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高中语文教招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e7b71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9.png)
高中语文教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筵席(yán)恣意(zì)刽子手(guì)拈轻怕重(niān)B. 恪守(kè)缜密(zhěn)睥睨(pì)怙恶不悛(hù)C. 叱咤(chì)踯躅(zhí)蹉跎(cuō)惴惴不安(zhuì)D. 蹊跷(qī)濡染(rú)踌躇(chóu)咄咄逼人(duō)答案:C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在人前夸夸其谈,其实他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依然精力充沛,工作起来总是不遗余力。
C. 他这个人很固执,总是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意见。
D. 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谦逊有礼,从不妄自尊大。
答案:D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工作能力一般。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公司加强了安全教育。
D. 他因为工作繁忙,所以不能参加这次聚会。
答案:B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不器(器:指有固定用途的工具)B. 温故而知新(故:指过去的知识)C. 学而不思则罔(罔:指迷惑)D. 君子坦荡荡(坦荡:指心胸开阔)答案:C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B. 君子不器C. 温故而知新D. 学而不思则罔答案:B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省:名词作动词)B. 君子不器(器:名词作动词)C. 温故而知新(温:形容词作动词)D. 学而不思则罔(罔:动词作名词)答案:C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正确的一项是()A. 父母在,不远游(古义:不远离父母;今义:不长途旅行)B. 学而时习之(古义:经常复习;今义:有时复习)C. 君子不器(古义:不局限于一种用途;今义:不使用工具)D. 温故而知新(古义:复习旧知识;今义:重温过去)答案:A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拟人)B. 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C. 停车坐爱枫林晚(对偶)D. 独在异乡为异客(借代)答案:B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主谓倒装)B. 君子不器(被动句)C. 温故而知新(条件句)D. 学而不思则罔(假设句)答案:C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动词)B. 君子不器(名词作动词)C.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D. 学而不思则罔(动词作名词)答案:D二、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ec3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19.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中语文教师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角色。
为了选拔优秀的教师,各地举行了一系列的招聘考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C. 天空中飘着细雨,像是天使的泪水。
D.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
答案:A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人生有起有落,如同滚滚长江。
B. 他的眼睛明亮而深邃。
C. 她的微笑像阳光一样温暖。
D.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婆娑作响。
答案:A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答案:C二、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批评性阅读,并举例说明。
答案:批评性阅读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阅读方式。
它不仅仅是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更注重对作品形式、结构、意义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评判。
例如,在阅读一篇小说时,批评性阅读会关注作者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呈现等方面,并从中找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请分析一下《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并阐述她对整个小说的意义。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宝玉的表妹,个性敏感、聪明而又多愁善感。
她有着独特的审美和才情,但也因为过于敏感而常常陷入情绪的波动中。
林黛玉的形象在小说中扮演着一个独立思考者和反叛者的角色,她对整个小说的意义在于通过她的遭遇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压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批判。
三、作文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关于阅读的作文。
提示: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请谈谈你对阅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阅读对你的影响。
答案:阅读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
对我而言,阅读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4474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d.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róng)恣意(zì)睥睨(pì)蹉跎(cuō)B. 桎梏(gù)踟蹰(chú)旖旎(nǐ)龃龉(jǔ)C.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逡巡(qūn)饕餮(tāo)D. 潸然泪下(shān)呷茶(xiā)缱绻(qiǎn)恣肆(s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讲座,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好几遍都还没读完。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3-2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________》。
2.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________的作品。
3.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句,出自其作品《________》。
5-10. (略,类似结构的题目)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2. 文中“田田的叶子”形容的是荷叶的________。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高级中学)真题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 高级中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609f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c.png)
精品行业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高级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完王勃的《滕王阁序》,学生对中国古代骈文很感兴趣,希望教师推荐一些同类型文章。
下列四篇文章中可作为推荐篇目的是()A.苏洵《六国论》B.归有光《项脊轩志》C.王安石《游褒禅山记》D.丘迟《与陈伯之书》2.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使用评分规则,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
展示评分规则后,安排了几项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评分规则。
