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2aa3043323968011c92f0.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只有简答和分析题)作业一四、简答题1、《三里湾》、《山乡巨变》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写合作化运动,开头都是写开会(或学习)贯彻建社或扩社的上级精神,然后写层层发动动员,写如何克服阻力,最后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或目标。
这构成了这类作品的基本的情节线索或模式。
而《创业史》是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从中国农村现实这个大背景写起(如一开始的“题叙”),写农民祖祖辈辈的“创业”梦想,始终把各阶层农民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内在要求作为重点,描写他们动机的形成,描写他们彼此间的冲突,以此来揭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变革是如何发生的。
这构成了《创业史》的基本情节线索。
2.“写命运”和“写政策”由于情节基本线索的不同,因此情节的布局也出现了差异。
《三里湾》等作品写会议、讨论、学习的场面不少,这样的情节布局是为了宣传和阐释政策,说明道理,多少是属于“写政策”的一类。
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前者是人物围绕事件转,是写人物对于外来的事件(合作化运动)所作出的被动的反应,合作化运动在作品中似乎是由外在的力量、由上级发动起来而加于农民头上的,这也就是所谓“运动群众”;而后者是因人物性格于命运冲突而展开事件,合作化运动出自人物的内在欲求,真正写出了“群众运动”。
因此《创业史》可以说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动机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一是把历史的进程浓缩进了人物的命运中,通过人物对自身命运的改变概括了历史必然性;二是把历史的动因置于人物的动机之中,通过对人物的动机的分析于描写揭示了历史的必然性。
2、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坦率地承认自己写不出像《生命幻想曲》那样的诗句;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因此,公刘怕顾城等年轻诗人误入歧途,呼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同样,顾城的父亲顾工在读了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后,虽然在心中暗自为自己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而骄傲,却不能不为孩子的政治前途而担心,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实际上,初期朦胧诗在艺术上并不很"朦胧",较少运用整体象征,艺术上是明白的,朦胧诗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内容上,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但是,无论是朦胧诗的反对者还是支持者,似乎都更钟情于"朦胧诗"这一称号,于是,一个贬义词成了当时流行一时的时髦.事实上,"朦胧"一词也确实概括了这一诗派的美学特征,经过论争,运用整体象征成为朦胧诗人的一种自觉追求.五、分析题1、是毛泽东和当时的时代决定的。
2023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全(2)
![2023年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全(2)](https://img.taocdn.com/s3/m/0a2fea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8.png)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一. 单选题1.发表于192023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 其作者是(C)。
A. 鲁迅B. 陈独秀C. 胡适D. 李大钊2.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 关于地狱之有无, 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 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与祭祖祝福, 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D)。
A. 阿QB. 孔乙己C. 闰土D. 祥林嫂3.192023初, 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建了(B)。
A. 青年杂志社B. 新潮社C. 文学研究会D. 发明社4. 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 郭沫若B. 胡适C. 刘半农D. 鲁迅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 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 汪静之B. 胡适C. 朱自清D. 冰心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 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 《呐喊》B. 《朝花夕拾》C. 《野草》D. 《坟》7. 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B)。
A. 汪静之B. 宗白华C. 徐志摩D. 郭沫若8.1929年11月, 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标语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A)。
A. 上海戏剧协社B. 民众戏剧社C. 上海艺术剧社D. 南国社9.1923年, 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 而他初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C)。
A. 《酒后》B. 《亲爱的丈夫》C. 《压迫》D. 《北京的空气》10. 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D)。
A. 《赛金花》B. 《法西斯细菌》C. 《秋瑾传》D. 《上海屋檐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11.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ABC)。
A. 《官场现形记》B.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 《老残游记》D. 《新中国未来记》12. 《新潮》的小说作者重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BCD)等。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76d7135ff242336c1fb95e2e.png)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1)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3)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答案:(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50年代民间立场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
