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法
第三章-水热法介绍
超临界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比普通水高10~100倍, 使它的运动速度和分离过程的传质速率大幅度提 高,因而有较好的流动性、渗透性和传递性能, 利于传质和热交换。 总体来看,水在超临界区的行为更像一个中 等极性的有机溶剂,许多在常温常压下不溶的有 机物和气体在超临界水中都有较好的溶解度,有 的可增加几个数量级,像氧气等甚至可与超临界 水无限混溶,这就为超临界水的应用开辟了广阔 的道路。
页面 15
2018/10/21
P 固 A 气 O
B 液
超临界 流体
C
T
图 2.2 超临界流体相图
页面 16
2018/10/21
超临界水(SCW)是指温度和压力分别高于其临界
温度(647K)和临界压力(22.1MPa),而密度高于
其临界密度(0.32g/cm3)的水。
在一般情况下,水是极性溶剂,可以很好的 溶解包括盐在内的大多数电解质,对气体和大多 数有机物则微溶或不溶。但是到达超临界状态 时,这些性质都发生极大的变化:
页面 8
2018/10/21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形态也能够
有效控制,而且产物的分散性好。
更重要的是通过溶剂热合成出的纳米粉末,能
够有效的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使得产物能稳 定存在。
作为反应物的盐的结晶水和反应生成的水,相
对于大大过量的有机溶剂,水的量小得可以忽 略。
页面 9 2018/10/21
页面 23 2018/10/21
一般情况下,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标准条件下水的粘度系数是1.05×10-3Pa· s, 而在超临界状态下,例如在 450℃ 与 27MPa 时 , 水 的 粘 度 系 数 为 2.98×10-3Pa· s,在 1000℃时,即使水的密度为 1.0g/cm3时,水 的粘度系数也只有约 45×10-5Pa· s ,与普通 条件下空气的粘度系数 (1.795×10-5Pa· s) 接 近。
第三章水热法
水热法的工艺参数控制
温度
水热反应温度是影响产物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需要精确控制。
时间
水热反应时间也是影响产物的重要因素,需要根 据实际反应情况确定。
压力
水热反应压力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影响,需要 合理控制。
浓度
原料的浓度对水热反应速度和产物也有影响,需 要适当控制。
04
水热法的应用实例
水热法在陶瓷行业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 水热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水热法的简介 • 水热法的原理和特点 • 水热法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 水热法的应用实例 •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水热法的简介
水热法的定义
定义
水热法是指在密闭的容器中,将水加热到 高温高压状态,形成高温高压水溶液,使 反应物质在这样的水溶液中完成化学反应 并形成结晶的一种方法。
水热法与计算化学结合
计算化学可以模拟和预测水热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演变规律, 有助于深入了解水热反应过程和优化制备工艺。
THANKS
感谢观看
2
水热法还具有环保性,因为它是在密闭的反应 器中进行的,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实 现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
3
水热法可以制备出常规固相法难以制备的特殊 性能材料,如高熔点氧化物、高活性催化剂等 。
水热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与固相法相比,水热法的制备温度和压力较低,制备周期 短,粉体材料粒度细且分布均匀,晶体发育完整。
05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水热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的扩展
水热法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能源、环保、材料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水热法可以用来制备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高性能能源材料。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铝佐剂实验步骤
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铝佐剂实验步骤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实验原理水热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无机材料的方法。
水热法合成宝石
折射率与双折射
折射率
折射率是光线在宝石中传播速度的量度。合成宝石的折射率通常比天然宝石 高,因此它们看起来更闪亮。
双折射
双折射是当光线通过某些晶体时,会产生两个不同折射光的现象。天然宝石 通常具有明显的双折射现象,而合成宝石的双折射较弱。
硬度与韧性
硬度
合成宝石的硬度通常比天然宝石高。硬度是评估宝石耐用性的重要因素,高硬度 的宝石可以更好地抵抗日常生活中的划痕和磨损。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水热法合成宝石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宝石形 成的机理和过程。
2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宝石的形 成和变化规律。
3
同时,水热法合成宝石也是一种制备特定结构 、性能的宝石材料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实 际应用价值。
研究背景
01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水热法合成宝石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 究领域。
2023
水热法合成宝石
目 录
• 引言 • 水热法的基本原理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种类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质量评估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应用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引言
简介
水热法是一种在密封容器中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宝石的方法 。
