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

合集下载

6.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6.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预后 可缓解症状,复位不易。
注意事项 1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及腰部保暖,带
腰围。 2 锻炼腰背肌力量,增加脊柱稳定性。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 腰椎管狭窄 3.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
真性腰椎滑脱x线特点
狗颈征图示狗嘴表示同侧横突 ,狗眼表示椎弓根,狗耳为上 关节突,狗颈为峡部,狗体为 椎板,前后狗腿表示同侧与对 侧之上下关节突,狗尾为对侧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定义 是指由于腰椎退变而引起的椎弓完整
的腰椎向前、向后或向侧方的移位而引 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其中,向前滑脱 较常见。
真性滑 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发病特点 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多发生于4、5腰椎
病因 1.劳损退变 姿势不良 2.妇女产后恢复不佳 3.腰椎发育异常
6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临床表现 1 腰痛或臀部、大腿痛。休息后可缓解。 2 有的有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3 腰部活动受限。有摇摆步态。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诊断 1 年龄、性别、劳损史。 2 反复发作腰痛症状,劳累后加重。 3 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翘。 4 神经受压者,可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 状。 5 影像学表现:前后位、侧位与斜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分类 1 真性滑脱 :椎弓根峡部骨不连所致
之前滑脱。 2 假性滑脱:无峡部骨不连,仅因脊椎
或间盘退行性病变,或其他原因所引起 的椎体轻度前移位,较常见。
3 后滑脱:较少见。
真性滑脱
狗嘴表示同侧横突 狗眼表示椎弓根 狗耳为上关节突 狗颈为峡部 狗体为椎板 前后狗腿表示同侧 与对侧之上下关节 突 狗尾为对侧横突
横突
斜位片,图中箭头处为峡 部裂

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诊断

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诊断

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诊断作者:闫福明,雷建波,周孝桥,谭天林【摘要】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原因,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对24例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进行CT扫描,观察影像表现。

结果 24例均有腰椎不稳及程度不同的腰椎间盘突出、膨出,关节突关节的增生、硬化、椎小关节面粗糙、囊变、韧带损伤而导致椎管变形的影像表现。

结论通过对腰椎的CT检查,对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发病机理与影像关系的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给中老年人的保健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腰椎;退变;滑脱;体层摄影术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虽然较常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重视不够,放射学论述不多,为提高认识,笔者从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对50岁以上中老年人腰椎CT片进行观察,发现多数中老年人腰椎有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改变。

本人结合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本组分析126例中老年人腰椎CT片中,男58例,女6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8.4岁。

其中24例有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男5例,女19例,病史1天至6年,腰痛24例,占100%,单侧及双侧下肢麻木12例,占50%,间隙性跛行3例,占12.5%,放射性痛8例,占33.3%,直腿抬高实验阳性6例,占25%,患侧下肢肌肉萎缩1例,占4%,腰扭伤2例,占8.3%。

对24例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病例均行再次CT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

2 结果前滑24例,32个CT扫描层面的表现:(1)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水平椎小关节CT征象:关节突肥大32个,占100%;椎小关节硬化32个,占100%;关节面边缘部骨质增生28个,占8.7%;椎小关节半脱位17个,占53%;椎小关节间隙变窄26个,占81%;小关节面粗糙,其下方囊变14个,占43.7%。

(2)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水平椎体、椎间盘及椎管改变:在24例前滑32各层面中,椎间盘突出21个,占65.6%;膨出11个,占34.3%;双侧侧隐窝同时狭窄的15个,占46.8%,一侧侧隐窝狭窄12个,占37.5%,椎管变形或狭窄18个,占56%;椎体肥大或骨赘28个,占87.5%;黄韧带肥厚9个,占28%。

全腰椎椎体及椎间盘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全腰椎椎体及椎间盘在退变性腰椎滑脱中的形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St u d y o n t he mo r p ho l o g i c a l c ha ng e s an d t h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s of t o t a l l u m ba r v e r t e b r a l b o dy a n d i ne r v e r t e b r al di s c i n t he l u m ba r de g e ne r a t i v e s po n dy l ol i s t h e s i s
9 . 6 ) 岁 。在 C T 图像 正 中 矢 状 位 上 , 分别测量腰 1 — 5椎 体 ( 前柱、 中柱 、 后柱) 的高度 ( V B H) 、 椎 间盘 ( 前、 中、 后) 的 高 度
( I V DH) 、 腰椎 前 凸 角 (L L A) 、 椎 间盘 的 角度 ( I VDA) ; 在C T 图像 横 轴 位 上 , 分别测量 腰 1 - 5椎 体 上 、 下 终 板 的长 度 ( B VL ) 和
D A 变 小 。L o g i s t i c回 归分 析 结 果 显 示 L D S与 L L L A、 L , 。 I V D A、 L 。 / I VD A、 I / S I VD A 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回 归 系数 分 别 为0 . 7 1 8 、 1 . 3 3 0 、 0 . 9 0 0 、 1 . 0 9 3 。结 论 L I L A、 L 2 / 3 I VD A、 L 3 / I VD A 、 L / S 1 I VD A 的变化与 L D S 的发 病 有 一 定 的相 关 性 。 【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 椎体高度 ; 椎间盘高度 ; 椎体长度 ; 椎 体 宽 度 【 中 图 分 类 号 】 R6 8 7 . 3 【 文献 标 志 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 9 5 1 0 ( 2 0 1 7 ) 0 1 — 0 0 2 4 — 0 6

