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石漠化地区石灰岩喀斯特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石漠化地区石灰岩喀斯特林地土壤抗蚀性研究摘要:对贵州中部石灰岩喀斯特地区3种林分(常绿阔叶林,构树林和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抗蚀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农地土壤作对照,研究表明,用抗蚀性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指数表明3种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为:阔叶林(88.90)>构树林(77.02)>灌木林(62.69);表层土壤抗蚀性(97.14)高于亚表层土壤抗蚀性(67.30),土壤抗蚀性从表层向下呈下降趋势。
通过聚类分析可将贵州中部石灰岩喀斯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层次的8土壤样本划分为抗蚀性强度不同的3类,与评价结果一致。
关键词:黔中石灰岩林地喀斯特土壤土壤抗蚀性贵州喀斯特地区特殊的地质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土壤侵蚀十分严重,后果易导致石漠化[1],从石漠化分布的区域看,几乎都集中在碳酸盐岩地区,研究表明[2]:石灰岩地区的石漠化尤为严重,因此研究石灰岩喀斯特土壤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水(包括降水和径流)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3],其强弱取决于土粒间的胶结力及土粒和水的亲和力,是评定土壤抵抗侵蚀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由于土壤抗蚀性并不是一个物理的或化学的定量可测定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性因子,因此,只能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通过测定土壤性质的某些参数作为土壤抗蚀性指标[4]。
本文选取无机粘粒、微团聚体类和土壤有机质等12个指标来评价土壤抗蚀性。
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典型喀斯特石灰岩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三种林地(常绿阔叶林,构树林和灌木林)的土壤抗蚀性,以期为预防石漠化的发生和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由于植被因素与土壤侵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研究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抗蚀性有其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试验样地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水库附近典型石灰岩(三叠系)地区。
地处东经103°34′,北纬26°34′,海拔1130~1326 m,植被覆盖率达到32.36%,年平均气温14.9℃,年平均降水量1229 mm,雨量充沛,属于典型亚热带喀斯特地区,区域内石漠化较严重。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6): 2393-2398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203,2007CB4072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448);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501-109)资助作者简介:何永彬(1967年生),男,副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环境与资源等研究。
E-mail: heybware@ 收稿日期:2009-09-30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何永彬1,张信宝2, 3,文安邦21. 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3;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 成都 61004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要: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
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
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
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关键词:土壤侵蚀研究;喀斯特山地;探讨;中国西南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6-2393-061 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土壤是喀斯特地区岩石、大气、水、生物等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1,2]。
西南喀斯特环境直接控制着土壤发育与演化的分异,以及影响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喀斯特环境条件下的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
1.1 喀斯特土壤特征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区的中心地带,分布着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
西南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进展
西南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进展作者:安吉平王济蔡雄飞段志斌颜蒙蒙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7年第09期摘要:系统梳理了西南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总体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地表侵蚀现状、成因、治理措施等方面。
喀斯特二元结构背景下存在地下土壤流失的观点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受限于研究技术方法,缺乏观测数据,地下流失途径、流失量及其危害仍不清楚。
因此,寻求必要的技术手段,从流失途径和过程开展野外观测是今后喀斯特二元结构下土壤流失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喀斯特;二元结构;地表土壤侵蚀;地下土壤流失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9-1605-06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9.002Research Progress of Soil Loss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Southwest KarstAN Ji-ping,WANG Ji,CAI Xiong-fei,DUAN Zhi-bin,YAN Meng-meng(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progress of soil loss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southwest kar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f the soil erosion in karst mountainous started late, and the basic research is lagg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have focu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face erosion,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The view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in the context of karst diploid structure has been recognized by most scholars. However, limited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lack of observational data, the way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the amount of loss and its harm are still unclear. Therefore, seeking the necessary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the necessary field observation from the way and process of loss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f soil loss under karst structure in the future.Key words: karst; dualistic structure; surface soil erosion; underground soil loss喀斯特地区土壤流失的研究总体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可选取的技术方法有限,通过CNKI期刊网的篇名对“喀斯特/岩溶与土壤流失”进行检索,得出已发表的文章共18篇,最早在2004年涉及1篇。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蔡雄飞;王济;雷丽;曾希柏;李阳兵【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08(036)003【摘要】简述了国外近10余年来土壤侵蚀的研究动态以及我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归纳为5个方面:土壤侵蚀现状、特征以及分级研究;土壤侵蚀成因、对策措施的研究;土壤贫瘠化治理的研究;基于侵蚀线、谷坝等监测方法的侵蚀量研究;计算机模拟研究.