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III概览及其影响
巴塞尔协议三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三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9d0bcc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a.png)
巴塞尔协议三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三是指自2022年开始执行的《巴塞尔协议III》,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委员会(BCBS)为加强全球银行业监管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该协议的三大主要内容涵盖了资本充足性要求、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和杠杆比率要求。
下面将逐步深入探讨这三个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巴塞尔协议三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资本充足性要求资本充足性是衡量银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预防金融风险发生的核心措施。
《巴塞尔协议III》明确规定了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要求,通过设立全球统一的资本充足性比率标准,确保银行业以强健的资本基础运营,并在面对市场动荡时能够有效承受冲击。
该协议要求银行依照一定的比例将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进行比较,以确保核心资本占比达到要求水平,同时有效控制银行过度依赖债务融资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紧缺往往会导致银行无法继续运营。
《巴塞尔协议III》致力于规范银行处理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要求银行建立强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确保在极端市场环境下能够持续提供流动性支持。
该协议要求银行依据一系列指标和要求,包括流动性缓存和流动性覆盖率等,以确保银行在面临流动性压力时能够及时应对,并有效规避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三、杠杆比率要求杠杆比率是衡量银行债务杠杆程度的指标,能够有效防止银行承担过多风险而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
《巴塞尔协议III》规定了银行的杠杆比率要求,通过设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暴露的比例限制,以限制银行债务杠杆过高的风险,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储备来应对财务风险。
杠杆比率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指标,能够让监管机构和市场更好地了解银行的杠杆情况,便于预防金融风险。
巴塞尔协议三通过明确资本充足性要求、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和杠杆比率要求,为全球银行业的监管提供了规范化的指导,并以此来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巴塞尔协议三的实施对于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9e0a7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c.png)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准则,其制定旨在提高全球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该协议的出台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银行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就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具体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Ⅲ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银行业监管准则。
该协议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风险监管、信用风险评估等方面。
其中,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旨在提高全球银行业的资本质量,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对我国银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满足该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业需增加核心资本和一级资本的比重,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质量。
这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银行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确保银行在面临流动性风险时能够及时应对。
这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意味着需要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监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三)信用风险评估的影响巴塞尔协议Ⅲ对信用风险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银行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
这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一)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业应优化资本结构,增加核心资本和一级资本的比重。
这可以通过发行优先股、提高留存收益等方式实现。
同时,还应加强资本管理,确保资本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
(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为应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应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d55ceae0b4c2e3f572763e7.png)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2010年9月12日,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共27个国家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央行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召开了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此次会议上通过的全球银行业监管改革方案即《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与监测的国际框架》两项文件,按照习惯称其为《巴塞尔协议III》。
一、《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布的细节,《巴塞尔协议III》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最低资本金比率一级资本金必须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构成,下限由4%上调至6%,根据协议安排,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4.5%,2014年为5.5%,到2015年达到6%,对于非股份制银行将建立合理的标准确保其资产质量,不再符合一级资本金要求的金融工具将自2013年始以每年10%的速度退出;仅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水平将自目前的2%提高至4.5%,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3.5%,2014年为4%,2015年达到4.5%;巴塞尔委员会还首次提出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要求,由扣除递延税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目的在于确保银行在危机时持有用于“吸收”损失的缓冲资金,资本留存缓冲的规定将于2016年1月起用,到2019年1月完全生效。
