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锆复合氧化物制备及表征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纳米铈锆复合氧化物(铈锆固溶体)(cexzr1-xo2)具有较高的储氧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不同比例的铈锆固溶体,用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表征结果发现此铈锆固熔体含有部分羟基,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
关键词:铈锆固溶体制备催化剂
zro2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过程,如co、co2加氢,合成气向异丁烷和异丁烯的转化等。氧化锆与氧化铈形成的固溶体复合氧化物相相对于纯ceo2、zro2有着更高的贮氧及释氧能力,作为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助剂可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多年来有关zro2及ceo2-zro2体系的研究报道很多,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制备在高温下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样品。
铈锆固溶体的制备通常分为4个基本步骤:前驱体的合成,转化为固溶体前对前驱体的预处理,前驱体转化为固溶体,固溶体的后处理。其中,制备方法对铈锆固溶体的比表面积、晶相和氧化还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所报道的固溶体的主要制备方法有: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微乳液法、热溶液法、模板剂法、以及络合法等。但是从现有的国内外有关铈锆固溶体制备方法的研究成果来看,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1)进一步提高固溶体的比表面积和贮氧能力;(2)提高固溶体的热稳定性和抗so2中毒能
力;(3)简化制备工艺,降低成本,以便于工业化应用。
本文研究了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铈锆固溶体的实验条件,水热合成法是分子筛合成的主要方法。该方法也可以用来合成一些晶型的氧化物纳米晶粒。在合成时,往往要加入一些有机胺类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控制其晶化过程,形成特定几何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用此方法制得的产品比表面积大,催化性能高。
一、实验
1、纳米铈锆固溶体的制备
本实验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不同比例的铈锆固溶体。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用电子天平称量一定量的ce(no3)3.6h2o(化学纯)和zr(no3)4.5h2o(分析纯)固体分别置于两个小烧杯中;
(2)各向其中加入10ml左右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溶解;
(3)将以上两烧杯溶液混合,用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加水合肼(化学纯)并调节ph值在9-10之间得到淡黄色的胶状乳液;
(4)将以上得到的胶状乳液转移到内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设定温度为250℃,反应10h;
(5)从干燥箱中取出高压釜冷却到室温,将产品转移至小烧杯中;
(6)用去离子水洗涤产品两次,再用无水乙醇(分析纯)洗涤一次;
(7)将洗涤好的产品放入烘箱中设定温度80℃,干燥7-8h,
得到淡黄色或黄色粉末状产品,所得样品特征如表1所示。
表1是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成的不同摩尔的配比的样品,所得样品的颜色和形状符合要求,我们经过进一步的催化实验发现p-4样品ce:zr摩尔比为0.6:0.4的时候催化活性最高。
2、样品的表征
二、结果与讨论
1、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三、结论
纳米铈锆固溶体(cexzr1-xo2)具有较高的储氧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以往的试验中,设计的合成方法很多,本实验着重研究了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铈锆固溶体,并研究了不同样品的粉末的颜色和形状,发现所制备的样品颜色和形态符合要求,利用ir和tem等手段对所得样品铈锆固溶体(ce0.6zr0.4o2进行了表征,结果如下:
(1)通过ir的表征发现所得样品在波数3733cm-1吸收,说明样品中含有羟基的存在;
(2)通过tem表征发现所得样品粒径均匀,小于50nm,属于纳米级别。
参考文献:
[1]胡玉才.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制备表征及三效催化性能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1期
[2] cauqui m a,rodriguez-lzquierdo j m. application of
sol-gel methods to catalyst preparation [j]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1992,147:724.
[3] p.shuk,,m.greenblatt, m.croft,et.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ce1-xeuxo2-δ solid solution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303-304(2000) 465-471 作者简介:高转转(1982年-),女,山东即墨人,硕士,主要从事材料学相关教学工作
李志娟(1985年-),女,山东聊城人,硕士,主要从事材料学相关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