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

合集下载

抗日战 争中的经济发展对中 国现代化有何影响

抗日战 争中的经济发展对中 国现代化有何影响

抗日战争中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现代化有何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但同时也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出了坚韧的力量,并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工业布局的调整。

在战争爆发前,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的少数大城市,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使得中国经济在战争中极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和破坏。

随着战争的推进,为了保障军工生产和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工业向内地迁移和发展。

例如,大量的工厂、企业从沿海迁至西南、西北等地,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新的工业基地。

这种工业布局的调整虽然是在战争的逼迫下进行的,但却为后来中国内地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次,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改革。

在战争期间,粮食供应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军民的粮食需求,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如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等。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不仅保障了当时的粮食供应,也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积累了经验。

同时,在农业技术推广、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再者,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变革。

战争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为了稳定金融秩序、支持抗战经济,国民政府和抗日根据地都采取了相应的金融政策。

例如,国民政府发行了大量的抗战债券,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抗日根据地则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体系,发行边区货币,开展货币斗争。

这些金融实践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发展激发了民族工业的自强精神。

在战争的压力下,许多民族企业家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为抗战提供物资支持。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摘要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充分发挥了石油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工业。

该地区的石油工业起步较晚,但通过引进技术和合作发展,逐渐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

本文将从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对边区经济的贡献以及石油工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进行探讨。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抗日战争,石油资源,石油工业,经济贡献1. 引言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处战略重要的地段。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物资。

本文将围绕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展开论述,探讨其发展历程、经济贡献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2. 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陕甘宁边区的石油资源最早于抗日战争初期被发现。

当地的石油勘探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为石油工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石油的开发利用还较为落后。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陕甘宁边区开始引进先进的技术,并与国内外的石油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

3. 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初期,该地区只有几座小型的石油精炼厂,产能有限。

随着技术的引进和合作的加强,石油工业逐渐扩大规模,建立了多座精炼厂和石油储运设施。

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持。

4. 石油工业对边区经济的贡献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不仅对战争具有重要意义,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石油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起,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石油工业的发展还为当地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增长,为边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5. 石油工业的影响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石油工业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

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06203215[作者简介]段二明(19782),山西太谷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

 2006年11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Nov .,2006 第35卷 第6期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Nor mal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ocial Science )Vol .35 No .6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段二明(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内容涉及交通、农业、工矿业等诸多方面,但总的来说,该领域的研究重复现象严重,开创性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1949年以来;民国;西北开发;述评[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623(2006)S220204203 民国北京政府提出的开发西北计划,未能有效实施。

“九一八事变”后,开发西北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七七事变”的爆发坚定了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决心,政府对西北交通、农业、工矿业、文教、金融、商业等进行全面开发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现代史论文论著目录索引〈1949—1981、1982—1987〉》、《近代史研究〈1987-2004〉》以及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得到有关民国时期西北开发的论文328篇,论著60部。

其中1979年以前的论著仅3部,论文仅21篇。

1980年以来,论文论著急剧增加,著作57部、论文307篇。

最近20余年,研究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有关民国时期的西北开发的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展、深化、细化。

纵观大陆学界50余年的研究成果,既有突出的成绩,也存在不少缺陷。

一、民国西北开发史的研究成绩新中国成立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民国时期的西北开发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交通、农业、工矿业、文教、金融、商业、贸易等方面。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与生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与生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与生活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浴血奋战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战时经济的支撑和人民的生活成为了重要议题,本文将就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与生活进行探讨。

一、战时经济的特点与挑战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因此其战时经济与平时经济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战争对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特别是对军事物资的需求。

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中国政府不得不大规模调动资源,加大对军事工业的投入。

其次,战争使得交通和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再次,由于战区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和商家被迫停产或关闭,导致了大量的失业和经济衰退。

面对这些特点和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和推动战时经济的发展。

首先,政府加大对战争物资的生产和支持力度,通过组织各地资源,增加军事工厂和生产线的建设,满足战争的需求。

其次,政府维持了相对稳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保证战时经济的正常运转。

此外,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防止通货膨胀和黑市的出现。

二、战时经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战时经济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战争的持续和战时经济的调整导致了人们生活成本的增加。

随着物价的上涨和资源的紧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食品都面临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的问题。

其次,战争使得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特别是战区的居民。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流离失所使得人们生活在贫困和不安定中,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生计。

