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文档含答案(重庆卷)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区域分析及国土整治)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区域分析及国土整治)](https://img.taocdn.com/s3/m/fab613110066f5335a8121a8.png)
2007年各地高考试题(区域分析及国土整治)(07北京文综卷)36、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10分)(5)、简述途经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6分)(2) (10分)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5)使亚欧大陆交通更为便捷,贸易距离缩短,推进商品交换,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07广东地理卷)31.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
(共10分)资料2:见图15。
图例 ° °88° 84°图9 城市铁路河流时令河 年降水量(m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
(1)图中的科隆群岛上栖息着南极企鹅,其原因是受的影响。
(2分)(2)有关亚马孙河的描述,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
(3分)A.河上有时漂浮着直径二、三米的大圆叶B.含沙量很大C.发源于西部高大山系,流经平原地区D.流量季节变化大E.其流域夏季降水少F.其河口海域变成了“淡水海”31.(本题共10分)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图表信息,结合区域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寒流(洋流或秘鲁寒流)(2)A、C、F。
32.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
(共18分)资料1:2005年云贵高原地区人均GDP为6619元(全国为15033元/人)。
资料2:G省地处云贵高原,图16和表2反映了G省人口密度分布及相关情况。
图16、表2中的相关系数大于(或小于)零,则表明地理要素之间为正(或负)相关关系,其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显著。
表2: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和土地开垦率的相关系数表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根据图16,在 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3d426301e87101f69e31950b.png)
1.1采煤方法的选择 1.1.1开采技术条件1、构造 :常村煤矿位于华北板块嵩箕构造区之嵩箕断隆内,基本构造形态为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5~20°的单斜构造。
构造行迹以断层为主,按其展布方向,大致可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其中近东西向断层最为发育,构成煤田的基本构造格架。
根据《二1煤层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全区共发现11条断层,主要为正断层,分别为:F 8、F 11、F 16、F 19、F 18、F 9、F 10、F 12、F 13、F 15、F 17。
在2004年4月《常村煤矿首采区三维勘探报告》资料中,原F 13、F 15断层被否定,但同时发现了落差10~20m 的断层10条,落差5~10m 的断层8条,落差小于5m 的断层8条。
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
对于矿井井采带来了不便。
2、煤层: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煤系地层总厚度480.07m ,共含煤6组18层,煤层总厚11.25m ,含煤系数为2.34%。
可采煤层为山西组二1煤层,二2煤层仅局部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或偶尔可采。
井田内二1煤层厚度0~14.60m ,平均 17m ,倾角15~24°,属较稳定煤层。
二1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有一层夹矸,夹矸厚度0.09~4.29m 。
全井田无煤或不可采面积共约5.586km 2,占井田面积(25km 2)的22.34%。
煤层厚度沿走向或倾向均有一定的变化,局部地段短距离内有突然增厚变薄现象。
首采区内共有10个钻孔资料,其中2401钻孔揭露煤层厚度最小,为0.33m ,2304钻孔揭露煤层厚度最大,为14.6m ,经对各钻孔揭露煤层厚度加权平均后,首采区内二1煤平均厚度4.42m 。
3、煤层顶底板岩性:二1煤层顶板岩性以中、细粒砂岩、泥岩为主,砂质泥岩、粉砂岩次之。
中、细粒砂岩力学强度大,抗拉、抗压强度良好,而泥岩、砂质泥岩力学强度低,遇水易软化。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432b82146edb6f1aff001f1a.png)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灵武三中孙利“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
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一、播下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
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
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有个女生叫王芳,她是班上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作业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课吵吵闹闹,一刻也不停。
大家都担心这孩子毕业不了,有一阵子,她甚至躲在家中不来上学,我心里很是着急了,好几次都急匆匆地蹬着自行车赶往她家去劝说。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王芳家境贫寒,她是因为担心患有眼疾的妈妈在家单挑家务会把身体累垮才丢下功课的。
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四川卷)](https://img.taocdn.com/s3/m/d9bde407b7360b4c2e3f6465.png)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四川卷)地理部分第Ⅰ卷本卷共35分,每小题4分,共140分。
要每小题给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要求的。
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2.由图1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
回答3~4题。
3.由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根据表1资料,回答5~7题。
表197°W附近某山东坡平均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5.下列选项中,数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A.①——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B.②——高山针叶林带——玉米C.③——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D.④——高山草地带——小麦6.该山地最适宜人类聚居的地带是A.①B.②C.③D.④7.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D.河流源远流长图3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8~11题。
8.图3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9.关于图3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10.关于图3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熏蒸变化小11.深秋季节,一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63b9ca4a2e3f5727a5e96293.png)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综合题)7至9页,共9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2006年4月18日10时50分左右(以10时50分计)到达西雅图(西八区。
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开始了为期12天的对美国等国的国事访问。