对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提出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的关键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深入展开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提供参考.【总页数】5页(P81-85)【作者】蔡雄飞;王济;雷丽;曾希柏;李阳兵【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相关文献】1.不同裸岩率下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的室内模拟 [J], 王济;蔡雄飞;雷丽;张浩2.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需水概述 [J], 苏维词3.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国土空间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框架构建 [J], 万将军;邓伟;张继飞;宋雪茜4.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J], 黄秋昊; 蔡运龙; 邢小士5.不同雨强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 [J], 蔡雄飞;王济;雷丽;郝萌萌;余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 原因和危害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自然因 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开发、过 度放牧、过度垦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剧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 题。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致土 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受损;二是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抬高,加 剧洪涝灾害;三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诱发地质灾害;四是导致生物 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 研究进展
目录
01 引言
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2 综述 04 结论
引言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也是生态环境脆 弱区之一。该地区面临着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不仅影响到 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针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结论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 处。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政策法规 建设,提高治理效果和生态修复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到,这是 一个涉及多因素、多过程的复杂系统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研究和管理投入,以 保障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野外调查、遥感解译、GIS分析等方法外,还引 入了同位素水文学、生物地球化学等新兴技术,为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全面的 数据支持。此外,研究者还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运用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 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西南喀斯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的根本原 因和治理途径。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一、概述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喀斯特地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
其发生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更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表现为地表植被破坏、土壤侵蚀加剧、岩石裸露率上升等特征。
在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尤为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当前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喀斯特地区地形复杂,地物破碎化程度高,给遥感监测和数据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使得石漠化过程具有高度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研究难度。
石漠化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缺乏也制约了研究的深入进行。
尽管存在这些困难,但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也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
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石漠化监测和评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多学科交叉融合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对喀斯特石漠化成因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治理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我们能够有效应对这一生态挑战,推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探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获取与处理的难度、评估指标体系的不足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1. 喀斯特石漠化定义及成因简述喀斯特石漠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所导致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以及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
这一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尤其在我国的西南部地区,如贵州、广西、云南等地表现尤为突出。
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复杂多样,其中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交织。
在自然因素方面,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这些地区岩石裂隙发育,溶洞和地下河广布,地表水沿裂隙流入地下,导致地表水缺乏,从而易引起旱涝灾害。
喀斯特峰丛山地地处亚热带,雨量充沛但地表径流少,且受地形限制难以形成流畅的排水系统,使得水土流失现象频发。
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影响机理研究尚不充分ꎬ 而且研究方法的不一致导致了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ꎮ 本文通过分析各学者研究结果ꎬ
归纳总结目前土壤理化性质中重要因子对土壤侵蚀、 抗蚀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在侵蚀过程中水动力学特征ꎬ 旨在为
收稿日期: 2021-02-01
作者简介: 刘争光 (1986-) ꎬ 男ꎬ 硕士ꎮ 研究方向: 含沙水流动机理ꎮ
实验得出在不同降雨强度情况下ꎬ 土壤侵蚀与土壤含
※资源环境
农业与技术 2021ꎬ Vol 41ꎬ No 04 9 3
土壤抗侵蚀能力ꎮ 谢贤健等 [29] 采用静水崩解法对内
土流失程度和强度则取决于土壤化学性质ꎮ 土壤中的
江市丘陵区测验得出ꎬ 土壤有机质分解后可以提高土
pH、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是土壤中重要组成元素ꎬ 三者
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ꎬ 而速效养分对土壤结构起直接
含量的高低也是反应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ꎮ
影响作用ꎬ 能有效提高土壤抗蚀性ꎮ 李渊等 [30] 通过
渐降低并且耕地和草地最容易受土壤侵蚀ꎬ 导致土壤
土壤大多数为<0 25mm 的土壤颗粒ꎬ 而这样的颗粒极
肥力下降ꎮ 王文正等 [27]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ꎬ 土壤有
易堵塞土壤孔隙ꎬ 造成水分难以下渗ꎬ 从而增加土壤
机质含量高ꎬ 水稳性指数越大ꎬ 土壤结构愈加稳定ꎬ
通过 Le Bissonais 方法得出ꎬ 黄
侵蚀力重要参数之一ꎮ 径流冲刷引起的土壤分离过程
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深化对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ꎬ 促进
主要通过土壤侵蚀阻力来定量表征 [42] ꎬ 受土壤理化
