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什么是中国民族关系史
1、民族
定义:较为复杂,大陆学界一般认为斯大林的“四共同(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即为民族。
形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斯大林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封建制度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一是摩尔根和恩格斯提出的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部落的合并和融合而形成的。我们较为认同后者。这样民族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却又出现了一个关于对原始社会末期民族形成以前的人们共同体如何称呼的问题。氏族?部落?民族?这种称呼摩尔根和恩格斯都使用过,容易造成混乱。因此,从民族发展的实际过程出发,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上还存在着更大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特征的人们共同体的实际出发,为了避免民族问题陷于矛盾状态,翁独健先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区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民族是指具有或者某种程度的具有民族特征的共同体,不管其所处的社会阶段。狭义的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期形成的。国家的产生则是其形成的标志。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认为夏国和夏朝的建立和存在,标志着我国狭义民族的形成。夏族即因夏国和夏朝而得名。至汉朝开始改称汉族。是一脉相传的。
2、中国
历史演化:夏代产生之初有“大国”“中土”之意。夏商时指夏、商的王畿,是众国之中的意思。也有大国的含义。周代除具有众国之中和中土之意,还有与夏族或华夏族等同的意思。秦汉以降至明代,逐渐成为夏族或者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的专有名词,并且出现了“中夏”“中华”的名称。清朝以来,包括我国整个领域和在这一领域内的所有民族。(参看胡阿祥、卢海鸣合著《中国古今名号寻源释意》,1995年,辽宁古籍出版社;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3、中华民族
凡居住和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族,包括现有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都属于中华民族。
4、中国民族关系史
性质:在历史学学科体系内属专门史范畴。
范围:凡居住和生活在中国领域内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现有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都属于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必要的补充方法;相关学科诸如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适当借用。
目的:提供借鉴。
课时分配:共18周36课时。因为本课程为专门史,为避免与通史重复,对于通史中较为详细的部分,本课程讲述相对简略。又加之本课程为民族史类课程,民族发展史和通史既有同步性又有特殊性。所以,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讲:绪论及先秦时期民族关系(共两课时);第二讲: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共两课时);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共四课时);第四讲:隋唐及五代时期的民族关系(共六课时);第五讲:宋代时期民族关系(共四课时);
第六讲:元代民族关系(共两课时);第七讲:明代民族关系(共四课时);第八讲:清代民族关系(共八课时);第九讲:中华民国时期民族关系(共四课时)。
二、中国民族关系史的一些理论问题
1、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相关问题
(1)国家的统一和分裂问题,其中包含有较多的民族因素,表明我国完整的国家统一体是由我国各民族共同构建的。夏有“万邦”“万国”,商“其能存者三千余国”,周“凡千七百七十三国”,春秋“尚有千二百余国”,“至于战国,存者十余”。由众多民族部落,到基本上为华夏族建立的国家。秦汉统一,魏晋分裂,隋唐统一,五代分裂,元代统一,清代统一。(2)民族压迫和民族平等问题,建国前原始社会外是不平等的民族关系,是由民族压迫导致的。中原王朝或是地方民族政权都存在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有时互相转化。统一民族的上层和下层也不平等。
(3)战争与和平问题。战争是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民族战争是双刃剑,灾难与交往并存。两种类型: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压迫导致的民族战争;民族国家政权间的战争。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题。
(4)民族融合与同化问题,即强制手段融合与经济文化手段自然融合两种方式在历史时期都是存在的。经济文化较为先进的民族居于优势地位。前者包括掠夺其它民族人口强制同化于本民族;征服强制;改朝换代时避免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强迫迁徙而同化。后者包括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强烈经济文化影响下融合于先进民族;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在民族地区同化于落后民族。
2、历史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不平等的民族关系造成民族矛盾,导致冲突和战争经常发生,但是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更为频繁,和平相处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鸦片战争之前,主要国内各民族关系,汉族与各民族关系为主体;近代民族关系以反对外部民族侵略征服为主体。
3、影响中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很多,政府的民族政策、民族力量的强弱、民族上层人物的意志和要求等为其主要因素
三、参考书目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杨圣敏《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编写组《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王文光等《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2年。
第一讲先秦时期民族关系
一、夏代民族关系
1、民族分布
南疆长江中游一带为南蛮三苗族群;东疆豫东、皖北、苏北、山东至海为东夷(淮夷);西
疆山、陕黄河以西地区为西戎昆仑、析支、渠搜三国和三苗;北疆河北中北部以北地区为北狄皮服鸟夷等。
2、民族政策
联姻通婚:鲧与有莘氏、禹与涂山氏、少康之父相与有仍氏的联姻对于夏立国和复国帮助很大。
宗亲分封:《史记·夏本纪》“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德化怀柔,推行德化,封赐官职爵位及给与贵重物品进行拉拢,《竹书纪年》卷上帝芒时“九夷来御”,帝泄时“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帝相“七年,于夷来宾”,帝少康“二年,方夷来宾”,帝发元年“诸夷宾于门”。
五服贡纳:《尚书·禹贡》“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任國三百里諸侯侯服外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綏服外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史记·夏本纪》“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贡纳之制的雏形具备了。
征服融合
3、民族关系
夏族的形成。与南蛮三苗曾经发生战争;东夷以联姻为主,也发生过后羿袭杀太康的事件;与西方、北方民族关系记载很少,《史记》载桀亡后其子北逃,为匈奴祖先。
二、商代民族关系
1、民族分布
前期东方有九夷等族;南方有濮、瓯邓等;西方有昆仑、羌等;北方有戎翟、楼烦、月氏等。后期东方仍为九夷等;西北山、陕北部有鬼方等;南方有荆、庸等族;西方有周;北方有孤竹国。
2、民族政策
朝廷设“宾”之官,负责边地民族及邦国的贡纳礼仪及迎来送往。此后,历代皆有此官职。联姻结盟,与东夷结盟而强大,《史记·殷本纪》汤娶有莘氏之女。中后期与周联姻,甲骨文卜辞有“妇周”“周氏女嫀”。封赐爵位;五服贡纳。惩罚与宽待,制定各种刑法,商纣的酷刑,西伯赎免可视为对有罪部族首领的一种宽待。
掠夺奴隶;征服融合
3、民族关系
夏族得到进一步发展;西北方鬼方、犬戎经济文化交流,矛盾和战争经常发生;西方羌族等文化经济交流密切,战争也较为频繁、规模较大;与东夷集团也时有战争发生;与南方荆、濮等的征战,移民,当地文化受商文化影响较深。
三、西周民族关系
1、民族分布
西、西北、西南有蜀、羌、魏、毕等,山陕等西部、西北部近邻王畿之地为戎狄部,威胁最大;东部为东夷,有蒲姑、商奄等;南部有巴、邓、楚等蛮部;北部有肃慎、燕、亳等狄部。
2、民族政策
朝廷设官;通婚结盟,同姓诸国结为宗法关系的宗盟制度,对世代交往较为密切的姜姓等族以联姻方式结盟,对周边各族和边远各族通过封赐示好等形式结盟;分封诸侯,以监控周边诸民族及殷商遗民;五服职事;归附贡献;因俗而治,“修其教而不易其俗”,羁縻而已;征服融合
3、民族关系
夏族、华夏、中国,夷夏观念形成;与东夷淮河、徐泗一带民族关系:武王、成王、穆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