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地理介绍

合集下载

襄阳

襄阳

走进历史的城市——襄阳
提起襄阳,人们最先想 到的是《三国演义》中 魏、蜀、吴在其所在地 荆州所上演的一出出好 戏,《三国演义》120回 的故事中,有32回都发 生在这里。
还有就是著名小说 家金庸先生 所著《射雕英雄传》和《神雕 侠侣》中,大侠郭靖曾领导南 宋军民和江湖侠士在这里抵抗 蒙古大军的南侵。 古襄阳主要由襄阳城和樊城组 成,襄阳城因地处襄水之阳, 因而得名为“襄阳”,其早在 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规模,距 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华夏第一池-护城河
护城河很宽 , 平均宽度超过了 180 米。 水是碧绿的,两旁种满了老柳树。 襄阳护城河位于襄阳市襄
城墙守在河边, 成为了一道独 城区,长5060米,最宽处 特的风景线, 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 中国七大古城 面积91万平方米,为亚洲 墙之首。
老柳树有着粗壮的树干,翠绿的叶 子和青绿的河水互相衬托着,真是 美不胜收。也许是最近经常下大雨 的缘故吧,护城河的水位上涨了许
犀牛望月
传说
相传,汉朝时期有个年轻人,名叫吴刚,为人正直,力大无穷。传说他在 人间很苦,以打柴为生,后经道人点化,好不容易成了仙。谁料,一入仙 界便触犯了天规,被玉帝贬入广寒宫,责令他白日砍伐月中桂树,晚上作 宫中守卫。月宫中的这棵桂树,高五百丈,很难砍伐,刚砍下的口子,不 等斧子离开又逾合了,弄得吴刚无可奈何。一次,嫦娥见他非常吃力,就 向月桂走来,老远就对吴刚说:“小伙子,光凭死力气,伐不了月桂。” 吴刚见嫦娥走来了,连忙打招呼:“嫦娥仙子,你来啦,难得你的光临, 谢谢,谢谢。” “不用谢啦,过几天,我向王母为你讲情,解除你的劳役之苦。”嫦 娥满脸笑意。吴刚说:“感谢嫦娥仙子的恩情。”说罢丢下斧子,向嫦娥 深深地举了一躬。吴刚知道嫦娥是聪明漂亮的仙子,既同情她的遭遇,也 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一直不敢倾吐,只是把爱埋在心底。 嫦娥是后羿之妻,自打偷了“不死之药”奔上月宫,一个人冷冷清清, 非常寂寞,总想找人说说话。 嫦娥见吴刚十分热情,也就含情脉脉地说:“看起来,你这个月宫卫 士倒是个好人……” 吴刚深领其意,想永结同心,然而就在这时,王母却无端发怒,把他 打下凡来化成了这座形似犀牛的巨石,因他日夜思念着月宫的嫦娥,所以 人们就叫它犀牛望月。

襄阳地理介绍剖析

襄阳地理介绍剖析

第一产业: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67.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03.7万吨(100.7亿斤);棉花产量3.0万吨;油料产 量24.9万吨;蔬菜产量320.8万吨;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和128.9万吨。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644.8万头;羊 出栏174.1万只;牛出栏70.6万头;家禽出笼8780万只;水产品产量19.8万吨。 第二产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654家,比上年的1529家净增 12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4家,过十亿元的企业87家,过五十亿元的企业8家,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汽车产业实 现产值1695.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26.6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 业分别实现产值821.8亿元、531.1亿元、402.7亿元、200.7亿元和30.1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17.5万千升; 纱产量68.1万吨;布产量21.9亿米%;服装产量13258.8万件;化肥产量29.1万吨;水泥产量1098.5万吨;汽车产量13.4万 辆;钢材产量128.1万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4665.8亿元。实现利税359.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44.6亿元。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2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8.3亿元。在固 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14.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1135.5亿元。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0.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42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销售面积47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50.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 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 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 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 辣。 襄阳大头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 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孔明菜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 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 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 (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 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 “酥口易化”。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襄阳,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一座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古城,襄阳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是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交战的主要战场,更是南宋抗金的重要据点。

