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二者的 关系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律
按客观 规律办 事实事 求是

尊重遵
→ → 观
循客观

规律
实事
→ 求是
↘人 → 类
主观 能动 性
认识
→ 利用 规律
→ 解放 思想
统一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 作用
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3.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唯物史观
A.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 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
B.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A.没有考究人们活动思想动机背后 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B.以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为前提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C.承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承 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
C.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否认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
相同质 价值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 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
市场供求关系也影响价格
市场价价格格机的制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1、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
种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2、从商商品品价价格变格动是的以平价均值数为上基看础,商品 价3格、与从价商市值品是场价一格供致变求的动关的系长也期影看响,价商品格价格
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能够满足人

使用价值
们某种需要的属 性,是商品的自

然属性
二 因
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

凝结(或物化)在
价值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 劳动,是商品的社
会属性
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劳 动 二 重
具体劳动
特定具体形式
不同质 使用价值

商 品
品 二 因

抽象劳动 无差别人类劳动
生产阶段 WPAmPW
生产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 WG
商品资本
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商品价值 W = c+v+=mK + m
成本价格 k
转移来的 生产资料 的价值
劳动力自 身价值
新 创
V

C

剩余价值

m

商品价值 W = c+v+m = K + m 实际耗费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 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 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 果。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 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
科教兴国
含义:科教兴国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 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向现实生产力 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 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

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量上说,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

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主体部分是从事物质
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 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1、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及历史观的基本 问题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 系
3、科技的双重作用 4、科教兴国战略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 本问题。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 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是体现资 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资本
依生据资产本资在料剩余价值生产劳中动的作力用不同
不变资本
原有价值 转移,价值
量 没有k 变化
可变资本
使原有价值 增殖,,产 生 剩余价值
划分意义
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
剩余价值率m’ =
160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劳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8小时,创造新价值80
价值 200元
动 商品价值20元0元 =120C +40V +40M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 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 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 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 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 基础是实践。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不可知论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 识的关系 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
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

唯物主义一元论
物质
主观精神


Leabharlann Baidu唯心主义一元论
精神
客观精神

物质

二元论

精神
一 性
多元论
物质世界 精神世界
客观知识世界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特点:(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发展的本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 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科技革命
自由竞争 经济危机
生产 集中
股份公司
垄断
兼并、联合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 润而结成联盟,以控制和操纵某些部门的生产 和销售市场。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垄断并没有消除 竞争,而是与之并存。
垄断时期存在竞争的原因:
垄断没有消除商品经济; 垄断统治不能囊括所有的部门企业; 垄断组织实力变化会引起新的竞争。
1.世界的物质性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6.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
唯心主义 可知论
社会化

资本主 义生产

私有制
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 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 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 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 2、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 3、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4、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
Why
对立统一规律
How
质量互变规律
Where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 动力和源泉
事物发展的 形式和状态
事物发展的 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 统一
主观辩证法
辩证法
决定 反映
客观辩证法
规律的客观性
第一,人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规律。 第二,人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通过偶
劳动力 成为商 品条件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须一无所有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换为资本
劳动力价值
• 维护劳动者本身生存所 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养活劳动者家属生存所 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 费用
例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价值 40元
8小时
生产资料 布4米 100元 120元 辅料2套 20元
剩余价值 可变资本
公式: m m
v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追求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机器排挤
工人
C的比重 愈来愈大
V的比重 愈来愈小
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流动的、潜伏的和停滞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过程:
G W Pm… P …W´
A
购买阶段
G
W
A Pm
货币资本

准备生产 剩余价值
的问题 4.价值
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认识的目的



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认识的来源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 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
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复习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狭义、广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
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
绝对真理和相对 真理是相互渗透和 相互包含的
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 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 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 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 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 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 3、价值规律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5、劳动价值论 6、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7、C、V的划分 8、资本有机构成 9、产业资本的循环 10、M和P 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 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 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 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 特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然认识必然,从而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 第三,人可以在实践中尊重规律,利用规
律来为人类服务,推动社会发展。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表现形态
更多地表现为 动力学规律
形成方式 形成于多种自然因素 盲目的相互作用
实现方式 自发的、盲目的
主要表现为 统计学规律
有目的有意识的 人们相互作用
人的有意 识的活动
W= K + P
m转变为成本价格K
的产物
利润P
m转变为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 m m
v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p: m
cv
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 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垄断价格实质
垄断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价值仍然是 价格的基础; 垄断价格不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从全社会看, 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商品生 产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
垄断价格实质是对社会财富作出有利于垄断资本 家再分配的工具和手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 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 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 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 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与价值是一致的。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 品 经 济 产 生 条 件
社会 分工
私有 制
使价社用值会总劳价动值
的一部分
具体 劳动
矛 盾
抽象 劳动
个劳时劳别动间者动的是私生事社必劳时产会要动间
社会劳动
矛 盾
私人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
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 力的总和。
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 的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