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

合集下载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

多人执 行宰相 “中朝” 职务, 制约 相权分 “外朝” 散
唐宋
明清
明朝废宰相 设内阁,清 朝军机处, 军机大臣百 分之百成了 皇帝独裁的 工具
三、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 加尖锐。 厂卫特务机构 文字狱 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维持地主阶级的剥削。
速:办事效率高。军机处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 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有“廷寄”制度, “马上飞递” ,加快了办事速度。
密: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 连太监都不得在侧。
(3)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丞相为首的 三公主政

据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的八天中,朱元 璋批阅的公文有1660件,内含3391件事。
吴晗:《朱元璋传》.296页.北京.三联书店.1965.
2、明朝内阁的出现和发展
时期 明太祖 时期 明成祖 时期 明宣宗 以后 措施 设立殿阁 大学士 设立内阁 提高阁臣 品级,扩 大内阁权 力 职权 特点 仅备皇帝顾 品秩较低,不参 问兼协理章 与决策 奏 参与军国大 地位逐渐上升, 事的商讨 但不置官署 票拟权 内阁权重一时, 六部几乎变成内 阁的下属机构了
在中央,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史料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 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 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 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顽(xiéhá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课标课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新课标课件)
第一步:导入新课 设南书房、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明清(顶峰) 明清(顶峰) 废除宰相制度、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新发展) 地方: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宋朝(加强) 宋朝(加强) 隋唐(完善) 隋唐(完善) 两汉(巩固) 两汉(巩固)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 中书门下 和三司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 中央:三省六部 中央: 中央:设中书省
结论:西方进步;中国落后
1、明清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 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 出现失误; 出现失误; ②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 官场风气:使官吏唯上是从, 循守旧之风; 循守旧之风; ③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 官僚机构:使官僚机构膨胀, 僚主义、贪污腐化。 僚主义、贪污腐化。
皇帝
集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汉武帝颁布
皇帝制度 秦朝(形成) 秦朝(形成)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 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 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 力也没有。 力也没有。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 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 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 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2)南书房的设立:
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 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 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1.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 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二)思想文化上: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外贸易。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二、“闭关锁国”政策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 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敲不了开半门天, 不咋给办开?
军机处外景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清史稿》卷267《张英传》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皇帝 中书省(宰相)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初体制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小材结料:】
(1)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朱力元于璋中:央,昔使秦宰皇相…职设权相扩之大;后(,现臣实张原君因之)威福,乱自 秦(起2),吸宰取相元权朝重丞,相权指势鹿过为重马,。以自致秦皇权以不下稳,的人教人训君;天 下(者历皆史不原因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 君国者。 (3)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 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 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 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原因
2.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 致皇权不稳的教训;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3.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材料一:“胡惟庸案”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集 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分权
本课测评
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 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 然不同。阅读材料,探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

• 解析:根据“内阁……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 职”可知材料讲的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专 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因此皇帝成为“在 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 答案:C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
• 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对于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 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叛乱、抵御外来 入侵、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 1.原因 • 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政务繁多。 殿阁大学士 • 2.过程 政事 • (1)奠基: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 ,作为侍 翰林院官员 文渊阁 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 机密事务 参决 ______。 • (2)确立:明成祖时选拔____________,入值 ________,开始参与__________的决策,
• 思考2 如何认识明朝内阁的地位? • 【答案提示】地位:(1)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 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 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内阁大臣的升降由 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票拟权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军机处的设立
• 1.背景 • (1)设内阁、六部:清初承明制,设内阁、六 奏章票拟 部,负责________。 •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 ______贵族组成, 军国机要 内阁 六部 掌管________。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 ______、______之上。皇权受到很大的限制。 • (3)设南书房: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 翰林院学士 机要事务 入值,参与 书房,挑选____________ __________,替皇帝起草谕旨,形成内阁、 南书房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________三足鼎立,集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共31张PPT)

议政王大臣会议享有怎样的 权力,它对皇权有威胁吗?
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 臣会议,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变。
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它不仅使
内阁形同虚设,最主要的是它限 制了皇帝的权力。
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议政王 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2)时间:雍正帝。
2.军机处的设立过程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备废弛
表现: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百无一能, 好逸恶劳,不是嗜酒赌博, 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而且乾隆后期花费无度。各级官吏 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 3.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
程和结果。
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
学习难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 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 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 (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
在思想上对文人加以束缚,使文人百姓在心底对朝廷 畏惧,不敢造反,这就是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
时间: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表现: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 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 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 受到迫害。
结果 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 影响: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社会危机—土地兼并
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 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成地主的佃 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 ,以乞讨为生。 影响: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 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PPT实用课件 中图版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PPT实用课件 中图版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三、厂卫制度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帝的亲信 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管、侦察逮捕 和审讯。由皇帝亲自指挥,不受司法 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构,由宦 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立的,也 是特务机构。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 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 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 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 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 还属少见。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课件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历史课件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 新课情境导入2 学习目标诠解3 课前自主学习4 课堂探究研析5 随堂达标训练6 课时作业新课情境导入•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下图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朱元璋为了突出自己平定四方农民军的力量、完成国家统一的功绩,而在社会习俗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那么,在政治方面,朱元璋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呢?给整个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些疑问吧。