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襄阳的建筑风格典雅独特,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等遗迹保存完好,展现了襄阳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襄阳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完美的古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墙”,长达11.3公里,高10米,厚10米,是古代城防建筑的杰作。

古城门中的襄阳古瓮城更是独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城门的经典之作。

古城内还有大量的古建筑,如襄阳古庙、襄阳古楼等,体现了襄阳的独特韵味。

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襄阳文化融合了楚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等多种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襄阳文化。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襄阳八怪之一的著名书法家杨凤岐、襄阳四君子之一的文学家胡仲弓等,为襄阳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襄阳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襄阳的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襄阳的襄河、襄阳的襄阳湖、襄阳的襄阳古隆中等,都是襄阳的自然名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总的来说,襄阳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等遗迹,展现了襄阳的悠久历史;襄阳文化融合了多种文化要素,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为襄阳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襄阳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襄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襄阳地理介绍

襄阳地理介绍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给予了极高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 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 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 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襄阳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 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 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 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 辣。 襄阳大头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 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孔明菜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 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 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 (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 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 “酥口易化”。
人口流动: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 201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襄 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 州。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 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市常住人口中,男性 为2783550人,占总人口的50.61%;女性为2716757人, 占总人口的49.39%。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 824860人,占总人口的15.00%;15-64岁的人口为 4208288人,占总人口的76.51%;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467159人,占总人口的8.49%。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560.0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 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1%。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3.88‰,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7.16‰。 民族概况: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2009年有少数民族人口2.5万余人,占襄阳 市总人口的0.4%,其中回族两万余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80%。襄阳市有40个少数民族成 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 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 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 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家乡湖北襄阳,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襄阳地处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城市。

襄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襄阳就是蜀汉的重要城市。

在唐宋时期,襄阳更是繁荣昌盛,成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今,襄阳已经成为了湖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襄阳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之一,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

古城内有着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明清古街、古城墙、古城门等,这些都是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襄阳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文化景点,如襄阳博物馆、襄阳文庙、襄阳城隍庙等,这些景点都是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襄阳的自然景观也非常美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襄阳樱花园。

襄阳樱花园是中国最大的樱花园之一,每年春天,这里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樱花。

此外,襄阳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如襄阳湖、襄阳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这些景点都是襄阳自然风光的重要代表。

襄阳的美食也非常有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襄阳烤鱼。

襄阳烤鱼是一道传统的湖北菜,以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烤制方式而闻名于世。

此外,襄阳还有许多其他的美食,如襄阳米酒、襄阳烤肉等,这些美食都是襄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乡湖北襄阳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美丽、美食丰富的城市。

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自然风光追求者还是美食爱好者,都可以在襄阳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襄阳,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襄阳的魅力。

襄阳

襄阳

襄阳襄阳之古隆中襄阳市原名襄樊市。

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

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汽车工业基地,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襄阳市同样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

其地理范围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0°45′~113°43′。

中文名称:襄阳外文名称:Xiangyang别名:华夏第一城池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湖北下辖地区:襄城、樊城、襄州区,南漳县等政府驻地:襄阳市檀溪路电话区号:0710邮政区码:441000地理位置:湖北西北部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88.88万人(2009年)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古隆中,襄阳古城,仲宣楼,鹿门寺,岘山等机场:襄阳飞机场火车站:襄阳站,襄阳东站车牌代码:鄂F古襄阳:襄阳古城,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中心古称襄阳城,汉江以北为樊城区(古称樊城),襄阳市即以古襄阳、古樊城为中心。

地理襄阳,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书法名城”。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襄阳好风日(20张) 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建制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卧龙),魏晋隐士司马徽(水镜先生),三国名士庞统(凤雏),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孟襄阳),张继、杜审言、文学家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米襄阳),“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东方圣人释道安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湖北襄阳市的详细情况介绍

湖北襄阳市的详细情况介绍

湖北襄阳市的详细情况介绍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汉江中游,地理坐标为32°15′N,111°29′E。

