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9cc5de6581b6bd97e19ea13.png)
音乐艺术的基原个性之阳早格格创做所有一种艺术皆有它自己的一些基原个性,音乐动做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许,它正在按照艺术死少的一致规则的共时也按照自己的死少顺序.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形成音乐基原个性的第一面:声音是形成音乐的物量资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使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百般声音局面中,通过特定的要领选择战综合出去的有构制的声音序列.“那些声音又依它的下矮、强强、少短、音色等本能形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战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谈话的果素”.两、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资料的个性决断了一个究竟:音乐是靠听觉去体验的,也便是道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是它分歧于共样是以声音资料为前提的谈话.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是“音乐不但是用听觉,偶尔它还通过齐身去体验音乐.比圆,对付于节拍、节奏战力度等,便不但是仅是通过听觉去体验的.但是听觉仍是前提,是闭键”.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正在时间中举止的,它是“通过完齐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绝呈示而死少着,直到末尾一个部分呈示完成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做品的完齐局面”.音乐的那种个性取影戏战戏剧艺术是相共的,它们皆是为了使所有艺术做品得到完备的真止,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动做前提.正在此历程中,不过咱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好术做品正在时间中的状态是末究脆持稳定的.而音乐艺术却差异,它是随时间的举止而不竭变更死少的,进而更佳的浮现给欣赏者.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正在体验音乐完齐所展示的疏通时所爆收的一种表象”.那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死出去的设念空间,它取欣赏者正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正在的本量空间分歧.果为音乐具备时间上的持绝性战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余艺术那样直交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那种听觉制成的空间战由视觉制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制成的空间正在本量上是分歧的.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直,仍旧不歌词汇语义分离的器乐直,它们大概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大概是几种情绪的对付比战辩论;大概是一种情感的起伏战死少;还大概是某种乐思的综合.音乐以声音为媒介,进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示力战熏染力.它不妨直交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付人们的情绪起激励效率,果此,音乐最擅少的便是抒收情感.六、音乐是一门局面的艺术“局面是艺术反映现真死计的一种特殊脚法.所有艺术形式皆需要以塑制自己原门类的艺术局面去表示一定的真量”.[6]由于形成音乐的物量资料是声音,它既瞅不睹,又不具备粗确的语义真量,不过一种依赖人的听觉才搞被感知的艺术局面,那种局面利害视觉性的,所以道音乐那一门类的“局面”“是以审好的办法加进人的粗神天下,能更深进、更热烈天挨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赢得的审好体验能恒暂留存”.。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c772550f12d2af90242e6ed.png)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
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审美即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自觉地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联想、想像,分析、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着的审美特征之一。
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
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
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
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
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f8cfa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4.png)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声音与音符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声音与音符。
声音是音乐的基本元素,通过乐器、人声等产生。
音符是声音的符号化表达,用符号表示不同音高、音长和音质。
声音和音符是音乐创作的起点和表现手段。
二、旋律与和声旋律和和声是音乐的两个重要方面。
旋律是一系列有机连接在一起的音符,组成了具有独特节奏和音程的乐曲主题。
和声是不同音符同时发声所形成的音乐结构,能够给音乐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效果。
三、节奏与韵律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指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和强弱变化。
韵律则是在节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风格和主题进行的更加细致的时间安排和节拍变化,给音乐赋予了特定的节奏感和流动感。
四、动态与表情动态和表情是音乐艺术的关键特征之一,通过音量、速度、音色等方面的变化,使音乐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感觉。
从激昂的快速乐曲,到温柔的慢板,音乐能够传递出丰富多样的情感。
五、结构与形式音乐作品通常具有明确的结构和形式,如序曲、主题与变奏、奏鸣曲等。
结构和形式帮助音乐作品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得听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六、音乐理论与创作技巧音乐理论和创作技巧是音乐艺术的基础。
音乐理论包括音符、谱表、调式等学科,而创作技巧则涉及和声、曲式、编曲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七、音乐传播与欣赏音乐艺术不仅仅是创作和演奏,也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进行传播和欣赏。