协议规定银行缓冲资本在危机中可适当减少,但若接近于零,则银行派息、回购股票和发放奖金等行为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限制。
以上各项规定将使得各国银行到2019年时最低核心资本金比率达到7%,最低一级资本金比率达到8.5%。
(二)反周期超额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Buffer)根据协议,监管部门可以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和对单个银行运营情况的评估来要求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即信贷扩张时期计提超额资本,这样既能防止信贷过度增长又能使银行在经济下行期有较充足的资本金用于缓冲风险、弥补损失,以此保证周期内信贷供给和银行经营的稳定。
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e1220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f.png)
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内容一、巴塞尔协议3简介1.1 巴塞尔协议的背景巴塞尔协议,全称为《国际银行监管协议》,是由国际清算银行(BIS)制定的一系列金融规则和标准,旨在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巴塞尔协议的第三个版本即巴塞尔协议3,于2010年发布并在2013年正式实施。
##1.2 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目标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目标是加强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性要求和风险监管,以减少系统性风险,提高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二、巴塞尔协议3的主要内容2.1 资本充足率要求###2.1.1 核心一级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3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维持核心一级资本(CET1)的比率不低于 4.5%,以确保银行能够抵御潜在的损失。
###2.1.2 全面资本充足率要求协议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要求占比不低于4.5%,而其他资本层次的要求占比不低于13%。
2.2 杠杆率要求协议引入了杠杆率要求,旨在限制银行的杠杆风险。
杠杆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敞口的比率,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要求不低于3%。
2.3 流动性要求巴塞尔协议3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加强了监管要求。
协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维护特定的流动性比率,以确保其在市场压力下具备足够的流动性。
2.4 非流动性储备要求协议引入了非流动性储备要求,旨在减少银行因流动性危机而对外抛售资产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资产负债表上的不同种类资产,建立相应的非流动性储备。
2.5 条款实施时间表巴塞尔协议3的各项规定实施时间被分为多个阶段,并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逐步过渡的时间。
这样可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来满足协议规定的要求。
三、巴塞尔协议3的影响3.1 增强了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巴塞尔协议3要求银行加强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这意味着银行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减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3.2 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协议要求银行披露更多的信息,包括风险敞口和资本结构等,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有利于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银行的评估和监管。
《巴塞尔协议III》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40a70ce89eb172ded63b72f.png)
《巴塞尔协议III》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The main content of the "Basel III” and its influence学科专业: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时间:中文摘要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或许尚未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在金融危机造成经济衰退,失业急剧增加的同时,也暴露出银行业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很多不足。
而巴塞尔协议作为银行业监管的一个管理协议,对银行业的发展,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旧有巴塞尔协议不能为解决金融危机带给银行业问题的情况下,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要求修改更新巴塞尔协议。
本文将简单介绍巴塞尔协议III产生原因,并就其主要内容以及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讨论目前该协议对银行业监管的实际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III 主要内容影响ABSTRACTIn 2007 the U.S. sub prime mortgage crisis, may not have been cause for much concern, however, the ensu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caused tremendous panic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a sharp increase in unemployment, and also exposed many deficiencies that exist in the banking system.The Basel banking supervision as a management agre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its reform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 old Basel can not solve the financial crisis brought the case of banking problems, the global banking regulators seek to amend the updated Basel.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auses Basel III, and to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impact on the global banking sector to discuss the current aspects of the agreement on the actual role of banking supervision and significance.Key words: Basel III the main impact content《巴塞尔协议III》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一.《巴塞尔协议III》产生原因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恐慌,这场全球性金融海啸,给世界带来巨大损失,各大经济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本次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深化,充分暴露出此前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6aa151fc5da50e2524d7ff8.png)