据此回答1-3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A、4月18日1时50分B、4月18日18时50分C、4月19日1时50分D、4月19日2时50分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A、20°W向东到2°30′EB、20°W向东到92°30′EC、2°30′E向东到92°30′ED、92°30′E向东到160°E3、访问期间A、曾母暗沙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B、高雄正午日影由长变短C、夏威夷正午日影为长-短-长变化D、西雅图正午日影由短变长图1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4-6题。
4、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A、1B、2C、3D、45、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A、Ⅱ、ⅠB、Ⅱ、ⅢC、Ⅳ、ⅠD、Ⅳ、Ⅲ6、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A、1-ⅢB、2-ⅡC、3-ⅣD、4-Ⅳ图2中数码1-7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
读图回答7-9题。
7、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8、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1与5B、1与6C、3与5D、3与69、与1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7东侧表层海域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高D、温度低、盐度低图3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重庆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32b65a4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6.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
理试题(重庆卷)
佚名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总页数】2页(P54-5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重庆卷解析[J], 刘锋;张文革
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Ⅰ) [J],
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四川卷) [J],
4.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重庆卷) [J],
5.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J], 张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各地2007高考题(word)+答案(地理)
![全国各地2007高考题(word)+答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571412a21614791711286c.png)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2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交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半答题卡试卷类型(A)涂黑。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 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潜力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2.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矛盾仍很严重C.第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读图 1 回答 3~5 题3.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4.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6.对冰川加速融化产生的结果表述错误的是A .可以改变当地地貌B .可以加速水土流失C .从长远看,可以改善灌溉条件D .增加了灾害危险 7.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 .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B .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 .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D .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8.图 2 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依次是图2A .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高山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山气候 9.与图 2 中丁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A .长沙B .宜昌C .太原D .合肥 10.下列民居最能反映人文环境特征的是A .②③④B .①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 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全国2](https://img.taocdn.com/s3/m/79aaa3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4.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 页,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5.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2007年 3 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 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回答1~2 题。
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A.原料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D.技术指向型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A.丰富的原料B.庞大的市场C.廉价的劳动力D.先进的技术图1 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答3~5 题。
3.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800 米B.900 米C.1000 米D.1100 米4.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A.M、N B.M、P C.M、Q D.P、Q5.若在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A.风沙B.洪涝C.滑坡D.寒冻读图2,回答6~7 题。
图1 6.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7.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A.甲B.乙C.丙D.丁读图3,回答8—9 题。
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图4 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https://img.taocdn.com/s3/m/8678f36a561252d380eb6e94.png)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安徽六安二中谭永胜与前几年比较,2007高考地理题继续保持新课程卷试题结构的一致性,文综考试还是从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舞台——地理环境开始,地理试题总体难度、分值比例上基本保持往年水平,难度有持续走低迹象,地理作为文科综合中的“瓶颈”被逐渐突破,“分水岭”作用在降低。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试题简介:第一组考察的对中国城市人口增长阶段的一个认识。
从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势不可当的中国城市化浪潮开始, 中国的城市人口目前正处在一个加速增长阶段,与美国相比,城市化水平的不同体现地理学的地域性,本题意境深远。
