的常量。( )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是:轴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 )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名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线········5、外伸梁、简支梁、悬臂梁是静定梁。( ) 四、计算题(本题满分20分) 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已知P=10kN ,a =1.2m ,木材的许用应力 [ ]=10MPa 。设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h/b =2,试:(1)画梁的弯矩图; (2)选择梁的截面尺寸b 和h 。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20分) 传动轴AB 传递的功率为Nk=7.5kw, 轴的转速n=360r/min.轴的直径D=3cm,d=2cm. 试:(1)计算外力偶矩 及扭矩; (2)计算AC 段和BC 段轴横截面外边缘处剪应力; (3)求CB 段横截面内边缘处的剪应力。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 人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4-1 试求题4-1图所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力。设力 的单位为kN ,力偶矩的单位为kN m ,长度 单位为m ,分布载荷集度为kN/m 。(提示: 计算非均布载荷的投影和与力矩和时需应用积分)。 A B C D 0.8 0.8 0.4 0 00.7 2 ( A B C 1 2 q ( M= 30o A B C D 0.8 0.8 0.8 2 0.8 M = q =(

解: (b):(1) 整体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面任意 力系);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0: 0.40 0.4 kN x Ax Ax F F F =-+==∑ ()0: 20.80.5 1.60.40.720 0.26 kN A B B M F F F =-?+?+?+?==∑ 0: 20.50 1.24 kN y Ay B Ay F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c):(1) 研究AB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平 面任意力系); A B C 1 2 q M= 30o F F A F A y x d 2?x A B C D 0.8 0.8 0.4 00 0.7 2 F F A F A y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2 0()0: 3320 0.33 kN B Ay Ay M F F dx x F =-?-+??==∑? 2 0: 2cos300 4.24 kN o y Ay B B F F dx F F =-?+==∑? 0: sin 300 2.12 kN o x Ax B Ax F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e):(1) 研究C ABD 杆,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平面任意力系); (2) 选坐标系Axy ,列出平衡方程; 0: 0x Ax F F ==∑ 0.8 ()0: 208 1.620 2.40 21 kN A B B M F dx x F F =??++?-?==∑? 0.8 0: 20200 15 kN y Ay B Ay F dx F F F =-?++-==∑? 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A B C D 0.8 0.8 0.8 20.8 M = q =F F A F A y x 20 x d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A (Ⅱ)》试卷(答题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班级序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①同一截面上正应力 σ 与切应力 τ 必相互垂直。 ②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 σ 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③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 τ 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 .1对; B .1、2对; C .1、3对; D . 2、3对。 正确答案是: 。 2.铸铁拉伸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方向?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方向; B .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 .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方向; D .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正确答案是: 。 3.截面上内力的大小: A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 B .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 C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D.与截面的尺寸无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正确答案是: 。 4.一内外径之比为D d /=α的空心圆轴,当两端承受扭转力偶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τ,则内圆周处的切应力为 A .τ B .ατ C.τα)1(3- D.τα)1(4- 正确答案是: 。

9.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有深度为 2 h 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最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正确答案是:。 10.两根细长压杆的横截面面积相同,截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则圆形截面压

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截面B 的转角和挠度,梁弯曲刚度EI 为常量。 2F a a A B C Fa 四、计算题(本题满分10分) 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 GPa E 200=,泊松比25.0=ν,单元体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试求该点的三个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及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主应变值。 MPa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解答48128

4日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解: 1-2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杆的受力图。 (a) B (b) (c) (d) A (e) A (a) (b) A (c) A (d) A (e) (c) (a) (b)

98 解: 1-3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梁的受力图。 (d) (e) B B (a) B (b) (c) F B (a) (c) F (b) (d) (e)

解: 1-4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拱ABCD ;(b) 半拱AB 部分;(c) 踏板AB ;(d) 杠杆AB ;(e) 方板ABCD ;(f) 节点B 。 解: (a) F (b) W (c) (d) D (e) F Bx (a) (b) (c) (d) D (e) W (f) (a) D (b) C B (c) B F D

2-2 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 1和F 2作用在销钉C 上, F 1=445 N ,F 2=535 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解:(1) 取节点C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注意AC 、BC 都为二力杆, (2) 列平衡方程: 1 21 4 0 sin 60053 0 cos6005 207 164 o y AC o x BC AC AC BC F F F F F F F F F N F N =?+-==?--=∴==∑∑ AC 与BC 两杆均受拉。 2-3 水平力F 作用在刚架的B 点,如图所示。如不计刚架重量,试求支座A 和D 处的约束 力。 (d) F C (e) W B (f) F F BC F 1 F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2章_力系的简化[2]

eBook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习题详细解答 (教师用书) (第2章) 范钦珊 唐静静 2006-12-18