立侵蚀预报模型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水土流失预测的开题报告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水土流失预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西南喀斯特地区(Southwest Karst Area)是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重庆等省市。
该地区的特殊地貌和气候条件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规律及水土流失预测,对土地保护、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水土流失预测,为该地区的土地保护、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1.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本部分主要包括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及土地退化程度、土壤质量等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 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预测与控制本部分主要包括对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预测和控制方案的研究,包括基于土壤侵蚀规律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水土流失预测,以及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条件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设计和实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 实地调查: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地貌、水文等数据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获取相关数据。
2.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度等数据提取和分析。
3. 数值模拟:通过建立基于土壤侵蚀规律的水土流失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水土流失预测对制定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对于促进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参考。
六、研究难点1. 土壤侵蚀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实测和实验来进行验证。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进展喀斯特地貌是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当地居民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和生活了几千年。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喀斯特地区面临严重的石漠化问题。
石漠化会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研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三个方面。
首先,土地复垦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复垦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恢复被石漠化侵蚀的土地,使其重新具有农业、林业和草业等生产功能。
土地复垦主要通过植被恢复和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来实现。
植被恢复是指通过重新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增加土地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
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则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流失,保护土地的持续利用。
其次,水土保持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关键措施之一。
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水利措施是解决喀斯特石漠化的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包括建设水源、修建护坡和梯田等。
建设水源是指通过挖掘水窖、建设水库和引水渠等方式,增加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修建护坡则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梯田的修建则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最后,生态恢复是治理喀斯特石漠化的终极目标。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长期的自然恢复过程或人工措施,恢复受石漠化破坏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动植物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
植被恢复需要选择适应喀斯特地区环境的植物物种,通过合理的种植和护理来恢复植被覆盖率。
动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持。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则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育、气候调节和景观美化等。
当前,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黔西北喀斯特区域土壤侵蚀及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黔西北喀斯特区域土壤侵蚀及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您们好!我要提交的开题报告的题目为黔西北喀斯特区域土壤侵蚀及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研究。
通常情况下,喀斯特地貌区域都非常容易发生土地侵蚀现象,而黔西北作为中国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更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重要影响。
因此,这项研究将深入探讨黔西北地区的土壤侵蚀及其有效的治理方法,以及如何对土地利用方式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我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一、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黔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滥用,以及过度的农业开发,造成了严重的土地侵蚀,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为了保护这片广袤的土地,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治理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黔西北地区土壤侵蚀的情况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找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治理方法,以便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市政工程和公益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另外,该研究也可以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数据收集、GIS分析、定量分析等。
通过使用这些方法,我们将能够透彻地了解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找到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法,以减轻和预防土地侵蚀的负面影响。
四、研究进度完成本次研究的具体进度如下:1.搜集项目所需背景资料和相关文献,撰写项目的开题报告。
2.完成实地考察,对土壤侵蚀严重程度和影响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3.在调查期间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GIS分析和定量分析。
4.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5.完成整个项目工作,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以上就是我的开题报告,谢谢评委的评审。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
【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9(018)006
【摘要】西南喀斯特山区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土壤特征与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普遍面临着因土壤侵蚀导致的"石漠化"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在气候、地质地貌、植被和人为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以混合侵蚀方式进行.但由于对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过程的认识不同,致使研究者得出土壤侵蚀强度差异较大的研究结果.有关喀斯特土壤侵蚀系统研究重点应该在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分级强度与土壤合理流失量等方面开展研究.
