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复习

一、历史分期

1、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无阶级、无压迫

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工人阶级是统治阶级

2、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前2070—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至清朝(前475—1912)

资本主义社会: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12—1956)

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以后(1956——)

3、西方历史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前8世纪)

奴隶社会:古希腊、古罗马(前8世纪—476)

封建社会:西罗马帝国灭亡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76—1640)

资本主义社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1640—1922)社会主义社会:俄国十月革命开始(1922—1991)

4、中国史

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840年以前)

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840——1949年)现代史: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新时期(1949年——今)5、世界史

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1500年以前)

近代史: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1500——1917年)

现代史:信息时代(1918——今)

6、中国古代史划分

先秦(-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秦汉(前221-220)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隋唐(581-907年)中华文明繁荣鼎盛时期

宋元时期(907-1368年)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明清(1386-1840)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二、先秦

1、原始社会

(1)政治:禅让制(三皇五帝)

(2)经济:刀耕火种;集体劳动;平均分配

(3)文化:象形文字、彩陶画《鸛鱼石斧图》

2、奴隶社会

(1)朝代更替

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前476)都城:洛邑(今洛阳)

(2)阶段特征

政治——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井田制

文化——商代甲骨文----汉字成熟的标志

注意: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西周政治

(1)分封制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除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⑤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⑥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⑦瓦解:由于诸侯国势力壮大,西周后期开始衰落

(2)宗法制

①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之间的矛盾。

②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③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⑤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①二者互为表与里、相互依存;

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④两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4)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周礼之间的关系

①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来保证分封制的实施,以血缘、姻亲为纽带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

②而周礼则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5)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②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③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奴隶制社会的经济

(1)土地制度:井田制(公田)

特点:土地国有层层分封集体耕种不得买卖

实质: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王所有制)

历程:起源——商朝

兴盛——西周

瓦解——春秋

(2)井田制的瓦解

①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私田的开垦。

③标志:BC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

④影响: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国有变私有);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主变地主,奴隶变佃农);缴税方式的变化(由交纳贡赋到交纳地租)

(3)农业:青铜农具石器锄耕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治虫灭害

(4)手工业:官府垄断

青铜时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5)商业:商朝人善于经商,官府控制商业

5、封建社会

(1)分期

时间:公元前476年——1912年

朝代:

转型时期:春秋、战国

确立时期:秦、汉

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

繁荣时期:隋、唐

发展时期:宋、元

衰落时期:明、清

(2)春秋战国

①朝代、时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②阶段特征:

政治:大变革,大动荡

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文化:百家争鸣

(3)大变革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政治的互相联系

①从经济角度出发: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繁荣和政治的变革。

②从百家争鸣的背景出发:经济的变革、政治的动荡、现实的需要

③商鞅改革的背景出发:经济、政治、思想

(4)政治特征

①大变革: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②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③阶级结构变化: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兴的地主阶级不断壮大

(5)经济特征

①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

②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水利工程:芍坡——春秋——楚——淮河

都江堰——战国——秦——长江

郑国渠——战国——秦——关中

基本模式: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6、小农经济

(1)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2)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特点:①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满足自家生活和缴纳赋税(封闭性)

④难以承受封建剥削和自然灾害(脆弱性)

(4)地位:小农经济始终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5)影响

①积极: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