[国研专稿]巴塞尔协议Ⅲ及其影响解读2010-9-20摘要: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就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达成一致。
巴塞尔协议Ⅲ是近几十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
各国央行和监管部门希望这些改革能促使银行减少高风险业务,同时确保银行持有足够储备金,能不依靠政府救助独自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一、巴塞尔协议发展历程巴塞尔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的倒闭。
这是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
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一)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Herstatt银行和富兰克林银行倒闭的第二年,即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
这个协议极为简单,核心内容就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1、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2、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的职责。
(二)实质性进步巴塞尔协议的实质性进步体现在 1988年7月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
该报告主要有四部分内容:1、资本的分类;2、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3、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4、各国监管当局自由决定的范围。
体现协议核心思想的是前两项。
首先是资本的分类,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类,对各类资本按照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明确地界定。
其次是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报告根据资产类别、性质以及债务主体的不同,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表内和表外项目划分为0%、20%、50%和100%四个风险档次。
风险权重划分的目的是为衡量资本标准服务。
有了风险权重,报告所确定的资本对风险资产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重不低于4%)的标准目标比率才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5618c3ab84ae45c3b358cce.png)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和启示2010年9月12日,由包括中国在内的共27个国家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央行代表组成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召开了央行行长及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此次会议上通过的全球银行业监管改革方案即《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与监测的国际框架》两项文件,按照习惯称其为《巴塞尔协议III》。
一、《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布的细节,《巴塞尔协议III》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一)最低资本金比率一级资本金必须主要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构成,下限由4%上调至6%,根据协议安排,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4.5%,2014年为5.5%,到2015年达到6%,对于非股份制银行将建立合理的标准确保其资产质量,不再符合一级资本金要求的金融工具将自2013年始以每年10%的速度退出;仅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水平将自目前的2%提高至4.5%,过渡期限为2013年升至3.5%,2014年为4%,2015年达到4.5%;巴塞尔委员会还首次提出了2.5%的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要求,由扣除递延税及其他项目后的普通股权益组成,目的在于确保银行在危机时持有用于“吸收”损失的缓冲资金,资本留存缓冲的规定将于2016年1月起用,到2019年1月完全生效。
协议规定银行缓冲资本在危机中可适当减少,但若接近于零,则银行派息、回购股票和发放奖金等行为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限制。
以上各项规定将使得各国银行到2019年时最低核心资本金比率达到7%,最低一级资本金比率达到8.5%。
(二)反周期超额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Buffer)根据协议,监管部门可以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和对单个银行运营情况的评估来要求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即信贷扩张时期计提超额资本,这样既能防止信贷过度增长又能使银行在经济下行期有较充足的资本金用于缓冲风险、弥补损失,以此保证周期内信贷供给和银行经营的稳定。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60864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e.png)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上对银行资本监管的一项重要协议,旨在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防范金融风险。
下面是该协议的主要内容及评价:主要内容:1. 资本要求提高:协议提出银行的资本要求将从之前的8%上调至更高的数量水平。
这旨在保障银行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够承受亏损,增强其资本充足程度。
2. 杠杆比率规定:协议引入了杠杆比率作为一种监管工具,要求银行保持公司资产与杠杆比率之间的平衡,限制银行过度杠杆化的风险。
3. 流动性要求:协议加强了对银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市场的突发性需求。
4. 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协议引入了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即在经济高增长时期银行要提高资本缓冲,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在经济低迷时期则可以减少资本缓冲,促进经济复苏。
评价:1. 增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巴塞尔协议Ⅲ》加强了对银行资本的监管要求,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了金融系统遭受风险的概率,并减少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
2. 有助于保护金融体系的发展:协议要求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有效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3. 存在执行难度:协议要求不同国家的银行实施相同的监管标准,但是由于不同国家金融体系的差异,各国在实施协议时可能面临很大的困难。
4. 对小型银行的影响:协议对资本要求的提高可能对小型银行造成较大的压力,可能导致一些小型银行难以满足协议要求,甚至被迫合并或改变业务模式。
