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默写理解性默写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原文默写1.《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3.《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4.《池鹤》: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lúcí)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nì)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5.《迎燕》:咫(zhí)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01
O
N
E
注意:该课本不在《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 教学用书目录》,不是现行版本。
注意:该课本不在《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 录》,不是现行版本。
02
O
N
E
第一单元 咏物抒怀
第一单元 咏物抒怀
0 1
一 海燕
0 4
四 马说
0 2
第五单元 人生体 验
写作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 素材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 会
07
O
N
E
第六单元 精彩演讲(自由读写单元)
第六单元 精彩演讲(自由读写单元)
二十六 悼念玛 丽·居里
二十八 在联邦德国 海姆佗市市长接见
仪式上的答词
三十 *北京申奥陈 述发言两篇
A 二十七 在莫泊桑 葬礼上的演说
0 3
十三 短文两篇 活板
0 6
十五 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
第三单元 事理说 明
诵读欣赏 山市(蒲松龄) 写作 写简单的说明文 语文实践活动 如果我主办校刊
05
O
N
E
第四单元 小说之林
第四单元 小说 之林
十六 孔乙 己
诵读欣赏
01
文笔精华
( 五 ) 06
十七 范进 中举
02
05
03
十八 口
二十 *窗
04
技
十九 *变色 龙
第四单元 小说之 林
写作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语文实践活动 市场新商品调查 名著推荐与阅读 《水浒传》
06
O
N
E
第五单元 人生体验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一、现代文阅读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5、说明文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6、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7、②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9、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10、八种常用修辞方法: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二、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缺少主语、缺少宾语)①、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改正:删去”通过”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语了。
②、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初中八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知识点大全
初中八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知识点大全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八班级苏教版上册语文学问点,盼望对您有所关心!初二上册语文学问点梳理【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模糊约,形容看得不真实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具体。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异。
惋,惊异,诧异。
[延]邀请。
[语(yù)]告知。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兴奋的样子。
[规]打算。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到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缺乏为外人道也)[寻] ①查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鲜美]古:艳丽秀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分。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消沉。
[交通]古:交叉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像这样。
今:这样。
[缺乏]古:不值得。
今:不充分;不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背影》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背影》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2.学习朱自清的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亲的形象。
2.教学难点: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父爱的思考。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背影》,思考题目背后的含义。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三、课文解析1.分析文章开头,引导学生关注“背影”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析文章中父亲的形象,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3.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细节描写等。
四、课堂讨论1.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父亲背影的印象,分享自己的感悟。
2.讨论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二、课文深入分析1.分析文章中父亲送儿子上学的过程,体会父亲的关爱。
2.分析文章中朱自清的心理描写,感受儿子的感激之情。
3.分析文章结尾,理解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
三、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背影”为题,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作文。
2.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朱自清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四、课堂小结2.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关注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二、课文拓展阅读1.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月色》、《春》等,感受其写作风格。
2.分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共同特点,如:描写细腻、情感真挚等。
三、课堂讨论1.邀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朱自清散文的喜爱之处。
2.讨论朱自清散文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做好笔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古诗一: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4.《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诗二: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
一、课文必背
•《顾城的诗》
•《李白》
•《人间词话》
•《草》
•《登鹳雀楼》
•《岳阳楼记》
•《古朗月行》
•《浪淘沙·北国风光》
•《骆驼祥子》
•《马的故事》
二、古诗词必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江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静夜思》
•《题西林壁》
•《登鹳雀楼》
三、古文必背
•《劝学篇》
•《论语·学而》
•《国风·蒹葭》
•《论语·为政》
•《岳阳楼记》
•《三字经》
•《论语·子张》
•《聊斋志异·牛志云》四、古代文学作品必背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金瓶梅》
五、现代文学作品必背
•《活着》
•《围城》
•《茶馆》
•《骆驼祥子》
六、其他重要知识点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修辞方法:排比、倒装、反问等
•文言文阅读技巧:翻译、注释、解释、鉴赏等
以上为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同学们要认真背诵并理
解其中的精华。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
高文学鉴赏水平。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取得良好的成绩!。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最后一课》(第1课时):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 自己曾上过的“最后一课”,准备讲给同学听。 导入: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 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情境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
情境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 不同吗?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 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 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 篇。
1、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
2、情境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 当你学完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 元写一段结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 收获。
3、情境2: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 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1课时)
单 元 学 习 目 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有关词语在 具体语境中的涵义; 2、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 情,激发爱国主义激情; 3、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 中做到详略得当; 4、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修改作文, 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5、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 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6、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 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课时):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 情境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表。(简 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两部 分。) 情境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好、 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毅然 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呢? 课后学习: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 资料,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纪念白求恩课件
排比句式,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 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富有气势, 充满号令力 。
拓展写作
下面是白求恩同志的一些小故事,选 择其中的一则材料,模仿课文第2段写一 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某种精神品质的夹 叙夹议的文字。
谢 谢 大家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 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 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 比一般的陈说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纯洁、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且有益于人民的人。
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何区分?