腰椎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100例CT分析

腰椎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100例CT分析

腰椎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100例CT分析腰椎退行性脊柱病是引发中老年人腰痛的最常见病,其滑脱性椎管狭窄又会引发腰腿痛并双下肢麻木等严重症状。

本文总结我院腰4、5椎体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的CT资料,探讨临床CT表现特征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2001年至2005年门诊及病房收治腰椎退行性滑脱病人100例。

其中,男61例,女39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并双下肢麻木、沉痛无力,病程1周至15年不等,平均4~5年,其中前滑脱72例,后滑脱28例。

1.2 所有病例均由我院500MA万东X线机拍摄正侧位相,后作CT扫描,CT机为东芝300mA,层厚间隔均为5mm,每个间隙扫3层。

2 结果CT征象及X线表现。

2.1 退行性表现。

腰4~5椎间盘膨出69例,突出19例,腰5~骶1椎间盘膨出48例,突出11例。

有“真空征”腰4~5椎间盘21例,腰5~骶1椎间盘11例。

小关节均有不同程度退变,表现为关节面糜烂硬化,关节面下囊变,边缘骨赘,间隙不对称或狭窄、半脱位,关节囊钙化。

其中51例有一侧或双侧小关节“真空征”,腰3、4、5椎体缘均有不同程度的肥大或骨赘形成,位于前缘者89例,后缘者45例,黄韧带增厚68例(其中35例合并钙化),前纵韧带钙化54例,后纵韧带钙化39例。

2.2 滑脱表现。

X线:腰4前滑脱55例,后滑脱34例;腰5前滑脱46例,后滑脱29例。

CT横轴位上89例椎体缘呈“双椎体缘”83例,可见相对性椎间盘前后膨出,突出35例。

年龄都在55岁以下。

2.3 椎管狭窄。

均有中央性椎管狭窄及不同程度的双侧侧隐窝狭窄和椎间孔狭窄。

3讨论3.1 关于命名。

本症命名众多,如“假性滑脱”,“小关节脊椎滑脱性退变”,“小关节脊椎滑脱症”,“退行性滑脱”。

本人认为本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明显的椎管狭窄,将其称为“退行性滑脱椎管狭窄症”更能反映其本质性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

3.2 关于病因。

腰椎小关节是连接脊椎间的重要关节,它的形态对下腰椎运动的影响很大。

腰椎滑脱的平片及CT诊断

腰椎滑脱的平片及CT诊断

内 动 脉起 始部 最 多 见 ,且 狭 窄程 度越 重 引 起脑 梗 死 的 几 率 越 前 来 就诊 。所 有 患 者 均无 明显 的外 伤 史 。 23例 行腰 椎 常 规 x
高 ,其 中重 度 狭 窄 占 50% , 中度 狭 窄 占 30% 、轻 度 狭 窄 占 线 正侧 位 摄 片 ,68例 均 行 cT扫 描 ,所 用 机 型 为 GEsytec- SRl
3.5ml/s的 流量 注 射 造 影 剂 欧 乃 派 克 80—95ml,延 时 20—25 秒进 行扫 描 。将 CT原始 图像 传输 至 工作 站进 行二 维 重建 (MPR及 CPR)、三维重建 (VR、MIP)。对狭窄部位进行垂直于 长轴的断面 MPR重建 ,用 于评价狭窄部位的狭窄程度及斑块 情 况 。将 颈 动 脉 颅 外段 狭 窄 分 为 :轻 度 狭 窄 (管 腔 狭 窄 小 于
GE w4.2工 作 站 ,扫 描 范 围 从 主 动 脉 弓至 颅 底 ,经 肘 静 脉 以
小 关 节半 脱 位 等 。 滑 脱 主 要 表现 为椎 管 矢 状 径 增 大 ,叠 椎 征 , 葫芦状 改变,以及椎 间盘假性膨 出等。结论 :x线正位 片对诊 断腰椎滑脱价值不大,侧位 片能较为清楚地 显示滑脱及程度,
29% );中 度狭 窄 (管 腔 狭 窄 30% 一69% ),重 度 狭 窄 (管 腔 狭 窄 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对此征象的认识 ,本文收集近 7
超 过 70% )及 完 全 闭塞 。并 分 别 测 量斑 块 的 CT值 以 区分 斑 块 年 来 68例 腰 椎 滑 脱 的 资料 ,就 其影 像 学 特 点 作 一 分 析 。
度狭窄时 ,机体 可通过侧Hale Waihona Puke 循环或扩张远端血管 ,降低周围血

腰椎滑脱病历

腰椎滑脱病历

病例报告:腰椎滑脱病例患者信息:张某,男性,52岁,有长期腰痛病史。

病史摘要:患者自述有多年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坐姿、缺乏运动等。

近期症状加重,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

经X光片检查,发现腰椎滑脱。

症状描述:患者主诉腰部疼痛,疼痛程度较重,影响睡眠。

同时,患者诉说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时感到困难。

体检发现,患者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体格检查:腰部肌肉紧张,无水肿。

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左侧屈时疼痛加重。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X光片显示腰椎滑脱,L4/5椎间隙变窄。

