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第九章)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
1. 土壤pH pH=-lg(H+)(土壤平衡溶液)
中性溶液:(H+)=(OH-)=10-7mol/L,
pH=pOH=7
土壤pH表示法:pH(H2O)——水浸提;
pH(KCl)——中性盐1mol/L KCl溶液浸提。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一般土壤pH(H2O)>pH(KCl)。 地理分布。我国土壤大部分pH在4.5~8.5之间。 “南酸北碱,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地带性特点。 2.石灰位
Na2CO3+2H2O 2Na++H2CO3+2OH-
碳酸钠的来源:土壤矿物质中钠的碳酸化。 风化产物硅酸钠与碳酸的作用(析出SiO2)。 中性钠盐与CaCO3的相互作用: CaCO3+NaCl CaCl2+ Na2CO3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交换性钠的水解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 Na+积累到一定数
教学目标 与要求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一、土壤酸性
(一)土壤酸化过程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被活性H+交换进 入土壤溶液后被淋失,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H+不 断增加,并出现交换性铝,形成酸性土壤。 1. 土壤中H+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是纯化学反应,在很大 程度上有微生物的参与,例如NH4+→NO2-→NO3-,
分别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作用下完成
5.土壤是不均匀的多相体系,不同土壤和同一土层
不同部位,氧化还原状况会有不同差异
6.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随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 排水而变化
先有活性酸,再转化为潜性酸;
酸性强弱决定于潜性酸,主要是交换性Al3+;
活性酸是潜性酸的表现。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强酸性土——以交换
性 Al3+ 和以共价键紧束缚
的H+及Al3+占优势。
酸性土——致酸离子
以羟基铝离子为主。
中性、碱性土——交 换性阳离子则以盐基离子 为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三、土壤碱性指标
1. 总碱度 土壤溶液中CO32-和HCO3-的总量,cmol(-)/L。 土 壤 碱 性 是 由 CO32 - 和 HCO3 - 的 水 溶 性 强 碱 (Na、K、Ca、Mg)盐的水解产生的:
CO32-+H2O
4. 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
植物根系汾泌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根际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 5. 土壤的pH
量,而土壤溶液的盐浓度较低时, Na+ 离解进入
溶液,水解产生 NaOH ,并进一步形成碳酸盐
Na2CO3、NaHCO3。
2. 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
(1)气候因素(干湿度)
碱性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
壤中的盐基物质,随着蒸发而表聚,使土壤碱化。 (2)生物因素 Na、K 、Ca、Mg等盐基的生物积累。 一些植物适应在较干旱条件下生长,而且有 富集碱性物质的作用:海蓬子含Na2CO3 3.75%, 碱蒿含2.76%。盐蒿含2.14%。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水土比对土壤pH的影响 测定土壤pH时的水土比,按国际土壤学会推 荐用2.5:1,水土比大时,测出的pH稍偏大。 2. 土壤潜性酸 潜性酸——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在
被其它阳离子交换进入溶液后,才显示酸性。
土壤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衡:
解吸
石灰性土壤pH随Pco2增大而降低,变化于
7.5~8.5之间(田间)。
CaCO3—CO2—H2O体系:
pH=6.03 – 2/3lgPco2
7.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pH测定时的稀释效应,应控制土水比
(一般1:2.5)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8.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土壤淹水还原pH向中性趋近,即酸性土pH升
ESP
5%~10%
轻度碱化土
10%~15%
中度碱化土
>15%
强碱化土
盐土——土壤表层可溶性盐(以NaCl、Na2SO4等 中性盐为主)超过一定含量(6~20g/kg)。 我国碱土定义:碱化层碱化度>30%, 表层含盐量<5g/kg,pH>9.0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四、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土壤中同一物质可区分为氧化态(剂)和还原态 (剂),构成相应的氧化还原体系 。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空气中O2是主要氧化剂 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体系控制氧化还原反应,使 多种物质呈氧化态,如NO3-、Fe3+、Mn4+、SO42-等。 2.土壤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物是主要还原剂,在 土壤缺O2条件下,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态。 3.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无机体系的反应一般是可逆的,有机体系和微生物 参与条件下的反应是半可逆或不可逆的。