①目的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是为了让人们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及真实情景;议论文中 的记叙是为证明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②详略不同:记叙文中的记叙要详尽、具体、 生动、突出中心;议论文中的记叙要简明、 概括、扣住论点。
朗读第二、三段课文,划出对照的语句,完成 表格,并说说对照的作用。
材料一: 白求恩的故事
一次,给一个头部中弹后引起感染的伤员做手 术,匆忙之中,他竟忘记带橡皮手套。切开头 颅后,白求恩大夫赤手伸进去,用原已发炎的 左手指去摸碎骨,摸到一片,像是考古学家突 然在什么地方发现了甲骨文似的喜悦,他立即 取出放在盘里,旋即又用手指伸进去摸。白求 恩大夫的心只注意着伤员,为摸出的一片片碎 骨的喜悦情绪占有了。他总是得意的说:“又 是一片!要是戴手套就摸不到了。碎骨铁片取 不出来,伤员是很难受的啊!”但是却不知, 伤员伤口里的细菌,也从白求恩大夫发炎手指 的伤口处溜了进去,种下了导致他生命垂危的
(新)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全册,共840张PPT)
渊 深 yuān ______ 苍 máng 茫 ____ 掩 cánɡ藏 ______
蠢 熄 chǔn笨 ______ xī 灭 _____
3、解释词语 • 高傲: 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贬义词,
课文中贬词褒用,指清高、自负、不卑躬屈膝。
• 呻吟: • 翡翠: • 掠起: • 震怒: • 困乏: • 蜿蜒:
2、在文中划出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为 什么描写这三种海鸟? 描写其他海鸟的词语: 呻吟、飞窜、恐惧、掩藏; 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作用: 为了反衬海燕的英姿。(侧面描写)
3、身处这样险恶的环境,海燕的表现又是 怎样的?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海燕形象 的段落或句子,选择你喜欢的读一读。
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
这是新出现的形象 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再次显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阶级斗争的激 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 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
说说描写环境又是为了什么?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 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 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 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 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 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在暴风雨 7 — 8 节,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逼近之时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 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 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 叫,跟狂风争鸣。 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
渲染了黑暗社会环境的气氛。
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
•
2、读读写写
shēn yín 高傲 ______ 呻吟 _________ 翡翠 ________ à o fěi cuì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主题,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散文阅读2.第二单元:诗歌阅读3.第三单元:小说阅读4.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5.第五单元:写作与口语交际第一单元:散文阅读1.《背影》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4)写作练习:以“我的父亲”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台阶》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探讨作者的情感态度。
(4)写作练习: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二单元:诗歌阅读1.《春望》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诗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主题。
(2)阅读诗歌: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写作练习:以“春天的感悟”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登鹳雀楼》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诗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主题。
(2)阅读诗歌: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境。
(4)写作练习:以“登高望远”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第三单元:小说阅读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小说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主题。
(2)阅读小说: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小说内容。
(3)课堂讨论: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写作练习:以“我的亲人”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写作故事讲究波澜起伏、叠峰层出,切忌水静如镜,山平如砥。
文章不曲折那么不妙,故事无波澜那么无趣。
一起看看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欢送查阅!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能够选择有曲折的典型材料;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根底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3、通过讲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拟精彩的故事。
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方法】赏析故事,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练笔掌握创写故事的根底知识,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写作方法指导一、导入1、听故事狼蒲松龄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找出故事情节及悬念或曲折故事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悬念1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悬念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悬念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悬念4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二、简介故事(备课材料)(一)什么是故事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个人,转几个弯。
就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故事,就是传递″人″的行为。
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
故事是写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故事核进行的。
文章所运用的各种手法目的都是先将读者引向歧途,最后再引向故事核。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白杨礼赞知识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白杨礼赞知识点,包括原文、走近作者、重点字词、课文结构、课后练习五个部分,希望对大家新学期学习有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文言文学习1.经典篇目研读:深入学习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如《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理解其文体特点、作者情感及文章主旨。
