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知识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
(一)疆域
1.夏朝的版图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秦朝后历代王朝的疆域虽时有盈缩,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
3.清乾隆年间,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
(二)政区(即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
1.经济发达或处于统治中心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要比不发达地区、边
远地区高
2.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秦汉为郡,魏晋南北朝为州,唐为道,宋为
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最基层的行政区划单位——县则最
稳定
3.在中央集权制前期以二级行政区为主,南北朝以后以三级行政区为主。
(三)民族
1.广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总
称;泛指历史上形成的人类共同体
2.狭义:资本主义时代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华夏族向汉族转化的前提是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经济的统一国家的建立。
它
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理素质的汉族提供了产生的条件
4.汉民族意识的特点:
①强调“大一统”观念,不再把“四夷”看作是外国,而是中国的边疆。
②主动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史记》为少数民族专门立传)
(四)人口
(五)气候
197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从仰韶文化到殷墟文
化,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C左右;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
摆动,范围为1-2°C;在每400-800年期间,可以分出50-100年为周期的
循环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功过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阐述了关于社会制度、国家法律、民族精神“系于气候的本性”“土地的本性”的观点,系统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一)气候对婚育年龄的影响
(二)气候对生理反应的影响
(三)气候对心理感受的影响
(四)气候对政治的影响
(五)辩证地看待“地理环境决定论”
1.当时非此斩钉截铁的语言难以逆转千年的成见→给予“同情之理解”
2.外部因素: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绝对的,没有空气和水,地球将不
可能有任何生物的存在,遑论文化。
3.社会内部因素: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可移的、暂时的并且是间接的
4.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文化决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总是按照自身的
规律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5.在肯定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时,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一)文化多元与政治专制并存
1.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经济文化多样化
文化回旋余地越广阔,越有保存实力、积蓄力量的机会,这使中华文化遭遇
许多挫折而不至于中断。
2.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精神文化多样化
大一统与各自蓬勃发展
3.地理环境多样化带来了政治文化多样化
诸侯政治与中央集权政治长期并存
中国内陆主要是由几大可以相互勾连的平原区形成,所以只要形成强有力的
政治实体,便可以向四周辐射而不受阻挡,专制因此得以形成且持续。
(二)独立性与封闭性共生
中国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与其他文明中心相距较远,几乎与外部世界隔离,这维
系了中国文化的延续,造就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中国文化鲜明的
民族特色。
1.文化的自足是因为文化的独立
2.文化的自足性必然带来文化的封闭性
3.独立而封闭的文化个性使得传统中国社会缺少对外交往的动力
四、历史地理环境变化影响民族历史进程
(一)气候变化催生我国历史上的盛世
高温期
1.夏王朝是我国最早的国家政权,也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期
3.汉代则是公认的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盛世,我国主体民族汉族在汉代形成
4.唐代是中国古代唯一可以与汉代相提并论的盛世
(二)气候变化引发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激烈的军事对垒
西周末、西晋末、北宋末、明末
(三)气候变化促使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1.黄河流域首先成为文化中心
1)商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家、军
事家、学者绝大多数来自黄河流域(孔孟荀墨韩)
2)商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
历史事件,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黄河流域(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
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
2.原因
1)文化交错区优越说
2)黄河中下游的旱作文化技术条件简单,易于发展
3)北方交通方便,利与人口积聚
3.经济文化中心呈现由北向南、从西至东的迁移趋势
1)从东晋到隋朝,农耕经济中心南移,南方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精耕细作
的程度已超越黄河流域
2)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地南移
3)宋代以后,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主要来自南方地区
4.文化中心南移原因
1)地质条件及气候的变化
地址条件及气候变化让南方的生态环境改善,使经济文化中心南迁成为
可能
2)北方人口的持续南迁
①秦始皇派50万青壮年士兵开发岭南
②三国时期,董卓作乱洛阳,长安、洛阳大批老百姓逃难至湖北荆州
(王粲《七哀诗》)
③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使得朝廷整体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