音乐传播可以通过音乐会、音乐录音、广播、网络等方式进行,而音乐欣赏则是通过聆听和理解音乐作品来获得音乐享受的过程。
附件:本文档附有相关音乐艺术的示例音乐作品和乐谱,以供参考和欣赏。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权和演出权的法律保护。
2.侵权: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行为,侵犯了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权益。
3.音乐著作权: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权在法律上的保护。
4.音乐发行权:指音乐创作者或权利人授权他人对其音乐作品进行发行的权利。
5.音乐授权:指音乐创作者或权利人授权他人在特定范围内使用其音乐作品的行为。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1524c2daef8941ea66e052d.png)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同时又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
音乐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具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在给人们提供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既有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同时又有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标签: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想象性情感性时间性流动性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
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
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
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
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
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
例如喜怒哀乐等。
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93e093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b.png)
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的是声音。
音乐里的声音,不是自然界里存在的未经过加工的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
音乐里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和生活原形的特殊音响。
这种音响是经过长期实践,经过反复选择而留存下来的,为人们掌握的有效控制起来的一些特殊声音。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
音乐稍纵即逝,这是它的弱点,但处理好,会使弱点在特殊手法的作用下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音乐只能在时间中展现与消失,没有时间的过程,就没有音乐的存在,就没有音乐的展现。
如果欣赏一部绘画作品或摄影作品,需要你在作品前长久伫立,而音乐在作品展现过程中,需要你与音乐一同感受。
音乐表达运动着的事物、活动着的人、这一点比不少其他艺术在深化思想感情方面有优越性。
比如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投入进去、想象,但当二人感情受到阻碍时,他们的相见,其如泣如诉、恋恋不舍、生离死别的过程,只能使读者自己去想象、感受,而音乐则可以感受过程,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一同去“经历”、“体验”。
听一段“楼台会”(此时爱情已受到封建势力阻挠),感受感情深化过程。
多个乐器在呼应,大提琴象征着恶势力,小提琴象征梁祝,二人如泣如诉,缠缠绵绵,生离死别;当速度变化,进入了"哭坟"段落后,音乐发展越来越激动,达到高潮有,这中间有一个发展过程。
反抗的意愿、内心世界的刻划:哭腔--悲愤--呐喊、呼唤着,最后投进……,这样的展现过程,是其它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它牵动着你的心一起在涌动。
音乐的特点就是引人界入,文学作品可以冷静地品味,而好的音乐作品,引人投入,不以主观意志转移,音乐的律动诱发你身体运动机制与音乐相协调。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并非排斥,任何再现艺术最终还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音乐艺术是作家对生活、自然景色有一种感悟,将感悟变成心灵的声音,表现出来,使你得到相应的感受。
音乐艺术的特征
![音乐艺术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b2b3c0402020740be1e9b0b.png)
音乐艺术的特征江海琴音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空间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超越时空在人们广阔的精神世界里自由翱翔。
它使数以亿万计的人为之动情,为之感奋,为之倾倒,也曾使人类的精英:伟大的思想家、文学艺术家、科学家为之发出由衷的赞叹。
春秋战国时,孔子“在齐闻《韶》(《韶》是远古虞舜时的乐舞,最为著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又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罗曼·罗兰说:“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乐西。
”古希腊人认为神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流而音乐是人和诸神之间相互取悦的工具和媒介。
所以,他们在节庆等纪念诸神的活动中便广泛使用音乐,音乐一词MUSIC的词根便是从希腊神话中掌握文学、艺术的缪斯女神MUSE变化而来的,从词义关系可见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同“真、美”相关。
可见,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
音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灵的世界,如同宇宙本身一样无限广阔和神秘莫测。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满怀感激之情说:“音乐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多种礼物中最美妙的乐西。
”1、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的一切美的表现都是在时间过程中以乐音运动的形式进行的。
人们在欣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音乐的进行,情感运动也跟随音乐的起伏、节奏的缓急、力度的强弱不断变化,这种随时间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正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征。
管子曲《江河水》悲痛激越,二胡曲《二泉映月》深沉抑郁,丝竹乐《喜洋洋》欢快喜庆,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典雅抒情,音乐之所以特别善于表现人的情感,很大程度是由于二者在运动形态上的契合与同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节奏和乐调不过是些声音,为什么它能再现道德品质而颜色香味却不能呢?………因为节奏乐调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