其中与活动目的不匹配的是()A.向低年级的学生讲解评分规则B.限时记忆评分规则的具体内容C.使用评分规则分析一篇自己的作文D.以小组为单位做海报,阐释某条规则3.某选修教材设置了“莫里哀与《伪君子》专题,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新闻与传记D.语言文字应用4.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课外阅读内容由教师指定B.课外阅读活动应安排在校外进行C.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D.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5.某教材课文《小狗包弟》的注释{1}写道:“选自巴金《随想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原载《芳草》1982年第三期。
有删节。
”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A.知识系统B.选文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6.下列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B.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C.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D.形成性评价方式与标准化试题的评价相同7.美国某高中要求学生每年阅读的作品中必须有4~5本为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4c104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6.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阅读理解(共两篇,每篇20分,满分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请简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2. 文中提到的“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指的是谁?他们留下了哪些作品?3.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文中有何深层含义?5.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于“忧”与“乐”的看法。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6-10题。
《教育的意义》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意义愈发凸显,它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
首先,教育是知识传承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则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教育使得知识得以从一代传向另一代,保证了社会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招教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招教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0acb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2.png)
招教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讣告(fù)恫吓(dòng)恪守(kè)桎梏(gù)B. 剽悍(piāo)恣意(zì)缜密(zhēn)诘问(jié)C. 拮据(jū)涸辙(hé)斡旋(wò)踯躅(zhú)D. 缱绻(quǎn)箴言(zhēn)缜密(zhēn)恣意(zì)答案:D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D. 他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蜷缩在角落里。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可是经验丰富。
C. 他虽然年轻,却经验丰富。
D.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他不仅乐于助人,而且学习成绩优秀。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3efb9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3.png)
教招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恣意(zì)蹉跎(cuō)恻隐(cè)B. 逶迤(yǐ)踌躇(chóu)踯躅(zhú)缱绻(quǎn)C. 桎梏(gù)踌躇(chú)踯躅(zhì)缱绻(quán)D. 逶迤(yí)恣意(zì)蹉跎(cuō)缱绻(quán)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对工作仍然孜孜不倦。
B. 他的演讲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真是言不由衷。
C. 他为人直率,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真是一针见血。
D. 这次比赛,我们队虽然败北,但队员们却能泰然处之。
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会当凌绝顶,_________。
”(杜甫《望岳》)(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三、阅读理解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请简述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文中“田田的叶子”“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等描写,分别体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哪些情感?四、作文题5. 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答案:一、选择题1. A2. A二、填空题3. (1)千里共婵娟(2)一览众山小(3)柳暗花明又一村三、阅读理解题4.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荷塘的景色,通过对荷叶、荷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荷塘月色图。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7758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c.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家是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人物?A. 杜甫B. 曹雪芹C. 鲁迅D. 李白2. 下列作品中,属于古代诗词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青玉案·朝代迁移》D. 《论语》3.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下,得乎其下。
”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论语》C. 《庄子》D. 《鹿鼎记》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得意忘形,不可一世。
B. 我们一起去野炊,好不好?C. 那些村庄人少,风景优美。
D. 据请教过他的同事,他英文说得不错。
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断送悲观的心境和追求现实益处的机智思维?A. 深思熟虑B. 自相矛盾C. 纸上谈兵D. 虎头蛇尾二、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人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句成语形容的是人们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遭遇到了不好的经历,随后的很长时间内会对这个经历留下的“伤痕”产生恐惧和警惕。
比如一个人遭遇到了诈骗,之后他就会对陌生人缺乏信任。
这种情绪对于避免再次被伤害可能是有道理的,但是过度的恐惧可能会让他失去很多可能的好机会。
1.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什么意思?2. 为什么一个人会对遭遇到的不好的经历产生恐惧和警惕?3. 过度的恐惧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三、论述题请根据你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经验,回答以下问题: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在我的理解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理解并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我认为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让学生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53281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7.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徜徉(cháng yáng)B. 蹉跎(cuō tuó)C. 踌躇(chóu chú) D. 旖旎(yǐ nǐ)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B. 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我完全同意。
