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庄子》中“道”和“圣人”的解读

合集下载

《庄子》思想与道家哲学解读

《庄子》思想与道家哲学解读

庄子思想与道家哲学解读概述《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对《庄子》的思想进行解读,并探讨其中体现的道家哲学原则。

1. 庄子的生命观和自由观庄子的生命观强调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拒绝抗拒自然而选择顺应自然。

他认为个人的追求应当符合自然规律,而不应逆其自然。

同时,庄子提倡个人主体意识的超脱和返璞归真,通过寻求心灵上的解放来达到真正的自由。

2. 庄子的无为思想庄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强调人应该以无为之道来达到最佳状态。

他认为过度努力和执着于功名利禄只会带来烦恼,并主张在适当时机保持内心平静、行动节制。

3. 庄子对人性与善恶的看法庄子认为人性本善,并将善定义为顺从天地之道并养育万物。

他反对价值判断和道德规范的强加,主张恢复人本性的本真状态,并以“大同”之观念来回归社会和谐。

4. 庄子的自我认知与境界追求庄子强调心灵的解放与成长,认为人应当通过修炼提高自己的境界。

他用“化虚”、“致虚”等概念来揭示个体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间的关系,提倡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归一。

5. 庄子对待人生和死亡的态度庄子对待人生和死亡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人生即梦幻,一切皆虚幻无常,追求宏观存在感才能摆脱对微观事物过分依恋而产生的烦恼。

因此,庄子用“自在”和“逍遥游”的思想导引人们超越生死边缘。

结论《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代表了道家思想中重要的观念和原则。

通过理解庄子思想和道家哲学,我们可以从更广阔、更深刻的角度理解世界和生命的真谛,并从中汲取启示指引我们的生活。

注意:本文内容是根据我的理解和知识对《庄子》思想与道家哲学进行解读,仅供参考。

如需深入了解庄子思想,请阅读原著或参考相关研究资料。

对《庄子》中“道”和“圣人”的解读

对《庄子》中“道”和“圣人”的解读

文化纵横对《庄子》中“道”和“圣人”的解读赵宏宾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庄子》一书是流传于今世的中国道家文化典籍,读《庄子》一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与智慧。

本文通过对《庄子》一书中“道”和“圣人”的解读,旨在发掘道家的理论价值,为构建当代理想人格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庄子》;“道”;“圣人”《庄子》能够流传于今世,得益于魏晋郭象作注,共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

读《庄子》一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与智慧。

本文通过对《庄子》一书中“道”和“圣人”的解读,旨在发掘道家的理论价值,为构建当代理想人格提供思想资源。

一、《庄子》中的“道”庄子是道家代表性人物,所以《庄子》讲道的地方很多。

首先,人们常会追问道在哪里。

庄子的回答是“无所不在”,而且“每下愈况”: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知北游篇”第十二章介绍了庄子与东郭子的对话,在今天看来也是奇谈: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不过,在道家的庄子看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所以他称东郭子之问“固不及质”。

其实“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其次,人们会追问道的特征。

在《庄子》内篇“大宗师”第九章对道的描述,十分精彩:“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从此处可见,庄子描述的道的特征,先天地而生,高深莫测,无为无形,自为根本,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探讨庄子对道的理解及意义

探讨庄子对道的理解及意义

探讨庄子对道的理解及意义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对道的理解及其意义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将探讨庄子对道的理解及其意义,并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指导作用。

一、庄子对道的理解庄子对道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道的本体论,即道的本质和特点;二是道的修行方法,即如何达到与道的合一。

在庄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根源和本体,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

庄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物的,不可言说的,超越了一切形式和概念。

他用“无”、“无为”、“无所不在”等词语来描述道的本质。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的,它是宇宙的无限延伸和无限变化。

道是自然界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本体。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通过修行来达到与道的合一。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运行规律,不要过分干预和改变自然的发展过程。

庄子主张人应该放下私欲、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达到与道的合一的境界。

他提出了“忘我”、“无我”、“自然”等概念,强调人应该超越自我,顺应自然,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二、庄子对道的意义庄子对道的理解及其意义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首先,庄子的道观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道观强调自然和自由,主张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运行规律,这对后世的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为后世的思想家提供了一种超越功利和私欲的追求境界,对于人类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次,庄子的道观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庄子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道的运行规律,放下功利心和私欲,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他提出了“忘我”、“无我”等概念,强调人应该超越自我,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庄子的道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和解放的境界,对于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解析《庄子·秋水》中的“人道合一”思想