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
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在的和谐朴素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8d3f8daf1ffc4fff47ac9e.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题目1 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选择一项:A. 田汉B. 老舍C. 茅盾D. 巴金题目2 《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选择一项:A. 梁生宝B. 王金生C. 李月辉D. 刘雨生题目3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
选择一项:A. 《萌芽》B. 《星星》C. 《今天》D. 《诗刊》题目4 艾青把自己复出后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命名为()。
选择一项:A. 《归来的歌》B. 《重放的鲜花》C. 《归来》D. 《归来的时刻》题目5 《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
选择一项:A. 梁生宝B. 梁三老汉C. 李月辉D. 王金生题目6 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
这篇小说是()。
选择一项:A. 《三里湾》B. 《登记》C. 《卖烟叶》D. 《“锻炼锻炼”》题目7 作家以自己爷爷、红军时期中共特科成员项与年的生命历程为素材,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A. 《历史的天空》B. 《我是太阳》C. 《激情燃烧的岁月》D. 《英雄无语》题目8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A. 《耕云记》B. 《禾场上》C. 《登记》D. 《村歌》题目9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
选择一项:A. 《麦地》B. 《简历》C. 《土地》D. 《太阳》题目10 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的是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
选择一项:A. 《恋爱的犀牛》B. 《茶馆》C. 《天下第一楼》D. 《车站》题目11 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等。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pptx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288358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e.png)
I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等。 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 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 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ABD)等。 A.《红灯记》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奇袭白虎团》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e)等。 A.《芙蓉镇》 B.《古船》 C.《白鹿原》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八)。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八)。 A.《绝对信号》 B.《车站》 C.《正红旗下》 D.《野人》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B)。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 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二
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4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二 试题及答案
提醒:试题随机抽取!!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题库中抽取单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20分)
A.食指 B.北岛 C.舒婷 D顾城 “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ABC)等。 A.束为 B.马烽 C.西戎 D孙犁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 A.《三里湾》 B.《林海雪原》 C.《红旗谱》
D.《红岩》 《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三(ABD)o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C.抗战爆发后日本人的奴役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 《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BCD)。 A.梁生宝 B.郭世富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8503a49649b6649d7477d.png)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题目1 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选择一项:A. 《叔叔的故事》B. 《乌托邦诗篇》C. 《长恨歌》D. 《启蒙时代》题目2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
选择一项:A. 《嘴唇里的阳光》B. 《私人生活》C. 《无处告别》D. 《与往事干杯》题目3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选择一项:A.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B. 《一九八六年》C. 《四月三日事件》D. 《十八岁出门远行》题目4 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
选择一项:A. 《古船》B. 《蝴蝶》C. 《布礼》D. 《杂色》题目5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
选择一项:A. 《麦地》B. 《简历》C. 《土地》D. 《太阳》题目6 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选择一项:A. 舒婷的《致橡树》B. 张洁的《祖母绿》C.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D. 铁凝的《哦,香雪》题目7 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选择一项:A. 《西海无帆船》B. 《冈底斯的诱惑》C. 《虚构》D. 《拉萨河的女神》题目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选择一项:A. 《红粉》B. 《罂粟之家》C. 《米》D. 《妻妾成群》题目9 被誉为鼻祖的武侠小说是由唐人杜光庭创作的传奇()。