总的来说,巴塞尔协议Ⅲ是一项对金融体系非常重要的国际协议,通过加强监管要求,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度和流动性,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面临着执行难度和对小型银行的不利影响。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c9343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9.png)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银行监管机构为了加强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协议,下面是关于该协议主要内容的10条论述及评价:1. 协议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要求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
评价:这一条使G-SIBs有更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 协议引入了逆周期资本缓冲区的概念,要求银行在经济波动时增加资本缓冲区的要求。
评价:逆周期资本缓冲区能够防范风险,但在经济繁荣时可能会增加银行的成本。
3. 协议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流动性要求。
评价:这一条使银行在面临流动性危机时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也可能限制了银行的资金运作能力。
4. 协议强调了内部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
评价:内部资本充足率的强调提高了银行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5. 协议要求银行进行更为严格的资本监管和风险管理。
评价:这一条增强了银行的风险感知和自我约束,有助于减少金融风险和避免金融危机。
6. 协议对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的计算和报告进行了调整和标准化。
评价:这一条提高了银行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有助于市场监管和风险识别。
7. 协议增加了对市场风险和利润操纵等行为的监管力度。
评价:增加市场风险和利润操纵的监管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8. 协议规定了银行对复杂金融工具和交易的风险管理要求。
评价:这一条有助于提升银行对复杂金融工具和交易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减少由此带来的风险。
9. 协议强调了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责任。
评价:这一条提高了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提升风险意识和决策的理性性。
10. 协议建立了更为统一和全球化的银行监管框架。
评价:这将有助于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了全球银行监管的效率和一致性。
《巴塞尔协议Ⅲ》通过各项规定和要求,提高了全球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抵抗能力,但也可能对银行的运营成本和资金运作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84024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6.png)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一次重大变革,其目标是增强全球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这一协议的推出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它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Ⅲ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核心内容是提高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加强银行业务风险的防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二是引入杠杆比率,限制银行过度杠杆化;三是引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确保银行在危机时期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应对风险。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影响银行业务模式巴塞尔协议Ⅲ的推出,使得我国银行业在业务模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满足更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银行需要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增加低风险或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业务创新和盈利空间。
(二)促进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尽管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促进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
这有助于增强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高银行业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引入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措施,巴塞尔协议Ⅲ使得我国银行业更加稳健、健康地发展。
同时,这也为银行提供了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平台,提高了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一)加强内部风险管理我国银行业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这包括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等。
(二)创新业务模式在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的同时,我国银行业应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增加盈利空间。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628e338580216fc700afdae.png)
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中国银监会国际部陈颖甘煜发布时间:2011-03-24巴塞尔协议Ⅲ及主要内容2010年9月13日,巴塞尔委员会网页上悄然出现了一个题为“BaselⅢ”的链接,首次使用BaselⅢ统称本轮银行监管新变化,并明确了其政策界限。
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网站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更加稳健的银行和银行体系的全球监管框架》和《巴塞尔第三版协议: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等文件。
从目前公布的文件看,BaselⅢ是在新资本协议基础上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BaselⅢ包含新资本协议,为便于陈述,下文中第三版资本协议仅指改革方案和建议)。
这些方案的目标是提高银行业抗击冲击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和治理能力,加强银行的透明度,内容涵盖扩大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增强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引入流动性监管标准、建立逆周期资本和准备金框架、重新确定最低监管资本要求等诸多方面。
第三版资本协议已列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首尔峰会成果,必将成为后危机时代影响全球金融秩序的重要监管标准。
资本框架本次改革前,没有人怀疑8%的资本充足率和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否充足,也很少有人质疑风险加权资产计算方法是否反映了风险的大小和本质,在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下资本工具在压力情景下吸收损失的能力也被忽略了。
本次资本监管制度改革,主要反思三大要素的上述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第一,强调高质量的资本构成。
首先,明确普通股的核心一级资本地位,严格其他计入一级资本的工具需满足的条件,包括清偿等级、损失吸收能力、收益分配限制、本金偿付限制、赎回和担保抵押限制、会计列示和披露要求等。