襄阳市东与河南省南阳市接壤,南与湖北省十堰市交界,西与陕西省安康市相邻,北与河南省南阳市和陕西省商洛市相邻。

襄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湖北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一、历史文化襄阳市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襄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文化遗址:1. 襄阳古城: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襄阳古城历史悠久,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秦朝、东汉、三国时期等多个朝代的边陲重镇。

2. 古城墙: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古城墙规模宏大,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代中国城市建设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3. 襄阳白马寺: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白马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寺庙之一。

此外,襄阳市还有许多其他历史文化遗址,如襄阳市南漳县的南漳县城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为襄阳市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襄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经济发展襄阳市经济发展较快,是湖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以下是襄阳市的一些主要产业:1. 汽车制造业:襄阳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如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武汉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工厂等。

2. 钢铁工业:襄阳市钢铁工业发展较快,拥有湖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电襄阳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

3. 化工产业:襄阳市化工产业发展较快,拥有一批知名的化工企业,如湖北化肥厂、襄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4. 高新技术产业:襄阳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设立了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湖北光谷襄阳光电产业园、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三、城市建设与发展襄阳市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1. 基础设施建设:襄阳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供水、供电和通讯设施。

襄阳的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襄阳的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襄阳的冷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襄阳是中国湖北省的一个城市,位于长江中游的北岸。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襄阳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

然而,襄阳的冷知识常常被忽视,这些冷知识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和魅力。

襄阳的冷知识包括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独特的地域特点。

在历史上,襄阳曾是重要的战略要塞,有着悠久的军事历史。

例如,襄阳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的重要舞台。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局势,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除了历史事件,襄阳还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

作为长江流域的一部分,襄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自然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襄阳的太阳山。

这座山位于襄阳城区东南部,因为山形似太阳而得名。

登上太阳山,可以俯瞰整个襄阳城的景色,享受到壮美的自然风景。

综上所述,襄阳的冷知识是我们了解这座城市更全面的窗口。

它们让我们认识到襄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襄阳的冷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座城市,进一步提升对襄阳的认识和体验。

因此,探索襄阳的冷知识对于增加我们的见识和知识储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顺序对襄阳的冷知识进行介绍和解析。

首先,我将从襄阳的历史背景开始,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该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基础。

其次,我将详细探讨襄阳的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襄阳的自然环境。

最后,我将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探讨襄阳冷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逐步了解襄阳的历史渊源以及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从而对襄阳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襄阳背后的冷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性。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探索襄阳这个城市的冷知识吧!1.3 目的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襄阳的冷知识,通过深入挖掘襄阳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冷知识,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座城市。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湖北省襄阳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毗邻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是湖北
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襄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强烈的文化底蕴,是一座被誉为“东方古堡博物馆”的城市。

襄阳市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北与陕西相连,东邻河南,南接江西,西
靠湖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楚文化
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这里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宋城遗址、襄阳古城墙、世界独一无二的木雕博物馆等等。

这些遗
迹见证了襄阳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瑰宝。

其次,襄阳还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

特别是三国历史上刘备用“空城计”骗取襄阳的故事流传至今,因此襄阳的空心菜、空洞饼等传统小
吃名扬中外,吸引了众多游客远道而来品尝。

除了历史文化和美食资源,襄阳还有着其他许多地方值得探访的景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襄阳段的坝区旅游区、宜昌至南宁铁路的梅子峪景区、嘉鱼古城等等。

这些景点虽然不如襄阳历史悠久,但是各具特色,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襄阳市的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不管是来自其他地方的人
们还是海外游客,襄阳人民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襄阳的美丽和温暖。

总结来说,襄阳市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美食资源和自然风光为亮点,以人民热情好客为特色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相繁荣的和谐共处之美。

因此,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襄阳的这份魅力和温暖。

襄阳介绍-襄阳简介PPT(经典版)

襄阳介绍-襄阳简介PPT(经典版)