再次,战时经济的调整也意味着许多人要改变原有的职业和工作方式,从事与战争相关的工作。

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职业。

然而,尽管战时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难,但它也催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和进步。

首先,战争促使许多企业和工厂加快技术改造和生产方式的调整,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这不仅提高了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为中国战后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动态变化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动态变化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动态变化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动态变化。

一、战争爆发前的中国社会与经济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社会处于动荡的时期。

农村地主阶级占据大部分土地和资源,农民们生活贫困,受到剥削和压迫。

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了拥挤和贫民窟的形成。

经济方面,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因此,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十分突出。

二、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社会动态变化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态变化。

抗战动员使得全体国民都融入到了战争中,国民的团结与士气大大提高。

农村地主阶级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抗战期间,许多富有的地主家庭将财产捐献给了抗战事业,甚至主动加入了军队,这种情况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同时,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将土地分配给了农民,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城市人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抗战的需要,很多工人和知识分子纷纷参军或者到农村支援前线。

这导致城市产业生产能力下降,但对国家整体战争努力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三、抗战期间中国经济的动态变化抗战战争的需要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重组。

为了满足军需物资的需求,政府积极发展军事工业,加强军工体系建设。

同时,借助于战时体制的加强,政府也对其他领域的产业进行了重组,使得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在农业方面,政府实施了农业技术改良和农田整理的政策,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

此外,抗战期间,中国还从国外引进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条件。

四、抗战胜利后的社会与经济变化1945年,二战胜利后,中国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抗战期间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战争过后,中国政府开始重建社会和经济。

土地改革得到了延续,农民们获得了更多的权益和土地。

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

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与西北开发

【内容提要】本文以翔实、具体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着重就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战略构想,举措与实绩,以及对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旨在分析九一八事变前后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变化和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战略构想的演变,认为整个开发过程经历了初步酝酿(1928-1931)、着手实施(1931-1937)、积极推进(1937-1945)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主要选取交通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工矿业发展诸领域,以丰富的事实和数据,展现国民政府从战时环境和需要出发,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办法,以及开发取得的成就。

第三部分则从西北地区农业的进步和工业近代化程度的提高、商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扩大,分析了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活动的影响。

论文指出,作为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国民政府,为西北开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相当的作用,其成果不仅为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支持长期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而且为改变西北的落后面貌奠定了初步的必要的基础。

但国民政府在西北开发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不足和问题,特别是其开发的主旨是直接为战争服务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军事上的需要而不是该地区的全面而长远的发展。

因此,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热情遽减,各种开发、建设工作也停顿了下来,最终导致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再次陷入低谷。

【摘要题】民国史研究【关键词】抗日时期/国民政府/西北开发【正文】任何一个政权,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除了镇压反对者的职能外,都不能不执行组织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公共职能。

1927年4月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1932年春曾一度移驻洛阳办公;1937年11月-1946年5月曾迁都重庆)也不例外。

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的步步进逼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国人开发西北的呼声日渐高涨,国民政府遂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比较闭塞的西北地区,开始制定开发西北的政策,并着手实施。

全面抗战爆发后,西北与西南一起成为抗日总后方,开发活动达到了高潮,西北因此而获得了自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

抗战时期“西进运动”对西北地区人口影响探究

抗战时期“西进运动”对西北地区人口影响探究
在 布 、 L年龄 结构 、 口成分等方 面 , 人 1 人 对抗 恰巧形成了一个有多种力量交织在一起的 绝 大 多 数 。据 统 计 “ 难 民 中 老 者 占 %, 22 %, 2 难民群 战时期 的“ 西进运动” 对西北地 区的人 口影 泥潭 , 日本侵 略者深陷其 内 , 罢不能 。 1 . 壮者 占 4 . 幼者 占 4 %, 使 欲 58
响进 行 详 细探 究 。

另外 , 大批东部人 口内迁 , 传播了东部 人民 体人 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 型” 陕甘 宁边区 。 的民风 、 社会 习俗 、 活习惯 、 生 乃至道德 观 情况相 同。移 民年轻型的人 口年龄结构对

