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复用MIMO系统的信号均衡
MIMO系统原理与标准概述.
MIMO系统原理与标准概述【文章摘要】在过去几年中,无线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更高网络容量和更高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
几种选择方式如更高带宽、优化的调制方式甚至代码复用系统实际上提高频谱效率的潜力有限。
MIMO系统通过采用天线阵列,利用空间复用技术来提高所使用带宽的效率。
对更高网络容量和更高无线网络性能的需求是不变的。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能极大地改善频谱效率,因此MIMO将在很多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将概述MIMO系统的原理和这些系统的标准化。
在过去几年中,无线业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对更高网络容量和更高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
几种选择方式如更高带宽、优化的调制方式甚至代码复用系统实际上提高频谱效率的潜力有限。
MIMO系统通过采用天线阵列,利用空间复用技术来提高所使用带宽的效率。
MIMO系统利用来自一个信道的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
这些系统是用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定义的。
空间分集分为Rx和Tx分集。
信号的副本从另外一个天线发送或在多个天线处接收。
采用空间复用,系统能在一个频率上同时传输一个以上的空间数据流。
MIMO是在802.11n、802.16-2004和802.16e以及3GPP中制定的。
包含MIMO的更新的标准是IEEE802.20和802.22。
本应用笔记将概述MIMO系统的原理以及这些系统的标准化。
本文将用到WCDMA、OFDM和天线阵列的基础知识。
MIMO信道非MIMO系统用几个频率通过多个信道链接。
MIMO信道具有多个链路,工作在相同的频率。
该技术的挑战是所有信号路径的分离和均衡。
信道模型包括具有直接和间接信道分量的H矩阵。
直接分量(例如h11)描述信道平坦度,而间接分量(例如h21)代表信道隔离。
发送信号用s代表,接收信号用r代表。
时间不变的窄带信道定义为:了解H对于解码来说是必要的,并通过一个已知的训练序列估计。
如果接收器将信道近似值发送到发送器,则可以用来进行预编码。
MIMO系统均衡技术研究综述
MIMO系统均衡技术研究综述何仁剑;林云;李钦岗;吴勇军【摘要】MIMO是一种革命性的天线技术,不仅可以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还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MIMO系统的传输环境是移动的多径衰落环境,因此接收端必须消除接收信号的符号间干扰和通道间干扰.实现这个目的而采用的均衡技术有两类:训练方法和盲方法.较早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训练序列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传输带宽.而现在的不需要训练序列的盲方法对信号结构或者噪声特性等有特殊的要求.对几种MIMO空时均衡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每种均衡技术的特点,提出了研究新的MIMO均衡技术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2页(P80,60)【关键词】MIMO;多天线;均衡【作者】何仁剑;林云;李钦岗;吴勇军【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重庆邮电大学,重庆,400065【正文语种】中文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现代数字通信领域最重大的技术突破之一。
主要特点是在通信系统的收发两端采用多天线配置来抑制信道衰落,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信道容量。
均衡是可消除信道失真引起的符号间干扰(ISI)的技术,也是提高MIMO系统传输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1]。
早期的MIMO均衡研究都是在平坦衰落的假设下,成熟于二代蜂窝通信的基于训练序列的均衡技术被率先发展应用到MIMO均衡领域中,出现了ZF、MMSE等线形均衡、LMS自适应均衡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考虑到MIMO技术的自身优点和一些特殊应用环境,出现了不需要训练序列的盲均衡和半盲均衡,将对当前MIMO均衡的发展现状作简要评述。
处于衰落环境中的多天线通信系统面临着同信道干扰和符号间干扰。
均衡技术的目标是消除多天线通信系统在衰落环境中的同信道干扰和符号间干扰[4]。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MIMO技术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在同一频带内实现多个数据流的传输,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MIMO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多个天线间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只有一个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
MIMO技术则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将多个独立的数据流同时传输,从而提高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复用。
空间多样性是指在不同的天线之间,信号传输的路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传输信号。
这种多样性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
空间复用是指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
这种复用可以在同一频带内实现多个数据流的传输,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MIMO技术的实现需要利用特殊的信号处理算法。
其中,空时编码技术是MIMO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空时编码技术是将多个数据流分别编码成不同的信号,在多个天线上同时发送。
接收端利用特殊的信号处理算法将不同的信号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多个数据流的传输。
MIMO技术的应用广泛,包括Wi-Fi、LTE、5G等无线通信系统。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MIMO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MIMO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从而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这种技术可以在同一频带内实现多个数据流的传输,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
MIMO技术的应用广泛,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MIMO系统中空间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的权衡分析
2 0 1 3年 9 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Li a o n i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天 线 A 发 出的数 据 X 可 以通 过路 径 1 到 达天 线 B, 也 可 以通过 路径 2到达天线 C , 这 就表 示 1 ×2的系
统有 2 条 不 同的传 播路 径 , 可 以提 供 的最 大分集 增益 是 2 . 由于发 送 端只 有一根 天 线 , 所 以每个 时 刻只
能 发 出一 个数 据 , 故 它 具有 的 自由度就 是 1 . 我们 可以把 这样 的分 析 扩展 到接 收端 有多 个 天线 的情 况 : 对 一个有 根接 收天 线 的 S I MO 系统来 说 , 能够 提供 的最 大分集 增益 是 , 自由度是 1 .
