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反映了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地理学涉及广泛,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形态、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人口、经济活动等。

在进行地理学研究时,我们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得到准确的结论和科学的解释。

因此,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

首先,实地调查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地理学目的是描绘地球表面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实地调查是获取数据和资料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地理学者可以亲自走访地区,观察并记录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和气候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情况。

实地调查不仅能够提供准确和详细的数据,还能够捕捉到一些临时和瞬间的现象,无论是地球表层的变化还是人类活动的特点,都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获取。

其次,实验研究是地理学探索地球表层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研究是在人工环境下进行的,通过控制变量和进行对照组实验,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数据,以探究地球表层现象的物理和化学机制。

例如,在研究土壤的质地和保水能力时,地理学者可以设置不同质地的土壤,分别进行灌溉和排水实验,通过观察水分的变化和土壤的状态,来确定土壤类型对水分保持的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地理学者深入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再次,比较研究是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群体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寻找共性和差异,以揭示地理现象的演化规律和成因。

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地理学者可以借助历史记录、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来获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群体的信息。

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规律和趋势,从而提升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地理学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气候数据,来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变异。

最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的重要手段。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通过使用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系统地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对于深入了解和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阐述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

它通过直接观察和收集实地数据来获取地理现象的准确信息。

研究者可以通过考察地形、气象、土壤、植被和人文环境等要素,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地理学家可以准确观察到山脉的高度、河流的宽度和植被的分布情况,从而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和地貌演变的重要数据。

2. 叙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是地理学中一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口述、访谈和回忆等方式,获取与地理现象相关的故事和经验。

叙事研究法能够深入了解人们对地理环境的感知、态度和行为,揭示地方文化和社区发展的内在逻辑。

例如,通过采访当地居民,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他们对环境变化的观察和体验,从而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3. 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地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数理模型,对地理现象的分布、空间关系和时空变化等进行量化分析。

数理统计法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为地理模型的构建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统计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地理学家可以揭示城市人口的分布模式和迁移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二、地理学的研究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器或卫星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以非接触、高分辨率和多频谱的方式获取数据,对地理现象进行全面、准确的观测和分析。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表覆盖分类、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地理学家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监测水体污染、植被覆盖率等指标,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1)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31)

数据在m维空间中构成第二个点,记为 X 2 。依此可
以构造一系列相点:
X1 X 2 X 3 X 4 ... ( x1 , x 2 , ..., x m ) ( x 2 , x3 , ..., x m 1 ) ( x3 , x 4 , ..., x m 2 ) ( x 4 , x5 , ..., x m 3 ) ...
C (r ) lim
N

i 1
N
n N
2 i 2

i 1
N
n lim N N
2 i 2
P
i 1
N
2
i
(13.1.30)
中的概率。
Pi 表示在用尺度r测量时第i个点被选
四、应用实例:气温过程的复杂性分析
目的:揭示新疆地区非线性气候过程的自相似结构特
征。
数据: 51 个气象台站 1951—2012 年期间气温时间序列。
分形的类型有自然分形、时间分形、社会分形、
经济分形、思维分形等。
一、分形的概念
分形:指其组成部分以某种方式与整体相似的几
何形态(Shape),或者是指在很宽的尺度范围内, 无特征尺度却有自相似性和自仿射性的一种现象。 突出特点:无特征尺度。 特征尺度:指某一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方 面具有特定的数量级,而特定的量级就要用恰当 的尺子去量测。
ln r
设(13.1.10)式中的
2 ( r r r ) n , N) i j i (i 1, 2, .... j 1 i j N
(13.1.29)
ni2 表示在第i个点与所有其它N-1个 式中:
点的距离中,尺度小于的点对数。
把 (13.1.29) 式代入 (13.1.10) 式,并取极限得: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
数据采集和分析
Use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like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observations to collect qualitative data. Analyze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pattern matching, explanation building, and time-series analysis.
综合研究方法
方法简介
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方法来 解决问题
综合分析步骤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 对象,设计股票方案,收集和分 析数据,通过分析结果来解决问 题。
实践案例和应用领域
可应用于复杂问题的研究,如气 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总结和展望
虽然这些研究方法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限制,但它们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一 个重要的研究工具箱,以便更好地探索我们的世界。
确定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 释。
定性研究方法
1
方法概述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主要关注数据的质性的研究方法。
2
数据收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和田野观察,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和主 题分析。
3
实践案例
应用于人文地理学和环境,特别关注人文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对比研究方法
基本原理
通过比较跨越不同区域、不 同文化、不同时间和不同空 间尺度的现象来研究问题。
实施步骤
选择适当的研究领域,收集 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和解 释。
优缺点
有助于减轻文化偏见,提高 了研究结果的通用性和普遍 性,但也可能存在内部差异 与固有错误。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物质和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气候、生物、人类活动等各个方面。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实地考察、实验、模型构建等手段来揭示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学(如气候学、地貌学)、人文地理学(如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以及地理技术和方法等。

