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其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77225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3.png)
思想、性格的制约,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的动作,势必会 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事态度、思想品质等,所以,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应关注人物形象的动作描写。
5.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
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思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 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作品中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③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请概括文中xxx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审题要点 ①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②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3.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二)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有两种思路: 1.先概括后分析:
首先给出一个总评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用“xxx是一个……的人物性格/形象”的句式完成;
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的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如:(2015安徽卷)奚五爷平川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奚五爷是一个做事果断、勇敢有担当、善良有同情心的商人。
1.次要人物的衬托 2.环境描写的烘托 3.故事情节的烘托 4.用物象的描绘来表现 5.用其他人物的描述或旁白体现
侧面 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 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 描绘等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二.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③体现社会意义: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 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 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5.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
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思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 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1.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作品中的x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作品中的x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③概括文中xxx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④请概括文中xxx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2.审题要点 ①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 ②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3.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二)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有两种思路: 1.先概括后分析:
首先给出一个总评即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用“xxx是一个……的人物性格/形象”的句式完成;
然后在小说中找到相关的依据、概要论证分析。
如:(2015安徽卷)奚五爷平川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奚五爷是一个做事果断、勇敢有担当、善良有同情心的商人。
1.次要人物的衬托 2.环境描写的烘托 3.故事情节的烘托 4.用物象的描绘来表现 5.用其他人物的描述或旁白体现
侧面 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 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 描绘等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二.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区别和联系
③体现社会意义: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 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 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小说阅读鉴赏ppt-小说ppt
![小说阅读鉴赏ppt-小说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416c1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9.png)
3
2
1
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第二讲 人 物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添加标题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添加标题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2
1
补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平叙:指平行地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同时发生的事。可以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但要注意交待事件起讫的时间。 平叙的方式有二: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甲的事,再说乙的事,两边都交待清楚;②时而说甲,时而说乙,按照情节发展轮番叙述。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第二讲 人 物
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一)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4、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添加标题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添加标题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添加标题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课件(共31张PPT)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公开课:《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104ea307cd184254b353554.png)
设 (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
问
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方 2.“次要人物的作用”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式 (1)本文的主人公为×××,那么另一人物在小
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的××人物与××人物是什么关系?
主 要 人 物
1、典型性(主要特点)、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怎么写)
分析形象的作用 (为何写?)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身份概、括职与业、分析(知识回顾)
地位、教养、
【思路点拨】角色、
基本信息 言谈举止 环境影响 情节推动
他人看法
人物 主题
作者评价
提问方式
1.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小说中的王有福有 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2016年高考山东卷: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 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概括。(4分) 4.2015年高考安徽卷: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 概括达子形象的特点。(6分)
物 环境
这个人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 背景。
主题 这个人或直接或间接体现某种主题。 这个人身上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感。
•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善良 刚烈,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想的压制下 走向毁灭。(人物形象)
•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封建 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1)个性鲜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 (2)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的分析ppt课件
![小说阅读专题—人物形象的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e1d60c33d4b14e84246842.png)
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不但渲染了
沉寂、荒凉的气氛,更烘托出“我”
的悲凉心情。
最新编辑ppt
14
《项链》中,首先写玛蒂尔德夫人 为参加宴会借项链,接着写丢项链,再 写为赔项链历尽艰辛,最后才知道项链 是假的。
最新编辑ppt
15
情
节 的 推 进
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
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 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 说主题理解的过程。
最新编辑ppt
7