【总页数】6页(P2393-2398)
【作者】何永彬;张信宝;文安邦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川西南山地区土地资源、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及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 [J], 石承苍;蒋宇;晏懋昭
2.西南岩溶喀斯特山地金银花与青脆李混交栽培技术 [J], 毛鹏进
3.桂西南平果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高度变化 [J], 欧芷阳;彭玉华;何琴飞;黄小荣;庞世龙;申文辉
4.桂西南喀斯特山地蚬木叶片性状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J], 欧芷阳;庞世龙;何峰;申文辉;何琴飞;郑威
5.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木本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及CCA排序 [J], 马丰丰;潘高;李锡泉;韩云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洪松;冯腾;李成志;付智勇;连晋姣;王克林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2018(32)1
【摘要】受地质背景的强烈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其他类型区显著不同,叠加了化学溶蚀、重力侵蚀和流水侵蚀的耦合作用,呈现地面流失和地下漏失的混合侵蚀机制。
从土壤地表侵蚀产沙、土壤地下漏失、土壤侵蚀强度与分级标准、土壤侵蚀过程模拟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该区土壤侵蚀特征,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今后应该加强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途径与土壤流失/漏失定位监测技术研究,进一步发展水土二元流失模拟模型,为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后续规划制订。
【总页数】7页(P10-16)
【关键词】土壤侵蚀;地下漏失;侵蚀强度;模拟模型;西南喀斯特地区
【作者】陈洪松;冯腾;李成志;付智勇;连晋姣;王克林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1
【相关文献】
1.森林凋落物研究现状及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研究展望 [J], 郝莹;刘孝利;龚迪;雷鸣
2.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型与量化评价研究 [J], 朱大运
3.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J], 叶鑫;顾羊羊;张琨;邹长新;徐梦佳;黄贤峰
4.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J], 高华端;孙泉忠;袁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制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制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特有的地貌类型,其特点是岩溶地貌发育,地表水资源稀缺,土壤贫瘠。
在这片土地上,土壤侵蚀成为了一大难题,不仅对农田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因此,了解土壤侵蚀的过程与机制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路径。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表层由于水、风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失去或减少的过程。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方式主要包括水力侵蚀和风蚀两种。
水力侵蚀是指由于雨水的冲刷和搬运,导致土壤颗粒的流失。
当降雨量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时,超过雨水渗透力的雨滴会对土壤表面造成冲刷。
此外,陡坡地形也会加速水流速度,导致土壤流失。
而水流带走的土壤会在下游堆积,形成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
风蚀是指风力对土壤表面的剥蚀,常见于地表裸露的山区和草地。
风会将轻质的土壤颗粒吹起,并随着风向进行搬运,造成土壤流失。
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山区植被稀少,草地覆盖率低,风蚀成为了主要的土壤侵蚀方式之一。
土壤侵蚀的机制主要与土壤属性、地貌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土壤属性对土壤侵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质地较细,持水性差,容易被雨水冲刷。
土壤的结构疏松,容易形成裸露地面,进一步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其次,地形特征也对土壤侵蚀起着重要的影响。
西南喀斯特地区地貌复杂,地势起伏明显,陡坡地形较多。
这种地形特征加速了水流速度,增加了水力侵蚀的可能性。
同时,地势陡峭也加大了土壤的风蚀风险。
最后,人类活动也是土壤侵蚀的因素之一。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农民的耕作习惯和种植模式也对土壤侵蚀有着重要影响。
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破坏,进一步促进土壤侵蚀的发生。
综上所述,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多维度的问题。
水力侵蚀和风蚀是主要的土壤侵蚀方式,而土壤属性、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土壤侵蚀问题,我们需要注重保护植被、改善土壤质量,合理规划农田耕作结构,减缓土壤侵蚀速度,实现可持续土地利用。
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特征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1
〔"〕 表! 贵州山区不同坡度耕地统计
#$%! &’(’)*’)+* ,- .)--$/$0’ *1,2$ +31’)4(’$. (/$( )0 53)67,3 2/,4)0+$ 坡! 度 ) *+ * 2 "0+ "0 2 ’0+ ’0 2 -0+ 3 -0+ 合! ! 计 面! 积 ( "# %& ) ,-. */ "$1. 1, "0#. ’1 *1. 1$ ’1. */ $,#. -0
〔 #〕 区土层瘠薄 , 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已成为制约这
一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喀斯特山区水土 流失特征, 防治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 对解决贵州喀 斯特区域的土壤匮乏, 发展农业生产, 改善生态环境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 !" 独山至荔波的公路旁的严重沟蚀
!" 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现状
