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
培训学科:小学语文
成果名称: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
指导教师:
设计成绩:
摘要: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着力描写的一个典型形象,她的性格是五彩缤纷的,因此在大家的感官中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艺术审美最高层次的韵味。本文将着重分析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探索其艺术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象的创新性。
关键词: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实例分析
正文: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得相当成功又颇有争议的一个。成功在于无论是薛宝钗性格特点还是人物刻画上都是鲜明和清晰的。她谨守封建妇德、她冰雪又聪明;但却又很世故,爱好奉承和讨好。然而她颇具争议在于有的人尊薛而抑林,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的人则尊林而抑薛,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现在我们就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一、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
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性格特点
薛宝钗出身于皇商和书香继世之家,这种家世造就了她商人的行为特征和新儒学的伦理道德相融合的双重文化性格,处在皇商的家庭氛围中的宝钗养成了精明、精细的商人性格和自觉地去欲存理的伦理道德观,使得我们看到的宝钗为人处世时时处处表现出这两方面。
薛宝钗的精明、精细在作品中多有表现。宝钗懂得“生计”,且会“理家”。如林黛玉、史湘云看不懂“当票”,被薛姨妈取笑为“侯门千金”的呆子;但这对宝钗来说,本为玩惯了的东西(五十七回)。再如王夫人叫人去买人参,宝钗说市上的人参都不好,“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掺匀了好卖,看不得精细。”(七十七回)不仅了解一点医药理论,而且对药材市场的情伪洞若观火,可见宝钗懂得生计与其家的商业背景有关。“理家”方面,家中事无巨细,薛姨妈都要和她商量。探春理家兴利除弊,对园子里的草木发了一通议论,宝钗笑她“真真膏粱纨绔之谈。”出身于商人之家的她,早已知道园中“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五十七回)。而那些贾府的姑娘们,只会对荷叶枯草产生诗性,压根儿不懂它们的经济价值。
宝钗在人际关系上有精细自保的特点。王熙凤说她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与商人文化密切相关。商人一般善于交际,揣摩对方心理。宝钗是间接涉身商场,她也就养成了这种商人性格,宝钗善识人,即“知彼”,比如对袭人,“慢慢的闲语中套问她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探,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二十一回);对宝玉房中丫头红玉,宝玉尚不了解,王熙凤亦不知其人,而宝钗却能细心观察,知道她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二十七回),后来红玉终于“爬上了高枝”,获得王熙凤的赏识,足以说明宝钗平素观察人之心细程度,鉴别眼力之高。宝钗很懂得为人处世中细心观察并采取适当策略保护自己,贾母、王夫人等因
参加老太妃的“守制”而不在家,宝钗从荣宁二府“下流无聊正经头绪”中察觉到将来会出事,所以把通向自家的“角门”自动关锁了,后来果然发生了玫瑰露和茯苓霜等事,她自庆幸对宝玉说“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道这门关得有功效了。”(六十二回)最后,也是宝钗看到了大观园中“动之微”提前自动搬出了大观园。
宝钗的性格虽然是复杂且丰富,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她懂得观察和体谅别人的处境。比如从史湘云的疲劳神色中了解到其家经济拮据,夜夜要自己动手作针线(三十二回);从湘云不愿回家的情景看到其在家处境的艰难。所以,史湘云离开贾府,众人欲挽留,宝钗反而催她回家,因为湘云多住几天或不愿回家,回家后会受婶娘的气,这些惟有“宝钗心内明白”(三十六回)。史湘云一时高兴,要做诗社的东主,又是宝钗从实际生活点出其难处;“你在家又做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说得史湘云“倒踌躇起来”。宝钗道:“……我和我哥哥说,要他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来,再备四五桌果碟子,岂不又省事,大家又热闹呢?”湘云极赞:“想的周到。”(三十七回)宝钗能够全面考虑到湘云的难处,考虑到湘云手头紧,没有资金办一个体面的诗社,这些只有精明细心的宝钗考虑到了。后来贾母为此赞宝钗:“我说那孩子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另外,宝钗生活勤俭节约。她“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四十五回),衣着朴素,不喜妆饰。宝钗的勤俭,并非虚伪,讨好贾府上层人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尤其宋代新儒学重拾古训,重视勤俭。明清时代,商人在日常生活中是节约的,顾炎武曾说:“新都勤俭甲天下,故富甲天下……青矝士在家闲,走长途而赴京试,则短褐至骨干,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興马之费。闻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州人四民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都说明薛宝钗的勤俭是作为商人的性格的自然表现,并非宝钗刻意做作,讨好老太太。
三、博学多才
薛宝钗的才识过人是熟悉红楼梦之士有目共睹的。她不仅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学问自是十分扎实颇见功底。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手拈来《朱子文集大全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