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德育【精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 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
(二)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 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三)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 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 意行的过程
(一)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 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 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四、德育的功能
• 为了充分发挥德育对学生品德 发展的导向功能,要克服两种思 想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德育的 作用。另一种倾向是认为学校德 育无所不能,能够“包打天下”, 层层加码,企图对学生的品德发 展全部包下来,这两种倾向都是 有害的。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 育任务 (二)德育内容的层次结构 1.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2.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古今中 外”问题
• 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 求真,不是知与不知,以回答世 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 善、行善,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 才有意义的问题。
•
二、德育的特点
•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 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 的作用。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 质的根本标志。
三、德育的历史发展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原则
• 贯彻要求:(一)组建教师集体 ,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 (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 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原则
• 贯彻要求:
• (三)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 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 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 最佳状态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内容的层次结构 3.学生生活与德育内容 4.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第二节 品德发展规律
• 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 皮亚杰归纳出儿童道德的发
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前道 德阶段(O~2岁)、他律道德 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 (8—12岁)和公正阶段(12岁以 后)。 •
(一)中国德育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德育的历史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 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 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 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 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 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 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 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 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
四、德育的功能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 疏导原则 • 长善救失原则 •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
则 • 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 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 德育原则对组织与开展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具有指导意义。
• 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 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 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 德育不仅有正功能,而且可能出 现负功能。所谓德育的负功能, 是指由于德育方向不对或方法不 对,甚至方向、方法都不对,不 仅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了社会发 展和学生发展。
二、德育方法
• (五)陶冶 • (六)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
、处分) • (七)制度
思考题:
• 1.市场经济对个人品德的发 展是有利还是有害?市场经济条 件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最直接 的出发点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这究竟是有利于还是有害于 集体利益?或者说,市场经济条 件下,究竟还应不应该把集体主 义当做核心道德原则?
• 德育原则来自德育实践,它随 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学校德育 实践的丰富和人们对德育过程 规律的认识深化而发展、充实 。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
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 (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
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
点和内心世界 • (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
放矢地进行教育 •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
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
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 (二)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
,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 (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
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 德育的途径
• 德育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 (一)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 教学
• (二)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 (四)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
动
•
一、德育的途径
• (五)心理咨询 • (六)班主任工作 • (七)校园生活
二、德育方法
• (一)说服 • (二)榜样 • (三)锻炼 • (四)修养 •
思考题:
• 2.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劝中学 生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因 为只有这样才能“挣大钱,当大 官,娶美女”。可是孔子却把颜 回树为楷模,称赞说:“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请 谈谈你的看法。
第十章 德 育
第十章
德育概述 品德发展规律 德育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 德育的概念 • 德育的特点 • 德育的历史发展 • 德育的功能 •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 我国。 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
•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 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 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
• (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 合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尊重和信赖学生 • (二)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 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 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 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 列的具体行动。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在西方,对其作出较为系统的研 究与阐述的是以阿尔伯特·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为代表的社会学 习理论。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
道德判断发展的基本轮廓,柯 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 了长达20年的实验研究,他发 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 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 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 生的一种情感。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 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 程中的作用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 素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 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 控能力所构成的。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 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 的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 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 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 律”,又从“他律”发展到“ 自律”,再从“自律”走向“ 自由”。
第三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 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 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 能力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
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 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 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 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 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 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二)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 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 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 力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Baidu Nhomakorabea律