1. 气候
高温多雨地区,风化淋溶较强,特别是降雨量 大而蒸发势较弱的地区,矿物岩石风化所产生的盐 基物质大量淋失,使土壤酸化。
我国大陆以北纬33°为界,形成“南酸北碱, 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局面,就与气候条件有关。
2. 生物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有 机质的矿质化也产生CO2,CO2溶解于水则成碳酸。
第八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主要内容
2.土壤酸度的指标
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 酸、潜性酸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 度的指标,以及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方 法; 2.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3.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 田的Eh值。
95%以上。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酸性和弱酸性土
盐 基 饱 和 度 较 高 , 交 换 性 铝 以 Al(OH)2+ 、
Al(OH)2+等形态存在,进入溶液后水解产生H+:
Al(OH)2++2H2O
Al(OH)3+2H+
土壤交换性H+的离解也是溶液的H+来源。
可见土壤酸性起源: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
1. 交换酸
土壤胶体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通过交换进入
溶液后所反映出的酸度。 Al3+ +3H2O Al(OH)3 + 3H+
用1 mol/L的KCl(pH5.5~6.0)处理土壤,K+交
换出氢离子或铝离子,通过滴定得到的酸度。
交换性酸是酸度的容量因素,单位是cmol/kg。
土壤酸度主要决定于胶体吸附的致酸离子
H+、Al3+,其次决定于致酸离子与交换性盐基离
子(以Ca2+为主)的相互比例,即盐基饱和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在交换性阳离子以Ca2+为主的土壤溶液中,
为一定值,取负对数为pH-1/2pຫໍສະໝຸດ Baidua,
定义为石灰位,将H+与Ca2+数量联系起来,比pH
级别 极强酸性 强酸性 微酸性 中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水浸酸与盐浸酸 用水浸提,得到的pH反应土壤活性酸的强弱。
用KCl浸提,得到的pH除反映土壤溶液中的氢
离子外,还反映由K+交换出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显
出的酸性。
pH水>pH盐
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pH水与pH盐的差值小;
盐基饱和度低的土壤,pH水和pH盐的差值就大。
高,碱性土pH降低。
酸 性 土 还 原 pH 升 高 , 主 要 由 于 Fe2O3 、
MnO2 还原溶解度增大,显示碱性。有机质加快
还原过程。
碱性土还原pH下降,主要由于在嫌气条件
下有机酸和CO2的积累过程及其综合作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潜性酸
吸附 土壤学
活性酸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强酸性土
交换性 Al3+ 与溶液 Al3+ 平衡,溶液中 Al3+ 水解
显示酸性:
Al3++3H2O Al(OH)3+3H+
强酸性土中,交换性 Al3+ 大大多于交换性 H+ ,
它是活性酸(溶液H+)的主要来源。
如:pH<4.8的红壤,交换性Al3+占总酸度的
质,还原性物质总量可以测定,但很难直接与
Eh联系起来。当然土壤还原性物质的浓度仍与 Eh有密切的统计相关性。
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1. 土壤通气性
土壤通气状况决定土壤空气中的氧浓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微生物活动 微生物活动愈强烈,耗氧愈多 3. 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 分解的有机质愈多,耗氧愈多
更全面和更明显地反映土壤酸度。
水稻土及其母质的pH与pH-0.5pCa的比较
土壤类 型 水稻土 砖红壤 5.23 6.56 红 壤 黄棕壤 6.86
土壤学
pH 母质 5.12 5.15 5.71
相差 0.11 1.41 1.12
pH –0.5pCa 水稻土 母质 相差 3.40 2.29 1.11 4.93 3.02 1.91 5.32 3.91 1.41
这种反应十分迅速。因此,矿质酸性土以交
换性Al3+占绝对优势。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酸的类型
1. 土壤活性酸 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所反映出来的酸度。 (1)土壤酸度分级 土壤pH和酸碱性分级 土壤pH <4.5 4.5-5.5 5.5-6.5 6.5-7.5 7.5- 8.5 > 8.5 碱性 强碱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4)酸雨:我国每年排放SO2约1.7×106~7吨 (5)其它无机酸:酸性肥料(过磷酸钙) 生理酸性肥料(NH4Cl) 2. 土壤中铝的活化 当土壤交换性H+的饱和度达到一定限度,就 会破坏硅酸盐粘粒晶体结构,其水铝片中Al转化 为活性Al3+,取代交换性H而成为交换性Al3+。