4
美食文化
孔明菜
孔明菜,在襄阳俗称“咸菜”,“襄阳大头菜”, 由于民间传说为孔明所创,由此得名。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微量元素、糖类、 蛋白质等。通过腌制后,成为独特风味的佳品。
酸浆面
酸浆面是湖北襄阳、郧阳(现十堰市)地区的 面食小吃,两地做法各具特色,酸辣可口,深 受群众喜爱。
宜城大虾
宜城大虾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风味小吃,宜 城大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从入夏开始,到入 秋结束,宜城大虾个大肉多,鲜嫩爽口。
3、旅游景点
春秋寨
春秋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陆坪村 境内,250 省道76KM(里程碑)处,海拔高 270米,总长490米,东西最宽处50余米,占 地面积2.45万平方米。
3、旅游景点
白水寺
千年古刹白水寺位于“帝乡”枣阳市吴店镇内, 后人为纪念汉光武帝刘秀而建。 刘秀发迹于此地,最终建立了东汉王朝,“天子 真龙飞白水”描述的即是刘秀故里白水寺。
腊肉粑粑
腊肉粑粑 襄阳特色小吃,味道香浓、酥脆可口。
夹沙肉
襄阳夹沙肉以肥膘肉和绿豆沙为主料,以肉裹 沙,入锅炸制而成,是筵席上很受欢迎的一种 甜食炸菜。
谢谢大家
3、旅游景点
中国唐城
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又名中国唐城、襄阳影视 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 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 能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兴建于2012年。
3、旅游景点
香水河
香水河风景区位于南漳县薛坪镇境内,距县城 38公里,景区面积26.75平方公里。 先后开发了七彩瀑、三叠瀑、雄鹰瀑、凤尾瀑、 象牙瀑、香水瀑、盆景园、鳄鱼岛、古渠、水 车等。
2、城市概况
襄阳
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 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 人杜审言、孟浩然等人。

襄阳简介概况

襄阳简介概况

襄阳简介概况襄阳,古称“襄城”,是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湖北省东北部的重要城市之一。

襄阳市的行政区域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650万人。

襄阳市是湖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襄阳的基本情况吧。

一、历史沿革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襄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春秋时期,襄阳属楚国。

秦朝统一后,襄阳成为襄阳郡治所。

东汉时期曾设襄阳太守府,三国时期曾为蜀汉的重要城池。

唐朝时期,襄阳成为襄州刺史府所在地。

宋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是当时的重要商业城市。

元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处。

明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广总督府所在地。

清朝时期,襄阳成为湖北省省会。

1949年后,襄阳市成为湖北省的地级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临江苏省,南接安徽省,西连荆州市,北毗十堰市,是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

襄阳市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襄阳市境内有长江、汉江、襄河等多条水系,是湖北省的重要水运枢纽。

三、经济发展襄阳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生产区。

襄阳市的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建材、电力等为主,其中机械制造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

襄阳市的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烤烟等是襄阳市的主要农产品。

此外,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炭、石灰石、石膏等。

四、文化底蕴襄阳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襄阳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如襄阳古城墙、明清古建筑群、楚文化遗址、汉阳陵等。

襄阳市还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如楚剧、秧歌、龙舞、鼓乐等。

襄阳市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如襄阳国际汽车文化节、襄阳楚文化节、襄阳秧歌文化节等。

五、旅游资源襄阳市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襄阳市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存、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

襄阳简介

襄阳简介

襄阳简介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

现辖3个县级市、3个县、3个城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级鱼梁洲经济开发区。

全市版图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93.6万。

市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147万。

襄阳是具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之源、汉水文化的核心区、中国古城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区域。

宋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张继、米芾等众多历史名人曾在这里游历和生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这里隐居躬耕十年,谋划《隆中对》,定“三分天下”。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等32回故事就发生在襄阳。

境内现习家池、古隆中、古襄阳城、米公祠等名胜古迹、历史遗迹1760余处。

襄阳是中国魅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

襄阳汲山水之精华,两山七水穿城绕市,鱼梁洲四城相望,凭山之峻,据江之险,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汉江之上。

襄阳是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四大城市群地理区间的中心城市,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三条铁路和四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境内两座机场开通了国内多条航线,还有中国内陆河流汉江“黄金水道”,形成了“铁、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

襄阳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条件优越;工业基础较好,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中国织造名城”和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聚集地。

现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产业为龙头,食品、装备制造、纺织、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方兴未艾,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