解析《庄子·秋水》中的“人道合一”思想

解析《庄子秋水》中的“人道合一”思想刘伟【摘要】《庄子·秋水》由七篇短文组成,表面上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则不然.这七篇短文都是围绕庄子的“人道合一”思想而展开,从“疑我”、“非我”、“忘我”、“真我”四个层面,对“人道合一”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客观环境和价值评判观念是影响个体认知“道”的重要因素;“不为物役”,摆脱一切束缚,是“人道合一”的必然途径;顺其自然,人道合一,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1)001【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庄子·秋水》;人道合一;研究【作者】刘伟【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3.5“道”是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得“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作为个体的“人”,摆脱“形为物役”,“顺其自然”,达到“人道合一”。

这种思想在《庄子·秋水》中表现比较明显。

根据晋人郭象注释的《庄子》三十三篇版本,《庄子·秋水》共由七篇短文组成,以每篇开头命名依次为:《秋水时至》、《夔怜蚿》、《孔子游于匡》、《公孙龙问于魏牟》、《庄子钓于濮水》、《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来看,这七篇短文各自独立,自成一体,相互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实则不然。

这七篇短文都是围绕庄子的“人道合一”思想而展开的。

《秋水时至》是“主干”,提出论点,旁征博引,进行阐述;《夔怜蚿》等其他六篇是“分枝”,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佐证。

全文从“疑我”、“非我”、“忘我”、“真我”四个层面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人道合一”是人生最高境界的结论。

“疑”即怀疑,“我”即“个体”,现实世界中的人。

“疑我”是指对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表示怀疑,指出具体的客观环境具有相对性,制约个体对“道”的认知。

个体所处的客观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时间、空间和后天教化。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一句古代的成语,出自《庄子·人间世》。

它的意思是圣人虽然不表现出仁慈之心,却以百姓为牲畜一般对待。

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从道家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在强调圣人超越了人间的善恶之辩,超越了对个体的偏爱和偏见。

在道家思想中,圣人是追求道的人,他们超越了人世间的情感和个人利益,以宇宙的大义为准则。

因此,他们对待百姓时不会有偏心之举,而是像对待刍狗一样平等对待。

其次,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圣人对待百姓时不会被私情所动,而是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众人。

儒家强调仁爱和道德的实践,但也警示人们不能被个人情感所左右。

圣人在处理事务时会以公正和智慧来判断,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对待百姓有所偏袒。

此外,这句话也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来解读。

有时候,一些权力者或统治者可能对待百姓时缺乏同情心和仁慈,将他们视为工具或牲畜,不顾他们的权益和福祉。

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冷漠和无情的
统治方式,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了伤害。

总的来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成语的含义是在强调圣人超越了个人情感和私利,对待百姓时以公正和智慧为准则。

它也提醒我们在处理事务时应当摒弃个人情感的干扰,坚持公正和仁爱的原则,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庄子》中的《天道》一章,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句重要格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道和圣人不同于一般人,对待万物和百姓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没有偏袒和偏爱之心,一视同仁。

1.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道家哲学中,天道被看作是宇宙、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

《庄子》中提到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味着天道并不对任何一种生灵偏爱或偏袒,它对待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

2.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中提到的圣人,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和大德的人,他们对待百姓也跟天道一样,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或地位,而对百姓产生偏见或不公平的对待。

他们像对待刍狗一样对待百姓,不偏不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3. 天道和圣人的不仁“不仁”这里并不是指天道和圣人没有仁爱之心,而是在超越人类的尺度上,对待万物和百姓都做到了没有偏见、偏袒。

这种不仁不是冷漠无情,而是持平公正,不为私情所动。

4. 道家的思想这句话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认为,宇宙整体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和调节。

天道和圣人之所以不仁以万物和百姓为刍狗,是因为他们坚持“无为而治”,让万物自然运行,不去干涉和过多的干预。

5. 对人们的启示这句话对人们的启示在于,我们在对待人和事时,也应该像天道和圣人一样,不被私心杂念所左右,对待万物和他人应该公正无私。

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之一。

6. 一种人生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

在面对生活中的得失和挫折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私人情感,接受一切,对待万事万物保持平和的心态,成就一种人格的高尚境界。