MRI检查未见明显神经根受压表现。

诊断结果: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诊断为腰椎滑脱(L4/5)。

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治疗方案以保守治疗为主。

具体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康复锻炼。

治疗过程:患者接受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以及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

同时,建议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如腰背肌锻炼、游泳等,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稳定腰椎结构。

治疗期间,患者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继续治疗和康复锻炼。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锻炼,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度增加。

继续治疗和康复锻炼后,患者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随访半年,患者未出现新发症状。

总结:腰椎滑脱是一种常见骨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

X光片和MRI 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康复锻炼。

对于老年患者,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以避免过度手术干预。

本病例报告强调了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康复锻炼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地位。

注意事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坐姿、弯腰等不良姿势。

2. 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进行适当康复锻炼,如游泳、瑜伽等。

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腰椎滑脱等疾病。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表现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表现

腰椎退变性滑脱的X线平片和CT表现作者:褚成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4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的平片和CT资料,分别对腰椎序列、椎体及附件的形态和骨质结构,滑脱相应部位椎体和附件、硬脊膜囊、神经根和韧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全貌,在显示腰椎序列、椎体及附件的形态和骨质结构等方面比CT优越,而CT在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等明显优于X线平片。

结论:X线平片与CT结合能提高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准确率,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腰椎;退变;滑脱;X线;CT【中图分类号】R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本文收集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有完整平片和CT资料的4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病例,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9例,女39例,年龄34~82岁,平均63岁。

病史9个月---20多年不等。

临床症状主要有腰痛,腰痛并腿痛,腰酸,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其中以腰腿痛所占比例最大。

典型体征包括腰椎前屈范围加大,背部可触到因棘突前移而造成的“阶梯”征。

1.2 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全部摄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及腰椎CT检查,其中36例加摄过曲过伸位片,对滑脱的椎体进行观察和分析。

所用X线机为柏斯DR系统,CT机为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CT检查选择层距和层厚均为0.975 mm、120KV、250mAs、平行于椎间隙对滑脱椎体部位包括上下两个椎体进行扫描。

2 结果腰椎退变滑脱的部位、程度和方向 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中,均发生在L3以下椎体,其中L3滑脱2个,L4滑脱35个,L5滑脫11个,用Meyerding四度分级法[1],将下位椎体的上缘分为四等份,上位椎体每前移一份为I°。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MSCT征象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MSCT征象

小关节角明显偏向矢状位 . 小关节不对称率偏高 , 小关 节 积气 明 显 , 线 形 小 关 节 多见 , 且 差 异 显 著 。结 论
尽 的腰 椎 形 态 学 及 密 度 方 面 的改 变 . 具有 良好 的空 间及 密 度 分 辨 率 。
M S C T能 提 供详
【 关键词 】 退变性腰椎滑脱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S o n g g ngP a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S h e n z h e n . S h e n z h e n 5 1 8 1 0 5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o f m u h i — s l i c e h e l i c a l C T i n he t d i a g n o s i s o f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l u m-
探讨 MS C T诊 断退变性腰椎滑脱 ( D L S ) 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的小关节退变情况 、 小关节角 、 小 关 节 对称 度 、 小 关 节 积 气 及 小 关 节 形 态等 指标 进 行 多层 螺 旋 C T测 量 。结 果 6 6例 D S 患 者均 有 I I ~Ⅱ度 的 椎 体前 滑脱 。 相 应 的 椎体 小关 节 发 生 不 同程 度 的 退行 性 改 变 。和 对 照 组 C T资 料 对 比分析 , D S 组 I
n o me n o n i n f a c e t j o i n t a n d m o r p h o l o g y o f f a c e t j o i n t .R e s u l t s S i x t y — s i x 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h t D S I a l l h a d I t oⅡ d e re g e o f l u m b a r s p 0 n d y l o l i s t h e s i s a n d t h e i r f a c e t j o i n t h a d d i f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o f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c h a n g e s .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S I h a d m o r e s a g i t t a l l y o r i e n t a t e d f a c e t j o i n t s , m o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f a c e t j o i n t a s y m me t r y , m o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i n e r a a r t i c u l a r s u r f a c e a n d mo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v a c - h u m p h e n o m e n o n t h a n n o r ma l c o n t r o l s u b j e c t s . C o n c l u s i o n MS C T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d e t a i l e d l u m b r a mo ph r o l o y g a n d d e n s i t y

退行性腰椎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
正常序列、恢复其基本功能广泛减压,充分植骨及坚强内固定,以期达到椎体的解剖复位、 彻底解除椎管狭窄、重建脊柱正常序列、恢复其基本功能,是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的最终目的。
谢谢! ! !
术后滑脱椎体复位, 腰椎节段稳定
• 手术治疗方式(前路)
• 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时, 几乎全部患者均需要直接减压, 前路椎间融合在减压方面作用较小, 因此不作为 最优选择。对于既往充分减压而持续存在不稳或后侧融合失败, 前路椎体间融合可以作为合理选择。
争议
• 复位: 有的作者认为DS复位固定后脊柱节段稳定,能减轻病人腰背痛,但 多数学者对DS的手术复位并不完全同意,尤其是对老年DS患者似无必要, 因其滑脱一般不重,且多有椎骨骨质增生椎间趋于稳定,一般主张DS手术时 并不试行复位。
• 神经症状:
• ①腰4神经根--膝上前内侧感觉减退,膝反射减弱;
• ②腰5神经根--小腿外侧及足背内侧痛觉减退、趾背伸 力弱;
• ③骶1神经根--足外侧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
一、X线检查(首选): 凡对长期腰痛 不愈的老年患者或主诉有坐骨神经压 迫症状而无明显体征者,既应想到有无 DLS的可能。一般拍摄站立位常规正 侧位X线片及过伸、过曲位X线片可明 确诊断。X线改变为: 椎间隙狭窄、边 缘硬化、骨质增生、脊柱侧弯、扭曲 等。
移位程度
0-25% 26%-50% 51%-75% 76%-100%
临床表现
症状
• 1)仅有偶发的腰骶部疼痛; • 2)慢性下腰痛伴或不伴根性症状以及有无
体位改变诱发腰部疼痛症状; • 3)神经根性症状伴或不伴有神经功能的缺
损以及有无背痛; • 4)神经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功能障碍。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分析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分析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CT分析黄学菁; 张闽光【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07(005)002【摘要】目的通过分析CT表现,提高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认识。