”在艺术欣赏中,人们习惯把建筑、雕塑看成是凝固的艺术,把绘画当作是永恒的艺术,一座建筑、一尊雕塑一旦落成,任何时候都以整体的姿态出现,绘画作品也永远是静止的,而随着时间的变迁,它将一直展示给一个永恒的形象,视觉艺术不受时间的限制,一目了然。
简述乡村音乐的艺术特征[教育]
![简述乡村音乐的艺术特征[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82d3a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6.png)
简述乡村音乐的艺术特征一.乡村音乐的起源与发展乡村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方的农村,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音乐,具有浓郁的美国民间音乐的风格,它以小提琴和吉他作为主要乐器,偶尔也使用洋琴、口琴和曼陀铃,并在吉他和曼陀铃所弹奏的节奏基础上进行演奏和演唱。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随着美国流行音乐影响的扩大,乡村音乐慢慢融入流行音乐的主要行列,如今已经是西方流行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的结晶。
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乡村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分支。
二.乡村音乐的类型1.山地音乐:也称为山地歌谣。
它包括英国古老的民歌、北方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西部天然牧场的的牛仔歌、海边水手们的劳动号子、以及后来融化进来的美国黑人音乐、爵士乐、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音乐。
山地音乐是乡村音乐的前身,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描写家乡、流浪为主。
山地音乐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2.西部摇摆:是牛仔与摇摆乐的结合。
是小提琴与吉他乐队在乡村跳舞场合演奏边区的传统舞蹈音乐,乐队富有创新精神,西部摇摆乐把乡村乐的感觉嫁接在复杂的爵士节奏上,随意借鉴爵士土乐队的即兴演奏形式。
采用不同于传统乡村乐而更接近大乐队的阵容。
3.蓝草音乐:在美国肯塔基州的山区出现的乡村音乐的分支,主要来自当地古老的民间风俗“玉米脱粒晚会”上的传统音乐形式,把田纳西州、肯塔基州等几个东南部州的民间宗教音乐、家庭歌曲及舞曲的音乐因素融合在一起,节奏硬而快、和声高而密集、强调乐队的作用。
常使用的乐器:小提琴、班卓琴、曼陀铃。
是一种精致的,纯正的,原汁原味的音乐,很容易辨识。
折中音乐有两三部和声,激烈的节奏,不受约束的情感。
4.纳什维尔之声:主要以钢琴、弦乐和背景和声为配器,与传统的小提琴和班卓琴的伴奏不同,这也是纳什维尔之声的为人所知的特色代表人物是汉克·威廉姆斯,他的风格既不像东南部的和声风格,也不接近西部流行的西部摇摆风格,创造了一种抑郁但却坚定的唱法。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6b19e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0.png)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古代音乐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表现手法,通过音乐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一、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古代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音乐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精神享受的方式。
古代音乐艺术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与礼仪相结合古代中国非常注重礼仪,而音乐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古代宴请客人、祭祀祖先和举行各种典礼时,音乐常常与之相结合。
它不仅能增加仪式的庄重感,还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
2.音乐与文学融合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中,音乐和文学是一对不可分割的伴侣。
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赋予了音乐。
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音乐与医疗相结合在古代中国,音乐也被应用于医学治疗中。
古代医学家认为,音乐能够帮助疗伤和治病,可以减轻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
因此,音乐被视为一种医学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医疗中。
二、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非常独特,它通过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体验。
以下是古代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1.以节奏来表现情感古代音乐艺术主要通过节奏来表现情感。
不同的音乐节奏可以表现出各种情感,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例如,《渔舟唱晚》这首乐曲中,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旋律,严谨地表现了人们离别时的感伤和悲哀。
2.以旋律来表现思想古代音乐艺术通过旋律来表现思想,不同的旋律可以表现出各种思想和意境。
例如,在《庐山谣》中,悠扬的旋律和简朴的乐曲,深刻地表现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
3.以乐器来表现情感在古代音乐艺术中,乐器也是表现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乐器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如古琴可以表现出深沉、静谧的情感,而梆子则可以表现出慷慨、豪放的情感。
音乐艺术表现的特点解析
![音乐艺术表现的特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32280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b.png)
音乐艺术表现的特点解析是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媒介,通过的形式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为了情感的升华和气氛的烘托,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它在中起到推动情节,观众情感带入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一些经典论述音乐的艺术表现特点。
音乐;艺术表现;特点ﻭﻭ音乐主要指两种,一种是主题音乐一种是插曲,作为艺术表达的重要工具出现,因此,它在表达情感时一定要符合情节设定和人物情感表达,可以说是为而生的,同时也是情感的重要载体.音乐除了有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ﻭ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都会有所变化,作为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其时代性非常明显。