习题2-2图 第2章 力系的简化 2-1 由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F 和2F 所组成平行力系如图所示。二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为d 。试问:这一力系向哪一点简化,所得结果只有合力,而没有合力偶;确定这一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说明这一合力矢量属于哪一类矢量。 解:由习题2-1解图,假设力系向C 点简化所得结果只有合力,而没有合力偶,于是,有 ∑=0)(F C M ,02)(=?++?x F x d F , d x =∴,F F F F =?=∴2R , 方向如图示。合力矢量属于滑动矢量。 2-2 已知一平面力系对A (3,0),B (0,4)和C (-4.5,2)三点的主矩分别为:M A 、M B 和M C 。若已知:M A =20 kN·m 、M B =0和M C =-10kN·m ,求:这一力系最后简化所得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解:由已知M B = 0知合力F R 过B 点; 由M A = 20kN ·m ,M C = -10kN ·m 知F R 位于A 、C 间,且 CD AG 2=(习题2-2解图) 在图中设 OF = d , 则 θcot 4=d CD AG d 2)sin 3(==+θ (1) θθsin )2 5.4(sin d CE CD ?== (2) 即 θθsin )2 5.4(2sin )3(d d ? =+ d d ?=+93 3=d 习题2-1图 习题2-1解图 R

∴ F 点的坐标为(-3, 0) 合力方向如图所示,作用线过B 、F 点; 3 4tan = θ 8.45 4 6sin 6=× ==θAG 8.4R R ×=×=F AG F M A kN 6 258.420R == F 即 )kN 310,25(R =F 作用线方程:43 4 += x y 讨论:本题由于已知数值的特殊性,实际G 点与E 点重合。 2-3三个小拖船拖着一条大船,如图所示。每根拖缆的拉力为5kN 。试求:(1)作用于大船上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2)当A 船与大船轴线x 的夹角θ为何值时,合力沿大船轴线方向。 解:(1)由题意知 kN 5T T T ===C B A F F F 。 由习题2-3解图,作用于大船上的合力在x 、y 轴上的投影的大小分别为: kN 19.1)45sin 10sin (sin40kN 5kN 12.3)cos45cos10(cos40kN 5R R =??==++?=D D D D D D y x F F 所以,作用于大船上的合力大小为: kN 4.2119.112.3222R 2R R =+=+=y x F F F 合力与x 轴的夹角为: D 53.53 .1219 .1arctan arctan R R ===x y F F α (2)当要使合力沿大船轴线方向,即合力R F 沿轴线x ,则0R =y F 0)45sin 10sin (sin kN 5R =??=D D θy F 88.0sin =θ, T T A F B F C T F y R F 习题2-3解图 习题2-3图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 (N )或(KN )。 2、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矩的大小、 转向 和 作用面方位 。用符号表示力偶矩的单位为(N·m )或(KN·m )。 3、常见的约束类型有 柔性 约束、 光滑接触面 约束、 光滑铰链 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4、作用于一个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作用线相同 。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___零______。 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为 , 0=∑ix F 0=∑iy F 和___∑M 0(F )=0。 7、当平面任意力系有合力时,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8、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不同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9、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运算方法,即直接投影法和二次投影 法。 10、工程中二力杆需满足三个条件,即自重不计、两端均用铰链连接和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 1、力的可传性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 2、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 √ ) 4、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 ) 5、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况,但汇交点不能确定。( √ ) 6、二力杆的约束力不沿杆件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指向固定。( × ) 7、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 8、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力的外效应。( √ ) 9、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 ) 10、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B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运动 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说明,共点二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分力的 C 和。 A .标量 B .代数 C .矢量 3、静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C 。 A .受力物体 B .施力物体 C .平衡物体 4、某刚体上在同一平面内作用了汇交于一点且互不平行的三个力,则刚体 C 状态。 A .一定处于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不一定处于平衡 5、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 C 方向。 ( A .任意 B .铅重 C .公法线 6、物体系受力图上一定不能画出 B 。 A .系统外力 B .系统内力 C .主动力和被动力 7、在力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 轴,则F x = A ;若力垂直于X 轴,则F x =0。 A .±F B .0 C .不确定 8、用力拧紧螺母,其拧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 C 有关。 A .倾斜距离 B .平行距离 C .垂直距离 9、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中心点简化后得到 C 和一个力偶。 A .一个力矩 B .一力臂 C .一个力 10、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点的附加力偶矩一定 B 。 )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C .不存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1、试述主动力与约束反力的区别。 答:主动力:促使物体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的力;