了无 线信道 的衰 落 , 并提 高 了数 据传 输效 率. 然 而, 如 何 去权 衡 这 两者之 间的关 系 , 是研 究 的重 点. 从 简 单 的 MI MO 系统模 型入手 , 在 确 定衡 量 其 系统性 能标 准 的基础 上 , 研究
2 ×2 MI MO 系 统 的 3种 发 送策 略 , 并 对 比分 析其 分 集增 益及 复用 增 益 , 为 MI MO 系 统
个 天线 是用 于分集 , 复用 , 或 是兼 而有 之? 通过 把分集 和 复用用 做评价 不 同发 送策 略的标准 , 对 比分 析
不 同发 送策 略的优 缺点 , 为 MI MO 系统选 择合 适 的发送 策 略提供 参考.
1 标 准 的衡 量
MIMO天线3种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
MIMO天线3种技术及应用场景分析0 前言多入多出(MIMO)系统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系统。
研究证明,MIMO 技术非常适用于城市内复杂无线信号传播环境下的无线宽带宽带通信系统,在室内传播环境下的频谱效率可以达到20~40 bit/s/Hz;而使用传统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在移动蜂窝中的频谱效率仅为1~5 bit/s/Hz,在点到点的固定微波系统中也只有10~12 bit/s/Hz。
通常,射频信号多径会引起衰落,因而被视为有害因素。
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MIMO系统来说,多径可以作为一个有利因素加以利用。
MIMO技术作为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手段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革命。
1 MIMO系统的3种主要技术当前,MIMO技术主要利用发射分集的空时编码、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型等3种多天线技术来提升无线传输速率及品质。
1.1 发射分集的空时编码基于发射分集技术的空时编码主要有2种,即空时分组码(STBC)和空时格码(STTC)。
虽然空时编码方案不能直接提高数据率,但是通过这些并行空间信道独立、不相关地传输信息,从而使信号在接收端获得分集增益,为数据实现高阶调制创造条件。
1.1.1 空时分组码(STBC)STBC在发射端对数据流进行联合编码以减小由于信道衰落和噪声所导致的符号错误率,它通过在发射端增加信号的冗余度,使信号在接收端获得分集增益,空时分组码是将同一信息经过正交编码后从多根天线发射出去。
MIMO系统的原理,传输信息流s(k)经过空时编码形成N个信息子流 ci(k),i=1,...,N。
这N个信息子流由N个天线发射出去,经空间信道后由M个接收天线接收。
多天线接收机利用先进的空时编码处理能够分开并解码这些数据子流,从而实现最佳的处理。
特别是这N个子流同时发射信号,各发射信号占用同一频带,因而并未增加带宽。
若各发射接收天线间的通道响应独立不相关,则多入多出系统可以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
空间复用MIMO系统的信号均衡
第十一章 空间复用MIMO 系统的信号均衡11.1 线性均衡如图11所示为一个R T N N ⨯的MIMO 系统,H 为信道矩阵,ji h (1,2,...;1,2...R T j N i N = =)为第i 根发射天线到第j 根接受天线的增益, i h 为H 的第i 行。
12x [,,,]T T N x x x = 为空间复用后的发射信号,12y [,,,]R T N y y y = 为对应的接收信号,其中i x ,i y 分别为第i 根发射天线和第i 根接受天线的发射或接受信号。
i z 为第i 根接受天线处方差2z σ的高斯白噪声, 12z [,,...,]R T N z z z =。
则:1122y Hx+z zT T N N h x h x h x = =+++ (11.1)图11.1 空间复用MIMO 系统模型MIMO 系统中每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都是各个发送天线上发送的信号的叠加,线性均衡即通过接收信号y 与加权矩阵W 的相乘来减小甚至消除其他天线对目标天线信号的干扰。
即:12x[,,,]Wy T T N x x x == , (11.2) 可见每个符号的判决都是通过接收信号的线性组合得到的,故称为线性均衡,它包括破零算法(ZF )和最小均方二乘算法(MMSE )。
11.1.1 ZF 均衡ZF 均衡的的加权矩阵为:1W (H H)H H H ZF -= (11.3)则接收信号y 均衡得到的对应发射信号为:1xW y x (H H)H z x zZF ZF H H ZF -==+=+ (11.4)其中1zW z (H H)H z HHZF ZF -== 。
由于误码率与z ZF 的功率紧密相关,由9.1章可知后验噪声功率可表示为:22122212221z(H H)H z(V V )V U z V V V U z V U zH H ZF H H HHH ----==∑∑=∑∑=∑ (11.5)由于22Qxx Q Qx x x x H H H ===,其中Q 为酉矩阵,则噪声功率的期望为:{}{}{}{}()()()22122111121122221zU ztr(U zz U )tr U zz U tr U U tr THZF H H H H H z z N z i iE E E E σσσσ--------==∑=∑∑=∑∑=∑∑=∑=∑ (11.6)11.1.2 MMSE 均衡为了使后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最大,我们给出21W (H H+I)H H H MMSE z σ-= (11.7)记行向量,w i M M SE 为W MMSE 的第i 行,由以下式子给出2222,wh w121,wh E w E w (,,)arg maxTzT i xi MMSE x iN j j iw w w σ+=≠=∑= (11.8)则接收信号y 均衡得到的对应发射信号为:2121xW y (H H+)H y x+(H H+)H z xz MMSE MMSE H H z HH z MMSE σσ--====+ (11.9)其中21z(H H+I)H z H H MMSE z σ-= 。
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空时处理技术及调制方式
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空时处理技术及调制方式一.介绍随着实时多媒体通信、高速INTERNET接入等数据业务的发展,提高通信系统的速率和频带利用率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方法主要有智能天线技术、MIMO技术、多载波调制及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等。
其中,MIMO技术由于能有效利用多径衰落,巨大地提高系统容量和频带利用率而成为目前国内外通信研究的热点。
MIMO系统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通信系统。
MIMO系统的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无线MIMO系统的框图从图1可以看出,比特流在经过编码、调制和空时处理(波束成行或空时编码)后,映射成不同的信息符号,从多个天线同时发射出去;在接收端用多个天线接收,并进行相应的解调、解码及空时处理。
1995年,Emre Telatar提出了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单用户MIMO 系统的系统容量[1]。
这篇文章的公式及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间衰落相互独立的条件下,多天线系统所能获得的系统容量大大超过单天线系统。
