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光教授常用降糖药对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春光教授常用降糖药对简介
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对糖尿病的辨证施治,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谢春光教授常用降糖药对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标签:糖尿病;降糖;药对;湿热;淤血;津亏;气血亏虚
谢春光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专家库中医药评审专家、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谢师一直工作在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第一线,长期进行了对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病、老年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和中医药防治机理等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笔者有幸亲临教诲,现将谢老师常用降糖药对总结如下。
1黄芪,山药
谢师指出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较长,久必损伤正气,气血暗耗,导致气血亏虚,当予补益气血以治之[1],宜选用黄芪平补之药,《神农本草经》言:”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小儿百疾,补虚。”素有”补气之长”的美称,且黄芪甘温补中气,升阳健运而止渴;而山药甘平益脾阴固肾而涩精,两药相配气阴兼顾,健脾益气生津,相得益彰。常用剂量黄芪15~30 g,山药15~30 g,此药对也是已故名医施今墨先生常用的降糖药对,谢师教导我们应该继承名医经验,在前人的基础努力创新。
2丹参,红花
因糖尿病中淤血的形成,都未予重视,谢师广泛收集名家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多年来的临床心得体会,指出糖尿病在其慢长病理过程中,往往伴随有瘀血的病症[2],认为淤血证贯穿于糖尿病的全过程,且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多有增高,提倡宜早用活血药,对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作用。在众多的活血药中,谢师认为丹参、红花药性平和,无辛香走窜耗伤气阴之行,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丹参、红花既能改善血管微循环,对高血脂也能调节作用,故对糖尿病伴高血脂的患者适宜。常用剂量丹参15~30 g,红花10~15 g。
3石膏,知母
此药对源于《伤寒论》白虎汤,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气浮又升,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又偏走气分,以清气分实热止口渴。知母甘苦寒、质润多液,生津止渴,上清肺热,中清胃热,下泻相火。二药配伍,增强清泻气分大热之效。常用石膏20~30 g,知母20~30 g,且知母有降糖作用,配伍石膏,适用于阳明
热盛,或气分热盛,热盛伤津,胃热炽盛的糖尿病患者。
4葛根,黄连
葛根配黄连是此经典药对源于《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其方证: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主治湿热内盛之证,其人多形体肥胖,口苦咽干,口渴不欲饮,身热心烦,身体困重,脘腹痞满,小便黄,大便溏而不爽,苔黄腻,脉濡数。谢师临床常取葛根、黄连两味,葛根轻扬,善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降低血糖,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常用剂量葛根15~30 g,黄连10~20 g。
5苦参,苍术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疾病的中,后期表现为脘腹痞胀、不思饮食。常常由湿浊中阻、脾阳困闭所致,湿气内聚日久也易化热,更会形成湿热夹杂。苍术苦辛而温,燥湿健脾而祛湿浊,现代药理研究还具有保肝、降血糖功效,苦参苦寒而味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湿热,苦参得苍术,去湿热而不伤胃,苍术得苦参,去浊湿而不伤津,一温一寒,寒热平调,辛开苦降,散结消痞。常用剂量苦参10~15 g,苍术15~20 g。
6山茱萸,生地,玄参
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多见口干、口渴、多饮、烦躁、舌红、脉数阴虚津亏症象,津亏日久以致精气亏虚,药用山茱萸补肾固精,生津止渴,能清内热消渴,生地清热凉血生津,玄参甘苦咸寒入肺肾二经,能滋阴降火、清热解毒,能滋阴清热亦清降血中伏火,津液自復,血糖得降,从上述可知,此三味药皆可生津止渴,三药合用,可谓是强强联合,针对患者口干,口渴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常用剂量山茱萸15~30 g,生地15~30 g,玄参15~30 g。
7太子参,麦冬,五味子
此药对源于脱胎于生脉饮,谢师以太子参代人参,太子参药性甘平,无人参之燥,故适用于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症见体倦[3],自汗,口燥咽干,舌红脉虚等。太子参补气养阴,益肺生津,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三药相伍,太子参复气虚,五味子敛气阴,麦冬滋不足之阴,使元气充而津液复。常用剂量太子参15~30 g,麦冬15~30 g,五味子10~15 g。
在临床中,糖尿病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努力减少患者的痛苦。中医药博大精深,虽大浪淘沙,但也能拾得真金,继承名医名师宝贵经验,以便厚积薄发。
参考文献:
[1]吕景山.施今墨对药(十):益胃止渴健脾降糖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9,(10).
[2]梁晓春.名医祝谌予教授和他的”降糖对药方”[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09,(2).
[3]邓中甲.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