重 返 祖地 : 涌入 西 北 的 人 口规 模
13 9 7年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由于 念 , 于西北人 民的生活方式 的近代化 , 对 具 西北人 口再生产和经济 的持续增长提供 了
因此 ,西北人口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 立北平大学 、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国立北洋 尽管战后有许多高层 和技术人员 、 知识分子 工学院等校内迁来陕 ,组成国立西安临时 回流, 但毕竟 为西北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做 出 大学 ,9 8年 更名为 国立 西北联 合大学 , 13
二 、 新洗 牌 : 重 西北 人 口的再 排 序
三、 构 优 化 : 北 人 口结 构 的 质变 结 西
第一 ,大批移 民在西北地区定居并通
婚 , 米 脂 、 德 这 样 男 女 比例不 均 的地 方 使 绥
在 13 年 国民 政 府 炸毁 黄 河 大 堤 前 , 得到了人 口调剂 。根据遗传学原理 , 98 生物具
后代身 三省 3 1 9 万多人被迫离乡 ,大批难 民沿 陇 内迁移 民“ 大体上可 以分为三大类 : 富裕及 有远缘杂交优势 。中国人身材矮小, 海路经郑洛 , 出潼关 , 至西安 、 宝鸡 、 中等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 汉 政治方 面活动 的人士 、 体素质差 , 除营养不足等因素外 , 还与屡禁 同宗 堂表等的互婚有关。 由于 地。 据行政院善后救济 总署河南分署调查 , 同情重庆中央政府 的人或是为 日伪政府所 不止的同姓 、 、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体制与调控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体制与调控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体制与调控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战时经济体制与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以保障战争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经济体制与调控措施,并探讨其对战争胜利的贡献。

一、全面动员的经济体制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全面动员的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核心是以国家为主导,动员全社会资源参与战争经济建设。

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军工企业,调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和生产能力,投入到了战争的需要中。

在战时经济体制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法规和政策,调控经济资源的配置,保障了战争所需的物资和物质基础。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企业和工人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军需物资的生产与供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军需物资的生产与供应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军队的装备和物资供应。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军工企业的管理和指导。

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军工机构,统一协调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军工企业的投入,提高了其生产能力。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其次,政府通过发展农业和工业,提高了国家的物质基础。

在战争年代,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于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应至关重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确保国家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支撑战争的需要。

三、金融调控的重要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金融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和货币调控,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持战争的进行。

首先,政府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战争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而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很大。

因此,政府发行国债筹集资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这些国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

其次,政府通过货币调控维持了物价稳定。

在战争时期,物资供应紧张,容易出现物价上涨的情况。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维护了物价的稳定。

这使得战争所需的物资能够以稳定的价格得到供应。

抗日战争中的战争经济

抗日战争中的战争经济

抗日战争中的战争经济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作为一场全民族抗战,中国在战争中依靠战争经济实现了国力的迅速提升,为最终战胜侵略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将从资源调配、工业生产、财政金融以及粮食储备等方面探讨抗日战争中的战争经济。

一、资源调配抗战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满足战争所需,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资源调配。

首先,政府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了煤炭、铁矿、铜矿等的产量。

其次,政府对工业品的使用进行了限制,重点保障战争所需。

此外,还进行了军民物资调剂,将生活物资转化为军事物资,尽量将资源用于抗战。

二、工业生产为了支持抗日战争,中国在工业生产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对军工企业的支持,增加军火制造的投入,提高了军事装备的产量。

其次,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减少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提高了国内工业的自主制造能力。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战时经济计划,对各个工业部门进行统一调度,确保了战争所需物资的生产。

三、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在抗战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为了筹措战争经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手段。

首先,政府进行了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了一般性开支,将资金主要用于战争支出。

其次,政府发行战争债券,吸收民众的资金进行战争经费筹措。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银行的监管力度,控制了货币发行量,以稳定物价。

四、粮食储备粮食储备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确保军民供给,国民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粮食储备工作。

首先,政府采取了收购政策,向农民收购粮食,以保障军队的供给需求。

其次,政府实施了限制性粮食出口政策,减少了国内粮食的流失。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的供给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战争经济体系。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中国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高效的工业生产、稳健的财政金融和充足的粮食储备,成功地支撑了长期的战争,并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模式初探文章解读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认为主要得益于边区的减租减息,互助组、兴修水利,发放农业贷款、大开荒、发展手工业等政治对策和经济政策,解决了农业生产资料问题,调动了军民的积极性,改变了边区物资匮乏、内外交困的严峻局势。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局势,而这种严峻局势表现在经济方面就是边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军民的生活没有保障。