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自然界中宝石形成的地壳下高温高压条件 。
02
红蓝宝石
水热法合成的红蓝宝石具有颜色鲜艳、纯度高、硬度高等特点,适合
制作各种首饰。
03
翡翠
水热法合成的翡翠具有与天然翡翠相似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制作出各
种精美的首饰。
收藏与投资
收藏价值
水热法合成的宝石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它们不仅具有 天然宝石的美丽,还有着天然宝石无法比拟的稀有性和独特 性。
改进的水热法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改进的水热法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一、改进的水热法的原理和特点水热法是指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制备材料的方法。
传统的水热法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温度和压力不易控制、反应过程耗时等问题,因此容易导致产物的纯度较低、晶粒大小和形貌不易控制等缺陷。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研人员们对水热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改进的水热法相比于传统水热法在反应温度、压力、溶剂选择、反应时间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
改进的水热法中采用了先进的反应容器,能够更好地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使得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均匀,从而得到更纯净的产物。
改进的水热法中引入了一些新型的溶剂或催化剂,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晶粒度和形貌的均一性。
改进的水热法还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对产物的精准控制,使得产物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1. 碳材料制备碳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高导电性、高抗氧化性等。
改进的水热法在碳材料制备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的水热法在碳材料制备中往往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且产物的质量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而改进的水热法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实现对碳材料的精准控制,从而得到质量更好、性能更优的碳材料产物。
2. 金属氧化物制备金属氧化物材料在能源存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传统的水热法在金属氧化物制备中存在着反应时间长、产物纯度低等问题。
改进的水热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溶剂选择等,可以实现对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快速制备和产物性能的显著提升。
一些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如纳米粒子、纳米棒等,在改进的水热法下可以得到更好的制备效果。
三、改进的水热法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改进的水热法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改进的水热法将在材料制备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型反应容器和催化剂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改进的水热法将更加高效、环保,产物的质量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三章-水热法
水的介电常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压力 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标准状态 ( 25℃ , 0.101MPa )下,由于氢键的作用,介电 常数较高,为78.5。在400℃,41.5MPa时,超临界 水的介电常数为 10.5 ,而在 600℃ , 24.6MPa 时为 1.2 。介电常数的变化引起超临界水溶解能力的变 化,有利于溶解一些低挥发性物质,相应溶质的 溶解度可提高 5~10个数量级,所以超临界水的介 电常数与常温、常压下极性有机物的介电常数相 当。
页面 21 2016/7/28
因为水的介电常数在高温下很低,水很难屏蔽
掉离子间的静电势能,因此溶解的离子以离子对的 形式出现,在这种条件下,水表现得更像一种非极 性溶剂。 水的离子积对数与密度和温度有关,但密度对其 影响更大。标准条件下水的离子积对数是 10-14,超临 界态水中的离子积比正常状态大 8数量级为10-6,即中 性水中的H+浓度和OH-浓度比正常条件下同时高出约1 04倍。
页面 24 2016/7/28
根据 Stokes 方程,水在密度较高的情 况下,扩散系数与粘度存在反比关系。高 温、高压下水的扩散系数与水的黏度、密 度有关。对高密度水,扩散系数随压力的 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低密 度水,扩散系数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随 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超临界区内, 水的扩散系数出现最小值。
页面 7 2016/7/28
相应的,它不但使反应物(通常是固体)的溶
解、分散过程及化学反应活性大大增强,使得 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而且由于体系 化学环境的特殊性,可能形成以前在常规条件 下无法得到的亚稳相。
该过程相对简单、易于控制,并且在密闭体系
课件:水热法
水热法生长祖母绿的鉴别
(1)折射率、双折射率和相对密度:水热法合成祖母 绿与天然祖母绿相同。
(2)查尔斯滤色镜:通常显强红色,但也有些变色效 应较弱,如俄罗斯的呈弱红色。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
水热法生长红色绿柱石的鉴别 吸收光谱
合成红色绿柱石为钴(Co²+)谱与天然红色绿 柱石明显不同,即530-590nm之间几个模糊到清晰 的吸收带。而天然红色绿柱石是Mn致色,为 450nm以下和540-580nm之间的宽的吸收。
强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强红色 黑色底衬下,强光照射会出现红色
如何鉴别? 4. 水热法生长宝石晶体的鉴定特征? 5. 影响水热法生长宝石晶体的因素是什么?
