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数的认识》大单元项目式设计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数的认识》大单元项目式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2115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a.png)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数的认识》大单元项目式设计一、内容分析1.定义与特性大数是指以万、亿等为计数单位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计算中,当数字非常庞大时,使用大数的表达方式能更方便地描绘和分析。
大数的读写、改写、近似以及与其它数的比较,都有一套标准化的规则和方法。
2.计数单位的深入解释在大数中,亿、万等计数单位有特殊意义。
了解这些计数单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数的结构和特点。
例如,“万”在中国古代就有使用,而“亿”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表示的数值不同。
3.大数的读写与表示方法大数的读写涉及特定的规则和技巧,如123456789可以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此外,使用数位顺序表等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方便地理解和操作大数。
4.教育意义与挑战教授大数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然而,大数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也可能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一定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解决。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数的读写、大小比较等。
这一基础知识是理解亿以内数的必要前提,为进一步学习大数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是,从万到亿的跨越可能仍然给一些学生带来挑战,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将之前学习的内容与新知识相连。
2.注意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可能存在困惑大数的概念和操作相对复杂,一些学生可能会在读写和运算方面遇到困惑。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大数的概念和性质。
使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购物、旅游、计划经济预算等,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大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3.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的学习不应孤立,而是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学生已经熟悉万以内数的操作,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探究亿以内数的规律,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c08a7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2.png)
3.引入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大数的探究欲望。
4.小结: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学习大数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大数的数位顺序,让学生明确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如亿、万等。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大数的概念,掌握大数的数位顺序,能够准确读写大数,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使学生掌握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示范大数的读写方法,强调从高位到低位的读写顺序,以及每个数位上的数值。
3.通过实例讲解大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引导学生总结大数运算的注意事项,如数位对齐、进位等。
5.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大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讨论大数在该场景中的应用。
4.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大数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大数学习中的难题,培养他们坚韧、自信的品质。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大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6.教学评价与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名师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名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7d3482302020740bf1e9b16.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C}1. 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
{C}2. 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
{C}3. 增加了将一个数写成扩展式的例题。
用不同形式来认识数,也为中学学习科学记数法做一定铺垫。
{C}4. 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
{C}5. 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
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
{C}6. 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六个。
主要围绕:对一亿的感知、数的分级、非位置制计数方法、记数符号的来历、位置制计数方法、计算器特殊按键的介绍等进行,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充分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和十进制计数法的优势。
7.新增了“整理和复习”。
四、具体内容(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例1: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
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时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例如,在计数器万位上拨数,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十万怎样表示”的问题,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引出计数单位“十万”。
四年级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
![四年级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f85d47aeaad1f346933fd1.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大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
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多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的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例外数字以及例外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简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多见,学生了解也不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合适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
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相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4、通过介绍我国人口普查状况、算盘的发明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67a3a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8.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 大数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很大的数,例如用来表示人口、货币、距离等。
这些数被称为大数。
2. 大数的组成:大数由数字0-9组成,其中最高位的数字不能为0。
二、大数的读法和写法1. 大数的读法:读大数时,通常按照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的顺序来读数,中间可以使用“零”进行分隔。
例如:7894读作“七千八百九十四”,5050读作“五千零五十”。
2. 大数的写法:大数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形式进行书写。
例如:7894用7894表示,5050用5050表示。
三、大数的比较1. 大数的大小比较原则: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最高位的数字,如果相同,则比较次高位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不相同的数字为止。
例如:在比较7894和5050的大小时,先比较千位数,由于7大于5,所以7894大于5050。
2. 大数的比较运算:除了比较大小外,大数还可以进行相等、不等、大于和小于的比较运算。
四、大数的加法和减法1. 大数的加法:大数的加法和小数的加法类似,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的顺序从右往左进行计算。