因此,对当时的边区政府而言,搞好经济建设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同时,由于边区政府的支持,农村经济获得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发展成就,解决了当时军用物资供应难的问题,缓解了当时的紧张局势。

当前我国处在国家建设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而陕甘宁边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作为经验来加以借鉴。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边区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因素抗战时期是社会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所以,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经济要想取得发展成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笔者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发现,陕甘宁边区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陕甘宁边区的农民有了可供长期使用的土地。

尽管当时的土地大部分仍掌握在地主手中,基于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大多数农民租得起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的农村经济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1]第二,边区政府组织劳动生产,使得生产劳动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因边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各种劳动组织建立起来,比如互助组、变工队等,这些劳动组织在促进农民互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民的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

第三,边区农民具备充足的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是提高生产力的前提。

而边区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并通过施行农贷政策的方式着手解决了当时边区生产资料紧缺的问题,于是农民有了充足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

抗日胜利中的中国经济战与经济建设

抗日胜利中的中国经济战与经济建设

抗日胜利中的中国经济战与经济建设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伟大斗争。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经济战与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战时经济调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国家经济结构不完善,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交通运输不便等问题制约了中国的发展。

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战时经济调整。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工业的投资力度。

在抗战初期,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军工产业,加快了军工基地的建设,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

同时,政府还鼓励民间投资,吸引外资,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交通运输的投资。

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为了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和人员调动,中国政府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和航道,提高了交通运输的能力。

二、经济战的胜利通过战时经济调整,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经济战的胜利体现在军事装备的提升上。

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的军事装备相对较弱,无法与日本军队抗衡。

然而,通过经济战的努力,中国不断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数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中国经济战的胜利还体现在物资供应的保障上。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需要大量的物资来支持战争的进行,如军粮、军械、衣物等。

通过加强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中国成功地保障了军队的物资供应,确保了战争的顺利进行。

最后,中国经济战的胜利还体现在人民经济的稳定上。

在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通过政府的努力,中国成功地保持了经济的稳定。

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战火中的艰难发展

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战火中的艰难发展

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战火中的艰难发展尽管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经济的艰难发展是不可否认的。

在战火中,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然而,通过积极应对和合理调整,中国经济在困境中取得了一系列让人瞩目的成就。

一、抗战前的中国经济状况在抗战爆发之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农业生产是主要经济支柱,工业化程度较低且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

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着殖民剥削,贸易失衡日益严重,这使得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依赖和不平等的局面。

二、战争对中国经济的严重破坏抗战爆发后,中国面临着日本的全面进攻,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许多重要的经济产业区被日军占领,大量的交通枢纽被破坏,工厂和农田遭到焚烧。

同时,日本实行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使得中国的贸易活动受到了严重限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艰难却令人瞩目的经济调整面对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经济调整措施,为经济战火中的艰难发展奠定了基础。

1. 自力更生,开展农耕生产面对日本的经济封锁,中国发起了大规模的农耕生产运动,通过加强农业生产,确保了粮食供应。

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和土地合理利用,使得中国的耕地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同时也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发展轻工业和民族工业尽管战争对中国的工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中国还是积极推进了轻工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通过修复和重建工厂,推动了一系列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型,使得中国的工业能够艰难地维持运行并向着恢复发展的方向前进。

3. 民生保障和社会安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社会安定,积极采取措施维护社会秩序。

在战乱中,政府加强了对农民、工人和难民等弱势群体的关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并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帮助经济困难群体度过难关。

四、战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初期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

尽管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战争破坏,但通过持续努力和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中国的经济在战后迅速恢复并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与就业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与就业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与就业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抵御日本侵略而进行的全面抗战。

在战争中,为了支撑战争经济和聚集更多的劳动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战时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战时经济和就业的相关问题。

一、战争动员与经济调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进行了战时动员和经济调整,以应对日军的侵略。

政府加强了经济计划、指导和调控,调动了社会资源,迅速发展了战争工业和军事生产。

同时,加强了对内需的引导,提高了国内资源的利用率。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战时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二、军工业的崛起和就业需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中国在战争初期大力发展了军事工业。