水热法
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溶解矿物质, 控制高压釜内溶液的温差产生对流和形成过 饱和状态,使溶解在溶液中的矿物质在种晶 上析出,生长成较大的晶体。 自然界热液成矿就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成矿热液中成矿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水热法合成宝石就是模拟自然界热液成矿过 程中晶体的生长。
⑤ 面包屑状包裹体:在暗域下呈白色,形态上 与面包屑相似的包裹体,较小而且通常数量不 多。 ⑥ 尘埃状包裹体和种晶残余:尘埃状包裹体成 片地分布在无色种晶片与橙红色部分的交界面 上。
§5 水热法生长祖母绿晶体与鉴别
1960年澳大利亚人约翰.莱奇特纳首次获得 成功,后被林德公司购买了销售权
1969-1970年达高峰期,年产量2万克拉 我国1987年开始研究,1989年获得成功,
色绿柱石等其它颜色绿柱石及合成刚玉也纷纷面市。 因此,水热法合成的宝石品种有:
3.7 水热法
3.3 以二氧化钛、Ba(OH)2·8H2O为前驱物, 在加直流电场水热法制备钛酸钡粉体系统 里,测定了反应过程中通过体系的外加直 流电流强度的变化。变化曲线如图: 请解释这一曲线。
32
3.4 以镀金属钛的硅片为衬底,以Ba(OH)2为 反应介质,在水热条件下制备钛酸钡薄膜。 图中给出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物相的 影响关系。经扫描电镜分析,发现A,B区的 晶体形貌与C区完全不同。当继续延长反应 时间,发现形成的钛酸钡的膜厚度不再增 加,请分析以上现象。
28
Zr(OH)2在酸性和强碱性溶液里制得的是单斜 相ZrO2晶粒,而在中性介质中得到四方/立 方相晶粒; 相同的水热反应条件下,Ba:Ti摩尔比为1时, 得到的是立方相钛酸钡晶粒,当Ba:Ti摩尔 比为1:3时,得到的是四方相钛酸钡晶粒; 以Al(OH)3为前驱物,以水为反应介质,经水 热反应和相应的后处理,可的到长针状的 氧化铝晶粒,但是以醇水混合溶液为反应 介质,却得到板状的晶粒。
43
44
4.3 水热法薄膜制备技术 A 水热法单晶外延膜制备技术
45
B 水热法多晶薄膜制备技术
46
47
5 水热法的缺陷
A 反应周期长 B 应用范围有局限性 晶体生长需要晶体的溶解度对温度非常敏 感; 合成的粉体中大都含有氧元素。 C 很多具有高温高压步骤,因此对设备要求 高 D 体系密闭,不方便中途控制
8
Zr(OH)2为前驱体,水热反应制备 ZrO2粉体
9
TiO2与Ba(OH)2·H2O水热反应制备 钛酸钡粉体
10
3 晶粒的聚集生长 水热条件下晶粒的聚集生长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聚集生长和第二类聚集生长。 第一类聚集生长:物料从小尺寸晶粒向大 尺寸晶粒运输的重结晶过程; 第二类聚集生长:聚集的小晶粒之间由于 暴露的晶面结构相容而在一定条件下配向 生长的过程。 它们的热力学驱动力都是晶粒平均粒度的 增大降低了体系的总表面自由能。
第三章-水热法.ppt
产品微粒的粒径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的过程参数 加以有效控制,便捷易行。参数不同,可以得到 不同粒径大小和分布范围的超细颗粒,并且微粒 粒径分布范围较窄;
2020/6/28
页面 29
该技术利用了超临界流体良好的物化性质,整 个实验过程无有机溶剂的参与,环保性能良好, 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
2020/6/28
图2.1 林德A型沸石的结构
页面 4
水热法制备出的粉体
• 简单的氧化物: ZrO2、Al2O3、SiO2、CrO2 、 Fe2O3 、 MnO2 、 MoO3 、 TiO2 、 HfO2 、 UO2 、 Nb2O5、CeO2等; • 混合氧化物:ZrO2-SiO2、ZrO2-HfO2、UO2-ThO2 等;
• 某些种类的粉体的水热法制备已实现工业化生 产 :日本 Showa Denko K.K 生产的Al2O3粉, Chichibu Cement Co. Ltd生产的 ZrO2粉体和Sakai Chemical Co.Ltd生产的BaTiO3粉体,美国Cabot Corp 生 产 的 介 电 陶 瓷 粉 体 , 日 本 Sakai Chem.Corp和NEC生产的PZT粉体等。
• 复 合 氧 化 物 : BaFe12O19 、 BaZrO3 、 CaSiO3 、 PbTiO3、LaFeO3、LaCrO3、NaZrP3O12等;
2020/6/28
页面 5
• 羟基化合物、羟基金属粉:Ca10(PO4)6(OH)2、羟 基铁、羟基镍;
• 复合材料粉体:ZrO2-C、ZrO2-CaSiO3、TiO2-C、 TiO2-Al2O3等。
页面 9
与水热法相比,溶剂热法具有以下优点:
水热法过程机理分析-课件
水热生长体系中的晶粒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 ”溶解-结晶”机制 “原位结晶”机制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制
• 由于水热反应温度和体系压力的升高,溶质在 溶液中溶解度降低并达到饱和,以某种化合物结 晶态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当采用金属盐溶液为前 驱物,随着水热反应温度和体系压力的增大,溶 质(金属阳离子的水合物)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 生成相应的配位聚集体(可以是单聚体,也可以 是多聚体)当其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就开始析出晶 核,最终长大成晶粒
水热合成法的概念