2. 地理空间的概念地理空间是地球表面上一切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

地理空间以地球表面为基础,涵盖了陆地、海洋、大气和人类社会等各个领域。

3. 地理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是指地理空间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个方面。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界的影响至关重要。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地观察和考察实地观察和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地理学家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地理现象,获取真实的数据和信息。

2. 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地理学研究的关键步骤。

地理学家通过采集各种数据,包括地形图、气象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3. 模型构建和模拟实验地理学家常常使用模型构建和模拟实验来研究地理现象。

他们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模拟和预测不同条件下的地理变化,深入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在地理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方法,将各种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生成地图和空间模型,提供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地理学的意义与应用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现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
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在应对全球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科学等方面。

其中,自然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环境的演化、组成和格局,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人文地理学则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动态,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地理信息科学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它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野外考察、实验观测、遥感技术、GIS技术和数学模拟等。

通过这些方法,现代地理学可以揭示地球表层的各种规律和现象,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现代地理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旅游等。

在现代社会中,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区域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的科学,它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规律和现象,还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动态。

在现代社会中,地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在现代地理学中,数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分析、模型建立和问题求解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方法在现代地理学中的运用:
1. 空间统计分析:地理学研究中经常涉及到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包括空间分布特征、空间聚集模式等。

空间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通过空间特征的测量、分析和模型拟合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结构和规律。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整合空间数据和地理分析功能的技术系统。

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GIS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查询和分析,以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3. 空间插值和外推方法:地理学中经常需要对有限样本点的观测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和外推,以获得全局或连续的空间分布信息。

数学插值和外推方法(如克里金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插值法等)能够通过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和属性相似性,来推断未观测点的数值。

4. 空间优化和路径分析:在交通、物流等领域,地理学需要考虑路径问题和空间优化问题。

数学最优化方法和图论算法可以用于确定最短路径、最优路径和最佳资源配置方案等。

5. 空间模型和地理建模:地理学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解决,
如城市增长模型、土地利用模型、气候模型等。

这些模型基于地理学理论和数学规律,通过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地理现象。

总的来说,数学方法在现代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帮助地理学家分析地理空间数据、解决空间问题,并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2.3 与计算机技术的关系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手段,许多地理学家 熟练地掌握了多元统计方法,具备了分析 复杂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在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以电子计算 机为工具,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使许多复杂 问题得到了相当满意的解决。
首先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 式:H=90°-φ±λ(其中φ是地 理纬度,λ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然就ctg后是A得H我两C=B们楼出9=0B解的-:C三 最3/A6角短B°,形距-离A2B:3C°,求2出6B′C的≈长3度0°, , BC=如ctg图30°所×示AB:=1.732×20=34.64,
经计算,两楼距离至少为35米。
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1、现代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在我国战国前后和古希腊、古 罗马时代就开始萌芽,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发展历史。纵 观地理学的发展史,可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①古代地理学, 是农牧业社会的产物,以地理知识的记载为主体;②近代地 理学,是工商业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对各种地理现象进行条 理化归纳,并对其间的关系作解释性描述的多分支知识体系; ③现代地理学,是新的科学技术社会,即信息社会的产物, 它把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看作统一的整体,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举, 以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演变的科学。
2.现代地理与数学的关系
2.1与几何学的关系
几何学因地理学产生
《辞海》关于几何学的解释:“古代埃及为兴建尼罗 河水利工程,曾经进行过测地工作,它逐渐发展为几何 学”。
几何学为地理学提供了依据
人们为了测算河流长度、山体高度,计算土地面积, 不得不运用几何学原理和方法。
举例