7. 结语这句话所表达的观念是道家哲学中非常深刻的一个思想,它指引着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句话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8. 现代社会的应用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

庄子集解原文与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被整理成庄子集后一直影响着后世。

《庄子集》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有深奥的原文,也有需要解析的内容。

本文将对《庄子集》中的原文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内圣外王篇内圣外王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一篇,主要讨论的是修身养性与治国理政的关系。

其中有一段原文如下:圣人之道,曰全性、曰明心、曰修身、曰齐家、曰治国、曰平天下。

这段原文中,庄子提出了圣人的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

解析这段原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全性:庄子认为圣人应该充分发展和展现自身的天性,实现“全性”的境界。

2. 明心:明心即明白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实现对道的领悟和修养。

3. 修身:庄子强调修身养性,通过修炼来达到身心的和谐和完善。

4. 齐家:齐家是指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关系,使每个人能够安居乐业。

5. 治国:治国即指圣人在担任国家领导者时,要善于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6. 平天下:庄子认为圣人应该能够实现天下万物的平衡与和谐,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宁和幸福。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庄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明白圣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治理国家的原则。

二、人间世篇人间世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二篇,主要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生的意义。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段原文意味深长,从中我们可以解析出以下几点:1. 人生短暂:庄子通过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的观点,强调人生的瞬息即逝。

2. 人与天地关系: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是天地之间的一份子,与自然世界相互关联。

3. 人生的意义:庄子提出了人生的虚无主义观点,认为一切都是虚幻和无常的,人生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这段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人间世观,明白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三、养生主篇养生主篇是《庄子集》中的第三篇,主要讨论的是养生和追求长生的道路。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分析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分析

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分析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核心主张是“道”与“无为”,其中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在庄子的著作中,体现出了丰富的道家思想,本文将对庄子中的道家思想作出分析。

1. 道与自然庄子认为,“道”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治”。

在其著作中,他通过描述昆虫和鱼类等自然界中的事物怎样按照自身的本性活得自在、自由来表达了自己对道的理解。

他认为,人应该效法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遵循自己的天性而行,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治。

2. 道与人生道家思想强调要放弃功名利禄,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只有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虚幻的,才能够彻底解脱自己,真正地理解道的含义。

他提出了“逍遥游”的境界,认为人应该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心灵要像游离于天地之间的灵魂一样自由,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自由。

3. 道与政治庄子认为,人类社会的政治是违背天道的,它是一种强权政治,违背了“无为而治”的原则。

他主张“道德治国”,认为真正的政治应该建立在道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人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4. 道与个人修养庄子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心灵,才能够做到“自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主张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个境界下的人可以自觉地去除自己的私欲和偏见,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静。

总之,在庄子的著作中,充满了对“道”以及其体现的各种思想的讨论。

他认为,人应该遵从自己的本性,追求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并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心灵上的自由。

同时,他也认为,真正的政治应该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用道义来治国治理社会。

庄子的这些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庄子〉解读》序:无待的逍遥

《〈庄子〉解读》序:无待的逍遥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庄子是一个孤独的思想者。

他站在泥泞的大地上,渴望在浩瀚宇宙之外飞翔;他身处喧嚣的尘杂之世,向往着广漠的无何有之乡;他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种种限制,却又幻想着绝对的自由;他对人间世的苦难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又渴望着至高无上的快乐;他对世间的种种虚伪、狡诈、贪婪、残暴的批判可谓一针见血,但嬉笑怒骂中又蕴涵着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庄子又是一个寂寞的诗人。

他的文章纵横恣肆,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

他看破名利,参悟生死,在他看来,人生的悲喜顺逆,就如同风过萍上。

他枯寂的身体里,蕴涵着无穷生机。

他的著作中有蝴蝶翩翩飞舞,有鱼儿悠然往来。

他在喧嚣的人籁噪音中聆听着从遥远天际传来的那一丝天籁。

在他眼中,大鹏小雀,一草一石,甚至是百年骷髅,都蕴藏着人生的玄机。

所以庄子的哲学是诗化的生命哲学。

他对宇宙本原、对生与死、对身与心的思考,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对统治者津津乐道的仁义道德的怀疑,都是以生命为起点。

他的精神跳出宇宙之外反观人世,他站在人生边上反思人生。

他对人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使得他的思想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超越了其他一切消极、积极、浪漫、世俗等等哲学,而具有了终极意义。

