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合集下载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Ancient poetry is a precious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reflecting the wisdom, emotions, and aesthetics of ancient people through beautiful language and profound meaning.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宝贵的遗产,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义,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情感和美学。

It is remarkable how ancient poets were able to convey such complex emotions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in just a few lines of verse. 令人惊叹的是,古代诗人如何能够在短短几行的诗句中表达如此复杂的情感和哲学思想。

One of the most famous examples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静夜思" by 李白 (Li Bai), which captures the beauty and tranquility of a moonlit night. 中国古代诗歌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捕捉到了月光之夜的美丽和宁静。

Through the study of ancient poetry, we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values, beliefs, and daily life of people living in ancient China. 通过研究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活在古代中国的人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日常生活。

Ancient poems not only provide us with artistic enjoyment, but also serve as a window into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ir time. 古代诗歌不仅带给我们艺术上的享受,还作为了解其时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窗口。

作文《古代诗词的鉴赏》

作文《古代诗词的鉴赏》

古代诗词的鉴赏哎,说起来鉴赏古代诗词这事儿,还真挺有意思的。

我可不是什么专家,就是个喜欢瞎琢磨的普通人。

最近啊,就因为一件小事儿,让我对这玩意儿有了新的体会。

我奶奶,特别喜欢养花,家里阳台都快成小型植物园了。

前几天,她从集市上买回一盆建兰,说是“幽兰”,那花苞小小的,还挺精神。

我当时就觉得,这花哪里幽了?跟个绿油油的小卷心菜似的,一点儿也不“幽”。

后来仔细看,那叶子,细长尖锐,颜色深绿,摸起来还挺硬挺的。

阳光一照,叶子表面还泛着油亮的光泽,跟打了蜡似的。

花苞紧紧挨着,像一群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里。

我奶奶小心翼翼地给它浇水,喷雾,还用小木棍轻轻地把枯叶挑掉。

那专注劲儿,比我当年高考还认真!然后我就想起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我奶奶这盆建兰,虽然没到“瑶台月下逢”那么仙气飘飘,但那种“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朦胧感,倒是让我体会到了。

可不是嘛,那花苞虽然没开,但那种含苞待放的态势,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就挺让人心动。

而且,我奶奶每天细心照料,也让我觉得,这兰花不仅仅是植物,更像个有生命的艺术品,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内敛的美。

这就像读诗一样,你得用心去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如果只是机械地背诵,那就跟对着那兰花傻看一样,啥也感受不到。

之前,我总觉得读诗词,得理解什么“比兴”“赋比兴”,搞得自己特别累。

现在想想,其实没那么复杂。

就像我奶奶养花一样,你用心去感受,去体会那份情趣,自然就明白了。

你看看那兰花,那花叶的质感,那光线下的颜色变化,你闻闻那淡淡的幽香(其实我感觉没啥味儿,哈哈),你感受一下奶奶对它的悉心照料,你就能体会到诗词里那种细腻的情感。

这和用AI 分析那些文字背后的“情绪概率”可完全不一样啊!那玩意儿,冰冰冷冷的,根本体会不到这其中的乐趣。

所以说啊,鉴赏古代诗词,抛开那些复杂的理论,用心去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欣赏一盆兰花,或者……做任何一件事儿一样。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它们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现出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一首好的古诗,往往能在寥寥数语中传递出无尽的意蕴。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初秋傍晚雨后的山村景色,清新自然,宁静而美好。

“空山新雨后”,一个“空”字,不仅写出了山的空旷寂静,也让人心境随之开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青松、清泉、白石,这些简单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仿佛能让人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月光的柔和。

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让整个画面动了起来,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热闹与温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污浊的厌倦,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他那高远的志趣和超脱的心境。

再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开篇即以磅礴的气势,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如黄河之水一去不返。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则展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及时行乐,自信满满。

整首诗情感跌宕起伏,既有豪迈奔放的激情,又有深沉的忧思,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古诗的魅力还在于其丰富的表现手法。

比如“比兴”,《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

“象征”手法也常常被运用,像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石灰历经磨难却始终保持清白的特点,象征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此外,古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

诗人往往通过精心锤炼字词,达到传神的效果。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把春风的神奇力量生动地展现出来;“僧敲月下门”的“敲”字,在寂静的月夜中显得格外清脆,让人仿佛能听到那笃笃的敲门声。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古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书页,一首首古诗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二十个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复杂的句式,却能深深触动每一个游子的心弦。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看到床前的月光,恍惚中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那轮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这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亲切。