世界的主要地理学研究方法和工具

世界的主要地理学研究方法和工具
野外考察:实地观察和测量, 获取第一手资料
数值模拟:通过数学模型和 计算机模拟研究自然现象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样品 进行实验分析和测试
人文地理学研究
定义:人文地理 学是研究人类活 动与地理环境相 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方法:包括 定性和定量研究 方法,如访谈、 问卷调查、参与 观察等
应用领域:涉及 人口、城市、文 化、政治等多个 方面
人工智能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将推动地理信息系 统的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将促进地理学与其 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将提高地理学 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人工智能在环境保护、城市 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工具:GIS、遥感 等技术用于数据 采集和分析
区域地理学研究
定义:对地球表面某一特定区域 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
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地图 分析和统计资料分析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内容: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 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应用领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 资源开发等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城市与乡村地理学研究展具有重要意义。
04
地理学研究工具的应用
地图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地图是地理学研究 的重要工具,用于 表示地理要素的空 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地图可以用于分析 地理现象的空间特 征和演变过程,为 地理学研究提供重 要的数据支撑。
地图还可以用于预 测和规划,为政府 和企业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随着技术的发展, 地图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已经成为地 理学研究不可或缺 的工具。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飞机等 平台获取地表信息。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二、地理区划法
区划就是区域划分,也叫地域系统划分。 区划法是“空间性”研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在已有一整套的理论(目的、原则、依据、指 标、方法)和等级单位系统。把这些具体方法应 用到地理学问题研究中去,使地理学问题研究更 加深化,反映地理学特有的区域差异。 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但要从整体上研究 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经济部门的发展现状和布 局结构,而且要用区划的方法,从区域差异上研 究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区域差别,使经济发展的对 策落实到具体的地域当中。 地理区划法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思路。是 地理学区域性观念的具体实施。
任何数量都有一个精度,而任何精度都有其相对性,不是 绝对的。事实上,任何学科的任何规律都有其相应的精度, 不及或超过这个相应的精度其结果也就不再正确。这个精 度与研究深度和详细程度密切相关。不管对问题的研究深 度和研究目的,单从数学方法上提高数值上的精度是没有 意义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2.定量化促进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五、总结群众经验法
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经济问题的解决、人类活动的行为 取向,长期以来各地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 对于开展地理研究很有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总结群众的经 验,来达到对地理问题的深入理解。
总结群众经验法具体可以表现为:问卷法、交谈法、访谈 法、座谈法、访问法等。
对人们旅游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客源地、游客结构(职 业结构、知识结构等)、客流量、逗留时间等。
高的抽象性,不经过抽象就不能形成数学语言,而抽象就 是人的一种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方法就是对人思 维的模拟。 地理学研究的数学模拟,可分为:
直接模拟(直接模拟人的思维活动(如综合评判、分类、分区 等);
间接模拟(如土壤水分变化、农作物产量形成等过程或现象的数 学模拟)。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人地关系发展理论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人地关系发展理论

1. 加强重力与机械搬运,改变地表形态: 垦、牧、樵、采、建-→改变地表形态-→有利(合
理):……;不利(滥-):-→水土流失、草原退化、 土地沙化、森林破坏……。 平原园田化、坡地梯田化-→有利:防风、保持水土、提 高生产力;不利:树木根系对大田的影响……。 2. 改变和影响水平衡和水循环:
例如: ▲公元前250年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与“天府之
国”。 ▲建国前海河威胁北京、天津,而现在已经治理
并引水。 ▲建国前黄河的泛滥与河南、安徽的逃荒景象;
现在“黄泛区”的新景象。 ▲改革开放前浙江福建的落后与改革开放后福建
浙江的经济腾飞。
二、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有重要影响:5点
作用方式与后果(反馈,有利与不利)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归宿
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和研究对象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1. 原始共生阶段:旧石器时期(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
工具:石器(刮削器、砍砸器)、木棍、骨器、摩擦取火。 活动:狩猎,采集种子和根茎。 特征:刀耕火种——人完全依赖自然,人对自然破坏有限,人
第八章 人地关系发展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地关系研究及重要性 第二节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节 人地关系研究及重要性

