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要名词: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行整理汇编,就是《论语》,《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资料。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和贵中庸。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的主要学说有性善论、仁政学说。

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精通《公羊春秋》。在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从此成为官方哲学。董的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德教思想;人性的“性”、“情”说;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总之,董的思想体系核心是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专制,也使儒家学说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

理学:宋代,儒学吸收了佛教思想,从理论上还进一步完善,到明代时儒学达到极盛时期,故史称宋明理学,它是儒学发展史上的最高阶段。宋明理学从实质上讲,是把先秦的儒学、汉代的公羊学以及玄学、佛学各种思想糅合在一起的产物。从发展阶段来看,宋明理学发端与北宋“理学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创始人为周敦颐、程颢、程颐。成熟于南宋,其代表人物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学体系,故称为“程朱理学”。理学兴盛于明代,王守仁将其发展成心学。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继承发挥了二程的“义理之学”,并吸收了其他一些理学思想乃至佛脚华严宗的思想,建立了他的“理学”体系。后来由朱熹发扬光大,在明朝成为官学(程朱理学)。

心学:中国的儒学,发展至明朝中期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作为儒学中宋明理学的一门学派,其基本观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五经三传: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三传就是注释《春秋》的三部书,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而引证取材,多极于两汉;故亦有“汉学”

之目。中国的考据之学鼎盛于清朝乾嘉年间,故又名乾嘉学派,著名学者有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孙等人。

老子:姓李,名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是道家学说发展与定型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曾“著书十余万言”,留下来的著作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其主要的学术观点是:对“仁义礼智”的批判;提倡“不争”的人生态度;宣扬无己逍遥游。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达摩:又作菩提达摩,简称达摩,南北朝时人,佛教中国禅宗初代祖师,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禅宗是我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

最大的宗派。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

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说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弥教结合而成,即“五斗弥”教)。

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太平道:是在东汉灵帝时期由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张角创立的一个早期道教派别。其名称由所崇奉的《太平经》得名。太平道发动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叛乱——“黄巾之乱”。

丘处机:道号长春子,中国金朝末年全真道道士。丘处机为金朝和蒙古帝国统治者敬重,并因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减少杀戮而闻名。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

全真派:元代道教中势力最大的一支,创始人王重阳。由于全真教兴盛,致使其他道教联合起来与之抗衡,所以道教正式分裂为:全真派和正一派。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宗教严格限制,尤其清朝皇帝崇尚藏传佛教,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态度,即使道教在限制的基础上还能活动,但其势力与影响力逐渐衰落。

正一派: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全称正一盟威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道派组成的一个大派。正一道的特点是:以张道陵后嗣为首领;在组织上,由原有的新旧各符箓派组合而成;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士”。

《诗经》:原名《诗》,相传为孔子编订,是我国第一步诗歌总集,现存305首,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主要是民歌,160首是《诗经》的精华;雅:(大雅和小雅)105首是贵族宴请时的乐歌;颂:(周松、鲁颂、商颂)40首主要为宗庙祭祀时的颂歌。《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及人民的思想感情,奠定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写作手法上提倡“比兴”手法,是文学和史学研究的资料。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诗歌体裁,代表人物:屈原、宋玉、唐勒等。楚辞中代表作品有《离骚》。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汉乐府: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被成为汉乐府“双壁”。

“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刘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代表作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