• 水热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指在特制的 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 系,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创造一个相对高 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溶的物质 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理的一 种有效方法。
• 在水热条件下,水既作为溶剂又作为矿化剂,在 液态或气态还是传递压力的媒介,同时由于在高压 下绝大多数反应物均能部分溶解于水,从而促使反 应在液相或气相中进行。
2.微波水热合成
微波水热法是美国宾州大学的Roy R提出的。微波 水热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将反应时间大大降低,反 应温度也有所下降,从而在水热过程中能以更低 的温度和更短的时间进行晶核的形成和生长,反 应温度和时间的降低,限制了产物微晶粒的进一步 长大,有利于制备超细粉体材料。
水热法制备出的粉体
• 简单的氧化物: ZrO2、Al2O3、SiO2、CrO2、 Fe2O3、MnO2等;
在高温高压下水的作用可归纳如下:
• 有时作为化学组分起化学反应; • 反应和重排的促进剂; • 起压力传递介质的作用; • 起溶剂作用; • 起低熔点物质的作用; • 提高物质的溶解度; • 有时与容器反应。
第三章-水热法PPT课件
页面 8
-
2021/2/3
➢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过溶剂热合成出的纳米粉末,能 够有效的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使得产物能稳 定存在。
➢ 作为反应物的盐的结晶水和反应生成的水,相 对于大大过量的有机溶剂,水的量小得可以忽 略。
页面 9
第二章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
主要内容
• 2.1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2.2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原理 • 2.3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工艺 • 2.4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方法应用实例
页面 2
-
2021/2/3
水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最 早 采 用 水 热 法 制 备 材 料 的 是 1845 年 K.F. Eschafhautl以硅酸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石 英晶体
页面 6
-
2021/2/3
溶剂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1985年,Bindy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 章报道了高压釜中利用非水溶剂合成沸石的方 法,拉开了溶剂热合成的序幕。
➢ 到目前为止,溶剂热合成法已得到很快的发 展,并在纳米材料制备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溶剂热条件下,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 密度、介电常数、粘度、分散作用等相互影 响,与通常条件下相差很大。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 物,到1900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 定确定有石英,长石,硅灰石等
➢ 1900年以后,G.W. Morey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 地球物理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建立了 水热合成理论,并研究了众多矿物系统。
页面 3
-
2021/2/3
水热法一直主要用于地球科学研究,二战以后 才逐渐用于单晶生长等材料的制备领域,此后,随 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热法在制备超细颗粒, 无机薄膜,微孔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章-水热法ppt课件
页面 15
完整版课件
2021/4/11
P 固
B 超临界 流体
液
C
A 气
O
T
图 2.2 超临界流体相图
页面 16
完整版课件
2021/4/11
超临界水(SCW)是指温度和压力分别高于其临 界温度(647K)和临界压力(22.1MPa),而密度 高于其临界密度(0.32g/cm3)的水。
页面 14
完整版课件
2021/4/11
超临界流体拥有一般溶剂所不具备的很多重要 特性。SCF的密度、溶剂化能力、粘度、介电常数 、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 十分敏感,即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其性 质可由压力来连续调节。能被用作SCF溶剂的物质 很多,如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乙烷、庚烷 、氨等。超临界流体相图,如图2.2。
• 复 合 氧 化 物 : BaFe12O19 、 BaZrO3 、 CaSiO3 、 PbTiO3、LaFeO3、LaCrO3、NaZrP3O12等;
页面 5