我们仿佛能看到李白孤独地站在那里,眼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无尽眷恋。

再看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田园画卷。

新雨过后的空山,凉爽的秋意扑面而来。

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光影,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

竹林中传来洗衣女子的欢声笑语,荷叶晃动,原来是渔船归来。

在这里,王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他告诉我们,即使春天的芳菲已尽,这山间的美景依然值得留恋。

还有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国家沦陷,山河破碎。

春天的长安城虽然草木茂盛,但却一片荒芜。

诗人感慨时事,看到花儿也落泪,听到鸟鸣也心惊。

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他因忧愁而搔头,头发越来越少,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动荡年代人们的痛苦和无奈。

古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表达的情感,还在于其精妙的语言。

古诗往往用词精准,一个字、一个词就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把春风的神奇力量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在寂静的月夜中显得格外清脆。

此外,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也极具美感。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

古诗词的议论文关于古诗词的议论文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的样式有社论、评论、读后感等。

如何写议论文才能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的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的议论文篇1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璀璨瑰丽的一颗明珠。

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入,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恐怕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

它为后世的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知识,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

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

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

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研究过程,纸上谈兵,常常只会打擦边球。

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捕捉灵感?著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记下来。

是呀,常常积累,时时做有准备的头脑,何须等到“安排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

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准备的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

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重,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

关于鉴赏古诗词的作文

关于鉴赏古诗词的作文

关于鉴赏古诗词的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起走进古诗词的世界》。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古诗词吗?古诗词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哦!它们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第一篇: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传授鉴赏知识和应试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未遵循古诗词鉴赏学习规律和学生鉴赏能力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鉴赏教学存在一系列矛盾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感研究理论,借鉴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语感培养教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及症结,指出古诗词鉴赏活动的特点和鉴赏能力形成的特点,论证了语感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语感培养对实现学生鉴赏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措施:语感培养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的重构、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归宿,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矛盾问题,提高鉴赏课的效率,而且将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悟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论文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古诗词鉴赏论文吧!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在诗词的意想、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

关键词:诗词鉴赏意想形象语言技巧中学生中有许多学生爱好古诗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古诗词阅读较少,鉴赏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读不懂古典诗词。

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现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相差甚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一、必须牢牢记住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

1.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

多情月与水。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月、水多是思乡念家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曹操《短歌行》赏析姓名孙雅专业旅游管理院系人文学院学号1207074132《短歌行》赏析曹操由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奸雄”到京剧舞台上白脸“奸臣”再到这里的“英雄”,曹操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然而,在文学史上,曹操才华横溢,给后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

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现在重读经典,心中似升腾起万丈豪情,一股英雄气让我有了鉴赏的冲动。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

曹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门望族,也不像孙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没有刘备的整日挂在嘴边的那么一点点的皇室血统,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

古诗鉴赏作文《古诗鉴赏:在古韵中沉醉》古诗,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就像一坛陈酿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对我来说,鉴赏古诗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等待着我去探索。

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直太熟悉了,熟悉到我们可能都忽略了它的美妙。

有一次,我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宿舍。

外面的路灯都熄了,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那从窗户洒进来的一片银白。

我就那么静静地坐在床边,看着地上那片月光,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首诗。

那一瞬间,我仿佛穿越到了李白的那个夜晚。

我想象着李白当时或许也是这样,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那月光照在地上,冷清清的,真的就像一层薄薄的霜。

他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那轮明月,心中的思念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了出来。

想着远方的亲人,想着熟悉的家乡,那山那水,那街头巷尾的欢声笑语。

他的“举头望明月”,多简单的一个动作,可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期盼啊!而“低头思故乡”,更是把那种深深的眷恋和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抬头一低头之间,无尽的情思就这么流淌了出来。

再说说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曾经在一次秋日的郊游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首诗的意境。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香气。

我沿着一条小路走进山里,四周安静极了,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一轮明月从松树的缝隙中洒下斑驳的光影。

旁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在石头上欢快地流淌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忍不住蹲下身子,用手触摸着那凉凉的溪水,水从指缝间滑过,感觉特别舒服。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原来是一群洗衣服的姑娘们回来了。