方法回顾分析了111例(男36例,女75例;年龄31-77岁)的150个滑脱平面的CT表现、滑脱类型、程度及发生部位。

对滑脱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结果以下位脊椎为坐标,按上位脊椎的滑脱方向提出了退变性腰椎滑脱分为纵向滑脱和横向滑脱2类。

本组病例的滑脱程度均较轻,根据新提出的改良法判断,除11个滑脱平面为Ⅱ度外,其余均为Ⅰ度。

腰4-5平面纵向滑脱24例,显著多于腰3-4(6例)和腰5-骶1平面(9例)(χ2=10.08和22.63,P=0.02和<0.001)。

横向滑脱主要分布于腰3-4平面(60例)和腰4-5平面(48例),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08,P=0.78),但显著多于腰5-骶1平面的3例(χ2=71.79和65.01,P均<0.001)。

结论退变性腰椎横向滑脱与纵向滑脱同样应引起临床重视。

改良的滑脱程度判断方法有助于CT检查对各方向滑脱程度的评估。

【总页数】3页(P40-41,51)【作者】黄学菁; 张闽光【作者单位】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蘅路528号曙光医院东院放射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微创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杨健胜;吴焯鹏;关万宁;吴溢峰2.不同入路方式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比较 [J], 朱晓琼3.基于滑脱力学和解剖学参数评估手术方式对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 [J], 张晓越;王小红;杨海涛4.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比较 [J], 李建江;白涛;胡炜;黄异飞;韩念荣5.骨科机器人辅助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观察 [J], 王成伟;侯克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影像学检查体会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影像学检查体会
1 . 1一般资料
没 有腰 椎小 关节 半脱 位或 者退行 性病 变 ,并且 峡 部裂 隙性 滑脱 的 】 程 度主 要取决 于腰椎 弓峡 部裂 隙的大 小和严 重程 度 ,临床上 峡部 裂 所 导 致 的滑脱 症状 最 严 重 。腰椎 前 滑脱 时 ,C 扫 描检 查 可 见滑脱 T 的腰椎 下缘 与其相 邻 的腰 椎 间盘是 呈相对 性前膨 出 ,在相应 层面 的 相反方 向检查 时 ,扫描 的层面 滑脱腰 椎体 的下缘 和其 相邻 的腰椎 问 盘 ,就可 显示在 前滑脱 的表现 是呈 相对性 后膨 出 了,反之 ,在后 滑


2 T . C 表现 :扫描可见椎 间盘膨出者3例 ,椎 间盘 内有气体影 ,并 已 2 4 出现椎 间盘 真空征者 1例 。l例有一侧或两侧小 关节真空征 ,黄韧 带 6 9
因 , 重影 响广 大人 民群众 的生活 质量 。本文总 结 20 严 09年 8月至 2 1 年 5月在我 院经 像 学检 查确 诊 的 9 例腰椎 退 变性 滑脱 症检 查体 会 , 01 3 旨在 为今后 更深入 的临床研 究提 供 思路 和 参考 。
【 关键 词】 腰椎 ;退 变性 滑脱 ;影像 学检 查 中 图分类 号 :R 8 .;R 4 6 15 4 5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7 — 14 (0 1 5 0 6— 2 6 1 8 9 2 1)3— 0 2 0
6 ・临床研究 ・ 2
D cm e2 1,o9N . ee br01V 1, o 5 . 3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影像学检查体会
付 文 杰
( 吉林省镇赉县 医院,吉林 镇赉 17 0 ) 3 30
【 要 】退 变性 脊柱 滑 脱症是 临床 常 见病 之一 。是 中老年 人 的 常见病和 多发病 ,常 因腰椎 退行 性 变引起 ,是 引起 慢性 腰腿 痛 的一 个重要 原 摘

