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精选6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精选6篇)《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篇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教学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②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被告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易错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易错点】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秦朝(秦始皇——赢政)、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例题: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b )a.国家统一的需要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圧众臣。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总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一章:明朝君主专制的确立1.1 明朝的建立与朱元璋的统治1.2 明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1.3 明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1.4 明朝君主专制下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第二章: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与强化2.1 永乐盛世与明成祖的统治2.2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2.3 明朝的科举制度与士人阶层的控制2.4 明朝君主专制下的边疆管理与民族政策第三章:清朝君主专制的确立3.1 清朝的建立与皇太极的统治3.2 清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3 清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3.4 清朝君主专制下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交流第四章:清朝君主专制的发展与强化4.1 康乾盛世与康熙帝的统治4.2 清朝的文本制度与知识分子阶层的控制4.3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士人阶层的选拔4.4 清朝君主专制下的边疆管理与民族政策第五章:明清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5.1 明清君主专制对国家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影响5.2 明清君主专制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5.3 明清君主专制对民族关系与边疆稳定的影响5.4 学者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评价与反思第六章:明朝中后期的政治与社会变革6.1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与改革尝试6.2 张居正改革与明朝国力的恢复6.3 明朝晚期的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6.4 明朝的衰落与满族的崛起第七章:清朝的建立与初期统治7.1 清朝的入关与顺治帝的统治7.2 康熙帝的统治与清朝的巩固7.3 清朝的的文字狱与思想控制7.4 清朝初年的经济政策与文化发展第八章:清朝的盛世与君主专制的强化8.1 康乾盛世与国家的繁荣8.2 雍正帝的改革与君主专制的加强8.3 乾隆帝的统治与清朝的疆域扩张8.4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士人阶层的选拔第九章:清朝晚期君主专制的挑战与衰落9.1 鸦片战争与清朝的困境9.2 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的动荡9.3 洋务运动与清朝的近代化尝试9.4 清朝的衰落与列强的侵略第十章:明清君主专制的历史反思与评价10.1 明清君主专制的成就与不足10.2 明清君主专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启示10.3 明清君主专制对民族文化的贡献10.4 学者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评价与研究进展第十一章:清朝的改革与现代化尝试11.1 洋务运动与自强军的建立11.2 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11.3 清朝末年的政治与社会变革11.4 清朝的衰落与革命的爆发第十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2.1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终结12.2 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与实践12.3 民国时期的文化与思想解放12.4 民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边疆问题第十三章:明清君主专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13.1 明清君主专制的历史遗产与文化传承13.2 明清君主专制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3.3 明清君主专制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13.4 明清君主专制在现代中国的记忆与传承第十四章:明清君主专制的比较研究14.1 明朝与清朝君主专制的异同14.2 明清君主专制与其他历史时期的比较14.3 明清君主专制的历史地位与影响14.4 比较研究的方法与意义第十五章:明清君主专制的研究与教学意义15.1 明清君主专制研究的学术史15.2 明清君主专制教学的意义与方法15.3 明清君主专制研究的未来趋势15.4 教学资源与教材的的开发与利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明清君主专制的确立、发展、强化、挑战与衰落,以及对其历史反思与评价。
教学设计6: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以及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并探究中西郡君主制度演变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讲述明朝中央到地方制度演变的过程;通过研读教材提供的史料,探究明朝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运用比较法探讨中西君主制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认识到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抵住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四、教学要点五、教材教法分析1、教材分析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产生于夏朝。
此后历经近四千年的演变,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的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有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两种类型,就政体而论,有分到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本单元中,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讲的是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主要叙述国王“家天下”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第2课至第4课,讲的是古代中国发展阶段的政治制度,着重叙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作为本单元第4课,通过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和军机处的创立,来反映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影响。
从而反映了明清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材分析:“宰相制度的废除”一目,首先交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然结果。
明初沿袭的元朝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官制中,当时问题最突出的是地方上的行省制度。
地方上行省权力过大,直接威胁中央,从而妨碍皇权的集中。
为此明太祖采取的举措就是废行省,设三司,集中地方权力于中央。
也由此引起统领中央各部的丞相职权扩大,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愈发尖锐。
接着明太祖所采取的举措就是废丞相,权分六部,集中中央权力于皇帝。
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因此全部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内阁的创立”一目,其实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所采取的第三项举措。
在这一目中,叙述了明朝废宰相制后创内阁制的过程及性质。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明太祖采取的补救措施即设立内阁,作为侍从顾问。
到明成祖时,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正式确立。
至明宣宗时,阁臣又获得票拟权。
此后,内阁权力不断扩大,有些首辅甚至权压六部,俨然是个丞相。
尽管内阁权力日盛,但毕竟不同于宰相制。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因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尽管有人认为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权力与前代已不可同日而语,阁权不同于相权,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在“君主专制制度的顶峰”一目,主要叙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原因,过程、特点及影响。
在明代的基础上,清朝的专制主义制度极度膨胀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清初满洲亲贵大臣们商讨并决定军国大事的一种重要形式。
除了决策外,还兼有参与政务的职能,但又不属于具体的执行机构。
