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eefa54f111f18583d05abe.png)
10、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11、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选做题
以小组为单位,以《保护绿色家 园》为题,仔细观察家庭或学校附 近街道、花草、树木的变化情况, 了解周围的环境有没被破坏的情况, 如果有,根据实际写出汇报材料, 并找找原因,提出环保建议。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 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 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 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 才停下来。
体会句子的意思: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 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什么---“任指”随便的一个东西、 物品。一切——指人们通过砍伐树木所 获得的所有物品。“锋利的斧头”象征 着那些无知的人们。
这句话是说: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 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变化的原因:
1、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 大的破环。
2、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贪图眼前利益, 致使村庄最后消失。
‥‥‥
说一说:
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砍伐森林,动 物无家可归!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lù
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lù
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
lù
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因因为为‥‥‥‥‥‥所所以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8e4a43b5ef7ba0d4b733b4e.png)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比如,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67dc14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7.png)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 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 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 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篇幅短小, 语言朴实, 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因此, “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 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之间的合作, 扫清文字的障碍, 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中思考, 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犁,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 “谁”不作为疑问代词, 是“任指”, 表示没有例外, 两个“谁”字连用, 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因此, 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 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管。
“拎”字, 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 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 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一年年, 一代代, 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 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这句里有两个“不断”, 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 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 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 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fb405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0.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以一把斧头为线索贯穿全文,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来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指导学生朗读的好课例。
因此,在备课时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蕴含着的道理”做为主要教学目标。
围绕着这个教学目标,在读准字词并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后即以“老师想提一个问题,这节课我就提一个问题。
你们有信心答对吗?要想答对我的问题,你们得好好读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a853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f.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精选7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篇一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年龄及所处的环境,对诗歌中所述的内容没有生活体验。
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对一些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已经有所掌握,也有了不少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朗读能力。
对这样一首现代诗,针对学生的情况,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读出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进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学生是比较好掌握的。
教材分析:《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一首叙述性诗歌,以现代诗歌的形式,用简洁优美的语句叙述了原来贫穷落后的深圳,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反映了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
诗歌一共有8个小节,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1、2小节由概括到具体叙述了“昨天”一座小村庄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以及带给人们的困扰。
第3—7小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这座村庄的可喜变化,抒发了诗人惊喜、赞叹的情感。
第8小节总结全诗,讴歌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人民的生活将来会更加美好。
教学目标1.掌握“灶、庞、焕”三个生字,理解积累“困扰、渺茫、晨曦、劳作、边陲、翩翩起舞、焕然一新”等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歌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和重大意义。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为习作做准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首歌。
课件出示深圳城市建设图片,背景音乐为《春天的故事》)2.歌中唱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指名说)深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说)现在的深圳是一个繁华的都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是著名的经济特区。
可是以前的深圳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3.是啊,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520dd9048d7c1c709a1453f.png)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教学解析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
比如,通篇课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读者会油然而生一种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一个村庄的故事》精品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一个村庄的故事》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79441ccc1755270722089a.png)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 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 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 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 蹄形。
(这是为什么?)
坐车过往这里的 人不约而同地赞
叹道:“筑这条路的 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 心。”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 不约而同地赞叹道: “筑这条路的人一定 有一颗高尚的心。”
5、人们赞叹筑路工人有 一颗高尚的心说明了什么?
fǔ
gài
zào lí
斧头
盖房
造 犁
kuò
duàn jiǎn
不断
减少
扩大
dòng
jù
mào
一栋
chái
家具
lí
冒出
hóng
柴烟
黎明
洪水hékuò为 何包 括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 消失在天空中。 大量的树木被当作柴草烧掉了。
大雨没喘气儿。大雨一直下个不停。
什 么 都 没有了 —— 所 有靠斧头得到 的一切,包括 那些锋利的斧 头。
一棵橡树
一棵树,一个绿色的生命。 叶儿是可爱的精灵,在阳光中摇 着闪亮的光环。
一棵树,一个会唱歌的童话。 枝条是神奇的琴键,鸟儿一边弹 奏一边歌唱。 朵朵黄花,是可爱的铃铛,摇响四 季的欢乐。
……
假若你们经过那里, 会说些什么?