其次,明确只有一套二级资本的合格标准,取消子类,取消仅用于覆盖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
合格的二级资本工具必须能够吸收损失,因此其受偿顺序须列在存款人、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得由发行人及其关联方提供保证,原始期限不得低于5年,若附带回购期权必须在满足特定条件下且发行5年后方可由发行人主动行权,投资者无权要求提前偿付未来应得的收益和本金,发行合同不得包括收益与发行人信用状况相关的条款,银行及其关联方不得故意购买该资本工具等。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1122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3.png)
《《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巴塞尔协议Ⅲ是全球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准则,旨在提高银行资本的充足性和风险防范能力。
该协议的实施对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银行业而言,其影响不容小觑。
本文旨在研究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以及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应用和发展方向。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巴塞尔协议Ⅲ是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银行资本监管的重要文件。
该协议的核心理念是加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引入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标准,提升全球银行业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协议的核心特点包括提升银行核心资本比例、强化杠杆比率和风险资本调整,并对银行业务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提高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使得我国银行业必须提高其资本充足率,以符合国际监管标准。
这有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促进我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巴塞尔协议Ⅲ的严格监管要求,促使我国银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业务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比例,增强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三)加强银行业务监管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加强银行业务的监管,使我国银行业更加重视风险防范,同时也提升了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银行业的实际应用(一)优化银行内部结构为了适应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要求,我国银行业开始进行内部结构优化,包括提高资本充足率、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风险管理等。
这有助于提高银行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如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据的全面利用等。
这有助于提高银行的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五、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巴塞尔协议III及其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6707e3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b.png)
巴塞尔协议III及其影响第三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展沿革、主要内容及影响分析姚博元王刚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业界也称Basel?)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巴塞尔委员会)针对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俗称巴塞尔?)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缺陷,为加强银行宏微观审慎监管和风险管理在近年来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改革方案的总称。
作为对金融危机的系统监管改革回应,巴塞尔?的全面实施将在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试从发展沿革、主要内容和对银行业以及银行监管的影响三个角度,对第三版巴塞尔协议进行剖析。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发展沿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是1974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
2009年3月13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公告,为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代表性,邀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和俄罗斯七个国家作为新成员加入,银监会和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代表加入巴塞尔委员会并全面参与了委员会各个层级的工作。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的倒闭。
这两家著名国际性银行的倒闭使各国监管机构深刻意识到国际银行业经营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风险明显提高,纷纷开始全面审视如何有效监管拥有广泛跨境业务的国际活跃银行这一难题。
(一)第一版巴塞尔协议(Basel I) 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报告》,即所谓的第一版巴塞尔协议。
该报告主要有四部分内容:1、资本的分类;2、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3、1992年资本与资产的标准比例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4、各国监管当局自由裁量的范围。
体现协议核心思想的是前两项。
第一版巴塞尔资本协议虽然确立了资本作为抵御银行面临风险的最后屏障的地位,但也具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对所有公司贷款均适用100%的风险权重,而不考虑贷款对象的评级;二是对违约贷款不考虑其潜在回收率;三是没有考虑贷款组合的风险分散效应。
巴塞尔协议III概览及其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概览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edc2f525a8102d277a22f19.png)
• 2010年4月中前为征求意见期 • 2010年夏为影响测算/审核期 • 2010年12月(基本)完成
2011.05.10
.
4
二级资本
一级资本
资本的定义
当前
未来
“核心”一级资本
混合一级 资本
高档二级资本
低档二级资本
三级资本
以一级资 本的50% 创新型混合资本 为上限 工具(以一级资
本的15%为上限)
❙ 银行进入留存超额资本区间其资本分配将受到限制,而银行业务不会受到限制 ❙ 2016-2018年逐步实施,2019年1月1日全面落实
超出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的CCB
≤ 0,625 % > 0,625 % 且 ≤ 1,25 % > 1,25 % 且 ≤ 1,875 % > 1,875 % 且 ≤ 2,5 %
降低银行追求过度风险的获利,以创造一个能更好地抵御不利冲击 的金融系统
2011.05.10
.
3
巴塞尔委员会应对金融危机作出的银行监管新规
巴塞尔协议III
❙ 资本相关措施
❙ 流动性相关措施
➢ 资本的定义 ➢ 留存超额资本 ➢ 风险覆盖 ➢ 补充措施 ➢ 系统重要性机构
➢ 流动性覆盖率 ➢ 净稳定融资比例 ➢ 监测工具
➢ 杠杆比率的披露将始于2015年
➢ 2017年将最终执行
2011.05.10
.