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学法指导1.了解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影响。

2.掌握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过程,认识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异同。

3.了解军机处建立的史实,认识其特点及对加强君主专制的影【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2.难点: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法导引】1.从明清两个朝代采取措施的角度,分析认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课前自主学习•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 •1.原因•(1)历史:________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

朱元璋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现实:明初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1)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________,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元朝丞相•二、内阁的出现 …………②•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1)明太祖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侍从顾问。

这些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__________,参与决策,“内阁”出现。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拥有__________。

•(4)__________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殿阁大学士文渊阁票拟权张居正•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内侍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机构;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张PPT)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张PPT)

何”的局面。
(二)、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康熙亲政后,为 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加强皇权,在宫内 设南书房,挑选翰林 院学士入值。名义上 陪皇帝读书,实际上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 帝起草谕旨。 南书房的建立, 使得中枢机构一分为 三,内阁、议政王大 臣会议与南书房相互 牵制,集权于皇帝。
康 熙
南书房
三足 鼎立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 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 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2、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 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 积极[明清前]: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②加快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 流。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 消极: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② 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③束缚中国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 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内侍机构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侍从、咨询
皇帝的顾问和侍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雍正时期设军机处 (1)目的:办理西北军务。 (2)特点:机构简单;大臣品级不高、钦定。 (3)职责:跪受笔录,按 皇帝 的意旨拟写成 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 进一步得到巩固。
①[点拨] 宰相制度的废除不意味着相权消失 (1)相权泛指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 (2)相权与皇权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共同体。只要 皇权存在一天,相权也必然存在一天。 (3)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尚书的权力相应扩 大,这种权力实际上也是相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史料印证] 材料一 自秦以下,人
材料一反映出秦朝以 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
来,丞相权力过重,擅 设丞相之患,相从而命
专威福。为此明太祖废 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除丞相 ,权分六部,加 其故在擅专威福。
强了皇权。 ——明太祖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学 士)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材 料 二 说 明 明 朝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 实 际 上 行 使 相 权 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 的机构是内阁。内 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阁 仅 是 备 皇 帝 咨 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者,谯让 询的内侍机构,并 随之矣。众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无 决策权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① 1.原因
(1)历史: 元朝 丞相权势过重,内乱屡生。朱元璋
认为这种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2)现实:明初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挑战皇权。 2.经过 (1)1380 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
(2)裁撤中书省和 丞相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大学士叶向高 思考:根据材料三,
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 你认为内阁与宰相
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 在和皇帝的关系上
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 有何根本不同?
提示:对皇权的制
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 约方面:后者可制
之职掌,终以取祸。
约皇权,而前者不
——《明神宗实录》 能。
主题二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3.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内阁的出现┄┄┄┄┄┄┄┄② 1.背景: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 决断,他深感力不从心。 2.过程 (1)明太祖设置 殿阁大学士 作为侍从顾问。这些侍 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参与决 策,“内阁”出现。
[史料印证]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
材料一反映出 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
军机处最初设 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
置的直接原因 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是为了处理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
西北兵务 , 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防止泄露军事 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前加强。
材料三
思考:根据材料三军机处 的运作流程图,概括军机处 的基本职能。
提示:备皇帝咨询之用, 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机密。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说明军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
机处只是秉承 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
皇帝旨意,传达 论宦寺(宦官)不得参与,即诸臣(军
皇帝命令,无 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经
决策权 。 反 映 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出皇权得到空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核心必记]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在中央与地方管理等方 面体现了继承,设置内阁和军机处等体现了发展。 2.专制范围空前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3.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 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 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 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亲贵大臣
职能
参与、决定军 传述缮撰、跪受笔录
国大事
性质
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中央决策机关
的核心机构
与皇权 关系
限制皇权
绝对服从皇权
[阐释] 军机处的特点 军机处的特点可归纳为 “简”“勤”“速”“密”四字。“简”就是 机构人员十分简单;“勤”就是地近宫廷,便 于宣召;“速”就是办事速度快,效率高; “密”就是军机处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②[思考]
以上图示反映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请说明 理由。它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特点?
提示:朝代:明朝。理由:由图示可直观地看出皇 帝直接领导六部,没有宰相一职,与明朝废除丞相的史 实相符。特点:君主专制的加强。
③[辨析]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的区别议政王源自臣 会议军机处成员
来自八旗的 皇帝的亲臣、近臣
主题一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权力来源
[核心必记]
宰相
内阁
宰相制度 皇帝的信任
职责 参与决策国家大事 皇帝的侍从顾问
任免
经过皇帝及大臣商 直接由皇帝决定
议,由皇帝决定
权力
有票拟权,但票拟后 决策权,参与政治
须呈给皇帝决定;权 权;权力来自于制度
力来自皇帝的支持
对皇权 的影响
制约皇权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 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拥有 票拟权 。 (4) 张居正 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 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 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 内侍机构; 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 作用。
三、军机处的设立┄┄┄┄┄┄┄┄③ 1.清朝初年 (1)设内阁、置六部,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 `定夺。 (2)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 皇权 受到很大限制。 2.康熙时期:设 南书房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 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 与南书房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