南北经济的文化结构(社会精英南移)
④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近千万人口随着南宋朝廷来到江浙一带
3)南方这几千年来处于相对和平安定的政治局面,受战争的影响较少
4)南方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民族融合也让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成为必然
五、历史地理环境造就民族性格
(一)顺遂自然
1.农耕民族按照自然节律安排自己的生活
黄昏、秋天意象与客居异乡的游子形象相互映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对自然花草细致地、大量地、从不间断地描述、赞美
周敦颐《爱莲说》、龚自珍《己亥杂诗》
茅盾《白杨礼赞》、宗璞《紫藤萝瀑布》、朱自清《荷塘月色》
3.农耕民族所能构想的最美好的家园充满田园顺遂自然的气息
陶渊明《桃花源记》、孟浩然《过故人庄》、陆游《游山西村》
(二)注重伦理
1.农耕民族注重伦理,导致他们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
2.农耕民族注重伦理,导致他们对传统极端尊重,恪守祖训,不敢标新立异。
(三)内向保守
1.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对外扩张
2.农耕经济内敛保守,缺乏提高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动力
3.注重血缘关系带来的结果:恪守祖先的规矩,对新思想、外来文化本能的抗
拒,造成了中国人内向保守的性格。
(四)安土重迁
恋家思乡的文学作品在中国历代都层出不穷,而且千秋万代后总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愚公移山》、叶落归根、《哀江南赋》
第二章中国的基本民族关系
一、农耕-游牧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一)农耕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1.距今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种植农业,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耕中心,
黄河流域(小麦)、长江流域(水稻)。
2.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必然趋向于定居,这使它的发
展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传承的可
能→阶级分化和公共权力、较大范围的社会秩序
3.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农耕文化,它涵盖了很长的历时性和宽大的共时性
4.自然的次序(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慢慢地生成了有人文色彩的秩序(井
田制)
5.农耕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最有形式感的文化形式,使中国古代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最为深远的文化现象:
1)土地信仰
对土地的信仰是最大的信仰,古人称之为“社”
→对土地神和谷神的信仰(社稷),是地地道道的农耕文化的本色信仰
→其与祖先信仰一起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所吸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
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2)村落聚集
农耕民族的基本耕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制度的形式
→以村落聚集为固定形式
3)为“公”为“群”
(二)游牧民族的形成与演变
二、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相互依存
(一)相互依存,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主体民族
1.农耕民族中有不少部族与游牧民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2.很多游牧民族在长期发展演变中逐渐融进农耕民族。
1)战争失利或内部矛盾激化不得不融进农耕民族
2)随着游牧民族在中原立国建都,大量游牧民族人口迁入中原
3)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为加强统治,主动采取措施融入农耕民族
(二)优势互补,在交汇融合种加速自身的完善发展
(三)民族融合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历代盛世
1.隋唐时,形成中国戎狄参半的居住格局
2.胡人汉化,汉人胡化,胡汉互化,夷汉交错而居
3.清王朝的康乾盛世很好地阐释了农耕-游牧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影
响
4.元朝未能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一)历史上的长期对垒状态
1.先秦、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
2.隋唐与突厥之间的战争
3.蒙古族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战争
(二)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文化破坏巨大
1.破坏社会财富的积累
2.打断中原地区思想解放进程
3.导致商品经济倒退,专制制度强化
(三)中原农耕民族处于守势的原因分析
1.心理层面的原因
游牧民族在气候变化时南下求生存,迸发无限能量
2.现实层面的原因
游牧民族迁徙方便、团队作战、军事能力强
3.传统文化因素
第三章中国的宗法制度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一)宗法制度的定义
1.宗族的概念
2.宗族(家族)和家庭的区别
1)家族成员是同居共炊、共同拥有财产的;
2)家族则由不同的彼此之间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组成,是不同居、不共炊、不
共财的,只有血缘关系。
3.昭穆制度
1)祭祀的目的
求得与祖先灵魂的通感,以便祈求庇护,祈求福寿。
2)尸祭
尸代替祖宗来接受祭拜。
尸一般是在孙辈中选13-16岁的男丁,先使其斋戒数日,然后在祭日接受
全族人的祭拜,享用祭品。
人们将醴酒和农产品让尸享受,只有看到迎接来的“尸”神坐在尸位上吃
喝,人们才感到释然。
尸神酒足饭饱了,人们就好像看到了已故的亲人或
祭拜的鬼神酒足饭饱了一样,于是感觉到鬼神接受了人们虔诚的祭拜,确
信得到了祖先的保佑。
3)昭穆制度
原始氏族外婚制度下:祖为昭辈,父为穆辈,祖辈孙辈同属一个氏族集团,
父辈重孙辈同属一个氏族集团。
4.宗法制度的定义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
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二)中西宗法制度的差异
西方靠法律、契约,中国靠宗法。
二、宗法制度的发展形态
(一)西周宗法制度
1.嫡长子继承制
2.封邦建国制
3.宗庙祭祀制度
左昭右穆的宗庙祭祀制度:父称为昭,子称为穆。
始祖之庙居于正中;始祖以
下,第一世居左朝南称昭,第二世居右朝北称穆。
(二)世家大族宗法制
1.西汉(形成)→东汉(蔚为壮观)→南朝(发展到极致)
