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专题】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

【专题】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

【专题】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技术及临床应用磁共振水成像展开剩余98%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 urography,MRU)利用重度T2加权技术使含水的结构显影,是MR水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

MRU 不使用造影剂和逆行插管就可显示尿路情况,对尿路梗阻性病变的梗阻部位、程度的判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其次在非尿路梗阻病变的诊断及肾脏功能的显示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及价值。

MRU在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尿路梗阻病变MRU对尿路梗阻部位、梗阻段以上尿路积水均能清晰显示。

输尿管梗阻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如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肿瘤、输尿管炎性缩窄性狭窄等,多伴有发热、尿痛、尿频等临床症状。

对输尿管梗阻原因的判定是影像检查的难点,特别是输尿管肿瘤与输尿管缩窄性炎症之间的鉴别诊断。

(1)良性尿路梗阻MRU征象:以输尿管结石和输尿管炎性缩窄多见。

输尿管较大结石诊断相对较易,在MRU重建图像上多表现为尿路充盈缺损,可完全或不全狭窄,低信号的含钙结石得以显示,梗阻端呈倒杯口状;较小结石在MRU重建图像上常被掩盖,但在MRU 原始图像上可清晰显示,结合MRU原始图像及MR平扫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输尿管炎性缩窄病变中以结核最为多见,梗阻段范围较长,输尿管形态不规则,多呈串珠状,狭窄与扩张交替并存。

输尿管良性外压性狭窄中,常见病因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盆腔脂肪增多症等,其MRU及常规MRI表现均具特征性,MRU 能全面显示尿路梗阻及周围情况,后两者均表现为双侧尿路对称性梗阻、扩张。

(2)恶性尿路梗阻MRU征象:输尿管恶性病变主要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及输尿管转移癌,前者更为多见,后者偶可多发。

依据病变生长方式的不同,其梗阻端形态各异,多表现为尿路突然截断,梗阻端毛糙欠光整,可呈鸟喙状、鼠尾状或近似杯口状等改变,腔内可见不同形态低信号充盈缺损;梗阻端以上尿路不同程度扩张、积水,扩张的输尿管边缘规整,肾盂扩大。

MR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MR水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拓展
进一步拓展MR水成像在临床领域的应用范围,如神经、腹部、盆 腔等部位的病变诊断和评估。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01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图像分析和诊断辅助,提高
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02
定量评估与功能成像
பைடு நூலகம்
发展定量评估和功能成像技术,提供更准确的病变信息和生理功能评估。
02
MR水成像技术种类
静态水成像
01
02
03
原理
利用长TR和长TE技术,使 体内静态水分呈现高信号, 而周围组织呈现低信号, 从而形成对比。
应用
主要用于胆道系统、泌尿 系统、内耳迷路等含液器 官的检查。
优点
无需注射造影剂,无辐射 损伤,可多角度成像。
动态水成像
01
原理
采用快速扫描序列和动态增强技 术,实时观察体内水分子的动态 变化。
无创检查
MR水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 查方法,不需要穿刺或注射造影剂, 避免了传统检查方法可能带来的并发 症和风险。
无辐射
该技术不使用放射性物质,因此不会 对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辐射危害,安 全性高。
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变情况
多方位成像
MR水成像技术能够在任意方向上进行成像,提供多方位的观察视角,有助于 全面评估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现状
目前,MR水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颅脑、脊柱、腹部、盆腔等多个部 位的检查。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MR水成像技术的图像处理和诊断水平也得到了进 一步提升。
技术特点与优势
高分辨率
无创性
MR水成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 清晰显示含水器官和组织的细微结构和病 变。

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小儿泌尿系梗阻的临床诊断意义

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小儿泌尿系梗阻的临床诊断意义

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在小儿泌尿系梗阻的临床诊断意义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泌尿系梗阻应用磁共振水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59例小儿泌尿系梗阻患儿,分别采用腹部磁共振水成像、腹部超声(BUS)、静脉尿路造影(IVP)进行检查诊断,对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比对。

结果MRU诊断小儿泌尿系梗阻准确率为100.00%, BUS诊断小儿泌尿系梗阻准确率为71.19%, IVP诊断小儿泌尿系梗阻准确率为79.66%。

MRU准确率分别与BUS、IV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6、13.36, P<0.01)。