完整版课件
2021/4/11
• 羟基化合物、羟基金属粉:Ca10(PO4)6(OH)2、 羟基铁、羟基镍;
• 复合材料粉体:ZrO2-C、ZrO2-CaSiO3、TiO2C、TiO2-Al2O3等。
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所能制备的目
标产物的范围;
页面 10
完整版课件
2021/4/11
✓ 由于有机溶剂的低沸点,在同样的条件下, 它们可以达到比水热合成更高的气压,从而 有利于产物的结晶;
✓ 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反应物中结构单元可 以保留到产物中,且不受破坏,同时,有机 溶剂官能团和反应物或产物作用,生成某些 新型在催化和储能方面有潜在应用的材料;
第三章水热法.ppt
页面 9
与水热法相比,溶剂热法具有以下优点:
✓在有机溶剂中进行的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产物的氧化过程或 水中氧的污染;
✓非水溶剂的采用使得溶剂热法可选择原料的范围大大扩大, 比如氟化物,氮化物,硫化合物等均可作为溶剂热反应的原 材料;同时,非水溶剂在亚临界或超临界状态下独特的物理 化学性质极大地扩大了所能制备的目标产物的范围;
2020/6/15
页面 8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形态也能够 有效控制,而且产物的分散性好。
➢更重要的是通过溶剂热合成出的纳米粉末,能 够有效的避免表面羟基的存在,使得产物能稳定 存在。
➢作为反应物的盐的结晶水和反应生成的水,相 对于大大过量的有机溶剂,水的量小得可以忽略。
2020/6/15
• 复 合 氧 化 物 : BaFe12O19 、 BaZrO3 、 CaSiO3 、 PbTiO3、LaFeO3、LaCrO3、NaZrP3O12等;
2020/6/15
页面 5
• 羟基化合物、羟基金属粉:Ca10(PO4)6(OH)2、羟 基铁、羟基镍;
• 复合材料粉体:ZrO2-C、ZrO2-CaSiO3、TiO2-C、 TiO2-Al2O3等。
2020/6/15
页面 14
超临界流体拥有一般溶剂所不具备的很多重要 特性。SCF的密度、溶剂化能力、粘度、介电常 数、扩散系数等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和压力的变 化十分敏感,即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其 性质可由压力来连续调节。能被用作SCF溶剂的 物质很多,如二氧化碳、水、一氧化氮、乙烷、 庚烷、氨等。超临界流体相图,如图2.2。
2020/6/15
页面 7
➢相应的,它不但使反应物(通常是固体)的溶 解、分散过程及化学反应活性大大增强,使得 反应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而且由于体系 化学环境的特殊性,可能形成以前在常规条件 下无法得到的亚稳相。
水热法合成宝石
原料选择
根据所需合成的宝石种类,选择合适 的矿物原料,如氧化物、硅酸盐、硫 化物等。
原料处理
将选定的原料进行破碎、研磨、筛分 等预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合成 操作。
设备准备与安装
设备选择
根据合成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水热合成设备,如高压釜、 反应器等。
设备安装
按照合成工艺流程,将设备组装在一起,确保设备连接紧密 、安全可靠。
随着人们对珠宝和宝石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热法 合成宝石市场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消费者对品质和独特性的追求
消费者对宝石的品质和独特性要求越来越高,水 热法合成宝石因其独特性和高品质而受到青睐。
3
市场需求多样化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热法合成宝石的需求存在差 异,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 空间。
04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质量控制
颜色与透明度
总结词
颜色鲜艳、透明度高
详细描述
水热法合成的宝石颜色鲜艳,透明度高,能够达到与天然宝石相似的光学效果。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合成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 市场需求。
纯净度与杂质
总结词
高纯净度、微量杂质可控
详细描述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纯净度较高,但也可能含有微量的杂质或包裹体。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检测杂质的种类、数量 和分布情况,并尽量减少杂质对宝石质量的影响。
水热法合成宝石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水热法合成宝石简介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原理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工艺流程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质量控制 • 水热法合成宝石的市场前景
01
水热法合成宝石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水热法合成宝石是指通过模拟自然界 成矿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水 溶液作为介质,使宝石晶体在其中生 长的一种合成方法。