1996年,Foschini指出MIMO系统能通过空间复用提高系统容量,并给出了不同天线个数时的系统容量[2]。
在[3]中,Foschini 提出一种分层空时处理方案(BLAST),这种方案在发射、接收天线个数相等的情况下,在接收端采用干扰抑制的方法逐个提取接受信号,从而去除了不同空间信号间的干扰,使系统容量随着天线个数的增加而线形增加。
Winters在[4]中给出了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天线分集时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并讨论了在接收端进行线性或非线性接收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这几篇文章有力地证明了MIMO系统对于提高系统容量的巨大潜力,从而奠定了MIMO系统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人们已从各个角度对MIMO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例如,在各种信道状态下MIMO系统的容量问题[5]-[9],包括相关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瑞利衰落信道等;MIMO系统的均衡问题[10]-[12];MIMO系统中的空时处理技术[13]-[16];MIMO系统的调制技术等[17]-[19]。
mimo天线波束赋形
mimo天线波束赋形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天线波束赋形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来改善信号传输的性能。
MIMO系统中的天线波束赋形是指通过调整每个天线的发射波束形状,以便在特定方向上增强信号强度和品质。
通过波束赋形技术,MIMO系统可以实现以下优势:
1. 空间复用增益:通过调整天线波束形状,MIMO系统可以在不同空间方向上同时传输和接收多个独立的数据流,从而增加系统容量。
2. 均衡信道:波束赋形可以根据信道特性来适应性地调整波束的形状,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提供更好的传输性能。
3. 抗干扰能力:通过将信号主要传输方向对准目标用户,MIMO系统可以减少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信号,提高抗干扰能力。
4. 增强覆盖范围:波束赋形可以集中信号能量在目标用户的方向上,从而扩大覆盖范围和增强信号强度。
总而言之,MIMO天线波束赋形可以通过优化天线波束形状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容量和覆盖范围。
mimo技术的原理
mimo技术的原理MIMO技术的原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无线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应运而生。
MIMO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通过同时发送多个信号并利用多个天线接收信号,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MIMO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复用。
MIMO技术利用了空间多样性的原理。
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配备了多个天线时,信号可以通过多条不同的路径传播到接收端,这些路径上的信号会互相干扰,但也同时提供了多条独立的传输通路。
通过利用空间多样性,MIMO技术可以在不增加频谱带宽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和速率。
MIMO技术还利用了空间复用的原理。
通过在发送端对不同的天线上发送不同的信号,接收端可以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技术将这些信号分离开来。
这样,多个用户之间可以同时进行通信,而彼此之间的信号不会相互干扰。
这种空间复用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使得系统可以同时支持更多的用户。
MIMO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两个关键技术:空时编码和信道估计。
空时编码是指在发送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不同天线上发送的信号之间具有良好的互相关联性。
常用的空时编码技术包括多输入多输出正交分组码(MIMO-OFDM)和空时分组码(STBC)等。
这些编码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冗余度和相互之间的独立性,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信道估计是指在接收端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估计出信道的状态信息。
由于无线信道具有时变和多径传播的特点,准确估计信道状态对于MIMO技术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信道估计技术包括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和最大似然(ML)估计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已知的训练序列和接收信号之间的关系,准确地估计出信道的状态。
总的来说,MIMO技术通过利用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复用的原理,可以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性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无线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还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通信。
mimo配对原则
mimo配对原则
MIMO配对原则是指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天线数量应该相等,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这个原则的实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天线的数量、天线的位置、信号的传输方式等等。
首先,MIMO系统中的天线数量应该相等。
这是因为在MIMO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天线数量不同会导致信号传输的不平衡,从而影响信号的质量。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平衡和稳定,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天线数量应该相等。
其次,天线的位置也是MIMO配对原则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MIMO系统中,天线的位置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和高效,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天线位置上进行优化。
通常情况下,天线的位置应该尽可能地分散,以避免信号的干扰和衰减。