二、土壤碱性的形成
1. 土壤碱性的形成机理 土壤中碱性物质—主要是Ca、Mg、Na、K的 碳酸盐及重碳酸盐,以及土壤的交换性Na+。 碱性物质的水解反应是碱性形成的主要机理。 (1)碳酸钙水解 CaCO3+H2O+CO2
土壤学
Ca2++HCO3-+OH-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碳酸钠水解
HCO3-+H2O
HCO3-+OH-
H2CO3+OH-
CaCO3、MgCO3溶解度很小,产生的碱度有限。 Na2CO3、NaHCO3及Ca(HCO3)2为水溶性盐类,在土壤溶 液中产生的碱度高,导致很高的pH。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碱化度——钠碱化度或钠化率 土壤交换性钠占CEC的百分率。 土壤碱化度分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母质
碱性物质的基本来源。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
碱性物质。含盐基物质多,形成的土壤为碱性。
(4)施肥和灌溉
施用碱性肥料或用碱性水灌溉会使土壤碱化。
都江堰水质偏碱,长期用都江堰水灌溉的水稻 田土壤pH有所提高。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二节 土壤酸碱度的指标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水解酸
具有羟基化表面的土壤胶体,通过解离氢离子 后所产生的酸度。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水解酸的测定是用1mol/L的CH3COONa(pH 8.3) 处理土壤。 水解酸的实际测定时,因用pH 8.3的CH3COONa, 既测定出羟基化表面解离的H+,也测出了因Na+交换 出的H+和Al3+产生的交换酸度,还包括了土壤溶液中 的活性酸,因此测定的结果是土壤总酸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中的专性微生物如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可将含硫含氮有机物转化成硫酸和硝酸,增强了土 壤酸度。 3. 施肥和灌溉 长期施用酸性肥或生理酸性肥,导致土壤酸化。 4. 母质 母质中含酸性物质会使土壤酸化。 5. 酸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6. 土壤空气的CO2分压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1. 强度指标 (1)氧化还原电位(Eh) 单位为伏(V)或毫伏(mV) (2)电子活度负对数—pe (3)Eh与pH 的关系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总有H+参与,H+的活度
对氧化还原平衡有直接影响。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氧化还原强度指标与数量因素的关系 土壤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还原性物
1. 土壤pH pH=-lg(H+)(土壤平衡溶液)
中性溶液:(H+)=(OH-)=10-7mol/L,
pH=pOH=7
土壤pH表示法:pH(H2O)——水浸提;
pH(KCl)——中性盐1mol/L KCl溶液浸提。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一般土壤pH(H2O)>pH(KCl)。 地理分布。我国土壤大部分pH在4.5~8.5之间。 “南酸北碱,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地带性特点。 2.石灰位
Na2CO3+2H2O 2Na++H2CO3+2OH-
碳酸钠的来源:土壤矿物质中钠的碳酸化。 风化产物硅酸钠与碳酸的作用(析出SiO2)。 中性钠盐与CaCO3的相互作用: CaCO3+NaCl CaCl2+ Na2CO3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交换性钠的水解
当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 Na+积累到一定数
教学目标 与要求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一节
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一、土壤酸性
(一)土壤酸化过程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被活性H+交换进 入土壤溶液后被淋失,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H+不 断增加,并出现交换性铝,形成酸性土壤。 1. 土壤中H+的来源
(1)水的解离
(2)碳酸解离
(3)有机酸的解离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是纯化学反应,在很大 程度上有微生物的参与,例如NH4+→NO2-→NO3-,
分别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作用下完成
5.土壤是不均匀的多相体系,不同土壤和同一土层
不同部位,氧化还原状况会有不同差异
6.土壤氧化还原状况随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灌水、 排水而变化
先有活性酸,再转化为潜性酸;
酸性强弱决定于潜性酸,主要是交换性Al3+;
活性酸是潜性酸的表现。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强酸性土——以交换
性 Al3+ 和以共价键紧束缚
的H+及Al3+占优势。