军工业的崛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军火制造、军事装备和军事基地的建设等。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物资,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军工业的发展使得许多工人转向了战争生产。

工厂扩大规模,增加生产线,并招募更多的工人。

大量的农民也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战争生产。

这导致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与就业机会尽管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但中国的农业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政府投资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同时,政府通过提供农业贷款、改良农具和改善农业技术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些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使农民在经济困难时期能够保持良好的生计。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村就业的增加,为返乡的农民和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四、妇女就业与抗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妇女在就业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男性劳动力的大量调动到战争前线,妇女成为了许多生产岗位的主力。

她们在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积极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调整与发展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调整与发展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调整与发展中国抗战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和残酷战争,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调整与发展举措,旨在维护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在这场艰苦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始终保持着团结合作的精神,为国家的抗战胜利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战时经济调整的重要性抗战期间,中国面临着战争所带来的经济困境和对资源的巨大需求。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调整措施,主要包括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资源调配的优化和国内产业的调整与发展。

1.战时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为了更好地管理战时经济,中国政府成立了“战时经济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战时经济的运行。

这个机构的建立使得中国政府能够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2.资源调配的优化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优化资源的调配。

这包括对农业、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资源进行统筹和调配,以确保战争所需资源的供给和分配。

3.国内产业的调整与发展为了提高战时经济的支撑能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国内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力度。

通过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扩大军事工业的生产规模以及促进兵工制造业等领域的发展,中国成功地提高了国内产业的支撑能力。

二、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抗战期间,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了沉重的冲击。

由于长期的战乱,中国经济陷入了困境,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经济发展的滞后等问题。

1.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战争的持续导致了军费的不断增加,而政府不得不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进行融资,进而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2.经济发展的滞后由于战争的持续,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农田被摧毁,工厂被炸毁,交通线路被中断,这些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滞后。

三、战争胜利后的经济重建与发展中国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经济重建与发展工作,旨在恢复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1.农业重建与发展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敌入侵、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中国的战时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不同方面介绍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战时经济。

一、战时经济调整为了应对日本侵略者的威胁,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战时经济调整措施。

首先,实行了物资战略储备和积极的军用物资生产计划,确保了供给线的畅通。

其次,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性贸易政策,限制对外贸易,并加大了国内产业的发展和保护。

此外,中国政府还大力发展军工产业,提高了军备生产的能力。

二、战时经济体制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建立了以国家计划为核心的战时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下,政府通过控制价格和分配资源,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战时经济部门,负责协调各个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三、经济产业转型为了支持战争的进行,中国经济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产业转型。

传统农业经济逐渐向军工、机械制造、化工、交通运输等战略性行业倾斜。

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和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中国战斗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金融体系的调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对金融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

为了筹集战争经费,发行了大量的政府公债,并通过发展国内银行业和金融机构,加强了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支持能力。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保持了物价的相对稳定。

五、民间经济的支持除了政府的调整和管理,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战时经济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

民间工商业者纷纷投身到战时经济建设中,捐款捐物,支援战争。

农民也积极参与军粮和物资的生产,确保了前线的供给。

各地组织了一系列募捐和支援战争的活动,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力量。

六、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战火也带来了破坏和损失,许多城市和工厂被炸毁,增加了经济重建的难度。

另一方面,战争催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技术的提升。

抗日战 争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抗日战 争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抗日战争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艰苦卓绝的时期,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经济领域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困境。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经济本就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

传统的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程度较低。

沿海地区虽然有一些初步发展的工商业,但整体经济结构不平衡,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战争的爆发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破坏。

日军的侵略行径导致大量农田被毁坏,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干扰。

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百姓的温饱陷入困境。

工业方面,许多工厂和企业在战火中被摧毁,生产设施遭到破坏,工人失业,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工业集中地,遭受了日军的重点轰炸和占领,损失惨重。

一些民族工业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迁往内地,但在迁移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设备运输、资金短缺等,导致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交通基础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铁路、公路被炸毁,运输线路中断,不仅影响了物资的流通和调配,也给军队的调动和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困难。

然而,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采取措施,努力维持和发展经济,为抗战提供支持。

在农业领域,政府和民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粮食生产。

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开垦和水利建设,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提高粮食产量。

同时,实行粮食统制政策,合理分配粮食资源,保障军队和民众的基本需求。

工业方面,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通过内迁企业的重新整合和发展,在西南、西北等地区建立了一些新的工业基地。

