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基本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基本知识点

【单位】

1、长度:m、cm(1m=100cm)

2、面积:m2、cm2(1cm2=10-4m2)

3、密度:1g/cm3=103kg/m3

4、体积:m3、cm3、L、mL(1cm3=10-6m3、1cm3=1mL、1L=10-3m3)

5、力(包括压力、重力等任何力):牛(N)

6、质量:g、kg、吨(1g=10-3kg、1吨=1000千克)

7、溶解度:克

8、压强:帕(Pa)

【公式】

1、密度:ρ=m/V

2、压强:P=F/S

3、浮力:a、F浮=G-F(物体浸没时弹簧秤示数)

b、F浮=G排液=ρ液gV排

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

4、质量分数=m溶质/m溶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储水量最大:海洋水(96.53%);

储水量最大的淡水:冰川水;

人类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淡水资源):

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

[2]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水循环活跃。

大气水更新最快,冰川水更新最慢。

[3]水循环(见右图)

①降水②蒸发③蒸腾④水气输送⑤降水⑥蒸发⑦地表径流⑧地下径流。

连接海洋和陆地,并补充陆地淡水资源:海陆间水循环。

水循环动力(太阳辐射)、内因(水三态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 ]电解水实验

a、判断气体方法

①管内空的体积大则为氢气(如图管B)

②“负氢”:电源负极相连的管产生的是氢气

b、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V(氢气):V(氧气)=2:1

c、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d、检验气体方法

①氧气: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②氢气:将气体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和凝固点(0℃)。

第3节水的密度

[1]公式:ρ=m/V(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单位:kg/m3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1g/c m=103k g/m。

[3]水的密度:103kg/m3表示:1m³的水的质量是1000k g。

[4]不同物质,若体积相同,则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若质量相同,则体积越大,密度越小。(可根据公式得出)。

[5]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a、用天平称出质量m

b、用量筒量取体积为V1的水

c、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量筒读数V2

d、计算ρ=m/(V2-V1)。

第4节水的压强

[1]压力:

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向下)、

大小(当物体在水平面上不受外力作用时,数值上F=G)

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2]压强(P):

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大小)、

公式(P=F/S)、

单位(帕)、

受力面积(拖拉机、坦克:2条履带;人站立:2只脚;人行走:1只脚)。

[3]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液体压强

(液体会对容器的底部、侧壁和液体内部产生压强):

影响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深度越深、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同一深度同一液体中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

第5节水的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计算:

a、称重法:F浮=G-F(物体浸没时弹簧秤示数)

b、F浮=G排液=ρ液g V排

c、根据物体浮沉条件。

[3]物体浮沉条件:

a、漂浮:F浮=G物(V排

b、悬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

c、上浮:F浮>G物(最终会漂浮)ρ物<ρ液;

d、下沉:F浮ρ液;

漂浮、上浮参考木头放到水里的情况,下沉参考铁块放到水里的情况。

[4]密度计工作原理:

始终漂浮(受到的浮力永远不变,等于密度计本身的重力)。

刻度值: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5]轮船从海里开到河里,吃水量增大。

[6]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上浮或者下沉,在潜水艇为露出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碘酒)、液体(酒精的水溶液)或气体(汽水),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丙酮、汽油等。

溶液一定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血液、泥浆水等)。

[3]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牛奶、肥皂水)。

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力不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判断方法:

a、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溶质

b、加入少量溶质,发现溶质不溶解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a、加溶剂

b、升高温度(熟石灰降低温度)。

a、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降低温度(熟石灰升高温度)。

[4]溶解度(一定温度、100g水、饱和溶液、单位:g)的影响因素:

a、内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b、外因:温度(气体还包括气压)。

[5]溶解等级:

小于0.01g(难溶)、0.01g—1g(微溶)、1g—10g(可溶)、大于10g(易溶)。

[6]溶解曲线:

a、曲线上的点:在相应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b、交点:在某温度下,某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等于。

c、曲线:某种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减小)。

[7] 质量分数(用小数或者百分数表示)=m溶质/m溶液=m溶质/(m溶质+m溶剂)。

[8]用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a、计算

b、称量

c、溶解。

[9]稀释溶液计算的关键点: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浓=稀×稀

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特点:固定熔点、规则几何外形。

[2]常见的晶体: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等;常见的非晶体:沥青、松香、玻璃等。

[3]结晶方法:a、蒸发溶剂(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溶质、溶剂质量都减小)b、冷却热饱和溶液(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

【1.9】[1]水资源特点:我国(a、总量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1/4,b、不均匀:时间上,冬季缺乏、夏天丰富;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世界(赤道附近和距海近的区域丰富、干旱的沙漠地区缺乏)。

[2]水污染来源:工业、农业、生活。

[3]水净化方法:

a、沉淀法:需加入凝聚剂(一般有明矾和活性炭两种,作用:吸附颗粒,加速沉淀)

b、过滤法

(操作注意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的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c、蒸馏法(所得的蒸馏水为纯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