康熙帝亲政后,以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参与军政机密。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3.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段,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a.政治因素: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省制,设立三司;清朝则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等。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5.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历史,尊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6.创设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史料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和解读,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如选用《明史》、《清史稿》等相关史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
3.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内阁制度的设立等),引导学生分析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权力制衡、民主监督的重要性。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doc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一)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二)教学难点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2.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三)知识结构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1.背景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导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②明初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合称“三司”。
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过程①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了丞相胡惟庸。
②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至此,秦以来一直被告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中国历史上延续16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易错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易错点】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秦朝(秦始皇——赢政)、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例题: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b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二.内阁的出现1.原因:丞相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2.过程①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但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③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圧众臣。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总汇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总汇第一章: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特点1.1 明朝君主专制的背景和原因1.2 明朝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1.3 明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影响1.4 明朝君主专制的历史评价第二章: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特点2.1 清朝君主专制的背景和原因2.2 清朝君主专制的具体表现2.3 清朝君主专制的特点和影响2.4 清朝君主专制的历史评价第三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制度3.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制度3.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制度3.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政治制度的比较与分析3.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第四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经济政策4.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经济政策4.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经济政策4.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分析4.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经济政策的历史影响第五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文化与思想控制5.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文化与思想控制5.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文化与思想控制5.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文化与思想控制的比较与分析5.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文化与思想控制的历史影响第六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结构与阶级矛盾6.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结构6.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结构6.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社会结构的影响6.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下的阶级矛盾与民间反抗第七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对外关系与边疆政策7.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对外关系7.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对外关系7.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边疆政策7.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外关系与边疆政策的影响第八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与变革8.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措施8.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措施8.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与变革的比较与分析8.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与变革的历史影响第九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著名人物与事例9.1 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著名人物与事例9.2 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著名人物与事例9.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著名人物与事例的比较与分析9.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著名人物与事例的历史意义第十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总结与评价10.1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总体评价10.2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积极影响10.3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消极影响10.4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后世的历史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与特点明朝君主专制的背景和原因: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建立锦衣卫等。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完美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2.会叙述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说出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为什么说军机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述法【导入新课】《凤阳花鼓》片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设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他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新授内容】1、是什么——明清两朝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朝:(1)废除宰相制度——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首先要明白明太祖为什么要废宰相。
可以针对此问题请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思考得出结论——原因: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②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有人认为明朝废除宰相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请学生讨论、探究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首先,明朝因为改革地方政治制度而加大了丞相的权力,(教材小字部分有所介绍)导致皇权与相权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胡惟庸擅权专恣成为明太祖加强皇权、废除丞相的借口。