第二组是澳大利亚,考察世界洋流的分布状态,考察对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认识和分布,地中海气候——地理学的经典主题,图中Q点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地中海气候“拍死”(帕斯)多少英雄豪杰。
5题依然考察的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隐含西亚、非洲热点地区的考查。
第三组局部光照图考查地球地图,测试从局部看整体能力。
本题说明地球地图是地理学最技术的语言,时间是永恒的高考题,时间题是高考的常青树、不死鸟。
6题已知南极极昼算地方时,7题测纬度,8题根据季节综合串联落杉矶、长江、长城、南极经典知识。
此题带有2005高考第12题的影子,2007与2005年高考相映成趣。
第四组农业区位因素,隐现“三农”问题,考察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温室种菜会联想。
最后回归母亲河---黄河,黄河含沙量变化的整体思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
第36题工业区位考察观察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工厂搬迁的折射首钢搬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第37题中国六地降水资料表的分析,是对降水因素的全面的综合,涉及雨带推移、东中西三个地带,四大佛教名山。
第40题3题燕京建都的自然条件、4题燕京地理位置重要性,考察提取信息能力、系统分析能力。
2007高考文综地理(全国卷Ⅰ)试题特点:1、重点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h和解析(全国卷1)详解
![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h和解析(全国卷1)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196f2f1f8c75fbfc77db2af.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T B .Q C .R D .S 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 .TB .QC .RD .S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下,与P 地相符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 为纬线,Q 、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 为晨昏线,M 点为b 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 .5时 B .15时 C .9时 D .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 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 .55°NB .65°NC .75°ND .85°N8.若Q 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B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重庆市高考文综地理试卷有答案word版
![重庆市高考文综地理试卷有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5951d1580216fc710afdc1.png)
2014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地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人把城市楼房高出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 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以下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 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 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 年时期耕地总量减少 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
据此完成 3-4 题。
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注明这一时期该国A. 人口数量减少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D.粮食单产提高4.1992-2007 年乌克兰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 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图1 表示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图1,完成 5-7 题。
图 15.图 1 表示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 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若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 流速减小B.流速增大C.水位涨落D.水位牢固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 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2 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察看中拍摄的野外察看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图照片。
读图 2,完成 8-10 题。
8.图 2 中砾石滩常有于大河的A. 河源B. 凸岸C. 凹岸D. 入海口9. 以下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 2 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近似的是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A. 石笋B.冰斗10. 粒径分布是解析河学科网流聚积物特色的重要指标。
【精品文档】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
![【精品文档】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https://img.taocdn.com/s3/m/035f3d05fd0a79563d1e725e.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5页,第二部分分(非选择题)6至11页,共11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0﹒5毫米黑色签字笔。
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14.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题14图)可判断n为A.1B.2C.3D.415.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图15图,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10 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读数为58 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 V,内阻为0.05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A.35.8 WB.43.2 WC.48.2 WD.76.8 W16.如题16图,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 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量分30°和45°.则q2/q1为别为q1和q2, θ分别为A.2B.3C.23D.3317.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A.0.15 Pa B.0.54 PaC.1.5 PaD.5.4 Pa18.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波长分别为λ1和λ2)制成,板面积为S ,间距为d .现用波长为λ(λ2<λ<λ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成正比 A.⎪⎪⎭⎫ ⎝⎛-11λλλλS d B.⎪⎪⎭⎫ ⎝⎛-212λλλλS d C.⎪⎪⎭⎫ ⎝⎛-11λλλλd S D.⎪⎪⎭⎫ ⎝⎛-22λλλλd S 选择题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9.土卫十和土卫十一是土星的两颗卫星,都沿近似为圆周的轨道线土星运动.