选择一项:A. 《红线传》B. 《昆仑奴》C. 《聂隐娘》D. 《虬髯客传》题目10 《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周克芹B. 赵树理C. 高晓声D. 张一弓题目11 刘震云是近年频频“触电”的著名作家,他的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主要有()等。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1684a376baf1ffd4fad45.png)
沈从文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A. 《绅士的太太》B. 《边城》C. 《龙朱》D. 《桃园》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城》题目2标记题目题干30年代现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臧克家B. 何其芳C. 殷夫D. 田间反馈你的回答部分正确您已经做对了1 个。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臧克家, 田间题目3标记题目题干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有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等。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标记题目题干"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 这是诗作()中的诗句。
选择一项:A. 《距离的组织》B. 《我的记忆》C. 《断章》D. 《雨巷》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我的记忆》题目5标记题目题干巴金小说《春》中的曾树生提供了中国妇女出路问题的思考。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标记题目题干"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
选择一项: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20世纪30年代题目7标记题目题干中国现代散文独语体力图拉开与日常语境的距离,以自我观照的内敛方式强化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和荒凉感,表达一种个体面对世界的生命体验,具有封闭性和自我指涉性特征。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8标记题目题干《原野》的女主人公是金八。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标记题目题干"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诗人是指()。
选择一项:A. 徐志摩B. 卞之琳C. 戴望舒D. 闻一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戴望舒题目10标记题目题干"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2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2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85754a284ac850ac024228.png)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一、判断正误1 颁行语言文字法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
选择一项:错2 充当普通话音节韵尾的音素一共有四个,即i、u、n、ng。
对3 iou、uei、uen 三个韵母,在使用中有时候省略韵腹,有时候省略韵头。
4 在给汉字注音时,字母i 只有充当韵腹时,上面的一点才能省略。
错5 韵母ü的原形在拼写时永远不会出现,因为注音时上面两点按拼写规则要省略。
错6 普通话其实就是北京话,北京话就是普通话。
错7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读音与拉丁字母读音并不相同。
对8 普通话声母p 和k 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不同。
对9 根据规则,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必须以词为书写单位,例如“鸭绿江”拼写为“YālùJiāng”。
对10 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辅音音素则是22 个,但是辅音声母只有21 个。
对11 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音素可以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类。
对12 中响复韵母就是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韵母,例如韵母iang。
错13 普通话音节响亮、悦耳,原因是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对14 声调的类别是根据调值的具体类别归纳出来的。
对15 朗读和朗诵是一回事,二者没有区别。
错16 现代汉语方言呈现向普通话集中靠拢的趋势。
对17 “世间最难得的是人材”。
这个句子中词语使用完全正确。
错18 从构词法角度看,“血红”是限定式,“口红”是陈述式。
对19 “银耳、牺牲、板鸭”从造词法角度看,既是语法手段造词,又是修辞手段造词。
对20 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大多是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多为单音节形式。
错21 “放大、高大、最大、远大、强大”都是词,不是短语。
错22 惯用语大多由三个音节构成,结构关系大多为动宾关系。
对23 “抨击、诽谤和批判违法乱纪行为是大众传媒的责任”,这个句子的词语使用没有什么问题。
错24 “花儿、玩儿、幼儿、女儿”都是词根+词缀构成的派生式合成词。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考答案doc
![最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ab00462a2161479171128fb.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考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1、胡风2、郭小川3、巴金4、路翎5、卢新华6、陈奂生7、高行健8、西线轶事9、池莉10、苏童11、北京12、吴琼花13、舒婷14、郭建光夺目15、福建16、章明17、朦胧18、姚文元19、浪漫20、山药蛋二、单选题1、a2、b3、d4、a5、d6、d7、b8、b9、a 10、c三、多选题1、abcd2、ab3、abc4、abcd5、bcd四、简答题1题提示:两条道路指“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赵树理的《三里湾》没有把两条道路的斗争写得尖锐对立。
第二,这种斗争主要是通过家庭人伦关系的变化的来表现的。
主要原因在于:作者较少受到当时流行的理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2题提示:将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一个误解,但这一称呼形象地概括了“新诗潮”的特点,受到北岛、舒婷们的认同。
