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合集下载

工业机器人静力及动力学分析

工业机器人静力及动力学分析

注:1)2008年春季讲课用;2)带下划线的黑体字为板书内容;3)公式及带波浪线的部分为必讲内容第3章工业机器人静力学及动力学分析3.1 引言在第2章中,我们只讨论了工业机器人的位移关系,还未涉及到力、速度、加速度。

由理论力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动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

要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在使用中实现动态性能良好的实时控制,就需要对工业机器人的动力学进行分析。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工业机器人在实际作业中遇到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为以后“工业机器人控制”等章的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所说的力或力矩都是“广义的”,包括力和力矩。

工业机器人作业时,在工业机器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外界对手部(或末端操作器)的作用力将导致各关节产生相应的作用力。

假定工业机器人各关节“锁住”,关节的“锁定用”力与外界环境施加给手部的作用力取得静力学平衡。

工业机器人静力学就是分析手部上的作用力与各关节“锁定用”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根据外界环境在手部上的作用力求出各关节的“锁定用”力,或者根据已知的关节驱动力求解出手部的输出力。

关节的驱动力与手部施加的力之间的关系是工业机器人操作臂力控制的基础,也是利用达朗贝尔原理解决工业机器人动力学问题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动力学问题有两类:(1)动力学正问题——已知关节的驱动力,求工业机器人系统相应的运动参数,包括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动力学逆问题——已知运动轨迹点上的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求出相应的关节力矩。

研究工业机器人动力学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动力学正问题对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是非常有用的。

动力学逆问题对实现工业机器人实时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利用动力学模型,实现最优控制,以期达到良好的动态性能和最优指标。

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主要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离线编程。

在设计中需根据连杆质量、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传动机构特征和负载大小进行动态仿真,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决定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参数和传动方案,验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机器人技术课件: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力学分析共43页文档

机器人技术课件: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力学分析共43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机器人技术课件:工业机器人静力计 算及动力学分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

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

第!!卷!第"期#$%&!!!’$&"!!!!!平!原!大!学!学!报()*+’,-)./0’12*,’*’0#3+4052!!!!!667年8月!(9:;&!667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姬清华!平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新乡<7"66"#!!摘!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入手!分别作了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研究!为工业机器人手部及运动各构件提供了力学的分析原理及方法"关键词!工业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力矩中图分类号!5/!<!W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66>?"@<<!!667#6"?6==8?6!!!收稿日期!!667?6"?6>作者简介!姬清华$=@A 8%&!男!河南新乡人!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及数控加工方面的研究"!!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变得至关重要$工业机器人力学分析主要包括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它们是工业机器人操作机设计%控制器设计和动态仿真的基础$P 静力学分析静力学分析是研究操作机在静态工作条件下"手臂的受力情况$P &P 静力平衡方程如图=所示"为开式链手臂中单个杆件的受力情况$杆件)通过关节)和)N =分别与杆件)U =和)N =相连接"以)关节的回转轴线和)N =关节回转轴线为2)U =和2)坐标分别建立两个坐标系)U =和)$令5)U =")表示)U =杆作用在杆上的力"5)")N =表示)杆作用在)N =杆上的力"则U 5)")N =表示)N =杆作用在)杆上的力"*)为)杆的重心"重力<1作用在*)上"于是杆件)的力平衡方程为&5)U =")N 5)N =")N <)1K 6)K ="!"’"#若以5)")N =代替5)N =")"则有&5)U =")U 5)")N=N <)1K 6!=#!!又令;)U =为)U =杆作用于)杆上的力矩"U ;)")N =为)N =杆作用于)杆的力矩"则力矩平衡方程为;)U =")U ;)")N=U !&)")N =N &)"*)#V 5)U =")N !U &)"*)#V U 5)")N =K 6!!)K ="!"’"!!#式中"第三项为5)U =")对重心取矩"第四项为U 5)")N =对重心取矩$若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由#个杆件构成"则由式图=!杆件的受力分析!=#和式!!#可列出!#个方程"两式共涉及力和力矩!#g !个"因此"一般需结出两个初始条件方程才能有解$在工业机器人作业过程中"最直接受影响的是操作机手部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力和力矩"故通常假设这两个量为已知"以使方程有解$从施加在操作机手部的力和力矩开始"依次从末杆件到机座求出所施加的力和力矩"将式!=#和式!!#合并并变成从前杆到后杆的递推公式"即5)U =")K 5)")N=U <)1;)U =")K ;)")N =N !&)U =")N &)"*)#V 5)U =")U !&)"*)V 5)")N =#!!)K ="!"’"#P &N 关节力和关节力矩为了使操作机保持静力平衡"需要确定驱动器对相应杆件的输入力和力短与其所引起的操作机(8==( 万方数据手部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令*)为驱动元件)的第)个驱动器的驱动力或驱动力矩"并假设关节处无摩擦"则有当关节是移动副时"如图!所示"*)应与该关节的作用力5)U =")在2)U =上的分量平衡"即*)K -O)U =5)U=")式中-)U =为)U =关节轴的单位向量!上式表明驱动器的输入力只与5)U =")在2)U =轴上的分量平衡"其他方向的分量由约束力平衡"约束力不作功!当关节是转动副时"*)表示驱动力距"它与作用力矩;)U =")在2)U =轴上的分量相平衡"即*)K -O)U =;)U=")图!!移动关节上的关节力N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研究操作机各主动关节驱动力与手臂运动的关系"从而得出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目前已提出了多种动力学分析方法"这里仅就用牛顿欧拉方程建立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作简要介绍!图"!杆件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动力学方程可以用两个方程表达#一个用以描述质心的移动"另一个描述质心的转动!前者称为牛顿运动方程"后者称为欧拉运动方程!取工业机器人手臂的单个杆件作为自由体"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中(*)为杆件)相对于固定坐标系的质心速度"+)为杆件)的转动角速度!因为固定坐标系是惯性参考系"所以将杆件)的惯性力加入到静力学方程式$=%中"于是有牛顿运动方程#5)U =")U 5)")N=N <)1U <)W (*)K 6)K ="!"&"#$"%作用在杆件)上的惯性矩是该杆件的瞬时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令+)为角速度向量"B )为杆件)质心处的惯量"于是角动量为B )+)!因为惯量随杆件方位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角动量对时间的导数不仅包含B )W +)"而且包含因B )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V B )+)"即陀螺力矩"上述两项加到静力学力矩平衡式$!%中"得;)U =")U ;)")N =N &)"*)V 5)")N =U &)U ="*)V 5)U =")U B W +)U +)V B )+)K 6)K ="!"&"#$<%公式$"%和$<%是单个杆件的动力学特性关系式"若将工业机器人的:个杆件均列出相应的上述两个方程"即得到工业机器人完整的动力学方程组的基本形式#牛顿’欧拉方程!!!参考文献!!="徐元昌#陶学恒&工业机器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陈小川#刘晓冰&虚拟制造体系及其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6<&!<"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66<&【责任编校!李东风】@"@"’-.()(45B %*$’")*(!"U 474#_K +)"2?$,’$C "*0$#)*$+$#DX +"*8&)*$+X #1)""&)#1H "I $&8<"#8’5%)#1.3$#6#)("&7)8."9)#:)$#1"!"#$#<7"66"40)#$%@7(#1’*##_C G BG B ;F E J C II ;T ;%$J M ;:G$O [;H B E G F E :C H D "G B ;F $K $GE J J %C ;IC :C :I 9D G F L BE T ;K ;H $M ;M $F ;E :IM $F ;C M J $FG E :G &5B C D E F G CH %;E :E %L c ;D O F $M M ;H B E :C H D "I C D H 9D D ;D O F $MG B ;D G E G C H D E :II L :E M C H D D ;J E F E G ;%L E :I$O O ;F D G B ;G B ;$F C ;D $O E :E %L c C :Q E F M M $T ;M ;:G E :I H $M J$:;:G $O F $K $G D &A %.:41/(#F $K $G (D G E G C H D (I L :E M C H D (M $T ;M ;:G )A ==) 万方数据工业机器人的力学分析作者:姬清华, JI Qing-hua作者单位:平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刊名:平原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YUAN UNIVERSITY年,卷(期):2005,22(3)被引用次数:2次1.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 20042.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 20043.陈小川;刘晓冰虚拟制造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1999(10)4.徐元昌;陶学恒工业机器人 19991.陈登瑞六自由度机械手本体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2.张烈霞工业机器人运动及仿真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本文链接:/Periodical_pydxxb200503036.aspx。

