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56页PPT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课件

1170
20.04.2020
赤字:-1760
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
.
9
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综合预算(亿美元)
收入
5230
支出
4710
个人所得税 1200
公司所得税 190
销售税和财产税 2480
工薪税
430
联邦政府拨款 930
购买
4520
(物品和劳务)
转移支付
5.
18
2)改革福利制度的观点
供给学派认为,在财政支出方面对经济增长起 窒息作用的是社会福利开支。他们认为所得转移── 福利、社会保险、失业补助等等,对个人进取心的 消极影响和高累进所得税率相同。认为这种制度鼓 励的是那些不想干活的人,而挫伤的则是积极进取 的人。
20.04.2020
转移支付(tr)
20.04.2020
举例说明
.
8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亿美元)
收入
7040
支出
8800
个人所得税 3150 公司所得税 700 社会保险税 2630 其他税收和收入 560
购买
2960
(其中:国防) 2220
其他购买
740
转移支付
3740
给地方政府拨款 930
债务利息
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特别是降低边际税率,可以对经济产 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鼓励人们加班加点,积极经营,推迟 退休,缩短待业期,从而提高收入。这样人们就可以有更多的 钱用于支出,特别是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而储蓄与收入刺激 相结合,又可以鼓励投资。在这一点上,正好体现出它与凯恩 斯学派认为减税的作用只在于增加总需求的不同着眼点。
20.04.2020

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ppt

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ppt
2019/3/18 13
2.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来源于政
策制定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政策 制定者会利用宏观经济政策以满足其自身 选举的需要,导致政治经济周期的出现。
2019/3/18
14
二、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
时间不一致性指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
2019/3/18 21
第三节
经济波动理论的最新发展源自对短期经济波动原因的解释,是宏观经济 学争论的一个焦点。本节介绍两种解释理 论的争论。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新凯恩斯理论
2019/3/18
22
一、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鲁宾逊的经济学 在鲁宾逊的荒岛宏观经济中,产出、就业、消费、 投资和生产效率的波动完全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鲁宾逊的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价格刚性以及任 何形式的市场失败毫无关系。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突发事件会改变我们经济 中就业和产出的自然比率。这些突发事件不一定 都是我们想要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一旦这些 事件发生了,产出、就业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就 会出现相应的波动。
2019/3/18 16
三、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
着眼于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弗里德曼进一步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时造成经济活动剧烈波动的罪魁祸首。但 由于传导机制的原因,稳定的货币供应量 并不总带来稳定的总需求,经济学家普遍 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当允许货币供应对 经济活动中的冲击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外在时滞尤其长,因其通过利率的传导 发生作用,以此影响投资及储蓄和最终产 出。而很多公司的投资计划是超前制定的,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货币政策的变动至少要 到六个月之后才会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8页文档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共58页文档
特点: 1)不是指每一种商品的价格
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 的相对不变,即不出现通货 膨胀。
2)通货膨胀用消费品物价指 数来衡量。
9
3、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的概念和衡量: 经济增长——
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 收入的持续增长。
衡量: 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过去曾用GNP衡量]
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必然使用扩张性的财 政、货币政策——引起通胀
2、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与失业 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
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技术水平低的劳动者失业。
3、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引起通胀。
18
结论:
四个目标很难 完全统一,应据经 济形势确定不同时 期的各个目标次序。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 第二节 财政政策 • 第三节 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2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 第含义: 市场机制无法自动使AS与AD平衡的情况 下,政府对经济总量进行干预和调节,根据 经济目标使经济总量增加或减少而采取的一 系列行为的规范准则和手段。
PPT16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第7章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二是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 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七)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1.挤出效应
定义: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 挤出私人投资,总需求减少,导致国民收入下 降的情形 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 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 去了,这就是挤出效应。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调控的定调
2010定调2011: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 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 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9定调2010:调结构促转变;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08定调2009:保增长,促发展 2007定调2008:防过热、防通胀、重民生 2006定调2007:经济发展新座标:又好又快平衡发展 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4定调2005:稳健财政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 2002定调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1定调2002:扩大内需 2000定调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999定调2000: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1998定调1999: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累进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
经济萧条:收入T自动抑制C与I,有
内 在
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 经济繁荣:收入T自动抑制了C与I, 有助于减轻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政府转移支付