C. 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完全同意他。
D. 我完全同意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桃夭》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D.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李时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名言。
2.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他的________体散文集。
3.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的名句。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__”四个字。
5.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关雎》的开篇两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及其在梁山好汉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论述《论语》中关于“仁”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五、教学设计题(共20分)请设计一堂以《岳阳楼记》为主题的高中语文课,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540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b.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汉语词汇“手工”最相关的?A. 手腕B. 工钱C. 手术D. 工具2. 请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空格处:“这个问题的_____已经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A. 问题B. 主题C. 范围D. 深度3.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是:A. 他在读了很多书之后,终于也坚定了自己的目标;B. 父亲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独立思考!”C. 姐姐说:“明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们决定给她一个惊喜!”D. 我们都很期待这次旅行,因为它是我们在一起的最后机会。
二、填空题1.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___的代表作品。
2. 《三国演义》的作者___在小说中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
3. 明朝的___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之一。
三、简答题1.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集合,程颢、陆机曾为“诗经”注释,他们给“诗经”赋予了怎样的文化内涵?2. 请简要阐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四、大作文请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体会,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工具2. D. 深度3. A. 他在读了很多书之后,终于也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二、填空题1. 大仲马2. 罗贯中3. 郑和三、简答题1. 程颢、陆机注释的“诗经”强调了其中蕴含的道德、哲学和美学意义,将古代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代表中国文明的经典之作。
2.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体,使用古代汉语文字表达;白话文是现代汉语文体,使用现代汉语口语表达。
文言文主要用于古代文学作品和典籍中,白话文则更贴近现代生活和通俗文学。
四、大作文(略)以上为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考试。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
2023年射阳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23年射阳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39474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e.png)
2023年射阳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选择题下列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C. 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死记硬背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是?A.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B.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兴趣C. 讲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D. 强调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常用方法?A. 仿写训练B. 命题作文C. 随意涂鸦D. 素材积累与运用关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B. 应重视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深层理解C. 只需关注文本的表面信息,无需深入探究D. 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A. 大量做题,提高应试技巧B. 定期进行阅读训练和速度测试C. 要求学生阅读尽可能多的课外书籍D. 教师只讲解阅读方法,学生自行练习二、填空题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学样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常用的写作技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_______能力和_______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旨在培养学生的_______和_______。
三、简答题请简述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意义。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谈谈你对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实践。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请描述一次你成功的高中语文教学案例,并说明其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ee7fa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f.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考试一:填空题
1. “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语)
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______。
3. 明天有很多______的问题需要解决。
考试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A. 李白
B. 苏轼
C. 曹操
D. 杜甫
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______的名句。
A. 杜牧
B. 岳飞
C. 陆游
D. 辛弃疾
3.《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
A. 曹雪芹
B. 施耐庵
C. 吴承恩
D. 罗贯中
考试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一位古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 请解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含义。
考试四:论述题
请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学理念的理解。
以上为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请考生认真答题,祝各位考试顺利!。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ea1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虎不成反类犬D. 画饼充饥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位文学家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C. 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课。