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力学ppt

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力学ppt
应用到机器人动力学计算
将机器人的连杆和关节视为刚体,利用牛顿-欧拉方法计算各关节的力和扭矩 ,从而得到机器人的动力学行为。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机器人动力学计算
拉格朗日方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系统的动能和势能来计算动力学的方法。
应用到机器人动力学计算
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各关节的力和扭矩,从而得到 机器人的动力学行为。
基于牛顿-欧拉方法的机器人静力学建模
03
工业机器人静力学的计算
刚体静力学基础
刚体的静力学基本概念
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基本形态、刚体的分类等。
刚体的静力学基本原理
掌握静力学基本原理,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等。
工业机器人的刚体模型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如机械臂、腕部、手部等。
介绍MATLAB、Simulink的基本概念、功能及特点,以 及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机…
详细阐述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设 计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型建立、控制器设计、系统仿 真等。
基于ADAMS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ADAMS软件简介
介绍ADAMS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及特点,以及在 机器人控制系统联合仿真中的应用。
基于ADAMS的机器人控制
系统联合仿真流程
详细阐述利用ADAMS进行机器人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型建立、动力学分析、控制策 略实现等。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1 2
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方法
提出了基于物理模型的静力计算方法,并验证 了其有效性。
工业机器人静力计算及动 力学ppt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课件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课件

平衡状态
机器人在静力分析中处于静止或匀速 运动状态,此时力和力矩的平衡使得 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保持不变。
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外部 负载,包括重力、外部作用力等。
机器人静力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FEA)
边界元分析(BEM)
刚体动力学
静力分析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
01
02
03
结构优化
负载能力评估
正运动学模型
根据机器人关节参数,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逆运动学模型
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反求机器人关节参数。
雅可比矩阵
描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速度与关节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
运动学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析
1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
2
机器人的控制策略
3
04
机器人轨迹规划
CHAPTER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 动 力学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器人静力分析 • 机器人动力学 • 机器人运动学 • 机器人轨迹规划 • 机器人传感器与感知
01
机器人静力分析
CHAPTER
静力分析基本概念
静力分析
在机器人设计中,静力分析是评估机 器人在静态负载下的性能,主要关注 力和力矩的平衡。
静态负载
轨迹规划基本概念
轨迹
轨迹规划
根据任务需求和机器人运动学、动力 学等约束条件,规划出机器人从起始 点到目标点的最优或次优运动轨迹。
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基于运动学的方法 基于动力学的方法 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
轨迹规划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
01
服务机器人
02

