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尝试
数学教育家H.Freudenthal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所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21世纪的课堂应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因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数学,实实在在地做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挖掘生活素材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法则、定律、应用题、几何图形等,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生活原型。教师应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背景中采撷生活数学实例,寻找数学原型。首先,教师要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因为在每个家庭都包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如家中物体的形状、数量、房子的面积大小,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都可以提出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学生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其次,关注学校中的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校园里的数学素材。如教室大小,讲台、门窗、黑板的形状,座位的排列,操场的大小、周长等等,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数学问题。如果把这些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再次,挖掘社会中的学生生活。如:春游活动的行程、买东西的价格等,学生都可以从中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引进课堂,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感到十分轻松愉快。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找准每个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导入新课,引出数学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时,先展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杭州地图,提问学生各自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地图上找出西湖、灵隐、六和塔三大著名景点,提问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形状有什么特点?再引导思考对应的角和边有什么关系?这样很自然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从而自然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样设计,既创设了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相关系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体现了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二、回归生活实践,体会数学应用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教育学和心
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在传授新知时,教师应在教学中创造问题的情景,启发、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是数学
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三、讲解例题,注入生活情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现代的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学生面对的却是大量的枯燥繁杂的计算题,解答的又是陈旧乏味的传统应用题,弄得学生筋疲力尽,根本谈不上对学习数学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因此,在例题教
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所学知识处理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亲身经历的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增添学生学习的情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相遇问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个物体运动的较复杂的应用题,其中涉及到了“运动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新的运动要素,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恰当地把教材中对学生来说缺少生活气息的应用题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注入了生活情趣,使学生感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解答应用题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