如果相加的两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位。
例如:7894 + 5050的计算过程为:4 + 0 = 4(个位数)9 + 5 = 14,需要进位1(十位数)8 + 5 + 1 = 14,需要进位1(百位数)7 + 0 + 1 = 8(千位数)所以,7894 + 5050 = 12944。
2. 大数的减法:大数的减法也类似于小数的减法,按照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的顺序从右往左进行计算。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例如:7894 - 5050的计算过程为:4 - 0 = 4(个位数)9 - 5 = 4(十位数)8 - 5 = 3(百位数)因为7小于5,所以需要向前一位借位10 - 5 - 1 = 4(千位数)所以,7894 - 5050 = 2844。
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
![四年级上册数学.1 大数的认识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https://img.taocdn.com/s3/m/b49a1f40c281e53a5902ff2c.png)
重点单元核心归纳与易错警示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亿级和万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加“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的一个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大数的写法按级写: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占位。
强调:亿级完全写好后再去考虑万级,万级完全写好后再去考虑个级。
读出一个零,可能会写出多个0(万级和个级4位补足)。
大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相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小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开始比起,直到比出大小。
大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或亿位后面的4个0或8个0省略,加上“万”字或“亿”字。
一般求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用计算器计算及探索规律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时,每按一个运算符号键,一定要认真核对所要输入的数据与屏幕上所显示的数据是否一致。
若错误,清除错误数据,再输入正确数据,运算即可继续进行。
遇到特殊的计算,找出规律再计算会更快捷。
教学环节2:易错警示素养延伸【例题1】判断: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错点警示:“两个计数单位”是任意的两个,比如“万”和“十”,它们之间的进率不是10。
规避策略:只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10。
2没能正确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读法。
【例题2】选择: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1003040 B.1003400 C.1000304 D.1030004错误答案:B或C或D正确答案:A错点警示:对中间或末尾有0的大数读法认知错误。
规避策略:中间或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读法要熟记,即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写数时少写0占位【例题3】填空:三千五百万零七十写作:( )。
第一章 大数的认识 (单元总结)
![第一章 大数的认识 (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f0e71d14791711cc7917e8.png)
第一章 大数的认识 (单元总结):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进率以及数级、数位 (1)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
都是较大的计数单位。
(2)明确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10.(3)把计数单位按照从小到大、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以制成数位顺序表,制表时,我国习惯把多位数四位一分级。
(4)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数位是指一个数种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
同一个数字,所在数位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如“1”在万位表示1个万,写在千万位,表示1个千万。
(5)结合数位表认识较大的数。
13819000是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按照数位顺序表,把各个数字一一对应的写在各个数位上,认识更方便。
2.亿以内数的读法:(1)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去读,千位是几就读几,百位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的0不读。
(2)读较大的数,通常先对这个数进行分级,分级的方法是从个位起,每四级数位是一级,一般用分级线,把不同的数级分开,用虚线。
(3)读万级的方法和个级一样,按照个级的读法,不同的是在万级后面加上一个“万” 字。
(4)读数时,用大写,写作时,用小写。
3.亿以内数的写法:(1)要想快速写出含有两级的数,要先找出关键字“万”,万字前面是多少,写多少,再在后面写出个级的数,写个个级时一定要保证是四位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占位。
(2)也可以用数位表写数。
亿级 万级 个级 ...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位亿级 万级 个级... 亿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1 3 8 1 9 0 0 092124.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1)数位不同的两个数的比较,数位多的那个数大。
(2)数位相同的两个数,首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整体设计——《大数的认识》项目式学习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整体设计——《大数的认识》项目式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84492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0.png)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整体设计——《大数的认识》项目式学习01 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大数的认识”,这个主题是四年级数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整个数学学习具有基础性的影响。
大数的认识对于学生理解数字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他们理解和运用更高级数学知识的基石。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大数的基本特性,包括它们的表示方法,数位顺序,以及各种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读写和比较大数,同时,也能够将大数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大数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除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我们还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02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器的使用等几部分。
对于“亿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将通过让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正确地读写大数。
同时,我们将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大数的特性,比如比较大数的大小。
对于“数的产生”,我们将引导学生思考数为何会产生,它们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和价值,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数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十进制计数法”的部分,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十进制计数法表示和处理大数。
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大数的组织结构,同时也将为他们处理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工具“亿以上数的认识”和“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器的使用”是单元的重要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将扩大学生的认识范围,让他们了解到大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将提升他们处理大数的技能。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1cae7767f5acfa0c7cd34.png)
《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大数的认识”是小学中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
万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先由万、万位扩展到亿、亿位,再由亿、亿位扩展到千亿、千亿位,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
在这一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
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探索、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经验,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做好准备。