胡惟庸被杀是加强皇权的必然结果。
最后,宰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设问:宰相制度的废除带来了怎样的结果?结果:①加强了皇权,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内阁”应运而生(2)内阁“的出现:A: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内阁创立、发展过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B:内阁与宰相制的比较:提供两段材料:①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关于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范文
关于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讲话致辞、合同模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心得体会、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s, work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templates, lesson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范文标题: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君主专制权力达到顶峰的时期,本篇教案致力于加强学生对于明清君主专制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设计——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案设计——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引言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君主专制体制加强的时期。
在这个教案设计中,将详细探讨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措施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和目的;- 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和后果;- 能够就君主专制加强与其他体制进行比较和讨论。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权力与体制关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政治制度的转变。
2. 知识讲解- 通过幻灯片和讲解的方式,介绍君主专制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和目的,并总结出关键点。
4. 小组分享- 鼓励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可逐个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5. 细节讲解- 在讨论的基础上,逐步介绍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措施,如内阁制度的建立、官僚体制的完善等。
6. 视频观看- 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片段,以加深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理解。
7. 案例分析-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加强对社会的影响和后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8. 延伸拓展- 提出一些与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如:对比其他古代和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明清君主专制加强有何特点?9.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价:- 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提供反馈和建议。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2)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和影响;(3)能够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2)运用时间线索法,引导学生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3)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3)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二、教学重点:1.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3.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意义;2. 学生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古代史》相关章节;2. 参考资料: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论文和书籍;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前置知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2)提问:同学们知道明清时期吗?请问你们认为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有哪些特点?2. 教学内容的展开:(1)讲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原因;(2)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表现和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意义。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分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和表现;(2)全班交流: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4. 案例分析:(1)选取明清时期典型的君主专制事件,如“文字狱”、“海禁”等;(2)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君主专制制度的优缺点。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强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意义;(3)提醒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优秀教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明初设三司、废丞相史实的学习,理解这些措施使我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通过学习明朝内阁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培养区分内阁制与宰相制的能力;(2)通过对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几朝政治制度的学习,理解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发展到了极端,我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2、过程与方法(1)展示《明史·职官志》等史料上关于明太祖设三司、废丞相的记载,给学生以历史真实感;从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比较明朝的内阁与秦汉的宰相,得出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2)通过探究君主专制制度对我国社会的危害,得出该制度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三、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六、教学过程提问导入问:同学们都看过古装影视剧,知道我国古代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是什么高官吗?答:丞相(或宰相)。
其实,这个官职不叫“宰相”,严格地讲,应该叫“丞相”。
如秦汉的丞相,唐宋的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长官。
“宰相”一词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呢?“宰”意为主宰,“相”意为辅佐。
“宰相”就是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的人。
问:宰相制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答:秦朝问: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对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答: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可发挥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决策机要;消极作用: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权,造成深刻的君相矛盾。
相权的存在制约了皇权的集中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明清的皇帝各用了一套什么措施呢?(一)宰相制度的废除简介明朝建立的概况,让学生对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背景有所了解。
教学设计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分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
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峰,也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教学方式】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取、舍和整合。
对教材比较明晰叙述内容,可以略讲,以学生阅读为主。
培养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资料,材料可以包括史实资料和各种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
【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通过前三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秦汉、隋唐、宋元的政治制度。
我们先主要回顾一下秦汉、隋唐、宋元的政治制度。
关于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范文