酸性土——致酸离子
以羟基铝离子为主。
中性、碱性土——交 换性阳离子则以盐基离子 为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三、土壤碱性指标
1. 总碱度 土壤溶液中CO32-和HCO3-的总量,cmol(-)/L。 土 壤 碱 性 是 由 CO32 - 和 HCO3 - 的 水 溶 性 强 碱 (Na、K、Ca、Mg)盐的水解产生的:
CO32-+H2O
4. 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
植物根系汾泌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根际土壤 氧化还原电位 5. 土壤的pH
量,而土壤溶液的盐浓度较低时, Na+ 离解进入
溶液,水解产生 NaOH ,并进一步形成碳酸盐
Na2CO3、NaHCO3。
2. 影响土壤碱化的因素
(1)气候因素(干湿度)
碱性土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
壤中的盐基物质,随着蒸发而表聚,使土壤碱化。 (2)生物因素 Na、K 、Ca、Mg等盐基的生物积累。 一些植物适应在较干旱条件下生长,而且有 富集碱性物质的作用:海蓬子含Na2CO3 3.75%, 碱蒿含2.76%。盐蒿含2.14%。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水土比对土壤pH的影响 测定土壤pH时的水土比,按国际土壤学会推 荐用2.5:1,水土比大时,测出的pH稍偏大。 2. 土壤潜性酸 潜性酸——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在
被其它阳离子交换进入溶液后,才显示酸性。
土壤活性酸与潜性酸处于动态平衡:
解吸
石灰性土壤pH随Pco2增大而降低,变化于
7.5~8.5之间(田间)。
CaCO3—CO2—H2O体系:
pH=6.03 – 2/3lgPco2
7.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pH测定时的稀释效应,应控制土水比
(一般1:2.5)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8.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土壤淹水还原pH向中性趋近,即酸性土pH升
ESP
5%~10%
轻度碱化土
10%~15%
中度碱化土
>15%
强碱化土
盐土——土壤表层可溶性盐(以NaCl、Na2SO4等 中性盐为主)超过一定含量(6~20g/kg)。 我国碱土定义:碱化层碱化度>30%, 表层含盐量<5g/kg,pH>9.0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四、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
土壤中同一物质可区分为氧化态(剂)和还原态 (剂),构成相应的氧化还原体系 。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空气中O2是主要氧化剂 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氧体系控制氧化还原反应,使 多种物质呈氧化态,如NO3-、Fe3+、Mn4+、SO42-等。 2.土壤有机质特别是新鲜有机物是主要还原剂,在 土壤缺O2条件下,将氧化物转化为还原态。 3.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可分为无机体系和有机体系。 无机体系的反应一般是可逆的,有机体系和微生物 参与条件下的反应是半可逆或不可逆的。
1. 气候
高温多雨地区,风化淋溶较强,特别是降雨量 大而蒸发势较弱的地区,矿物岩石风化所产生的盐 基物质大量淋失,使土壤酸化。
我国大陆以北纬33°为界,形成“南酸北碱, 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局面,就与气候条件有关。
2. 生物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有 机质的矿质化也产生CO2,CO2溶解于水则成碳酸。
第八章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土壤酸、碱性的形成 主要内容
2.土壤酸度的指标
3.土壤缓冲性
4.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1.了解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土壤活性 酸、潜性酸的概念与关系,土壤酸碱 度的指标,以及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方 法; 2.掌握土壤缓冲性的概念; 3.熟悉土壤中主要缓冲体系及旱、水 田的Eh值。
95%以上。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酸性和弱酸性土
盐 基 饱 和 度 较 高 , 交 换 性 铝 以 Al(OH)2+ 、
Al(OH)2+等形态存在,进入溶液后水解产生H+:
Al(OH)2++2H2O
Al(OH)3+2H+
土壤交换性H+的离解也是溶液的H+来源。
可见土壤酸性起源: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酸度的数量指标
1. 交换酸
土壤胶体吸附的氢离子或铝离子通过交换进入
溶液后所反映出的酸度。 Al3+ +3H2O Al(OH)3 + 3H+
用1 mol/L的KCl(pH5.5~6.0)处理土壤,K+交
换出氢离子或铝离子,通过滴定得到的酸度。
交换性酸是酸度的容量因素,单位是cmol/kg。
土壤酸度主要决定于胶体吸附的致酸离子
H+、Al3+,其次决定于致酸离子与交换性盐基离
子(以Ca2+为主)的相互比例,即盐基饱和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在交换性阳离子以Ca2+为主的土壤溶液中,
为一定值,取负对数为pH-1/2pຫໍສະໝຸດ Baidua,
定义为石灰位,将H+与Ca2+数量联系起来,比pH
级别 极强酸性 强酸性 微酸性 中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水浸酸与盐浸酸 用水浸提,得到的pH反应土壤活性酸的强弱。