其参数如表:两卫星相比土卫十A.受土星的万有引力较大B.绕土星的圆周运动的周期较大C.绕土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较大D.动能较大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2倍B.声波是织波,声源振动越快,声波传播也越快C.在某介质中,红光折射率比其他色光的小,故红光传播速度比其他色光的大21.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人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2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7分)(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题22图1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①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流表的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②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③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___.(2)建造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高将长百米、重千余吨的钢梁从江水中吊起(题22图2)、施工时采用了将钢梁与水面成一定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为了探究该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个模拟实验.研究将钢板从水下水平拉出(实验1)和以一定倾角拉出(实验2)的过程中总拉力的变化情况.①必要的实验器材有:钢板、细绳、水盆、水、支架、刻度尺、计时器和等.②根据实验曲线(题22图3),实验2中的最大总拉力比实验1中的最大总拉力降低了.③根据分子动理论,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④可能导致测量拉力的实验误差的原因有:读数不准、钢板有油污、等等(答出两个即可)23.(16分)t=0时,磁场在xOy平面内的分布如题23图所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0,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相邻磁场区域的磁场方向相反.每个同向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l0.整个磁场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1)若在磁场所在区间,xOy平面内放置一由a匝线圈串联而成的矩形导线框abcd,线框的bc 边平行于x轴.bc=l B、ab=L,总电阻为R,线框始终保持静止.求①线框中产生的总电动势大小和导线中的电流大小;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2)该运动的磁场可视为沿x轴传播的波,设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画出L=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并求波长 和频率f.24.(9分)飞行时同质谱仪可通过测量离子飞行时间得到离子的荷质比q/m.如题24图1,带正电的离子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进入长度为L的真空管AB,可测得离子飞越AB所用时间L1.改进以上方法,如图24图2,让离子飞越AB后进入场强为E(方向如图)的匀强电场区域BC,在电场的作用下离子返回B端,此时,测得离子从A出发后飞行的总时间t2,(不计离子重力)(1)忽略离子源中离子的初速度,①用t1计算荷质比;②用t2计算荷质比.(2)离子源中相同荷质比离子的初速度不尽相同,设两个荷质比都为q/m的离子在A端的速度分别为v和v′(v≠v′),在改进后的方法中,它们飞行的总时间通常不同,存在时间差Δt.可通过调节电场E使Δt=0.求此时E的大小.25.(20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题25图所示不用完全相同的轻绳将N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悬挂于一水平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1、2、3……N,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1号球向左拉起,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2号球碰撞,2号球再与3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忽略绳的伸长,g取10 m/s2)(1)设与n+1号球碰撞前,n号球的速度为v n,求n+1号球碰撞后的速度.(2)若N=5,在1号球向左拉高h的情况下,要使5号球碰撞后升高16k(16 h小于绳长)问k 值为多少?26.(14分)脱除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硫资源.(1)硫化氢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硫,其离子方程式为.(2)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硫化氢后,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可回收硫、其电解总反应方程式(忽略氧的氧化还原)为;该方法的优点是. (3)一定温度下1 mol NH4 HS固体在定容真空容器中可部分分解为硫化氢和氨气.①当反应达平衡时ρ氨气×p硫化氢=a(Pa2),则容器中的总压为Pa;②题26图是上述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若t2时增大氨气的浓度且在t3时反应再次达到平衡,诸在图上画出t2时刻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27.(16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题27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方案反应物甲Cu、浓HNO3乙Cu、稀HNO3丙Cu、O2、稀HNO3(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再由a向e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3)题27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实验现象为;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28.(16分)有机物A、B、C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5H8O2,有关的转化关系如题28图所示,已知:A的碳链无支链,且1 mol A 能与4 mol Ag(NH3)2OH完全反应;B为五元环酯.提示:(1)A中所含官能团是.(2)B、H结构简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E→C ;E→F .(4)F的加聚产物的结构简式为.29.(14分)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 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1)e的元素符号是.(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 ;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中的化学键类型为,Z的晶体类型为;ab-离子的电子式为.(3)由a、c、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一定量的d2c2与ac2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恰好与0.8 mol稀盐酸溶液完全反应,并收集到0.25 mol气体,则用物质的量表示该固体物质的组成为.30.(21分)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合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Ⅰ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31.(21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1)由表可见,温度为70 ℃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②.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芝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 第二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第三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第四步:.