贵州位于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 亚片区的核心, 发育喀斯特碳酸盐面积达 %# 万平方 是喀斯特强烈发 公里,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 &〕, 育的高山区。山高坡陡、 土层薄, 生态环境极为脆 弱。贵州高原山区又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地带, 区内沟谷切割密度和深度较大, 雨热同季, 多暴雨, 加上长期大规模的破坏性、 掠夺性垦殖, 地表覆盖遭 到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 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 !’ 世纪,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 "( )" 万平方公 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 &#( *$〔 *〕; 石漠化面积 #! &+’ 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 &&$ , 而且每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综述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26,No.2Mar.,2007收稿日期:2006-10;修订日期:2007-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5046).作者简介:吕明辉(197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科学研究。
E-mail:lvminghui@126.com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综述吕明辉,王红亚,蔡运龙(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理系,北京100871)摘要: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倍受关注。
本文针对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现状,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格局研究、机理研究和生态恢复研究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几十年来有关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和进展。
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区划、分类和分级研究进行归纳,将机理研究从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人文因素和人文过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阐述了喀斯特地区受损土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西南地区;喀斯特;土壤侵蚀;石漠化引言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连续带”[1],主要分布在以贵州为中心的滇黔桂湘鄂川渝地区[2]。
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易变敏感度高,灾变承受能力低,环境容量小,因而成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3]。
与世界上另两大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片区:欧洲中南部和北美东部相比,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已不仅仅是保护的问题[4]。
这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大,贫困人口集中,人地矛盾尖锐,环境的脆弱性和易伤性,致使喀斯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人口超载和社会经济落后双重压力[5],使该区陷入“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土地利用-资源环境退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6]。
因此,喀斯特地区以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喀斯特地区的土壤侵蚀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格局研究1.1土壤侵蚀的区划研究根据土壤侵蚀营力、类型、强度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和区域间的差异性进行区域划分,即土壤侵蚀区划,或称之为土壤侵蚀分区[7]。
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层对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第38卷第4期2018年8月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Vol.38 No.4 Aug., 2018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层对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周秋文,李璇,郭兴房(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以枯落物层质量和雨强为影响因素进行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层对 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①地表无枯落物覆盖的情形下,除雨强为40mm/h 无地表 径流外,其它雨强的情形均有产流;且均随着雨强的增加,初始产流时间提前,地表产流产沙量增大。
②在有枯落物覆盖情形下,初始产流时间有所延缓,在40mm/h 雨强下,枯落物层明显影响了地表径流的 产生,但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减少径流效果越来越不明显;③枯落物覆盖对减少土壤流失效果显著,其中降雨强度为90mm/h 时,枯落物保沙效率约99%,当降雨强度为140mm/h 时,达到94%。
研究表明, 喀斯特地区枯落物层对延缓地表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枯落物;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喀斯特地区中图分类号:S 1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18)04-0019-06物层对径流和侵蚀的影响效应研究。
本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观测在不同降 雨强度和枯落物质量条件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 响应特征,从而分析枯落物层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影响 规律。
研究结果能为喀斯特地区林下枯落物层水土保 持提供参考,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措施的制定提供 一定依据。
1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选择贵阳市花溪区作为研究区域,花溪区位于东 经106。
27忆~106。
52忆,北纬26。
11忆~26。
34忆,地处黔中腹 地,贵阳市南部。