因此,从的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的其风格都具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音乐作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这样的时代特征。
如王小帅导演的《我11》中,用广播的方式播放七十年代特有的歌曲,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同时也烘托了时代氛围,当学校的广播体操响起,相信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拉到那个年代。
再如在《HALLO,树先生!》当中,导演常用音乐来切换场景和表达年代,如用村里的二人转舞台来交代地点,用来交代年代,非常具有代入感。
在一些题材的作品中,常常用悲伤曲调来烘托人的和侵略行径。
ﻭﻭ二、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体现在当中,不仅场景不同,同时音乐也有着不同的民族特点.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准确地交代故事地点,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地域氛围。
如在《霸王别姬》中,就在故事情节中用一段段京剧经典桥段去营造人物的情感,使人们对那个走入戏曲而出不来的充满了同情,其最后用戏曲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更是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戏剧,戏曲音乐让整个得到了升华。
在《闪闪的红星》中,其中的插曲用南方的采茶小调来表达欢快的节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最近上映的商业《寻龙诀》中,也没有忽略用音乐来表达地域特点和人物情感,如三个主角刚到大草原时,当地的族向导,喝得酩酊大醉还开着吉普车在草原上驰骋的镜头,响起族的祝酒歌,配合广袤草原的背景,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特征理性精神举例子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特征理性精神举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937d1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b.png)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特征理性精神举例子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征之一是理性精神,它注重曲调的谐和、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的稳定。
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赋》:《文字赋》是中国最早的乐律理论文献之一,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音律制度,追求音乐的和谐之美。
它强调以理性方式组织音律,使音乐既能表达情感又能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2. 礼乐制度: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乐器与音乐被视为一种礼仪,它在宗教、宴会、祭祀等各种场合中被广泛应用。
礼乐制度要求音乐符合一定的规范与仪式,具有约束力和秩序感。
3. 宫商调式: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调式为基础,它由五个基本音阶组成,在演奏乐曲时有着严格的音调和声部要求,以确保音乐的稳定与和谐。
4. 音乐理论: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研究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乐府琵琶行》,它对音律、音高、音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对于理性思维的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在追求和谐、稳定、有序的同时,注重理性的表达和组织,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音乐的深入思考和审美追求。
音乐的艺术特征
![音乐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e9d74a3b8f67c1cfad6b8c7.png)
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的艺术。
它不像文学、美术、雕塑一样欣赏者可以直接欣赏到创作者的作品,而音乐艺术需要音乐表演这个中间环节来作为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纽带。
所以说,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何种音乐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
因此,音乐的表演作为二度创作,就是再次赋予音响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表演具有赋予作品生命的活化机制。
正如小提琴家梅纽因所指出的:“演奏家的任务是什么?他处在作曲家和听众之间,把活的因素传给写在谱表上干巴巴的音符,把它们的生活脉动恢复起来。
”表演的活化机制一方面体现在使符号形式转化为活生生的声音动态,使欣赏者感受到具体可感的听觉意象;另一方面表现在优秀的作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的演奏家们不断地传播(也依靠录音手段),才使之得到保存、并在社会音乐生活中有持久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音乐作品的发展史就是作品的演奏史,每一次演奏的再创造都是音乐作品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一部分。
反之,有些杰作被演奏家忽略而渐渐失去影响成了保存于博物馆的档案,在演奏家的挖掘整理后,才得以复活。
美国小提琴家考夫曼使维瓦尔第的8首遗失的协奏曲在音乐会上重放光芒,李赫特救活了舒伯特的一些被遗忘的优美的奏鸣曲就是证明。
诚然,音乐表演是一门对技巧性要求很高的艺术,表演者需经过多年的演奏或演唱训练才有可能表现好音乐,就音乐的演奏讲,能否对乐曲注以生命,往往是演奏能否成功的关键。
例如在钢琴艺术中慢乐章的演奏是很见功力的,它既需要理智又需要诗人善感的气质,才能将每个乐句的表现与和声的色彩恰如其分表现出来。
钢琴家鲁道夫·费尔古斯尼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我尽量避免使用技巧(technique)这个次,因为我给这个词的定义不同于大多数音乐家对它的理解。
技巧通常被视为弹奏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样,人们也常常认为它与乐曲如李斯特的练习曲、肖邦的练习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协奏曲有关联。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e30841daeaad1f347933fd2.png)