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王勃C. 李白D. 杜甫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清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C.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D. 以上都是。
6.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A. 五言绝句B. 七言律诗C. 五言律诗D. 七言绝句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举头望明月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将进酒》D. 《滕王阁序》9.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诗歌形式。
C. 《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杜甫C. 李白D. 王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2.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之手。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ea5fa4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35.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横财(héng cái)纤悉(xiān xì)倾颓(qīng tuí)稠密(chóu mì)B. 颠簸(diān bǒ)残喘(cán chuǎn)呕哑(ǒu yǎ)横亘(héng gèn)C.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ǐ)粗犷豪放(cū guǎng háo fàng)D.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一暴十寒(yī pù shí hán)长篇累牍(cháng piān lěi dú)答案:B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生活。
B.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除所有安全隐患。
C. 这个社区多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旨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D. 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激励无数失意者坚强地面对生活。
答案:D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全貌。
B.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对楚国的忠诚和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C.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宋江、李逵等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D.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丑陋和虚伪。
答案:B4. 下列诗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5bb5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a.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词语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杯弓蛇影b. 坐以待旦c. 耳熟能详d. 眉来眼去答案:d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描写了哪个地方的风景?a. 丽江b. 黄山c. 西湖d. 黄河答案:d3.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意为“对事物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或进行”?a. 雾里看花b. 一目了然c. 任重道远d. 任其自然答案:d4. 古代作家苏东坡的诗文以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著称,被称为“苏轼”。
他的字是什么?a. 明月b. 孤鸿c. 西楼d. 季明答案:c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出自哪位哲学家之口?a. 孟子b. 苏轼c. 莎士比亚d. 庄子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尊称为刘玄德,关羽被称为关云长,而张飞被称为(1个字填空)。
答案:桃2.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穿越险境,在孙悟空的保护下成功取得真经,其中双手能变出七十二般变化的是(2个字填空)。
答案:猪八戒3. 古代人形容悲伤或失望时常说“欲哭无泪”,这里的“泪”可以泛指(1个字填空)。
答案:眼4. 乌鸦看上去黑色它的真正颜色其实是(2个字填空)。
答案:灰色5. 孔子是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2个字填空)孔子。
答案:姓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辛弃疾的诗文风格和主题。
答案:辛弃疾的诗文风格豪放慷慨,擅长抒发壮志豪情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他的诗作多以自身遭遇不幸和国家命运为写作题材,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对国家兴亡的担忧。
辛弃疾的诗作在揭露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理想国家的向往。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一部是哪一部?请简述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我最喜欢的一部古代四大名著是《西游记》。
我喜欢这部作品,因为它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而且其中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形象,各具特色。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213f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c.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词的读音是错误的?A. 恃强凌弱B. 行胜于言C. 心怀叵测D. 仗势欺人2. 在下列诗句中,哪一个诗句与其他三个不属于同一时代的诗人?A.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苦思冥想。
B. 春江花朝夜,秋月秋光昼,与离者同举。
C.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D.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3. 已知汉语词语“安定”和“稳定”的语义相近程度不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安定”比“稳定”更重视物质层面的平稳。
B. “稳定”比“安定”更偏向精神层面的平静。
C. “稳定”和“安定”互为同义词。
D. “安定”和“稳定”的语义相近程度相同。
4.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的意义不相同?A. 画蛇添足B. 揠苗助长C. 守株待兔D. 杞人忧天5. 在下列句子中,哪一个词语的用法不当?A. 花园里树木扶疏。
B. 运动会上同学们积极参与。
C. 老师严厉批评是让我们警醒。
D. 他是个胆怯而懦弱的人。
二、填空题6. 《茶花女》一书是法国作家_______的作品。
7. “求香痒”中的“痒”字有“_____”的释义。
8. 人称代词“我”在《临江仙·送钱穆郎中》中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
9. 汪曾祺的小说《白杨礼赞》中,描写的是中国著名画家_______的故事。
10. “江南饶富地,云雨滋花木。
旅人多住连、行人速如蜀”出自_______的作品。
三、问答题11. 简述《红楼梦》的作者和主要情节。
12.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理解,并列举一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
13. 你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请阐述你的观点。
14.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请就此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5. 你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挖掘中国经典文学的价值?请谈谈你的想法。