花溪区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湿度较大。
在喀斯特地区灰质白云岩、石灰岩、长石石英砂岩、白 云岩四种典型成土母质,山地地形,高原季风湿润气 候等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区域的土壤类型主要 有石灰土和黄壤。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共3篇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共3篇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1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喀斯特地区是全球分布最广、地貌最具特点的一种岩溶地貌,以洼地和岩溶悬崖为主,具有层峦叠嶂的独特山水,这些地形地貌形成的过程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然而,随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受破坏,土地流失、暴雨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对于预测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掌握环境变化规律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喀斯特地区的独特地貌和特殊气候大大增加了该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土地资源稀缺、自然种群退化、人为干扰加剧、农业种植模式单一等因素使其生态环境问题愈加突出。
大量的石梁、洼地等地形地貌,地面平缓,以及植被稀疏的情况都使得地表径流的流速较快,因此其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
其次,喀斯特地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种植模式、不科学的耕作方式等,使得地表风蚀、水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现象不断加剧并加大了其商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因此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迫在眉睫。
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其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我们利用SWAT模型对广西省喀斯特地区忻城县泉儿坡流域进行了研究。
通过模拟平均海拔高度、地形坡度、径流量、降雨量、温度和露点温度等各项指标,讨论了气候、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各种因素对土壤侵蚀模拟的影响。
首先,平均海拔高度和地形坡度和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有关。
我们发现,随着平均海拔高度的升高和地形坡度的增大,土壤侵蚀程度会变得更加严重。
其次,雨量和径流量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影响也较大。
降雨量的增大会使地表径流的流速增加,从而引发更多的土壤侵蚀。
同时,径流量与土壤侵蚀的程度也密切相关。
最后,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因素也与土壤侵蚀相关。
我们发现,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方,土壤侵蚀的程度较小,反之亦然。
此外,水灌溉技术的引入和土地利用的合理化调整对于减少土壤侵蚀也有着积极作用。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摘要:本文基于GIS,利用RUSLEM模型,结合兴义市DEM、月降雨量、土地利用数据、NDVI等数据,研究兴义市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在进一步的分析土壤腐蚀强度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程度和坡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1)从空间上来看,兴义市土壤侵蚀的等级较低的范围主要分布在市里的北部和西部,而且突然都是以块状为主;而另外的受到侵蚀等级高的主要分布在市里的相反方向,也就是南部和东部,这种侵蚀程度的都是以条带状为主;(2)从角度上来看,不同角度的土壤受到的侵蚀程度也是不同的,例如坡度分布在八度到十五度和十五度到二十五度的土壤会受到最大程度的侵蚀,侵蚀面积已经占到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六零;(3)从土地类型上来看,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总土壤侵蚀面积比最大,分别为33.67%和26.76%。
1.引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是指土地里的土壤母质由于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下土壤被破坏,表面被剥离、搬运、沉积的过程[1]这我国现在正在遭受着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这种自然灾害已经遍及全国范围,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损害。
根据资料得知,土壤侵蚀已经对我国的土地造成严重的破坏,整体面积超过六分之一受到了土壤侵蚀。
因为严重的土壤侵蚀,土地的表层资源已经被侵蚀的土质开始坏掉,从而导致土地开裂,这种开裂的土地无法种植农作物,这样又间接造成了粮食产量的降低,使土地利用率大幅度降低。
近几年来,随着天气愈加恶劣,也导致了土壤侵蚀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理,人们未来的生存将会受到造成极大威胁[2]。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片土壤条件极其差的地区,那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在这一片地区上,环境极其恶劣,有着极其恐怖的岩溶[3]。
这片地区变成如今的现状,不但与独特的地质背景和可怕的岩溶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会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关系,从而加速了土壤侵蚀以致于形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使得区内石漠化问题和贫困问题相互制约,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凸显,使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恶化,严重制约了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发展[4-6]。
黔中喀斯特地区不同地类土壤侵蚀研究
在野外将 土样 削成 7c m×7c 7 e m× m土块保持原状 带 回 实验室 , 然后再将土块削成 5e m×5e 5 c m× m立 方体块状 , 根 据蒋定生设计 的崩解 仪原理 测定土 壤崩解 速率 。试验 观测
12 1 土壤理化性质与可蚀性 值 的测定 ..
灌丛地及坡耕地 , 通过研究不 同地类( 土地利用类型 ) 的土壤抗 冲性 、 崩解速率 、 可蚀性 , 旨在为研 究喀斯特 地区土壤侵蚀 与人 类耕作活动的关系及 开展 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参 考。
l 研 究 区概 况 与 研 究 方 法
1 1 研 究 区概 况 .