水热法的应用与发展
水热法的应用与发展一、本文概述1、水热法的定义与基本原理水热法,也称为水热合成法或水热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溶液环境进行化学反应和材料合成的方法。
该方法起源于地质学中关于矿物形成的研究,后逐渐发展并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水热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当水在密闭环境中被加热至临界点以上时,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如密度降低、离子积增大、溶解度提高等,这些变化为化学反应和材料合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在水热反应中,水既是溶剂又是传递压力的媒介,同时也是化学反应的参与者或催化剂。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溶液组成、pH值等因素,可以实现对反应过程的有效调控,从而合成出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材料。
水热法还具有设备简单、能耗低、原料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环保、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热法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入。
例如,通过引入模板剂、表面活性剂等手段,可以实现材料形貌和结构的精确调控;通过与其他合成方法相结合,可以拓展水热法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合成效率。
未来,随着对水热法反应机理和合成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新型反应器和技术的不断开发,水热法将在材料科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水热法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水热法,作为一种在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合成材料的方法,自其诞生以来,在材料科学领域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高温高压环境下,水溶液中的无机化学反应。
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水热法的研究进展缓慢。
直到20世纪初,随着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的突破,水热法开始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研究者们发现,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水热法能够合成出一系列在常规条件下难以获得的材料,如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
这些材料在催化、电子、光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热法的研究和应用迎来了新的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氧化锌晶体的水热法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目前尺寸较大的ZnO单晶的生长方法主要有助溶剂法、水热法、气相生长法和柑锅下降法。
1、助溶剂法助溶剂法是利用助溶剂使晶体形成温度较低的饱和熔体,通过缓慢冷却或在恒定温度下通过蒸发溶剂,使熔体过饱和而结晶的方法。
2、气相法气相法是利用蒸汽压较大的材料,在适当的条件下,使蒸汽凝结成晶体的方法,气相法适合于生长板状晶体。
3、坩埚下降法坩埚下降法是让熔体在柑锅中冷却而凝固,凝固过程从钳锅的一端开始逐渐扩散到整个熔体。
4、水热法水热法又称高温溶液法,其中包括温差法、降温法(或升温法)及等温法。
为了提高晶体的生长速度,水热法一般采用双温区高压反应釜,主要依靠容器内的溶液维持温差对流形成过饱和状态(通过隔板和加热来调整温差)。
水热法需要选择合适的矿化剂,并控制好矿化剂浓度,溶解区和生长区的温度和温度差、填充度(控制生长压力)、生长区的预饱和、合理的元素掺杂、升温恒温程序、籽晶的质量以及营养料的纯度等工艺要素,优化各个工艺条件。
微波辅助加热法制备纳米材料研究进展一、微波及其特征与常规加热不同,微波加热是以体加热的方式进行,反应物对微波能量的吸收与分子的极性有关。
微波加热是通过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而转变的。
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物质中微观粒子能产生极化。
极性介质在微波场作用下随其高速旋转从而被均匀地加热;对于许多不能直接明显地吸收微波的物质,可选用适当的能强烈吸收微波的催化剂,通过在其表面形成比周围温度更高的“热点”(hotsPot)而加速反应。
利用微波加热,许多反应的速度往往是常规加热的数十倍,甚至数千倍。
微波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均匀加热,大大消除了温度梯度,使沉淀相瞬间成核,从而获得均匀的超细粉体。