音乐艺术的根本特点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根本特点,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情势,亦是如斯,它在遵守艺术成长的广泛轨则的同时也遵守自身的成长纪律.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根本特点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资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应用的声音,是从天然界的各类声音现象中,经由特定的办法遴选和归纳综合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下.强弱.长短.音色等机能构成旋律.节拍节拍.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说话的要素”.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点决议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触感染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构成的,但它不合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本的说话.音乐固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但用听觉,有时它还经由过程全身来感触感染音乐.比方,对于节拍.节拍和力度等,就不但仅是经由过程听觉来感触感染的.但听觉仍是基本,是症结”.三.音乐是一门时光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光中进行的,它是“经由过程整体的各个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成长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供给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点与片子和戏剧艺术是雷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全部艺术作品得到完全的实现,而必须把必定的时光作为前提.在此进程中,只是我们的观赏视角转变罢了,美术作品在时光中的状况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光的进行而不竭变更成长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观赏者.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触感染音乐整体所展现的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观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观赏者在观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合.因为音乐具有时光上的中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观赏者展现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合的.五.音乐是一门神色的艺术无论是歌曲,照样没有歌词语义联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感.意境的反应;可能是几种情感的比较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升沉和成长;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归纳综合.音乐以声音为序言,从而表现出其伟大的情感表示力和沾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响,对人们的情感起激发生发火用,是以,音乐最善于的就是抒发情感.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应实际生涯的一种特别手腕.任何艺术情势都须要以塑造本身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示必定的内容”.[6]因为构成音乐的物资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白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附人的听觉才干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长短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以审美的方法进入人的精力世界,能更深刻.更强烈地打动听,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7e8c19527284b73f34250ac.png)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以和为美”中国古代哲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创作思想和审美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音乐创作者对“和谐”的高度追求。
可以说,“和谐”不但是中国古人的生命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由此而产生的以儒、墨、道、法等为代表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审美特征的形成。
其中,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影响尤为深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理论主张“中庸”之道,讲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把人所公认的“度”作为行为准则,认为“乐”与“礼”的作用完全不同,“礼”多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而只有“乐”可以引导人的性情趋于中正平和,从而将修身养性带入了更高的境界。
因此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修身当先要学诗,立身必定要学礼。
然而,学诗学礼还尚且不够,还需要学乐才能成性,才能根治行为失范的本质问题,完成礼乐的教化功能。
孔子在其音乐审美过程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尽善尽美”。
《论语》中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对此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并赞叹《韶》乐之美:“尽美矣,又尽善也”,这句话从两个层次上肯定了《韶》乐之美。
“尽美矣”中的“美”仅指乐舞的艺术形式,是乐舞外在的音调声容之美;而“又尽善也”的“善”则是指乐舞的思想内容,是乐舞的思想内涵之美。
整首《韶》乐美在形式与内容上相互统一,从而具备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太和之气。
可见,儒家音乐审美的标准重在凸显和谐之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留痕迹地提升音乐的品味,还不忘教化世人,引导社会风气。
与此同时,道家也是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重要音乐美学思想。
道家对“道”的论述,以及关于崇尚自然、反对雕琢、虚静坐忘、得意忘言和技中见道的思想观念,或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音乐审美创作中物我关系、创作心理和艺术思维等基本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a5ce8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d.png)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 引言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美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声音组合而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2. 节奏与节拍2.1 节奏:指在时间上分割出来并且规定了每个时值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 快慢变化:不同速度下产生不同效果。