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CT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CT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吸收棒 要足 够长 ,多 枚交 叉 ,形成 多点支 撑 t而对于恢复 关节面后 留下 骨的缺损 ,宜行充分植骨 ,采用 同种异 体骨 ,与 自体骨类 似具有一定 的强度 、良好 的组织相容性 及骨诱导能 力 ,有 利于骨折 的早期愈合 。固定骨折块 可以使用可 吸收螺钉 ,钉 宜 略粗 ,确保 足够长 的螺钉 通过骨 折线 ,一般 采用5 . 5 mm 全 螺纹可 吸收
大 ,软组织剥 离较多 ,长时间牵拉皮 瓣容易 引起 缺血损伤造成 皮瓣坏
死 ,增加感染机 ,约有2 2 %的切 口存在并发症 。 应用 外侧小切 口能够直 接显露距 下关节面及塌 陷的骨折块 ,结合
定效果有 限 ,可吸 收螺钉 固定强度 不如较钢板螺钉 ,因此术前应仔 细 研究x线及C T 等影像学 资料 ,严格 把握本手术适应证 ,术后应予 以适 当外 固定及避免过早 负重 ,防止关节面再次塌 陷。
虱睚要团—盈同
2 0 1 3 年 4月第 1 1 卷 第1 2 期
螺钉 ,以保证螺钉 固定强度 。

临床研究 ・ 2 0 5
目前 国 内普遍 采 用跟 骨 外侧 扩 大 “ L ”形切 E l 及 跟骨 钢 板 内固
定 ,该手术切 1 3 及 内固定方法几乎成 为标准术 式 ,尽管钢板 的应用使
骨 折 更很容 易 固定 ,但 由于 跟骨钢 板体 形大 ,因此手 术切 口相对 较
S a n d e r s Ⅱ、Ⅲ型跟骨骨折使 用传统的钢板 内固定创 伤较大 ,术后 并发症 较多 ;外侧小切 口结合可 吸收钉棒固定 ,功 能 良好 ,创伤小 ,
恢复快 ,并发症少 ,避免 二次手术 ,有 效减少治疗费用 。但克 氏针 固
R e l a t R e s , 1 9 9 3 ( 2 9 0 ) : 8 7 — 9 5 .

腰椎退行性变CT诊断及症状表现

腰椎退行性变CT诊断及症状表现

间歇性跛行和肌力减退
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才能 继续行走。
肌力减退
由于神经受压或刺激,下肢肌力逐渐减退,表现为抬腿无力、足下垂等。
马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马尾综合征
当腰椎退行性变严重压迫马尾神 经时,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鞍区感觉异常等马尾综合征表现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 强腰背肌锻炼,提高腰椎稳定性;注意腰部保暖,避 免受寒;积极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THANKS
感谢观看
椎间隙高度降低
椎间盘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逐渐失去水 分和弹性,导致椎间隙高度降低。
真空现象
在退变的椎间盘内,由于气体进入而 形成的真空现象,表现为椎间盘内的 低密度影。
椎间盘突出与膨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组织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表现为局部软组织密度影。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均匀向四周膨出,超过椎体边缘,但不一定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

腰椎管狭窄
腰椎退行性变可导致腰椎管狭窄 ,使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加重,出 现间歇性跛行、下肢肌力减退等
症状。
腰椎滑脱
腰椎退行性变可引起腰椎稳定性 下降,导致腰椎滑脱,表现为腰 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加重

05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及标准
临床表现
患者常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 表现。
02
CT检查在腰椎退行性变中的应 用
CT检查原理及优势
CT检查原理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利用X射 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 人体被检部的断面或立体图像。

滑脱诊断标准

滑脱诊断标准

腰椎滑脱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临床症状及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腰痛、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以及腰部活动受限等体征。

2.X线片检查:应包括正、侧及左右斜位,必要时加摄动力位片,以观察腰椎的排列情况,有无滑脱及其程度。

3.CT、MRI检查:当合并有严重神经症状时,需进行CT、MRI检查,以了解椎间盘退变情况,有无椎管狭窄等。

4.除外诊断:X线片清晰所见即可诊断本病,但应注意伴发病。

另外,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分析也有助于诊断。

绝大多数腰椎滑脱发生于L4-L5或L5-S1,滑脱的产生与脊柱的剪切力、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纤维环、周围韧带、背伸肌收缩力量和正常的脊柱力线有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医生获取准确诊断。

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诊断

中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伴滑脱症的影像诊断
用。
伤休克液 体复苏中具有早期 保护及 防治心肌 、 损伤 , 肺 同时具
有肠粘膜 屏障 、 肾等 内脏功能保护作用 -】 肝 6。 本研究 中表明 , 川芎嗪能 提高深 Ⅱ度烧 伤创 面的 愈合率 ,
缩短愈合 时间 , 跟川芎 嗪改善 烧伤创 面微循 环 , 间生 态组 织复 活, 促进 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治 疗过程 中创 面渗液 少 , 水肿 消
子共 同参与该过程 , 成纤维细胞增殖 与分泌的胶原蛋 白行成创
[ ] 张海啸 , 2 史载祥 , 贾海忠. 川芎嗪对成纤 维细胞及 T F一 /S Ms G 8 m
信 号传导的影响[ ]. J 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0 7,0( ): 5 2 0 3 4 2 2—
2 5. 5
面基质 , 填充皮肤缺损 , 通过 自我 调节 防止过 度增生 。创 面 并
早期心脏功能研究 [ ]. J 中国微循环 ,0 6 1 ( ) 2 9— 6 . 20 ,0 4 :5 2 1
[ ] 韩焱福 , 4 韩之勋 . 芎嗪对烫伤早期心房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 ]. 川 J
中华烧伤杂志 ,0 2 1 ( )19 2 0 ,8 3 :6 .
l 4天创 面率显著增加 , 明川 芎嗪改 善烧 伤创面微循 环 , 表 减轻
[ ] 杨宗城. 1 烧伤治疗学[ . 3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0 67 M] 第 版. 人 20 :