而在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时,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类推出,使学生对整数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而且有利于知识、方法的迁移,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二)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大数的意义为帮助学生明晰数的概念,感受大数的意义,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大数素材,有自然科学知识(如:一个人血管总长度、地球赤道长度、光的传播速度等)、国情教育(如: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等)、爱国教育(如:算筹、算盘的发明等)等。
用源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素材为载体呈现数学知识,使学习内容生动、鲜活、现实,让学生在了解大数的广泛应用的同时,丰富他们对大数的感受。
并使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读、写等知识的同时,受到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的呈现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的过程。
本单元教材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比如“亿以内数的读法”,先由万以内的数启动读数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着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读整万数和含有两级的数,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读数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15ad5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7.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分析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试卷分析(一)第一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主要做法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一)学生卷面反馈。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做得的十分理想,特别是大数的读写,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稳、准、实,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到位。
学生的进步特别快,这与平时练的多要求高有关。
大多数学生对本册容易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仅有少数学生出现问题。
学生在三年级的计算能力比较差,乘法列竖式不会写,除法当作乘法列竖式,也不会试商,我们要要求学生计算做到“一步一回头”,不要到头来算总账。
2. 填空这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发挥正常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
3. 学生对数找规律,掌握得很好,观察仔细,积极思考,能找出数的规律,填写的较好。
可是学生对大数有“0”的读法,掌握得比较欠缺。
不会运用每一级的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以及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的方法进行写数。
(二)今后的教学方向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2:《大数的认识》单元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业2:《大数的认识》单元研究性学习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dd6da1c850ad02df804162.png)
在教材中,我们学会了通过用尺子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来推算一亿有多大的方法。但是,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来体验一亿有多大。只要你放飞想象,身边的任何物质都可以利用起来,现在,就让我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吧!
【任务与预期成果】
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实验方案和小组间相互交流实验方案,通过猜想和实验,进行分析探究,感受到一亿有多大,并结合查找的资料和推想的结论来体会聚少成多的道理。
2.明确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厚度,描述活动过程,从中体会1亿的大小。
3.小组进行实验:分别取100张或1000张纸的高度,分组进行测量。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
4.各小组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
三、经验交流与总结。
1.成果展示。
2.讨论交流。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分
得分
信息收集
只能找些简单的文字资料,其他搜索方式都不太了解
能搜索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但目标不太明确
能搜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并能进行简单的选择
信息资料的搜索过程很熟练,并能从主题出发,进行资料的归纳与分析
实践探究中的表现
没有明确的目标,比较盲目
能跟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能找到实践调查的重心,并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动手实践合作能力强,对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及表达能力
只能跟从其他成员,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清楚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太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合作能力较强,表现积极,但思路不太明确
合作能力强,学习积极性较高而且能进行语言表达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bc3a7770bf78a6529546e.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教学内容1.亿以内数的认识。
2.十进制计数法。
3.亿以上数的认识。
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C}1. 例题的编排增加了一些衔接语,使内容更具连贯性;还注意体现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尽量为教学提供一定的引导。
{C}2. 读数、写数例题的编排更具层次性,强调分级读、写数的好处;对大数的读法、写法法则,以学生讨论、探究、填空的形式加以显示。
{C}3. 增加了将一个数写成扩展式的例题。
用不同形式来认识数,也为中学学习科学记数法做一定铺垫。
{C}4. 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分别安排例题教学,以避免学生将二者混淆。
{C}5. 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连环画形式,配以简要的文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历程。
随后单独介绍了算盘、计算器。
{C}6. 增加了“你知道吗”的版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至六个。
主要围绕:对一亿的感知、数的分级、非位置制计数方法、记数符号的来历、位置制计数方法、计算器特殊按键的介绍等进行,丰富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充分体会阿拉伯数字的特点和十进制计数法的优势。
7.新增了“整理和复习”。
四、具体内容(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例1:认识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首先通过呈现北京市的人口数,说明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
然后借助计数器,利用动态拨珠的形式,在原有的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并让学生初步感知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在有了计数单位后,简要说明了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并让学生结合北京市人口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时应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由万以内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例如,在计数器万位上拨数,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万,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十万怎样表示”的问题,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引出计数单位“十万”。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89144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b.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五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一亿有多大。
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
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数感。