微波辅助加热对化学反应非常复杂的,除了具有热效应外(tharmal effects),还存在一种不是由温度引起的非热效应(加nontharmal effects),它能改变反应的动力学性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即微波对化学反应存在着选择性加热的影响(物质分子结构与微波频率的匹配关系),存在着某些特定的非热效应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对微波的吸收能力不同,目前的一些实验研究也揭示了这一现象,即微波选择性加热。
大家普遍认为,微波辅助加热存在两种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正是这些效应导致不同形态和尺寸的纳米结构的合成。
微波辅助加热法又可以分为微波水溶液法、微波辅助多元醇法、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法、微波层状前驱物转化法制备纳米片、微波液相同步法制备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微波一水热/溶剂热法。
稀土氧化物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通常人们将超微粒子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依据物料状态可将其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
1、固相法固相法是一种传统的粉化工艺,其主要优点是:微晶的表面缺陷少,晶体质量优良,而且产量高,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利于工业化生产;缺点是要高温煅烧,对设备的要、求很高,能耗高,粒子易团聚,需要球磨减小粒径,所以晶体的晶型易受到破坏,发光性能下降,颗粒粒径分布不均匀,易混入杂质,颗粒形貌不规则等。
马龙等人用此法合成了(Y, Gd)2O3:Eu 微米颗粒。
2、气相法气相法是通过各种手段将物质变为气体或者直接利用气体,使反应物在气体状态下发生化学反应,最后在冷却过程中凝聚长大形成超微粒子的方法。
化学气相法的特点是:颗粒尺寸小、团聚少、粉末纯度高、组分更容易控制,适用于非氧化物的粉末的生产,但该方法成本高,目前比较适合于实验室材质研究和特殊要求的产品。
该方法又可以分为: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蒸发法、高温气相裂解法等。
3、液相法液相法是让溶液中不同的分子或离子进行反应,产生固体产物。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复分解反应、聚合反应等。
通过调整反应物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调节产物的组成、结构形貌和尺寸等。
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易操作、易扩大规模生产、原料易得、产物纯度高、团聚少、化学组分可精确控制等特点。
液相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电化学沉积法、化学液相沉淀法、水(溶剂)热法等。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在低温或温和条件下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将易水解的金属化合物(无机盐或醇盐)在某种溶剂中与水发生反应,经过水解反应生成活性单体,活性单体进行聚合开始成为溶胶,进而生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凝胶,再经过干燥、煅烧处理,得到所需的各种纳米材料。
该方法主要特点是产物纯度高、颗粒细、化学均匀性好,且反应容易发生,条件温和,但原料较贵,整个过程所需时间较长,有机助剂对健康有害。
微乳液法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通常是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乳液,液滴的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寸,而从乳液滴当中析出固相的制备方法。
化学液相沉淀法是利用各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反应生成不溶性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和乙酸盐等沉淀,再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必要时加热分解,得到最终所需的微纳米粉体,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均相沉淀法、直接沉淀法以及络合沉淀法等。
水热法(溶剂热)又称热液法,是指在特制的密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或其他溶剂)作为反应体系, 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创造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常态下难溶或不溶的物质溶解重结晶,在高压环境下制备微纳米颗粒的方法,即提供一个在常温常压下无法得到的特殊物理化学环境,使前驱体在反应系统中得到充分的溶解,形成原子或分子生长基元,形成结晶。
以水为溶剂的叫做水热法,而以有机物为溶剂的称作溶剂热。
水热和溶剂热合成的产物粉末细、纯度高、分散性好、无团聚、晶型好、形貌可控、尺寸均一、分布窄、利于环境净化和生产,但只适用于氧化物材料或对水不敏感的材料。