他提供给后人的绝对不是逃避现实矛盾的方法,而是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一、“以无厚入有间”:庄子的时代和生存策略庄子的哲学与儒家的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

儒家关注的是现实社会,关注的是现实的秩序,教导人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遵守规则,就好比是下棋,先确定了走棋规则,下棋者根据规则挪动棋子以决胜负,棋子本身没有生命,没有自主权,那个规则为何那样制定,也没有办法解释,也不去解释。

人就是那一颗颗棋子。

而庄子则要赋予棋子以生命,要弄清棋子是如何从木头制造出来的,要弄清那些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他要彻底推翻规则,剥除附加在棋子上的东西,将棋子还原为木头,将木头还原为树木,让树木自由自在地生长,散发出生命活力。

庄子名句赏析经典语录

庄子名句赏析经典语录

庄子名句赏析经典语录庄子是我国古代哲学家之一,被誉为“道家第二祖”和“襄阳先生”,其代表作《庄子》是中国哲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庄子的名句是其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颇具启迪和启示作用。

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庄子的名句,举7个案例来论证。

1. 庄子的人生态度:大丈夫不屑于假生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死者多矣。

”这句话表达出庄子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豁达,他认为人的生命本质上是短暂的,是一场过客,所以大丈夫不屑于过虚伪的人生,要做真实的自己。

2. 庄子的道义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处引用的是《道德经》中的语句,庄子也引用此语句作为哲学思想的核心。

这句话的含义是“道”不可言传,只有体验才能得到,而称呼道也只是物語造成的现实的一部分,这个语句强调了语言和概念无法描述道的本质,只有通过对即将生起的概念和语言进行的讨论和分析等习得,才能感悟到道义。

3. 庄子的人性观念:人皆可为圣人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人能通其性,则人皆可为圣人也。

”意思是只要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并顺应其中的道,就可以成为圣人。

这句话表达的是庄子对人性的肯定,可以看作是他主张的道家“自然而然”思想的具体体现。

4. 庄子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句著名名言:“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就天地万物”的道家行不动无为的特殊性质,因此这句话被当作“道家哲学”的精髓所在,具有很强的哲理意义。

5. 庄子的认知观念:周身为无,内外为奇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周身皆无,内外奇妙。

”这句话就是他的观照方法:用无来看事物,让内外保持奇异新鲜的感官观念。

我们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达出他的认知观念,即要从万物的本体出发,以体验而非理性来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6. 庄子的宇宙观念:万物齐一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吾丧我,而无以明之者,是亦不可已已。

《庄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庄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庄子》“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何不同?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第十四篇《庄子·天运》。

庄子在这一篇中,通过几个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来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那庄子批判的是孔子什么思想呢?他是怎么批判的呢?都给了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我们来分享其中的内容。

01第一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道”的讨论这个故事大致是说,孔子五十一岁了,还不懂得道是什么,于是去南方拜访老子。

老子问:“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圣贤,你也领悟了道吗?”孔子说:“还没有领悟呢。

”老子继续问:“你是怎么寻求的呢?”孔子说:“我从古代典章制度中寻求,花了五年时间还没有领悟。

”老子接着问:“然后呢,你是怎么寻求的呢?”孔子说:“我又从阴阳变化中寻求,花了十二年还是没有领悟。

”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传授,讲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那真正的道是什么呢?没有人能说清楚。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说,他从古代经典中,无法获得“道”;他从阴阳变化中,也无法领悟“道”,就是因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怎么才能领悟“道”呢?这个故事的最后,老子回答了孔子。

老子说:“这就对了,如果道可以奉献,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奉献给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给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送给子孙。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心中如果没有主宰,则道不会停留;外在没有印证,则道也不会运行。

简述庄子道的基本内涵

简述庄子道的基本内涵

简述庄子道的基本内涵
1. 道的本原性
庄子提出的道,是一种非常本原、纯粹的存在。

在庄子的理念中,道不是抽象的哲学命题,而是人类生存世界的基本原则。

这种道与人的生死、荣辱、得失等具体生活形态都有关系,是一种超越并包容一切的存在,是宇宙间万物生成变化的规律和本源。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具有生成、滋养、长养、成就万物的功能。

2. 道的自然性
道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任何形式的人为干预。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万物都在道的生成变化之中。

庄子对道的认识与儒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道德观相反,庄子所说的道,是一种超越道德的道,无善无恶,无仁无义,是一种深层次的宇宙真理。