她们的笑声在山谷中回荡,让整个山林都充满了生机。

不远处的池塘里,荷叶晃动着,原来是渔船经过,惊到了水下的鱼儿。

古典诗词赏析论文

古典诗词赏析论文

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 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

当年, 春日迟迟, 园林如绣, 游目骋怀, 该是心旷神怡的。

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

这个悲, 是今天的悲, 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 也可以说, 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 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情能移境, 境亦能移情。

”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 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 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

一般说来, 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 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

鸟语也好, 花香也好, 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

诗人缘情写景, 因而景随情迁。

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 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 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

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联, 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 “花鸟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 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

”这里, 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 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对杜甫有直接影响。

“花溅泪”、“鸟惊心”一联, 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 是整首诗的中心, 起承上启下作用。

上两句, 忆昔游而悲, 见花鸟成愁, 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 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 正在南窜途中。

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 从这一句生发的。

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 才提到湘江, 点破诗题, 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 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这首诗, 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 哀与乐的衬比, 以昔日对照今春, 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 南与北的衬比, 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 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篇1古诗词犹如一杯茶,恬静中带着一丝清香;古诗词又似一枚橄榄,愈品愈有味;古诗词更像一朵莲花,既清新又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伴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我好似望见那多情的李白着一袭青袍,脸色微红地在屋中踱步。

笔墨一泼就是一首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知音呀!苏轼大笔一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辞章雄伟,气势磅礴,晏殊却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人生慨叹,他们那一句句诗词,把我带入了那令人神往的世界,思绪也跟着飞翔……我爱古诗词,古诗词无处不在:当我在学习道路上消极受挫时,仿佛有人在我耳边呢喃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求知若渴,而却屡屡碰壁时,我会想起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给自己加油。

当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前途迷茫时,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当我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时,妈妈常会吟诵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让我细细咀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个中滋味……那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诗,不时地敲醒了一个梦中人!悠悠的古诗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独特情感,学会了“炼字”的技巧。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看似简单的两句诗,但他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费尽了心机。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范文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宋词鉴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唐诗宋词3000字论文

唐诗宋词3000字论文

唐诗宋词3000字论文篇一:唐诗宋词论文唐诗宋词的美流淌的历史长河淹没了无数的王朝,然而不曾磨灭的事文化的梦,奔腾的黄河之水讲述着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犹如绵延至群山,在唐宋时期奇峰突起,高耸入云,形成唐诗宋词两座高峰,因为他们的成就,中国才当之无愧的称之为“诗国”,诗词才成为中国文学最辉煌的部分。

唐诗宋词加《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可以“颉抗西域”的主要资本。

虽然时间改变了许多,泯灭了不知多少的富华,然而经典未曾消失,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文化的内涵,使之永恒不朽。

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

从古至今,唐诗、宋词蕴涵着的深沉的思想、挺拔的风骨、婉约的情致、诚实的品质,始终散发着无尽的魅力,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

唐诗唐诗的形式而言,及其大成,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七言还发展为歌行体,中唐有发展为元和体,乐府又发展为新题乐府。

尤其是五七言律诗,但唐代定型,成为官定考试及竞赛的诗题,人人能作,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六言诗.词在唐代也有时创作,中唐晚期以蔚然为大国。

唐诗的体裁和类别唐诗主要可分为律诗、绝句、古诗三大类。

律诗、绝句、古诗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如在格律上区分,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类。

古体诗用字不讲平仄,句数多寡无定(但须偶数句),押韵可通可转,不受束缚自由地抒写。

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用字讲平仄,句数有一定,讲究用韵,讲求对仗,有一定的规律。

格律的基础在字调的平仄;字调有平上去入四声。

上去入是仄声。

因格律很严,故称律诗。

律诗:是四联八句,五言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二句为“首联”、“头联”或“起联”,三、四句为“颔联”或“前联”,五、六句为“颈联”或“后联”,七、八句为“尾联”、“末联”或“结联”。

鉴赏古诗词的作文

鉴赏古诗词的作文

鉴赏古诗词的作文Appreci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se classical poems, we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wisdom, emotions, and life experience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古典诗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经历。

Each poem is like a mirror that reflects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the era in which it was written. 每一首诗歌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它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Therefore, by studying ancient poetry, we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apprecia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it represents. 因此,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不仅欣赏到语言之美,还能欣赏到它所代表的文化遗产。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ts in Chinese history is Li Bai, who live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李白,他生活在唐朝。

