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上课资料(尹伯成)完整版.PPT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金融市场

西方经济学》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金融市场

银行乙贷给客户丁64= 80×(1-20%)
……
D=100+100(1-20%)+100(1-20%)2 +…… =100/(1-0.8)=500 D=R/r=100/20%=500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
存款创造: 存款人 银行存款 银行贷款 存款准备金
Hale Waihona Puke ❖ 货币的供给不能 只看到中央银行发
近似货币或准货币[Near Money] —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和商业票据等。
7 假定某国有600亿美元纸币,100亿美元铸币,2000亿美元活期存款,1000亿 美元储蓄存款,1600亿美元政府债券。试问M1,M2,M3各为多少?
答: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都包括在M1中,M2还包括储蓄存款,M3则又包括政 府债券,因此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
Mb H Cu RR ER
M Cu D
M M
Cu D
Cu / D 1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政府
企业
家庭
银行体系
☺ 中央银行: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 ☺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 ☺ 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
金融市场
定义:实现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贴现和有价 证券买卖的场所。
分类 期限:货币、资本市场 交割:现货、期货市场 新旧:发行、流通市场 地理: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市场 职能:证券、黄金、外汇市场
第 十三 章
40 30 20 1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00 01
金融市场:货币、利 率和国民收入
本章主要内容

xj-15-IS-LM模型-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xj-15-IS-LM模型-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二、市场失衡与调节 两条曲线将平面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上的点两种市 场都不均衡。在两条曲线上,仅能实现一种市场的均衡。
r L<S L<M LM
I>S
L<M
I<S E
I>S L>M IS L>M
O
Y
市场失衡时的调节
r IS LM
r IS
G LM
F E
A O Y O Y
三、均衡S曲线发生变动。 原均衡点为Eo,当投资上升, Iso右移至IS1,新均衡点为 E1,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 升
若将r看作因变量,则IS 曲线的斜率为: 也可表示为:
1 d Ki
1 b(1 t ) d
由曲线的斜率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d越大,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IS曲线越平坦,国民收入对利率 的变化越敏感。 投资乘数Ki 与d 的作用类似。
三、 IS移动
r IS2
IS1
如果注入量增加,如政府 购买增加,政府税收减少, 则IS曲线右上方移动。 如果注入量减少,如政府 购买减少,政府税收增加, 则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Y
IS
O (b)
Y0
Y1
Y2
(3)IS与LM曲线同时变动。 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变化可能有许多情况。
如:
r
LM0
LM1
r0
r1
E0
E1 E2
LM2
IS1
IS0
O
Y0
Y1
Y2
r2
r1
O
Y1
Y2 Y3
Y4
Y
四、货币市场失衡
r
在LM曲线的左上方的点,货 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利率 有下降压力 。 在LM曲线右下方,货币供给 小于货币需求,利率有上升 趋势。

xj-11-微观经济政策-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xj-11-微观经济政策-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S
MC
Q
2、福利损失
P
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 转化为垄断者利润, 另一部分(阴影部分) 是垄断引起的社会福 利的真正损失。 (是成本不变行业)
P2 P1 I
G LAC=LMC H MR Q2 Q1 AR
Q
二、反托拉斯法 1890年的谢尔曼法 1914年的克莱顿法 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1936年的罗宾逊—帕特曼法 1950年的塞勒—凯费维尔法 主要的案例有: 1911年美国烟草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被判违反谢尔曼法, 有罪,该案判决后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理性规则” 1920年美国钢铁公司案被判没有违反谢尔曼法,无罪 1940年索卡瓦—旺科姆石油公司案打破理性规则保护,有 罪 1945年美国铝公司案因公司过大,有罪 1961年通用电气,西屋和其他公司因固定价格的勾结,有 罪 198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由该公司与司法部达成协议而 解决。
第十一章 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一、垄断的危害
P P1 E1 D Q1 P P2 P1 E3 E2 MC Q2 Q1 E1 D Q
1、资源配置效率 的减低
上图阴影部分表示竞争条 件下的消费者剩余,下图 中,由于垄断,价格提高, 产量减少,图中竖条阴影 部分代表消费者剩余和生 产者剩余的总损失(实在 损失)。实在损失消费者 剩余和生产者职能 1、效率方面的职能 如:禁止垄断,对自然垄断的管理,提供 公共物品等。 2、公平方面的职能 如: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
3、稳定经济的职能
如:宏观经济政策等。
二、决策方法——公共选择 1、阿罗不可能定理:在非独裁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 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即满足所 有个人偏好的社会偏好选择。
二、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市场障碍):市场价格机制无法使 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