自然
人地系统

资源
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系统
人口
资源
人地关系环境社Fra bibliotek 发展PRED系统
可能。 △河口养料不足,海中沙丁鱼产量锐减。 △下游河水静止,血吸虫病高发,疟疾增加。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现代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二、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范畴及学科体系1、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地理学研究的主线就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人地关系,研究人地关系这一大问题的学科不限于地理一门,但以地域为单元来探讨人地地域关系系统的则只有地理学一门,现代地理学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进一步协调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理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求其动态平衡,研究如何更好的保护、利用、改造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得到优化调制,使之适合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持续发展,这就是现代地理的研究任务。

2、现代地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对象)2.1早在1810年,李特尔(C.Ritler)就指出“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就是地理学研究的领域。

”2.2李希霍芬认为:地表(earth surface)是具有相当厚度的一个层或带,包括大气的下层和地壳的表层,就是陆、水、气三界的界面。

2.3美国的哈特向(R.Hartshrone)指出“地球表面就是岩石圈、水圈、气圈、人圈相互混合的地球外壳部分”。

首次提出把人作为一个圈层,放到地理学研究对象中。

2.4 1983年钱学森教授倡议以陆地子系统为重点的综合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钱教授又倡导地表层学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钱学森教授认为地理科学是现代九大科学之一(思维科学、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文艺科学、技术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地球表层是一个巨系统。

从组成看,这一系统包括了非生物、生物和人的相互关联,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从空间看:这一系统的空间范畴上至对流层的上层(极地上空8km,赤道17km,平均10km)下至岩石圈上部(陆地下5——6km,海洋下平均4km)平均4-5km的空间。

从时间演化看,先出现的是以无机过程为主要特点的自然系统,其后进化到以有机过程和生命过程的生态系统,最后进化到具有高级思维和意识活动的人类,并以社会形态出现的人类社会系统,呈现出鲜明的层次结构特点。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现代技术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现代技术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现代技术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及其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以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地理学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现代技术在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和范围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物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包括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方面。

2. 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地理学有许多重要概念,其中包括地球、地域、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地球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它代表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单元,包括国家、地区、城市等。

环境是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理念之一,它强调人类活动要与环境保持平衡,以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二、现代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数据,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遥感技术也可以监测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森林覆盖度等,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的技术。

GIS可以将遥感数据、统计数据等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集成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地理现象和模式。

GIS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灾害预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套由卫星和地面接收器组成的导航系统。

GPS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和移动轨迹,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定量的空间数据。

GPS在地质勘探、交通规划、农业生产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4.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方法和技术。