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
心 理 描 写
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 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徒传, 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 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 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
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
⑷“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看,手上的铐“哗啦啦” 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
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出“老头儿” 对铁良抻面手艺的肯定,衬托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
最新编辑ppt
33
小说复习(2013高考)
未婚妻
玛格丽特·奥杜 (1863——1937), 法国女作家
最新编辑ppt
34
1.“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 用?(4分)
最新编辑ppt
2
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常用词语积累
寡言少语、平凡、朴实、纯真、善良、可 爱、沉着、冷静、乐观、稳重、害羞、幽 默、谨慎、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 蹈矩、狡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 老实、圆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 踏实、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 势利、嫉恶如仇、爱憎分明
……
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群像分析 课件(共29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1d09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f.png)
解题指导
2.人物群像刻画的一般手法 ④用富有时代特色及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来凸显社会群像 比如《荷花淀》中的勤劳勇敢、申明大义的后方群体女性形象等; ⑤借助作者的客观评价点评社会群像 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结尾: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 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 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 的人,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②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人物群像不仅要展现出人物的外在特征,还要 深入挖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通过描绘人 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 、行为和动机,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可信度;
考点阐释
4.考点解读:解读与人物群像相关的试题时,我们 可从如下几个角度切入解读,比如: ③社会和文化背景
考情分析
2.考题: 【2023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示众》(鲁迅) 题目:小说描写了一群“看客”,这群“看客”有怎样共同的性格特点? 结合鲁迅有关作品,说说他塑造这群“看客”的意义何在?(6分) 题目:小说中的人物都无名无姓,请结合文本分析为何如此安排。(4分) 【2024届高三小说阅读备考训练】《那个年三十》(安石榴) 题目:本文和下面材料(《红楼梦》元宵节片段节选)在刻画人物群像时 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
解题指导
3.人物群像刻画的作用意义 ①衬托主要人物
小说主要人物总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其一言一行总会在身边群体中引 起一定的反应。小说描写这类群体的言、行等反应,往往就能起到衬托主人 公的作用。 ②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的情节是以现实的矛盾冲突为基础的,而这种矛盾冲突是通过一定 的人物和事件具体表现出来的。小说中对作次要人物的群体形象的描写,有 时就可以起到激化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③暗示文章主旨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之描写手法及作用PPT课件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之描写手法及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5eef2a216147916112809.png)
LOGO
《红楼梦》中:“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 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 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 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 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 问:“太爷们纳福。”
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 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 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刻画了人物 的身份、地位和心理。
人物形象赏析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人物 环境 情节
LOGO
大家先回忆哪些小说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周瑜、诸葛亮、猪八戒、林冲、范进、 贾宝玉、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 别里科夫、桑地亚哥……
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人物的特点?
结论: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
绘的手法,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材、神态、 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通过肖像描写,往往能 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LOGO
借他人之口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道: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 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 ,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 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 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LOGO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红楼梦》中:“刘姥姥……到了荣府大门前 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 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 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 座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 问:“太爷们纳福。”
刘姥姥的“掸掸”和一“溜”、一“蹭”, 活画出一个乡下没见过世面的老太太,初到 荣府大门前的局促不安的心理,刻画了人物 的身份、地位和心理。
人物形象赏析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人物 环境 情节
LOGO
大家先回忆哪些小说的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周瑜、诸葛亮、猪八戒、林冲、范进、 贾宝玉、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 别里科夫、桑地亚哥……
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人物的特点?
结论: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进行描
绘的手法,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材、神态、 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通过肖像描写,往往能 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
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
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 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LOGO
借他人之口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道:
“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 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 ,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 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 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LOGO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的作用 课件(共36张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他物象的作用 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6290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7.png)
• 详解精析:
• “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从三个角度思考:
• 对情节的作用:说中的老头见有人说自己,要去当街“打架”,推动故事 走向高潮。这部分情节更多的是想表现老人的个性,所以此点可答可不答
• 对社会的作用:文章最后的问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没有人知道, 这告诫我们,要对底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 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 审题判断:“捡烂纸的老头”是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用意”,表明此 题是“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借鉴思考:《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要人 物,借鉴其答案思考。