朦胧诗关于“朦胧”问题的论争,直接缘于老诗人公刘对顾城几首小诗中流露出来的悲观消沉人生观的担心,公刘一方面觉得顾城很有诗才,一方面对顾城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悲观的人生观感到“颤栗”,对顾城无所顾及地在诗中袒露消沉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感到“惊异”。
臧克家、丁力等人的批评挥动的却是政治的大棒。
臧克家在《关于“朦胧诗”》中说:“现在出现的所谓‘朦胧诗’,是诗歌创作的一股不正之风,也是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股逆流。
”丁力更认为,章明把这些诗称为朦胧诗不准确,把问题提轻了,不应该叫“朦胧诗”,而应该叫“古怪诗”,因为朦胧还是艺术问题,而古怪就是政治问题了。
因此,我们说,把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新诗潮”称为“朦胧诗”,源于对他们诗歌创作的批评,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就有张冠李戴之嫌,是一种误解。
然而这一误解最后却成了正解,后来虽然有许多学者为朦胧诗正名,给这个新兴的诗派一个科学的命名,并正式提出将它称为“新诗潮”。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2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b33b6a81680203d8ce2f24e0.png)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形考任务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2c89f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2.png)
中国当代⽂学形考任务⼆答案沈从⽂的代表作是()。
选择⼀项:A. 《绅⼠的太太》B. 《边城》C. 《龙朱》D. 《桃园》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边城》题⽬2标记题⽬题⼲30年代现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项或多项:A. 臧克家B. 何其芳C. 殷夫D. ⽥间反馈你的回答部分正确您已经做对了1 个。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臧克家, ⽥间题⽬3标记题⽬题⼲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有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等。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4"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
/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 这是诗作()中的诗句。
选择⼀项:A. 《距离的组织》B. 《我的记忆》C. 《断章》D. 《⾬巷》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我的记忆》题⽬5标记题⽬题⼲巴⾦⼩说《春》中的曾树⽣提供了中国妇⼥出路问题的思考。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6标记题⽬题⼲"⾰命+恋爱”的⼩说模式是()⼩说⼀个重要的⽂学现象。
选择⼀项: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20年代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20世纪30年代题⽬7标记题⽬题⼲中国现代散⽂独语体⼒图拉开与⽇常语境的距离,以⾃我观照的内敛⽅式强化⾃⼰内⼼的孤独感和荒凉感,表达⼀种个体⾯对世界的⽣命体验,具有封闭性和⾃我指涉性特征。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8标记题⽬题⼲《原野》的⼥主⼈公是⾦⼋。
选择⼀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9标记题⽬题⼲"替新诗的⾳节开了⼀个新纪元”的诗⼈是指()。
选择⼀项:A. 徐志摩B. 卞之琳C. 戴望舒D. 闻⼀多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标记题⽬题⼲"撑着油纸伞,/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寂寥的⾬巷,/我希望逢着/⼀个丁⾹⼀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db4efe10661ed9ac51f3bb.png)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网络课形考任务2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形考任务二题目1“亭而糊”和“菊咬筋”是哪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山乡巨变》题目2《山地回忆》表现了华北地区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孙犁题目3在“保定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中成长起来的作家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梁斌题目4柳青把沙家店保粮支前与整个西北战局联系在一起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铜墙铁壁》题目5最早描写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小城春秋》题目6唐混用十四行诗写作的抒情长诗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幻美之旅》题目7杨朔国际题材的散文作品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樱花雨》题目8借历史题材曲折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的作品,主要有陈翔鹤的()等。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陶渊明写〈挽歌〉》题目9在“文革”的潜在写作中,较著名的小说主要有张扬的()等。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第二次握手》题目10艾青“文革”后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光的赞歌》题目11“反右”时被打成右派的新中国第一代诗人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邵燕祥正确答案:流沙河题目12《茶馆》表现中国近代最黑暗的三个时代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正确答案: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的清朝末年正确答案: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国初年题目13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三位作家以“马铁丁”为笔名开辟了一个“思想杂谈”专栏,在当时产生过较大影响。
这三位作家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陈笑雨正确答案:郭小川正确答案:张铁夫题目14“中国三大史诗”是指()。