1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SiFis)
❙ 系统重要性的衡量标准为: ▪ 规模 ▪ 相互关联性 ▪ 可替代性 ▪ 复杂程度 ▪ 全球活动
全球SIFIs
➢ 决议框架
➢ 损失吸收能力更强,以此 来反映这些机构对全球金 融系统构成的风险更高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e2cf952bceb19e8b9f6baca.png)
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改进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一、巴塞尔协议III的主要内容1、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对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有所提高,引入了留存资本,提高银行吸收经济衰退时期损失的能力,建立于信贷过快增长挂钩的反周期超额资本区间。
2、严格资本扣除限制:对少数股权、商誉、递延税资产、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非并表投资。
债务工具和其他投资性资产的为实现收益、拨备额与与其亏损、固定收益养老基金资产和负载等计入资本的要求有所改变。
3、扩大风险资产覆盖范围:提高“再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增加压力状态下的风险价值,提高交易业务的资本要求,提高场外衍生品交易(OTC derivatives)和证券融资业务(SFTS)的交易对手风险(CCR)的资本要求等。
4、引入杠杆率:为弥补资本充足率要求下无法反映表内外总资产的扩张情况的不足,减少对资产通过加权系数转换后计算资本要求所带来的漏洞,推出了杠杆率,并逐步将其纳入第一支柱。
5、加强流动性管理,降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引入了流动性监管指标,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产比率。
同时,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其他辅助监测工具,包括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和与市场有关的监测工具等。
二、巴塞尔协议III的改进在“巴塞尔协议II”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巴塞尔协议III”对金融危机中银行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如资本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场外衍生交易产生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计量不够审慎,对再次资产证券化暴露产生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薄弱等,从内部风险控制机制,监管资本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明确和加强了监管要求。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由目前的4%上调到7%,同时计提2.5%的防护缓冲资本和不高于2.5%的反周期准备资本,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
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维持8%不变。
巴塞尔协议三
![巴塞尔协议三](https://img.taocdn.com/s3/m/4f234d5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3.png)
巴塞尔协议三巴塞尔协议三(Basel III)是一项由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制定的全球银行监管框架,其目的是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加强金融稳定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本文旨在探讨巴塞尔协议三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和前景。
一、背景巴塞尔协议三的制定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为应对金融市场出现的问题,特别是银行在经济衰退时的表现不佳而制定的。
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借贷的不透明性、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等问题成为了金融市场的症结所在,进而衍生出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
因此,针对银行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不足,国际清算银行于2010年开始制定巴塞尔协议三。
二、主要内容1. 建立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规范巴塞尔协议三要求银行保持一定的资本储备,以规避风险和增强自身的财务实力。
要求银行在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7%的基础上,增加缓冲资本(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和计划内资本(countercyclical buffer),这样一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达到10.5%以上。
2. 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三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银行提高流动性储备,增加流动性测试和监控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为了确保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储备,巴塞尔协议三规定了更为明确的流动性储备要求,以及测试和监控流动性风险的标准。
3. 强化市场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三重新定义了市场风险的范畴,将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商品风险、汇率风险和投资组合风险等。
此外,巴塞尔协议三要求银行运用更为有效的风险测量和风险管理方法,特别是对于利率风险和投资组合风险的测量和管理要求更高。
4. 其他要求还有一些其他要求,包括要求银行对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进行更为有效的披露、要求银行对他行放贷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等。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及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c3c6a1cc175527072208e5.png)
