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临床观察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方法:将128

例癌性发热患者分成中、低热组和高热组,每组再分2个亚组,治疗组67例,使用新癀片治疗;对照组61例,使用吲哚美辛栓治疗,观察2组对癌性中、低度发热及高热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中、低热的总有效率97.6%,对高热的总有效率76.3%,对照组对中、低热的总有效率95.3%,对高热的总有效率88.9%。结论:新癀片与吲哚美辛栓对中低热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对高热的总有效率不如吲哚美辛栓(p0.05)。

关键词新癀片癌性发热吲哚美辛栓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菌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

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癌性发热多表现为间歇性发热,热型以不规则热和弛张热为多,常见低、中度发热,也可见高热。对抗菌药不敏感,非甾体抗炎药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多,药效短,易复发。近年来,试用新癀片治疗

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0~2011年10月收治癌性发热患者128例,将其分为低、中热组和高热组,每组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低、中热组98例,体温37.5~39℃,其中治疗组用新癀片治疗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58±2.34岁;对照组用吲哚美辛栓治疗48例,男

30例,女18例,年龄60±4.52岁。高热组30例,体温≥39℃,其中治疗组用新癀片治疗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62±3.16岁;对照组用吲哚美辛栓治疗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4±

2.48岁。两组资料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新癀片口服,中、低热组2~3片/次,2次/日,高温组4片/次,3次/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可据情况减少药量。对照组:予以吲哚美辛栓纳肛,低、中热组,50mg/次,1次/日,高热组,100mg/次,1次/日。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可酌情减少剂量。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激素、其他消炎镇痛药及对体温有显著影响的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1完全控制:治疗7~10天体温恢复正常,疗程结束后经观察7天无反复;2部分控制:治疗7~10天体温恢复正常,疗程结束后经观察7天有反复,但较治疗前体温降低;3有效:治疗7~10天发热降低0.5~1.5℃,但未恢复正常;4无效:治疗

10天体温未见明显变化或升高。

统计学处理:采用 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低中、中度发热疗效相近(p0.05),对高热,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见表1和表2。

讨论

癌性发热与多种致热因素相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组织相对缺血缺氧而坏死而产生大量致热原导致发热;或由于治疗引起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导致机体发热;恶性肿瘤内白细胞浸润引起炎性反应、恶性肿瘤细胞内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而发热;肿瘤细胞能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可引起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激素治疗不良反应较大,目前多以解热镇痛药物治疗为主,有效率较高,但有一定不良反应。积极有效地控制癌性发热患者的体温,不仅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癌性发热多属瘀毒郁结化热所致。新癀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含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粉、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曲、吲哚美辛,其中少量的吲哚美辛亦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机制退热,而其他中药成分多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组方中肿节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三七、红曲活血化瘀止痛,牛黄、猪胆粉、水牛角清热解毒,安神定惊,珍珠粉清热养阴、安神定痛。现代药理学证明:牛黄及肿节风具有消炎、解热作用,三七皂苷、肿节风琥珀酸、肿节风黄酮等活性成分有镇痛、镇静、消炎、抗癌等作用。另外,清热解毒中药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也考虑是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的作用

机制之一。本次试验表明新癀片对低、中度癌性发热疗效与吲哚美辛栓效果相当,未见明显差异,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钊献,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95-596.

2吕雪英,张晓琛,杨云海,等.罗非昔布治疗癌性发热21例临床

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4,19(2):70-71.

3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1992:446-448.

4徐伟,刘政,季国忠,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消化系肿瘤中的

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84-1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