2.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征辟、荫子→官员根据级别推荐若干子弟到朝廷任职→
形成世家大族→晋朝门阀制度森严
3.特点
1)西周宗法制是天子一家人的宗法制,世家大族宗法制是贵族一群人的宗法
制。
2)世家大族的领袖人物,往往不像西周宗法制度那样是血统最尊贵的人,政
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也能成为领袖。
(三)家族式宗法制
1.产生于唐代,标志着宗法制最终确立。
2.内容
1)修宗谱
2)建宗祠
3)置族田
4)立族长由德高望重者推荐产生,一般不由在任的官员担任
5)订族规族规具有法律效力,由宗族代行国家职权
①已经为宗族家法惩处者,国家一般不再惩处。
②官府可以直接引用犯者所属家规族法作为对其处罚的依据
③官府直接授权其家族惩处
④官府直接批复宣布其家族所制定的家法有效
3.是古代中国整个政治架构的延伸和补充
三、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一)普遍实行父系单系世系原则,严格把女性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
(二)分封从不间断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家国同构
(五)君主专制漫长
四、宗法制度对中国文化范式的影响
(一)导致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1.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
孝亲情感,裙带关系、人情债层层裹挟,以权谋私,用人唯亲
2.对传统的极端尊重。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定要证明学说是有来历的,思想是前代经典已经有过的,
新的著作不过是在阐发经典学说而已。
正面作用:使整个民族有凝聚力,大家很容易达成对待文化的认同和共识。
负面作用:因循守旧很容易让我们墨守陈规,从而限制我们的创造力。
3.很多观念都跟伦理挂钩。
(二)导致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1.两千年一贯制的“思想大一统”
2.专制主义的政治论高度发达与早熟。
3.顽固的官本位。
第四章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一)中国文化精神
1.中国文化精神的概念:
1)中国文化精神是个中性概念,中华民族精神是个褒义概念。
2)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秀成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精
神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
1)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
2)张岂之《中国文化概论》: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
3)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德精神、务实精神、
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
4)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理性精神、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应变精神
3.天人合一的核心观念:
1)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是指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最本质、最重要的思想,它是其
他精神的基础、前提。
2)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条件:
①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发生根本性影响的、民族的、本源性的文化特质。
②在中国文化不同领域都发生根本性影响的、各民族普遍适用的文化特质。
(二)天人合一含义
1.天人同源
由“道”产生了气,气又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融合化生出万物。
(《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
《易传》:天地交而万物通。
在宇宙生成论领域,老庄学派和儒家学派都把阴阳交融作为化生万物的根
本。
2.天人同构
“头圆象天,足方法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3.天人同性
天地之性亦人之性,尽性则可以知天。
由儒家思孟学派提出,被理学家张载发扬光大,是儒家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天人合一的政治观
(一)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天人合一作为自己统治权力的来源
1.商王
宣称本人与天有血缘关系,是天之子。
“以神为本”
2.西周周公
“以人为本”萌生民本思想。
强调周朝之所以能够取代商朝统治天下,就在于能够“以德配天”。
3.董仲舒
通过为新王立法、神化君主从而提升君主至上的权威性。
借《春秋》为君权神授寻找理论的支撑点,通过重新厘定天人之间的关系解
决了汉武帝的困境,以君权神授的形式肯定了皇权至上。
既把君主视为天命的执行者,又强调君主对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两者
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其天人理论申明君权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天人合一作为最高的统治原则
1.自然无为。
神灵、人格、意志之天以及神人思想是中国古代实施政治管理的理论基础。
老子:循宇宙之性、宇宙之规律,而不逆性妄为。
儒家:奉天承运、以德配天、修齐治平合一、内圣外王合一、从而实现天人
合一的大治之世
2.依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一)自然界生命意义的内在价值
1.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不违背自然规律+具有主观能动性
2.儒家的天人合一自然观
1)“比德说”
自然物象之所以美,在于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从中
可以感受到某种人格美。
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自然属性
人格化,人的道德品性客观化。
2)“天人合德说”
把“天”看作永不停息的生命本源、绝对至善的价值本体。
天道必然之理(自然法则)与人道当然之则(社会伦理)在逻辑上是一
理相通的。
把人的伦理道德法则看作是天的本性,强调了道德伦理的普遍必然性和
天然合理性。
3.道家的自然主义哲学
1)对大自然的热爱
2)对事物存在多样性的尊重
3)对个体感性生命的珍重
(二)人是自然界生命价值的主体
人是天地的产物,天地之间只有人又精神(心),所以人的精神就是宇宙的精神
(天心),或者说人之心即天地之心。
四、天人合一的处世观
(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2.自然无为。
3.执中致和。
(二)“君子”人格的塑造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建功言事。
3.淡薄自由。
五、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与艺术精神
(一)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