工程力学 第12章 强度理论 习题及解析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与解答 第12章 强度理论 12-1 对于建立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试选择如下合适的论述。 (A )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试验,无需关于失效原因的假说; (D )假设失效的共同原因,根据简单试验结果。 知识点:建立强度理论的主要思路 难度:一般 解答: 正确答案是 D 。 12-2 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y x σσ>)若为脆性材料,试分析失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x 轴的平面; (B )平行于z 轴的平面; (C )平行于Oyz 坐标面的平面; (D )平行于Oxy 坐标面的平面。 知识点:脆性材料、脆性断裂、断裂原因 难度:难 解答: 正确答案是 C 。 12-3 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x y σσ=,且为韧性材料,试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失效可能发生在: (A )平行于y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或平行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内; (B )仅为平行于y 轴、法线与z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C )仅为平行于z 轴、其法线与x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D )仅为平行于x 轴、其法线与y 轴的夹角为45°的平面。 知识点:韧性材料、塑性屈服、屈服原因 难度:难 解答: 正确答案是 A 。 12-4 铸铁处于图示应力状态下,试分析最容易失效的是: (A )仅图c ; (B )图a 和图b ; (C )图a 、b 和图c ; (D )图a 、b 、c 和图d 。 知识点:脆性材料、脆性断裂、断裂准则 难度:一般 解答: 正确答案是 C 。 12-5低碳钢处于图示应力状态下,若根据最大切应力准则, 试分析最容易失效的是: (A )仅图d ; (B )仅图c ; (C )图c 和图d ; (D )图a 、b 和图d 。 知识点:韧性材料、塑性屈服、屈服准则 难度:一般 习题12-2、12-3图 习题12-4、12-5图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 (N )或(KN )。 2、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矩的大小、 转向 和 作用面方位 。用符号表示力偶矩的单位为(N·m)或(KN·m)。 3、常见的约束类型有 柔性 约束、 光滑接触面 约束、 光滑铰链 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4、作用于一个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作用线相同 。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___零______。 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为 , 0=∑ix F 0=∑iy F 和___∑M 0(F )=0。 7、当平面任意力系有合力时,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8、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不同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9、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运算方法,即直接投影法和二次投影 法。 10、工程中二力杆需满足三个条件,即自重不计、两端均用铰链连接和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 1、力的可传性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 2、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 √ ) 4、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 ) 5、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况,但汇交点不能确定。( √ ) 6、二力杆的约束力不沿杆件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指向固定。( × ) 7、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 8、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力的外效应。( √ ) 9、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 ) 10、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B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运动 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说明,共点二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分力的 C 和。 A .标量 B .代数 C .矢量 3、静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C 。 A .受力物体 B .施力物体 C .平衡物体 4、某刚体上在同一平面内作用了汇交于一点且互不平行的三个力,则刚体 C 状态。 A .一定处于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不一定处于平衡 5、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 C 方向。 A .任意 B .铅重 C .公法线 6、物体系受力图上一定不能画出 B 。 A .系统外力 B .系统内力 C .主动力和被动力 7、在力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 轴,则F x = A ;若力垂直于X 轴,则F x =0。 A .±F B .0 C .不确定 8、用力拧紧螺母,其拧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 C 有关。 A .倾斜距离 B .平行距离 C .垂直距离 9、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中心点简化后得到 C 和一个力偶。 A .一个力矩 B .一力臂 C .一个力 10、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点的附加力偶矩一定 B 。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C .不存在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第五章拉伸和压缩 一、填空题 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__大小相等___和__方向相反___,作用线与__杆件轴线重合_。其变形特点是杆件沿_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__。其构件特点是_等截面直杆_。 2.图5-1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_AB、BC、AD、DC_,受压缩的杆件有_BE、BD__。 图5-1 3.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__外力__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轴力__。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__,扭转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扭矩__,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与弯矩__。 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_单位面积上_的内力称为应力。轴向拉、压时,由于应力与横截面__垂直_,故称为__正应力__;计算公式σ=F N/A_;单位是__N/㎡__或___Pa__。1MPa=__106_N/m2= _1__N/mm2。 5.杆件受拉、压时的应力,在截面上是__均匀__分布的。 6.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与__轴力__相同,__拉伸_时的应力为__拉应力__,符号为正。__压缩_时的应力为__压应力_,符号位负。 7.为了消除杆件长度的影响,通常以_绝对变形_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称为__相对变形_,又称为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其表达式是ε=ΔL/L。 8.实验证明:在杆件轴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绝对变形与_轴力__和__杆长__成正比,而与__横截面面积__成反比。 9.胡克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达式为σ=Eε和ΔL=F N Lo/EA。E称为材料的_弹性模量__。它是衡量材料抵抗_弹性变形_能力的一个指标。 10.实验时通常用__低碳钢__代表塑性材料,用__灰铸铁__代表脆性材料。 11.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大,从而产生明显的___塑性变形___的现象,称为__屈服___。 12.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屈服极限___和__抗拉强度__。 13.采用___退火___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 14.由于铸铁等脆性材料的___抗拉强度__很低,因此,不宜作为承拉零件的材料。 15.工程上把材料丧失__工作能力__时的应力称为危险应力或__极限应力___,以符号σ°表示。对 于塑性材料,危险应力为σs;对于脆性材料,危险应力为Rm。 16.材料的危险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n作为材料的__许用应力_,它是构件安全工作时允许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