机器人学_第六讲 静力学与动力学

机器人学_第六讲 静力学与动力学

J
l1 sin1 l2 sin(1 2 )
l1
cos1
l2
cos(1
2
)
l2 sin(1 2 )
l2
cos(1
2
)
JT
l1 sin1 l2 sin(1 2 )
l2 sin(1 2 )
l1 cos1 l2 cos(1 2 )
l2 cos(1 2 )
J T (q)F
Y0
l1 sin1 l2 sin(1 2 )
1 90 2 90
1 l1Fx l2Fy 2 l2Fy
-90
l1 τ2
l2
Y0
τ1
90
X0
Fy F Fx
第六讲 2 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动力学是研究机器人的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机器人动力学的用途:
/projects/leglab/ robots/robots.html
相应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关节驱动力矩
J T (q)F
2,已知关节驱动力,确定机器人手部对外界环境的作用力或
负荷的质量。
F J T (q)1
第六讲 1 静力学分析-机器人的静力计算
例,下图所示的二自由度平面关节机器人,已知手部端点力
F=[Fx,Fy]T,求相应于端点力F的关节力矩(忽略关节摩擦)。
m2 gl1(1 c1) m2 gp2 (1 c12 )
Ep Epi ,i 1,2
第六讲
2 动力学分析- 二自由度平面关节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Y0
X0
l1
p1
θ1
m1
l2
m2
θ2
p2
5 系统动力学方程
L Ek Ep
Fi

第四章 静力学和刚度分析(部分)

第四章 静力学和刚度分析(部分)

第四章静力学和刚度分析(部分)4.1 引言本章研究并联机器的静力学和刚度。

机器工作时,末端执行器必然要对外界施加一定的力和力矩,而这些均由关节来提供。

对于串联机器,驱动力通过一个开环运动链传递;对于并联机器,驱动力通过几个并联路径传递到末端执行器。

它们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不同。

机器的静力学是在假设机器不发生运动时,研究各关节和末端执行器所承受的力和力矩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小和方向。

静力学分析对确定机器各构件和轴承的尺寸,以及确定合适的驱动器是必需的,是机器人柔顺控制(compliance control)的基础。

本章中,为简化描述,我们使用关节力和操作力这样的术语来表示关节和终端上的力和力矩。

机器静力学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矢量法、虚功原理、螺旋代数和四元数等。

矢量法又称为Chace方法,针对机器的每个构件,建立隔离体图和静力平衡方程,然后统一求解。

虚功原理是基于能量转换的方法,在并联机器的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章重点介绍基于矢量法和虚功原理的静力学分析。

另外,在探讨操作力与关节力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各构件受力和变形的关系,因为如果构件变形过大将导致机器性能变坏。

终端和关节的受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属于机器的刚度分析范畴,这也是本章重要内容之一。

本章首先介绍机器人静力学分析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构件隔离体图和静力平衡方程,基于不同坐标系下的构件静力平衡方程,基于虚功原理的静力学分析方法,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

在随后的并联机器静力学分析部分,应用矢量法和虚功原理对两种不同构型的机器进行了静力学分析。

在刚度分析部分,我们首先介绍只考虑系统驱动误差的刚度矩阵的求解;然后重点介绍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用于刚度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并且针对几台实际的并联机器,给出了具体的建模和求解过程,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论,这些数据对设计和建造该类并联机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4.2 静力学和刚度分析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机器人静力学和刚度分析的一些基础方法和概念,包括,机构的隔离体图,静力平衡方程,基于不同坐标系的构件静力平衡方程,虚功原理,刚度和柔度矩阵。

第四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第四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ox
oy
oz
( ( (
p p p
n)
o)
a)
ax
z z z
dx dy dz
x
ay
y
az z
{T}
2020年11月4日9时55分
第四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16
根据前面导出的两坐标系{A}和{B}之间广义速度的坐标变换 关系,可以导出{A}和{B}之间广义操作力的坐标变换关系。

