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之外的社会:事件的社会学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之外的社会:事件的社会学意味
【摘要】社会学所把握的社会,经历了最初形态学意义上的有机体隐喻和类比,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具体化为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社会学理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学确立了以结构研究来把握社会的基本方式。形成了一种结构化的社会观,以结构化的形式来把握我们所生活的整体世界。随着一种事件研究的兴起,本文从社会学结构研究的历史出发,探讨传统和主流社会学之外的以事件来把握社会的社会学方法及其社会学意味。
【关键词】事件;事件研究;结构化社会;社会学;社会观
所有的社会学研究,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在使用抽象的术语或者直观的经验描述我们所处的社会时,都包含一种社会观的基本表达。作为一种关于社会的想象,社会观表现为研究者对社会的整体性把握和理解。古尔德纳以“背景假设”(background assumption)这一方法论工具来概括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出发点,即社会理论背后对人和社会所做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蕴含在理论之中,但是却可能并不被提及(Gouldner,1970: 29-36)。比如对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假设、对社会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假设、对社会问题能够自我修正与需要预期干涉的假设、对人类行为是否可预测的假设等等。关于社会的基本假设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蕴含了研究者把握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研究者社会观的表达。
社会学自古典时期开始,便追求一种结构化的社会观,将系统、结构和动力视为描述和分析社会的首要目标。结构化的社会观生产了诸多成果,并且拥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但是这种以系统、结构和动力来把握社会的方式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由此带来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之间的不平行发展;比如一般化理论以结构化的社会观来把握社会,由此造成社会理论的泛化、抽象化和空洞化,并且经常会陷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这样的认识论困境中。它甚至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社会学知识或者理论越发达,它离我们生活的社会就越远。
那么是否存在结构化的社会观之外理解社会的方式呢?本文通过探寻社会学这种结构化社会观的历史,尝试探讨一种以事件来把握社会的基本方式。虽然事件之于社会学是一个边缘化的概念,因为科学追求是这门学科的最初的目标,事件仅仅被当作了一种社会的表面现象和特殊现象,无法受到社会学的重视。透过现象的表面,把握其背后的规律,寻求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解释才是社会学所感兴趣的目标。但是在当代,在社会学的结构化社会观面临困境之时,一种事件化的社会观可以弥补前者的不足。
一、社会学如何把握社会
鲍曼在谈到社会学家如何实现社会学的想象力之时,使用一个冶炼矿藏的隐喻,来概括社会学家的工作——经社会学想象力加工的材料是人类的经验,最终产品(社会事实)是从这些经验矿产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虽然化学物质本身不能揭示经验的构成,产品的内容在熔炼过程中被分成有用的和废渣,它的形状也依靠模具(我们的认知结构)来实现(Bauman,2006)。在此之前,以符号互动论著称的社会学家布鲁默在反思社会学理论失败时这样总结到——在社会理论的文本中,主要是对先前理论框架的检验,加入一些新的观点和讨论,或者将旧观点用新的术语翻译出来。新概念的增加也仅仅是对其他理论反思的结果而已。并且,那些来自它自身经验世界之外的影响,对社会理论影响巨大——有机体的类比、进化论和物理主义的教条、本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条件反射的教条。对经验世界而言,社会理论仅仅是用这些模式来阐释世界,而非对经验事实的收集以验证理论本身的符合程度(Blumer,1954)。更早的时候,有学者批评孔德对社会所做的动态和静态的划分,认为它们更多的是出于逻辑和方法论上的意义,换句话说,这种划分的主观性强过了客观性,是意识强加给客体以呈现客体的分类工具(Small,1895)。
综合鲍曼等人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从对社会进行观察研究到生产出最终的社会学知识,认知结构作为冶炼经验矿藏的模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鲍曼那里它决定了对社会事实这一最终产品的提取和冶炼,其形状也由认知框架这一模具所决定。在布鲁默对社会理论不满的表述中,他认为社会理论受到的影响来自那些各式各样的冶炼模具,从有机体的社会类比到精神分析与心理学的教条,直接从经验世界中获取的养料却少得可怜。鲍曼和布鲁默共同强调了认知框架的重要性,作为一种铸模,它决定了社会学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形态。不同之处在于,布鲁默强调了这种对观念结构依赖并漠视直接经验土壤的消极后果。社会理论以各种模式和框架来阐释这个世界,它和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相差甚远,至少在经验层面上二者缺少互证。斯莫更是直接质疑,这种以主观性概念对社会的理解,所呈现的并非是真实客体,而仅仅是一种分类工具的表达。
对社会学而言,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一直以来便存在着张力,二者之间由于缺少整合甚至成为了“社会学的家丑”(scandal of sociology)(Goldthorpe,2000:2)。如何修补二者之间的裂痕,架设起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可靠桥梁成为一件有意义,同时又充满了挑战了任务。但是,当社会学从各种概念框架出发,特别是早期受到自然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从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角度出来把握和理解这个社会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社会学是否把
握住了动态的社会,抑或社会学所描述的社会是否真的就是那些概念和框架之下的结构化的社会,它们是否捕捉到了社会的真实面貌。这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同时也是本体论的问题。社会学的认知和生活世界的现实之间的差异或者相符程度是社会学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
吉登斯曾聪明的使用“社会学的双向阐释”(double hermeneutic)来弥补社会学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裂痕,认为二者之间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社会学用各种理论和框架来阐释和理解我们的生活世界,与此同时,这种对生活的解释反过来成为社会的构成,影响我们的行动。在生活世界的经验矿藏中提炼金属的过程中,以各种概念和框架构成的铸模决定了社会学产品的最终形态,并且在提炼中完成了对有用和无用的取舍。鲍曼描述了一个单向生产加工的过程,毫无疑问,用以冶炼和生产的铸模会随着时间与矿藏的变化而发生调整,理解社会的概念和框架本身会随着理论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社会学家一直都在追逐难于捕捉的社会(elusive society),这是一个研究者置身其中的社会。对社会的追逐同时也是对自我的追逐,因而它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指涉的困境之中。斯莫所强调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二元划分在这里也失去了意义。在社会学的结构化社会观中,社会学正是从系统、结构和动力出发来把握生活世界,将其抽象为结构化的整体社会。系统、结构和动力不仅是社会学的认知框架,同时也是社会学的认知结果,它们构成了社会学把握社会的基本形态。那么社会学的结构化社会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结构化的社会观
回顾历史,社会学对社会的把握自孔德之始便将整体性作为自己的追求。斯宾塞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达尔文主义者,强调社会是一个存在分化和整合的有机系统。这种社会与有机体之间的类比反映了社会学古典时期的自然主义思维,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学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借鉴与模仿。随着科学知识的传播,这种理解一度给社会学带来很大的声誉。社会被想象成病人,社会学家被想象成医生,诊断与治疗成为社会学的主题。
系统、结构和动力构成了社会学古典时期关于社会的核心理解。整体性的社会系统如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孔德的社会动力学即是关于社会发展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结构化的社会不仅是一种形态学意义上的社会理解,如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孔德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协调如取得的社会静力学学说,同时它还表现为社会在个体身上的在场,因而从文化规范角度来理解社会成为可能。在涂尔干的论述中,社会事实好像是铸模,我们的行为必须由此铸造出来(涂尔干,1998:48)。社会的动力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学家试图理解的目标,对动力的把握意味着对规律的获得,对规律的获得保证了对社会做出预测的可能性。在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