选择一项或多项:正确答案:蒙古族的《江格尔》正确答案: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正确答案: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题目15《三家村礼记》的作者是()。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797a37a300a6c30c229f38.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仙姑2、红灯记3、江河4、19625、杨子荣6、汪曾祺7、周立波8、海港9、章明10、锻炼锻炼11、红色娘子军12、岗上的世纪13、邪不压正14、现实主义15、赵振开16、陈思和17、1958 18、于坚19、金锁20、杨炼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C5、C6、A7、B8、A9、A 10、A三、多项选择题1、AC2、AB3、BCD4、ABCD5、BCD四、简答题1、1959年,《文艺报》组织的“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中对《锻炼锻炼》的讨论,最终导致了对赵树理的否定性意见,认为这篇作品是对农村现实的歪曲,丑化了正在进入共产主义的农民形象。
这些意见是否符合作品实际?产生这种意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59年,《文艺报》以“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组织了对《锻炼锻炼》的讨论,有署名武养的读者指责这部作品不真实,“歪曲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的现实”,“诬蔑农村劳动妇女和社干部”。
虽然编辑部支持赵树理,以王西彦的《〈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作为这次讨论的总结,肯定这篇小说“按照生活实际去刻画有个性的活人”。
后来老舍和茅盾也分别撰文对赵树理的创作进行了肯定的评价。
但是,当时文坛弥漫的激进主义文艺思潮和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最终导致了对赵树理的否定性意见,认为这篇作品是对农村现实的歪曲,丑化了正在进入共产主义的农民形象。
这些意见从现在来看显然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
赵树理是努力地想加入“时代的大合唱”、想写歌颂农村新生事物的作品的。
但长期的创作定势使他不能违背生活的真实,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58ea30b4e767f5bcfce2b.png)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2参考答案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 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作者是(徐枕亚)。
2. 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郑振铎)。
3. 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老舍)。
4. 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
5. 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四世同堂》)。
6.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与散文集《漂泊杂记》一起,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南行记》)。
7. 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1929年问世的(《灭亡》)。
8. 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沙汀的(《淘金记》)。
9. 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穆时英)。
10. 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的(《两个家庭》)。
11. 冰心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两个家庭》)。
12. 《财主底儿女们》是作为七月派作家贡献给新文学的重大收获。
其作者是(路翎)。
13. 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
14. 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15. 短篇小说《法律外的航线》表现作者在一艘外国商船上的见闻,船上趾高气扬的洋人和贫困国人的鲜明对比,对偷搭轮船的穷人的残酷惩处,以及峡岸上隐约闪现的红军和红旗的景象。
其作者是(沙汀)。
16. 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李劼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10.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A )。
A.《私人生活》
B.《与往事干杯》
C.《无处告别》
D.《嘴唇里的阳光》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三里湾》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ACD )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
①(《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100
②白嘉轩形象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身上表现出的那种顽强的生命意志和一种邪不压正的精神力量,而且在于向人们揭示出传统文化强大而顽强的生命力,进而透视出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现代生活和现代生命的潜在的、顽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揭示出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变换的艰难性。
2.通过《红高粱》讲述的“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故事,从爱情和战争两个方面说明“红高粱精神”的含义,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从中发掘出的“种的退化”的命题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102)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C.“常有理”
D.范登高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
A.刘世吾
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3.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 )等。
A.李季的《杨高传》
B.臧克家的《李大钊》
C.田间的《赶车传》
D.郭小川的《望星空》
4.汪曾祺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CD )等。