(二)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
第五章中国人的哲学、政治主张
一、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在前8-前2世纪,亚欧大陆的北纬25°-35°的区间,几乎同时涌现了一批影响
至深至远的伟大思想家和精神导师。
(二)中国学者的相关描述
1.余英时《轴心突破与礼乐传统》
2.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1943
3.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称战国时期为全盛时代
(三)理论贡献
1.用理智摆脱了西方欧洲中心论的传统偏见,指出东西并无文化优劣之分。
2.每个地区的文化虽然各有自己的核心思想,但都是对人与宇宙关系的思考,
对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本源问题的探求。
3.轴心时代所形成的核心理念为以后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崇高的概念和最根本
的原动力,这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和文化的起源。
二、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养士之风
1.私门养士
楚有春申君,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
四君子门下未形成百家争鸣学术中心,原因:
1)人数众多,层次低下。
2)服务私门,学者稀少。
3)因人而养,聚散无常。
2.国家养士
1)楚国兰陵:地理位置难以成为学术争鸣的中心
2)稷下学宫: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成果至丰、影响深远的百家争鸣中心
(二)春秋张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1.华夏民族心智的成熟
1)标志一:《周易》。
《易经》产生于周文王时期,《易传》产生于战国末年
秦汉之初。
2)标志二:周公所创立的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
2.社会的竞争、开放和剧变
春秋战国是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重大转折时期,是我们民族国家制
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
3.社会士人阶层的崛起
儒家是文士,墨家是武士,道家是隐士,法家是谋士。
共同特征:自由。
人格自由、思想自由,能够对中国去向何处提出不同的看
法和见解。
三、先秦诸子的理论主张
(一)儒家思想
(二)道家思想
1.道家代表人物
1)老子
开创虚以自守、弱以自恃的道家思想。
传闻:周王朝“守藏室之史”,李耳,字聃。
《老子》(《道德经》/《南华真经》)81章,深刻阐述“道”和“德”的
含义。
和《论语》一起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
特征。
2)庄子
庄子名周(与孟子同期),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
《庄子》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
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
篇《齐物论》《逍遥游》等集中反映了这种哲学思想。
行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
2.道家思想内涵
(三)墨家思想
1.墨子名翟,出身于小手工业者,曾做过宋国大夫,相当有文化知识。
原师从
孔子学派,以儒家为主要攻击对象。
墨家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有
“非儒即墨”之称。
2.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钜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
3.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
4.思想内涵
1)伦理思想:兼爱(理论基础)
政治思想:尚贤、尚同、非攻
经济思想:节葬、节用、非乐
宗教思想:明鬼、非命、天志(逻辑起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2)成就了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子》共有71篇,现存53篇,内容可分为①
体现墨家核心思想的十大主张。
②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关的知识
(eg.小孔成像)。
③墨子的军事思想。
3)质朴无华,但逻辑推理严密,在形式逻辑发展史上有重要位置。
4)社会改革方案:①自食其力,各尽所能;②按劳分配;③机会均等;④
互利互爱。
(四)法家思想
1.起源:春秋时期管仲(齐)
经过:商鞅
集大成者:韩非,韩国人。
2.《韩非子》55篇,包括《孤愤》《五蠹》《说难》,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
合;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主张君主以
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为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
3.法家思想:公开、公平、公正。
(五)其他各家
1.名家
先驱为春秋末期郑国的邓析,著名的是战国中期的惠施和公孙龙。
2.阴阳家
齐国邹衍,用阴阳概念去解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在一
起,提出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改朝换代的历史必然性。
3.纵横家
指战国时期一批凭辩才从事政治活动的谋士。
一切以名利为目标。
4.农家
许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市贾不仁”
百家争鸣是学术文化繁荣的前提,是政治清明的反应,是国家昌
盛、人类进步的必要条件。
四、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焚书坑儒
李斯《焚书议》
主张:烧毁除无关意识形态(种植、医学、占卜)和秦史之外的书。
原理: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目的:统一思想以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结果:法家成为秦朝统治思想
(二)汉初的黄老之治
原因:黄老之学崇尚的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正好符合汉初的社会实际和统治者的需求。
结果:文景之治。
(三)儒道在汉代之争
窦太后VS魏其、武安(儒生)
(四)董仲舒的学说
1.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
《春秋》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一统”是孔子作《春秋》时为理想社会制定的基本纲领。
2.董仲舒为诸子百家中集大成者;其“儒术”与先秦的儒学已有很大不同。
它
本质上是为汉朝的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3.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