一、怎样确定是形象作用类题
• 题干示例 •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 作用?请 简要分析。 •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 用?请 分别作简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 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 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 六 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 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 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 “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从三个角度思考:
• 对情节的作用:说中的老头见有人说自己,要去当街“打架”,推动故事 走向高潮。这部分情节更多的是想表现老人的个性,所以此点可答可不答
• 对社会的作用:文章最后的问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没有人知道, 这告诫我们,要对底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
•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 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 审题判断:“捡烂纸的老头”是作者刻画的主要人物,“用意”,表明此 题是“主要人物的作用”类题。借鉴思考:《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要人 物,借鉴其答案思考。
一、怎样确定是形象作用类题
• 题干示例 •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 •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 作用?请 简要分析。 •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 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 用?请 分别作简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 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 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 六 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 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 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人物形象分析及人物作用 课件(共25张PPT)
![人物形象分析及人物作用 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5f24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f.png)
写地理老师时,文中多次用到“微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6 分)
“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②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 拼搏努力的决定。
朋友到处找也找不到钥匙,只好找刀钳帮忙。他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有黄的, 有红的,有蓝的;有的新,有的旧,有的破;有的只是一页纸,是最老式的存单。这些数一数,总共七十二 本(张),存款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大多是一万的整数,累计八十三万多。
朋友讲,当他看到这些摞起来要排成两列,否则就要坍倒的存折时,完全傻掉了。他瘫坐在父亲的床上, 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
路 些特点直接用文字点出来,同学们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
最后,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等,谋求从侧面突破,多角度解读该人物
形象,力争完备地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题方法
事件提炼法:人物总要做事,通过文章所写的与该人物有关的事件, 概括人物形象。 言行提炼法:文章中有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从这些描写的文字中,也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关键词句法:文章中有些总领句、过渡句、段落中心句,以及开 头段、结尾段中的某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点明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拿来用。 侧面解读法:有时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也是对题 目中要求分析的人物的一种烘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 物的评价或反应,提炼出该人物的形象特点。
“七十二本存折”是情节的关键所在,是情感的寄托所在,这“七十二本存折"里,饱含的是深 深的爱子之情。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微笑”一词①描写人物神态,且反复出现,刻画并突出了地理老师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②用语虽平实朴素,但细小传神,令人印象深刻。
请理解结尾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感谢地理老师用激发和鼓励,让“我”找到自信、不再叛逆自负,并做出开始 拼搏努力的决定。
朋友到处找也找不到钥匙,只好找刀钳帮忙。他撬开看,小小的抽屉里塞满五花八门的存折,有黄的, 有红的,有蓝的;有的新,有的旧,有的破;有的只是一页纸,是最老式的存单。这些数一数,总共七十二 本(张),存款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大多是一万的整数,累计八十三万多。
朋友讲,当他看到这些摞起来要排成两列,否则就要坍倒的存折时,完全傻掉了。他瘫坐在父亲的床上, 足足一个下午都在流泪,心痛,好像每一本存折都是一本令人心碎的书。
路 些特点直接用文字点出来,同学们可以直接借用这些词句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
最后,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等,谋求从侧面突破,多角度解读该人物
形象,力争完备地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题方法
事件提炼法:人物总要做事,通过文章所写的与该人物有关的事件, 概括人物形象。 言行提炼法:文章中有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 从这些描写的文字中,也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关键词句法:文章中有些总领句、过渡句、段落中心句,以及开 头段、结尾段中的某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点明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些关键词句可以直接拿来用。 侧面解读法:有时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的评价或反应,也是对题 目中要求分析的人物的一种烘托。可以通过分析环境描写、其他人 物的评价或反应,提炼出该人物的形象特点。
“七十二本存折”是情节的关键所在,是情感的寄托所在,这“七十二本存折"里,饱含的是深 深的爱子之情。标题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艺术手法 PPT
![小说人物形象、情节、环境、艺术手法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2a1dffa9ec3d5bbfd0a74e5.png)
情理之中,分
③结构圆合严 析作用、好处
密
34
6.主要修辞手法
名称 名称解释
艺术效果
鉴赏方法
比喻
①生动形象,突显特
用具体、浅 显、熟知的
征;
某种事理或
②化抽象为具体,化 深奥为浅显,“状难
情境来比方 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另深一奥种、抽生象疏、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的事理或情
; ③激发读者联想,引
境
起读者共鸣
30
5.主要结构方法
名称 名称解释
艺术效果
鉴赏方法
①强调突出中心, 文章开头直 使主题更加鲜明; 说明开头情况, 开门 接显示中心,②总领全文; 指出全文中心 见山 “一开始就 ③总起下文; , 走向目的地”④行文不枝不蔓 分析开头好处
,干脆利落
卒章 显志
①深化文章内容,
升华主题思想; 说明结尾情况,
准确 周密
语言运用准 确,无懈可 击
制语科学,无法删 除;③用语合乎客 观实际,合乎事理 逻辑,合乎语法规
27
(4)补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 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 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8
3.描写方法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 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 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 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 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 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 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 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 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 ④推动情节发展。
线索人物
• 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 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 揭示主题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命题探究与备考启示:分析小 说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挖掘其典 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所折射 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导引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江苏高考考察的重点一般放 在次要人物形象分析上。
例题引路
• 小说《威风》学生预习答案展 示,学生点评
问题反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作用都会犯哪 些错误?