结论 MRU诊断小儿泌尿系梗阻准确率较高,安全无辐射,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尿路梗阻;磁共振尿路成像;临床诊断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Methods 59 cases of pediatric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patients used abdomi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US), abdominal ultrasound, intravenous urography (IVP) on the diagnosis,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pathology.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MRU in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was 100%. The accuracy rate of BUS in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was 71.19%, and the accuracy rateof IVP in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was 79.66%. The accuracy of MRU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BUS and IV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i, 2=19.86, 13.36, P<0.01). Conclusion the accuracy of MRU in the diagnosis of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in children is high, safe and non radiation,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Keywords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clinical diagnosis;磁共振水成像是应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泌尿系统进行一种非侵性的检查方法,具有无放射性创伤、无需插管、无注射对比剂、安全可靠、患儿无痛等优点[1]。

MR水成像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

MR水成像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

MR水成像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27例患者B超检查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改变,有的伴有肾功能损害。

均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 HDE 1.5T的磁共振扫描仪,然后重建形成水成像图像。

结果:27例患者检查结果,7例为双肾、双输尿管未见异常;7例为输尿管结石,其中1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为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例为右输尿管全程扩张,考虑先天的改变;2例为右输尿管中段占位,2例为前列腺增生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1例为双侧多囊肾扩张;3例为输尿管上段扩张(2例原因不明,1例为炎性息肉);1例为一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占位改变。

结论:磁共振检查,无需行肠道特别准备,无创伤,无辐射,针对肾脏积水,年龄较大或较小,肾功能有损害,输尿管有梗阻改变的疾病患者非常适应,三维图像非常清晰。

关键词MRI水成像输尿管疾病诊断输尿管疾病以往通常以B超、IVU、逆行造影、CT等检查为主,近年来,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不断运用于临床,且具有无创、无辐射检查。

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B超检查为肾脏有不同程度积水改变,且大部分年龄较大的患者行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水成像检查结果加以分析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5~87岁,平均50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来我院就诊。

B超检查为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改变,有的伴有肾功能损害。

检查方法:27例患者均使用美国GE公司Signa HDE15T的磁共振扫描仪,检查前患者禁食5~6小时,腹部不加压,屏气下扫描,先行常规扫描,然后重建形成水成像图像。

结果27例患者检查结果,7例为双肾、双输尿管未见异常;7例为输尿管结石,其中1例为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为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例为右输尿管全程扩张,考虑先天的改变;2例为右输尿管中段占位,2例为前列腺增生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1例为双侧多囊肾扩张;3例为输尿管上段扩张(2例原因不明,1例为炎性息肉);1例为一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膀胱占位改变。

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的临床应用MR泌尿系造影与胆道造影原理基本相同,是利用重T2加权的水成像技术,来显示泌尿系管腔的解剖形态及其病变情况。

与传统的X线泌尿系造影(IVP)相比,MRU除可观察泌尿系管腔的形态外,还可利用常规MR技术直接显示管腔周围及管壁的结构,特别是肾实质及其集合系统的情况。

由此可对肾脏和输尿管结构改变的部位及原因进行全面评价。

同时利用MR的功能测定还可观察肾功能。

由于MRU不需要接受任何造影剂,因此特别适合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同时MRU不需接受X射线的照射,更适合于妊娠期间尿路的影像学检查。

Aerts等报道在对尿路积水的诊断方面,MRU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

但是MR泌尿系造影也有一定的限度,如影像分辨率较常规X线泌尿系造影明显低。

对于不扩张的输尿管显示较差等。

MRU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其检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1 扫描技术常规MRI扫描序列与腹部其他器官所采用的技术基本相同。

T2加权像首先采用中等长度回波时间的TSE扫描序列,其中HASTE技术具有采集时间短,图像对比度好的优点。

在此图像上,可以将肾皮髓质大体分开,同时还可将肾窦脂肪与肾盂及肾实质区分开来。

采用脂肪抑制HASTE T2加权扫描,可更进一步突出病变。

True FISP T2*加权梯度回波扫描技术则可清晰显示肾脏及膀胱的轮廓。

同时在此序列的影像上血管为高信号,有利于显示病变对血管的影响,如肾癌引起的下腔静脉癌栓等。

T1加权像采用FLASH 2D梯度回波。

脂肪抑制T1加权像也可显示肾皮质及髓质。

Gd-DTPA增强动态T1加权扫描可反映肾脏及病变的血供情况。

MR泌尿系造影技术如同MR胆道造影一样可有两种方法:(1)采用长TE时间的HASTE重T2加权扫描序列:此法可提供良好的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