它在地理学研究中可以用来处理大规模的地理数据和模拟地理过程。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二战以后)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理学进入现代地理学阶段,主 要有3个标志: (1) 研究手段现代化:眼、腿、骑马(古代)→望远镜、 罗盘、高度计、温度计、汽车、火车、轮船(近代)→遥 测、遥感、计算机(现代)。 (2)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50年代开始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分 析地理问题。195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开始在加里 逊主持下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班,培养出贝里、 哈维、哈格特等计量地理人才。1963年伯顿提出“计量 革命”口号。60年代初这一趋势推向欧洲和全球。计量革 命的实质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模型和模拟,使地 理学的理论精确化、计算快速化,由定性走向定量。 (3) 地理学的理论更新和新学科的诞生:比如地理预报、 应用性的地理分科:应用地貌学、应用景观学、工程地理 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等逐步成熟。 拓宽了地理学的应用阵地。
法国:
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早期代表(创始人?) 维达尔· 白兰士、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马东——自然地理学
美国: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说 巴罗斯——人类生态学 苏尔——文化景观学
英国:
奇泽姆——商业地理学 斯坦普——土地利用调查原理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2)西方欧美两分法 :70年代后在我国流行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3) 实用两分法
理论地理学
应用地理学 普通地理学
地理学
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地质学 地貌学 土壤学
植物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三章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三章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节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 (15个方面,黄秉维)
自然地域系统研究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域的演化与排序 自然地域的划分与界线
自然生产力研究
自然生产潜力原理与方法 中国农业生产潜力
3、水量转化 (1)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水量转化 (3)水文界面过程分析 (4)水量控制 4、河流系统与环境变化 (1)河流系统的平衡倾向性、阈值理论与河型的发展 (2)环境变化对河流演变的影响 (3)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反馈 5、地表元素的迁移散集与环境保护 (1)地表元素的迁移及控制因素 (2)地表元素迁移的主要过程与地域分异规律 (3)地表元素迁移与环境保护
例一、生产力布局(建厂选址)中的区域观点和综合观点
上海市金山石油化工总厂是选址比较合理的典型。其主要优点有: ①利用沿海滩地和低产盐场,占用农田较少,岸线涨塌基本平衡。采取工程措施后略有涨出; ②厂址地面下22米处有粘土层,地基强度每平方米8到12吨,可作为桩基的持力层; ③引取黄浦江支流张泾河,紫石泾河的淡水比较方便,还可以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用; ④厂区西24公里的乍浦可建2.5万吨级深水码头,修建44公里铁路支线可与沪杭铁路接轨; ⑤厂区附近是产量较低的鲳鱼渔场边缘,排放污水对水产业的影响较小; ⑥厂址在市区正南偏西,直线距离40公里,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对市区没有大气污染影响; ⑦与市区交通方便,协作密切,生产所需1 56种化工原料绝大部分可以从市区供应,产品大部分就近销往市区。
6、生命元素平衡与健康和医学地理 (1)生命元素区域分异、平衡与健康 (2)生命元素与医学地理 7、实验地理学与工程地理学 8、全球变化研究 9、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10、极地与全球变化 11、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演化与分异 12、中国水资源及其利用 13、黄土高原与黄河泥沙 14、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15、坡地过程与坡地改良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参考书目:
1.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现代自然地理,科 学出版社,1999年2月
2.胡兆量,陈宗兴,张乐育,地理环境概述,科 学出版社,1994年10月,2000年5月第5次印刷
3.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 4.陈才,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5.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牛文元,现代应用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禹贡》:划分9州
《周礼》:地图、土地原始分类
《汉书·地理志》:汉代班固(32-92)撰,《汉
书》10志之一,2卷,分3部分。是有关疆域与行
政区的记述,此为首创。
a
8
在西方,地理学一词最早由古希腊学者埃 拉托色尼(前276-前194)提出,指“记 叙地球的形状、大小,所知的海洋、陆地 分布。”叫“Geography”。其中Geo是地 球,graphy是描述,和在一起叫“地球描 述”。他画过一些世界地图,画出6条纬线, 7条经线。
17世纪:瓦伦纽斯(Varenius,公元1622---1650 年,德国学者,后迁居荷兰阿姆斯特丹,著有 《地理学通论》)等。
a
10
19世纪: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 1859),创立了自然地理学,把自然地理学从地理学中 分化出来。贡献:指出“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的思想, 创立自然地理学;创立并运用了对比法(比较法)和相关 地理法(成因分析法);创立了“比较地理学”(实际上为比 较自然地理学)。
1、古代地理学:中世纪末以前 “地理”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殷商(公元前11世纪)
的《周易、系辞传》(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 《周易、系辞传》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既提出 了“地理”的概念,也直接论证幽明和生死问题。
《横渠易说》(张载,祖籍大梁人(现在河南开封),小 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后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 横渠乡, 被人们称为“横渠先生” )中将此阐发为“天 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则皆幽也,此所以知幽明 之故。万物相见离乎,非离不相见也,见者由明而不见 者,非无物也,乃是天之至处”。