上川芎 嗪广泛应用于肺心病 、 衰 、 心 冠心病 急性 心绞痛 、 梗塞 脑
等心脑血 管疾病 。川芎嗪促进表皮角质细胞 、 成纤维细胞 及血
l O.
管 内皮细胞分离 、 增殖 、 迁徙及分化成新生表皮层 , 各种 细胞 因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现状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现状
的水分也会 逐渐被吸收 , 这样就会导致纤维环 出现 松弛状况 , 定性一般 比较差 , 因此 , 可以说 明女性发 生退 变性 腰椎滑脱症
从而失去其原有的弹性, 减少甚至失去其原有的缓冲作用, 这 的几率要高于男性。 样 下腰椎在旋转 的时候产生的应力就会 由髓核转移到小关 节 此外 , 部分学者认为 , 退变性腰椎 滑脱症也可能和女性患 部 位。而小关节受载荷 的增加与过度活动 , 尤其是作用在该 部 者绝经期或月经期后 的内分泌变化有关 ,这种 内分泌有可能 位上 的某些 前屈旋转应 力会导致关 节面 的形状 发生改 变 , 还 会导致其韧带的松弛 , 或是脱钙 , 或是骨质疏松等问题 。除此

4 发生 , 而且该类疾病 的并 发原因 有 十分 重要 的诱 导作 用 ,而且 通常会 贯穿患者疾病发展 的始 变性腰椎滑脱症一般会在 L
终[ 2 1 。因此, 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早期的性腰椎 滑脱 症
患者的下腰部脊柱 的活动性会增大 , 稳定性降低 , 而且 其腰 骶 理过程就是 由于椎间盘退 变引发 的不稳定导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 , 当人体 的脊柱进行屈伸等活动 时 , 其上位 角的角度也 会大于正常人 , 平均水平大约为 1 4 5度 , 比正常人 5 度左右。L 5 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 , 这样其韧带的支持压 的椎 骨就会 在相邻的下位椎骨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前后滑移 动 高出 1
会 跑坏小关节 的软骨面 , 提高骨质 的吸收程度。这样在对其塑 之外 , M a t s u — n a g a等相关学 者还发现 大概有 6 5 %的退 变性腰 形 的过程中 , 其关节 面的吸收就会变得矢状位 , 从而使 滑脱 问 椎滑脱症患者的全身关节都会松弛 ,而相同年龄但未患该病 题产生。 的人出现全身关节松弛的只有 8 %左右 , 这就表 明退变性 的腰 。当然 , 这 1 . 2 腰椎 小关节 的不断退变会促 使退变性腰 椎滑脱 症 的进 一 椎滑脱症有很大的可能是关节松弛症的一种病变 步发展 :腰椎小关节的退变也是诱发假性椎体滑脱 的一个 比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证实 。 较重要 的因素 , 其 中最有 意义 的则是关 节面受 累 , 其 中韧带 、 2退变性腰椎滑脱 症在 临床 中的表现 关 节囊的松弛与椎间盘的退变之间具有协 同作用 的关 系。通 2 . 1 退 变性腰椎滑脱 症 的临床表 现症状 : 在早期 , 退变 性腰椎 腰痛或是大腿痛 , 一般都是牵 常, 要想形成退变性腰椎滑脱是一个 相对缓慢 的历 程 , 一般 都 滑脱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臀痛 、 需 要经过三个 比较必需的阶段 , 即椎小关节 的退 变 、 椎体 的失 拉痛 、 酸痛 、 麻木与沉莺痛等 , 都不是十分严重 。 而且在劳累之 稳, 一直 到椎体 的滑脱 。 目前 , 脊柱对这种病态力学关 系已经 后 , 这种疼痛感还会加重 , 在休息之后才能稍稍缓解 。此外 , 还 相对适应。 由于腰椎间盘 的不断退变 ,以及椎 间隙的不断变 经常 出现两侧或是单侧 下肢麻木 、 放射性疼 痛 、 无力等感觉 , 窄, 其椎 间盘 的剪切力 也会逐渐增加 , 这就会对腰椎 的小关 节 导致患者步态异常 , 显得笨拙或是蹒跚 , 部分患者表现为间歇 严重的患者还会 因为麻木感而大小便失禁。 产生一 定的不 良影响 , 甚 至还会加速其退变的过程。经过该作 性的跛行 , . 2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 的体征 : 一般患有腰椎滑脱症 的患 用, 经常会导 致腰椎小关节 的部分关节 软骨发生 变性 、 脱落 、 2 坏死 、 变薄或 吸收 , 之后小关节骨性 的关节面就会逐渐靠 近彼 者腰背部都会偶尔 出现僵硬感 , 部分活动会受到限制。而且患 此。在这个过程 中, 患者 的骨性关节面就会逐渐暴露 , 随之 , 骨 者的腰部在做屈伸动作的时候 , 其下肢或感到不适 , 腰部会有 皮 质就会产生一些增生硬化问题 , 还会形成边缘 骨赘情况 。 与 疼痛感 , 滑脱 的部位棘 突间也可触及 , 具有 台阶感 , 同时站高 此 同时 , 患者 的关节囊也会不断松弛 , 最终会使患者 的小关 节 位腰椎的向前弧度会逐渐增大 ;还有一些患者的大腿外侧或 出现对合不 良或是半脱位等问题 。 是 小腿 外侧会 出现肌 萎缩 或是 痛觉减退 现象 ,其膝腱的反射 般情况下 , 腰椎小关节发生退变之后 , 对其退变程度进 也会消失或是减弱捌 。 