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有8种儿童自护自救的方法,父母、教师可教会孩子掌握。

1、注意不安全的因素,在紧要关头,应该相信直觉。

父母不仅要告诫孩子留神人接触的人或事中注意到不安全的因素,还要鼓励孩子讲出使他们感觉不安的人和事。

2、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的策略。

如:有的犯罪装做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有的罪犯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

父母应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们带走。

3、不只是陌生人才对自己有危害。

父母一般经常叮嘱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什么是“陌生人”?孩子产东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

其实,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不得会装出一副和蔼可辛的面孔。

4、要学会大声呼叫,小孩身单力薄很难打败罪犯,但是孩子却能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叔叔!“骑自行车的儿童可以利用自行车作掩护,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进行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

5、要勇敢地说“不”,每位父母都想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也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的破常规。

比如,有人威逼孩子作危险的事情,要勇于说:“不”!
6、明确不可触模的地方,孩子到了四五岁,家长就应向孩子说明泳衣遮盖的部位是个人隐私区,任何人都无权接触。

即使是医生做检查,也应要求监护人在场监督。

这是儿童的正当权利。

7、知道谁是能帮助自己的人,遇到麻烦找警察,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是不够。

例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知求助其他人。

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遇就多了一个生存的希望。

8、在游戏,演练中增强自护自救本领,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讲的时候可能记住了,可过了一会儿就忘了。

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

经过多次演练就能领悟要领。

在家庭游戏中父母可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环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的能力。

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

当遇到危害时,及时正确地报警是首要环节,一旦报警出现失误,不仅会使公安机关失去战机,而且还会给受害都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此作为家长不但应该熟练掌握常用的报警、急救方法,还应该教会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和掌握注意事项。

一、给学生一份不可或缺的自立信心和勇气,为自护奠基。

没有自立,就难有自护。

婴儿啼哭,是一种被动的自护行为,但是因为成长的限制,他无法自立,因而只能用哭声捍卫自己的利益,自护本领就仅此而已。

伴随着成长,要学会更多的自护本领,他首先就要练习脱离大人竖起的倚护拐杖,在人生的风浪里勇敢地自行站立。

如果总要倚杖斗胆,那么他将永远无法长成丰满地自护羽翼。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还要从自立意识的培养做起。

其实,每个孩子随着成长都希望能自由地探索未知的奥秘。

然而,经历过风雨的大人们此时却充满了忧虑。

暑假、寒假就是一个让人操心的话题,因为没有了具体的安全管理框架,孩子的安全首先成了问题,于是很多家长把孩子与社会主动隔离。

再说每次出游,家长们围着旅游车千叮咛,万嘱咐,拉着老师的手拜托了再拜托,千言万语都紧紧围绕着安全自护问题。

安全的确是个问题,有时我们往往还未来得及引领孩子学习,问题就已经摆到眼底。

于是乎只有把孩子揽在怀里才是天经地义,却忘记给孩子一份自立的信心和勇气。

因此,当孩子的成长速度
与教育速度难成正比的时候,当我们的保护伞难以企及学生前进脚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的是时时刻刻告诉他们:
“你就是你,自己的生活中很多的事情要靠你自己判断推理。

你是自己大脑的主人,要锻炼出自己的胆识和魄力。


二、给学生一份自理的能力和习惯,为自护提气。

只有自立的意识,缺乏自理的能力与习惯,可能只会把自护推向自我的极端。

试想,一个连吃煮鸡蛋都不懂得剥皮儿的大学生,即使懂得要自立,但在丧失自理能力的情况下,自护难免也会成为枉然。

因此,要让自理和自立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从而使自护能如影随形,成为一种恰当的心理定律。

有一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告知小孩过马路要看红绿灯,要特别小心,但不给自己的实践的机会,当他终于站在马路前准备迈步时,一定还会有些迟疑。

所以就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吧。

踟蹰中把无知变成头头是道,蹒跚里把无序变成井井有条。

虽然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有一些懵懂迷途,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应该就是自护道路上的奠基石。