襄阳地理气候

襄阳地理气候

襄阳(襄樊)气候资源南北兼宜
襄樊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

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

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

全市热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可以说兼备了南北气候特点。

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其中夏季占400-450毫米。

全年降水量为107-135天。

太阳辐射较为丰富,年平均总日照时效为1800-2100小时。

又由于境内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度最高、降水最集中、光照最强的季节,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季节,故全市气候资源上的优势,极有利于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专题整理人:张沛一、襄阳概况襄阳,地处中国中部,汉江中游,湖北省西北部;现辖3个县、3个县级市、3个城区和2个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其中襄阳古城面积2.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588.88万;是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唯一的大城市,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

二、地理位置襄阳市城区位于东经112°00′-112°14′,北纬31°54′-32°10′襄阳市位于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

接壤地区: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1332.8公里。

平面直角坐标距离:东西最大横距220公里(东起枣阳市新市镇最东端,西止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南北最大纵距154公里(南起南漳县东巩镇最南端,北止老河口市纪洪岗镇最北端)。

城区东西最大横距21公里(西起隆中华严寺最西端,东至东刘庄三董水库),南北最大纵距29公里(南起永丰水库,北至叶家店北1公里)。

三、地形地貌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分别为20%、40%、40%。

地貌特征: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枣阳东部的新市镇、鹿头镇、刘升镇、吴店镇、平林镇、王城镇等,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

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主要分布在枣阳西部各乡镇和襄阳、宜城、老河口全部以及南漳东部乡镇,宜城孔湾镇八角庙村,海拔44米,是全市最低点。

西部为山区,包括保康全部、谷城大部和南漳中西部,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 000米,是全市最高点。

襄阳概况

襄阳概况

【地理位置】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汉江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

实行市管县体制。

地理范围为:北纬31。

14’一32037’,东径1100 45’一113。

43’。

平面版图晕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

其东线北端起自枣阳新市镇的白竹同寺林场,与随州市新城镇的界牌口村相连;南端止于宜城市流水镇马头村,与钟祥市的长寿镇和张集镇相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09.5公里。

西线北端起自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与河南省浙川县相连;南端止于保康县马桥镇。

与房县和神农架林区相连接;两端直线距离约122.8公里。

辖区南北纵距最远两端点。

北端点为老河口市袁冲乡杨花岗村。

南端点为南漳县东巩镇苍坪村.两端点直线距离约157公里;东西横距最长两端点,东端点起自枣阳市新市镇白竹园寺林场最东端.两端点止于保康县马桥镇最西端.两端点直线距离约228公里。

边界线全长1 332.8公里。

汉江将襄樊市域分为东西两半,市域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襄樊市区面积3563平方公里。

城区规划面积49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其中襄阳古城区面积2.4平方公里汉江白西向东穿越襄樊城区。

出城东而南去。

江北为樊城、襄阳两区,樊城是襄樊市城Ⅸ繁华商业区.也是鄂西北的交通、邮电、物流中心.襄阳是传统的农业Ⅸ域。

江南为襄城,是襄樊市市级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学校相对集中.形成全市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

城区汉江上建有铁路公路两用桥和公路桥各一座。

襄荆高速公路大桥一座,勾通南北城的交通。

樊概貌新建成的孝襄高建公路和即将竣工的樊(城)魏(河南魏集)高速公路.在襄樊境内与原有的襄十、襄荆高速互相交叉连接。

形成高速互通网络。

从襄樊往东可走孝襄高速至随州、孝感,转京珠高速往南达武汉后直通中国东部;往西可沿襄十高速至十堰、两安后与两部高速网连通;往南由襄荆高速直抵荆州.与湖南等南部路网贯通;往北可经樊魏高速至河南与北部路网贯通。