12 2 土 壤 抗 冲 性 测定 ..
土 地利 用 是 人 类 作 用 于 环境 的 最 主 要 方 式 , 同 的 土 地 利 不 用 方 式 体现 了人 类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程 度 。本 研 究 以 贵 州 省 贵 阳 市 花 溪 区碳 酸 盐 岩 区 为 研 究 对 象 , 地 利 用 方 式 选 择 了林 地 、 土
样 地 选 好 后 开 挖 土 壤 剖 面 , 土 里 打 入 环 刀 测 定 土 壤 容 重 j 往 。
我 国西南喀斯特地 区是世 界三大 喀斯特集 中分 布地带 之
一
,
而贵州则处于 西南喀斯 特地 区的核心 地带 …。长期 以来 ,
采用美 国 D C E J H 10型土壤 紧实度 测量仪测定 土壤 IK Y— O N6 0
土壤抗 冲性采用蒋定生设 计的抗 冲槽测定 , 用抗冲 系数 C
表示 抗 冲性 大 小 。 测定 时 , 用 方 形 环 刀 ( 0c ×1 m X 先 2 m 0c 6 a 取 原 状 土 样带 回实 验 室 , 后将 土样 放 入 抗 冲槽 内 , 坡 度 m) 然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盐岩风化缓慢 , 风化后 残 留物 又少 , 因而形成 的土 壤 都十分浅薄 , 且无 半风 化碎 屑状母 质层 , 体直 接位 于基岩 之 土
上, 多呈 A B或 A A — — B型剖 面。由于石灰 土有显著 的岩石特 征, 因而石灰 土在分类 上被划为初育 土。碳酸盐岩 风化溶蚀 存 留的成土酸不溶物多为黏土成 分 , 石灰土 < . 5m 的黏粒 成 0 0 m 分达 8 .6 一 6 8 % , .0 94 % 9 . 1 <0 0 t mm的黏粒成分达 4 .9 一 74%
12 具 有 土石 剖 面 结构 , 地 黏 重 . 质
我 国喀斯 特地 区涉 及桂 、 、 、 、 、 、 、 、 八省 滇 黔 川 湘 鄂 粤 赣 渝
市区, 面积约 5 4万 k , 全球 三大 喀斯 特集 中分 布 区中连 片 m 是
裸 露碳酸盐岩面积最 大的地区。长期 以来 , 脆弱 的喀斯 特生 态
上覆红 土的真正 形成机 制 。喀 斯特地 区具 有独 特 的成 土环 境 和机 制 , 喀斯特地 区土壤 具有 以下 明显特征 : 1 1 成土速度慢 , . 土层薄且 空间分布 不均 碳 酸盐 岩在 风化 溶 蚀 过程 中 , 大量 物 质 溶解过大而耗费大 量 的资金 、 人力 等资源 ; 定得过高 , 降低 了支 出 , 虽 却会导致水 土流失 、 生态 环境恶化 等
1 喀 斯 特 地 区 土壤 特 征
质地 黏 重会 影 响 土壤 的团粒 结构 和保 水抗 旱 能
力。
2 喀 斯 特 地 区容 许 土壤 流 失量
喀斯特地 区成土物质 主要 来源于碳 酸盐岩 酸不溶物 ( 主要 由硅 酸盐物质组成 ) 及碳 酸盐岩层 问的薄层泥 页岩… 。不 同学
4 72% _ 。 9. 4 J
环 境加上人类不合理地利 用 自然资源 , 喀斯特 地 区土壤侵蚀 使
严重、 生态环 境持续恶化 。由于喀斯 特地 区水土 流失 的绝对量 少, 因此该 区域的土壤侵蚀 问题 以前并 未引起 广泛 重视 。随着 人 口增加 , 地矛盾突 出, 人 岩溶区 的水 土流 失加剧 , 漠化有加 石 速 的趋 势 , 喀斯特 地 区的石 漠化 问题 逐 步被 国家 重视 , 斯特 喀 地 区的土壤侵蚀研究也得 到关 注。
容许 土壤流失量是土壤侵蚀研究 中 的基 础问题 , 的确 定 它 对于采取有效 的水 土保 持措施 十分 重要 。容许 土壤流 失量 定