行分级 的途 径主要有 两种 。首先 ,可以按照患者腰椎小关节 2 。 3 x线 的检 查结果 : 对 于长 期患有腰痛 , 而且无 法治愈 的一 C T的变化对其退变程度实行 P a t h r i a 等级划分 。0级 , 表示关 些 老年 患者 , 或者是 主诉 自己有坐骨神经压 迫症 状但 是却没 节正常 ; 1 级, 表示 患者 的关节间隙 已经 比正常人窄 , 即出现 了 有任何体征 的患者进行 x线检查 ,判断其是否患有退行性腰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腰椎滑 脱症常见 ,x线片可 明确发现腰椎滑脱及其程度 , 根 据有无椎 弓崩裂 或小关节退 变而将滑 脱分为椎 弓崩裂性滑 脱 (真性滑 脱 )和腰椎退变性滑脱 (假 性滑 脱)。腰椎退行性 变是 引起 椎体滑 脱的主要原 因。真性滑脱 的原 因有先天 性发育 缺 陷及 继 发 性 损 伤 等 因素 ,如 关 节 问软 骨 先 天 性 形 成 不 全 或 遗 传性缺 损、关节 间部另有骨化 中心等¨】,在先天性 因素和后天 性损伤如外 伤、产伤等 因素一起作用下 引起长期 的应 力作用 , 导 致 椎 弓峡 部 分 离 ,而 上 关 节 突 及 横 突 仍 与 椎 体 相 连 ,下 关 节 突及棘 突则与之分离 ,因而稳定性不佳 ,从而 引起椎体滑动形 成真性 脊柱滑脱 。椎 弓崩裂多为双侧性 ,本组 37例 ,占 90%, 该 型滑 脱易引起 椎管横径及侧 隐窝 的狭 窄,临床上症状 也多为 双侧 性 ,单侧较 少,表现 为腰疼伴双侧或单侧下肢疼痛、放射 痛 、会 阴部放射痛 等,其解 剖基础为脊柱不稳及关节位置错乱 , 突 出 的 椎 间 盘 或 增 生 的 骨 赘 压 迫 神 经 根 或 马 尾 而 引 起 相 应 的 症状【 。椎 弓崩裂在 CT诊断 中应 当注意 与椎 小关节 区别。椎 小关节位 于椎问盘水平 ,小关节骨性关节面光滑 、平行,关节 问隙宽窄一致 ,宽约 2-3mm,而峡部裂位于椎 弓根下缘层面 , 表面粗糙 ,裂隙 3-Smm,锯齿状或 不规 则形 ,其 走行 与水平 方 向夹 角较小关节与水平方 向夹角更小。常规 扫描因为扫描线 与裂 隙走行方 向相近而不 易完全显 示。采用 反机 架扫描法 ,即 机 架向头端倾斜 ,扫描线几乎 与峡部裂隙垂直,则能够 很好显 示 ,从而 提高峡部裂 的检 出率 。该方法仅对 峡部裂 的检 出具有 较 高价值 ,而对椎间盘 、小关节及椎 管其他情 况的细节观察效 果 不佳 ,因而只能作 为常规扫 描的补充,而不能单独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CT 图像分析 图像分别用软组织窗( 窗宽 260 Hu,窗位 30 Hu) 和骨窗( 窗宽 1194 Hu,窗位 289 Hu) 观察。观察 CT 定 位片,分析椎间盘和椎体上下位缘的关系,是否有椎管、侧隐窝 增宽或狭窄,椎体、椎小关节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据 Megerding 法〔2〕将本组纵向滑脱进行分度: 上位椎体前移下位椎体前后径 的 1 /4 以内为Ⅰ°,前移 1 /4 ~ 2 /4 为Ⅱ°,前移 2 /4 ~ 3 /4 为Ⅲ°, 前移超过 3 /4 为Ⅳ°。结合黄学菁等〔3〕的方法判断横向滑脱的 方向和程度,即假性膨出的最大距离与下位椎体上缘在滑脱方 向上的最大距离之比: < 1 /5 为Ⅰ°,1 /5 < 2 /5 为Ⅱ°,2 /5 < 3 /5 为Ⅲ°,> 3 /5 为Ⅳ°。 1. 4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12. 0 统计软件进行 χ2 检验。
3讨论 一般以下 位 腰 椎 为 参 照,上 位 腰 椎 滑 移 的 方 向 为 滑 脱 方
向。腰椎滑脱在 CT 上有特征性表现,上位椎体下缘与下位椎 体上缘的边缘出现椎间盘向某一方向膨出,即所谓的假性膨出 影,而对侧椎体边缘无椎间盘组织。CT 图像上显示,腰椎滑脱 的方向和上位椎体下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反,与下位椎 体上缘椎间盘假性膨出的方向相同。根据椎间盘假性膨出的 方向和表现分为纵向滑脱和横向滑脱。1854 年 Killian 提出了 “脊椎滑脱”的概念〔4〕。基于滑脱是带动整个躯干一起发生移 动的,1992 年 Nazarian〔5〕定义为“上位脊椎相对于下位脊椎的 移动”。关于脊椎滑脱的病理分型,应用较广泛的是 Wiltse 等 提出的分类法,即分为发育型、峡部型、退变型、损伤型和病理 型五类。1976 年 Wiltse 等又提出 DS 与椎小关节退变、半脱位 和椎间盘退变等有 关,属 于“假 性 脊 椎 滑 脱 ”〔6〕。 流 行 病 学 发 现 DS 发病多在 50 岁以上,女性约为男性 4 倍,滑脱最多见于 腰椎,占 90% 以上,尤其好发于 L4 ~ L5 和 L5 ~ S1 节段,以前滑 脱多见。 3. 