一、资本充足率的影响第一,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满足巴塞尔协议规定的监管标准,受资本充足率提高的影响不大,并且由于我国利率管制,银行并不完全开放,表外创新业务并没有西方国家发达,受次货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银行也能通过外部融资,获得实体经济提供的资本补充。
第二,长期内,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推出,更高的监管要求带来了银行业资本缺口的问题,必然要求银行增加资本,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我国银行业主要选择外源融资的方式,势必对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并且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如西方资本市场发达,从资本市场融资受到较多的制约,融资周期长,监管规则多。
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进行内源融资,扩大股本和留存收益的方式,节约融资成本,加强管理,更好的抵御风险。
长远看,银行业必须转变融资方式,由外源融资过渡到内源融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银行自身核心资本不足的资金压力缺口,另一方面,增强了银行经营的自主性,不再受资本市场的制约。
第三,从资本结构构成看,我国银行一级资本中普通股占比较高,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对普通股的要求增多,普通股的地位更加突出。
普通股虽然吸收风险损失的能力较强,但具有成本高的特点,势必增加银行经营成本,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资本构成多样化,资本市场发达,融资渠道较多,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普通股融资,这必然造成我国银行业和国际银行业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杠杆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一是,短期内我国仍会继续以传统业务为主,利息收入仍然占银行利润的主要部分,这样必然产生较高的杠杆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较容易达到巴塞尔III 的最低监管要求,杠杆率调控机制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较小。
二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差收入在利润中占比较大,所导致的较高杠杆率,对于调控我国银行风险所起的作用较小,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存贷利差的收入空间日益减少,银行已不能在依靠传统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就必然会下降;并且我国与西方国家银行经营模式不同,西方国家更多追求表外业务,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我国银行业为在全球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然会积极由发展传统业务向表外创新业务过渡,大量创新的表外业务的发展,杠杆率必然降低,由此伴随而生的是银行的高风险。
巴塞尔协议3
![巴塞尔协议3](https://img.taocdn.com/s3/m/defd36a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8.png)
巴塞尔协议3
巴塞尔协议3(Basel III)是一项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银行监管框架,旨在加强全球银行业的资本和流动性规定,以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巴塞尔协议3于2010年12月发布,是对巴塞尔协议1和2的修订和加强。
它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
1. 资本要求:巴塞尔协议3增加了银行的资本要求,以确保银行拥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
新的资本要求包括基本资本率、资本缓冲区和总资本率等指标。
银行需要提高自己的资本储备,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2. 流动性要求:巴塞尔协议3引入了新的流动性要求,要求银行根据其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特征来管理其流动性风险。
它要求银行拥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紧急情况和市场冲击。
3. 杠杆率:巴塞尔协议3引入了新的杠杆率要求,要求银行在不考虑风险权重的情况下,维持一定的资本储备。
这
有助于防止银行通过高风险激进行为来获取利润,从而增
加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巴塞尔协议3的实施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
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减少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然而,一些人认为,巴塞尔协议3的实施对一些中小型银行和新兴市场银行来说可能是一项
挑战,因为它增加了它们的资本和流动性要求。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572f7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3.png)
论述《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实用版)
目录
1.《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和意义
2.《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3.《巴塞尔协议ⅲ》的评价
正文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背景和意义
《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bcbs)着手对资本监管国际标准进行改革。
该协议的出台背景是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匹兹堡峰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大幅度提高银行体系资本质量和资本数量。
二、《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ⅲ》主要涉及最低资本要求水平,包括将普通股比例最低要求从 2% 提升至 4.5%,建立 2.5% 的资本留存缓冲和 0%~2.5% 的逆周期资本缓冲。
这一改革方案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金融风险。
三、《巴塞尔协议ⅲ》的评价