经济萧条: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 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

了C与I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
2.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 补偿性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07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精品PPT课件

07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精品PPT课件

23.10.2020
14
1、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 1)当国民经济繁荣时:
• 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减少,相应地,政府的转移支 付就会自动地减少;
• 净税收是总税收减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减少时, 净税收相应增加;
• 因此,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 会增加,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有所 减小。
23.10.2020
2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
• 1、物价稳定 • 2、充分就业 • 3、经济增长 • 4、国际收支平衡
23.10.2020
3
(一)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是指 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价格水平。 价格指数有:CPI,PPI,GDP deflator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不出现通 货膨胀。
23.10.2020
15
2)当国民收入衰退时:
• 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增加,相应地,政 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地增加;
• 因此,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会减少; • 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有
所减小;
23.10.2020
16
2、累进所得税的自动作用
• 1)国民经济繁荣时: • 税收因税率等级的提高而增加; • 漏出的增加,自动减慢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 2004 26396.47 28486.89 -2090.42 6879.34
• 2005 31649.29 33930.28 -2280.99 6922.87
23.10.2020
12
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和财政政策方向
• 充分就业预算:
– 指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 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 余。

宏观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家借钱,用以支付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超出进口的部
分。出现贸易顺差的国家则可以把钱储备起来,或
者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因此,对外贸易必然
带来对外借贷关系。
• 贸易不平衡是开放经济这一课题下最核心的问题之
一。
• 我们可以通过美国2013年国际收支账户具体了解国
际收支账户的构成情况。
美国2013年国际收支账户(单位:10亿美元)
• 任何符合以上条件者均被计入失业人口,零活工、季节工
均作就业人口计。
2、失业的类型
•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三种类型:
•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来自于劳
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 (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这一类失
量一国的经济规模,而美国等国则采用GNP指标。为了与其
他国家的统计口径一致,美国商业部从1991年开始也改用
GDP指标。
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
• 名义价值,也就是现时的货币价值。名义价值往往并不具备可比性,
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价值通常是不稳定的。当存在通货膨胀
或是通货紧缩时,名义价值就会脱离实际价值。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宏观
(Macro) 一 词 源 于 希 腊 文 (Makros) , 表 示
“大”的意思,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这一
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型经济单位,通常是
容:


宏观政策实践(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政策实践(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来衡量。
10
国际收支平衡
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的影

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会减少国内消 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 分就业和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赤字将由外汇 储备或通过对外举债偿还,必将导致国内通货 膨胀的发生。
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 这种关系并不严格,但足以说明失业的成本
很高。
7
充分就业
5.狭义的充分就业:
凯恩斯: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自愿 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货币主义学者: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后者 为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时的失业率;
其他经济学家: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 注: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
充分就业
1.广义的充分就业:
在广泛的意义上讲,充分就业指各种生产要 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的尺度。
4
充分就业
2.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失 业率 失 劳业 动者 力 10% 0
劳动力参与率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 经济繁荣→国民收入↑→农产品价格↑→政府 减少收购并抛售农产品→价格上升受限→抑 制农民收入↑→AD↓
24
2.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
定义: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
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 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 的水平。 内容:
经济衰退:扩张性财政政策 经济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20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分析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等。
资本与金融账户分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2024/3/23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2024/3/23
01
财政政策效果: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等。
02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供应量、利率等。
0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政策搭配、政策时滞等 。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加速了资本跨国流动,对各国经济产生深远影 响。
35
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影响
农业生产受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进 而影响食品价格和全球经济。
自然灾害频发
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对受灾国家和 地区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能源结构与低碳经济
1 2
个人层面
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影响个人消费和储蓄决 策。
企业层面
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
3
社会层面
可能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加剧社会不平等现 象。
2024/3/23
20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有重要 影响。
VS
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 重要基础。
2024/3/23
21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
2024/3/23
• 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效率 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2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
哈罗德-多马模型
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索洛模型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践应用目录•国际收支与汇率制度改革进展•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展望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关注总量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研究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研究对象不同分析方法不同政策目标不同相互联系0102030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02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进行核算。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国民收入概念及核算方法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

政策目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途径通过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开始积累起飞所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

成熟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缓慢。

起飞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