- 稳定性:保持稳定以便听众能够跟随。
2.2 节拍:确定了一个作品中主要重复发生事件(如弦琴演奏或打击物体)所需花费时间长度及其排列顺序。
- 均匀性: 按固定频率连续地进行。
3. 和声与旋律3.1 和声:- 多个同时存在但却相互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不仅包含单纯垄断控制所有人注意力;注释:“多層次”、“交错”。
3.2旋律:是由若干高低不等,长短也参差忽略的音符组成,通过一定节奏、速度和力度演唱或演奏而形成。
4. 音色与乐器4.1 音色:是指不同声源发出的声波所具有的独特质感。
- 色彩丰富性: 不同乐器产生截然不同效果;注释:“柔美”、“明亮”。
4.2乐器:是用来制造各种类型音响并传递给听众。
常见包括弦琴、管风琴等。
5. 表达情感与创作意图5.1表达情感:- 悲喜交加;- 热爱自由;5.2 创作意图:在艺术家心中激起了无尽灵光, 这些想法将被转化为旋律和歌词以便分享给观众.6. 结论本文档涉及附件:- 示例曲目列表(附件A)- 和声示例(附件B)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对原创作品享有复制、发布和展示等专属权利。
2)著作权:保护个人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内创建新型知识和表达方式的权利。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296a1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5.png)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引言音乐艺术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思想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
它以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为基础,通过组织和操作这些元素来创造美妙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深入探讨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2、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它是音乐中的时间感,通过强弱、拍号和速度来表达。
节奏可以使音乐有律动感,激发人的情感回应,并为其他音乐元素的呈现提供基础。
2.1 强弱音乐中的强弱是指音符的音量变化。
通过在音符上加上动态符号,如强音符号“>”和弱音符号“<”,音乐家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表现力。
2.2 拍号拍号是指音乐中的节拍模式。
常见的拍号有2/4、3/4、4/4等,它们决定了音乐中强弱节奏的规律,使得音乐更有结构和稳定感。
2.3 速度速度是指音乐的快慢程度。
它用音乐术语中的速度记号,如“快速(Allegro)”、“慢板(Adagio)”等来表示。
速度的改变可以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氛围。
3、旋律旋律是音乐中的主题或主要音符序列。
它是一系列连续的音符,通过不同的音高、音符间的距离和节奏传达情感和表现力。
3.1 音高音高是指音符的高低。
它以乐谱上的音符位置来表示,如上方的音符表示高音,下方的音符表示低音。
音高的变化可以表达音乐中的转折、高潮、和谐等情感。
3.2 音符间的距离音符间的距离决定了旋律的音程。
音程可以是半音、全音或其他音程的组合。
不同的音程组合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感和音乐效果。
3.3 节奏性旋律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模式和音符排列来表达节奏感。
快速的旋律可以产生紧张和兴奋的效果,而慢速的旋律则可以创造出沉思和柔和的氛围。
4、和声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符或音符序列同时发出的组合。
它构成了音乐作品中的和声部分,为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层次和复杂的和声关系。
4.1 和音和音是指同时发出的两个或更多的音符。
和音可以是和弦或和声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和音组合创造出不同的和声效果。
4.2 调性调性是指音乐中的基本音调和音乐作品的调式。
音乐艺术的特征教学资料
![音乐艺术的特征教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8e214704b35eefdc8d3338d.png)
音乐艺术的特征《艺术理论基础》小论文题目:《音乐艺术的特征》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日期:联系方式: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是以流动的、有组织的乐音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从开始的呼号叫喊到最后发展成为一门拥有不同风格多种多样的一门艺术学科,其历史悠久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时间最早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
音乐艺术既生动、鲜明,又飘渺、抽象;既无需借助诠释、译述而能给人以直接的感受,又往往令人觉得深邃高远、扑朔迷离、难以言状。
因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又常常被人说"听不懂",尤其是一些器乐作品。
音乐何以这样感人?它怎样表情达意?繁复的品类样式有哪些分辨的线索?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感性的积累,也需要理性的把握。
正是: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认识;只有认识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受它。
音乐艺术演唱方式方法多样、体裁丰富。
音乐按声部分大致可分为男声、女声、童声,而男声又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女声又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低音(但现实社会中由于声带限制女低音是不可能存在的)。
音乐的演唱方式有: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对唱和伴唱,按演唱方法则又可分为:民歌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和原生态。
演奏音乐的器具多样种类繁华。
乐器,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一定音律或节奏的工具,在中国一般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
乐器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它不仅要求产品有合理的精美外观造型,还必须有良好的声学品质,其中包括音色、音乐和规定的音准高度,因而在材质的选择上非常严格。
其中,西洋乐器中弦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器有:木管乐器中的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和大管,和铜管乐器中的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大鼓、小军鼓和三角铁;弹拨乐器有:竖琴、吉他和满拖林;键盘乐器有:钢琴、管风琴和手风琴。
中国民族乐器有弹拨乐器中的:琵琶、柳琴、月琴、三弦、扬琴和筝;打击乐器有:鼓、拔、锣、板音乐。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09450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7.png)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选择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