《山海经》:分山经、海经、大荒经3部,描述山、 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
《管子·地员篇》: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壤评 价)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40卷,在《水经》 137条水道河流的基础上,增加1252条河流,描 述每条河流水道的原委脉络、方向道里、水利设 施、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城邑建制沿革、 聚落兴衰及土地出产。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2) 70年代后西方欧美两分法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a
4
(3) 实用分法
地理学
理论地理学 应用地理学
地理学
普通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地质学 地貌学 土壤学
植物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农业、工业、交通、商贸等 部门人文地理学:城市、人类生态学、文化
1987年4月
a
1
第一章 绪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简史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1、性质:①古老的学科:萌芽很早,古代和 哲学相通。
②综合的边缘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 交叉
③以自然科学性质为主的学科:虽然具有人文 的研究内容,但总体上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 法为主,属于理科。
看三国演义,最经典的话应该是出自孔明, “为将者不知天文,不识地理,是庸才也!”
a
2
2、对象:地理环境
广义的“地理环境”一般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各种环 境条件,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基础,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人 文环境。狭义的地理环境指“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 社会周围的自然界,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地理环境,包括 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a
12
3、现代地理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二战以后)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理学进入现代地理学阶段,主 要有3个标志:
(1) 研究手段现代化:眼、腿、骑马(古代)→望远镜、 罗盘、高度计、温度计、汽车、火车、轮船(近代)→遥 测、遥感、计算机(现代)。
(2) 地理学的计量革命:50年代开始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分 析地理问题。195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开始在加里 逊主持下开设第一个应用数理统计研究班,培养出贝里、 哈维、哈格特等计量地理人才。1963年伯顿提出“计量 革命”口号。60年代初这一趋势推向欧洲和全球。计量革 命的实质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运用模型和模拟,使地 理学的理论精确化、计算快速化,由定性走向定量。
(3) 地理学的理论更新和新学科的诞生:比如地理预报、
应用性的地理分科:应用地貌学、应用景观学、工程地理
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资源地理学等逐步成熟。
拓宽了地理学的应用阵地。a
13
a
14
其后有斯特拉波、托勒密等
a
9
2、近代地理学:15世纪末16世纪初——20
世纪50年代前(二战前)
16世纪——18世纪,地理学开始进入近代时期— —“古典地理学”时期,西欧出现一批地理著作:
16世纪:蒙斯特尔:1489-1552,德国地理学家, 《宇宙志》,记述欧、非、亚许多国家的地理概 况,翻译成6种文字,发行46版。
和方法》
a
11
法国:
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马东的自然地理学
美国:
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说
巴罗斯——人类生态学
苏尔——文化景观学
英国:
奇泽姆——商业地理学
斯坦普——土地利用调查原理
俄国(苏联):
道库恰耶夫——自然地带学说
贝尔格——景观学
我国:
别称:地理系统 地球表层 地球表面 地球表层系统
研究
地理学
地理 环境
自然地 理环境 人文地 理环境
自然地理学 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 研究对象
a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综自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部门自然地理
经济 社会文化 交通等
3
二、学科分类:
地理学的分科体系:综合→分析→综合 1、两分法: (释是“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 水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
东汉王充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 陵谷谓之理”。
唐·孔颖达认为:“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 也”。“地理”一词,既有a 地的含义,又有原理、规律7 的内容,是非常确切的概括。
我国地理古典文献比较丰富,比较重要的有:
李特尔:通过区域描述和地面综合现象综合比较,研究地 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强调以人地关系为宗旨, 提出比较地理学的概念。1817年出版《地理学》第一卷, 到1859年共出版19卷。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还有:
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 柯本-气候分类法
彭克——地貌学 施吕特尔——景观学 赫特纳——地理学的方法论,《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
1909年张相文(1866-1933)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发行《地学 杂志》,他对导淮、治黄、长城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竺可桢——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及其变迁、中国
物候学,特别是中国的季风有独特的研究。在他的发起下,1934年
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地理学报》,对中国地理机构的创建、地理学术
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政治地理 综合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导论)
a
5
2.三分法 :①实用三分法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 综合经济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 综合人文地理学
②系统三分 法:
三分法、 三层次、 三重性、 三时段
a
6
三、发展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