关于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范文第一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1.1 明清时期的政治环境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清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建立清朝,定都盛京(今沈阳)。
1.2 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提高: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手工业的发展:瓷器、丝绸、棉布等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商业活动的繁荣:货币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贸易的扩大。
1.3 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封建等级制度:皇帝、官员、士人、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社会阶层。
儒家文化的传播:科举制度的完善,儒家思想在社会的统治地位。
第二章:明清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1 明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皇帝的权力: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世袭制。
官制:设立六部、三省等中央官府,地方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
2.2 清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皇帝的权力: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世袭制。
官制:设立六部、三省等中央官府,地方设立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
第三章:明清君主专制的经济政策3.1 明朝君主专制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
赋税制度:实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
3.2 清朝君主专制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
赋税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制,人口成为税收基数。
第四章:明清君主专制的思想控制4.1 明朝君主专制的思想控制儒家思想的推广: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儒家思想在教育和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限制言论自由:禁止私下批评皇帝和政府。
4.2 清朝君主专制的思想控制儒家思想的推广: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儒家思想在教育和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限制言论自由:禁止私下批评皇帝和政府。
第五章: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5.1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设立厂卫制度:监督官员和士人,防止叛乱。
文字狱:打击政治敌人,限制言论自由。
5.2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措施设立厂卫制度:监督官员和士人,防止叛乱。
文字狱:打击政治敌人,限制言论自由。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废三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宰相、权分六部。
内阁制的创立和发展。
清代初期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军机处的设置;(2)、归纳明清政治制度改革的特点以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必然趋势;(3)、理解内阁制和宰相制的区别;(4)、学生通过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生产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从不同视角发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老师利用多媒体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设置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先学生小组之间讨论,后老师提问,最后老师总结”的方法,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⑷、通过阅读课本及搜集的资料(例如历史上的朱元璋、胡惟庸案、以及胡惟庸其人),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⑸、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例如小组协作找资料、小组内部讨论、小组之间辩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和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中国“闭关锁国”,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从而客观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理解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的“辉煌”;(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4)、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以理解今天我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培养学生的当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的参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人教版】(教案7)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
该制度起于秦朝,经过两汉、隋唐、宋元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明清两朝皇权极度膨胀,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
本节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上承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下启第二单元第五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从历史发展的时间角度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并将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表达清楚,揭示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2、课标三维目标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分析探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后来的历史进程以及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的影响。
(4)通过与同一时代的西方建立近代民主制度相比较,探究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从而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程与方法:从历年高考试题中选辑相对应的史料供学生参考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巩固中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在近代国际大潮中不断落后于西方国家,最后导致了落后挨打的局面,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依据:明清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统治者采用的措施对加强皇权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学习课文必须掌握的知识,为学习重点;而内阁制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制有着显著的差异,君主专制的影响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为学习难点。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第一章: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巩固1.1 明朝君主专制的背景1.2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巩固的措施1.3 明朝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二章: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变革2.1 清朝君主专制的背景2.2 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变革的措施2.3 清朝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三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经济基础3.1 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3.2 手工业的繁荣与商业的兴起3.3 海外贸易与货币政策的调整第四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制度4.1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4.2 清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4.3 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影响与评价第五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文化与思想5.1 明朝的文化与思想特点5.2 清朝的文化与思想特点5.3 君主专制加强对文化与思想的影响与评价第六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结构与阶级矛盾6.1 明清时期的社会结构特点6.2 君主专制加强下的阶级矛盾与冲突6.3 社会结构与阶级矛盾对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七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7.1 明清时期的民族政策7.2 君主专制加强下的边疆治理措施7.3 民族政策与边疆治理对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八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对外关系与战争8.1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8.2 君主专制加强下的战争与冲突8.3 对外关系与战争对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九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改革与变法运动9.1 明朝的改革运动9.2 清朝的变法运动9.3 改革与变法对君主专制的影响与评价第十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束与历史意义10.1 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束标志10.2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历史意义与评价10.3 明清君主专制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巩固难点解析: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与巩固的措施是教学中的重点,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改革与调整。