3. 道的无为性
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和“逍遥游”理念,都是深化和夸大了道的无为性。

道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种维持宇宙运行的最高原理。

只有遵循道,内心才能真正地逍遥,追求的不是物质的丰富和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心与道的和谐统一。

4. 道的包容性
对庄子来说,道是无所不包的。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还是社会中的百姓世俗,甚至是心灵深处的恐惧和欢乐,都可以被道所包容。

庄子的道,是包容多元和差异的,人只有抛弃功利主义,恪守道的原理,才能达到生活的美满和人生的幸福。

总的来说,庄子的道,是一种深入人心、贯穿自然的生命哲学。

它超越了道德和利益,蕴含着包容和生态的智慧,对于深化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庄子的自由观原文与解析庄子,古代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一。

在《庄子》中,庄子对自由的观点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本文将从庄子的原文和解析两个方面来探讨庄子的自由观。

一、庄子的自由观原文解析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一篇中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的理解。

庄子认为,真正的至人是没有自我的,他们没有功利心,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庄子认为,人应该摒弃浮躁的欲望,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中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放下执着,顺应自然,不做无用之事,不追求空洞的名利。

庄子提出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超越个体的私利,以天下众生的利益为重。

只有如此,人才能真正地实现内心的自由。

二、庄子的自由观解析庄子的自由观突出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的批判。

庄子认为,人是自由的,但由于社会的种种束缚,人们逐渐失去了自由。

庄子呼吁人们回归本性,追求内心的自由。

庄子的自由观与当代的自由观有着相似之处。

庄子主张摒弃功利主义,提倡自由与宁静的境界。

这与现代社会中提倡的追求内心平静、摒弃世俗欲望的观念相契合。

庄子的自由观也与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通,都追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内心的满足。

庄子的自由观也对今天世界中的困扰提出了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名利,追逐物质享受,却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庄子告诫人们要超越这种功利心态,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结语:庄子的自由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通过对庄子的原文解读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

庄子的自由观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应该回归内心,追求真正的自由与宁静,超越功利,追求内心的满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由的境界。

《庄子》内圣外王思想蠡测

《庄子》内圣外王思想蠡测

《庄子》内圣外王思想蠡测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庄子》一书中,探讨了诸多哲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内圣外王(或者说是圣人之道),这是庄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之一。

内圣外王指的是,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内在的完美,然后通过外延的方法影响他人,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庄子之所以要强调内圣外王的思想,是因为他认为,一切人的内在最终会影响外界,而一个虔诚修行的人,会拥有内在的完美和外在的恬淡。

庄子提出的这个思想,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的,也是建立在非常深厚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下面是五个与内圣外王思想相关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这一思想。

1.天人合一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认为,人应该退隐山野,不受外界物质的诱惑,与天地自然合一,从而得到各种神奇的感悟和启示。

这个思想是庄子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马上就会获得很好的心灵契合,从而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照顾其他人。

2.忘川三浦《庄子》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做“忘川三浦”。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死后来到了忘川河边,遇到了“化胡”,想要入水求生,但是忘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故事其实是在探讨人死后的归宿和生死问题。

庄子的观点是,生命并不止于一次,一个人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就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在死后的世界中得到不同级别的“存在”。

3.至乐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至乐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体现了人类对于完美生活的追求。

庄子认为,至乐的状态是达到了内在完美的一个体现,因为“至”是最高的,这个状态应该包括了内在的完美和外在的心灵愉悦。

只有在这个状态下,人们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自在”和“逍遥自在”的状态。

4.道庄子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道的表述。

他认为道是一种深奥的、超越人类逻辑的状态,而要认识到这个状态,一个人必须通过无为而治、闲静安逸等方式,达到身心的忘却。

庄子认为,道是联系着天地自然的能量,如果能够感知到这个能量,就能够达到涵养精神的目的。

浅谈庄子的“道”

浅谈庄子的“道”

浅谈庄子的“道”浅谈庄子的“道”摘要:庄子一生淡泊名利,逍遥自在,有其独立的人格魅力。

“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范畴,在经历了老子的自然本体及宇宙论解读后,发展到庄子阶段则转变为对生命本体的追求。