这“两纵两横”四条高速公路襄樊段全长273.3公里,在襄阳区郜营西互通交会,形成枢纽。

中国历史地理——襄阳

中国历史地理——襄阳

24
嘉泰二年题刻

岘山南坡蛮五洞西壁
是一方游览题记,高宽55*60厘米,字迹不甚清晰,旁有大尊三组造像。
25
庆元丁已摩崖

岘山北坡,岘石背面
是一方游览题记,高宽70*52厘米,字迹清晰可辨。
26
来将军去是碑

襄阳城南观音阁
平定安史之乱,将领来填的德政碑,碑文模糊不清。
三 27
古遗址 邓城遗址 省 春秋战 级 国 樊城西北10公里 春秋时期邓国的都城,战国秦汉到刘宋的邓县遗址。
隋文帝 时属襄州。隋炀帝时属襄阳郡。 唐 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 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 南崐道,治所在襄阳城内,本县属山南道襄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 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 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 州)。 五代 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 北宋 时,属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 时,属京西南路襄州。宣和元年(1119年) 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 属京西南路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 “省邓城,入襄阳”,本县辖境遂扩展到汉水以 省邓城,入襄阳” 北,仍属襄阳府。 元 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 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 阳路。
12
定中门

樊城定中街
是樊城的城门之一,门洞上有许多文字砖。
13
水星台

樊城桥头
是建筑在樊城城上的道观,为祭祀水星用。
14
黄州会馆

樊城火巷口
神庙同会馆相结合的建筑,其驼峰式内卷棚相当别致。
15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

襄阳乡土地理HCP整理襄阳位于东经110045‘—113043’,北纬31014‘—32037‘,湖北省西北部,总面积1.97多万平方千米,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大城市。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就有‚南船北马‛之说,又有‚九省通衢‛之誉,历来是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汇之地,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条汉江、两座机场(老河口、襄阳)、三条铁路(焦柳、襄渝、汉十)、四通八达公路‛,是襄阳水陆空立体交通的真实写照。

孝襄、襄十(福银)、襄荆和魏樊四条高速公路在襄阳市交汇。

襄阳市场现辖三县(南漳、保康、谷城)、三市(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三个城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三个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鱼梁洲开发区、隆中风景名胜区)。

襄阳580多万人口,平均密度为287人/平方千米。

襄阳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28个,其中千人以上的有回族、土家族。

超过500不足1000人的有蒙古族、满族。

襄阳有广德寺(沸教)、真武山(道教)等名寺。

襄阳位于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现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小的特点。

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岗地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

襄阳为中纬度、湿润区、亚热带。

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有:水灾和旱灾。

襄阳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主要油料作物:油菜、花生。

主要河流:汉江。

襄阳正在创造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即五城同创)。

规划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

练一练1、襄阳位于省(填序号)。

经过裹阳的铁路线有、、。

2、襄阳属于温度带中的带,干湿区中的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中的区,我国四大地区中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毫米,一月气温0℃(填大于或小于),气候类型是。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襄阳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

襄阳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古城之一。

襄阳市地处汉江之滨,东临江陵,南界襄河,北靠武当山,地势平坦,水系发达。

下辖6个区和3个县,总面积142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0万余人。

襄阳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于世。

襄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据考古学家研究,襄阳至少有5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是长江流域文明的摇篮之一。

襄阳曾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争夺的焦点。

襄阳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激烈的战争历史赋予了襄阳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今,在襄阳的多个景点和博物馆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古代遗迹和文物,如襄城楚墓、襄阳古城墙、昭忠祠等。

襄阳自然风光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襄阳地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多样。

襄阳还有湖泊、江河和山脉等多种自然景观。

襄阳的武当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二山”。

襄阳的民俗风情独特,保留了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

例如襄阳的襄垣夜梳头节,是中国唯一以梳头仪式为主题的民俗节庆活动。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在子夜时分前往襄垣温泉度假区,将自家头发绑成长辫,在篝火旁男女老少围坐,进行梳头、聊天、唱歌等活动,以庆祝一年的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此外,襄阳还有著名的巴陵文化、躲避煞舞等传统民俗艺术,为游客提供了极具特色的文化体验。

襄阳的经济发展日益繁荣。

襄阳市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了襄阳与周边城市。

襄阳还是湖北省内重要的工业基地,电力、化工、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此外,襄阳还依托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了农业和农村旅游产业,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襄阳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壮丽自然风光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城市。

襄阳的多元文化和繁荣经济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还是对自然风光的欣赏,襄阳都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于襄阳的介绍