His po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omanticism, freedom, and love for nature. 他的诗歌以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见称。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篇1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

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

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

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

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

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诗赏析作文篇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

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

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

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

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

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

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

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

“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

“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

古诗鉴赏性文章范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你看这开篇,多简单又多妙啊。

就像在跟你唠家常似的,说床前有明亮的月光。

可这诗人的脑洞也大,大晚上的,月光照进来,他居然一下子觉得像是地上铺了一层霜呢。

这一“疑”字啊,用得那叫一个绝。

把那种恍惚的感觉一下子就给带出来了。

我想啊,可能是李白刚从睡梦中迷迷糊糊醒来,眼睛还没完全适应,就看到那一片白花花的月光,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错觉。

然后呢,“举头望明月”,他抬起头看向那明月。

这动作多自然啊,就像我们平常看到啥新奇的东西一样,本能地抬头去看个仔细。

这明月在古代的诗里可有着太多的含义了,思乡啊,思念亲人啊,它就像一个情感的纽带。

李白这一抬头看明月,就把那种思绪给勾起来了。

最后“低头思故乡”,这个“低头”的动作也很有韵味。

刚刚还抬头望着明月呢,现在头一低,就陷入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中。

他啥都没多说,就这么简简单单五个字,可那种对故乡的思念就像涓涓细流一样,流进了我们读者的心里。

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孤独的李白,在异乡的夜里,对着明月思念着远方的故乡。

这整首诗啊,没有什么生僻的字,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却越品越有味道。

李白就像是一个高超的画家,用简简单单的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思乡之情的月夜图。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

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1.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

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短歌行》赏析
姓名孙雅
专业旅游管理
院系人文学院
学号
1207074132
《短歌行》赏析
曹操由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奸雄”到京剧舞台上白脸“奸臣”再到这里的“英雄”,曹操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然而,在文学史上,曹操才华横溢,给后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

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现在重读经典,心中似升腾起万丈豪情,一股英雄气让我有了鉴赏的冲动。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
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
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

曹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门望族,也不像孙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没有刘备的整日挂在嘴边的那么一点点的皇室血统,曹操虽然
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接下去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一般,如女子对待情人般痴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因为你的缘故,让我渴念到如今,又进一步明誓自己心思。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先起兴,“野鹿呦呦呦呦地叫,欢快地吃着野地里的艾蒿”再表心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我的尊贵的客人啊,你要到来,我一定在席间弹起琴瑟,吹起笙乐欢迎你。

这一“求贤若渴”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大展宏图的老者对待贤才的最深沉的期待,又怎能不被这种真诚渴求之心所打动。

第二段一个“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而接下来的四句,同样用到了比喻的修辞。

“明月”,比喻人才。

“掇”,拾取,摘取。

意思是贤才有如天上的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忧从
中来,不可断绝。

”由于求才不得,内心不禁产生忧愁,这种忧愁无法排解。

想想此时曹操已53岁高龄,他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看着皎月当空,以“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心求贤,然而贤才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啊?这一“贤才难得”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呼唤?“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此时,诗人将感情推向了高潮,一切进行了小说般虚构境界。

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

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他想象着与贤才欢饮畅谈的情景,爱贤之情也油然而生。

前四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后四句,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

诗人在求贤过程中既喜又忧的曲折心情,通过一唱三叹,吞吐往复的手
法,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打江山的抱负,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求贤才的热情。

这种抱负,最后终于从“天下归心”中得以体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最后四句诗,“匝”,周,圈。

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

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

这四句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

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

这一“贤才前途”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前途的担忧。

接着作者把这种担忧具体话,用心来证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
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心愿和胸襟,当然也是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典故。

周公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看那周公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能心悦诚服地来归顺,自己愿意像周公那样,虚心接受天下贤人志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图大愿。

这几句画龙点睛,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将文章推入高潮。

这一“统一天下”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渴望贤才的坦荡胸襟。

到此,
读者已被他的真诚与豪爽所折服。

而这最后一“忧”才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

由此,我们读懂了曹操。

实现统一大志,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

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诗中,他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广博胸襟,有容乃大,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各位贤才,还犹豫什么呢?他的忧患意识愈强,更看出他的只争朝夕,他的惜时如金,他的心情是多么地迫切,全诗的出这种大气磅礴之势,这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之气,正是靠“忧”字传达。

所以,曹操之“忧思”,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