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第1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汽化与液化

第1课时实验探究:液体的沸腾

合作共建

智能应用小结: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过

程,只在特定温度下发生(沸腾时的温度为

沸点).

知识点2:实验探究:水的沸点

猜想与假设

问题1:液体沸腾有条件吗?在沸腾时的现象是怎

样的?沸腾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液体

沸腾时需要吸热吗?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问题2:探究水的沸点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怎样安

装?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课本P16

页图12-27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小结:(1)需要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石

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硬纸片.

(2)先点燃酒精灯,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

固定铁圈的高度,在铁圈上放置石棉网上,

将盛有热水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将温度计

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并根据温度计的使

用要求固定温度计的高度.

(3)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值.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问题3:观察水在沸腾前与沸腾后水中声音大小和

气泡多少有何变化?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在课本P17页图12-28中用描点法作出水

沸腾的时间-温度图像.

表1:

时间

(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小结:水在沸腾前,水中声音由小逐渐变大,气泡

上升变小,甚至消失;水在沸腾时,水中声

音变小,气泡上升变大,最后到液面破裂.如

下图所示:

学生的回答,重点强

调,使学生初步了解

沸腾的特点,各种液

体沸腾时都有确定

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做沸点.

展示课件,让学生大

胆猜测,鼓励他们互

相讨论,充分交流,

学生猜想合理即

可.同时让学生完成

学案“课堂探究”知

识点2“实验探究水

的沸点”第1部分内

容.

设计实验:学生交流

讨论,教师指导学生

设计实验方案,有意

识地引导不同分组

的学生分别选择冷、

热水实验.教师按照

学生的设计思路给

予归纳,肯定并表扬

学生正确的实验设

计,增强学生学生物

理的信心.

学生完成学案“课堂

探究”知识点2“实

验探究水的沸点”设

计实验方案部分内

容.

进行实验:把学生分

组进行实验,有意识

地把学生分成冷水

组和热水组,并对个

别组提出建议:能不

能想办法缩短时间

过程——让水尽快

沸腾,为后续问题铺

垫.

实验过程中学生应

观察到以下现象:开

始给水加热时,在烧

杯的器壁出现了许

多小气泡,随着水的

温度升高小气泡逐

合作共建

智能应用

沸腾前沸腾时

问题4:水沸腾后把烧杯从石棉网上拿开,水会立

即停止沸腾,再把烧杯放回石棉网上,水

又会重新沸腾.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

分析与论证:

问题5:分析图像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在沸腾过程

中水的温度有何特点?

液体沸腾的图像如下图:

交流与讨论:

问题6: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

以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提高热水的温度;加盖减少热量的散失;适

当减少热水的质量(或体积).

问题7: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继续沸腾一

会儿才会停止.其原因是什么?

小结: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由于石棉网的温

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可以继续吸热,

所以沸腾还能维持一会儿.

问题8:处理例题1及变式练习1

渐变大,并脱离烧杯

器壁开始上升,气泡

在上升的过程中逐

渐变小,还没有到达

液面就消失了,同时

听到吱吱的响声,后

来发生了变化,脱离

器壁的气泡在上升

过程中逐渐变大,上

升到水面破裂.

教师重复实验,学生

分析现象,得出结

论:根据撤掉酒精灯

后,水就停止沸腾,

说明液体在沸腾过

程中需要吸热.让学

生明确水沸腾必须

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水温达到沸点;

2.水能继续吸热.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数据,结合图像特点

得出结论:水在沸腾

过程中,虽然继续吸

收热量,但温度保持

不变.

学生完成学案“课堂

探究”知识点2“实

验探究水的沸点”

“进行实验、数据收

集与分析”部分内

容.

教师引导学生,在生

活中,想尽快喝到烧

开的水去思考,还有

哪些方法可以缩短

水的沸腾时间?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师生反馈交流,形成

共识.

学生交流、讨论,结

合水沸腾的条件找

出原因.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100

80

60

40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