x [J1
J
2
]••12
可以看出,雅可比矩阵的每一列表示其它关节不动而某一关节以 单位速度运动产生的端点速度。

J
l1s1 l2 s12
l1c1
l2 c12
l2 s12 l2 c12
,可看出,J
阵的值随手爪位置的
不同而不同,即θ1和θ2的改变会导致J的变化。
2020年11月4日9时55分
因此可得两坐标系的微分运动关系和静力传递关系为:
微分运动关系时:
{S}
{T}
静力传递关系时:
{T}
{S}
2020年11月4日9时55分
第四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21
4.4.1 转动惯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平移作为回转运动来分析
若把这一运动看成是杆长为r,集中质量在末端为m的杆件绕z轴的
回转运动,则得到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式为
根据vx1msvy0即11212s212s11212c212cscllllll?????????j212c212s111212c11212s12ll21cssllllll???????????j1?q?jvt10v1212c212s11212c11212s12ll22101cssllllll??????????????????????????12112c1rads2radssc05cl???112212124radsssll??2013年1月18日1时35分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92013年1月18日1时35分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102013年1月18日1时35分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11机器人动力学解?机器人正动力学问题已知机器人各关节驱动力或力矩求机器人各关节轨迹或末端执行器位姿轨迹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培训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培训
J(q)
2.1.2 机器人速度分析 对式 dX=J(q) dq 左、右两边各除以 dt 得 或表达为 v为机器人末端在操作空间中旳广义速度; 为机器人关节在关节空间中旳关节速度;J(q)为确定关节空间速度与操作空间速度v之间关系旳雅可比矩阵。 对于前面图示机器人 若令J1,J2分别为雅可比旳 第1列矢量和第2列矢量,则有 式中:右边第一项表达仅由第一种关节运动引起旳端点速度;右边第二项表达仅由第二个关节运动引起旳端点速度;总旳端点速度为这两个速度矢量旳合成。因此,机器人速度雅可比旳每一列表达其他关节不动而某一关节运动产生旳端点速度。 假如已知旳 及 是时间旳函数,即, , 则可求出该机器人手部在某一时刻旳速度 v =f (t),即手部瞬时速度。 反之,假如给定机器人手部速度,可解出对应旳关节速度为 式中:J–1称为机器人逆速度雅可比。
雅可比矩阵(6自由度机器人)联络机器人关节速度与末端旳笛卡儿速度设:(为便于体现,写成分块矩阵旳形式)
1、已知各关节旳速度求操作臂末端旳速度
假如但愿工业机器人手部在空间按规定旳速度进行作业,则应计算出沿途径每一瞬时对应旳关节速度。不过,当雅可比旳秩不是满秩时,求解逆速度雅可比J –1 较困难,有时还也许出现奇异解,此时对应操作空间旳点为奇异点,无法解出关节速度,机器人处在退化位置。
推而广之,对于n自由度机器人,关节变量可用广义关节变量 q 表达,q= [q1, q2, …, qn]T,当关节为转动关节时qi=θi;当关节为移动关节时qi=di,dq= [dq1,dq2, … , dqn]T,反应了关节空间旳微小运动。机器人末端在操作空间旳位置和方位可用末端手爪旳位姿 X 表达,它是关节变量旳函数,X=X(q),并且是一种6维列矢量。 dX=[dX,dY,dZ,φX,φY,φZ]T 反应了操作空间旳微小运动,它由机器人 末端微线位移和微小角位移(微小转动)组 成。有 dX=J(q)dq 式中:J(q)是6×n维偏导数矩阵,称为 n自由度机器人速度雅可比。

机器人 (7)

机器人 (7)
然而机器人是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由多个连杆和多个关 节组成,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耦合关 系和严重非线性。动力学求解非常复杂。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
牛顿-欧拉(Newton-Euler) 法
拉格朗日(Langrange)法
高斯(Gauss)法
凯恩(Kane)法
罗伯逊-魏登堡(Roberon-Wittenburg) 法等。
角度设定法
“角度设定法”就是 采用相对参考坐标系或相对运动坐标系作三次连续转动来规
定姿态的方法,。
手部位姿可用一个6维列矢量来表示
X [ px py pz x y z ]T
φx、 φy、 φz表 示绕x、y、z轴的
转角。
4
设q为广义关节变量 q [q1 q2 ... qn ]T
x x(q1,q2,..., qn ) x(q)
τ
τ
2
M
τ n
假定关节无摩擦,并忽略各杆件的重力,利用虚功原理则可得广 义关节力矩τ与机器人手部端点力F的关系可用下式描述:
τ=JTF 式中: JT为n*6阶机器人力雅可比矩阵。 机器人力雅克比是机器人速度雅可比J的转置矩阵。是机 器人静力计算的基础。
23
• 机器人静力计算的两类问题
– (1) 已知外界环境对机器人手部的作用力F,求相应的满足 静力平衡条件的关节驱动力矩τ。
–运动学方程x=x(q)可以看成是由关节空间向操作空 间的映射;
–而运动学反解则是由其映像求其关节空间的原像。
6
二.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
机器人的雅可比矩阵揭示了操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 雅可比矩阵不仅表示操作空间与关节空间的速度映射关系, 也表示两者之间力的传递关系,为确定机器人的静态关节力 矩及不同坐标系间速度、加速度和静力的变换提供了便捷的 方法。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
动力的大小通常用力和力矩表示。力是物体受到的推、拉、压、提等作用,单位 是牛顿(N);力矩是力和力的转动半径的乘积,单位是牛顿·米(N·m)。
工业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机器人受到的力和力矩与其运动状态之间 关系的数学模型。
动力学方程包括牛顿方程(描述机器人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 间的关系)和欧拉方程(描述机器人受到的力矩和角加速度 之间的关系)。
轻量化与模块化设计
为了便于运输和部署,工业机器人将采用更轻的材料和设计,同时采 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升级。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自动化生产线
工业机器人将在自动化生产线中 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生产过程的 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

