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代文学的发展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清代文学的发展演变

郭绍虞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中说清代:“就拿文学来讲,周秦以子称,楚人以骚称,汉人以赋称,魏晋六朝以骈文称,唐人以诗称,宋人以词称,元人以曲称,明人以小说、戏曲或制艺称,至于清代的文学则于上述各种中间,或于上述各种之外,没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足以称为清代的文学,却也没有一种不成为清代的文学。盖由清代文学而言,也是包罗万象而兼有以前各代的特点的。”正因为此,清代文学繁富驳杂,其发展演变较难把握。

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发展演变

清代小说的发展演变,颇为复杂,其程度甚而超过明代。要而言之,可分四个流派:

一、人情小说

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金瓶梅》之后,人情小说的发展分两个系统:第一是继承和发展《金瓶梅》传统的叙写家庭悲欢离合及发迹变态情事之作;第二个系统是被鲁迅称为“学步”《金瓶梅》的一股“异流”的“才子佳人”类作品。到清代乾隆年间,具有《金瓶梅》特点的人情小说异军突起,诞生了人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在《红楼梦》的巨大影响下,续作、仿作之书不绝。续之者有《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复梦》、《红楼补梦》、《红楼重梦》、《红楼幻梦》、《红楼圆梦》等,总的倾向是“补其缺陷,结以团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仿之者有《品花宝鉴》、《青楼梦》,《花月痕》、《海上花列传》、《九尾龟》等,《镜花缘》也略具类似特点。

二、拟古小说

“拟”即是模仿。“古”指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小说”。拟古小说在明清,尤其是清代颇为盛行,其成就最高者就是清初山东柳泉人蒲松龄,而其《聊斋志异》为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用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因而它代表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风行略100年,称颂者很多。直到乾隆末年,才有直隶献县人纪晓岚提出批评。在他看来,《聊斋志异》有两大缺点:一是“体例太杂”,即一人的作品,不能有两个朝代的体例,此是针对其短者像六朝志怪小说长者像唐代传奇小说而言。二是“描写太详”,即许多事情,尤其是当事人不愿说的事情,作者写得如此之细,何由知之?于是他为克服这两大缺点,写了一部《阅微草堂笔记》。写法上模仿志怪小说,“尚质黜华”,叙述简古,而材料大抵自造,而目的是借狐鬼的话来抨击社会现实。《阅微草堂笔记》是《聊斋志异》后又一值得注意的文言短篇小说。

三、讽刺小说

小说寓讽刺,晋唐已有先例。但是,真正称得上讽刺小说的,我国第一部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该书没有线索和主角,只有片段凑成,因此结构颇具特色。到清末,还有两部与之有相似之处的小说:托名南亭亭长的李宝嘉的《官场

现形记》和托名我佛山人的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两书也没有线索和主角,只有片段凑成。两书当时很盛行,而前者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部小说之一。但是鲁迅认为,两书艺术成就远不如《儒林外史》,“最容易看出的就是《儒林外史》是讽刺,而后两种都近于谩骂。”《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之外,尚有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这四大名著,被鲁迅先生称之为谴责小说,通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四、侠义小说

狭义小说,晋唐已具雏形,而宋人话本专有“公案”一类,元杂剧有众多“公案”戏,明代有《龙图公案》短篇小说集,但侠义公案小说的全面发展,则晚到清末时期。此时,一则因为人们审美欣赏习惯的变化,再则因为当时鸦片战争后的特殊的形式,侠义公案小说遂迅速崛起。

此类小说可以分狭义、公案、侠义公案三类。代表作就是《三侠五义》。该书又名《忠烈侠义传》,初刻本题“石玉昆述”。玉昆天津人,然该书当是众手润色而成。书先有北京聚珍堂书坊刻印,后由潘祖荫带至吴下,经学家俞樾见后以为第一回“狸猫换太子”“殊涉不经”,乃据史别撰一回,且以为书中侠士已有南侠、北侠双侠四人,三不能包,遂加小侠艾虎、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三人,改称《七侠五义》。

《三侠五义》续书甚多,其中成就较高者是《小五义》和《续小五义》。

其他侠义公案小说尚有十余种,较有影响的是与《三侠五义》近似者还有《施公案》、《彭公案》、《狄公案》等。

第二节清代戏曲的发展演变

一、清代传奇的发展演变

清代初年,传奇在明末繁荣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其时值得注意的有苏州派——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人才辈出。他们或者是苏州人,或者是长期流寓苏州者。此派语言真切朴实自然的特色,同时又具有华美空灵的韵致作家将近20人,其特点是作家富有才情,娴于词章,作品关注现实,关心国事,事关风化。代表人物是李玉,代表作是《清忠谱》与“一人永占”等。其余作家作品有:朱佐朝《渔家乐》;朱素臣《十五贯》;叶时章《琥珀匙》,张大复《醉菩提》;毕魏(吴县人)《三报恩》;邱园(常熟人)《虎囊弹》。