这些地区的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沿海地区工业损失带来的空缺,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资支持。

同时,发展了一些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工业,如军工、钢铁、煤炭等,提高了自给自足的能力。

金融领域,政府加强了对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管理,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

发行抗战债券,筹集资金,为战争提供财政支持。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发展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发展

中国抗战期间的经济发展中国抗战是指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战争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但同时也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战争初期的经济困境抗战初期,中国经济进入了困境。

由于日本的侵略和破坏,很多重要的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被摧毁,农田被破坏,农业生产和工商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此外,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物资短缺的限制,由于战争需要,大量的资源被用于军事需求,导致民生物资匮乏。

二、经济战线的开辟面对战争带来的困难,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并支持战争的进行。

首先,国家加强了对工业生产的调控,重点支持军事工业和战略物资的生产。

此举提高了国家的自给能力,增强了对敌作战的实力。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资本和技术的引进,与苏联、美国等国家建立了经济援助关系,加强了国内工业的发展。

大量的战略物资、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的战争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三、农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除了工业的发展,中国抗战期间还注重了农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

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提高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增加农业投入,农业生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战争提供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和物资基础。

同时,政府还积极发展乡村的农工商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工商业,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增强了战争的后勤保障能力。

四、城市经济的再生与壮大战争期间,虽然大部分城市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随着战争的推进,一些城市开始进行了重建和恢复。

政府鼓励民众投资和重建,推动城市经济的再生与壮大。

重建城市并发展城市经济,不仅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问题,还为战争提供了更好的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持。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恢复,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五、抗战胜利后的经济转型中国在抗战胜利后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经济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经济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历史时期。

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国家的长远影响。

一、抗战前的中国经济问题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

长期的内战和政治混乱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和资源的浪费。

此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也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二、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中国政府意识到发展工业的紧迫性。

为了支持战争努力,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于国内工业部门,并促进了军工、矿产和重工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的结果是中国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基础,并逐渐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的启动。

三、农业改革与粮食保障在战争期间,保障粮食供应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政策,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推广农业合作社,中国成功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保障了军队和城市居民的口粮供应。

四、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挑战,中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大规模的修路、修桥、修铁路等项目得到了快速推进,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国家还投资于能源、电力、通信和水利等领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五、外贸与国际合作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外贸的发展,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通过与苏联、美国等国家的合作,中国得到了诸多经济援助和物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六、战争经济的构建为了支持长时间的战争努力,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战争经济政策。

政府加大了对战争工业的投资,提高了军工生产能力。

此外,还通过征兵、动员和战时管理等手段调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资源,确保了战争期间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转。

七、战后经济重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

抗日战 争期间的经济形势如何

抗日战 争期间的经济形势如何

抗日战争期间的经济形势如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艰苦卓绝的时期,不仅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面临巨大挑战,经济领域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经济已经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但生产方式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工业发展相对薄弱,基础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不足,大量的工业产品依赖进口。

同时,国内的商业和金融体系也不够健全,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和破坏。

他们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掠夺了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粮食等。

在沦陷区,日本实行了所谓的“以战养战”政策,强制推行奴化教育,控制经济命脉,对民族工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和破坏。

许多工厂被强行拆迁,设备被掠夺,工人被迫失业。

这导致了沦陷区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和混乱。

与此同时,战争也给中国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使得物资运输困难重重,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困境。

然而,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中国人民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

在大后方,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发展政策。

加大了对工业的投资和扶持,建立了一批新的工厂和企业,尤其是与军事相关的工业,如兵工厂、机械厂等。

同时,政府还积极鼓励农业生产,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品种,以保障粮食供应。

在金融方面,政府加强了对货币和金融市场的管理,稳定了物价,防止通货膨胀的过度蔓延。

此外,还通过发行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战争和经济建设。

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独立自主的经济政策。

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鼓励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建立了一些小型的工业企业,生产军需品和民用物资,保障了根据地的物资供应。

在商业贸易方面,抗日根据地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策略。

通过与敌占区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获取了必要的物资和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发展西北的经济建设,支持抗日战争。

西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开发。

本文主要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分析其经济开发的原因、概述经济的发展,提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移民及其对西北的影响,最后小结西北经济开发的成就、得失和借鉴。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开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所受到的冲击,所做出的反应和努力,在这一时期演变为一场空前壮烈的民族抗战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长期以来,抗日战争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都成为史学界研究和探讨的重点。

