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习得研究:从普遍语法到认知处理* 摘要:普遍语法认为母语习得就是设置参数、学习母语边缘内容的过程,它在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普遍语法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来的,而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有本质的不同,机械地以普遍语法指导二语习得研究可能会存在理论上的不适应性。
二语习得的过程同时也是认知处理过程。基于普遍语法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二语知识的表征形式,而认知处理则更关注语言信息的计算和处理过程。两种理论取向的结合更全面地解释了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探究二语知识的本质
0.引言
以Chomsky(1995,2000,2005)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提出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UG)是20世纪语言学界最深刻的一场变革,并对认知语言学1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从而由对语言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的探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也试图以UG理论为基础,或为UG理论提供证据,或探究二语习得的本质。UG一方面对二语习得研究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理论上的不适应性。为了能更全面地解释二语习得的本质,基于UG的二语习得必然要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
1.UG理论的语言习得
UG首先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的,人类语言具有形式与功能
上的共性,这种推论源于贫乏刺激假说(impoverished hypothesis)或
语言习得逻辑问题(logical problem of language acquisition),即正面证据(positive evidence)不能成功地解释儿童习得母语。此外,人类都是在具有遗传性质的、专司语言处理或习得的生理机制)))语言习得
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的基础上习得语言(Chomsky,1995),不同语言习得的差异只是参数的设置不同。由原
则与参数构成的UG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S0):原则是语
言中最本质的部分,即核心语法(core grammar),人类无需学习它,语言的其他部分属于边缘内容。当儿童接受母语输入时就开始建立词库,而UG则设置与母语相关的参数值。母语语法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重构和修改,从而最终能接受和理解各种母语输入,达到语言稳定状态(Ss)。儿童习得母语就是设置参数、学习母语边缘内容的过程,Klein & Martohardjono(1999)把习得过程概括成下图:
在这一模式中,语言能力和语法表征(S0、S1...SS)等基本要素
是UG所关注的内容,而语言输入或正面证据(positive evidence)和语法分析(grammar parser)是保证语言习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认知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它们受可学性条件(learnablity condition)和处理原则(processing principle)的限制。经过处理后的语言输入转变成触发因素(trigger)后才能构建语法表征,否则习得不能发生。
2.基于UG的二语习得研究
尽管UG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来的,但对二语习得研究具有
诱人的理论魅力,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同样存在习得的逻辑问题。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所接受的二语输入实际
上相当有限,但学习者同样会存在着明显的输入与输出不对称的现象(Cook,1988)。并由此推断:假如UG真的具有普遍性,那么它应
该在二语习得中也同样起作用,因此,基于UG的二语习得在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受UG的影响。
2.1研究目标
UG理论(Chomsky,1995,2000,2005)认为语言研究的目标应该
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坚持以充分描写性(descriptive adequacy)和充分解释性(explanatory adequacy)作为检验当代语言学理论的两个基本标准,以追求充分解释语言的本质为研究的终极目标。观察和描写语言事实只是研究的基础,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科学的真正意义在于解释造成事实的原因,找出具有解释力的原则,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然后再推及其他语言事实,用新的语言事实来检验理论,验证甚至扬弃已有的理论,以解释更多的语言事实,如此观察)假设)求证重复,以至无穷,不断解决充分描写和充分解释之间的
张力,从而逐渐接近/终极真理0(ultimate truth)。因此,相对于语言事实,以UG为基础的研究更倚重语言理论,特别是理论的解释力度。
UG这种以充分解释语言本质为最终目标的研究思想深刻地影
响了二语习得研究。基于UG的二语习得也不以描写为己任,而是着力于二语习得现象的本质解释和习得过程的考察。充分描写和充分解释不但是评价二语习得理论的两条基本标准,而且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主要的目标(Gregg,1996;2003),正如戴炜栋、周大军
(2005)所指出的,二语习得理论的构建应该/以描述二语习得过程和解释二语习得为主要目标0,而不是其他。
2.2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UG关注的是语言知识的组成或表征、语言的习得方
式和语言知识的运用等三个最基本问题(Chomsky,2005)。基于UG 的二语习得理论也主要回答三个最基本的问题:(1)二语知识是如何习得的(2)二语知识是如何处理的(记忆、存贮和提取等) (3)二
语知识是如何表征的(Hulstijn,2002)。受制于UG理论本身的性质, 基于UG理论的二语习得更关注二语知识的习得方式和表征形式, 反映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特质理论和迁移理论,形成了以此为指导的两大主要研究方向。
特质理论关注知识的例化(instantiation),它回答/系统S拥有什
么样的特质P0的问题,或者说学习者习得了什么样的语言知识;而
迁移理论则解释学习者是怎样习得了这种语言知识,回答/系统S是怎样获得特质P0的问题,或者说系统S是怎样从一个状态转变到另一个状态(Cummins,1983)。这就是说,特质理论解释哪些语言知识
被例化在大脑中,以及哪此语言知识没有被例化在大脑中,而迁移理论则解释语言知识是怎样被例化在大脑中。根据可学性条件(learn- ability condition),目标语的初始状态属于特质理论的研究范围,包括知识的习得的天赋性(innateness)、模块性(modularity)和二语知识表征(representation in L2 knowledge)形式等变项;而输入和习得机制则属迁移理论的研究范围,包括学习机制(learning mechanism)、输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