有2D及3D成像两种,获得的原始图像经过MIP后处理而得到可进行360度旋转的立体影像。

该技术可在一次屏气十数秒或数十秒内完成。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MR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 用
原理和技术
原理: 利用水的长T2特性,采用T2权重很重的 T2WI序列,即长TE,使其它组织的横向磁 化矢量几乎完全衰减,而仍保持较大的横 向磁化矢量,采集而成的图像即水成像。 经过重建技术即可显示含水腔隙的形态。
常用序列
FSE T2WI 单次激发FSE T2WI 飞利浦使用的Balance-FFE(内耳)
胆总管下段肿瘤
壶腹区肿瘤
胰腺炎
胰腺炎2
胰腺炎并假性囊肿
MRU
尿路水成像可观察尿路形态进而了解尿路 梗阻的原因 常用于泌尿系结石、肿瘤、变异、畸形等 疾病的检查
输尿管结石
肾囊肿Leabharlann 肾积水 肾萎缩巨输尿管
肾积水、双肾盂
内耳水成像
MRM
臂丛
总结
优点 水成像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技术,可代替部分 造影检查 可以整体观察含液性腔隙的形态和功能状态 缺点 不易发现小病灶,需和T1T2等常规序列结合使用 对病灶的定性存在困难,需进行动态增强容积扫 描等明确病灶性质 受感兴趣器官外液性信号影像,伪影较多且不易 消除
应用
MRCP(胆胰管水成像) MRU(尿路水成像) 淋巴液成像(内耳水成像) 脑脊液成像(如MRM,臂丛成像等) 肠管水成像(需保留灌肠)
MRCP
适用于胆道结石、胆道肿瘤或肿瘤样变、 胆道炎症、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胆胰 管变异或畸形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胆胰管扩 张。
胆囊结石
胆总管下端结石
合理应用水成像技术需要临床和医技共同 探讨,对个体化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选用, 使水成像技术更好的为临床疾病的诊疗发 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膀胱癌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一)

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膀胱癌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一)

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膀胱癌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一)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常规检查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对膀胱癌及其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MRI对23例膀胱癌患者行常规平扫增强和MRU检查,并根据其浸润程度做出分期诊断。

结果23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肿瘤平扫T1WI呈等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高或稍高信号,脂肪抑制,12加权像呈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肿块早期呈显著强化。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和MRI表现,可分为:结节型5例,广基肿块型15例,浸润型3例。

其发病部位为三角区8例,侧壁5例,后壁4例,前壁2例,底壁1例,3例肿瘤分布在多个壁。

MRI对膀胱癌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23/23)、91.3%(21/23);术前MR/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7.0%(20/23),MRI较病理分期偏高。

结论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侧壁,表现为突向膀胱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

膀胱癌的MPd表现具有特异性,T1加权可以对肿瘤做出定性诊断,,12加权能清晰显示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对肿瘤做出术前分期;MRU可以清晰显示肾积水的全貌及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及程度,是辅助诊断膀胱癌分期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膀胱;肿瘤;磁共振;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膀胱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国内,有关cT诊断方面的报道比较多,MR/的报道较少。

笔者于2006年1月~2009年11月应用MRI结合MRU诊断膀胱癌23例,经手术或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现对其MRI征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删及MRU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3.00±6.75)岁。

20例有无痛性血尿(其中18例为肉眼血尿,2例为镜下血尿),病程2个月~2年。

2例有尿痛性血尿,1例无血尿。

磁共振水成像原理

磁共振水成像原理

磁共振水成像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说说磁共振水成像原理。

你知道吗,这就像是给身体内部来一次神奇的探秘之旅!
磁共振水成像啊,就好比在我们身体这个大“城堡”里找水的“小精灵”。

比如说,我们身体里的胆管、输尿管这些地方,就像是藏着宝贝的小角落。

磁共振成像技术呢,就是那个超级厉害的“探测仪”,能把这些小角落里的水都给清晰地显现出来。

想象一下,你身体里的那些管道,就像是一条条神秘的小路,而水就像在小路上欢快流淌的溪流。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就是让这些溪流发出独特的“信号”,让医生们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走向和情况。

有一次我去医院,听到医生跟一个病人解释磁共振水成像原理,那场面可有意思了。

医生说:“你看啊,这就像你在黑暗中拿着一个特殊的手电筒,专门能照到水,然后你就知道水在哪里啦!”病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还直说神奇呢!
它不仅能让医生看到那些平时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有没有问题,还能帮忙诊断各种疾病呢!这多棒啊!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好多病人经过磁共振水成像的检查,都及时发现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治疗。