以上为本次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目,考生请认真审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愿你们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57182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8.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 颠簸(diān bǒ)颠沛(diān pèi)颠蹼(diān pò)B. 奇货可居(jū)鹬蚌相争(bèng)狐假虎威(wēi)C. 殚精竭虑(lǜ)蹉跎岁月(cuō tuó)面面相觑(qù)D. 呕心沥血(lì)鹏程万里(péng)水乳交融(jiāo)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B. 我们平时写作文,只有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尽可能完美。
C. 由于天气变化无常,因而我们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天气变化。
D.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日益突显。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老师教学有方,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B. 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中,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C.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令人百读不厌。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航班取消了,旅客们感到非常遗憾,真是天不遂人愿。
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
B. 《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亡。
C.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她偏爱宝玉,但对黛玉却冷眼相待。
D.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贾母的儿媳妇,她聪明能干,善于经营管理。
5. 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诗歌的总称。
C.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五言诗为主,也有七言诗和杂言诗。
D. 《诗经》中的诗歌主题以爱情为主,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23166589eb172ded63b7a9.png)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社稷即使痛心疾首B.讴歌殴打呕心沥血C.惊涛韬晦滔滔不绝D.桑梓渣滓莘莘学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观摩顾名思意B.拖沓狼藉省吃简用C.矜持宣泄莫衷一事D.遒劲黯淡瑕不掩瑜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关联词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就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A.而所以于是何况B.但并且所以何况C.但所以于是况且D.而并且所以况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水浒传》英译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西游记》西方通行本为《猴》,《红楼梦》的俄译本是《红色楼阁里的梦》,韵味全失,中国读者简直不可理喻。
B.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自惭形秽,不出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5.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畅销书,精装的销量一般在十万册以上,简装的销量一般在二十万册以上。
由于是畅销书,出版商推出精装本也不会滞销,而且利润往往比简装的更大,。
A.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由于销售快、销量高因而获利更高的出版物。
B.由此可知出版商不愿意出简装书而愿意出精装书的根本原因。
C.由此可见,畅销书是指销量大,销售快,利润高的出版物。
D.由此可见,出版商喜欢“精心包装”,是为了赢取更大的利润。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牛)弘荣宠当世,而车服卑俭。
事上尽礼,待下以仁,讷于言而敏于行。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5d2b4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5.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蕴藉美轮美奂毫厘不爽B. 蹉跎碧空如洗摧枯拉朽C. 毛遂自荐精卫填海振聋发聩D. 瑶池金母调兵遣将纵横捭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当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勇夺了第一名。
C. 他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从不骄傲,总是谦虚谨慎。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环境却越来越差。
3. 下列诗句中,对“愁”字描绘最生动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B.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D.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5. 下列词语中,与“繁花似锦”意思相近的是()A. 花团锦簇B. 繁花似锦C. 繁花似锦D. 繁花似锦6. 下列关于成语的运用,正确的是()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穷途末路,柳暗花明。
C. 风马牛不相及。
D. 画蛇添足。
7.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清朝宫廷生活的小说。
B.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孙悟空取经历程的小说。
C.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江起义的小说。
D.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小说。
8. 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正确的是()A.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B.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C.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D.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
一、 1.张元幹《贺新郎》一词中,将友情别绪、爱国之思、报
国之志融为一体的作品,首推
A.张元幹《贺新郎》
B.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C.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D.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参考答案:A
2.晏殊《蝶恋花》一词的主题是:
A.抒发政治不得意的情感
B.怀念友人
C.怀念妻子
D.抒发自己的志向参考答案:B
3.下列不属于贾平凹作品的是:
A.《废都》
B.《浮躁》
C.《天狗》
D.《白鹿原》
参考答案:D
4.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指的是
A.大学的精神
B.学者的人格理想
C.学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D.政治民主问题。
参考答案:B
5.蔡元培最为著名的教育主张是
A.大学应贡献于学术
B.培养全才
C.兼容并收
D.精英文化
参考答案:C
6.戴望舒曾经受到法国的著名象征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
A.雨果;
B.魏尔伦;
C.福楼拜;
D.波德莱尔。
参考答案:B
7.冯友兰的学术代表作是
A.西方哲学史;
B.中国哲学史
C.希腊哲学史;
D.中国历史思想史。
参考答案:B
8.《李鸿章办外交》中所引掌故名著是
A.《清园夜读》
B.《春冰室野乘》
C.《清园论学集》
D.《郎潜纪闻》参考答案:B
9.《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中“可堪”应该如何解释?
A.可以忍受
B.可叹
C.怎么能忍受
D.恰好
参考答案:C
10.高适《燕歌行》突出特点是
A.对比
B.类比
C.比喻
D.比拟
参考答案:A
11.《给青年的忠告》一文的行文笔法,可以描述为
A.反讽
B.戏拟
C.戏说
D.戏仿
参考答案:A
12.《孟子·梁惠王下》中:“独乐乐,与人乐乐”,其中第一个“乐”为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副词;
参考答案:B
13.《蒹葭》与《诗经》中的大多数篇章一样,采用的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