尹伯成-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问/答
世纪高教
主题内容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问/答
世纪高教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 稀缺性(scarcity): – 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而 言。 – 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 ➢ 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 ➢ 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o 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o 安全需要(safety) o 社会需要(social) o 地位需要(esteem) o 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世纪高教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 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 – 发展趋势如何 – 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 对经济现状及变化作出好与不好的评价 – 作出该不该如此的判断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总 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 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鸟瞰”(bird’s eye)。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表格(附表1-1)
项目
微观经济学
• 如何生产(how) – 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 、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
• 为谁生产(for whom) • 何时生产(when)
– 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 • 谁做决策(who)

xj0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精品PPT课件

xj0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精品PPT课件
如果影响需求的其它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 的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P上升,Q下降;P下降, Q上升。这些变动的点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移动, 如图(2—2)。
8
P
140 120
100
D0
A B
80
C
60
D
40
E
2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Q
图2--2
从A移至B移至C移至D,表示需求量的增加。 从E移至D移至C移至B,表示需求量的减少。
若需求增加,需求曲线
Qd a0a1P Qs b0b1P
行为方程式
Qd Qs 均衡方程式
17
2.均衡价格: 指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达到一致时的市场价格 这时,需求量与供给量也一致,称为均衡数量。
P
D
S
E N 0
图2-5 M
ON为均衡价格 OM为均衡数量
Q
18
3. 均衡价格对市场的调节 第一种情况: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6.供给函数: 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函 数,称为供给函数。 用S表示供给,a,b,c,d,…,n表示影响供给的因 素,则供给函数为:
Sg(a,b,c,d,...n.)..,
14
若其它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供
给量之间的关系,则供给函数为: Sg(P)
7.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当影响供给的其它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 所引起的供给的变动是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的变动 当商品本身价格不变,其它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供给 量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供给
QdA95P
QdB135P
QdC3915P

微观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

微观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PPT
世纪高教
许晓茵 冯剑亮 编制 尹伯成 审校
前言
世纪高教
这份PPT是专为方便讲授和学习《西方经 济学简明教程》第五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 民出版社出版,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 育图书公司出品)的师生制作的。由于我们水 平有限,编制中难免有不妥甚至差错之处,敬 请批评指正。
主题内容
•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问/答
世纪高教
16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 只考察经济现象是什么 – 现状如何,为何会如此 – 发展趋势如何 – 对经济现象好与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第一章 导言
世纪高教
世纪高教
本章从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出发扼要介 绍了经济学的概念,认为经济学是研 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实现最优的学 科,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基础理论 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买方和卖方集 合的市场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主体。 本章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和框架结构作了初步的介绍。
• 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 adding analysis)
– 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 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
世纪高教
18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世纪高教

xj-14-货币、利率、国民收入-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xj-14-货币、利率、国民收入-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课件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函数 1. 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 (1)出于交易需求(便于应付日常支出)。 (2)出于预防需求(便于应付意外支出)。
(3)出于投机需求(利用有利机会进行投机)。
2.货币需求函数 K: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 H: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 Md :名义货币需求。 Md:实际货币需求。
第十四章
货币、利率、 国民收入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供给
一、货币
货币: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换媒介的东西。
1、货币的职能
(1)交换媒介,即作为一种便利于交换的工具。 (2)贮藏手段,即作为一种保存财富的手段。
(3)计价单位,即用它的单位来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
2、货币的计算口径 M0:(纸币+铸币)现金,也称通货。 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入
一、货币市场均衡
均衡条件: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是常数:
r
Ms 实际货币供给ms P M 实际货币需求m D d ky hr r1 P 当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r2 Ms 有: ky hr P o
mS1
mS2
E1
E2
L mD1 mD2 m=M/P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3、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的流通速度: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每 一单位货币(如1美元)平均使用的次数。
货币的流通速度取决于人们保持货币的平均时间。 设V:货币流通速度
H:货币供应量
P:价格 Q:商品和劳务总量 PQ表示以一定货币单位计算的交易总额 那么,MV=PQ (费雪方程式) 或
当然,上述过程可以进行下去, 要求: (1)不存在“泄漏”和“沉 淀”。

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尹伯成完整版

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尹伯成完整版

1、支出法
(1)定义: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 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 (2)国民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 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 ②国内总投资支出(I):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 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其中:
(三)奥肯定律
1、奥肯定律是回答潜在GNP 和实际GNP变化与失业率变 化之间的关系。 2、概述如下:第一,假定潜在GNP每年增长X%;
第二,如果实际GNP每年增长超过潜在 GNP 增长的3%,则失业率下降1%。 3、注意两点(1)这是一种经验验证;
(2)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
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限性:
首先,它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
其次,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 第三,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 容无法得到反映; 如环境质量的变动、不能反映精神 满足程度,闲暇福利。 第四,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来,并不能 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 劳务消费中获得的福利状况。
从总收入也就是总供给看:
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C)+储蓄(S)
由于有Y=C+I,Y=C+S,
所以C+I=C+S
即I=S
2、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三部门经济=两部门+政府部门 (2)图示:
消费支出
企业 金融机构 消费者
投资
储蓄
收入(工资和股利)
政府部门
(3)三部门流量循环

微观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精品教育文档

微观经济学课件-复旦大学)精品教育文档

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 个量分析(individual analysis)
– 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个体的经济活动为研 究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单个居民的最优决策 问题。
• 总量分析(aggregate analysis)
– 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以总体经济活动为研究 对象,描述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 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因素及其数量关系。
世纪高教
20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 完全抽掉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过程,是一种净 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21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经济模型
•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也是一种分析经 济问题的方法,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的对象有关的 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4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问/答
世纪高教
5
© Copyrights By Bocheng Yin, Xiaoyin Xu & Jianliang Feng, 2006, Fudan Univers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