哎,朋友们,咱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啊!磁共振水成像原理真的是太神奇了,它就像给医生们开了一双“透视眼”,让我们的健康更有保障!咱一定要多了解这些先进的技术,对不对?
所以啊,我觉得磁共振水成像原理真的是医学领域的一大法宝,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能更安心、更放心!。

水成像MRU结合增强MRU成像技术应用探讨

水成像MRU结合增强MRU成像技术应用探讨

水成像MRU结合增强MRU成像技术应用探讨【关键词】磁共振尿路造影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是一种泌尿系统影像检查方式,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快捷的检查方式已取得较普遍地应用。

现对37例同时做水成像MRU和增强MRU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式对象搜集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同时做水成像MRU和增强MRU检查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7~83岁(平均47岁)。

临床初诊肾积水21例,肾输尿管积水6例,输尿管结石8例,血尿2例。

方式应用PHILIPS 超导型磁共振仪。

MRU检查前禁食禁水6h 以上。

应用SENSE Body腹部线圈,中心置于耻骨联合与剑突连线的中点,取常规仰卧位,静脉注射速尿10mg后当即进行检查。

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两种方式MRU扫描。

常规扫描脉冲序列采用自旋回波(SE)横断位T1MR、快速自旋回波(FSE)横断位T2MR及T2MR 冠状位,必要时加扫脂肪抑制序列;水成像MRU利用FSE序列冠状位扫描(扫描参数:TR 1322ms,TE 700ms,反转角90°,矩阵256×256,层厚,利用呼吸门控技术,FOV为280~400mm。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当即进行持续6个动态屏气扫描,每一个动态扫描时间15s,然后于3、7、15min别离进行增强MRU扫描,对比剂利用钆喷酸葡胺,剂量kg,速度2ml/s。

增强MRU利用三维梯度回波(3D /T1FFE)序列行冠状位扫描(扫描参数TR ,TE ,反转角40°,矩阵512×512,层厚。

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用MIP技术进行三维重建、观察。

图像评价标准[1](1)肾盂肾盏:1级:超级好,可以观察全数肾盂肾盏;2级:好,可观察部份肾盂肾盏;3级:差,仅能观察少部份肾盂肾盏;4级:无,完全观察不到肾盂肾盏。

(2)输尿管(以观察到输尿管的百分比计):A级:75%~100%;B级:50%~75%;C级:25%~50%;D 级:<25%。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3 讨论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有价值的新技术,其优点在于参数多,可取任意方位成像,而且组织分辨率高,无创伤,不但能显示形态学的改变,亦可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性变化,有可能提供生化过程的信息和动态的定量资料。

mru的研究开始于1986年,henning首先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我们体会mru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不利于评价肾功能;②由于采用mip重建,必然有部分信息损失,造成对较小充盈缺损病变(如小的结石或肿瘤)的漏诊;③ 不能动态显影,肾盏显影图像较差;④输尿管下段与膀胱重叠部位的病变诊断较为困难;⑤检查费用较为昂贵。

mra是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血管和血流进行描述及其特征的显示。

目前认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血管造影的金标准,但仅能显示血管内腔,对血流依赖性较弱,存在栓塞、血管损伤、腹股沟区血肿、感染及心肺并发症之可能。

而mra可评价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反映的是血流信息,属无损伤性检查。

我们认为mra在泌尿外科主要用于以下3个方面:①磁共振静脉成像,可探查下腔静脉有无癌栓,为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本组 4 例肾癌患者行磁共振下腔静脉成像未见癌栓,后均经手术证实。

②筛选肾动脉狭窄。

本组4例高血压患者肾动脉近段均未见狭窄,其中 1 例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发现肾动脉狭窄,即予手术切除。

③可使术者掌握肾血管解剖情况,了解有无副肾动脉,可为捐肾者及肾切除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本组4例肾癌患者术中均未发现副肾动脉,与术前mra表现一致。

尽管mra优点明显,但亦存在一些限制:①检查时,患者需较长时间保持完全不动,呼吸稍粗即易造成伪影;②外科手术后钳夹血管即引起局部信号消失,产生明显伪影,影响分析;③对肾动脉远段显影较差;④存在一定假阳性,对病变范围有放大作用。

磁共振双成像是将mru及mra图像叠加而成,可三维立体多方位旋转观察,展示正常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