质量检测
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 ,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 检测产品质量,降低检测成本。
结合位置和力控制,实现 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 应性和灵活性。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
硬件控制器
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进行 机器人运动控制,具有高 效、稳定的特点。
软件控制器
通过软件实现对机器人的 运动控制,具有灵活、易 升级的特点。
云端控制器
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控 制,方便对机器人进行远 程调试和维护。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它涉 及物体的位置、姿态和速度等信息的 描述。
在机器人领域,运动学主要关注机器 人各关节的位置和姿态,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工业机器人的坐标系
工业机器人通常采用笛卡尔坐标 系(也称为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其位置和姿态。
笛卡尔坐标系包括x、y、z三个 坐标轴,用于描述物体在空间中
精度
通过优化算法和结构设计,提 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

D1
D2
重力影响项
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理论应用
(1)已知各关节广义驱动力,构件质量、转动惯量,解
格朗日方程可求出各关节位移、速度、加速度表达式。 ( 2 )已知末端夹持器轨迹、速度、加速度要求,解格 朗日方程可求出各关节为实现预定的运动参数所必须 施加在各关节上的广义驱动力
(3)为机器人运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算简化
三 、拉格朗日方程法
一、力学分析思路进程(平面运动为例) 1、静力分析: 匀速运动或静止。不考虑惯性力,动载荷。 合外力或力偶距之和为零
F 0 M 0
• 2、 动力分析:变速运动。 • 解法 ①动力学方程法 •
F ma M J
• ②动静法—达伦伯原理-考虑惯性力 缺点:出现运动副反力
要准确实现预定的末端夹持器时变位姿及速 度,要按动力学方程求出各关节相应时变驱动
力矩。然后准确控制各伺服驱动马达的驱动力
矩。
• 二、动力学求解方法: • 常用以下两方法
• 1、牛顿—欧拉方程法
• (1)牛顿方程—刚体质心运动方程
dv F ma m dt
• (2)欧拉方程—刚体转动方程
M C I C I
构件刚体无弹性及塑性变形无间隙无摩擦等2实际各种干扰存在实际机械工作参数不准确性质量转动惯量等3动力学模型关节间耦合性极强参数相互影响解耦计算量惊人无法实时控制仅按拉氏方程开环控制准确实现预定运动规律不可能
• 第四章 机器人静力学 与动力学
Statics and Dynamics of Industrial Robot
(F F
i 1 i
n
gi
) 0
• 特点:不出现约束力,但方程数太多,解太多 的联立方程。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的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是机器人技术研究中三个重要领域,它们之间存在
着相互关联,协同工作,构成了机器人技术的核心。

首先,机器人静力学是指机器人操作过程中机械结构在不变的平衡状态下运动学位置
及实时运动状态估计分析,被誉为机器人外部力分析和内力传递分析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
通过建立机器人机械结构模型,利用关节形变、外力以及内力等物理变量,计算求解机器
人的内外力特性、机构的端部间的平衡、受力特性、稳定性及物体约束特性等。

其次,机器人动力学是指机器人的运动发生时,所做动力学建模、分析及控制的研究,因此它探讨的是关节力学、碰撞识别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它主要是要求在运动过程中求解
系统运动参数或者特征值,实现机器人动态分析与控制,研究动力学模型对机器人系统动
态性能的影响。

最后,机器人运动学是指动作规划及机器人运动控制之间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研究
机器人通过方向轮,电机和关节的作用实现有用运动的方法,涉及关节角度、运动轨迹、
几何关系、姿态成份的工程化方法。

它是对机器人机械结构分析和动力学建模的补充,探
讨机器人各关节及机构动作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机器人运动要求下,机器人运动解的计算
及实现方法,使得机器人拥有大量的姿态组合,增加机器人的全局适应性。

由此可以看出,机器人的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它们
相互交织,共同工作,它们提供了对机器人运动的有效把握,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运动目标。

因此,机器人的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十分重要,它们是实现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基础,
也将在机器人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动力学
静力分析是机器人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具有重要意义。
静力平衡方程
静力平衡方程是进行静力分析 的核心工具,它描述了机器人 受到的外力与内力之间的平衡 关系。
建立静力平衡方程需要考虑机 器人的质量分布、惯性、重力 以及关节摩擦力等影响因素。
通过求解静力平衡方程,可以 得到机器人在给定外力作用下 的变形、应力分布等重要参数 。
未来机器人技术将朝着更智能化、更灵活、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同时机器人在 医疗、农业、家庭等服务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02
机器人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的基本概念
静力分析是研究机器人在给定外力作用下的响应,通过静力分析可以确定机器人的 变形、应力分布、应变以及机器人结构的稳定性等。
静力分析主要基于静力平衡原理,即机器人受到的外力总和为零,处于静止状态。
排爆与救援
军事机器人用于排除爆炸物、救 援行动,保障人员安全。
05
机器人未来的挑战与展望
机器人技术的瓶颈与突破
材料科学
目前,许多机器人仍然受到材料科学的限制。为了制造更轻、更 强、更耐用的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材料。
感知与认知
机器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仍然有限。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机器人 需要更强大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能源与动力
目前的机器人能源供应仍然是一个问题。为了提高机器人的续航能 力和效率,需要研发更高效的能源和动力系统。
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发展趋势
1 2 3
工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化的发展,工业 机器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生产环境,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机器人将更加精细化 和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医 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