实验结果:.(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绝密*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1.C2.A3.A4.B5.D6.A7.B8.B9.C 10.D 11.A 12.D 13.C 14.B 15.B 16.C 17.A 18.D选择题二(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9.AD20.CD 21.BC第二部分(包括10小题,共174分)22.(17分)(1)d导线b导线g导线(2)①测力计(弹测力计、力传感器等等)②13.3(允许误差±0.5)0.27(允许误差±0.03)N③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钢板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④快速拉出、变速拉出、出水过程中角度变化、水中有油污、水面波动等等 23.(16分) 解:(1) ①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 ,任意时刻线框中电动势大小 g=2nB v L v (1) 导线中的电流大小 I =RL nB vv 2 (2) 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RvL B n LI nB F 2202042==由左手定则判断,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沿x 轴正方向.(2)磁感应强度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02l =λ (4) (3) vl v f 2=(5)t =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如答23图答23图24.(19分)解:(1) ①设离子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 ,则mv qU 21=2 (1) 离子飞越真空管,AB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L=m 1 (2) 由(1)、(2)两式得离子荷质比2122Ut L m q =(3) ②离子在匀强电场区域BC 中做往返运动,设加速度为a ,则 qE =ma (4) L 2=avv L 2+ (5) 由(1)、(4)、(5)式得离子荷质比2221421t E U L U m q ⎪⎭⎫ ⎝⎛+=或221222L E U UL m q ⎪⎪⎭⎫ ⎝⎛+= (6) (3) 两离子初速度分别为v 、v ′,则mqEv n L L 2+=(7) l ′=v L '+mqE v '2 (8)Δt =t -t ′=)(2v v qE m v v L -'⎭⎬⎫⎩⎨⎧-' (9)要使Δt =0,则须02=-'qEm v v L (10) 所以E =qLv mv '2 (11)25.(20分) 解:(1)设n 号球质量为m ,n +1,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n nv 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据题意有n 号球与n +1号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 n 、0、m n +1n km根据动量守恒,有1+'+'=nn v n v v km E m v m (1)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21nn v m =1222121+'+n n n n v km v m (2) 由(1)、(2)得)0(1211舍去='+='++nnnv k E v 设n +1号球与n +2号球碰前的速度为E n +1据题意有v n -1=1+'n v 得v n -1=1+'nv =kE n+12 (3) (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1121v m gh m =(4) v 1=gh 2 (5) 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k g v 1625⨯= (6) 由(3)式得111212v k k k v nn ⎪⎭⎫⎝⎛⋅=+-+ (7)N=n =5时,v 5=1112v k v nn ⎪⎭⎫ ⎝⎛⋅=+ (8) 由(5)、(6)、(8)三式得k =12-)12(414.0舍去--=≈k (9) (3)设绳长为l,每个球在最低点时,细绳对球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l v m g m F nn n 2=- (10)则kn n n n n n n n E lg m l v m g m l v m g m F 22/222+=+=+= (11)(11)式中E kn 为n 号球在最低点的动能由题意1号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机械能守恒可知1号球在最低点碰前的动能也最大,根据(11)式可判断在1号球碰前瞬间悬挂1号球细绳的张力最大,故悬挂1号球的绳最容易断. 26.(14分)(1)2Fe 2++H 2S=S ↓+2Fe 2++2H -(2)Na 2S+2H 2O 电解 S ↓+H 2↑+2NaOH 或S 2++2H 2O 电解 S ↓+ H 2↑+2OH -副产氢气,生成的NaOH 可循环利用. (3) ①2/3②27.(16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2)Cu+4HNO3(浓)=Cu(NO3)2+2NO 2↑+2H2O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没有处理尾气.28.(16分)(1)醛基或-CHO(2)(4)29.(14分)(1)S(2)CH4<NH3<H2O;共价健和离子键;离子晶体;[ ∶C N+]-(3)CO2-3 +H2O=HCO-3+OH-或C7O2-4+H2O=HC2O-4+OH-(4)0.3 mol Na2O2、0.1 mol Na2CO330.(21分)(1)AaBB、Aabb、AABb、aaBb.(2)抗寒晚熟;F2(或子二).(3)数目.原因: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吉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4)①42 ②∶③4.31.(21分)(1)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酶具有最适温度.(2)不含淀粉酶.(3)实验原理:①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第四步:沸水溶加热煮沸1-2 min.实验结果:A管砖红色,B管蓝色.(4)唾液淀粉酶.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H2O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d8e543a417866fb94a8e29.png)
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一 (地理部分试题)(湖南/湖北/江西/安微/浙江/河南/河北/辽宁/福建)第Ⅰ卷选择题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较少B.城市人口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B.QC.RD.S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B.QC.RD.S5.在图3所示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
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º;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
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A.5时B.15时C.9时D.19时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A.55ºNB.65ºNC.75ºND.85ºN8.若Q地的经度为0º,此时正是北京日出。
这个季节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灾等级最高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回答9~10题。
9.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1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A.蒸发量大B.多虫害C.地温低D.太阳辐射强11.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
最重要原因是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第Ⅱ卷非选择题36.(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2007年重庆七中高三地理综合试题
![2007年重庆七中高三地理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17a983c77da26924c5b008.png)