认识所有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教学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不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独立思考、去和同学合作交流,从而理解这些知识。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计数器),让学生自己制作数位顺序表。
读数的时候,“先分级、后读写”,就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往左,每四个连续数位分为一级,(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四个数位),每个数级依次叫做个级、万级和亿级,然后从高位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
先按从右往左,四个数为一级,划上分级线,然后从最高位起,逐级依次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都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一级,就加上这一级的级名“亿”或“万”,每一级中0的读法都与个级中0的读法一样。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反思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223f6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4.png)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反思一、知识内容方面。
1. 数位顺序表的理解。
- 在本单元中,数位顺序表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数位顺序表从右到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等。
这有助于我准确地读写大数。
例如,在读写像567890123这样的数时,我能根据数位顺序表快速确定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从而正确地读出“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九万零一百二十三”,也能准确地写出这个数。
-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较多,容易混淆相邻数位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会把百万位和千万位的顺序弄反,导致读写数时出现错误。
2. 大数的读写法。
- 读大数时,我学会了先分级,从高位读起,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大数时,则是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没有数字的数位用0占位。
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实用。
例如,读30050080时,分级为30050080,读作“三千零五万零八十”;写一亿零三百时,先写出亿位上的1,然后因为百万位是0,就在百万位写0,再写出百位上的3,其他数位补0,写作100000300。
- 在读写一些特殊的大数时,还是容易出错。
当数中有多个连续的0时,有时候会多读或者少读0。
像800000008这个数,可能会错误地读作“八亿零八”,少读了中间的0。
在写数时,如果数字较大且0的个数较多,也容易漏写0。
3. 数的大小比较。
- 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例如,比较56789和56890,因为这两个数都是五位数,最高位万位都是5,千位也都是6,而百位上7小于8,所以56789小于56890。
- 在比较一些位数较多且数字比较接近的数时,可能会因为粗心而比较错误。
比如比较123456789和123456798,可能会忽略最后两位数字的比较。
大数的认识单元解读(最后)
![大数的认识单元解读(最后)](https://img.taocdn.com/s3/m/33837d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d.png)
不完整法则文本。
(1)先写________级,再写________级,最后写______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________。
第四课时 自主学习: 任务 学习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1)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吗?请任意选择两个数 据,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知识点二:读数方法 (写汉字)
1、先分级。
2、从高位读起。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亿级后 面加一个“亿”字,“万”级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 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知识点三:写数的方法
1、先分级。 2、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 个级。 3、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 数位写0占位。
含有三级的数怎么读?
第三课时
自主学习:任务一 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请认真看教材7页例4,你能写出上面的数吗?请同学们先 拿出计数器拨一拨,再在练习本上写数,也可以利用数位顺序表 写一写这个数。
2、你能按提示补充完整小精灵的话吗?试一试。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这个数有两级,先在万级上写________, 再在个级上写________。千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写0。 任务二 学习亿以上数的写法
知识点八:计算工具的认识
(1)算盘:14世纪,中国发明了算盘。算盘有上下两档, 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 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2)计算器: CE 或者 AC 是“清除键”;ON / C 是“开 关及清屏键”; OFF 是关闭键; M +是存储数据; MR 是提取数据; MC 是清除数据; MRC 按一下是把所存数 据调出来,按第二下是把所存数据清除掉。
新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5e51660912a21614792997.png)
新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作者:————————————————————————————————日期:ﻩ《大数的认识》教材分析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崔钰“大数的认识”是小学中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
万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一)优化教材结构,集中大数认识,便于知识、方法的迁移教材按“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扩展到亿、亿位扩展到千亿、千亿位读数和写数读写含有两级的数读写含有三级的数比较大小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改写与省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认识先由万、万位扩展到亿、亿位,再由亿、亿位扩展到千亿、千亿位,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
在这一过程中,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
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探索、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的知识和经验,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做好准备。
而在学习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的方法时,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类推出,使学生对整数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而且有利于知识、方法的迁移,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二)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大数的意义为帮助学生明晰数的概念,感受大数的意义,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大数素材,有自然科学知识(如:一个人血管总长度、地球赤道长度、光的传播速度等)、国情教育(如: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人口数等)、爱国教育(如:算筹、算盘的发明等)等。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b317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0.png)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大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大数的概念和认识。
下面是关于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计数和计量的工具,我们常用的数字是0到9这十个数字组成的十进制数。
2. 十进制数的组成:十进制数由各位数字组合而成,每个数字的位数决定了它的大小和位置。
3. 数的读法和写法: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来表达数的大小和数量,例如:123读作“一百二十三”,写作“123”。
二、大数的认识1. 大数的概念:大数是指超过十位数的数,例如:100、1000、10000等。
2. 大数的位数:大数的位数由它包含的数字个数决定,例如:100有三位数,1000有四位数,以此类推。
3.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大数的读法和写法与小数类似,但在读数时要注意每个数字的读法和位数的读法。
例如:100读作“一百”,1000读作“一千”。
三、数的比较和排序1. 数的比较:当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时,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只需从高位数开始逐位比较。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 数的排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可以进行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