在泌尿外科范围之内,mru和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双成像可以了解输尿管和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等腹膜后结构的相互关系,可明确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等解剖变异及先天性畸形。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刘绍伟崔延安(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MR室210029)【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51例疑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行冠状位重T2快速自旋回波3D扫描,对采集的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进行分析。

结果:51例中,有47例MRU图像显示较满意,能满足诊断要求。

4例由于患者呼吸很不规律使图像显示不佳,结合原始断层图像,基本能作出诊断。

结论:认为MRU 是一种有前景的泌尿系检查手段,特别是不适合作IVP的, MRU可清楚显示泌尿系的影像,对于小孩、老年人及体弱者不能接受IVP检查时, MRU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水成像,临床应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是近年来发展并逐步成熟起来的泌尿系影像检查新方法。

是一种非损伤且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肾收集系统、输尿管、膀胱的磁共振成像技术。

MRU与常规MRI相结合将对泌尿系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现收集本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的51例MRU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MRU的优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中,男36例,女15例,年龄32~90岁,平均年龄44岁。

1.2 摆位患者采用仰卧体位,头先进方式,双手自然放置身体两侧。

两个体部相控阵线圈联合使用。

上端包括双肾、肾上腺,下端包括膀胱。

1. 3 扫描及后处理检查前禁水3-6小时,以减少泌尿道以外的含水脏器内水分高信号引起的伪影。

采用西门子公司Avanto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检查。

图像后处理采用西门子公司LEONARDO工作站进行处理。

MRU序列采用冠状位重T2快速自旋回波3D扫描,让患者处于自然呼吸状态,使用呼吸门控。

扫描完毕后,采集到的原始图像经工作站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即重建出MRU 图像,并可从不同角度旋转,多方位观察。

低场强MR泌尿系统水成像的应用探讨

低场强MR泌尿系统水成像的应用探讨

低场强MR泌尿系统水成像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研究低场强MR泌尿系统水成像检查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6例进行MRU检查及部分手术病例。

使用0.2TMR成像仪,FSEL序列,单层;层厚30~70 mm。

结果正常3例;梗阻伴积水18例,其中结石14例,输尿管先天狭窄2例,肿瘤2例;畸形2例;其它3例。

结论泌尿系统病变;①肾脏实质病变诊断不佳;②肾盏,肾盂输尿管病变诊断可靠。

③输尿管病变诊断最佳。

④膀胱病变诊断有限。

【关键词】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病变MRU是继静脉尿路造影,尿路逆行造影,超声,CT和MR常规检查之后出现的泌尿系统影像检查新技术,其优势在于:①无创伤检查无需插管;②安全,不使用造影剂,无造影剂不良反应问题;③多方向成像是观察解剖形态的好方法。

MRU结合常规MR检查及其他影像检查做出综合诊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适用于:①碘过敏者;②严重肾功能损害者;③儿童及妊娠妇女;④不能耐受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者。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深圳安科公司OPEN MARK Ⅱ永磁型MR扫描仪,场强0.2T,使用腹部体表线圈。

1.2 一般资料收集26例进行MRU检查并手术结果患者资料。

男15例,女11例。

常规轴位扫描T1WI SE序列(TR300 ms TE16 ms) T2WI FSE序列(TR3000 ms TE87 ms);矩阵256 256;层厚10 mm;层间距2 mm;12例加做梯度回波序列GRL(TR400 TE16 FA60)。

全部使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L(TR5000 ms6000 ms TE595 ms;回波链80;回波间隔时间35 ms;层厚30 mm70 mm)冠状扫描,17例加做矢状FSEL序列扫描。

2 结果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如下:正常3例;梗阻伴积水18例,其中结石14例;输尿管先天狭窄2例,肿瘤2例;畸形2例;其他3例。

3 讨论MRU技术基本原理[1]:利用尿路内自由水具有长T2(1200~2000 ms)特征,采用一定的序列和扫描参数获得重T2加权像。

尿路积水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

尿路积水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

尿路积水MR泌尿系成像的技术和应用
毛传万;虞志康;黎金林
【期刊名称】《温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31)002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对尿路积水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14例尿路积水的病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U检查,经最大信
号强度投影(maximize intensity pro jection,MIP )取得图像。

结果:MRU技术不
仅能取得与IVU及CT增强相似的图像,而且还能更好地显示积水尿路及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及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