用KCl浸提,得到的pH除反映土壤溶液中的氢
离子外,还反映由K+交换出的氢离子和铝离子显
出的酸性。
pH水>pH盐
盐基饱和度高的土壤,pH水与pH盐的差值小;
盐基饱和度低的土壤,pH水和pH盐的差值就大。
高,碱性土pH降低。
酸 性 土 还 原 pH 升 高 , 主 要 由 于 Fe2O3 、
MnO2 还原溶解度增大,显示碱性。有机质加快
还原过程。
碱性土还原pH下降,主要由于在嫌气条件
下有机酸和CO2的积累过程及其综合作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三节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一、土壤氧化还原体系
潜性酸
吸附 土壤学
活性酸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1)强酸性土
交换性 Al3+ 与溶液 Al3+ 平衡,溶液中 Al3+ 水解
显示酸性:
Al3++3H2O Al(OH)3+3H+
强酸性土中,交换性 Al3+ 大大多于交换性 H+ ,
它是活性酸(溶液H+)的主要来源。
如:pH<4.8的红壤,交换性Al3+占总酸度的
质,还原性物质总量可以测定,但很难直接与
Eh联系起来。当然土壤还原性物质的浓度仍与 Eh有密切的统计相关性。
三、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1. 土壤通气性
土壤通气状况决定土壤空气中的氧浓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微生物活动 微生物活动愈强烈,耗氧愈多 3. 易分解有机质的含量 分解的有机质愈多,耗氧愈多
更全面和更明显地反映土壤酸度。
水稻土及其母质的pH与pH-0.5pCa的比较
土壤类 型 水稻土 砖红壤 5.23 6.56 红 壤 黄棕壤 6.86
土壤学
pH 母质 5.12 5.15 5.71
相差 0.11 1.41 1.12
pH –0.5pCa 水稻土 母质 相差 3.40 2.29 1.11 4.93 3.02 1.91 5.32 3.91 1.41
这种反应十分迅速。因此,矿质酸性土以交
换性Al3+占绝对优势。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酸的类型
1. 土壤活性酸 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所反映出来的酸度。 (1)土壤酸度分级 土壤pH和酸碱性分级 土壤pH <4.5 4.5-5.5 5.5-6.5 6.5-7.5 7.5- 8.5 > 8.5 碱性 强碱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4)酸雨:我国每年排放SO2约1.7×106~7吨 (5)其它无机酸:酸性肥料(过磷酸钙) 生理酸性肥料(NH4Cl) 2. 土壤中铝的活化 当土壤交换性H+的饱和度达到一定限度,就 会破坏硅酸盐粘粒晶体结构,其水铝片中Al转化 为活性Al3+,取代交换性H而成为交换性Al3+。
二、土壤碱性的形成
1. 土壤碱性的形成机理 土壤中碱性物质—主要是Ca、Mg、Na、K的 碳酸盐及重碳酸盐,以及土壤的交换性Na+。 碱性物质的水解反应是碱性形成的主要机理。 (1)碳酸钙水解 CaCO3+H2O+CO2
土壤学
Ca2++HCO3-+OH-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碳酸钠水解
HCO3-+H2O
HCO3-+OH-
H2CO3+OH-
CaCO3、MgCO3溶解度很小,产生的碱度有限。 Na2CO3、NaHCO3及Ca(HCO3)2为水溶性盐类,在土壤溶 液中产生的碱度高,导致很高的pH。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碱化度——钠碱化度或钠化率 土壤交换性钠占CEC的百分率。 土壤碱化度分级: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3)母质
碱性物质的基本来源。基性岩、超基性岩富含
碱性物质。含盐基物质多,形成的土壤为碱性。
(4)施肥和灌溉
施用碱性肥料或用碱性水灌溉会使土壤碱化。
都江堰水质偏碱,长期用都江堰水灌溉的水稻 田土壤pH有所提高。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二节 土壤酸碱度的指标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水解酸
具有羟基化表面的土壤胶体,通过解离氢离子 后所产生的酸度。
CH3COONa+H2O CH3COOH+NaOH 水解酸的测定是用1mol/L的CH3COONa(pH 8.3) 处理土壤。 水解酸的实际测定时,因用pH 8.3的CH3COONa, 既测定出羟基化表面解离的H+,也测出了因Na+交换 出的H+和Al3+产生的交换酸度,还包括了土壤溶液中 的活性酸,因此测定的结果是土壤总酸度。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土壤中的专性微生物如硫化细菌和硝化细菌, 可将含硫含氮有机物转化成硫酸和硝酸,增强了土 壤酸度。 3. 施肥和灌溉 长期施用酸性肥或生理酸性肥,导致土壤酸化。 4. 母质 母质中含酸性物质会使土壤酸化。 5. 酸雨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6. 土壤空气的CO2分压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二、土壤氧化还原指标
1. 强度指标 (1)氧化还原电位(Eh) 单位为伏(V)或毫伏(mV) (2)电子活度负对数—pe (3)Eh与pH 的关系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总有H+参与,H+的活度
对氧化还原平衡有直接影响。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2. 氧化还原强度指标与数量因素的关系 土壤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和无机还原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