需要详细解析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及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人教版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三维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识记: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军机处的设立。
理解:内阁首辅与宰相的区别;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运用:探究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制度的区别。
②过程和方法:以史料学习、历史记录片、历史比较等形式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探究历史的态度。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明清时代君主专制的强化,虽然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认识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法制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废除宰相制度、内阁制的建立,军机处的设置。
2、教学难点:认识君主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四、过程导入:首先请同学们看一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朱元璋该诗反映了什么?学生感悟,教师点明:反映了明太祖对自己政务工作状态的感慨。
请再看一首诗: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清朝一位军机大臣对自己工作的形容这两首诗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投影《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刚才第一首诗,投影: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明太祖朱元璋反映了明太祖政务工作状态怎样?学生自由答。
教师点:人人都说皇帝好,为何明太祖忙坏了?这是明朝哪一项措施的后果?一、废除宰相制度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请依据教材P16本课引言、第一段正文、历史纵横思考归纳原因。
(走近学生,提醒学生注意问题要求,快速浏览。
提问学生。
注意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
教师注意引导,归纳。
最后投影。
1、元相权过重;2、明初相权扩大;3、胡惟庸恣意妄为;——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以上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一字一顿)相权与皇权。
(教材)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
古代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历史教案第一章: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1.1 明朝的建立与朱棣篡位1.2 明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1.3 明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1.4 明朝皇帝的权力与统治手段第二章: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2.1 清朝的建立与顺治帝的统治2.2 清朝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3 清朝的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2.4 清朝皇帝的权力与统治手段第三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与影响3.1 经济繁荣与君主专制的加强3.2 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加强3.3 民族融合与君主专制的加强3.4 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与作用第四章:明清君主专制的挑战与改革4.1 明朝君主专制的挑战与改革4.2 清朝君主专制的挑战与改革4.3 明清君主专制改革的成效与不足4.4 明清君主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遗产与评价5.1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遗产影响5.2 明清君主专制的评价与反思5.3 明清君主专制对后世的影响5.4 明清君主专制的历史地位与评价第六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文化与科技政策6.1 明朝的文化与科技政策6.2 清朝的文化与科技政策6.3 明清君主专制下的文化与科技成就6.4 明清君主专制对文化与科技的影响第七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军事与边防7.1 明朝的军事与边防政策7.2 清朝的军事与边防政策7.3 明清君主专制下的军事冲突与边防建设7.4 明清君主专制对军事与边防的影响第八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社会与民生8.1 明朝的社会与民生状况8.2 清朝的社会与民生状况8.3 明清君主专制下的社会改革与民生改善8.4 明清君主专制对社会与民生的影响第九章: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对外关系与交流9.1 明朝的对外关系与交流9.2 清朝的对外关系与交流9.3 明清君主专制下的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9.4 明清君主专制对对外关系与交流的影响10.1 明清君主专制的成功与不足10.2 明清君主专制的历史意义与启示10.3 明清君主专制对现代政治的影响与借鉴10.4 对明清君主专制的综合评价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明清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理解明朝和清朝的政治体制,包括皇帝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治理的结构,是理解后续各个方面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实习教案
2009年9月21日(第四节)原任课教师:瞿季洁系指导教师:徐炳三讲授人:唐文锋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瞿季洁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点:明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内阁的出现和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演变;军机处。
分析内阁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军机处的作用于影响。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时配合提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总结的能力。
结合图片,图文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也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教学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课型:新授教法:讲授法教具:黑板课时:二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
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前面学到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之后,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
这两大矛盾是什么?(提问)
生:……
师:这两大基本矛盾是中央—地方,君权—相权,发展过程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回顾前面所学看君权如何加强相权如何削弱的。
(副板书,……)
师:纵观从汉到元的历史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解决没有?(提问)
生:没有
师:是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两者的博弈也始终在进行,而今天我们将延续君权与相权的问题,看看以后的皇帝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板书)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板书)
师:元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很多人都拉起一支队伍来玩争霸天下的游戏,最后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看历史纵横,1376年,废除了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权,合称三司。
这样就使得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1、废行省,设三司(板书)
师:不过这引发了一个后果,引发了什么后果?(提问)
生:……
师: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总结元以及前朝的教训,他认为宰相的权力过大,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而引发王朝灭亡,于是在1380年借胡惟庸案,裁撤中书省和丞相,并下令
以后不许再设立丞相。
秦以来的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2、废宰相,权分六部(板书)
师:废丞相,有什么作用?