第四章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

例如给定变换T为 例如给定变换 为:
t11 t12 t t 22 21 T = t 31 t 32 t 41 t 42
t13 t 23 t 33 t 43
t14 t 24 t 34 t 44
若它的元素是变量x的函数,则T的微分为 的微分为: 若它的元素是变量 的函数, 的函数 的微分为
1 0 Trans(dx, dy, dz ) = 0 0 0 0 dx 1 0 dy 0 1 dz 0 0 1
由于微分旋转θ→0 ,所以 所以sinθ→dθ,cosθ→1,Versθ→0,将 由于微分旋转 , , , 它们代入旋转变换通式中得微分旋转表达式: 它们代入旋转变换通式中得微分旋转表达式
0 1 0 0 1 − δx Rot ( x, δx) = 0 δx 1 0 0 0 0 1 0 0 Rot ( y, δy ) = 0 − δy 1 0
0 δy 0 1 − δz δz 1 1 0 0 Rot ( z , δz ) =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若Rot(δx,δy,δz) 和Rot(δx‘,δy’,δz‘) 表示两 ( , , ) ( , , ) 个不同的微分旋转,则两次连续转动的结果为: 个不同的微分旋转,则两次连续转动的结果为:
1 − (δz + δz ' ) δy + δy ' δz + δz ' 1 − (δx + δx' ) Rot (δx, δy, δz ) Rot (δx' , δy ' , δz ' ) = − (δy + δy ' ) δx + δx' 1 0 0 0 0 0 0 1

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PPT课件

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PPT课件

25
动力学普遍方程 的补充:
A
问题的引出
M
m1g m2g
O
BF
m3g
MA
m1g m2g
O
2021/3/12
B m3g
问题1:系统在图示位 置平衡,用什么方法求 F与M的关系?
问题2:系统中OA杆匀 角速转动,求在图示位 时,力偶M的大小用什 么方法?
2266
设:质点系中第i个质点的质量为mi;作用在其上的主动力Fi; 约束力FNi. 质点的惯性力为FIi
或者称为动势)
2、当主动力部分为有势力时
Qj
2021/3/12
V
(q1, q
j
, qk ) Q'j
d T dt q j
T q j
Qj
( j 1, 2,
,k)
d T dt q j
T q j
V q j
d dt
T q j
(T V ) q j
0
d L dt q j
L q j
0
2021/3/12
7
对力雅可比矩阵的补充说明:
2021/3/12
8
虚功方程力雅可比分析:
2021/3/12
9
2.2.3 机器人静力计算
机器人操作臂静力计算可分为两类问题: (1) 已知外界环境对机器人手部的作用力F,(即手部端点力 F-F′),利用式(2.20)求相应的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关节驱动力 矩τ。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τ,确定机器人手部对外界环境的作用 力或负载的 质量。 第二类问题是第一类问题的逆解。逆解的关系式为
24
2.3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牛顿-欧拉(Newton-Euler) 法、拉格 朗日(Langrange)法、高斯(Gauss)法、凯恩(Kane)法及罗伯 逊-魏登堡(Roberon-Wittenburg) 法等。本节介绍动力学研 究常用的牛顿-欧拉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的关系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关系的研究是机器人的重要方向。

在物理学和机械工程领域,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是所研究内容的三大运动类科学,它们都是分析机器人的重要工具。

静力学是由斯特拉森于1847年创立的科学,用于分析机器人的力和运动条件,包括结构、几何形状、约束、重量等参数,通过分析得出机器人的运动方程及相关系数。

动力学是文德斯于1903年创立的科学,是利用牛顿力学解决机器人运动学问题的方法,可以根据静力学分析得出来的机器人结构和参数,实现求出机器人的运动参数,如移动轨迹、运动速度、加速度和旋转角度等。

运动学是根据动力学的原理描述机器人的姿态和运动特性的科学,可以用算法建模去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以及基于视觉、惯性测量等感知系统,实时估计机器人的位姿,计算其在运动时合适的力和速度参数。

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的研究是研究机器人的基础。

从理论上讲,静力学和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为机器人提供自然环境下的运动算法,运动学则可以针对特定环境中的机器人进行更精确的解析,从而让机器人的运动更加准确、稳定和可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总结:机器人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是机器人研究中不可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参数及相关力,为机器人运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实现精确、稳定的机器人运动的坚实基础。

第2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

第2章  机器人静力分析与

机器人动力学问题
• 动力学正问题:根据关节驱动力或力矩计算机器 人的运动(关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即研究 机器人手臂在关节力矩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 动力学逆问题:已知轨迹对应的关节位移、速度 和加速度,求出所需要的关节力或力矩;进而选 择设计出能提供足够力及力矩的驱动器。
研究动力学的目的
• 动力学正问题与机器人仿真有关;