“这些声音又依它的凹凸、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确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
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
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
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接连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终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供应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
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需把肯定的时间作为前提。
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观赏视角变更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更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观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
这是一种由观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观赏者在观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
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干脆给观赏者展示空间性。
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心情、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心情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艺术特征“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听”。
这是唐代诗圣杜甫《赠花卿》中两句名句。
与此相类似的,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奏鸣曲》后,也曾激动地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
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好听的音乐,确实是具有极大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生活。
劳动生产、婚丧嫁娶、婴儿睡觉、行军打仗、国家大典、人们生活中举行的各种仪式活动和开展的各种娱乐活动等等,都有音乐在其中发挥作用,都少不了音乐这门艺术。
可见音乐艺术的普遍社会意义。
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是较普遍的,但是,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了解却很不普遍,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社会现象。
一般而言许多人对于音乐的了解,总有一种奇妙的说不出来的神秘感,好象音乐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人说:“音乐是上帝的语言”。
音乐给人的印象如此神秘,主要是因为音乐本身的特征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其实,音乐并不那么神秘不可知,只要我们对音乐的特征有所了解,音乐艺术的魂也就被我们抓住了。
那么音乐艺术又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呢?归纳一下,有如下几点:一、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以听觉为对象的声音的艺术,或叫听觉艺术。
音乐离不开声音,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基础,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声音的感觉器官,只能是耳朵,所以人们把音乐一方面称之为声音的艺术,另一方面又叫它为听觉艺术。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手段,又不等于凡声音就都是一种音乐,如现实生活中自然物所发生的一切音响,人的一切言语声音等,就不一定能成为构成音乐语言的主要物质材料。
音乐艺术的声音,主要是由人们根据审美原则,加工创造出来的一种乐音,而且这种乐音,又不是一个单个独立的音,这种乐音是由一系列根据不同音高排列有序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有机的整体,即音乐学中所讲的乐音体系。
在这个乐音体系中,它又有它们自己律动美的法则,如旋律法、和声对位法,还有调式、调性、节奏等规则。
这些美的律动的法则,就象我们说话、写文章的语法规定一样,构成了音乐艺术语言美的形式。
因此,音乐艺术之所以是音乐,而不是其它什么,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运用的是一种符合美的律动原则,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要求的悦耳之音作为它的艺术语言,作为物质表现手段所致。
从以上的规定看来,不是悦耳之音,不符合审美心理要求的声音,是不能构成音乐的。
有一种“噪音音乐”的艺术主张,这个流派的代表人之一,就是未来派艺术家卢索洛(Russolo),他在1913年写了一篇为未来派艺术鸣锣开道宣言,在宣言中他说:“古代的生活是寂静的。
在十九世纪随着机器的发明,噪音诞生了。
”“我们必须跳出纯粹乐音这一狭小的圈子,而征服噪音这一无限变化的王国……。
”他还提出了一个未来派乐队的配器原则,介绍了六种噪音,如隆隆声、哨子、气笛声;低语声;尖锐剌耳的摩擦声;敲击声;人和动物的声音。
这些声音,作为一种音乐艺术语言的物质材料,显然是对传统音乐美学原则的反动。
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艺术的发展,而是一种扭曲、畸形,音乐的自我消亡。
二、音乐主要是在时间中运动的一种时间艺术。
由于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这一特点,又赋予了音乐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即音乐旋律的运动的时间性。
它不似造型艺术那样,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在那里供人欣赏。
如陕西秦始皇墓出土的兵马俑,在地下宫殿中长眠了几千年,至今发掘出来,仍然栩栩如生,闪耀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音乐就不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是这样描写音乐演奏结束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西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音乐一旦演奏、演唱结束,就不复存在了。
如我们听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的演奏,持续时间为8分钟左右;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演奏,持续时间为一小时左右。
这些音乐表演,时间到了,音乐也就完了。
它是随音乐的演奏、演唱而开始而开始,结束而结束。
由于音乐的这一特征,所以就要求人们欣赏音乐,必须具备有良好的听觉和听觉记忆,听不清楚,记不住,音乐过去了,就等于你没有欣赏。