最后,信号的传输方式也是MIMO配对原则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MIMO系统中,信号的传输方式会影响信号的传输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和高效,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
通常情况下,MIMO系统采用空间分集、空间复用等多种信号传输方式,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果。
总之,MIMO配对原则是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可
以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信号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
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天线数量、天线位置和信号传输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MIMO技术杂谈----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资料
MIMO技术杂谈(一)--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无线通信世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的发展简直是爆发式的,MIMO(多发多收)技术的出现更是将通信理论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它已经成为当今乃至今后很多年内的主流物理层技术。
所以,理解一些MIMO技术的思想,对于理解通信收发原理,乃至通信系统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
笔者不才,通信小兵一名,冒昧在此布下一贴,愿与大家一同探讨MIMO技术心得。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彼此的交流学习,共同体验到无线通信之美。
然而笔者能力有限,若有不足及错误之处,还请广大通信战友指正。
鱼与熊掌能否兼得?--浅谈分集与复用的权衡在无线通信的世界里,分集和复用是两项最基本的技术。
提到分集,就不得不说起经典的“罗塞塔”石碑。
在这块1799年被世人发现的石碑上,分别用埃及象形文,埃及草书与古希腊文三种文字刻着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
这种记录方式对现代的研究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只要有一种文字能够被识别,诏书的内容就得以保存。
在无线通信中,分集的思想与之类似。
它把一个数据重复发送多次,以保证接收端能够正确收到。
罗塞塔石碑分集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传统的单发单收(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系统中,可以通过时间来实现分集。
在多发多收(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中,收发双方拥有多根天线,分集可以在不同的天线上实现,这种方法也叫做空间分集。
例如,我们想把符号“X”从发送端传递给接收端,如果采用时间分集,只要在不同的时刻t1,t2,…分别发送X就可以了;若采用空间分集,则可以将X在不同的天线上进行发送。
有两件事情需要注意:第一,分集的次数越多,传输的成功率就越高;第二,在空间上的分集,节省了时间资源。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的分集,传输的效率并不高。
比如在图2中,尽管我们有4根发送天线,但由于发送内容相同,一个时刻(t1)实际上只传输了一个符号(X)。
MIMO技术的技术原理
MIMO技术的技术原理MIMO技术是利用空间信道的多径衰落特性,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多个天线,通过空时处理技术获得分集增益或复用增益,以提高无线系统传输的可靠度和频谱利用率,在LTE的标准定义过程中充分挖掘了MIMO的潜在优势。
1、空间分集与空间复用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是MIMO技术获得广泛应用的两个原因。
前者通过发送和接收多天线分集合并使得等效信道更加平稳,实现无线衰落信道下的可靠接收;后者利用多天线上空间信道的弱相关性,通过在多个空间信道上并行传输不同的数据流,获得系统频谱利用率的提升。
其中,空间分集包括发送分集和接收分集两种。
发送分集依据分集的维度分为STTD(Space Time Transmission Divisity,空时发送分集)、SFTD(Space Frequency Transmission Divisity,空频发送分集)和CDD(Cyclic Delay Divisity,循环延迟分集)。
STTD 中通过对发送信号在空域和时域联合编码达到空时分集的效果,常用的STTD方法包括STTC(Space Time Trellis Code,空时格码)和STBC (Space Time Block Code,空时块码)。
SFTD中将STTD的时域转换为频域,对发送信号在空域和频域联合编码达到空频分集的效果,常用的方法为SFBC(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空频块码)等。
CDD 中通过引入天线间的发送延时获得多径上的分集效果,LTE中大延时CDD是一种空间分集与空间复用相结合的方法。
接收分集是通过接收端多天线接收信号上的不同获得合并分集的效果。
2、开环MIMO与闭环MIMO根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时是否根据信道信息进行预处理,MIMO 可以分为开环MIMO和闭环MIMO。
根据发送端信道信息的获取方式不同及预编码矩阵生成上的差异常用的闭环MIMO可分为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和非码本的预编码。
无线通信工程中的MIMO系统应用与性能分析
通信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工程中的MIMO系统应用与性能分析马远航(日海恒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河南郑州文章深入分析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在无线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性能,重点探讨其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MIMO系统通过空间复用和阵列增益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尤其在空间复用方面,通过向量偏转传输技术实现在同一时频资源上传输多个独立数据流,从而大幅提高频谱效率。
此MIMO系统可靠性和抗衰落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算法的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在保证系统性能上的关键应用。