• 如果希望工业机器人手部在空间按规定的速度进行作业,则应计算出 沿路径每一瞬时相应的关节速度。但是,当雅可比的秩不是满秩时, 求解逆雅可比J –1较困难,有时还可能出现奇异解,此时相应操作空 间的点为奇异点,无法解出关节速度,机器人处于退化位置。 • 机器人的奇异形位分为两类: (1) 边界奇异形位:当机器人臂全部伸展开或全部折回时,使手部处于 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边界上或边界附近,出现逆雅可比奇异,机器人运 动受到物理结构的约束。这时相应的机器人形位叫做边界奇异形位。 (2) 内部奇异形位: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轴线重合时,机器人各关节运 动相互抵消,不产生操作运动。这时相应的机器人形位叫做内部奇异 形位。 • 当机器人处在奇异形位时会产生退化现象,丧失一个或更多的自由度。 这意味着在工作空间的某个方向上,不管怎样选择机器人关节速度, 手部也不可能实现移动。
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势能:
1 1 2 2 2 2 2 2 K K1 K 2 (m1 m2 )d1 1 m2 d 2 (1 21 2 2 ) m2 d1d 2 cos 2 (1 1 2 ) 2 2 P P P2 (m1 m2 ) gd1 cos 1 m2 gd 2 cos(1 2 ) 1
2 1 2 2 1 2 2 1 2 2 2 1 2 1 1 2 2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逆雅可比为
J 1 1 l1l2 s 2 l2 c12 l c l c 1 1 2 12 l2s12 l1s1 l2 s12
J 1v 由 θ
,且, v [1,0]T ,即vX=1 m/s,vY=0,有
1 1 2 l1l2 s 2
1
l2 c12 l c l c 1 1 2 12
l2 s12 1 l1s1 l2 s12 0
c12 1 rad / s 2 rad / s l1s 2 0.5
2
c1 c 12 4 rad / s l1s 2 l1s 2
4.1.3 机器人雅可比讨论 对于平面运动的机器人,其雅可比J 的行数 恒为 3,列数则为机械手含有的关节数目, 手的广义位置向量 [X,Y,φ]T 均容易确定, 且方位φ与角运动的形成顺序无关,故可采 用直接微分法求φ,非常方便。



在三维空间作业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的雅可比 J 的前三行代 表手部线速度与关节速度的传递比,后三行代表手部角速 度与关节速度的传递比。 而雅可比矩阵 J 的每一列则代表相应关节速度对手部线速 度和角速度的传递比, J 阵的行数恒为6 (沿/绕基坐标系 的变量共6个),通过三维空间运行的机器人运动学方程可 以获得直角位置向量 [X,Y,Z]T的显式方程。 因此,J 的前三行可以直接微分求得,但不可能找到方位 向量[φX,φY,φZ]T 的一般表达式。这是因为,虽然可以 用角度如回转角、俯仰角及偏转角等来规定方位,却找不 出互相独立、无顺序的三个转角来描述方位;绕直角坐标 轴的连续角运动变换不满足交换率,而角位移的微分与角 位移的形成顺序无关,故一般不能运用直接微分法来获得 J 的后三行。因此常用构造法求雅可比 J。

4.1 4.2 4.3 4.4
机器人雅可比矩阵 机器人静力分析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机器人的动态特性
4.1 机器人雅可比矩阵 机器人雅可比矩阵J(简称雅可比)揭示了操作空间与 关节空间的映射关系。不仅表示速度映射关系,也表示力 的传递关系。 也 称机器人雅可比矩阵J为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具体为: 它反映了关节空间微小运动dθ与手部作业空间微小位移 dX 的关系。J中元素是关于θ1及θ2的函数。
X l1c1 l2 c12 Y l1s1 l2 s12
X X (1 , 2 ) Y Y (1 , 2 )

上式可简写为
d X = Jd θ
X 1 dX dY Y 1 X 2 d1 Y d 2 2


当机器人处在奇异形位时会产生退化现象,丧失 一个或更多的自由度。这意味着在工作空间的某 个方向上,不管怎样选择机器人关节速度,手部 也不可能实现移动。 例如,对于例题,当l1l2sθ2=0时,无解。l1≠0、 l2≠0,即θ2=0或θ2=180°时,二自由度机器人逆 速度雅可比J –1奇异。这时,该机器人二臂完全伸 直或完全折回,机器人处于奇异形位。在这种奇 异形位下,手部正好处于工作空间的边界,手部 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即与臂垂直的方向)运动,不能 沿其他方向运动,退化了一个自由度。
式中:ri–1,i —坐标系{i}的原点相对于坐标系{i+1}的位置矢量; ri,ci —质心相对于坐标系{i}的位置矢量。