《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协议有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其次,通过建立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银行可以在经济波动时更加灵活地调整资本结构,稳定信贷供应。
然而,也有人认为《巴塞尔协议ⅲ》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过于严格,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信贷投放。
总之,《巴塞尔协议ⅲ》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金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比率 =
资本计量 敞口计量
表内项目
表外项目 x 换算系数
➢ 2013-2017年为并行时期:对一级资本杠杆比率为3%进行测试 ➢ 杠杆比率的披露将始于2015年 ➢ 2017年将最终执行
2011.05.10
精选PPT
12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SiFis)
❙ 系统重要性的衡量标准为: ▪ 规模 ▪ 相互关联性 ▪ 可替代性 ▪ 复杂程度 ▪ 全球活动
Im Detail: Zusätzliche 逆Ze周it期va超ria额b资le本r Puffer Kapitalpuffer
Zeit逆va周ri期abler 超P额uf资fe本r
7X %%
核M心in一d级es资tk本er充nk足a率pi最ta低lqu要o求te 包括留存超额资本
Kalende时rz间eit
全球SIFIs
➢ 决议框架
➢ 损失吸收能力更强,以此 来反映这些机构对全球金 融系统构成的风险更高
3
流动性风险 – 定量要求
概览
增强短期内抵抗流动性紧张的能力 (范围:1个月):
流动性覆盖率 =
优质流动性资产
2011.05.10
精选PPT
6
风险覆盖 (1)
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短期反应
主要关注点:资产证券化和交易账户仓位
支柱 1
❙ 再资产证券化 ❙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管道
的流动性便利 ❙ 市场波动线 ❙ 交易账户的证券化头寸 ❙ 交易账户的违约风险
支柱 2
❙ 压力测试 ❙ 风险管理 ❙ 声誉风险
支柱 3
❙ 披露交易账户的证券化 头寸
降低银行追求过度风险的获利,以创造一个能更好地抵御不利冲击 的金融系统
2011.05.10
精选PPT
3
巴塞尔委员会应对金融危机作出的银行监管新规
巴塞尔协议III
❙ 资本相关措施
➢ 资本的定义 ➢ 留存超额资本 ➢ 风险覆盖 ➢ 补充措施 ➢ 系统重要性机构
❙ 流动性相关措施
➢ 流动性覆盖率 ➢ 净稳定融资比例 ➢ 监测工具
• 2010年4月中前为征求意见期 • 2010年夏为影响测算/审核期 • 2010年12月(基本)完成
2011.05.10
精选PPT
4
二级资本
一级资本
资本的定义
当前
未来
“核心”一级资本
混合一级 资本
高档二级资本
低档二级资本
三级资本
以一级资 本的50% 创新型混合资本 为上限 工具(以一级资
本的15%为上限)
❙ 银行进入留存超额资本区间其资本分配将受到限制,而银行业务不会受到限制 ❙ 2016-2018年逐步实施,2019年1月1日全面落实
超出最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的CCB
≤ 0,625 % > 0,625 % 且 ≤ 1,25 % > 1,25 % 且 ≤ 1,875 % > 1,875 % 且 ≤ 2,5 %
❙ 表外工具保荐机构的信 息
❙ 再资产证券化头寸
2011.05.10
精选PPT
7
风险覆盖 (2)
对手方信用风险
❙ 提高金融衍生工具和回购相关的对手方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 ❙ 提高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价格相关性 (AVC) ❙ 中心对手方赔偿的风险权重较低
激励银行经由中心对手方处理金融衍生品 ❙ 提高对手方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要求
巴塞尔协议III概览及其影响 -
Edgar Weirauch
免责声明:
本演示文稿所表之观点皆为作者本人观点,并不 代表德意志银行的观点。
2011.05.10
精选PPT
2
二十国集团(G20)对本轮金融危机的应对
2009年9月24/25日匹兹堡峰会发布的领导人声明
❙ 提高资本的质和量 ❙ 留存超额资本 ❙ 避免过度杠杆化 ❙ 提高高风险产品和表外活动的资本要求 ❙ 加强流动性风险要求 ❙ 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并辅以额外的资本、流动 性和其他审慎要求
> 2,5 %
留存超额资本比率的最低要求 (计作相对于盈利的百分比占比)
100 % 80 % 60 % 40 % 0%
2011.05.10
精选PPT
10
逆周期超额资本
核心一级资
Ka本pit充al足niv率eau
9,5%
Y%
Konju经n济kt/u信rz用yklus / Kred周it期zyklus
“总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是总的核心一级资本(未作扣除)相对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栏是净核心一级资本(未作扣除)相对于新的风险加权资产 的比率。
2011.05.10
精选PPT
9
留存超额资本 (CCB)
❙ 要求银行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额外持有2.5%的留存超额资本,以增强银行 在金融或经济危机时期损失吸收的能力而不至于威胁最低资本要求水平
以一级资 本的50% 为上限
以一级资本的 100%为上限
总资本比率
2011.05.10
精选PPT
普通股本一级资本比率 包括留存超额资本
一级资本比率
普通股本 一级资本
额外一级资本 二级资本
5
损失的分摊 已无需关注
损失的分摊 仍需关注
监管资本的调整
(通常适用于普通股本部分)
➢ 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未实现收益和损失 ➢ 并表子公司发行的资本及第三方持有资本 ➢ 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 ➢ 递延税项资产 ➢ 对自身股票(库存股)的投资 ➢ 相互交叉持有和投资于特定银行、金融和保险机构(超出监管并表范围的机构)的资本 ➢ 预期损失拨备的不足额 ➢ 现金流套期准备金 ➢ 因估值合理金融债务相关的自身信用风险的变化而引起的累积收益和损失 ➢ 养老金固定收益基金资产和负债 ➢ 证券化交易相关销售收益
2011.05.10
精选PPT
8
巴塞尔协议III定量影响测算的结果
银行数量
67 128
银行集团的平均资本比率(以百分比计)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充足率
总资本充足率
总的 11,1 10,7
净的 5,6 7,9
当前规定 10,5 9,8
新规 6,2 8,1
当前规定 14.0 12,8
新规 8,3 10,3
➢ 对留存超额资本水平的要求取决于宏观变量,例如总的信贷增速
➢ 每个辖区的有关当局将针对该辖区对手方敞口设定留存超额资本的要求(该要求将相互适 用)
➢ 留存超额资本的要求是针对该辖区敞口对应银行而言的
2011.05.10
精选PPT
11
杠杆比率
目标: - 限制银行业杠杆率的提升 - 通过“简单明了的”非风险“挡弹墙”加强基于风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