结论:MRU作为一种安全的非创伤性影像学检
查技术,不使用造影剂,即能较好地显示尿路积水。

【总页数】3页(P116-117,119)
【作者】毛传万;虞志康;黎金林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5;R445.2
【相关文献】
1.采用降低辐射剂量联合应用CT血管成像及CT尿路成像在临床泌尿系统病变的
应用 [J], 张迪明;甘斌;糜建萍;陈江;杨海静
2.高场强磁共振泌尿系统水成像技术和静脉尿路造影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技术
应用 [J], 刘晚萍
3.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泌尿系病变的应用研究 [J], 匡元丰
4.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CT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对泌尿系病变的应用研究 [J], 匡元丰
5.磁共振尿路成像结合磁共振成像在泌尿系统肿瘤致尿路梗阻中的应用 [J], 孙兰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R杂谈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MR杂谈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

MR杂谈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临床上,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使尿液从肾盂排出障碍导致肾盂肾盏扩张并潴留尿液,统称为肾积水。

肾积水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输尿管的梗阻或者压迫所致,在成人群体里,多是由于肾结石引起或是一些肿瘤压迫所致;在婴幼儿童中,病因最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临床上对于肾积水的诊断依赖于超声、静脉肾盂造影(IVP)、CT泌尿系成像(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核素SPECT肾动态扫描等影像学检查。

对于尿路梗阻的诊断,对于IVP和CTU等具有电离辐射的潜在危害,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无药物引入,无辐射,无创伤就显得格外方便。

MRU是利用水成像原理,对泌尿系中的尿液成分进行成像,利用了水重T2的特性。

在人体组织中,水样成分的T2值远远大于其他组织。

包括脑脊液,胆囊内胆汁,胰管内胰液,尿液等。

如果利用重T2加权成像序列,即选择很长TE,可使背景实质器官等其他组织横向磁化矢量尽可能衰减,信号强度降低减弱呈低信号,使T2值长的静态液体呈高信号,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成像目的。

图示:不同组织的由于结构性质不同,其T2弛豫速度就存在差别,甲物质T2短,所以弛豫较快结束,而含水成分的尿液则较慢,所以利用重T2加权成像,可进行水成像。

MRU成像主要是冠状位扫描,范围从肾脏上极至膀胱结束。

轴位可对病变及梗阻部位进行常规薄扫。

在此附上GE公司推荐扫描序列参考学习:在MRU检查中,常用到的几个序列FSE:长ETL(回波链中的回波数目称为回波链,也称时间因子)的FSE T2W序列配合呼吸触发可用于尿路成像,此序列ETL通常大于20。

SS-FSE: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屏气或配合呼吸触发使用。

HASTE: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是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基础上运用半K空间技术。

该序列可用于不能均匀呼吸又不能屏气的病例。

如用于三维容积扫描,可获得薄层原始图像,有助于管腔小病灶显示。

FIESTA:其为GE公司叫法,西门子为Ture FISP,飞利浦为B-FFE。

3.0T高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3.0T高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计学意义 。 在 丙 泊 酚 和 瑞 芬 太 尼 全 麻 诱 导 过 程 中 我 们 在 注 射 顺 式 阿 曲库 铵 0 . 1 5 mg / k g能 达 到 9 6 的 优 秀 或 良好 的 插 管 条 件 与 注射 罗 库溴 铵0 . 9 mg / k g ( 1 0 0  ̄) 相似 。 利 用 上述 方 法, 我 们 能 更 好 的再 现 顺 式 阿 曲库 铵 的 优 点 , 例 如 无 代 谢 产 物蓄积 。 这 项 技 术 可 以用 于 肝 功 能 或 肾 功 能 衰 竭 患 者 的短 小






常 图像 判 断有 无 梗 阻 , 梗阻位置、 程 度 及其 特 征 , 然 后 结 合 临
甚 至 几 乎 没 有 信 号 而 含 液 体 的 肾盂 、 肾盏 、 输尿 管、 膀 胱 等