2.文言字词与句式: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常见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理解并识别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文化常识与背景: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文人墨客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及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策略与技巧: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总结等,提高阅读速度和深度;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评价作品价值等技巧。
2.文体特征与表现手法:区分不同文体的特征,如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学习并理解各种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如象征、对比、比喻、拟人等。
3.主题思想与情感:深入理解现代文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情感态度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或人生哲理。
三、写作技巧与语言运用1.写作基础: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包括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句子的通顺流畅、段落的合理安排等。
2.文体写作训练:针对不同文体进行专项写作训练,如记叙文的叙事技巧、议论文的论点论据构建、散文的抒情表达等。
3.语言运用提升: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同时,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文学鉴赏与评论1.文学作品鉴赏: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学生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2.文学评论写作:教授学生如何撰写文学评论,包括如何提炼观点、组织论据、进行论证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五、综合实践与拓展1.名著阅读与分享: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和体会。
2.语文综合活动: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语文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3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教案3篇书包的故事裤腿书包我爷爷的书包是个裤腿书包。
那时候,爷爷很想上学,可是家里很穷,兄妹多,买不起书包,交不起学费,在爷爷再三央求下,祖奶奶把祖爷爷穿旧了不用的粗布裤子,剪下一条裤腿,缝住一头,另一头缝了根儿布条,就成了爷爷的书包,上面补丁摞补丁,可爷爷却视为珍爱之物!书本买不起,就自己用线把草纸装订起来,做成手抄本!即使这样,爷爷也只能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
花布书包爷爷有了自己的教训,坚决不想把自己的悲剧在爸爸身上重演,一心想让爸爸上学,可是,家庭无收入,穷啊!一次,爷爷狠狠心,把家中的口粮挤下来,挑着两筐红薯,走了40多里山路,卖钱,买了二尺布做了个书包,这就是爸爸的宝贝——花布书包。
为此,爷爷在山路上摔了一跤,手上至今还留着划伤的疤痕。
现在,柜橱里的那个背带都快拧成麻花的单薄的小布兜和里面那两本写着密密麻麻的小书,爸爸说什么也不舍得扔呢!因为那饱含着爸爸上学时的快乐与艰辛啊!多功能书包我的书包嘛是多功能书包:颜色鲜艳,质量上乘,功能齐备,有装书的地方,有放文具盒的地方,还有放水壶的地方。
书包不仅颜色鲜艳、容量超大,而且在设计上还做到了轻巧、舒适。
瞧,书包的双肩带和背部都垫上了海绵,背起来减轻了不少压力。
再看里面的书有彩图,有插画,个个装订精美,内容丰富。
告诉你们,这样的书包,我可不止一个哦!每年换一个,年年换年年新。
是啊,小书包,大见证,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名师总评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构思巧妙。
文章用三代人所用的书包,讲述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又反映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这一主题,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2)妙用小标题。
三个小标题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
小书包,大见证——社会岁岁新,生活节节高。
教学目的:一、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
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
近段时间,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因其丰富的课文内容和完善的指导教学而受到不少中学生的青睐,这几年来,它迅速地成为知名的中学语文教材。
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共分为七个单元,以古典诗词、现代文学精选和语文特色主题三部分构成。
每个单元都聚焦一个特定的重点,以古典诗词为例,其中包括唐诗宋词,九子诗,宋诗,金石文字。
其中的诗词不仅涉及抒情、写景、抒怀、咏物、美育、哲理等重要类型,更有充满民族特色的古籍文学,令读者深思、感悟人生。
全书收录了现代文学精选,其中包括当代知名作家的小说、散文、短篇小说等众多类型,让学生领略到当代文学的丰富魅力。
书中也收集了许多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现代作品,让学生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们不仅能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而且还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中的文字文化、书法文化、古诗文学文化、艺术文化等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不仅收录了一批有关语文教学的精彩内容,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教学内容,包括对课程安排和语文教学策略的指导,以及针对每一课文重点内容的深入探讨。
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为他们获得优秀成绩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苏教版8年级上册语文书是一部循序渐进、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中学语文教材,它的出现使读者的语文学习更加充实、丰富,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这里所吸收到的知识及智慧,为他们的未来获得美好的结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写作背景《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
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准字音嘉肴(yáo)弗食(fú)自强(qiǎnɡ)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学(xiào)学(xué)半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矜(ɡuā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ɡ)通假字《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音“yuè”)选贤与能(同“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指老而无妻)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文言句式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
2.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
3.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4.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二、教学设计:本单元的专题是“江山多娇”。