学会使用煤气,了解它的威力,才会更加小心翼翼;学会电门儿插头的剥离,才会更好地记住如何与电保持距离。

多给孩子一些尝试、摸索的机会吧,每一次尝试,都会是一次与自护的交流、感应。

只有自理中培养起的种种自护习惯,才会使不安全隐患难来侵袭。

三、给学生一份自护本领和心机,为自护鸣笛。

1. 开展事实教育。

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由老师、学生齐动手,搜集各类有关自护实例,开展“自护实情教育专栏”活动,使学生既可以在触目惊心的心灵体验中,明确感受自护意识、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给自己敲响“珍爱生命”的警钟,又可以在自护成功的案例中获得必要的信心和勇气,自觉学习一些科学的自护方法。

2. 积累自护方法。

当学生对自护的意义颇有认同心后,我们可以继续开展“自护方法大征集”活动。

通过创设不同的自护情境,激励同学们献计献策,再优中选优。

我们要努力把习惯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转变成为乐而为之的自觉行动,使学生在行动中成为“助人者”、“教育者”,始终站在主动者的位置上,通过帮助他人,提升自己,获得自护的本领,并品味成长的愉悦。

3. 开展模拟训练。

就是避免纸上谈兵,功亏一篑。

方法默熟于心,不意味实战必然胜利。

要让学生亲历一些险情场面,在“真正的”险情自救中产生更强烈的心理体验,让自护方法与心理防线同步承受锤炼。

有条件的话,还要尽可能开展一些实际的操作训练,比如:煤气炉的安全使用及灭火训练;插头拔插的安全使用及触电救人的安全救助;火灾现场的自我救助等等。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氛围里探究、学习、试行、反思、总结,使方法能为我所用,使心理从容镇定。

4. 进行反复练习。

一为熟练,二为戒骄。

艺高人胆大。

当自立意识和自护能力逐渐形成时,难免会使人飘飘然。

“没问题,我能行!”可以是信心的展示,也可以是骄傲妄为的代名词。

不然,怎么一到夏天,“坑河游泳”总会屡禁不止,溺水
人数上升也没有挡住孩子的兴致和大胆?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自护本领的反复锤炼,就是要让方法成为习惯,让自我保护意识变得自然,让浮躁的“大无畏”心理归于平淡。

自护教育可谓人生一大课题,从小处的防火、防电,到大处的知法、懂法,看起来只是一种自我安全意识、能力的培养,实则它还包含了很多素质教育的机理,可以说是法制教育中最广泛的教育区域,是法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懂得自护,才会更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自护,才会更懂得法制的意义。

让我们做好自护教育!
1.当你独自在家的时候坚决不给陌生人开门,不给不速之客开门,机智应对陌生人,与陌生人斗争要巧妙,有事拨打报警电话“110”。

2.上学、放学的路上:尽量避免与陌生人打交道、不要轻信熟人(包括亲戚)、不炫耀富不谈论家庭情况、注意把自己融入到集体当中、要找熟悉的人寻求帮助(千万不能不讲话,不求救,让坏人有机可乘)、有异样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汇报。

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能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除医生、护士、父母外,不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这样做,应尽快躲开,并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

3.受到坏孩子欺负时要勇敢面对现实不怯懦不胆颤,惹不起躲得起,及时告诉自己家长或老师,设法告诉对方家长或老师,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4.遭遇歹徒千万要智斗:巧妙、及时报警,设法逃跑甩掉“尾巴”,避免直接与歹徒搏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5.要有辨别能力。

不要到喧闹混乱的场所,尤其不要上“三室一厅一吧”(录像室、游戏室、台球室和卡拉OK厅、网吧),千万不要与不三不四的人混迹在一起。

6.不要对赌博好奇:赌博绝不是“好玩”,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

7.乐于助人要分场合:陌生人的“忙”不能帮,地上的钱物不能捡,对行乞的人不要滥施同情心,不能乱动摔倒的老人。

8.要告诉去向。

小学生外出一定要跟家长、学校“请假”,告诉所去方向及回归时间,到达目的地后,要及时与家长和学校取得联系,以便家长和学校随时掌握去向。

9.要学点本领。

记住家庭住址、学校地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名称及家庭、学校电话号码。

如果迷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设法找警察求助或拨打110电话,学会一些“紧急避险”的方法。

10.要遵纪守法。

学生要严禁携带除文具以外的刀具等其他危险工具;严禁结伙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