关于襄阳的介绍

关于襄阳的介绍
襄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湖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襄阳市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和2个自治县,人口约780万。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中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襄阳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古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襄阳古城墙和三国名将黄忠墓。

此外,还有鄂托克旗草原、武当山和白果林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点,以及华夏神武遗址、秦楚之间遗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襄阳市是湖北省的重要工业中心,工业以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为主。

同时,襄阳市也是湖北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襄阳市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民间节庆有襄阳葫芦瓢节、秦王锡别人、七夕文化节等。

此外,襄阳市还是湖北省的文化教育中心,有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知名学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旅游景点:古隆中风景名胜区、凤凰温泉(AAAA级)、襄阳古城墙、 仲宣楼、米公祠(AAA级)、夫人城、习家池、广德寺、锦绣园(AA级)、庞公 祠、鹿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襄阳王府绿影壁(A级)、五道峡风景区(AA级)、 襄阳北街、昭明台、黄家湾鱼泉河漂流、五山镇堰河乡村旅游区(AAA级)、南 河小三峡景区、白水寺风景区(AA级)、熊河风景区(AA级)、九道河漂流、 承恩寺、龙王峡漂流、白竹园寺风景区、张自忠将军纪念馆(A级)、唐梓山旅 游度假区、薤山旅游度假区(AAA级)、野花谷风景区、水镜庄风景区(AAA 级)、香水河风景区(A级)、汤池峡温泉(AA级)、中华紫薇园、唐城影视基 地、汉城影视城、三国城、枣阳九连墩楚墓、白竹园寺风景区、青龙山生态旅 游风景区、老河口百花山森林公园。
第一产业:2014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67.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03.7万吨(100.7亿斤);棉花产量3.0万吨;油料产 量24.9万吨;蔬菜产量320.8万吨;茶叶、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2万吨和128.9万吨。2014年,全市生猪出栏644.8万头;羊 出栏174.1万只;牛出栏70.6万头;家禽出笼8780万只;水产品产量19.8万吨。 第二产业: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654家,比上年的1529家净增 125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4家,过十亿元的企业87家,过五十亿元的企业8家,过百亿元的企业4家。汽车产业实 现产值1695.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826.6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 业分别实现产值821.8亿元、531.1亿元、402.7亿元、200.7亿元和30.1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白酒产量17.5万千升; 纱产量68.1万吨;布产量21.9亿米%;服装产量13258.8万件;化肥产量29.1万吨;水泥产量1098.5万吨;汽车产量13.4万 辆;钢材产量128.1万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26.3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5.7亿千瓦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主营业务收入4665.8亿元。实现利税359.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44.6亿元。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63.2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 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5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48.3亿元。在固 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2.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20.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14.4亿元;第三产业完成 投资1135.5亿元。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0.9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42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578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销售面积474.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50.9亿元。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随州市,南界荆门市、宜昌市,西连神农架林区、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阳市,边境界线长 1332.8公里。襄阳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 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均降水量878.3毫米。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 年均气温15.1℃-16.9℃之 间。 襄阳地形为东低西高,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 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 地、山地,约占襄阳总面积 分别为20%、40%、40%。东 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 90~2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与 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 拔778.5米。中部为岗地丘 陵,兼有平原。西部为山区, 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 官山海拔2000米,是襄阳市 最高点。
植物:襄阳市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其中蕨类植物93种,隶属27科50属;种子植物1605种,隶属162科778属。 境内珍稀植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国家级珍贵树种61种,其中国家一级珍贵树种有8种,国家二级珍贵树种有16种;湖北省 级珍贵树种有3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0多种。发现有地径57公分、长1500米的世界罕见的古老藤本植物——常春油麻藤。 动物:按保护级别分属于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分别有10种、50种和190种。襄阳市有野生动物268种,其中鸟 类151种,兽类60种,爬行类34种,两栖类23种。按保护级别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50 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8种. 矿产金属:矿产较为丰富,种类多样,属湖北省主要矿产区之一。襄阳市发现各类矿产57种,矿产地520余处,其中24种 有探明储量,探明各类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0.3亿余吨。磷矿总储量5亿吨以上,保康磷矿是中国八大磷矿之一;铝土矿探明储量 湖北省第一,平均品位达22.15%;重晶石储量居中南五省区第二;稀有矿种金红石总储量56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水文: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襄阳市 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襄阳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境内 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襄阳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 的莱茵河相当。襄阳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地下水储量也极为丰富。地表水矿化度低,总硬度适中,多属软 水,可广泛用于灌溉和饮用,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也较低,多属中性及弱碱性水,均可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为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水资源条件。