庄子的“道”所指的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

他将人作为本体放置到与自然宇宙同等的高度来加以论述,认为人的本体存在和宇宙自然的存在是同一的。

庄子的“道”就是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关键词:逍遥;无用为用;遗世独立对于“道”,庄子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一些思想,指出“夫道……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他和老子一样,将“道”视为宇宙的本体和动力,并且认为“道”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是无法认识的,“道不可闻,闻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但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庄子又有与老子不同的一些讲法。

庄子承认“道”的无法认识,但是他并未否定人能与“道”相沟通、相往来。

庄子从“道”是形上与形下的统一出发,来探求“道”与万物的关系,“视乎冥冥,听乎无声。

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故其与万物接也,至无而供其求,时聘而要其宿”。

“道”产生万物而存于万物,无所不在而孤立存在,“道”“无所不在。

……在蝼蚁。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的玄妙处,正在于它与现实世界既相隔离又能沟通,既相区别又能同一,因此“道”的存在状态既非“倏”又非“忽”,而是其统一体———“混沌”。

“道”是混沌的,它既不以抽象的理念存在,也不作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因此靠“知”(智慧)、“离朱”(感官)、“吃诟(语言),都是无法求得“玄珠”———“道”的,而只能靠“象罔”。

“象罔”是一种似有若无、朦胧恍惚的存在状态。

“道”是“混沌”的,故只能这样去索得。

“道”既是可得的,具体而玄妙的“道”更增加了它在世人面前的魅力,使沉缅于世俗的世人对得“道”的渴求,或者说对于现实的超越愈发显得迫切而强烈。

分析庄子的“道”对深入了解庄子的内在精神品质有重要的意义。

庄子的思想知识总结图

庄子的思想知识总结图

庄子的思想知识总结图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涉及伦理、政治、宇宙观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庄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庄子》一书中,他通过寓言故事和哲学对话的形式,用幽默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自由、无为而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重要思想。

以下是庄子思想知识总结图:一、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庄子的思想体系可以分为“天”、“道”、“圣人”、“人”四个层次。

1. 天:- 概念:天是宇宙的本原,也是无形无物的至高存在。

- 角色:执掌宇宙的大自然力量,是万物存在和运转的源头。

- 作用:引导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2. 道:- 概念:道是无形无物的本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通的绝对存在。

- 角色:贯穿宇宙的原则和规律,是天地自然间一切事物的根本原理。

- 作用:引导着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们能够追求的最高境界。

3. 圣人:- 概念:圣人是能够与道相通,达到无我境地的理想人物。

- 角色:具备智慧、道德和领导力的典范人物。

- 作用:通过实践道德、正直的行为,引导人们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的境界。

4. 人:- 概念:人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个体,是具有思维和意识的动物。

- 角色:人类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具有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

- 作用:充分发挥智慧和道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庄子的核心思想1. 自由思想庄子强调人的自由思想和自主选择,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摆脱旧有的观念和束缚,追求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和价值。

他主张“以触于无物,常在无穷”、“心自得无所施”等思想,对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生追求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无为而治庄子认为宇宙万物自然而然地存在和运行,因此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主动干涉。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不要逆天而行,不做无用的努力,以达到“无事之事”、“无用之用”的境界。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认为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存在,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绿色发展,达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庄子》内篇卷1逍遥游诗解2小大之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内篇卷1逍遥游诗解2小大之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内篇卷1逍遥游诗解2小大之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题文诗:汤之问棘: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有鱼,广数千里,未知其修,其名曰鲲.有鸟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云;能抟扶摇,羊角而上,九万里也,绝穿云气,背负青天,然后图南,适南冥也.斥鴳笑曰:彼且奚适?我腾跃而,上也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彼且奚适?此小大辩.智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徵一国者,自视若此.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内外分,辩荣辱境,如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虽然如是,犹有未树.夫列子也,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若夫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变,游无穷者,恶乎待哉?故此而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真情所至,神清气正,非名非利,向死而生.【原文】2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

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

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庄子》中有关名家的句子原文,分别列举出来

《庄子》中有关名家的句子原文,分别列举出来

《庄子》中有关名家的句子原文,分别列举出来1. “辩不若默,道不可闻。

”你想想看啊,有时候啊,我们在那争得面红耳赤,非要辩出个高低来,可最后呢,往往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还不一定有个结果。