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在信噪比较高时实现了显著的吞吐量提升,验证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优越性。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空间复用;信道编码;信道估计;无线通信Application and P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IMO Syste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EngineeringMA Yuanhang(Rihai Hengli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engzhou维度资源,扩大了通信系统容量,提升了通信系统可靠性,成为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力之一。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实验室提出的向量偏转传输技术,系统的空间复用,从而获得多径增益[2]。
个天线看作一个发射向量空间,个天线看作一个接收向量空间,通过个正交基矢量,并根据信的奇异值进行分解,得到发射端和接。
经过预编码矩阵V变换个正交的个不同的数据流且不发生的严格要求。
2.3 信道估计与均衡为跟踪间的快速时变信道,需要进行准确可靠的信道估计。
本设计采用基于训练序列的据传输之前,发送已知的训练序列,接收端获得经信道冲激响应的序列。
接收序列为式中:N为提高估计准确性,训练序列之间采用循环移位设计,接收端收集多个传输块的训练序列进行联合信道估计。
MIMO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MIMO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MIMO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已经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
MIMO技术可以实现多路信号同时传输,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目前MIMO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MIMO技术原理MIMO技术是利用空间复用技术,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传输信号。
MIMO技术利用了天线之间的信号互相干扰,通过算法将其解开,实现对多路信号的传输。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增加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移动和多路径信道环境下。
在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中,一个发射天线只能传输一路信号,一个接收天线只能接收一路信号。
而在MIMO系统中,可以利用多个天线进行干扰和相位调制,将多个信号同时传输。
例如,在2x2的MIMO系统中,系统内有两个发射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可以将两路信号同时传输,每路信号使用不同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了通信信号的可靠性和吞吐量。
二、MIMO技术应用MIMO技术已经在许多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Wi-Fi、LTE、5G等无线通信系统中。
这些系统可以利用多个天线提供更好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
在Wi-Fi系统中,MIMO技术可以使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在LTE系统中,MIMO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此外,MIMO技术也适用于诸如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三、MIMO技术的优缺点MIMO技术的优点主要包括:1. 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MIMO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在多路径信道环境下可以提高数据传输质量和通信范围。
2. 降低干扰。
通过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和相位调制等技术,MIMO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3. 减少了功率消耗。
在MIMO系统中,可以通过相位调制和天线选择等技术降低功率消耗,从而节省能源。
MIMO系统的原理及容量分析
MIMO系统的原理及容量分析MIMO系统的原理基于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复用的概念。
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MIMO系统可以利用信道中存在的空间多径传播效应,以增加系统的容量和减小传输误差。
具体而言,MIMO系统通过同时发送多个独立数据流,每个数据流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发送,并且每个数据流通过信道的不同路径传播,从而实现在同一频率和时间资源上的多路信号传输。
MIMO系统的原理涉及到两个重要概念:空间复用和空间多样性。
空间复用是指多个独立的数据流通过不同的天线进行传输,从而在相同的频带宽度上同时传输多个数据。
空间多样性是指通过多个天线多径传播,增加信道的容量,并减小传输误差。
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矩阵运算,MIMO系统可以对每个数据流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同时传输和接收多个数据流。
MIMO系统的容量分析是评估MIMO系统性能的重要方法。
容量是指在给定的信道条件下,系统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速率。
对于MIMO系统来说,容量的计算需要考虑信道矩阵的特征值分解和均衡功率分配。
通过特征值分解,可以得到信道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VD),并通过SVD可以计算系统的容量。
具体而言,假设MIMO系统中有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那么系统的信道矩阵H的维度为NrxNt。
通过对信道矩阵H进行奇异值分解,可以得到信道矩阵H的奇异值分解矩阵U、奇异值矩阵Σ和奇异向量矩阵V。
系统的容量C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C = log2(det(I + ρH*H')),其中,ρ为信道功率分配系数,I为单位矩阵。
容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MIMO系统在特定信道条件下的性能和传输能力。
通过调整天线数量、功率分配和调制方式等参数,可以优化系统的容量。
此外,容量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能。
综上所述,MIMO系统的原理和容量分析是深入了解和评估MIMO系统性能的重要内容。
通过了解MIMO系统的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MIMO系统是如何利用空间多样性和空间复用来提高系统容量的。
mimo 效果分类 空间分集 空间复用 波束赋形