四、数的进位和退位1. 数的进位:当运算中某一位的数达到9时,进位就会发生,即将个位数进一位。
2. 数的退位:当运算中某一位的数小于0时,退位就会发生,即将个位数退一位。
五、数的加减运算1. 数的加法:在进行加法运算时,从低位数开始逐位相加,如果某一位的和大于等于10,则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2. 数的减法:在进行减法运算时,从低位数开始逐位相减,如果某一位的减数大于被减数,则需要进行退位操作。
六、巧用数的规律1. 数的倍数和约数:数的倍数是指能够被该数整除的数,数的约数是指能够整除该数的数。
2. 数的规律:数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规律,例如:个位数和为10的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9的倍数等。
七、数的应用1. 数的应用场景: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计算物品的数量、统计成绩和时间的表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的认识》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5.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大数的认识”即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
万以上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是小学中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万以上数的计数单位、排列顺序,数位的分级,万以上数的认、读、写与比较大小,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大数的尾数求近似数,十进制计数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表。
本单元应从大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认识数。
亿以内数的认、读、写是教学的重点,中间或末尾有的数的读、写是教学的难点。
2.教材编排特点
(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促进知识、方法的迁移。
“大数的认识”从万以内的数扩展到千亿,数目大,数位多,读和写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数概念的特点,采取逐步扩大认数范围的方式,把大数的认识分为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部分。
教材按“亿以内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
先由万以内的数扩展到亿,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水平。
然后把计数单位扩展到“千亿”,通过对计数单位的整理引出数位顺序表,概括出“十进制计数法”等概念。
这里,整理并拓展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
学生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清楚地了解到从个位到千亿位的排列顺序及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等,为认识亿以上的数奠定基础。
学生可以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探索、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的方法……从而丰富、提升学生对整数的认识,为认识亿以上的数作好准备。
最后,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类推出亿以上数的读法、写法,比较大小和求近似数的
方法,使学生对整数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这样编排,有利于知识、方法的迁移,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提高。
(2)提供丰富的素材,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从自然、社会、科学等多方面选择实例和数据,结合现实情境与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例如,教材首先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引入学习内容,提供认识大数的实际背景。
教材还选取了一个人一年的心跳数、一个人血管总长度、地球赤道长度、光的传播速度、蜻蜓的眼睛由多少只小眼组成、蓝鲸的体重、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全球总人口数等素材,并设计现实情境,让学生了解大数的广泛应用,丰富学生对大数的感受。
用源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素材为载体呈现数学知识,使学习内容生动、鲜活、现实,并使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读、写等知识的同时,受到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3)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交流的条件与空间,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的过程。
本单元教材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比如“亿以内数的读法”,先由万以内的数启动读数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着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读整万数和含有两级的数,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总结读数的方法。
又如,亿以内数的写法、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等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索。
按教材的编排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应用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和经验去尝试亿以内数的读、写与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对读、写和比较大小实例的讨论,归纳总结读法、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一是提供生活中运用大数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
借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以及对从“万”到“亿”新计数单位的初步了解,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
比如,播放某学校学生做广播操的情境或某个观看文艺演出的情境,让学生想想“如果学校的学生为1000人,10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有多少人?30所呢?”使学生体验大数的意义。
又如,利用教材资源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每秒画出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
三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要用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
到1亿有多大。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大数的认识中,万以上的数、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写法则、近似数等,都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要思考研究:新知识需要怎样引入,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几个要点,其中的重点是什么,怎么突破难点等。
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的规律和数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数知识展开数数活动。
借助计数器,先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
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多次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得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数数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这些计数单位所占数位的过程。
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数位顺序表,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出“数级”。
让学生经历发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过程,经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名称、大小,认识计数单位的顺序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各数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规律,既为万以上数概念的形成及读写打好基础,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
读、写万以上的数,要按照数级,一级一级地读、写。
因此,牢固掌握数位顺序和数的分级,是读、写万以上数的关键。
教学时,在计数单位由“万”扩展到“亿”,归纳总结出数位概念和整理出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应及时介绍我国的计数规律,突出数级知识,重点认识个级和万级,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打下基础。
然后在数的读、写中始终抓住“数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整万数的读写与含两级的数的读写,再引导学生类推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
例如读数时,要先分级再按级读出每一级的数,写数时,则要抓住“万”“亿”这些级的标志词来从高到低写出每一级的数。
(4)建议用12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