就好比两个人在黑暗中争论太阳是圆的还是方的,争到谁也没真的看到太阳啥样。

这时候啊,还不如保持沉默,静静体悟那大道呢。

就像生活中,有些家庭琐事,夫妻之间没必要非得争个对错,默默理解,可能关系就更和谐啦。

2.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这世界上的是非标准啊,有时候真让人头疼。

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就不一样。

好比一群人看一幅抽象画,有人觉得美极了,那线条、那色彩,简直就是艺术的巅峰;可有人就觉得这啥啊,乱七八糟的。

这就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嘛。

在工作中也是,对于一个项目方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候就得尊重彼此的观点呀,说不定能碰撞出更好的火花呢。

3.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哇哦,这句话可有意思啦。

生和死啊,就像白天和黑夜,不停在转换。

你看啊,一颗种子埋进土里,它在死去旧的形态的同时,又在孕育新的生命。

就好比我们的生活,有时候遇到挫折,感觉自己好像陷入了黑暗的低谷,觉得生活要死掉了。

可其实呢,这正是新的转机在悄悄孕育呀,只要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迎来新的生机呢。

4.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咱们得明白啊,这世界上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儿啦,就像宇宙那么浩瀚,我们连它的边都摸不着呢。

所以啊,当我们碰到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别硬着头皮瞎折腾,得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儿。

比如说投资,有的人啥都不懂就盲目跟风,最后赔得一塌糊涂。

要是能知道自己不懂这方面,不去乱投,那就是一种智慧啦。

5.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想象一下,我们和天地一起诞生,和万物融为一体,那是一种多奇妙的感觉啊。

就像我们在大自然中漫步,微风轻轻拂过脸颊,鸟儿在枝头歌唱,我们仿佛和这一切都连接在了一起。

在人际交往中也一样啊,当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别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要学会和他人共情,把大家当成一个整体,这样关系才能更融洽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庄子》中“道”和“圣人”的解读作者:赵宏宾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3期摘要:《庄子》一书是流传于今世的中国道家文化典籍,读《庄子》一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与智慧。

本文通过对《庄子》一书中“道”和“圣人”的解读,旨在发掘道家的理论价值,为构建当代理想人格提供思想资源。

关键词:《庄子》;“道”;“圣人”《庄子》能够流传于今世,得益于魏晋郭象作注,共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

读《庄子》一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涵与智慧。

本文通过对《庄子》一书中“道”和“圣人”的解读,旨在发掘道家的理论价值,为构建当代理想人格提供思想资源。

一、《庄子》中的“道”庄子是道家代表性人物,所以《庄子》讲道的地方很多。

首先,人们常会追问道在哪里。

庄子的回答是“无所不在”,而且“每下愈况”: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

“知北游篇”第十二章介绍了庄子与东郭子的对话,在今天看来也是奇谈: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

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不过,在道家的庄子看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所以他称东郭子之问“固不及质”。

其实“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至道若是,大言亦然。

”其次,人们会追问道的特征。

在《庄子》内篇“大宗师”第九章对道的描述,十分精彩:“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从此处可见,庄子描述的道的特征,先天地而生,高深莫测,无为无形,自为根本,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庄子》对道的阐述,在外篇“在宥”第十九章以有问有答的形式明确告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

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

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所以庄子讲道,遵从天道,崇尚无为,安顺处时。

接下来的“天地篇”第三章和第四章和“天道篇”第十四章,分别讲到道的广大、高深、莫测。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

”“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

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

一是“天运篇”第十二章写道: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这里,借老子回答孔子的重言,说明道不可以献亦不可以进,不可以告人亦不可以与人,道不来停留和不予通行的原因在于心中没有主宰、行为不能端正。

二是在“知北游篇”第八章,有老子对孔子言道之崖略的一段长篇,讲述了有形生于无形,万物自化,自然而然之道:“夫道,窨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

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

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

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在“渔父”这一名篇中,孔子也讲到“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

”《庄子》一书中很多地方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描述非常传神,庄子有批评儒家及孔子之处,但是其道家思想也借托孔子之重言而表达。

这里讲述了道生万物,为万物所由,事之顺逆物之生死皆道决之,故圣人尊之。

以上大体根据《庄子》一书中的道的描述,做了简要的梳理,可以看到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范畴,具有形而上的特性,是万物生成的根源,是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只有圣人,才能体道、悟道,与道一体,随顺自然。

二、《庄子》中的“圣人”“圣人”,在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一直被作为人格之理想,理想之人格。