mimo 效果分类空间分集空间复用波束赋形标题:深度探讨MIMO技术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与发展一、MIMO技术概述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指利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
它可以大幅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和高速的通信体验。
在当今的无线通信领域,MIMO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技术,并且在5G时代有望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 MIMO效果分类根据MIMO系统中天线配置和通信方式的不同,MIMO效果可以分为空间分集(Spatial Diversity)、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波束赋形(Beamforming)等多种分类。
其中,空间分集主要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空间复用可用于提高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效率,而波束赋形则可以用于精确定位和定向通信。
2. 空间分集技术空间分集技术是一种通过多天线接收来抵抗信号衰减的技术。
它利用接收端的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间的差异,通过信号处理算法来抵消多径效应和时延扩展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空间分集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和室内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
3. 空间复用技术空间复用技术是一种通过多天线传输来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和频谱利用效率的技术。
它利用发射端的多个天线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流,通过接收端的信号处理算法来将这些信号流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多用户之间的独立传输,大幅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
在5G时代,空间复用技术将成为提高系统容量的重要手段,为大规模物联网和高清视频传输提供了重要支持。
4. 波束赋形技术波束赋形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天线的辐射方向来实现定向通信的技术。
它利用信号处理算法对天线的相位和幅度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将信号能量聚集在特定的方向上,实现了对特定用户或特定区域的精确覆盖和通信。
MIMO均衡算法简介
MIMO 均衡算法概述一、线性均衡线性均衡包括迫零均衡(ZF )和最小二乘均衡(MMSE )。
我们知道MIMO 系统的接收信号为y=Hx+z ,则可以通过设计加权矩阵W ,使其满足xWy x z x z W ==+=+ ,即可估算出发射信号x 。
其中ZF 均衡的加权矩阵为1W (H H )H H H ZF -=。
复杂度约为3()T O N ,这个复杂度是相当低的。
但是它获得的分集度也仅为-+1R T N N ,而且ZF 均衡在设计加权矩阵时没有考虑噪声因素,所以它在完全抑制干扰的同时,也带来了噪声增强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均衡的性能。
另外,由于我们假设接收端已知所有的信道状态信息,即我们通过ZF 均衡完全可以消除信道的作用,所以天线数目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MMSE 均衡的加权矩阵为21W (H H +I)H H H M M SE z σ-=。
它的设计兼顾考虑了干扰与噪声的抑制,相对只考虑发送符号间干扰消除的ZF 检测,可以有效地克服噪声增强的问题,获得更好的系统误码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MMSE 均衡的误码性能随着系统天线数的增加也在增加。
MMSE 均衡的难点也集中在计算广义逆上,其均衡的复杂度也为3()T O N ,可以获得的分集度为-+1R T N N 。
二、OSIC 算法线性均衡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但是系统的误码性能却不够理想,所以我们引入一种新的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SIC )算法。
我们将每条接收天线上的数据按一定标准进行排序,然后执行多级的 “分层剥离”,即在均衡的过程中发送数据流被一层一层串行地均衡和消除。
OSIC 算法可以跟ZF 以及MMSE 结合分别形成ZF-OSIC 和MMSE-OSIC 均衡。
由于我们引入了干扰消除,在均衡后一层的接收数据的时候,会将前一层带来的干扰抵消掉,所以,相对于经典的线性均衡,其系统误码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当系统的天线数增多的时候,ZF-OSIC 系统的误码性能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mimo技术增加通信容量的原理
mimo技术增加通信容量的原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也日新月异,其中mimo技术(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在提高通信容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mimo技术增加通信容量的原理。
一、mimo技术的定义和特点mimo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和接收)来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技术。
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部署多个天线,mimo技术能够提高信号的质量,减少干扰,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1.提高信噪比:通过使用多个天线,mimo技术能够将信号分散到多个路径,从而增强信号的强度,降低干扰,提高信噪比。
这有助于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分集增益: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系统中的信号冗余来获取分集增益,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或衰减时,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仍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强度,从而避免通信中断。
3.空间复用:通过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部署多个天线,mimo技术能够将信号在空间上进行分割,从而实现空间复用。
这有助于提高频谱利用率和通信容量。
三、mimo技术的实现方式mimo技术的实现方式包括全双工、半双工和分布式等。
全双工mimo系统通过使用双向无线通信来实现空间复用,而半双工mimo系统则通过在基站和移动设备上部署多个天线来实现空间复用。