水热合成法可以通过调节溶液pH 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有机试剂(有机络合剂、表面活性剂、高聚物等)等来控制和调节产物的尺寸、形貌和结构,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在合成过程中加入有机试剂是常用方法,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直接在稀土阳离子溶液中加入相应的阴离子溶液,产生沉淀后进行水热反应;2、用不溶的络合剂将稀土阳离子络合,如EDTA、油酸、亚油酸和柠檬酸钠等,然后在其中加入相应的阴离子盐溶液,进行水热反应;3、先将稀土离子与阴离子盐溶液混合形成沉淀,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如PVP、P123、PEG 等,进行水热反应。
LED荧光粉分类第一种方法是在蓝色LED芯片上涂敷能被蓝光激发的(YAG)黄色荧光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互补形成白光。
该技术被日本Nichia公司垄断,而且这种方案的一个原理性的缺点就是该荧光体中Ce3+离子的发射光谱不具连续光谱特性,显色性较差,难以满足低色温照明的要求,同时发光效率还不够高,需要通过开发新型的高效荧光粉来改善。
第二种实现方法是蓝色LED芯片上涂覆绿色和红色荧光粉,通过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绿光和红光复合得到白光,显色性较好。
但是,这种方法所用荧光粉有效转换效率较低,尤其是红色荧光粉的效率需要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种实现方法是在紫光或紫外光LED芯片上涂敷三基色或多种颜色的荧光粉,利用该芯片发射的长波紫外光(370nm-380nm)或紫光(380nm -410nm)来激发荧光粉而实现白光发射,该方法显色性更好,但同样存在和第二种方法相似的问题,且目前转换效率较高的红色和绿色荧光粉多为硫化物体系,这类荧光粉发光稳定性差、光衰较大,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光衰的白光LED用荧光粉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前驱物是合成某物质的前体或者原料。
化学试剂的规格:一级品:保证试剂、优级纯,代号G.R,绿色标志,用于精密的分析工作,常用来配制标准溶液;二级品: 分析试剂、分析纯,A.R,红色,用于配制定量分析中的普通试液;三级品:化学纯,C.P,蓝色,只用于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中试液和清洁液等。
化学纯是指满足一般生产或分析试验的试剂纯度,在药品前标志CP的为化学纯;分析纯的纯度要比化学纯要高,一般应用于要求比较苛刻的场所,如医院用的试剂,在药品前标志AR的为分析纯。
在合成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多聚物,在沉淀颗粒表面形成可阻止纳米粒子团聚的保护层,可使纳米粉体的粒径分布较窄、分散性能更好。
水热反应法制备纳米粉体的研究进展水热反应法制备纳米粉体有许多途径,主要包括水热氧化、水热沉淀、水热结晶、水热合成及水热分解等。
(1)水热氧化采用金属单质为前驱物,经氧化或水解反应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粉体。
以金属锆粉为前驱物,以水为反应介质,在一定条件下(100 MPa、523。
973K),通过水热氧化可得到粒径为25 nm的单斜氧化锆纳米微粒,采用该法制备纳米粉体,反应时间较短,晶体颗粒尺寸均匀、团聚较少。
(2)水热沉淀高压反应器中的可溶性盐和化合物与加入的各种沉淀剂反应,形成不溶性氧化物和含氧盐的沉淀。
用水热沉淀法已制得的粉体主要有简单氧化物z102、si02、cr203和Ti02等,混合氧化物zr02一si02、u02一n02及复合氧化物BaFel2019、BaZm3等,其典型例子是采用zmck和尿素cO(NH2):混合水溶液为反应前驱物,经水热反应得到立方相和单斜zr0,晶粒混合粉体,晶粒粒度为10 nm左右。
(3)水热结晶以非晶态氢氧化物、氧化物或水凝胶为前驱物,在水热条件下结晶成新的氧化物晶粒。
此法可以避免沉淀一煅烧和溶胶一凝胶法制得的无定型纳米粉体的团聚,也可作为用这2种方法和其他方法制备的粉体解团聚的后续处理的主要步骤。
以zrocl,水溶液中加沉淀剂(如氨水)得到的非晶态zr(OH)。
为前驱物,在200~600℃、100MPa下处理24 h,得到粒径20一加nm的非团聚zr02微晶。
此外,用水热结晶法处理zro,凝胶,可制得7—9 nm的微晶。
(4)水热合成将2种或2种以上成分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含氧盐或其他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处理,重新生成一种或多种氧化物或含氧盐。
将水热法制备的zro,细粒单晶分散于(N地)2HP04水溶液中,再加入ca(NO,):水溶液使pH值为10,得到的沉淀物经200℃处理,可制得粒径90 nm的羟基磷酸钙和单晶体长10 nm的zr02。
(5)水热分解氢氧化物或含氧盐在酸或碱水热溶液中分解形成氧化物粉末,或者氧化物在酸或碱溶液中再分散为细粉的过程称为水热分解。
将一定比例的0.25mol/L 压(N仉)。
溶液和浓硝酸混合,150℃下加热12h,冷却至室温后获得白色超细粉体,水洗后干燥,制得5 nm的四方sn02纳米粉体。
水热法生长一维氧化锌纳米结构条件研究氧化锌纳米结构制备的不同方法及其特点分类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实验特点物理方法高能球磨法采用球磨机对普通级别的ZnO进行球磨粉碎,得到超细粉体.方法简单;能耗大、产品纯度低、粒度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