有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苏轼夜游的“承天寺”、宝岛台湾的阿里山、南国边陲的西双版纳、享誉世界的水城威尼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领略那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秀丽景色,陶醉在优美、隽永的语言里,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小石潭记》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1课时《阿里山纪行》2课时《美丽的西双版纳》2课时《蓝蓝的威尼斯》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教学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部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著有《柳河东集》。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顺畅地朗读课文。
2、能利用页下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
3、能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背诵课文。
三.通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
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要求自读: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听读:欣赏《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轻声跟读。
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伴读:伴随着音乐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参差(cēn cī) 寂寥(liáo) 摇缀(zhuì) 隶(lì)四.精读课文。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动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作者选取了潭中的水(清)、石(奇)、树(蔓美)等景物描绘出了小石潭的概貌。
作者由潭写到水,由水写到石,由石写到树和蔓,小石潭的景致层次感强,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与游者相乐。
”这是全文写景物最精彩的一段。
作者首先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又使人感到象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则从另一个角度写水澄澈空明。
“似与游者同乐”,把鱼儿的那种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神态写得维妙维肖。
句句写鱼亦句句写水,既写了鱼的形态,又衬出潭中水的清冽,一笔两写,互相点缀,写来诗情画意,写出了大自然美景。
一扫作者被贬后郁闷沉痛的心情,而对小石潭这一奇趣感到轻松、快慰。
④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坐潭上……悄怆幽邃。
”由“水清”到“境清”,一个“凄神”,一个“悄怆”,借景写情,静坐深思,不觉感到分外凄苦。
⑤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
五.研读课文。
学生4人一组,开展讨论,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
a.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组织材料。
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b.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c.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
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六.学生活动有人认为书上课文插图不能足以反映出小石潭的美景,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结合你的理解为课文再创作一幅你满意的插图。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探究本文写作手法,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或扬州的)旅游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
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三、翻译理解给加点字注音。
解()衣藻荇()遂()至未寝()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
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赏析思考问题: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
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
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
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空灵、皎洁竹柏——藻荇交横抒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落寞潇洒、达观自我排遣的乐观18.《阿里山纪行》教学目标:1.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
3.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4.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22.教学难点:教学目的要求4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设想: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作一般性的引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体会课文的移步换景手法。
课前学习:自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阿里山。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学生交流、思考与运用。
2、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后提出问题: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什么?(要求用原文的词语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发言。
3、织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一步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
学生朗读、感受。
第二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在文中划出作者游览的线路,说说课文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并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寓情于景的写法)。
学生圈画、思考并发言。
2、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思考"探究•练习一"。
学生思考、发言。
第三块:语文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结合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对扬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提几条建议。
学生讨论、交流。
第四块: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完成《同步导学》的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2、比较阅读,感受不同的写作风格。
课前学习:选择阅读一些写景的文章。
课堂学习:第一块:品位语言(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结合探究练习二)1、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圈画、思交流。
2、请几位同学朗读自己圈画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
学生朗读、交流。
第二块:比较阅读(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天池》、《镜泊湖》,与课文比较在写山中水潭时有什么异同?学生阅读文章,思考并交流。
2、作者在游览时的心情有何异同,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并交流。
第三块:评价质疑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并就课文疑惑提问。
第四块:布置作业请你通过网络等资源查找有关阿里山的资料,选择一个或几个景点,写一段解说词,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游美丽的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