在研究的地缘上也多设定在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近代以来,中国西部地区曾经历过数次“开发”热潮,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当数抗日战争时期的西部开发, 本文试图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以期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西北地区的发展。

一、抗日战争时期开发西北经济的历史原因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又掀高潮,近代工业迅速崛起,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西北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抗战前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矿产丰富,工业落后。

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水利资源丰富。

工业以面粉加工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火柴制造业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开发中起了积极作用第二, 国民政府关于建立战略后方的构想以及日军的步步进逼,使西北开发具有了政治前提和战略意义。

全面抗战爆发后,大西北立刻变成全国抗战赖以依托的大后方基地。

1939 年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认为今长江南北各省既多数沦为战区,西南西北则为今后长期抗战之后方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缅甸等地沦陷,西南地区通往国外的陆路通道被阻,西北地区因仍可与苏联进行陆路交通,其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经济重心集中在沿海沿江一带,西北地区经济极为落后。

国民政府把西北地区作为抗战建国的后方根据地后,对开发西北实行政策倾斜,加大了资金投入。

第三,东部沿海沿江地区工厂内迁、技术力量和资金的西移,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

国民政府按战时需要,调整全国经济结构,将沿海主要工业内迁,为陕西乃至西北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沦陷区撤退到西北地区的技师及技术工人,内迁企业的技术人员,成为开发西北的技术骨干人才。

同时从沦陷区流入西北地区的闲散资金,积少成多,也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第四,抗战时期紧张的供需关系为西北地区的工业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西北地区战前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质次量少,在全国市场所占比重很低。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一方面由于沦陷区工业遭到严重破坏,腾出了后方的商品市场西北地区,使城镇人口急剧增加,军事需求和百姓日常需要加大了供需矛盾,扩大了内需市场,西北工业品市场供不应求。

没有竞争压力,为西北地区经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余地和大好时机。

②二、抗战时期西北经济各方面的开发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搞好经济建设,支持抗日战争。

而经济建设总的知道思想和目的是:努力发展生产,克服财政经济困难,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长期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切经济建设工作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力争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西北的财政问题,就是要解决“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问题,也就是抗日经费的供给问题”。

③经济建设的任务是爱惜民力,积蓄力量,培养财源,保障供给,支持长期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减租减息、举办农业贷款。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倡导于1937 年,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彻底实施。

随着抗战进入最困难阶段,为调动广大农民参加抗战和生产的积极性,1942 年1 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积极性;又必须保障地主、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④。

《决定》为减租减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

为了保证开垦荒地、推广植棉、兴修水利等政策的贯彻落实,边区政府决定举办农贷。

为了发放农贷,边区政府组成了农贷管理机构和发放机构,并制定了农贷发放的措施和办法。

,农贷起到了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2、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推广植棉。

如果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对发展边区的农业生产意义十分重大。

为了鼓励移民和边区群众开荒,政府规定公荒谁开归谁所有,3 年免收公粮;私荒如果地主不开,农民可以自由开垦,并免交3年地租,3 年后依照租佃条例交租,地主不得任意收回土地。

对移民、难民垦荒而无力购买耕牛、农具、籽种的,由政府给予农贷帮助。

因此,抗战期间,边区的耕地面积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外面的棉纱、棉花和布匹进不来,这就要求边区的棉纱、棉花等必须自给。

因此,提倡和扩大植棉成为边区一项重要的农业政策。

3、兴修农田水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边区处于西北干旱地区,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之称,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

为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边区利用小河、小溪、地下水、山洪等发展农田水利。

农牧业科学试验后的优良品种在边区的一部分地区得到推广。

边区耕作方法上进行的改良主要包括耕地、施肥、除草等方面。

运用改良耕作方法后每垧耕地产量是运用原耕作方法收获量的3 倍,可见,改良耕作方法是增加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总之,抗战时期,边区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效。

当然,仅仅抓农业还不够,为了解决军需民用,支持长期抗战,边区政府还积极创办工业。

1937年10月,边区政府成立了经济委员会,决定有关投资、生产计划、制定章程等工作。

边区政府明确提出:根据边区的经济基础和客观需要,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普遍发展公营私营工业、手工业与交通事业,以繁荣边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团结广大群众抗战。