(三)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 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四)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 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 觉的过程
(二)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 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三)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 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 意行的过程
(一)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 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 情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四、德育的功能
• 为了充分发挥德育对学生品德 发展的导向功能,要克服两种思 想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德育的 作用。另一种倾向是认为学校德 育无所不能,能够“包打天下”, 层层加码,企图对学生的品德发 展全部包下来,这两种倾向都是 有害的。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德 育任务 (二)德育内容的层次结构 1.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层次 2.中小学德育内容的“古今中 外”问题
• 德育要解决的矛盾主要不是 求真,不是知与不知,以回答世 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是求善、知 善、行善,回答人应当怎样生活 才有意义的问题。
•
二、德育的特点
• 品德是个性素质结构的重要要素, 在个性素质结构中起着价值定向 的作用。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社会性 质的根本标志。
三、德育的历史发展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原则
• 贯彻要求:(一)组建教师集体 ,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 (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 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 原则
• 贯彻要求:
• (三)正确认识和发挥学校教育 的引领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 会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达到 最佳状态
第五节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五、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二)德育内容的层次结构 3.学生生活与德育内容 4.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第二节 品德发展规律
• 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 皮亚杰归纳出儿童道德的发
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前道 德阶段(O~2岁)、他律道德 阶段(2~8岁)、自律道德阶段 (8—12岁)和公正阶段(12岁以 后)。 •
(一)中国德育的历史发展
(二)西方德育的历史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 德育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育 德,即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 启发学生的道德觉醒,规范学生 的道德实践,引导学生的道德成 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 学生的人生价值与社会理想。
• 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 的导向作用极其重要。
•
四、德育的功能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 疏导原则 • 长善救失原则 •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
则 • 因材施教原则
第四节 德育的原则
•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 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 德育原则对组织与开展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具有指导意义。
• 学校德育不仅有对学生的育德功 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而且通过育人发挥着重要的社会 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四、德育的功能
• 德育不仅有正功能,而且可能出 现负功能。所谓德育的负功能, 是指由于德育方向不对或方法不 对,甚至方向、方法都不对,不 仅不能促进,反而阻碍了社会发 展和学生发展。
二、德育方法
• (五)陶冶 • (六)奖惩(表扬、奖励与批评
、处分) • (七)制度
思考题:
• 1.市场经济对个人品德的发 展是有利还是有害?市场经济条 件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最直接 的出发点是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这究竟是有利于还是有害于 集体利益?或者说,市场经济条 件下,究竟还应不应该把集体主 义当做核心道德原则?
• 德育原则来自德育实践,它随 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学校德育 实践的丰富和人们对德育过程 规律的认识深化而发展、充实 。
一、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
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 • (二)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
为习惯
二、疏导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
点和内心世界 • (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
放矢地进行教育 •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
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
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 (二)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
,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 (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
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 德育的途径
• 德育方法
一、德育的途径
• (一)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 教学
• (二)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 •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 (四)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
动
•
一、德育的途径
• (五)心理咨询 • (六)班主任工作 • (七)校园生活
二、德育方法
• (一)说服 • (二)榜样 • (三)锻炼 • (四)修养 •
思考题:
• 2.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劝中学 生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因 为只有这样才能“挣大钱,当大 官,娶美女”。可是孔子却把颜 回树为楷模,称赞说:“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请 谈谈你的看法。
第十章 德 育
第十章
德育概述 品德发展规律 德育过程 德育原则 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 德育的概念 • 德育的特点 • 德育的历史发展 • 德育的功能 • 德育的任务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 我国。 德育,也即是道德教育。
二、德育的特点
•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信 念和人生观,形成学生的道德行 为习惯,主要属于伦理领域。
持正面教育
三、长善救失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 极因素
• (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 ,进行自我教育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 合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尊重和信赖学生 • (二)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原则
• 贯彻要求: •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 认识指引下,在一定的道德情感 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 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 列的具体行动。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在西方,对其作出较为系统的研 究与阐述的是以阿尔伯特·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为代表的社会学 习理论。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 •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关于儿童
道德判断发展的基本轮廓,柯 尔伯格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 了长达20年的实验研究,他发 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
一、品德诸要素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根据一定的道德 行为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 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 生的一种情感。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 教育能力的过程
(一)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 程中的作用
(二)自我教育能力的构成因 素
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期望 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 控能力所构成的。
三、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 教育能力的过程
(三)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 的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 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致是 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 律”,又从“他律”发展到“ 自律”,再从“自律”走向“ 自由”。
第三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 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 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 能力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
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 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 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 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 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品德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 用的产物,是主体在活动和交往 的基础上自我建构的结果 (二)个体的品德发展是在其内 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内 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 力
二、品德发展的一般Baidu Nhomakorabea律
(三)个体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各要 素协调统一的发展 (四)品德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连 续发展的过程,是从不自觉到自 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