・9 8・ 表4 插管条件评分( n , )
黑 龙 江 医药 科 学 2 0 1 3 年8 月第 3 6 卷第4 期
3 讨 论
与其他 肌松药相 比, 顺 式 阿 曲库 铵 有 许 多 优 点 。 顺 式 阿 曲库 铵 是 中 时 效 的 甾 体 类 非 去 极 化 肌 松 药 。 它 是 阿 曲 库 铵 的 异 构体 , 肌 松强 度 为 阿曲 库铵 的3 倍左 右 , 在 等效 剂 量 时, Ho f f ma n n降 解 产 物 N一 甲基 罂 粟 碱 仅 为 阿 曲库 铵 的 1 / 1 0 。 顺 式 阿 曲库 铵 也 无 组 胺 释 放 , 但 与 等 效 剂 量 的其 他 肌 松 药 比 较 起 效 时 间缓 慢 [ 5 ] 。 在重症监 护病人 , 顺 式 阿 曲库 铵 持 续 输 注与维库溴铵持续输注相 比, 顺 式 阿 曲库 铵 的 肌 松 恢 复 时 间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对比分析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肾盂造影检查的临床对比分析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肾孟造影检查的临床对比分析吴小强,庄雄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福建厦门361003)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在梗阻性尿路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肾孟造影(IVP)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于本院诊治的梗阻性尿路疾病患者138例,均行MRU检查和IVP检查。

结果MRU输尿管结石检出率(98.04%)、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狭窄检出率(92.31%)、输尿管肿瘤检出率(96.77%)、输尿管炎性病变检出率(96.15%)、输尿管外源性压迫或侵犯检出率(94.12%)、疾病检出准确性(96.38%)、定位诊断准确性(95.65%)、定性诊断准确性(92.03%)均高于IVP检查(80.39%、30.77%、70.97%、50.00%、29.41%、61.59%、60.14%、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U是梗阻性尿路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其诊断价值明显高于IVP。