课间安全提示语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2、上下楼梯是要靠右走。 3、不能再楼梯上推挤、跑跳。 4、不爬窗户和阳台,不拉爬窗 户防护栏。
(各持己见)
3、工程师 心里在想什么? 工人们心里又在 想什么?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 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 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 们了。”他轻声地说。
4、体会工程师的话:“现 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affcc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d.png)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知识点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__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这个小村庄什么样?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二、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生字、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斧”读“fǔ”,不要读成“fó”或“fǒu”“造”读“zào”,不要读成“zhào”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难确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具:查“八”字部黎:查“禾”字部4.理解词语斧头:也叫“斧子”。
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e88f82e650e52ea551898fd.png)
人教版三年级
7.一个小村庄的故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下
我我会会认认
郁郁葱 砍树
裸露 扩大 一栋栋 盖房 柴烟
黎明 咆哮 喘气儿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
思考:
是谁毁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小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 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出现了裸露的土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思考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 止砍树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 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破坏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要懂得爱护环境,保护自
维护生态平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
谢谢大家
再见!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89eab2a0116c175f0e4897.png)
森林(sēn shēn) 郁郁葱葱(cōng chōng)
湛蓝(zhàn zàn)
砍柴(chái cái)
喘息(chuǎn cuǎ) 咆哮(páo báo)
裸露(guǒ luǒ)
清澈( chè cè)
郁郁葱葱的 清澈见底的 湛蓝深远的 清新甜润的 应有尽有的
家具 森林 河水 天空 空气
寻人启事
我是地球,我有一个可爱的孩 子叫小村庄,前些日子下了几天几 夜的暴雨,暴雨过后我发现小村庄 突然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着,真 急死我了,好心的人们,请你们帮 我找找吧,找到小村庄,我一定重 谢!
地球
森林
小河
天空
空气
什 么 都 没 有 了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9个会认字,会写6个
yù
chè zhàn
lí
luǒ
kuò
dòng
páo xiào
山谷
柴烟 甜润
洪水 黎明 锋利 裸露
一栋栋 喘气儿 各式各样
小
村 庄
郁郁葱葱 应有尽有
准备工作三
练写生字 通语言sēn Βιβλιοθήκη ù森林 阴森 浓郁 郁郁葱葱
cōng zhàn
大葱 葱花 湛蓝 清湛
gài lí
盖房 盖楼 犁地 铁犁
一、 给红体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会写字。
准备工作一
读课文 了解小村庄
自学指导一:多层次朗读
第一步:坐姿端正。 第二步:认真听录音。 第三步:小声跟读。
比赛要求
1、声音响亮。 2、字音准确,不添字,不减字。
一个棒
学习标兵 棒糖 礼仪标兵
卡
卡
积分+1
积分+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书写指导,注重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
初读课文,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文章脉络的把握,有利于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板书设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毁灭
三年 班语文教案设计总课时:第 19 节
课 题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 型
精读
课 时 安 排
3、板书课题: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认读本课生字。
(3)一边读一边想:本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
(4)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的情况
(1)认读本课生字。
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
(2)认读词语.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美丽的村庄图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是啊,这小村庄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3)从“早先”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4)再读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画面: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有感情地朗读。
说一说
齐读。
观察图
指名读最后一段。
体会破这号的作用。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相关句子。
小组交流
读句子。
说一说。
谈体会。
读句子。
明确写作手法。
体会感情。
读句子。
说一说。
说说省略号的作用。
发挥想象,自由说。
设计广告。
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对比阅读,让学生感悟小村庄的变化,激发学习的阅读欲望。
②两个“不断”又说明什么?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值得庆幸的是在这场咆哮的洪水的灾难中,小村庄的人们活了下来,那么你想对村民说些什么呢?
2、.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课文不仅仅给我们讲一个令人叹惋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听写生字词。
看图说说。
三年 班语文教案设计总课时:第 19 节
课 题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 型
精读
课 时 安 排
2—1
授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李明晏
本教案使用人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本课生字、词。
2、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 点
识字、写字。
难 点
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教师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说说破折号的作用。
3.过渡: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
(2)、分小组议一议。
(3)、抓住重点句体会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
句一: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难 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环保方面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
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设意图
复习导入
朗读感悟
拓展应用
总结升华
1、听写生字词。
2、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板书设计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毁灭
保护环境
裸露、应有尽有、锋利、咆哮等。
(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生字特点。
(3)重点指导书写“葱”和“裸”、“黎”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
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课文围绕小村庄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课文讲述了在一个小村庄里,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乱砍树木,破坏植被,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遭到了毁灭命运的故事。)
2—2
授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李明晏
本教案使用人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重 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为什么会毁灭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看图片,说一说。
齐读课题。
按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认读词语。
理解词语。
指名读课文,评价、正音。
认读生字并组词。
观察特点。
仿写。
分段读课文,说说段意。
默读课文,指名说。
练习朗读。
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收集环保方面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
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设意图
激趣导入
初读感知
理清脉络
总结升华
1、在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请同学们们看看,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
2、今天我们就读读这个小村庄的故事。
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
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
①这里的两个“谁”指代什么?“裸露的土地”又指的是什么?
②你为什么认为这一句与毁掉小村庄有关?
句二: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消失在天空了。
①这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句子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句三:一年年,一代代,……不断扩大……
①“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