它不似文学、绘画等可以反复观赏,翻过来,倒过去,仔细地玩味(当然,现代有了录音机,克服了音乐这一缺陷)。
从作曲来看,作曲家为了加深人们对音乐旋律的记忆,在乐句、乐段中常常使用重复、反复、变奏、回旋等手段,这些都是因为音乐有较强的时间性这一特点所致。
由于音乐时间性的特性,又由于古代没有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音响设备,所以今人就无法欣赏到古人的音乐表演艺术。
就我国而言,古代音乐家的逝去,又由于乐谱大量的失存,中国古代的灿烂音乐文化也就荡然无存了。
1987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文物中,有一套惊人的编钟,其钟由8组65音组成,音色优美,音域也广,可以奏出一些现代乐曲,可见当时音乐文化的发达。
编钟的发掘,被称为世界文化的瑰宝,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高度水平。
但是,它终究只能是一种象征。
因为它只是一件乐器,乐器离开了人的演奏,离开了乐谱,就无法反映出当时的音乐文化的全貌。
湖北省歌舞团演出的《编钟乐舞》,其中音乐的演奏、演唱,都只能是一种拟古的设想,并不能说明是当时的音乐文化。
所以说,音乐较强的时间性,既是音乐的特点,又是它的局限。
三、音乐艺术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表现功能与其它姐妹艺术相比,以抒情见长,所以,人们又常称音乐艺术为表情的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直接再现外部现实生活为基本特征,而音乐艺术恰恰相反,音乐所擅长的是内心的表现,表现人的感情、意志。
它的表现方式,既可以直接地抒发人的内心情志,塑造出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
如二胡曲《二泉映月》、歌曲《歌唱祖国》、贝多芬的钢琴曲《热情奏鸣曲》、柴柯夫斯基的第六响曲《悲怆》等等。
也可以采取间接的方式,借音乐的语言来描绘社会生活某一场景或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的情志,造成一种音乐艺术特有的意境,塑造出另一种特有的音乐艺术形象。
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李焕之的管弦乐曲《春节组曲》等等。
音乐艺术为什么以抒情见长?为什么能直接抒发内心中的感情?原因就是因为声音与人的感情直接相关。
特别是人声,可以说人声是人的感情最主要的直接现实。
《乐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所以声音最有传达人的情感的功能。
当然,人的面部表情也是情感的直接现实,“察颜观色”,也可以窥探人的内心情感的秘密,但和声音相比,就不如声音传达情感那么具体,那么动人。
人们常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仔细地感受声音的变化,最能具体地感受人的情感的变化,最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鸣,特别是欣赏音乐就更是如此。
如你听《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就能激发你的悲壮、义愤之情;听《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就能激发你的勇敢战斗的豪情;听《歌唱祖国》,你就能感到庄严和自豪;听《咱们工人有力量》,你就会感到力量无穷。
一首好的战歌,可以长久地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号角。
其次,为什么音乐还能通过间接地描绘社会生活、自然景物来抒情言志呢?换言之,音乐艺术既然是表情艺术,不善于描写现实生活现象、环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类作品,如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
为什么作者要限定这样的标题,音乐作品是如何去描写这一标题?我们听众又是如何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春江花月夜这样一些自然的场景画面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另一方面的问题。
是的,音乐不善于直接再现现实生活场景,它缺少为视觉提供空间造型的能力,但是音乐艺术利用音乐语言巧妙地描绘,确能达到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原因就是音乐艺术家,他们在创作音乐作品时,能充分发挥声音运动的一般规律,又利用宇宙事物运动的一般共同规律,相似状态,以音乐语言为手段来描绘客观社会生活的现象,表达人的内心感情。
换句话说,就是当音乐作品中的乐音运动形式与所描绘的客观现实生活的运动形式,又与人的心理感情活动的运动形式取得某种一致时,那么,这时的音乐表现,通过人的心理联想、通感、共鸣等心理现象,就能使乐音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描绘社会生活场景、画面的能力,同时又表达了人的内心感情。
在现代心理学中,由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个“异质同构”,或“同形同构”的理论,就是说明此一心理现象的心理理念。
按此理论分析,客观事物的运动和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运动和形式结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客观物理力的作用后果与人的心理力的作用后果有一种相似的对应关系,由此而产生一种人所共有的心理感应。
所以人们就极容易“见景生情,触目兴叹”,人的情感总是在与客观自然与现实生活交流着,对象化着。
情与景,景与情的关系,总是在人的心理随时发生着交流、对应关系。
音乐艺术表现,通过间接手段,借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画面来抒情言志,就是在这一心理基础上而自然发生的。
如《春江花月夜》乐曲演奏中,我们可听到一串串和弦分解音,也即琵音的表现,在我们心理就极易形成水波荡漾、波光盈盈的感觉;再加上节奏平稳、轻盈起伏、明亮如歌等旋律的配合,综合起来,就在我们心中形成了月光如水,夜阑人静,湖上泛舟的场景画面,抒写着我们神往的优美情怀。
四、音乐也有一定的再现外部现实的能力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外部现实,因为客观外物,只要一振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声响。
如风声雨声、山鸣海啸、马达声、敲打声、人声等等,都是现实声音的表现。
声各有其形,现实中的物体,只要能发声,它们都会以各自不同的声音形状来表现它们各自的特征,稍有一些生活经验的人,他们大都能凭着听觉能力去识别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有些受过专门训练的,或是生活阅历丰富、听觉特别敏锐的人,还能通过声音的形、质去判断事物内部本质的变化状态。
人声也是如此,男女老幼声音形质就各不相同,而且随着人的性情的变化,声音又各有其形。
乐记曰:“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麤以厉……。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体会。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说话粗声粗气,话里带刚;某人说话轻言细语,声音柔和等等,就是因为性情不同所致。
人的说话是如此,唱歌也同样是如此。
不同的歌声形状,就能表达出不同人的内在性情。
人的歌声不仅有形状的不同,而且还有民族、地方风格的不同,时代环境音调的不同。
不同民族地方风格,不同的时代环境音调,形成不同的风格、音调特色。
这些不同的风格、音调特色,表现不同事物、不同人的感情的声音状貌,就是音乐艺术塑造音乐形象,再现一定外部现实生活的能力。
如民族器乐曲《空山鸟语》、《百鸟朝凤》,就利用了声音对鸟鸣声、回声的模拟,来描绘山谷空鸣、鸟语声声,或是百鸟齐鸣的欢乐景象。
贺绿汀的管弦曲《森吉德马》,因为曲中采用了内蒙民族风格,再加上缓慢、平稳、安静的旋律进行,通过联想而使人得到一种辽阔草原、无边沙漠的大自然景象和内蒙人民的生活情景的具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