分布式mimo系统则通过将多个基站分布在整个区域内,实现空间复用和频谱共享。
四、mimo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5g和6g等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推广和应用,mimo技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mimo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此外,随着无线频谱资源的日益紧张,如何高效地利用各种频谱资源,实现频谱共享,也是mimo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结论综上所述,mimo技术通过提高信噪比、获取分集增益和实现空间复用等原理,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mimo技术将在未来的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imo技术的原理
mimo技术的原理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一种用于增强通信系统性能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多个天线和空间多路复用技术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增加信号容量。
MIMO技术的原理可以从信号模型、空间复用和信道估计三个方面来详细解释。
信号模型是理解MIMO技术原理的基础。
在传统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中,只有一个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
而在MIMO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有多个天线。
假设发送端有Nt个天线,接收端有Nr个天线,那么可以构成一个NxM的信号模型,其中N=min(Nt, Nr)。
每个天线都可以独立地发送和接收信号。
MIMO技术利用空间复用原理来传输信号。
在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信号在空间中是以点对点的方式传输的。
而MIMO技术通过同时利用多个天线,将信号分散在空间中的不同位置上,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通过将数据分为多个子流并将其分别发送到不同的天线上,MIMO技术可以同时传输多个子流,从而显著提升系统吞吐量。
MIMO技术还需要进行信道估计来准确地传输和接收信号。
信道估计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事先发送的已知信号进行比较,以估计信道状态信息。
在MIMO系统中,由于存在多个天线,信道状态信息更加复杂。
MIMO系统需要对信道进行更准确的估计。
常用的信道估计方法包括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最大似然(ML)估计等。
通过准确的信道估计,MIMO系统可以更好地解决多径效应和干扰等问题,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总结起来,MIMO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信号模型的建立,利用空间复用和信道估计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增加信号容量。
MIMO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4G和5G移动通信系统中都采用了MIMO技术来提升系统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MIMO技术也将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得到应用,比如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空间复用MIMO 系统的信号均衡11.1 线性均衡如图11所示为一个R T N N ⨯的MIMO 系统,H 为信道矩阵,ji h (1,2,...;1,2...R T j N i N = =)为第i 根发射天线到第j 根接受天线的增益, i h 为H 的第i 行。
12x [,,,]T T N x x x = 为空间复用后的发射信号,12y [,,,]R T N y y y = 为对应的接收信号,其中i x ,i y 分别为第i 根发射天线和第i 根接受天线的发射或接受信号。
i z 为第i 根接受天线处方差2z σ的高斯白噪声, 12z [,,...,]R T N z z z =。
则:1122y Hx+z zT T N N h x h x h x = =+++ (11.1)图11.1 空间复用MIMO 系统模型MIMO 系统中每个接收天线上收到的都是各个发送天线上发送的信号的叠加,线性均衡即通过接收信号y 与加权矩阵W 的相乘来减小甚至消除其他天线对目标天线信号的干扰。
即:12x[,,,]Wy T T N x x x == , (11.2) 可见每个符号的判决都是通过接收信号的线性组合得到的,故称为线性均衡,它包括破零算法(ZF )和最小均方二乘算法(MMSE )。
11.1.1 ZF 均衡ZF 均衡的的加权矩阵为:1W (H H)H H H ZF -= (11.3)则接收信号y 均衡得到的对应发射信号为:1xW y x (H H)H z x zZF ZF H H ZF -==+=+ (11.4)其中1zW z (H H)H z HHZF ZF -== 。
由于误码率与z ZF 的功率紧密相关,由9.1章可知后验噪声功率可表示为:22122212221z(H H)H z(V V )V U z V V V U z V U zH H ZF H H HHH ----==∑∑=∑∑=∑ (11.5)由于22Qxx Q Qx x x x H H H ===,其中Q 为酉矩阵,则噪声功率的期望为:{}{}{}{}()()()22122111121122221zU ztr(U zz U )tr U zz U tr U U tr THZF H H H H H z z N z i iE E E E σσσσ--------==∑=∑∑=∑∑=∑∑=∑=∑ (11.6)11.1.2 MMSE 均衡为了使后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最大,我们给出21W (H H+I)H H H MMSE z σ-= (11.7)记行向量,w i M M SE 为W MMSE 的第i 行,由以下式子给出2222,wh w121,wh E w E w (,,)arg maxTzT i xi MMSE x iN j j iw w w σ+=≠=∑= (11.8)则接收信号y 均衡得到的对应发射信号为:2121xW y (H H+)H y x+(H H+)H z xz MMSE MMSE H H z HH z MMSE σσ--====+ (11.9)其中21z(H H+I)H z H H MMSE z σ-= 。
由9.1章可知后验噪声功率可表示为: 222122221z(H H+I)H z (V V +I)V U zH H MMSE z HHzσσ--==∑∑ (11.10)由于2212211121(V V +I)V (V V +I)(V )(V +V)HHHH Hz zz σσσ------∑∑=∑∑=∑∑,则(11.10)的噪声可表示为:2222112112z(V +V )U z v(+)U z H H H H MMSE z z σσ----=∑∑=∑∑ (11.11)由于与酉矩阵相乘不会改变矩阵范数,即22Vxx =,则:{}()()()(){}(){}()()()()21221211212111212122212222122221z+U z tr +U zz U +tr +U zz U +tr +++T THMMSE z H H z z H H z z zzN z z i i i N z i i i zE E E E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 (11.12)当信道矩阵的条件数很大奇异值很小时,线性均衡会大大加强噪声的影响,其程度分别为ZF:{}()2222min222221min z+TN z z ZF i i z E σσσσσσ==≈∑ (11.13a ) MMSE:{}222222221min z+TN z i z MMSE i i zE σσσσσσ==≈∑ (11.13b )其中{}2222min 12min ,,,T N σσσσ= 。