荆楚文化: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历史800多年,在襄阳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长达500多年。 三国文化:上承汉末,下启魏晋,在近百年群雄争战、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谋划 《隆中对》,襄阳成为三国鼎立格局形成的源头。 汉水文化:古有“江河淮汉”之说,汉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襄阳踞汉水中游,东西交汇、南北贯 通,“汉晋以来,代为重镇”,是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阳成为历史上的区域性经 济、政治、文化中心,成为汉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代表性的区域。 诗赋文化: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 女神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江河女神形象. 书画文化:襄阳是“中国书法名城”,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 杜审言,北宋时期的米芾、米友仁、张友正等。米芾世称“米襄阳”,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 家”,他的画以“米点山水”著称于世,他的《研山铭》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习书临摹的法帖。 古城文化:襄阳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在中国古城文化中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都市文化:悠久深厚,曾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都会。唐代元和年间,襄阳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 的州治所之一。 红色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诞生了鄂西北第一个党组织、第一支正规红军武装,中国早期革命家 萧楚女两次到襄阳传播革命火种,贺龙带领红三军转战鄂西北、中原突围鏖战襄阳、“五路大捷”之一的襄 樊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诸葛亮文化节:“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又称“诸葛亮文化节”,是襄阳为纪念古代杰出政治家、军事 家——诸葛亮而举办的一项节日文化活动,是“文化襄阳”中重要组成部分,形式灵活多样。
襄阳菜是楚菜系的北味菜,以襄阳和郧阳(今十堰)地区的风味为基础,吸收鄂 豫陕渝四省的风味。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加以该地区特产山珍和野 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 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 辣。 襄阳大头菜:中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据《中国风物志》记载,为诸 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民间素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孔明菜含有丰富的氨 基酸、维生素、纤维素、铁、锌、钙、磷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入口脆嫩味 美,生津开胃,酱香浓郁,并具有下气消食、利尿除湿、解毒消肿之功效。 牛油面:主要出现在早点摊位,以及小饭馆。由于面条已经提前煮至8~9成熟, 上桌速度很快,顾客无需等待再加上其口味特点一辣二麻三鲜;经常配襄阳黄酒 (当地一种乳白色的低发酵米酒)同食。 金刚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 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4个小时。其色焦黄、香脆、不沾牙齿、落口后 “酥口易化”。
金庸、冯骥才等专家学者给予了极高评价:“襄阳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这才是 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 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 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此番评价已经镌刻在诸葛 亮文化广场的诸葛亮青铜塑像底座上。
襄阳,湖北省辖地级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 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 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 一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辖3个区(襄州、襄城、 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 襄阳名胜古迹旅游以三国文化为主要特色,著名景点: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刘备“三 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襄阳已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2013 年襄阳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人口流动: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 201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襄 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 州。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 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市常住人口中,男性 为2783550人,占总人口的50.61%;女性为2716757人, 占总人口的49.39%。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 824860人,占总人口的15.00%;15-64岁的人口为 4208288人,占总人口的76.51%;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 467159人,占总人口的8.49%。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560.0万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 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01%。人口出生率为11.04‰;死亡率为3.88‰,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7.16‰。 民族概况: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2009年有少数民族人口2.5万余人,占襄阳 市总人口的0.4%,其中回族两万余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80%。襄阳市有40个少数民族成 分,分别是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羌族、 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 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仡佬族、锡伯族、拉祜族、景颇族、克尔克孜族、 达翰尔族、仫佬族、撒拉族、塔吉克族、怒族、俄罗斯族、京族、独龙族、门巴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