2007年重庆七中高三地理综合试题下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 ①的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A 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流过B 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 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 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2 关于②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B 重要的棉花产区C 我国地势最高的大盆地D 地表土是紫色土3 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数值是A 50B 200C 400D 8004 关于③④⑤所代表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③的长度大于④B ③的水能资源比⑤丰富C ③⑤都流入太平洋D ⑤是国际河,④只流经一个国家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有两个答案5 影响图示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有A 城镇布局B 海陆分布C 河流走向D 矿产分布6 与丙城区位条件相类似的城市有A 大连B 武汉C 北京D 石家庄7 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A 纬度低,港口水域终年不冻B 位于河流入海口,常年不淤C 海阔水深,便于港口建设D 水陆联运便利,腹地广阔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回答8 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是乙的四分之一B 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C 甲区域等温线分布,七月较一月稀疏D 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9 M、H两地所在国家A 煤、铁、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B 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发展C 最大地工业基地均位于该国西部D 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弧线MJK为晨昏线的一部分。
此时我国漠河(约122°E)地区夜幕降临。
完成下题10 有关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 O点为北极点B O点为南极点C 弧MJ可能是昏线D 弧线KJ可能是晨线11甲地所在地区地区时为A 6:00B 6:12C 18:00D 18:12二综合题12 物候学是记录一年中植物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科学。
2007 文综
![2007 文综](https://img.taocdn.com/s3/m/f34a8586d4d8d15abe234e4b.png)
1200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_文综(地理部分)第Ⅰ卷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 .增加了湿、热程度B .降低了干、热程度C .减轻了寒冷状况D .加剧了干燥状况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
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
回答3~4题。
3.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4.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5~6题。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读表1数据,回答7~8题。
表1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海拔/m 纬度 经度北京31 39°55′N 116°24′E 兰州1517 36°03′N 103°49′E 福州84 26°02′N 119°19′E 甲地110 34°44′N 113°42′E 乙地 1891 25°04′N 102°42′E7.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A .黄土高原B .华北平原C .内蒙古高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28.图4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A .①B .②C .③D .④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https://img.taocdn.com/s3/m/5f886b39f01dc281e53af0bf.png)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综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一(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1.C 2.A 3.A 4.B 5.D6.A 7.B 8.B 9.C 10.D11.A 12.D 13.C 14.B 15.B16.C 17.A 18.D选择题二(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9.AD20.CD21.BC第二部分(包括10小题,共174分)22.(17分)(1)d 导线 b 导线 g 导线(2)①测力计(弹测力计、力传感器等等)②13.3(允许误差±0.5) 0.27(允许误差±0.03)N③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钢板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④快速拉出、变速拉出、出水过程中角度变化、水中有油污、水面波动等等23.(16分)解:(1) ①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 ,任意时刻线框中电动势大小 g=2n B v L v (1) 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 =RL nB v v 2 (2) ②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Rv L B n LI nB F 2202042== 由左手定则判断,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沿x 轴正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02l =λ (4)(3) v l vf 2= (5)t =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如答23图答23图24.(19分)解:(1) ①设离子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经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 ,则mv qU 21= 2 (a ) 离子飞越真空管,AB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L=m 1 (b )由(a )、(b )两式得离子荷质比2122Ut L m q = (c ) ②离子在匀强电场区域B C 中做往返运动,设加速度为a ,则qE =ma (d )L 2=av v L 2+ (e ) 由(a )、(d )、(e )式得离子荷质比 2221421t E U L U m q ⎪⎭⎫ ⎝⎛+=或221222L E U UL m q ⎪⎪⎭⎫ ⎝⎛+= (f ) (2)两离子初速度分别为v 、v ′,则 m qE v n L L 2+=(g ) l ′=v L '+mqE v '2 (h )Δt =t -t ′=)(2v v qE m v v L -'⎭⎬⎫⎩⎨⎧-' (i ) 要使Δt =0,则须02=-'qE m v v L (j ) 所以E =qLv mv '2 (k ) 25.(20分)解:(1)设n 号球质量为m ,n +1,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1+''n nv v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据题意有n 号球与n +1号球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 n 、0、m n +1n km根据动量守恒,有1+'+'=nn v n v v km E m v m ①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21n n v m =1222121+'+n n n n v km v m ② 由①、②得)0(1211舍去='+='++n n n v k E v 设n +1号球与n +2号球碰前的速度为E n +1据题意有v n -1=1+'nv 得v n -1=1+'n v =kE n +12 ③ (2)设1号球摆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11121v m gh m = ④ v 1=gh 2 ⑤同理可求,5号球碰后瞬间的速度k g v 1625⨯= ⑥ 由③式得111212v k k k v n n ⎪⎭⎫ ⎝⎛⋅=+-+ ⑦ N=n =5时,v 5=1112v k v nn ⎪⎭⎫ ⎝⎛⋅=+ ⑧ 由⑤、⑥、⑧三式得k =12-)12(414.0舍去--=≈k ⑨(3)设绳长为l ,每个球在最低点时,细绳对球的拉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lv m g m F n n n 2=- ⑩ 则kn n n n n n n n E lg m l v m g m l v m g m F 22/222+=+=+= ⑾ ⑾式中E kn 为n 号球在最低点的动能由题意1号球的重力最大,又由机械能守恒可知1号球在最低点碰前的动能也最大,根据⑾式可判断在1号球碰前瞬间悬挂1号球细绳的张力最大,故悬挂1号球的绳最容易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综试卷地理部分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的。