者 分别 提出过溶蚀一残积说 、 蚀一 交代 说和外来 沉积 说等不 溶 同假 说 , 随着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 蚀一 残积 说 逐渐 被认 为是 但 溶
t( m a 。韦启 蟠 认 为喀 斯特 地 区容 许 土壤 流失量 最大 / k ・ ) 不超过 5 ( m a , 0t k ・ ) 同时认为 即使定 为 5 ( m a , / 0 k ・ ) 也 比水利部 18 9 4年颁 布的南方 容许 土壤 流失量 50t( m a 0 / k ・ ) 的标 准小很 多。这 也是 喀斯特 地 区土壤侵 蚀严 重性 易被 人们 所忽视 的主要 原 因。李 阳兵 等 按贵 州碳 酸盐岩 的风化 溶蚀 速率平均值 4 6 7mn 万 a计算 了碳 酸盐 岩不 同岩石组合类 型 9 . r / 的成 土速 率 , 以此作 为 相应 岩石 类 型地 区 的容许 土壤 流失 并
走, 酸不溶物质 的含量 一般小于 1 % 。不 同地质 时代 的碳 酸盐 0
岩 的酸不溶物质 的含量在 0 4 % ~1 .3 之间 。华南褶 皱 系 .1 05% 碳 酸盐 岩的纯灰岩和纯 白云 岩岩层 中酸不溶 物含 量低 于 5 , %
有 的甚 至 不 到 1 。 已 有 研 究 资 料 表 明 , 西 碳 酸 盐 岩 的溶 蚀 , % 广
中国水土保持 S C 2 1 WC 0 2年第 3期
・ 5・ 1
喀 斯 特 地 区 土 壤 侵 蚀 研 究 进 展
杨 长春
( 西 交通科 学研 究院 , 西 南 宁 5 00 ) 广 广 307
[ 关键 词]土壤侵蚀 ; 侵蚀环境 ; 蚀机理 ; 侵 治理 ; 喀斯特地 区
[ 摘 要]我 国喀斯特地 区总面积约 5 4万 k 脆 弱的喀斯特生 态环境加上人 类不合理 地利 用 自然资源 , m, 使喀 斯特地 区 土壤侵蚀 严重、 生态环境持 续恶化 。通过对近年 来喀斯特地 区土壤 特征 、 容许 土壤 流失量、 土壤侵蚀强度、 土壤 侵蚀机理 和 治理等 方面的研 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 , 出了喀斯特地 区土壤侵蚀研 究需要 进一步 关注该 区独特 的土壤特征 与侵 提 蚀环境 , 在容许 土壤 流失量、 土壤的地 下流失及 土壤侵 蚀的定量化等 方面进行 更深入 的研 究。 [ 中图分类号]S5 . 17 1 [ 献标 识码]A 文 [ 文章编号]10 0 4 (0 2 0 0 1 0 0 0— 9 1 2 1 )3— 0 5— 4
系列问题 。现有 对容许土壤流失量 的确定 主要有两个 途径 : 是从 土壤中有机质 和养 分对作 物生 长是否 产生 影响 的角度
一
来确定 , 二是从土壤 发生 学角度 出发 , 过侵 蚀速 率与 岩石 或 通
其他母质 的风化物在 生物 作用 下土壤 生成速 率 的对 比关 系来
确定 。 现有 对喀斯特地 区容许 土壤 流失量 的确 定 主要通 过第 二
种途 径。柴宗新 通 过计 算喀 斯特岩 石溶解 成土 速率 和广 西
碳 酸盐岩的含量 , 确定广西碳 酸盐 岩地 区的容许土壤 流失量 为 1 t( m a , 1 / k - ) 而整 个 广 西地 区的 容 许 土壤 流 失 量应 为 6 8
形成 1m厚 的土层需要 2 5万 ~8 5万 a ; 贵州碳酸盐岩溶蚀风 化形成 1I 的土层需要 6 n厚 3万 ~ 8 7 8万 a较 之于一 般非 岩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