《白鹿原》是将日常的乡村生活场景与广阔的时代风云水乳交融的典范。作品从白嘉轩六娶六丧所造成的困境开始写起,以相当的篇幅表现了乡村的土地买卖、盖房拆屋、耕作收获、成婚生子、建祠堂办学校、入祠堂祭拜祖先、正风俗惩孽子等乡村故事。在探索长远的民族生存之谜的动机指引下,那些原本是无足称道的民间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际关系、地气民风,在作品中都获得了相当的位置。同时,作品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勾勒出从辛亥革命、军阀割据、农民运动、国共相争、抗日战争,直到十年内乱的侧影,气势雄浑厚重。白嘉轩是一个封建色彩很浓的旧式乡村权威——白鹿村的族长。可以说,他就是封建礼教在乡村中的化身,是中国社会所倚重的、儒家文化所渗透的旧乡村的生活秩序、伦理原则的化身,是存天理、灭人欲和封建等级制度的不遗余力的维护者。在村人眼中,他永远把腰杆挺得直挺挺的,威严有加。黑娃和田小娥,两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在苦难中结合,是对封建伦理的反叛,是对合理生活的追求,可是,白嘉轩利用族长的权力,把他们打入另册,不许黑娃进入祠堂祭拜祖先,使他们成为村子里的“贱民”。甚至小娥死后,瘟疫流行,村民以为是小娥显灵,要给她修庙上供,祈求她宽恕乡民,白嘉轩力排众议,要将其焚尸扬灰。为此,他去争取朱先生的支持。朱先生不但坚决支持白嘉轩的决策,还告诉他:“把那灰末不要抛撒,当心弄脏了海。把她的灰末装到瓷缸里封严封死,就埋在她的窑里,再给上面造一座塔,她永远不得出世。”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对“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挪用,但从揭示“仁义道德”吃人的一面来说,却也是非常发人深省的一笔。
五、分析题(3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白嘉轩是白鹿村的族长。既仁义忠厚,又冷酷无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复杂性。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你自己的看法,分析白嘉轩的形象。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2.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C )。
②“种的退化”:《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是作家寄托在民间话语空间里的内心你情感。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莫言关于对象的“纯种”有着固执的爱。在《红高粱》中他对纯种的红高粱以及象征着“人”的纯种的呼唤更为急切。他甚至不惜直接向历史和未来发言: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感到种的退化。”在这里,莫言所谓的“种的退化”就是人的异化,对未异化的自立自强的人的赞歌,可视作《红高粱》系列的总主题。为了完成这一主题,莫言将家乡的典籍和非典籍的文化积淀作了自己的审美评价后,用奇想构造了红高粱世界中的严酷的生存状态。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气勃勃、充满了野性“洸洋血海般的红高粱”,是莫言审美理想中的人的纯种象征物,在作品中也就成了意象。这种对“红高楼精神”的赞美与对“种的退化”的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愈加变得浓烈感人,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疑是一种作家把民间作为理想的生存状态。民间是自由自在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昂然热情奔放的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淳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的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生活,却发现这种状态只是过去时态的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这不能不令他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进步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这种遗憾与感慨反过来又强化了对曾经存在过的民间自在状态的理想化与赞美,从而使其呈现出了更为灿烂夺目的迷人色彩。
A.《大浴女》
B.《孕妇和牛》
C.《玫瑰门》
D.《笨花》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诗人?他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哪些共同特点?他们与“朦胧诗”是什么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P72)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特别是以食指、北岛、舒婷、顾城为代表的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另外,还包括一批在延续“十七年”时期诗歌主流传统的同时又重新高扬五四启蒙精神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和杨牧等。
①“红高粱精神”:它秉领天地精华、粗枝大叶、抗旱抗涝、生气勃勃、充满了野性,承载了作为人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意义。它带人们去闯荡荆棘丛生、虎狼横行的世界,它是人们的护身符。它体现在自立自强、生机昂然、热情奔放、敢作敢为、敢爱敢恨、周身洋溢着阳刚与血性、浑身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的余占鳌和有着非同一般的机智和胆识、具有浪漫不羁心灵的戴凤莲等人物形象身上。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正是“红高粱性格”的鲜明体现,对自由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对现代人生命的回归和蓬勃生命力的呼唤都以红高粱为载体,由这种充满也行生命力的红高粱传达出来。莫言通过“红高粱”赞美了高密县东北乡人红高粱般的性格,赞美祖辈洋溢着的原始生命力和无所畏惧的精神,赞美了作为人最本真的欲望和追求,而这一望无际,庄严肃穆的红高粱不仅仅是“我爷爷”“我奶奶”生活、战斗的场景,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暗示和一种生命力的传达。是他们家族的光荣的图腾和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是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和“可怜的、孱弱的、猜忌的、偏执的、被毒酒迷幻了灵魂的孩子”的后代子孙的孱弱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等。
A.宗璞
B.茹志鹃
C.杨沫
D.王安忆
9.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CD )。
A.《荒山之恋》
B.《世纪之恋》
C.《小城之恋》
D.《锦绣谷之恋》
10.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ABD )等。
18.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A.《方舟》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无字》
D.《祖母绿》
7.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小说是(C )。
A.《岗上的世纪》
B.《小鲍庄》
C.《雨,沙沙沙》
D.《长恨歌》
8.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D )。
A.《小城之恋》
B.《长恨歌》
C.《荒山之恋》
D.《小鲍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