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纲解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 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 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 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 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 问题一:角度单一,答题要点不全 • 问题二:脱离文本内容,泛泛而谈,现场
答案
• 问题三:对文本中的环境、人物、情节、 主题不能深度解读,答题片面,答案浅层 化,不精确。
• 问题四: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 问题五:分点分条意识
2013年广东卷《威风》答案 (1)盐区的人们对陈三的追捧和对东 家的不理不睬形成鲜明对比,使东家心 理不舒服,为东家向陈三耍威风的情节 做铺垫(情节) (2)陈三在东家没来时的得意和在东 家面前的卑躬屈膝形成对比,塑造了陈 三狐假虎威、奴颜婢膝的性格。(人物) (3)陈三的威风被东家灭掉,衬托了 东家的威风,照应了文题,深化了主题。 (主题)
•2015年高考真题《预演》——小说中“老同学”并 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 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 合作探讨:结合考题展示分析人物形象的 作用题常见的出题形式有哪些?
总结常见的提问方式: (1)结合文中xxx 这一人物形
象分析作品主旨。 (2)结合文中xxx 这一人物形
象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3)请简要分析文中 xxx 这一
• 2、推进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 (命运)变化使情节有了变化,从而对情 节起推动作用。
• 3、体现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 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 的某种启示,这才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次要人物作用
•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
人物作用题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 1、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 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 象特点;
•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 节发展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 发展;
•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 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
主要人物作用
• 1、表达主题作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 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及带给人们的某种启 示,是主要任务承担的重要人物。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考题展示】
2010年江苏卷《溜索》——小说写了哪些形象? 谁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012年江西卷《报复》——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 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2013年圈江苏南京的二模试卷《开小差》——请结 合全文探究“朋友”这一角色的作用。
•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 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 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 ④推动情节发展。
线索人物
• 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 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 揭示主题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
命题探究与备考启示:分析小 说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挖掘其典 型性,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所折射 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明确其 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思想的导引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江苏高考考察的重点一般放 在次要人物形象分析上。
例题引路
• 小说《威风》学生预习答案展 示,学生点评
问题反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作用都会犯哪 些错误?
小说人物形象作用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
【考纲解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 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 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 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 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 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 心理和人文精神。
• 问题一:角度单一,答题要点不全 • 问题二:脱离文本内容,泛泛而谈,现场
答案
• 问题三:对文本中的环境、人物、情节、 主题不能深度解读,答题片面,答案浅层 化,不精确。
• 问题四:语言组织能力欠缺。 • 问题五:分点分条意识
2013年广东卷《威风》答案 (1)盐区的人们对陈三的追捧和对东 家的不理不睬形成鲜明对比,使东家心 理不舒服,为东家向陈三耍威风的情节 做铺垫(情节) (2)陈三在东家没来时的得意和在东 家面前的卑躬屈膝形成对比,塑造了陈 三狐假虎威、奴颜婢膝的性格。(人物) (3)陈三的威风被东家灭掉,衬托了 东家的威风,照应了文题,深化了主题。 (主题)
•2015年高考真题《预演》——小说中“老同学”并 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 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 合作探讨:结合考题展示分析人物形象的 作用题常见的出题形式有哪些?
总结常见的提问方式: (1)结合文中xxx 这一人物形
象分析作品主旨。 (2)结合文中xxx 这一人物形
象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3)请简要分析文中 xxx 这一
• 2、推进情节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 (命运)变化使情节有了变化,从而对情 节起推动作用。
• 3、体现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 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 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 的某种启示,这才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次要人物作用
• 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次要人物能
人物作用题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 1、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 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 象特点;
• 2、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 节发展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 发展;
• 3、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 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
主要人物作用
• 1、表达主题作用。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 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及带给人们的某种启 示,是主要任务承担的重要人物。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考题展示】
2010年江苏卷《溜索》——小说写了哪些形象? 谁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012年江西卷《报复》——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 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
•2013年圈江苏南京的二模试卷《开小差》——请结 合全文探究“朋友”这一角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