对比上面两式,我们不难发现,MMSE 均衡算法对噪声的加强效果远小于ZF 。
ZF 所能达到的分集数量级为+1R T N N -。
当系统为单输入多输出时,ZF 均衡相当于最大比值合并(MRC )接收机,分集数量级可达R N 。
11.2 OSIC 信号均衡一般情况下,线性均衡的性能比非线性均衡的差,但是它在硬件实现上拥有较低的复杂度。
我们可以通过排序串行干扰消除(OSIC )在保持低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它的性能。
我们用一组线性滤波器分别解调平行的数据流,每解调出一个就从剩余的数据中减去该数据的的干扰。
如图所示:图11.2 四组平行数据流的OSIC 算法说明记()i x 为第i 次解调得到的数据,因为它与解调的顺序有关,所以()i x 可能与第i 根天线上发送的数据不同。
OSIC 算法可以与ZF 或MMSE 均衡结合,我们以MMSE 为例,第一组数据由y 与W MMSE 的第一行的加权得到,通过解调和译码得到(1)ˆx ,则第一级解调剩下的接收数据为:()(1)(1)(1)(1)(1)(1)(2)(2)()()ˆyy h ˆh h h z T T N N x x xx x +++=-=-+ (11.14) 由于W MMSE 是在(1)(1)ˆx x=的条件下设计的,如果(1)(1)ˆx x =,则(1)x 对(2)x 的干扰能够被完全消除,如果(1)(1)ˆx x≠,误码率依旧会增加,而增加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前一级的均衡结果,所以以下我们用四种方法确定均衡顺序:一、基于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 )的排序:用下式计算后验SINR ,对拥有较大后验SINR 的信号优先处理:222x ,x ,,E w SINR ,1,2,,E w w zi MMSE li T i MMSE li MMSEl ih i N h σ+≠==∑ (11.15)其中x E 为传输信号能量,,w i M M SE 为W MMSE 的第i 行,l h 为H 的第l 列。
计算出所有的共T N 个SINR 值后,我们选取拥有最大SINR 的信号做为第一级处理,设(1)l =,然后从第二级中排除第一级的干扰,对应的信道矩阵如下:[](1)12-11H h h h h h T l l N += (11.16)用(1)H 代替式(11.7)中的H ,得到一个新的W MMSE ,进而计算出新的()1T N -个SINR 值,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完成,SINR 的计算次数为1(1)/2T N T T j j N N ==+∑。
二、基于信噪比(SNR )的排序:对于ZF 均衡,式(11.15)中的干涉项不存在,2w 1i l h =,则SINR 变为:x22E SNR ,1,2,,w i T izi N σ== (11.17)用SNR 代替SINR ,按照方法一的步骤进行均衡,SNR 的计算法次数为1(1)/2T N T T j j N N ==+∑。
三、基于列准则的排序:考虑到以上两种方法的复杂度,我们研究接收信号与信道矩阵的关系:1122y Hx+z z T T N N h x h x h x ==+++ (11.18)可见第i 根发射天线发送的信号在接收端的信号强度与信道矩阵的第i 列成正比,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列h i 的大小进行排序。
由于H 只需要进行一次重新排序,大大减小计算的复杂度。
四、基于接收信号的排序:接收信号也能用于均衡的排序,性能比以上三种方法更好,但是复杂度也是最大的,因为每接收到一个信号就要进行一次排序。
应用OSIC 算法进行均衡时,每个符号的分集数量级都能达到+1R T N N -以上。
第一级的符号能达到+1R T N N -以上,而之后的符号分集数量级受限于之前符号判决的正确性,如果都正确,第i 级的分集数量级可达+R T N N i -。
如图为4x4的MIMO 系统采用16QAM 进行调制,三种OSIC 算法的性能比较:图11.3 不同OSIC 算法性能比较11.3 ML 信号均衡最大似然(ML )均衡通过计算接收信号与H 乘上所有可能发射信号之间的欧氏距离,取最小时的x 值作为发射信号。
令C 为信号星座点集合,T N 为发射天线数,则均衡结果为:1212(,,,)arg min (,,,)n n M x x x f x x x (11.19)定义2y-Hx 为ML 矩阵。
当发射信号是等概时,ML 均衡通过最大后验判决实现最优性能,但其复杂度也随着调制顺序和天线数的增加而大大增加。
下图为ML 与OSIC 性能的比较:图11.4 ML 与OSIC 性能的比较11.4球形译码算法(SD)球形译码(SD )算法是用最小的的ML 矩阵计算得发射信号。
不同于ML 在所有可能向量中寻找合适的信号向量,SD 在给定的范围内寻找, 通过修改球形半径知道只存在一个向量,即为所求。
以2x2的MIMO 系统QAM 调制为例,复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变为实系统:1111111212111122212122222222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R I y jy h jh h jh x jx z jz y jy h jh h jh x jx z jz +++++⎡⎤⎡⎤⎡⎤⎡⎤=+⎢⎥⎢⎥⎢⎥⎢⎥+++++⎣⎦⎣⎦⎣⎦⎣⎦(11.20) 其中{}Re iR i y y =,{}ImiIi y y =,{}Re iR i x x =,{}Im iI i x x =,{}Re iR i z z =,{}Im iI i z z =,{}Re ijR ij h h =,{}ImijIij h h =。
则实部与虚部可分别表示为:1111211112112212222122221111112122121212222122R R R R I I I R R R R R I I I R R R I R I R R R I R I I R I y h h x h h x z y h h x h h x z x h h h h x z h h h h x z x ⎡⎤⎡⎤⎡⎤⎡⎤⎡⎤⎡⎤=-+⎢⎥⎢⎥⎢⎥⎢⎥⎢⎥⎢⎥⎣⎦⎣⎦⎣⎦⎣⎦⎣⎦⎣⎦⎡⎤⎢⎥--⎡⎤⎡⎤⎢⎥=+⎢⎥⎢⎥⎢⎥--⎣⎦⎣⎦⎢⎥⎣⎦(11.21a) 111111121221221212222122R I R I R I RII R I R I I I I x y h h h h x z y h h h h x z x ⎡⎤⎢⎥⎡⎤⎡⎤⎡⎤⎢⎥=+⎢⎥⎢⎥⎢⎥⎢⎥⎣⎦⎣⎦⎣⎦⎢⎥⎣⎦(11.21b)将两个方程合并为:11111121211221212222221111112121122121222222yxzHR R I R I R R R R I R I R R I R I R I I I I R I R I I I y h h h h x z y h h h h x z y h h h h x z y h h h h x z --⎡⎤⎡⎤⎡⎤⎡⎤⎢⎥⎢⎥⎢⎥⎢⎥--⎢⎥⎢⎥⎢⎥⎢⎥=+⎢⎥⎢⎥⎢⎥⎢⎥⎢⎥⎢⎥⎢⎥⎢⎥⎣⎦⎣⎦⎣⎦⎣⎦(11.22) 则SD 算法可表示为:2xxˆˆarg min y-Hx =arg min(x x)H H(x x)T T -- (11.23) 其中()1ˆxH H H y 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