儒家的“圣人”,具有道德完备、济世济民、天人合一等特征。

道家的“圣人”,具有与道一体、随顺自然、无为守柔等特点。

无为,包括了节欲谦谨守柔不争无为而治等内容。

“圣”繁体字写作“聖”。

《说文》:“聖,通也。

从耳,呈声。

”听觉好,口才也好,就是圣了,后来就有引申义,或为有最高道德的人,或者是精通某一方面事情的人。

《庄子》中对圣有一处解释,“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

”大意即是通达于情,顺遂于命,合于人之本性。

《庄子》中“圣人”一词出现的地方有110处。

“圣人”的含义是丰富的,多样的。

首先看到《庄子》中写到的“圣人”与“众人”两项对比,显示截然不同。

且见下列五条引文: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

32.4以上五条分别做一下说明。

第一条,圣人怀之,是说圣人能齐物我、齐生死,将是非藏于怀中,而众人则因物我两样人我相别,往往争辩是非,或夸耀自己的才智,或逞口舌之快。

第二条,众人役役,是指众人为名为利忙碌奔波的样子。

圣人看起来愚昧无知,实际上万年同参纯一不杂,可谓境界迥异。

第三条,众人重利,以利为重,圣人贵精,崇尚精神。

第四条,圣人与众人安与不安,显著差异。

圣人当安则安,不当安则不安,随处皆安,无论顺逆。

众人则违背天道,庸人自扰。

第五条,必与不必,无兵多兵,可见圣人谦和尊天顺性故无战争,众人则以暴制暴武力解决争端故战争频仍。

综上可见,圣人的言行特征明显区别于众人,原因在于圣人是深刻的体道者、悟道者。

《庄子》一书中“圣人之道”一词出现了9次,其中与3次与“圣人之才”同时出现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之第十章“南伯子葵问乎女偊”。

《庄子》明确写出“圣人之道”的有三处,而在《庄子》外篇“天地”第十四章就有两处,借孔子弟子子贡之口说出了儒家和道家圣人之道的差异:(子贡)曰“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

今徒不然。

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儒家的圣人求事成功,颇多用心;道家的圣人执道全德,以全精神。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

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庄子》中描述的圣人,有一些批评儒家圣人的地方,明确指出儒家圣人毁道德而为仁义礼乐之过。

如:“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

此亦圣人之过也。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甚至于将圣人与大盗的存亡连在一起,有明显诋毁儒家孔子的意味。

“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除上述以外,还有一些关于“圣人”的描述值得研读。

“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

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此处讲述圣人的饮食居行情况,安顺处时,身常无殃,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是何等的自在、逍遥而快乐啊!“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去知与故,遁天之理。

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不思虑,不豫谋。

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神纯粹,其魂不罢。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这里“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与“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描述了圣人对生死的了然与超脱。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其神纯粹,其魂不罢。

”说明了圣人的虚无恬淡,单纯自然,合于天德。

《庄子》一书中,与“圣人”平行或梯次出现的还有“至人”、“神人”、“真人”等等,皆能超越各种限制,“潜行不窒,蹈火不热”,“上窥青天,下潜黄泉”,上天入地,“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出神入化,“翛然而往,翛然而来”的逍遥自在。

庄子在“逍遥游篇”概括的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三、结语庄子中的“圣人”既有儒家的圣人,亦有道家的圣人。

道家的圣人,齐物我齐生死,与道一体,随顺自然,无为守柔。

与圣人相媲美的有超越限制逍遥自在的至人、真人等。

在《莊子》中,道是和圣人一而二,二而一的。

圣人是体道悟道的圣人,道是圣人方能体悟的妙道。

道是庄子所追求的已入大化之境的圣人之道,圣人亦是庄子所追求的实现天地之道的理想人格。

《庄子》中的道,有“天地之道”,有“养生之道”,有“圣人之道”,有“内圣外王之道”,均对于后世发生重要之影响。

儒家理想人格定位在“圣人”。

但“圣人”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所以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君子”。

道家以用“道”的智慧治理天下来描绘“圣人”,以“与道合一”的真人、至人、神人为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

思想的本质和价值,就在于不断追求真理,成就人生,阅读《庄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道家理论的当代价值,为构建当代理想人格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1]庄周著,任志宏,校注.庄子[M].岳麓书社,2016.11.[2]傅佩荣,著.国学的天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3]柴文华,李迪.论老庄的“圣人”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 (04):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