关键词: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梗阻性尿路疾病;逆行肾孟造影Application value of MRU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and its comparativestudy with IVPWu Xiaoqiang,Zhuang Xiongjie(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value of MRU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and its comparative effect with IVP. Methods138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2012to October2014who treated MRU examination and IVP examination.Results 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calculi(98.04%),detection rate of pelvis-ureter transitional stenosis(92.31%),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tumor(96.77%),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inflammatory lesions(96.15%),detection rate of ureteral extrinsic compression or invasion(94.12%), disease detection accuracy(96.38%),positioning diagnosis accuracy(95.65%),qualitative diagnosis accuracy(92.03%)in MRU examination were higher than IVP examination(80.39%,30.77%,70.97%,50.00%,29.41%,61.59%,60.14%,53.62%),the differences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MRU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diagnosis of 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while its diagnostic valu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VP.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Obstructive urinary tract disease;Intravenous pyelogram梗阻性尿路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具有较高发病率,且高发于中老年人,如果未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病情进一步发展,会造成机体肾功能不全,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MRU)的临床应用探讨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MRU)的临床应用探讨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14・ 3 塞旦垦兰墅堡 查
生箜 鲞第2 JM , 0,o 3N. 期 P I 02V1 ,o 2 . 2
磁 共 振 尿 路 水 成 像 技 术 ( U) 临 床 应 用 探 讨 MR 的
汪 文胜 , 克 志 , 新 民 鲍 王
h a i 2一w ihe at pn c o sq e c . h a k po c sigo a e a o e w t m x m it st p e t n MI ) R s l e v yT l e tdfs s ie h e u n e T eb c rc e s i g sW d n i a i g n f m s h mu ne i mjc o ( P . e ut n y i s
4 0ms 层 厚 3 0mm, 间 隔扫 描 , 5 , . 无 视野 (O 4 F V) 5
泌 尿 系影像 检 查 新 方法 , 利 用重 度 T 加 权技 术 使 它 含 水 的结 构 显影 ,是 MR水 成像 技 术 在泌 尿 系 的应
用 。我 科 从 1 9 9 9年 8月 至 今 采 用 快 速 自旋 回 波 (S ) F E 、重 T WI 术对 3 技 5例患 者 行 MR U检 查 , 现 报 道 如下 。
( 徽 省 安 庆 市 石 化 医院 , 庆 市 2 6 0 ) 安 安 4 0 1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磁共振尿路水 成像的检查技术 及临床应用价值 。 法 方
采 用 快 速 自旋 回波 ( S ) 重 TWI 术 对 3 FE 、 技 5例
患者行磁共振尿路水 成像检查 , 有图像后处理均 采用最 大信号强度投影 ( P 技术 。结果 所 M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本院 行 MRU 并 经 临 床 证 实 的 尿 路 梗 阻 的 患 者
60 例 ,其 中 男 40 例 , 女 20 例 , 年 龄 32~90 岁 , 平 均 年 龄 48 岁。 60 例患者中 12 例尿频尿急,腰部不适 8 例,余 40 例均为 超声提示肾积水, 所有病例均经静脉肾盂造影或者超声提示 有梗阻要求行 MRU 检查。 2.2 机器和设备
1 引言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利 用 磁 共 振 水 成 像 原 理 ,对 尿 路 中 的 尿 液 成 分 进 行 成 像,能清晰地显示肾脏集合系统、输尿管、膀胱。 磁共振水成像 所使用的扫描序列对流速慢或停滞的液体(如脑脊液、胆汁、尿 液等)非常灵敏,呈高信号,而使实质性器官和流动的液体(如 动脉血)呈低信号,两者结合,则在低或无信号的背景上产生高 信号的液体像,从而达到水成像的效果。 这是一种非损伤且不 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肾收集系统、输尿管、膀胱的磁共振成像 技术。
Research of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WANG Hai-jun1, LIU Dan-dan2 (Radiodiagnosis Department, Clinical Department of South Building,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 Methods Sixty cases suspected with urinary diseases were collected randomly, and underwent coronal 3D scanning and transaxial 2D slice scanning with fast acquisition interleaved spin echo of long T2 and extra-long TE. Results There were 53 patients with excellent imaging results, and the remained 7 ones also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 with combined coronary 2D slice scanning and original tomography. Conclusion MRU can display the urologic imaging clearly, which is an ideal choice for the patient who cannot accept intravenous pyelograph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2,33(12):71-72]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rography; clinical application
美国 GE3THD 磁共振仪、8 通道腹部线圈。 2.3 方法 2.3.1 体位及注意事项
患者采用仰卧位、足先进方式,双手交叉放于头部,对于
作 者 简 介 :王 海 军 (1978— ),男 ,主 管 技 师 , 主 要 从 事 医 学 影 像 诊 断 方 面 的 临 床 与 研 究 工 作 ,E-mail:whj53@。
有肩周炎等手不能放于头部的患者可自然放置身体两侧。 线 圈上端应包括双肾上腺, 下端要包括膀胱。 嘱咐患者自然呼 吸,使用呼吸门控。 检查前需禁水 6 h 以上,以减少泌尿道以 外的含水脏器内水分高信号引起的伪影。 2.3.2 扫描序列
常 用 的 扫 描 序 列 SSFSE 重 T2 序 列 和 FSE 重 T2 序 列 。 SSFSE 重 T2 序 列 扫 描 时 间 很 短 , 只 需 1 s 就 可 得 到 一 幅 图 像,可迅速发现梗阻部位且无运动伪影,特别适合高龄、幼 儿 等 不 容 易 配 合 的 患 者 。 我 们 一 般 首 先 用 SSFSE 重 T2 序 列 在横轴位旋转各个角度得到几张不同角度的图像; 然后用 FSE 重 T2 序 列 扫 3D 的 冠 状 位 ,3D 冠 状 位 扫 描 参 数 :TR 6 316 ms,TE 643 ms, 带 宽 62.5 kHz, 层 厚 2.0 mm, 层 间 距 -1.0 mm,FOV (38 ~40 cm) ×(38 ~40 cm), 平 均 激 励 次 数 1 次 ,此 图 像 为 薄 层 图 像 ,可 以 重 建 出 3D 图 像 ;最 后 ,在 梗 阻 部 位 进 行 薄 层 的 横 轴 位 2D 扫 描 。 对 于 呼 吸 控 制 不 是 很 好 的 患 者 笔 者 建 议 加 扫 一 个 冠 状 位 2D 薄 层 扫 描 。 2D 扫 描 参 数 : TR 12 632 ms,TE 643 ms, 带 宽 62.5 kHz, 层 厚 4.0 mm, 层 间 距 0.1 mm,FOV (38~40 cm)×(38~40 cm),平 均 激 励 次 数 1 次。 扫描完毕后,采集到的原始图像经工作站最大信号强 度 投 影 (mip)处 理 即 重 建 出 MRU 图 像 ,并 可 旋 转 不 同 角 度 , 多方位观察。
医 械 临 床 Clinical Medical Equipment
·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的研究
王海军1,刘丹丹2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853)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技术。 方法:随机收集某医院 60 例疑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采用长 T2、特长 TE 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冠状位 3D 扫描、横轴位 2D 薄层扫描。 结果:60 例患者中,有 53 例患者图像显示较满意,能 满足诊断要求。 7 例患者因呼吸很不规律使图像显示不佳,笔者加扫冠状位 2D 薄层扫描,结合原始断层图像,基本能 作出诊断。 结论: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能够清楚显示泌尿系的影像,对于不能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泌尿系水 成像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水成像;临床应用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445;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868(2012)12-007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