生:……
师:作用使得稳定,加强了皇权,政局稳定。
不过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废宰相之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他一个人决断,工作量非常的大,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同学们每天要写五十篇作文,而且每篇的字数要求在五千字以上,而且既要完成这个工作量也要保证质量。
你们能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了?(提问)
生:……
师:你们不能完成,我也不能,估计就是超人看到这个也犯困。
朱元璋也感到力不从心,于是设置了一个机构,帮助他处理庞大的政务。
二、内阁的出现(板书)
1、内阁的演进过程(板书)
朱元璋为了从繁杂的政务中解脱出来,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与决断政务,一切均有他自己主持,大学士只起侍从、顾问的作用。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板书)
师:在明成祖时期内阁开始出现,并且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明成祖内阁出现(板书)
师:在明宣宗时期,内阁出现票拟权,并成为了定制。
明宣宗票拟权(板书)
师:什么是票拟权?票拟就是指大臣将奏章交到内阁,由内阁大臣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写出,贴在奏章上,称为票拟。
不过大家注意内阁大臣的票拟只是给出处理意见,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决定于皇帝的意愿。
讲到票拟不得不讲司礼监与批红。
学思之窗说道,明朝后期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要严重,明太监乱政也要归结于司礼监与批红。
明朝皇帝设置司礼监的目的是牵制内阁。
奏章及票拟交到司礼监由,皇帝决定,再由太监执笔答复。
在机构设置上内阁,司礼监相互牵制。
但是由于明朝后期很多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司礼监太监利用批红之权干涉朝政。
如果朝臣依附太监则出现魏忠贤这样的大太监,太监联合朝臣则出现张居正似的权臣。
简评张居正明中后期的改革家。
师: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之后,清朝入主中原,清初,在中央仿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是军国机要都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威胁到了皇权,清朝前期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三、军机处的设立(板书)
1、军机处设立的过程(板书)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板书)
师:在康熙年间,针对议政王大臣会议威胁皇权的情况,在宫内设置南书房,挑选翰林入职,在名义上是陪皇帝读书写字,实际上参与机要事务,这样就形成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内阁三足鼎立的局面,加强了皇权。
康熙南书房(板书)
师: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置军需房,之后改名军机处。
雍正军机处(板书)
师: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作用。
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一人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军机处的设置对清朝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中国制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作用
(1)提高了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板书)
3、影响使得中国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衰落(板书)
小结: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情况,明废宰相制度,设置内阁,宰相与内阁的比较分析,清设置军机处使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分析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复习今天内容,并做课后习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至秦始皇设置宰相之后,君权与相权就成为了中国君主专制主义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这对矛盾以朱元璋废宰相制度作为终结,以相权兼并君权作为归宿。
这是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内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主线,其趋势则是君权加强,相权削弱,学生应该在学习本课后重点把握这个内容。
由于课本编排内容高度压缩,所以在讲课时补充进去一定的史实,比如说朱元璋诛杀功臣,明中后期的昏庸统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政治制度。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引导学生课本文言文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分析宰相的文字涵义使得学生明白在宰相被废除之后出现的新问题,导致了内阁的出现,以及明朝皇帝为了限制内阁设置司礼监,最终导致太监乱政,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在此教学中,穿插对张居正的评价,培养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并以表格分析宰相制度与内阁的区别,进一步认识内阁出现的原因及其实质。
军机处的设置本节内容了较少,重点在分析军机处出现的原因,难点在分析它的影响。
使学生们了解清朝入关后,虽然仿明制度,设内阁,相权与君权问题并未出现,但是在中央机构中又有自己的特点及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制度发展而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实际起着宰相的影响,威胁着皇权,康熙、雍正为加强皇权采取措施削弱其权力。
讲述军机处出现的过程可以简约讲解议政王大臣会议出现的过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军机处使得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国封建社会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