假如已知外界环境对机器人末杆的作用力和力矩,那么可 以由最后一个连杆向零连杆(机座)依次递推,从而计算出 每个连杆上的受力情况。
4.2.2 机器人力雅可比
为了便于表示机器人手部端点的力和力矩(简称为端点广义力F ),可 将 fn,n+1和nn,n+1合并写成一个6维矢量
f n,n 1 F nn,n 1
各关节驱动器的驱动力或力矩可写成一个n维矢量的形式,即
τ 1 τ2 τ τ n
式中:n为关节的个数;τ为关节力矩(或关节力)矢量,简称广义关节力矩。 对于转动关节,τi表示关节驱动力矩;对于移动关节,τi表示关节驱动力。
连杆的静力平衡条件为其上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因 此力和力矩平衡方程式为:
fi 1,i ( fi ,i 1 ) mi g 0
ni 1,i (ni,i 1 ) (ri 1,i ri,Ci ) fi 1,i (ri,Ci ) ( fi,i 1 ) 0
l1s1 l2 s12 J l1c1 l2 c12
l2 s12 l2 c12
J为机器人的速度雅可比,具体为:它反映了 关节空间微小运动dθ与手部作业空间微小位 移 dX 的关系。J中元素是关于θ1及θ2的函数。
推而广之,对于n自由度机器人,关节变量可用广义关节变量 q 表 示,q= [q1, q2, …, qn]T,当关节为转动关节时qi=θi;当关节为移动关节 时qi=di,dq= [dq1,dq2, … , dqn]T,反映了关节空间的微小运动。机器 人末端在操作空间的位置和方位可用末端手爪的位姿 X 表示,它是关 节变量的函数,X=X(q),并且是一个6维列矢量。 X X X dX=[dX,dY,dZ,φX,φY,φZ]T q qn q2 1 反映了操作空间的微小运动,它由机器人 Y Y 末端微线位移和微小角位移(微小转动)组 Y q1 qn q 2 成。有 Z dX=J(q)dq Z Z qn q2 q1 式中:J(q)是6×n维偏导数矩阵,称为 X J(q) T q n自由度机器人速度雅可比。
[例] 图示的二自由度机械手,手部沿固定坐标系X0轴正向以1.0 m/s的速 度移动,杆长l1=l2=0.5 m。设在某瞬时θ1=30°,θ2=60°,求相应瞬时 的关节速度。 解:二自由度机械手速度雅可比为
l s l s J 1 1 2 12 l1c1 l2 c12 l2 s12 l2 c12
对式 dX=J(q) dq 左、右两边各除以 dt 得 或表示为 为机器人关节在关节空 v为机器人末端在操作空间中的广义速度;q 间中的关节速度;J(q)为确定关节空间速度与操作空间速度v之间关系 X X 的雅可比矩阵。 对于前面图示机器人 J 1 2 若令J1,J2分别为雅可比的
Y 1 Y 2
dX dq J (q ) dt dt
J (q )q vX
第1列矢量和第2列矢量,则有 v J11 J 22 式中:右边第一项表示仅由第一个关节运动引起的端点速度;右边第 , 二项表示仅由第二个关节运动引起的端点速度;总的端点速度为这两 个速度矢量的合成。因此,机器人速度雅可比的每一列表示其他关节 , 不动而某一关节运动产生的端点速度。 2 f 2 (t ) 则可 1 f1 (t ) , 假如已知的 1 及 2 是时间的函数,即, 求出该机器人手部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v =f (t),即手部瞬时速度。 反之,假如给定机器人手部速度,可解出相应的关节速度为 J 1 v q 式中:J–1称为机器人逆速度雅可比。
机器人动力学主要研究机器人运动特性和受 力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对机器人进行控制、 优化设计和仿真。机器人动力学两类问题:
动力学正问题和动力学逆问题。

动力学正问题:已知机械手各关节的作用 力或力矩,求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加速 度、运动轨迹; 动力学逆问题:已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 即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求各关 节的驱动力和力矩。
4.2.3 机器人静力计算
机器人操作臂静力计算可分为两类问题: 1) 已知外界环境对机器人手部的作用力F,利用式 τ J T F 求相应的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关节驱动力矩τ。 2) 已知关节驱动力矩τ,确定机器人手部对外界环境的作 用力或负载的质量。是第一类问题的逆解。逆解的关系式为 F =(JT)–1τ 机器人的自由度不是6时,例如 n >6时,力雅可比矩阵就 不是方阵,则 JT 就没有逆解。所以,第二类问题的求解就 困难得多,一般情况不一定能得到惟一的解。如果F 的维数 比τ的维数低,且J 满秩,则可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F的估计 值。
定义如下变量: f i–1,I 及 ni–1,i ——i–1杆通过关节 i作用在i杆上的力和力矩; fi,i+1 及 ni,i+1——i杆通过关节i+1作用在i+1杆上的力和力矩; –fi,i+1 及 –ni,i+1——i+1杆通过关节i+1作用在i杆上的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矩; fn,n+1及 nn,n+1——机器人最末杆对外界环境的作用力和力矩; –fn,n+1 及 –nn,n+1——外界环境对机器人最末杆的作用力和力矩; f0,1及n0,1——机器人机座对杆1的作用力和力矩; mi g——连杆i的重量,作用在质心Ci上。
如果希望工业机器人手部在空间按规定的速度进行
作业,则应计算出沿路径每一瞬时相应的关节速度。
但是,当雅可比的秩不是满秩时,求解逆速度雅可 比J –1 较困难,有时还可能出现奇异解,此时相应
操作空间的点为奇异点,无法解出关节速度,机器 人处于退化形位分为两类: 1) 边界奇异形位:当机器人臂全部伸展开或全 部折回时,使手部处于机器人工作空间的边界上 或边界附近,出现逆雅可比奇异,机器人运动受 到物理结构的约束。这时相应的机器人形位叫做 边界奇异形位。 2) 内部奇异形位: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轴线重 合时,机器人各关节运动相互抵消,不产生操作 运动。这时相应的机器人形位叫做内部奇异形位。
4.2 机器人静力分析

机器人各关节的驱动装置提供关节力和力 矩,通过连杆传递到末端执行器,克服外 界作用力和力矩。 关节驱动力和力矩与末端执行器施加的力 和力矩之间的关系是机器人操作臂力控制 的基础。

4.2.1 操作臂力和力矩的平衡 如图示,杆 i 通过关节 i 和 i+1 分别与杆 i–1和 i+1相连 接,建立两个坐标系{i–1}和{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