1 DS 的动力学背景 两个相邻的椎骨由前部的上下椎体、 椎间盘由椎间纤维软骨连接与后部两侧的上下关节突形成的 微动关节构成一个三关节复合体,关节囊、韧带附着于周围,联 系于节段之间,共同形成了骨-椎间盘-韧带复合体〔7〕; 这种结构 使运动通过椎 间 盘 的 黏 弹 力 及 椎 小 关 节 结 构 而 实 现,又 因 韧 带、关节囊及椎小关节本身所限制,既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活 动中脊椎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又让脊椎之间存在不同方向的少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136 例 DS 患者中男 46 例,女 90 例,男女比例 约为 1: 2; 年龄 55 ~ 86 岁,平均 67. 2 岁。主诉单纯腰痛 77 例, 腰痛并双下肢放射痛、麻木不适 41 例,腰痛并单侧下肢放射痛 17 例,骶尾部疼痛 8 例; 35 例曾有外伤史。多伴有髌和( 或) 跟 腱反射减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退变性腰椎滑脱( DS) 是老年人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 Newman 认为该病大多伴有椎间盘及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于 1955 年首次提出退变性脊椎滑脱的概念〔1〕。DS 是脊椎滑脱的 最常见类型,并和椎间盘病变、腰椎管狭窄、韧带肌肉病变等之 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多发生在 50 岁以上的年龄阶段,临 床表现以腰部酸困疼痛为主。本文分析 DS 患者的 CT 表现,以 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王 琳等 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 CT 表现及临床分析 第 11 期
·部改变表现 本组 136 例,L3 前滑脱 11 例,横向滑脱 4 例,均为Ⅰ°; L4 前滑脱 101 例,后滑脱 2 例, 横向滑脱 24 例,真性滑脱 3 例; Ⅰ°121 例,Ⅱ°6 例; L5 前滑脱 29 例,后滑脱 1 例,真性滑脱 1 例; Ⅰ°24 例,Ⅱ°5 例,Ⅲ°1 例; 定位片及矢状位重建椎体均有前移; “双椎体缘征”15 例,又称 双边征,即同一扫描层面见一前一后两个椎体边缘; “峡”裂征 8 例,也称为双关节征,表现为同一扫描层面见断裂裂隙和关节 突关节。 2. 2 椎管改变及退变表现 椎管冗长征 98 例,表现为滑脱椎 体椎管矢状径在滑椎下位椎体上缘层面见不同程度拉长; 椎管 狭窄 46 例,表现为滑脱椎体的椎管与下位椎体的椎管内见到 椎间盘密度的软组织影; 黄韧带肥厚 21 例,钙化 5 例; 侧隐窝 狭窄 66 例;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118 例; L3 ~ 4 椎间隙狭窄 15 例, L4 ~ 5 椎间隙狭窄 89 例,L5 ~ S1 椎间隙狭窄 67 例。 2. 3 椎小关节的变化表现 关节面糜烂不整 19 例; 关节面硬 化增厚 107 例; 关节面囊状变 6 例; 小关节突肥大 121 例; 关节 囊钙化 68 例; 关节间隙增宽 24 例; 关节真空样变 62 例。 2. 4 滑脱椎体的椎间盘变化表 现 椎 间 盘 相 对 前、后 膨 出 119 例,表现为滑脱椎体后下缘及下位椎体的前上缘周围见带 状横置的椎间盘软组织影; 椎间盘横向膨出或并向前 /向后膨 出 28 例,表现为滑脱椎体左或右方和前、后方及下位椎体的右 或左方和后、前方呈带状横置的椎间盘软组织影; 有许莫结节 31 例; “真空征”31 例; 纤维环骨化 48 例。
中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的 CT 表现及临床分析
王 琳1 刘太运1 李孝忠 张 洁 徐世伟 杨玉琴 (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甘肃 兰州 730020)
〔关键词〕 腰椎; 退变; 脊椎滑脱; 计算机体层扫描 〔中图分类号〕 R681. 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11-2386-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11. 088
1 甘肃中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第一作者: 王 琳( 1974-) ,男,主治医师,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
结合骨关节影像学研究。
1. 2 CT 扫描方法 CT 扫描采用飞利浦 MX8000 CT 机,扫描 参数为 120 kV,200 mA,Large 视野,患者采用仰卧位,双手抱 头; 臀下垫一三角形棉垫,使腰椎序列尽量与床面保持一致; 身 体正中矢状线与扫描床中轴相重合。先行侧位定位像扫描,然 后根据定位像确定 L3 ~ 4 、L4 ~ 5 、L5 ~ S1 椎间盘扫描线的位置,扫 描线与椎间隙平行,层厚 / 层距 5 mm,扫描 4 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