与苏州派同时的,还有浙江兰溪人李渔。剧作有《笠翁十种曲》,代表作是《风筝误》、《比目鱼》。作品舞台性极强,语言也朴素自然、雅俗共赏。结构针线绵密。其《闲情偶寄》其中“词曲部”“演习部”系统论述了戏曲理论,论到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等戏曲文学以及戏曲表演等问题。这部分戏曲理论,被后人编为《李笠翁曲话》,为我国古代体系最完善之戏曲理论著作。

清康熙年间,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剧作家——南洪北孔、两部伟大的、终结性的传奇作品——《长生殿》与《桃花扇》,将明清传奇的创作推向的最高峰。

清代康熙之后,传奇创作,如夕阳西下,迅速衰落,此后将近200年,可考作家350余人,作品650种,但名家名作极少。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除此之外,成就较高者有:

张坚,江宁人,有《玉燕堂四种曲》;董榕,有《芝龛记》;唐英,有《古柏堂曲》;夏纶,有《星斋五种》;蒋士铨,有《藏园九种曲》。等等。

二、清代杂剧的发展演变

简单来说,清初杂剧创作呈现两种倾向:一是多取材于与当时情况相似的民族斗争与朝代更迭的历史故事,来抒写自己的民族情绪与国家兴亡的感叹,典型的作家有吴伟业《临春阁》、《通天台》,陆世廉《西台记》,尤侗《吊琵琶》,薛旦《昭君梦》等;一是文人们“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于苦闷,作品有尤侗《读离骚》、嵇永仁《续离骚》等。到清中期,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此时抒写的民族情绪与国家兴亡的感叹的作品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大量的“劝善惩恶”的作品和借名人轶事抒写感慨的作品,前者的代表作是杨朝观的《吟风阁杂剧》32种及唐英《古柏堂传奇》中的部分杂剧作品,后者有桂馥《后四声猿》、蒋士铨《四弦秋》等作品。晚清时期,处于民族危亡关头,一些剧家运用戏曲表达爱国主义思想与革命思想,写出了一些表达爱国与民族思想的因而较有意义的戏曲作品,如无名氏的写史可法殉难的《陆沉痛杂剧》、竺崖的写祖狄北伐故事的《渡江楫杂剧》等。

三、清代地方戏

每一戏曲剧种都是最先土生于一地,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而随其逐步的发展壮大,便相应出现一声腔。在明代,较有名的是所谓四大声腔:海盐、余姚、昆山和弋阳。由于魏良辅的改造,昆腔逐步走向全国,取得霸主地位。但是到清康、乾之际,或演变,或新出,在全国大江南北,出现了许多新的戏曲声腔。据《中国戏曲通史》介绍,除已有的昆、弋腔外,至少尚有梆子、乱弹、西秦、秦、襄阳、楚、吹、安庆梆子、二簧调、罗罗、弦索、巫娘、琐哪、柳子、勾腔等15种腔调。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清代地方戏曲的全面繁荣。由于昆腔的特殊地位,其所演唱的传奇戏在当时被称为“雅部”,得到朝廷的扶持,而其他声腔,则被称为“花部”或“乱弹”,多次受到朝廷明令禁止。但尽管如此,清代戏曲,值得大书特书的,仍然是“花部”的地方戏。地方戏曲的兴起,引起了文人的注意,清代焦循的《花部农谭》便是一部专门论述地方戏的戏曲理论著作。

第三节清代诗文词的发展演变

总体而言,清代的诗文词成就未能超越前代,但是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可轻视。

一、诗

明末清初的诗坛上,遗民诗人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所作往往悲壮沉郁,感慨深远。钱谦益、吴伟业也是清初有特色的诗人。王士祯提倡“神韵”,成为当时诗坛领袖。清中叶以后,一般文人屈服于朝廷的政治压力,纷纷钻入故纸堆,形成盛极一时的考据学风。影响到诗坛,虽然各种诗说、诗派蜂起,但远离现实斗争,学古、尊古、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如沈德潜之“格调说”,翁方纲之“肌理说”,大旨不外乎此。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能不被时风所染,较有特色。

二、词

词至清代,经过元、明的中衰以后,重又呈“中兴”气象。词家辈出,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