1940年,党中央提出:“几种领导,分散经营”与发展轻工业为主的方针。

1941年中央和边区政府又制定了若干具体的工业政策,规定奖励并保护边区外实业家来投资,发展各种私营工业;帮助发展家庭工业和生产合作社;政府办理和供给有倡导作用的工业,解决抗战与民生的需要;组织机关和不对发展工业,保障工业品的自给⑤。

鼓励与帮助民营工业是边区工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生产合作社和家庭纺织业,主要是解决人民的需要,是公营工业的助手。

为了扶助其发展,贸易机关适当调剂花纱布的供销,掌握产品价格。

在经营方式上采取了“工厂织布,农妇纺纱”、“放花入股”、“自纺代织”等形式,使工厂与合作社生产和家庭纺织业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体系,解决供产销的困难,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边区政府还奖励实业投资,保护私人资本,保护一切正当的似有财产。

在劳动政策上,规定要改良工人的生活,但加薪减时不能太多;劳资双方订立契约后,工人要遵守劳动纪律,努力生产,使资本家有利可图;政府给予贷款投资,订货收购产品,工业机关及公营工厂排除技术人员,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帮助私营工业的发展。

由于方针政策的正确和措施的得力,边区的工业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减少了对外地的依赖性,生活必需的工业品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与此同时,为了活跃经济,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对流通环节十分重视,制定了一整套商贸政策:对外管理,对内自由,调剂物资,调节物价;逐步建立公营商业,发展合作商业,保护私营商业。

边区商业的发展对于打破经济封锁、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反正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保障供应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三、值得一提的移民(人口西迁)九·一八事变后, 撤退关内的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陕、甘剿共, 大量的东北军家属、青年学生和部分难民随东北军进入陕、甘。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国民政府为保存抗战力量, 建设抗战大后方,依据蒋介石“以川黔陕为中心, 甘滇为后方”的对日整体战略部署⑥,国民政府机关、部分高校、军工和重点民用企业开始有组织地西撤, 大量的私营工商企业、难民也自动西撤, 这种大规模撤退持续到1940 年前后。

在此以后, 仍有难民不断流入,还有许多有志青年从敌战区投奔抗日后方。

抗战时向西北移民涉及的范围、规模都较大。

其次, 抗战时向西北移民的层次也较高, 尤其是知识阶层在移民中占据极重要地位, 这是前所未有的。

抗战时期的西北移民活动,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大量流入的各类科技人员和工商界人士, 为西北地区的科技文化事业、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对西北地区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促进作用。

由于各类人才的西迁, 加之高等教育的带动,初、中等教育也发展较快。

抗战时西北的科技事业发展是空前的, 这也与大量西迁的科技人才关系密切。

人才流入和科教事业的进步, 也为西北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如在甘肃各项建设中, 高级及中级技术人员, 十分之九以上都是外省来的。

在抗战时西北的交通、工商等行业的发展中,外来人才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抗战时期的移民对西北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尤其在促进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建立在物质资本之上, 而且还建立在劳动者素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开发能力之上。

正是抗战时的特殊历史条件, 使得西北有了这样一次人才聚集的机遇,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北建设的人才需要, 使得西北地区经济虽在极其艰难的战时条件下, 也取得了近代时期前所未有的成就。

四、小结西北经济开发抗战时期西北经济开发取得了巨大成绩,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战,而且在西北地区首次形成了基本工业格局,对以后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历史启示。

概括起来,西北经济开发主要有以下成就:一、国家危急,战略后方开发的战略目的是出于对国防的建设和加强,给予全面抗战有力的支撑和依托。

西北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凸显。

七七事变后几个月,华北华东大片领土落于敌手,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从此西北与西南一起成为抗日的大后方和长期战争的战略支撑点。

二、战火之中,保存实力工内迁的工厂在原有基础上落脚西北,继续发展并带动西北的工业体系形成,保障生产,供给抗战。

整个抗战时期由于东部人口的大量迁入西部地区,使得后方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另外,在抗战时期的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有生力量也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抗战过程中,中共依据陕北地区的有利地势,成功地抵制了日军的扫荡,开辟了敌后根据地,就地取材,开展大生产运动,解决抗战中的军需来源,坚持抗战直至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