读图1,回答1-3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C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图2中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日出。
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六大板块的数目
A.多1个B.多2个C.少1个D.少2个
读图3,回答4-5题。
4.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D.酸雨危害严重
5.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
读图4,回答6-8题。
6.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线是
A.X1 B.Y1C.X2D.Y2
7.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A.2月长江大于黄河B.2月长江小于黄河
C.7月长江大于黄河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8.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A.横断山区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太行山区
图5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
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
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5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图5及相关信息,回答9-11题。
9.图5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c地建休闲度假地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环境承载量大,旅游配套设施好B.环境优美,旅游配套设施好
C.环境承载量大,交通便捷靠近市场D.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靠近市场
11.最适宜在b城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建材工业B.仪表工业C.造纸工业D.森林工业
第二部分(综合题)
36.(36分)图8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9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
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说出从乙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6分)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___。
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___(省名)。
(6分)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指出甲省在耕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10分)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14分)
39.(60分)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谱写了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根据图10,图11和材料回答问题。
(1)访问首日,八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甲、乙两湖为世界著名深水湖,其形成原因是(4分)
(2)分析图11中,A、B区域年降水量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
(8分)
(3)说出北非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8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商品的涌入,非洲各地原有的手工业、冶炼业进一步受到摧残,而机器制造业几乎是空白。
单一作物制或矿产制的推行,更使非洲经济具有极大的依赖性。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每当一个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
从1956年到1965年,中国先后同19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与几内亚、加纳等许多国家签订了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洲的投资,积极扩大从非洲的进口。
我国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苏丹喀土穆炼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苏丹能矿部各以50%股份合资建成的公司。
胡锦涛主席访问非洲期间在考察该公司时指出,中苏石油合作既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也促进苏丹建成了完备的石油工业体系,为苏丹合理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把本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做出了贡献。
事实证明,中苏石油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4)归纳材料一反映的非洲殖民地经济的特点。
(4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其成因。
(6分)
(5)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发展与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的原因,(6分)指出20世纪50-70年代中非友好合作的主要作用。
(4分)
(6)根据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谈谈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我国企业应如何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10分)
(7)根据材料三,运用唯物论观点,分析我国企业在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哲学依据。
(10分)
文综试卷地理部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40分)
1.B 2.D 3.A 4.A 5.C
6.C 7.A 8.B 9.D 10.D
11.B
二、综合题(160分)
36.答案要点:
(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
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江苏;青海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39.答案要点:
(1)卢萨卡;地壳断裂下落(或地处东非大裂谷带内)
(2)地处赤道低压带;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沿岸(几内亚)暖流经过;高原山地抬升。
(3)石油和磷矿。
有利因素:石油和磷矿资源丰富;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不利因素: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气候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